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代谢规律
二、植物的新陈代谢

第二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知识提纲】绿色开花植物的新陈代谢知识要点:1.根:生长在土壤中,起固定植株,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贮存养料的作用.的吸收有利于对水分和无机盐细胞内有大的液泡的接触面积大大的增加了根与土壤根毛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区伸展使根尖不断向土壤深层内有较小的液泡细胞壁薄伸长区具分裂能力细胞核大细胞体积小呈正方形分生区起保护作用在根尖最前端细胞排列不整齐根冠,,,:,,:,,:,,:(2)根的长度不断增加的原因:①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②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体积增大.(3)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①水的主要作用a .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水是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可达50~90%.b .水充足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姿势,使叶片舒展,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水是良好的溶剂无机盐必须溶解于水,才能被根吸收.②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化肥氮肥:促进植物的茎叶茂盛,缺乏时植株瘦弱,叶片发黄;收获菜叶农作物,应多施氮肥,如白菜、波菜.磷肥:促进幼苗发育,果实的形成,缺少磷肥,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色;收获果实类的农作物,应多施磷肥(如番茄、花生等)钾肥:促进作物茎杆粗壮,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缺乏时茎秆软弱,容易倒伏,收获茎、根类的农作物,如马铃薯、红薯应施钾肥.(4)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①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根毛区.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失水: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吸水: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原因:a. 根毛区由于根毛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很大.(1)根尖的结构b. 根毛区的细胞中有大液泡,其中的细胞液与土壤溶液之间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③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相同点:a. 吸收部位相同—根尖的根毛区b. 无机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不同点: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无机盐靠主动运输,需要载体.(5)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这些藻类死了后,微生物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中的氧气减少,水体发黑、发臭,叫水体富营养化.2.茎: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由薄壁细胞构成髓输可自下而上的向枝端运盐的通道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内有导管和木纤维木质部故茎杆不能长粗如小麦等一些草本植物有些植物无形成层向内形成本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具有分裂能力中间的几层细胞形成层能从上而下地运输只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管相通内有筛管与根和叶的筛韧皮部起保护作用树皮外侧,:,,:,,,,,:,::↓↓↑↑茎结构示意图 导管筛管示意图3.叶 表面:;保卫细胞:半月形,中间的成对存在,含叶绿体,中间的孔隙叫气孔, (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棉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里面含叶绿体较少.叶脉:支撑作用:含网状脉和平行脉具有输导作用: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注: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茎的结构与功能 (1)叶 的结 构 和功 能(2)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在叶中进行. a .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根尖成熟区吸收的水分,只有1%左右的水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b. 植物对水分的散失:根尖成熟区吸收的水分,有99%左右的水分被蒸腾散失. c.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②降低叶片的温度③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注:水分从外界吸收入植物体中后的途径:根毛从泥土中吸收水分──→水从根部运输到叶──→水从气孔中蒸腾而出4、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 2和H 2O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2.表达式:O H CO 22+ (CH 2O)n +O 2↑ 3.验证光合作用产物的方法a. 利用碘能使淀粉变蓝的特点:证明产物中是否含淀粉.b. 利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氧气.c. 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进行黑暗处理是为了进行饥饿处理消耗体内已存在的淀粉,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 利用CO 2能与NaOH 发生反应被NaOH 吸收,可来验证无CO 2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制造有机物 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③使大气中的O 2和CO 2的含量相对稳定④形成臭氧层,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5、呼吸作用1.概念:植物体吸收O 2,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为CO 2和H 2O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植物的新陈代谢与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平衡调节
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将光能转 化为化学能, 同时合成有机 物,为植物的 生长和发育提 供能量和物质
基础。
植物的呼吸作 用是释放能量 的过程,这些 能量用于维持 植物生命活动 的正常进行。
植物的新陈代 谢和能量代谢 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过 程,保持两者 的平衡是植物 正常生长和发
合成与分解代谢:植物 通过合成代谢将简单物 质合成复杂有机物,通 过分解代谢将复杂有机 物分解为简单物质
物质循环:植物通过物 质循环将有机物在生物 群落中循环利用
植物的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供生命活动需要。 物质代谢:植物通过物质代谢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有 机物中。 能量流动:植物的能量代谢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 为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新陈代谢是植物生长、发育和 繁殖的基础,为植物的生长发 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新陈代谢是植物对环境适应性 的体现,能够使植物更好地适 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02
植物的能量代谢
植物的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 学能,合成有机物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 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 解,释放出能量
添加 标题
能量代谢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
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植物生长和发育所 需。
高考生物植物营养与代谢

高考生物植物营养与代谢植物是自养生物,能够通过光能、无机物和有机物合成自己的有机物质,以及获得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能量。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过程与动物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将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机物的吸收与转运、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以及能量的利用等方面,介绍植物的营养与代谢。
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和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和参与光合作用的反应。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提供能量的主要途径,对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和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植物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无机物质。
植物的根系通过与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质接触,通过根毛吸收这些物质。
植物所需的主要无机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吸收的无机盐通过细胞质、细胞壁和木质部等途径转运到不同部位的细胞,并在细胞内参与代谢过程。
无机盐的吸收和转运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障,植物缺乏某种无机盐会导致生长停滞、叶片变黄等异常症状。
除了无机物的吸收外,植物还需要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被转化为葡萄糖、淀粉等形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在需要的时候,植物通过转运体系将有机物质从叶子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转运体系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它们能够有效地将有机物质从光合作用的地方运输到根系和其他需要的部位。
植物的有机物合成和运输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最后,植物通过利用能量来进行各种代谢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能量被储存在化学键中,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以供植物进行各种代谢过程。
植物的能量利用主要包括呼吸和发酵。
呼吸是植物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植物学中的生长发育与代谢机制

植物学中的生长发育与代谢机制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学科,其内容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等方面。
其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与代谢机制是植物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及植物代谢的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大致可分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发育和后期生殖生长等几个阶段。
各个阶段均受到植物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1. 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种子萌发的关键是种子吸水和营养物质的转化。
种子吸水后,其中的淀粉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被酶类分解成单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
除此之外,植物内部的激素也会在这一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的生长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激素酸等,它们会调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物分化等多个生长发育过程。
2. 幼苗生长幼苗生长是种子萌发后的主要生长期,植物在这一阶段的生长决定着后期枝叶的分化和花果的开花结果。
在这一阶段,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强,同时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等因素的配合。
除此之外,植物在这一阶段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现象。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植物会出现光合作用不足等现象;在干旱环境下,植物则会出现萎蔫等现象。
3. 成株发育成株发育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目的是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独立的体系和结构。
植物的成株发育包括了根系、茎和叶的生长分化过程。
在这一阶段,植物也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同时,植物的叶绿素和气孔等生物化学分子也会对其成株发育产生影响。
4. 后期生殖生长后期生殖生长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它的主要目的是完成植物的生殖活动。
在这一阶段,植物会形成花、果等生殖器官,进行花粉传递、授粉和种子散布等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植物的生长激素也会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理状态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进而完成植物的生殖过程。
二、植物代谢植物代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代谢产物的转化。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在自然界中,植物作为生物界的基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生物过程进行营养吸收和代谢转化,从而维持自身正常生长和发育,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植物的营养吸收和代谢转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植物生命的奥秘。
一、植物的营养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实现自身生长与发育。
这些养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和水分。
其中,无机物质是植物体内构成无机盐的主要来源。
植物通过根系的吸收和运输系统将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吸收到地上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根毛的发育和根系的扩展起到关键作用。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不仅仅依靠根系的物理结构,更需要根系进行生物化学过程的调节,例如根系分泌及微生物共生。
二、植物的代谢转化植物通过代谢过程将吸收的养分转化为能量和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过程。
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的吸收,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其中,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中,通过光合体系的协同作用,完成光合作用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水和光照作为原料,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葡萄糖是植物生长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其他有机物质的合成原料。
呼吸作用是植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同时释放出能量供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呼吸作用是维持植物体温和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
除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外,植物还通过分解和重组有机物质进行合成和降解。
这个过程旨在利用有机物质的碳骨架构建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类等,以满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三、营养与代谢的调控植物的营养吸收和代谢转化过程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控。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基因表达和激素的调控,而外部因素则涵盖了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的供应等环境条件。
这些调控机制的存在,使得植物能够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响应,并调整自身的代谢过程以适应环境要求。
植物的新陈代谢的知识

植物的新陈代谢的知识植物的新陈代谢的知识植物的新陈代谢一、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排出三个过程。
?1.水分的吸收?(1)细胞的渗透性吸水水分移动需要能量作功,自由能是可用于作功的能量。
通常用水势来衡量水分所含自由能的高低。
纯水的自由能最大,水势也最高。
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吸引水分子,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此,溶液中的自由能要比纯水低。
如果将纯水的水势定为0,溶液的水势就为负值。
溶液越浓,水势越低。
水分由水势高处流到水势低处。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细胞吸水情况决定于细胞水势。
典型植物细胞水势(Ψw)由三部分组成:Ψw=Ψm+Ψs+Ψp(ψm为衬质势,Ψs为渗透势,Ψp为压力势),渗透势,溶质势Ψ是由于溶质颗粒引起的纯水水势的变化,为负值。
压力势是由于细胞壁等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
当细胞吸水而膨胀时,对细胞壁产生一种压力,即膨压。
这时细胞壁会对原生质产生反作用力,它正向作用于细胞,使细胞溶掖自由能增加,因此,压力势往往是正值。
但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剧烈蒸腾时,细胞壁表面蒸发水多于原生质体蒸发水,细胞壁随着原生质体的收缩而收缩,压力势会呈负值。
衬质势是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为负值。
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很小,通常省略不计,上述公式可简化为:Ψ w=Ψ丌+Ψ P。
图1—2-25表明细胞水势、渗透势和压力势在细胞不同体积中的变化。
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Ψp=0,Ψw=Ψ丌。
当细胞完全膨胀时,IΨ丌l=IΨPI,但符号相反,因此,Ψw=0,不吸水。
当叶片在剧烈蒸腾时,由于压力势为负值,水势低于渗透势。
2)细胞的吸胀作用细胞在形成液泡之前的吸水主要靠吸胀作用。
由于细胞没有液泡,Ψ丌=0,Ψp=0,所以Ψw=Ψm。
吸胀作用的大小就是衬质势的大小。
2.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有两种动力:蒸腾拉力和根压。
由于蒸腾作用使水分沿导管上升,使根吸水的力量称为蒸腾拉力。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初中生物知识点深入探究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初中生物知识点深入探究植物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使用光能、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本文将深入探究植物的营养与代谢的相关知识点。
一、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两大类。
无机营养是指植物从土壤中摄取的无机元素,如氮、磷、钾等。
有机营养则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其他化学反应合成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
植物的营养需求对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1.1 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主要是为了合成碳水化合物。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能源来源,也是构成其他有机物质的基础。
1.2 植物的氮、磷、钾需求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无机元素。
氮在植物体内主要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是构成细胞和细胞器的基础。
磷是构成核酸、脂肪等重要有机物质的元素。
钾则在植物体内起着调节水分平衡和促进光合作用的作用。
为了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合理施用肥料来补充这些无机营养元素是至关重要的。
二、植物的代谢过程植物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运输等。
这些过程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1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球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产物的合成和光合产物的运输等环节。
2.2 呼吸作用的过程除了光合作用外,植物还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来供应能量。
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通过呼吸作用,植物能够将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提供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
2.3 物质运输过程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是通过根、茎、叶等组织进行的。
植物初级代谢

植物初级代谢是指植物细胞在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必需的基础代谢,是维持植物生命的基本能量和物质来源。
植物初级代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淀粉等),并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以维持细胞代谢活动,同时也释放出二氧化碳。
水分代谢: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经过输送和蒸腾等过程,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
矿质元素代谢: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如氮、磷、钾等,合成氨基酸、核苷酸、叶绿素等生命活性物质。
蛋白质合成:植物通过合成蛋白质来维持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脂质合成:植物通过合成脂质来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储存能量。
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通过合成和分解碳水化合物,维持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同时也参与细胞壁的构建。
总的来说,植物初级代谢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的基本能量和物质来源,是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请分析图5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
随温度的增高而增高,达到
最高值后(45℃),继续增
高温度,呼吸速率反而下降
。
深化:
呼吸作用有温度三基点,
⑤通风,以散热散湿,如冬季在晚间开仓,使南北冷 风透入粮堆。
⑥脱氧保管,即在粮堆外燃烧,使CO2进入粮堆,降 低呼吸。
⑦充氮保管,抽出仓库中的空气,充入氮气,以降低 呼吸。
种子的安全贮藏与呼吸作用
油料种子: <8%~9% 淀粉种子: <12%~14%
10%~11% 15%~16%
呼吸极微弱,可以安全贮 藏,称为安全含水量。
有四个明显的阶段: 急剧上升→滞缓→再急剧
上升→显着下降。
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措施:
浸种、催芽、育苗。通过对呼吸作用的控 制达到幼苗的生长健壮。
育苗
呼吸作用与耕作:
作物在生长过程常需中耕松土,改善土 壤通气条件;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田块,常需挖 深沟(埋暗管),降低地下水位。
呼吸作用与耕作
水稻生长 中期的搁田、 晒田也是同样 道理,否则土 壤缺氧且二氧 化碳及还原性 有毒物(二氧化 硫等)积累,会 抑制根系呼吸, 破坏根细胞的 原生质,直到 引起腐烂死亡。
请讨论: 通过任务2的学习,
列举呼吸作用影响因 素在农业生产中的调 控应用。
•农产品贮藏:农产品是活的有机体,如种子、水果、蔬菜等, 在贮藏过程中,若呼强度控制不当会引起发热、霉烂。所以调 控呼吸强度是农产品安全贮藏的关键。 •作物栽培:根据作物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及时采取各种栽培 措施,调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氧电极法 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
2 呼吸商
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氧 气的量的比值叫做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RQ)。
RQ = 放出的CO2量 / 吸收的O2量
呼吸底物种类不同,呼吸商也不同: (1)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且完全氧化时,呼吸商是1
C6H12O6 + 6O2 →6CO2+6H2O RQ = 6/6 = 1.0 (2)以脂肪或蛋白质为呼吸底物,氧化过程中脱下的氢相对较
水稻抽水晒田
呼吸
作用
与果
?
树夏
剪
果树夏剪除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外, 夏剪有利果树的通风透光,通风降低冠层内的温 度,减少呼吸的有机物消耗,透光则是为了加强 光合作用,增加物质积累,达到树体层层有果, 上下有果,内外有果的立体结果的目的。
施肥和除草剂的使用:
施N肥过多造成枝叶旺长,呼吸作用消 耗增强。
同一植株或植株的同一器官在不同的生长过
程中,呼吸速不同器 官、组织呼吸速率不同;同一植株或植株 的同一器官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呼吸速 率亦有较大的变化。
(2)认识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哪些外界因素会影
响呼吸作用?并简要说出原因。
学习 情境
植物代谢规律
酒泉职业技 术学院生物
工程系
学
呼吸作用
习
任
务
根据生产需要 调控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机理 呼吸调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学习目标 1.说出植物呼吸代谢的类型与途径 2.掌握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3.应用: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
系。
任务一:植物呼吸作用概述
1 呼吸作用的类型
1)无氧呼吸 A. 酒精发酵 高等植物在无氧呼吸时,先形成丙酮酸, 然后转变为酒精的过程。
三羧酸循环与呼吸链
Sugars 丙酮酸
3)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线粒体中 鱼藤酮 氰化物\CO NADH的电子 沿呼吸链传递 给氧的过程中, 消耗氧并合成 ATP的过程。
4)呼吸代谢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
a. 细胞色素氧化酶(有氧呼吸的最主要方式) b. 交替氧化酶(又叫抗氰呼吸) c. 酚氧化酶(有单酚氧化酶和多酶氧化酶) d. 抗坏血酸氧化酶(普遍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e. 乙醇酸氧化酶体系(光呼吸的末端氧化酶)
吸,防无氧呼吸而烂种。 (3)中耕除草:以利于土壤通气。 (4)低洼地开沟排谁:防止水淹 (5)水稻烤田:促有氧呼吸,利于根系发育。 (6)果树夏剪:有利通风透光,促进光合,增加有机物的积
累。 (7)温室大棚栽培:注意通风降温,以培育壮苗,防止病虫
害发生。 (8)在人工气候室栽培作物,降低夜温以减少呼吸消耗,有
结论:
1、水是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在一定范 围内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2、水分含量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1)风干种子的呼吸作用很微弱(如豌豆 种子呼吸速率只有0.000 12μ1·g—1·h—l), 随含水量增加,呼吸速率升高。 (2) 含水量大的器官(茎、叶、新鲜的 果实)在严重缺水情况下,会出现呼吸速率 暂时上升而后下降的现象。
多(H/O比大) ,形成H2O时消耗的O2多,呼吸商小于1, 如以棕榈酸作为呼吸底物: C16H32O2 + 23O2 →16CO2+16H2O RQ=16/23 = 0.7 (3)以有机酸等含氧较多的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呼吸商则大于 1,如柠檬酸的呼吸商为1.33。 C6H8O7+4.5O2 → 6CO2+4H2O RQ=6/4.5=1.33
呼吸作用显著 增强
返回
2.果实成熟与贮藏
(1)了解果蔬成熟过程中呼吸作用变化规律 请分析图8:
图8 经历或不经历呼吸跃变水果的生长和成熟过程中呼吸变化
(2)果蔬贮藏 目的:
延长贮藏时间,并达到不受冻,不腐烂,色鲜味 美的目的。
原理:
控制呼吸高峰的原理。即: (1)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湿度; (2)适当降低温度; (3)降低O2浓度,提高CO2浓度。
水田使用选择性除草剂时,一般是先排 水后施药。促进杂草加快分化和生长,从 而促进杂草呼吸,然后再灌深水,让杂草 淹没于水中,使它的生长和呼吸作用均受 到抑制。
呼吸作用与种子成熟
种子形成过程中呼吸速率逐步升高,可 以灌“跑马水”降温,以减少呼吸消耗,有 利于种子成熟。
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
总结:
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可以调节作物群体呼吸作用: (1)播种:土壤要疏松。 (2)浸种催芽:勤换水,勤翻堆,以散热换气,保证正常呼
豌豆种子 大麦幼苗 蕃茄根尖 甜菜切片
海芋佛焰花 序
0.005 70 300 50
2000
仙人鞭 仙人掌 景天 云杉 蚕豆
3.00 6.80 16.60 44.10 96.60
马铃薯块茎
玉米叶 南瓜雌蕊 苹果果实
0.3~0.6 54~68 29~48
2~5
结论: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组织)呼吸速率不同。
任务3 呼吸作用影响因素的调控应用
1.种子(粮食)储藏
种子(粮食)储藏要求保持“三低”,即温度低、含 水量低和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低。
请分析原因:
(1)含水量高,原生质呈溶胶状态,呼吸酶的活性 强,呼吸旺盛,有机物消耗多,放出水分,使湿度增加。 湿度增加反过来促进呼吸作用。放出的热使温度升高, 也促进呼吸和微生物活动,导致种子的霉变和变质。
B. 乳酸发酵
高等植物在无氧呼吸时,先形成 丙酮酸,然后转变为乳酸的过程。
2)有氧呼吸
高等植物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 分解有机物,并放出CO2和能量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
3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1)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中间产物可转变为其他有机物
4.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请分析表2:
表2 苹果不同器官呼吸强度的比较
不同器官
氧(μmol·g— 1· h—1)
二氧化碳 (μmol·g—
1· h—1)
带叶新梢
930
366
茎
910
355
根
394
352
结论: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组织)呼吸速率不同。
请分析图3、4:
图3 草莓叶片不同年龄的呼吸速率
结论:
图4 向日葵整体植株从发芽到 成熟的呼吸速率
利于干物质积累。 在生产实际中,应根据不同情况,对呼吸作用进行调控。
影响因素调控应用
总结:
物的呼吸随植物的种类、年龄、器官和组织的生 理状态的不同而不同,生长旺盛的植物呼吸较高,生 长缓慢的植物呼吸较低。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 分、机械损伤和农药都会影响呼吸作用的效果。作物 栽培、果树修剪、果蔬保鲜、粮食贮藏与播种技术都 是以调控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基础之一的。
措施2:
气调贮藏:控制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 并及时排除乙烯来延长果实的贮藏期。(乙烯 吸附剂一般由沸石、铝、过氧化钙、高锰酸钾 等)
措施3:及时采摘,以延长贮藏时间。 措施4:预防机械损伤,防止腐烂和呼吸升高。
3.呼吸作用与栽培
呼吸作用与种子萌发: 呼吸作用影响种子的发
芽、幼苗生长。 种子萌发呼吸速率变化
子任务2:认识影响呼吸强度的主要因素
(1)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2)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1)认识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请分析表1:
表1 不同植物的呼吸速率
植物器官
氧 (μmol·g—
1· h—1)
植物组 织
氧 (μmol·g—
1· h—1)
植物组织
氧 (μmol·g— 1·h—1)
采取的措施:
措施1: 自体保鲜法。进行密封,果实、块根块茎自体进
行呼吸作用时可降低室内O2浓度增加CO2浓度,从 而抑制呼吸作用,但注意适当通气。
例如: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在密闭的土窖中, 贮藏时间可以达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 窖套小窖的办法,使黄瓜贮存3个月不坏。“隔夜愁 变成百日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