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总结)

(一)知识要点【文学常识】1.《秋天的怀念》作者(),北京人,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2.《散步》作者(),当代作家。
3.《金色花》作者,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等。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4.《荷叶·母亲》作者,原名,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散文集《》《樱花赞》等。
5.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字音字形】1.絮叨( )2.憔悴( )( )3.捶打( )4.仿膳( )5.tān huàn()()6.jué()别7.shì()弄8.淡yǎ()9.烂màn() 10.翻来fù()去11.分歧( ) 12.一霎( ) 13.背起( ) 14.委屈( ) 15.鱼táng() 16.煎áo() 17.nèn()芽18.波光lín lín()( ) 19.梗( ) 20.攲斜( ) 21.祷告( ) 22.徘徊( )( ) 23.荫蔽( ) 24.并dì() 25.zǐ()妹26.心xù() 27.hàn dàn()() 28.烦mèn() 29.mù()浴30.nì()笑31.花bàn() 32.流转() 33.遮蔽( )( )【词语理解】1.她(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来回翻身)地睡不了觉。
3.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4.后来发生了(思想、意见等不一致;有差别)。
5.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总结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一. 字词梳理1. 字形字音2. 词语积累3.多音字熬⎩⎪⎨⎪⎧āo 熬白菜áo 熬夜 散⎩⎪⎨⎪⎧s àn 散步s ǎn 散漫 铺⎩⎪⎨⎪⎧p ū 铺着p ù 当铺荫⎩⎪⎨⎪⎧y īn 树荫:树木枝叶在日光下形成的阴影y ìn 荫庇:遮蔽;庇护。
后专指子孙因先世勋爵而受封、入仕 应⎩⎪⎨⎪⎧y īng 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y ìng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荷⎩⎪⎨⎪⎧h é荷花:莲的花,夏天开放,为红色或白色,有清香h è 重荷:过重的负荷 4. 形近字⎩⎪⎨⎪⎧瑞(ru ì):玉制的符信,作凭征,有清香。
用瑞雪端(du ān ):站得直端正揣(chu ǎi ):估量,忖度揣测 ⎩⎪⎨⎪⎧梗(g ěng ):一种树。
从中作梗埂(g ěng ):小坑。
田埂哽(g ěng ):言语受阻,不能畅通。
哽咽 5. 易写错字墙壁 捶打 翻来覆去 飘落 取决 分歧 领袖拆散 水波粼粼 花瓣 攲斜 莲蓬 菡萏 荫蔽 6. 近义词辨析7. 古今异义8.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9.文言词类活用①友人惭(形容词作动词,感到惭愧)②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作动词,约定) ③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10. 文言词一词多义①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相委而去(表顺接)②日⎩⎪⎨⎪⎧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期日中(名词,太阳)③乃⎩⎪⎨⎪⎧乃去后乃至(才)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是)④时⎩⎪⎨⎪⎧时元方时年七岁(当时)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时常)二. 文学常识 1. 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人教版语文新七上课本第二单元字词文学常识基础知识

侍弄shì捶打chuí憔悴qiáo cuì
整宿xiǔ央求yāng絮叨xù dāo
诀别jué淡雅高洁
烂漫màn仿膳shàn豌豆wān
翻来覆去fù:来回翻身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而特别高兴
嫩芽nèn霎时拆散chāi
委屈qū分歧qí熬过áo
水波粼粼lín:形容水波明净,清澈荡漾
心绪xù流转zhuǎn荫蔽yīn bì
欹斜:qī膝盖xī荫庇:yìn
花蕊ruǐ花瓣bàn
花瑞ruì:花带来的好兆头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菡萏:hàn dàn:荷花
嫩芽nèn霎时 拆散chāi
委屈qū分歧qí熬过áo
水波粼粼lín:形容水波明净,清澈荡漾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
摇摆的样子。
蒂:dì菜梗gěng匿nì笑:偷偷地笑
沐浴:mù yù祷告dǎo姊妹zǐ:姐妹
亭亭 婷婷tíng遮蔽bì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
摇摆的样子。
蒂:dì菜梗gěng匿nì笑:偷偷地笑
沐浴:mù yù祷告dǎo姊妹zǐ:姐妹
亭亭婷婷tíng遮蔽bì
心绪xù流转zhuǎn荫蔽yīn bì欹斜:qī膝盖xī荫庇yìn花蕊ruǐ花瓣bàn
花瑞ruì:花带来的好兆头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菡萏:hàndàn:荷花
瘫痪tān huàn 暴怒沉寂
侍弄shì捶打chuí憔悴qiáo cuì
整宿xiǔ央求yāng絮叨xù dāo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一、文学常识《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作者与背景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原籍河北涿(zhuō)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
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二、字词残疾焦躁不安憎恨(zēng) 暴怒无常砸碎墙壁沉寂瘫痪(tānhuàn) 侍弄(shì) 捶打整宿(xǐu) 翻来覆去唰唰啦啦憔悴(qiáocuì) 央求神色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豌豆仿膳踩扁敏感诀别淡雅深沉泼泼洒洒烂漫创伤(chuāng)词语解释:1.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3.整宿:整夜,整个晚上。
4.诀(juã)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5.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
三、问题巩固(一)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试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解析: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
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4、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例如: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
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5、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二)《秋天的怀念》1、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知识点梳理汇总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5、《秋天的怀念》一、文学常识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1.文章几次写到秋天?答:文章两次写秋天,一次是在母亲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
“秋天是背景的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2.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3.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答: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
“我”也走出了人生低谷,乐观生活。
”4.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答: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忍耐.理解和宽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5.“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什么?答;可以看出,母亲喜欢花,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可为了“我”,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养花。
6.在痛苦的弥留之际,母亲心里只惦记着儿女。
7.“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答:“扑”和“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很强烈,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极尽所能地劝抚.安慰“我”。
“忍住哭声”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和内心的沉重。
8.“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挡在窗前”是怕“我”触景生情。
“挡”挡住的不是落叶,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情绪。
9.“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分析这句话。
答:“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
“央求”写出了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
10.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祥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答:“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的品格:淡雅.高洁.深沉。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一、作者及作品。
1. 朱自清。
- 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 老舍。
-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3. 泰戈尔。
- 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4. 冰心。
-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5. 世说新语》
6. 鲁迅。
-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古代文学常识。
1. 古代诗歌。
2. 古代文化常识。
- 古代纪年法:
- 干支纪年法,如“甲午战争”中的“甲午”就是干支纪年。
- 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 谦辞和敬辞:
- 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如“家严”(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舍弟”(称自己的弟弟)等。
- 敬辞是表示尊敬的言辞,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表示欢迎顾客到来)等。
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

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 《古代诗歌四首》入选四首不同时代的诗歌。
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
文章中母亲说的“好好活”是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好好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的活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文学常识导读: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文学常识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异读字、易错字辨析。
①异读字(注音并组词)
落()折()累()
()()()
()()()
扒()载()省()
()()()
②易错字(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诅咒丰硕缀连倔强渲染洗濯寂寥玷污蜕化
堕落贪婪雏形孵化嬉戏金窖抢劫禀告掳去
奢望蹂躏柚子牙龈沉甸甸
碌碌终生夜幕降临繁弦急管果实累累不可磨灭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虚度年华阴晴圆缺举世无双险象跌生慧心未泯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得失之患心旷神怡问心无愧专心致志获益匪浅猝然长逝死而后已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③字词积累:
谋: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
忠:诚心诚意。
习:温习。
处:据有,取。
所恶:厌恶,讨厌。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思考怎样与贤人的德行一致。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