平津战役PPT课件

合集下载

67三大战役PPT课件

67三大战役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 1948 年 11 月 29 日 开 始 ,
12个步兵纵队 、1个炮 1949年1月31日结束,
兵纵队和1个铁道纵队共 共64天。林彪、罗荣桓、
84万人,除以第4、第 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
11纵队等部组成先遣兵 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
团于1948年10月底向河 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
三大战役演讲
工业1班 黄铭杰
1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2
辽沈战役
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在作战前线
辽沈战役中,解解放放军军攻进克攻锦锦州州 塔山阻击战
辽沈战役是 1948年9 月12日至11月2日,中 国人民解放军东北 野战军在辽宁西部 和沈阳、长春地区 对国民党军进行的 战略性决战,是中 国人民解放战争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三 大战役之一。辽沈 战 役 历 时 52 天 , 共 歼 灭 国 民 党 军 47 万 余 人3, 东 北 全 境 获
解放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 称作平津战役,台湾 称作平津会战)是国 共内战“三大战役” 之一,1948年11月29日 开始,1949年1月31日 结束,共64天。林彪、 罗荣桓、聂荣臻、刘 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 北军区部队进攻,以 伤 亡 3.9 万 人 的 代 价 ,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 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 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 控制北平、天津及华 北大片地11区。
北省遵化、蓟县地区开 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
进外,主力分别在锦州、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

三大战役系列课件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系列课件平津战役
➢ 随后,又指示华北军区抽调部队,控制保定、石家庄、沧州 一线,准备搜捕由平津溃散南逃之敌。
02、战役过程
➢ 12月21日,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3、第4、第8纵队共9个旅发起新保安战役,当日扫清 外围据点。
➢ 22日晨开始攻城,经9小时激战,全歼第35军军部和2个师以及保安部队共1.6万人。 ➢ 12月23日拂晓,张家口国民 党 军果然全力向北突围。 ➢ 战至24日16时,仅以900人的伤亡,将逃跑的国民 党 军歼灭于张家口东北西甸子、
成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 22~31日,驻北平的国民 党 军撤出城外,听候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 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在人民欢呼声中开入北平城内进行接管。
03
战役结果
03、战役结果
删除红色方块,有图片 【和平改变北平守军】
➢ 在平津战役中,中共中央华北局和东北局领导两 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前线,组织了154万民工、 38万辆大车、2万副担架,为人民解放军筑路、 修桥、运输物资、转运伤员,并调集了1.55亿千 克粮食到前线,有力地保障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 胜利。
➢ 中共北平地下组织通过民主人士及傅系内部开明人士亦作了有力的促进工作。 ➢ 与此同时,国民 党 当局以恫吓、暗杀、封官许愿等手段极力阻挠和破坏傅
作义的和谈行动; ➢ 蒋介石还派次子蒋纬国携其亲笔信到北平,要傅作义坚守北平或南撤。 ➢ 在此关键时刻,傅作义终于选择了和平道路,于21日与平津前线司令部达
02、战役过程
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发展,中共中央军委判断位于平津地区的蒋系部队向南撤退的可能性增大,为此, 准备提前调东北野战军主止国民 党 军 南撤。
11月17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抑留并歼灭傅作义集团 于华北地区的作战方针。鉴于傅作义集团已成“惊弓之 鸟”,随时有南撤或西逃的可能,18日命令东北野战 军主力立即结束休整,迅速入关,在华北军区主力协同 下提前发起平津战役。

近代史三大战役PPT

近代史三大战役PPT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 四伏
高昂
低落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参战部队 结 果 指挥者 作战方针 名称 辽沈 林、罗 东北 关门打狗 解放东北全境 战役 解放军
基本解放长江 刘、陈 中原、华 中间突破 淮海 邓、粟 以北的华东和 东解放军 分割歼灭 战役 谭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基本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解放
哎,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 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 痛苦,我要提出条件!
发表求和声明, 企图借此争取喘息时间, 布置长江防线,以便卷土 重来
和平谈判
同意谈判

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1949 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渡江战役示意图
江 南京 江阴 苏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江
1.4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 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 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 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 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 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 及华北大片地区。

西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在南京中共 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接应下,第 三野战军部队胜利进占南京, 冲进蒋介石的总统府,降下国 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宣告统治 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战略大决战综合使用幻灯片-ppt

战略大决战综合使用幻灯片-ppt
战略决战 胜利在望 蒋
“求和” 声明
蒋嫡系 基本被消灭
偏师要求 “停战和谈”

断绝援助 美 帝 阴谋“和谈”
将 革命 进行 到底
中途换马
北平谈判
共产党:毛发表对时局的声明 背景 国民党:蒋被迫下野 退居幕后指挥 李出任代总统 同意和谈 国民党: 划江而治 东山再起 目的 共产党: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痛苦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示意图
示意图
示意图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2、解放南京
三大战役全图 请你来指挥
1949、4、21
1949、4、23
三大战役视频
渡江视频
示意图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江阴
南京
湖口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江阴
南京
湖口
南京
江阴 江阴
湖口
二、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
4月23日解放南京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解放区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法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目标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结果如何? 先后打破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并使我军于1947年6 月开始转入反攻,挺进大别山。

84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PPT课件

84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PPT课件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津 塘沽
人 民 解 放 军 举 行 入 城 仪 式
24
前排右起: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26
张家口 新保安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塘作沽 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7
塔山阻击战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8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锦 州
塔山
长 春
黑山、 大虎山
沈阳
长春
歼敌47万 沈阳
张家口新保安锦州
黑山
营口
北平
天津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300 290 万人万人
10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11
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
12
辽沈战役胜利的意义
① 实现了全东北的解放,同时对于加速华北的解 放乃至全中国的解放,都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 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国民党军已降 至290万人,解放军已增至300余万人,首次在 数量上占了优势,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双方总兵 力长期存在的优劣态势,使军事形势进入一个 新的转折点。
家口战役 • 第二阶段:天津战役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 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 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
• 第三阶段:北平和平解
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

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
师52.1万人,控制北平、

三大战役的平津战

三大战役的平津战
三大战役的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 29日发 11月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 12月22日起 日起, 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 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 15日 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 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 13万余人 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 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 31日 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 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 津战役历时64 64天 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 3.9万人 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 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 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 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 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 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 部获得解放。 部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纪念馆位 于天津红桥区, 于天津红桥区,是 一座全面介绍平津 战役的现代化展馆。 战役的现代化展馆。 陈列内容比较丰富, 陈列内容比较丰富, 有战役决策、 有战役决策、战役 实施、人民支前、 实施、人民支前、 伟大胜利、 伟大胜利、英烈业 绩等五个部分组成。 绩等五个部分组成。 纪念馆主体建筑雄 伟挺拔、气势磅礴, 伟挺拔、气势磅礴, 既蕴含中国传统韵 味,又富有现代审 美风格。 美风格。聂荣臻元 帅亲笔题写的“ 帅亲笔题写的“平 津战役纪念馆” 津战役纪念馆”七 个金色大字, 个金色大字,镶嵌 在展馆的巨大牌楼 在展馆的巨大牌楼 式眉额上, 式眉额上,为纪念 馆增添了光彩和神 韵。

三大战役.ppt.

三大战役.ppt.

三大战役指挥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指挥员战役国民党共产党辽沈战役卫立煌、廖耀湘、范汉杰、郑洞国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淮海役战杜聿明、黄百韬、邱清泉、黄维、李弥共: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邓平津战役傅作义、陈长捷邓宝珊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李宗仁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抗日英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人。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1948年5月20日-1954年3月10日)、代总统(1949年1月21日-1949年11月20日)。

抗日战争爆发。

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

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

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热烈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三大战役结束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

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ppt课件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ppt课件
第一阶段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各个歼灭被围守军。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关于先 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指示,逐次围歼新保安、 张家口、天津的国民党军。 12月22日,华北 第二兵团首先向新保安发起总攻,全歼傅作义 精锐部队第三十五军军部及两个师。23日,张 家口守军七个师向北突围,企图撤回绥远。华 北第三兵团和东北第四纵队全力堵击追歼,23 日晚解放张家口,24日于张家口东北地区全歼 十一兵团五万四千余人。1949年1 月14日,东 北野战军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 各个歼灭的战法,以二十二个师的兵力向拒绝 放下武器的天津守军发起总攻,经过二十九小 时激战,至15日全歼国民党军十三万余人。活 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天津解放。塘沽守军 五万余人于1 月17日从海上逃走,塘沽解放。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平 津 战 役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 时间: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 地点:平津一线地区 • 参战方: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民国国军 • 参战方兵力:解放军100万
国民党军52.1万 • 伤亡情况:解放军伤亡3.9万、国民党伤亡2.1万人被俘
50万 • 主要指挥官(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第三阶段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结果
•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 计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 华北“剿匪”总司令部 及3个兵团部、1个警备 司令部、13个军部、51 个师(包括战役中新建 和重建的军、师),连 同非正规军总计52.1万 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 万人。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意义
•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 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 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 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 丧失了3大精锐战略集团, 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 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 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 础。平津战役,是解放战 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 后一个战役,这一伟大胜 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 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 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 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 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评价
•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将国民党军傅 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地区,进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予以各个歼灭, 并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实现了对北 解放天津
• 平守军的和平改编。此战,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灭和 改编国民党军1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 50个师(包括在战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队)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1万 人(其中俘敌232510人、毙伤29790人、投诚8700人、改编25万人),基 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 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丧失了三大精锐战略 集团,国民党军主力和精锐师团共约160万余人全部被歼。长江中、下 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被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 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 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目录
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功臣号
曹里怀
曹里怀,1909年11月生,湖南资兴七里柏 树村人。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同年5 月在井冈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文书、连 党代表、军部参谋、作战科长、师参谋长、 代理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五军团参 谋长等职。1935年任红四方面军作战局长, 后被调任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当教员。 1936年10月随部队到达延安,任中国人 民抗日红军大学第四队、第六队队长。
迅速归建;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全部由平绥铁
路沿线东调,协同东北野战军严密包围北平。天
津市有200万人口,东距塘沽50公里,西距北平
120公里,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战略地位十
分重要。
• 市区狭长,有海河经市区流入渤海,国民党军长期 设防,工事坚固。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指挥第62军 (欠1个师)、第86军等部10个师及非正规军共13万人, 附山炮、野炮、榴弹炮60余门,企图凭恃"大天津堡 垒化"的防御体系,进行固守。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决 定集中5个军共22个师,连同特种兵总计34万人,附 重炮538门、坦克30辆,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兵器夺 取天津。1949年1月2日,各攻击部队进至天津周围, 至13日基本肃清了外围据点。在此期间,指挥夺取 天津的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敦促陈长捷仿效长 春的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可保证其生命财产的安 全。但陈长捷拒不接受这一解决办法。
目录
中共计划

在津、塘方向,中共中央军委原计划先攻塘
沽,后打天津。后前线指挥员报告,塘沽东面靠
海,其他三面为水渠盐池,不能对敌形成包围,
也不便大部队展开。同时判断北平、天津国民党
军有突围的可能,因此,建议以少数兵力监视塘
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12月29日,中共中央军
委批准了东北野战军的作战计划,并命令第41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 处参谋处处长,留守兵团参谋长。1943年 8月,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
1945年8月,奉命率千余干部奔赴东 北,任长春卫戍司令员、长春军分区司令 员。1948年9月率部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 战役时,任三十八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1949年5月任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组 织指挥了宜(昌)当(阳)战役,取胜后, 率部配合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9月下旬, 率部进驻湘西,执行剿匪任务。
目录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平津战役的开始
平津战役的形式


国军打算

在这种形势下,傅作义和蒋介石从各自的利害出发,对华北
作战有不同打算。蒋介石早在东北作战接近失败时,认为东北不
保,华北孤危,同时淮海大战亦有一触即发之势,曾考虑放弃北
平(今北京)、天津等地,要傅作义率部南撤,以确保长江防线,
或加强淮海战场;但又怕南撤后,产生不利的政治影响,故徘徊
不定。傅作义是长期活动于绥远地区的地方实力派,深怕南撤后,
其主力为蒋介石嫡 平津战役
• 系吞并,故不愿南撤;另一条路是西逃绥远,但又怕西逃后势孤 力单难以生存,难下决心。11月初,蒋介石电召傅作义到南京商 谈华北作战方针。经过磋商,认为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在兵 力上不占优势,东北野战军需经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才能入关, 因此"华北不致遭受威胁"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而控制平津,支撑华北,牵制人民解放军东北、华北两 支部队,使其不能南下,对整个战局亦属有利。基于上述 判断,蒋介石决定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并确保塘沽 海口。傅作义依据上述方针,于11月中下旬调整兵力部署, 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除归绥、大同两 个孤立地区外,以4个兵团12个军共42个师(旅),连同非正 规军共60余万人,部署于东起滦县、西至柴沟堡(今怀安) 长达500公里的铁路沿线。其中,以蒋系的3个兵团8个军 共25个师,防守北平及其以东廊坊、天津、塘沽、唐山一 线;以傅系的1个兵团4个军共17个师(旅),防守北平及其 以西怀来、宣化、张家口、柴沟堡、张北一线。这种部署, 反映了蒋介石和傅作义虽然在方针上已统一于暂守平津, 但仍各有打算,即战局不利时,蒋、傅两系部队分别向南 和向西撤退。
目录
简介 平津战役图片 国军打算 中共计划 评价 意义
简介
•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 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 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 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 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 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 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 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 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