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不良反应处理2018-7-15

合集下载

安罗替尼 (Alecensa)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安罗替尼 (Alecensa)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安罗替尼 (Alecensa)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安罗替尼 (Alecensa) 是一种针对某些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阿帕替尼布(Alectinib),经过多项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在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安罗替尼治疗的疾病范围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一、安罗替尼治疗的疾病范围安罗替尼主要用于治疗已经被诊断为ALK阳性的成年NSCLC患者。

ALK阳性是指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内存在ALK融合基因,这种基因突变在NSCLC中相对较常见,约占5%-7%。

对于那些经标准化治疗方案无效或无法耐受的ALK阳性NSCLC患者,安罗替尼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二、安罗替尼的副作用尽管安罗替尼在治疗NSCLC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但仍然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

根据临床试验和监测数据,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副作用:1. 恶心、呕吐和胃肠道不适:一些患者在使用安罗替尼期间会出现轻度的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是轻度的,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服药时间来缓解。

2. 疲劳和乏力: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感到疲劳和乏力。

这些症状多数较轻,并可以通过适当休息和增加身体锻炼来缓解。

3. 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副作用: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的,不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4. 心脏相关副作用: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心脏相关问题,包括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等。

因此,在使用安罗替尼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功能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5. 肝功能异常:在安罗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副作用,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列举的副作用外,还有一些其他罕见但临床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肺炎、皮肤反应等。

安罗替尼安全性及管理策略概述

安罗替尼安全性及管理策略概述

54 (18.37) 42 (14.29) 39 (13.27)
17 (11.89) 11 (7.69) 16 (11.19)
85 (28.91) 41 (13.95) 33 (11.22)
19 (13.29) 8 (5.59) 6 (4.20)
57 (19.39)
5 (3.50)
137 (46.60) 126 (42.86) 119 (40.48)
发生率≥10%的不良反应-1
安罗替尼 (n=294)
安慰剂 (n=143)
150 (51.02) 133 (45.24) 66 (22.45) 42 (14.29)
38 (26.57) 43 (30.07) 12 (8.39) 15 (10.49)
103 (35.03) 83 (28.23) 68 (23.13) 63 (21.43) 53 (18.03) 52 (17.69) 40 (13.61)
目录
01 安罗替尼的作用机制(信号通路) 02 安罗替尼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安罗替尼治疗NSCLC常见不良反应及发生率
03
(III期研究,发生率≥10%的所有不良反应列表,重度的发生率≥2%的所有不良反应列表)
04 常见的不良反应处理策略
安罗替尼常见不良反应
高血压
高甘油 三酯症
手足皮肤 反应
……
常见 不良反应
安罗替尼治疗NSCLC常见不良反应及发生率
03
(III期研究,发生率≥10%的所有不良反应列表,重度的发生率≥2%的所有不良反应列表)
04 常见的不良反应处理策略
不良反应, n(%)
一般情况 乏力 食欲减退 体重减轻 疼痛
胃肠道系统 腹泻 口咽疼痛 口腔黏膜炎 呕吐 腹痛 恶心 齿龈疼痛

安罗替尼观察指标

安罗替尼观察指标

安罗替尼观察指标1.引言1.1 概述安罗替尼观察指标是指在使用安罗替尼这种药物时需要重点观察和监测的一些指标。

安罗替尼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然而,安罗替尼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一些生化指标。

通过监测安罗替尼观察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出现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和心电图等。

血常规指标是用来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等。

安罗替尼治疗可能会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因此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予相应的治疗。

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等。

安罗替尼对肝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因此,定期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肝脏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等。

安罗替尼可能对肾脏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导致肾功能受损。

因此,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肾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治疗。

此外,安罗替尼还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患者的心电活动是否正常。

总之,安罗替尼观察指标的监测对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使用安罗替尼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上述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和给予必要的支持性治疗。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概述部分将对安罗替尼观察指标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以便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

安罗替尼说明书解读PPT课件

安罗替尼说明书解读PPT课件

-
13
高血压-处理原则
分级
定义
策略
收缩压120~139mmHg
严密监测血压;限盐,戒烟酒;继续服用安罗替尼,
1级
或舒张压80~89mmHg
无需剂量调整
收缩压140~159mmHg
严密监测血压;继续服用安罗替尼,一般无需剂量
2级
或舒张压90~99mmHg
调整;应采用降压药治疗,且不得随意停药
收缩压≥160mmHg
128(43.54) 11(3.74)
103(35.03) 3(1.02)
63(21.43) 1(0.34)
119(40.48)
0
87(29.59) 13(4.42)
76(25.85) 137(46.60)
5(1.70) 1(0.34)
126(42.86) 85(28.91)
9(3.06)
7(2.38)
-
4
产品现状-特点3:低毒
靶区聚焦,对抗血管生成相关激酶选择性强—低毒
Anlotinib
-
5
产品现状-特点4:唯一
国内唯一获批单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效的抗血管生成靶向 药
相比安慰剂 安罗替尼延长OS达3.33个月,p<0.05
ALTER0303 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相比安慰剂 安罗替尼延长PFS达3.97个月,p<0.05
-
安慰剂(n=143)
所有级别
≥3级
n(%)
n(%)
23(16.08)
0
38(26.57)
0
13(9.09)
0
21(14.69)
0
19(13.29)
0
20(13.99)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安罗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口服药物,它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本文旨在观察使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1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观察。

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

年龄范围为42岁至68岁,平均年龄为54岁。

病人均通过临床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所有病人都已经接受过至少一种化疗方案,但效果不明显或者已经停止化疗,此时开始使用安罗替尼治疗。

二、治疗方案病人使用500mg的安罗替尼口服,每天两次,连续使用28天,进行一次治疗周期。

治疗期间,病人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包括体格检查、血液化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三、疗效观察1.疾病控制率治疗后,10例患者中有3例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疾病控制率为30%。

2.生存期治疗后,病人的总体生存期为6个月至12个月不等,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

3.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有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腹泻、恶心、呕吐等。

其中2例病人需要减小用药剂量或暂停治疗,直到症状缓解。

四、讨论安罗替尼是一种较新型的口服抗癌药物,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它更为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在本次观察中,安罗替尼的疗效并不理想,仅有30%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其余病人则需要寻求其他治疗方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安罗替尼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不严重,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控制。

因此,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进展方面仍有一定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当然,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安罗替尼(Anlotinib)是一种新型多靶点口服抗肿瘤药物,具有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干细胞等多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近年来,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备受关注,其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本文旨在对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其隐匿性强,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预后极差。

目前,手术切除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方法,但仅有20%左右的患者具备手术指征。

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常常因耐药性和毒副作用限制了其疗效。

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成为当前胰腺癌治疗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一项临床研究对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收集了一定数量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

该研究纳入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晚期胰腺癌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范围为35-77岁,平均年龄为56岁。

患者在接受安罗替尼治疗之前,均已接受过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但均未获得良好效果。

各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遵医嘱定期进行治疗和随访,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指标的变化。

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并及时报告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

观察研究结果如下:1.疗效观察患者在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到了一定的疗效。

有43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肿瘤缩小,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有27例患者出现了病情稳定,疼痛缓解,食欲增加,体重回升等临床表现。

而仅有30例患者病情继续进展,但总体疗效依然超出了研究人员的预期。

该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2.安全性观察在对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观察过程中,也对患者的安全性进行了观察。

安罗替尼甲减不良反应处理

安罗替尼甲减不良反应处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的症状:乏力、行动和言语缓慢、寒冷不耐受、 食欲减退、腹胀、便秘、体重增加、心动过缓、毛 发和皮肤粗糙、面部虚肿、舌增大、声音嘶哑等
患 者 教 育
告知患者,服用安罗替尼后可能会出现甲减相关的 症状,但是绝大部分症状较轻,均可通过激素替代 治疗得到缓解和控制,稳定患者情绪,提高依从性 检查:告知患者一旦出现类似甲减的症状,需要进 行相关检查,如低钠血症、高脂血症、贫血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状或者TSH 大于10 mU/L或 T3、 T4、FT3、FT4 的任一数值低于正常值时,,推荐甲 状腺素替代治疗,起始剂量25-50ug 每日,每4-6 周复查甲功,调整甲状腺素剂量。
• 进行基线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在接 受本品治疗前应给予相应的 标准治疗; • 所有患者应在接受本品治疗 时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低下 的症状和体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
机制2级:21例,影响了工具性日常活动,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
替代治疗,如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 如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
3级:1例,暂停安罗替尼,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就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上调,但是 THS(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的总体发生率高于甲减发生率, 可能是因为发生了亚临床甲减(FT4正常,TSH升高)

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临床探索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程远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实施盐酸安罗替罗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

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缓解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P<0.05。

结论:盐酸安罗替尼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能缓解疾病,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盐酸安罗替尼;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常见的类型,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肺泡上皮,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多为体检时发现,且病情大多进展至晚期。

据统计,非小细胞肺癌预计5年生存期<20%[1]。

随着分子靶向药的出现并用于肿瘤治疗,该药具有精准化、个体化的特点,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研究方向。

安罗替尼是新型小分子靶点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控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控制疾病发展,提升生存率[2]。

本研究对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析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

对照组男42例,女21例;年龄41~79岁,平均(58.1±3.2)岁;33例腺癌,30例鳞癌。

观察组男41例,女22例;年龄41~78岁,平均(57.8±3.9)岁;34例腺癌,29例鳞癌;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

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030104),第1~8天,静脉滴注1 000 mg/m2;顺铂(国药准字H37021358),第2~6天,静脉滴注,75 mg/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罗替尼不良反应处理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斯晓燕
不良反应处理
• • • • • • • • 高血压 手足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异常-TSH升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蛋白尿 咯血 乏力 腹泻
高血压
0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2018 12, 409-425DOI: (10.1016/j.jash.2018.03.008)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减低 1 2
03
CTCAE分级 无症状,仅临床检查或诊断所见,无需治疗 中度症状;需要治疗
3
4 5
严重症状;需要治疗或住院治疗
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 死亡
• TSH升高共有137例(44.6%),≥3度 1例(0.34%)。 • 53例患者接受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 1例患者因为甲状腺功能减低停药。
蛋白尿
• 安罗替尼组85例(28.9%) • 3级 7例(2.38%),4例症状缓解或消失 • 剂量调整2例,终止用药2例。 • 处理措施: • 当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时应谨慎和密切监 测。 • 建议患者定期检查尿常规 • 对连续2次尿蛋白≥++者,必须进行24小 时尿蛋白测定。
咯血
支气管 出血
06
• 降压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ARB):卡托普利,缬沙坦 • 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 利尿剂:氢氯噻嗪 •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 • 避免使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细胞色素酶CYP3A4抑制剂)
手足综合症
02
• 手足综合症是手掌-足底感觉迟钝或肢端变红, 明显不舒服,肿胀,麻刺感,受压或受力区域表 现更为明显。 • 可能的机制
•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状 • TSH 大于10 mU/L • T3、T4、FT3、FT4 的任一数值低于正常值时
• 起始剂量25-50ug /日,每4-6周复查甲功,调整 甲状腺素剂量。
高甘油三酯血症
CTCAE分级 1 2 3 4 5 mg/dL 150-300 300-500 500-1000 >1000 死亡
• 中央型、空腔的肺鳞癌
• 伴有咯血(>50 mL/d)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肿瘤已侵犯重要血管或经研究者判断在后续研究 期间有可能发生大出血的患者
乏力
CTCAE 分级 1 2 3
07
乏力通过休息缓解 乏力不能通过休息缓解;影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乏力不能通过休息缓解;影响个人日常生活活动
• 安罗替尼组共150(51.02%);3级 1例(0.34%) • 调整剂量1例(3级),终止用药1例(2级)。 • 鉴别乏力的原因
– 通过外分泌腺(汗腺)局部输送高浓度药物至手掌和 足底腺体分布较多的区域 – 同时抑制VEGFR和PDGFR,影响真皮微血管内皮细 胞,进而导致血管改变和细胞凋亡 – 破坏手足受压部位的血管修复机制
CTCAE分级
分级
1级
定义
轻微皮肤改变或皮肤炎(局部红 斑、水肿、角化过度、无痛), 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皮肤改变明显(剥落、水泡、出 血、肿胀、角化过度),疼痛, 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I.
5级
常见不良反应处理-高血压
• 发生率高:安罗替尼组198例(67.4%),≥3级 高血压共40例(13.7%) • 发生时间早:中位发生时间5 (2~8)天。 • 需要调整剂量的比例低(2例,0.6%) • 因高血压终止用药的比例低(1例,0.3%)
• 预防处理措施:
– 用药前有高血压的患者(安罗替尼组共有32例高血压 患者),控制血压后再用药 – 用药期间监测血压(研究中每位患者配备了电子血压 计)
04
mmol/L 1.71-3.42 3.42-5.7 5.7-11.4 >11.4
使用贝特类药物 使用贝特类药物,可考虑暂停 安罗替尼,恢复至<2级,减量
• 安罗替尼组126例(42.7%),≥3级 9例(3.06%)。 • 中位发生时间20 (19~38)天。 • 2例调整剂量,没有因高甘油三酯血症终止用药。 • 处理措施: • 饮食控制; • 24例患者接受苯氧芳酸类(贝特类)药物降甘油三酯。
2级
需要单药治疗同时监测血压; 继续安罗替尼治疗
3级
需要多种药物治疗; 必要时暂停、减量安罗替尼
4级
危及生命(如恶性高血压,一过性或持 久性神经损伤,高血压危象) 舒张压大于120mmHg,伴 应用硝普钠或硝苯地平等迅速降压, 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制止抽搐,呋塞米 及甘露醇脱水、排钠、降低颅内压。
• 安罗替尼组共有腹泻103例(35.0%),≥3级 3例(1.02%) • 38例患者使用了止泻药物(蒙脱石散、洛哌丁胺) • 2例调整剂量,没有因腹泻终止安罗替尼。
• 处理措施: • 预防:饮食调整,避免进食油腻、辛辣食物、咖啡因。 • 备用洛哌丁胺(易蒙停),除外感染性腹泻后再使用
谢谢
防治建议
继续服用安罗替尼,一般无需剂量调整; 症状初现时局部用药治疗
2级
继续服用安罗替尼,可适当调整剂量; 局部用药(润肤霜,尿素霜,激素软膏、 抗真菌或抗生素); III. 口服B族维生素和塞来昔布,可联合抗 炎症或抗感染药物 I. II. I. II. III. IV. 暂停服用安罗替尼; 镇痛处理和局部用药治疗; 联合抗炎症或抗感染用药; 如果症状缓解,可降低剂量服用安罗替 尼;如持续存在和加重,应终止服用安 罗替尼
3级
重度皮肤改变(剥落、水泡、溃 疡、出血、水肿、角化过度), 疼痛明显,个人自理能力受限
常见不良反应处理-手足综合征
• 手足综合征共有128例(43.5%) • 3级有11例(3.74%),经治疗后10例症状消失或缓解 • 初次发生中位时间30 (24~41) 天。 • 共有7例调整减量,2例终止用药。 • 预防措施:手足保湿;穿着舒适的鞋子,减轻压力和摩 擦,避免跳跃、慢跑;避免接触热水。
• 进行基线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 者在接受本品治疗前应给予相应的标准治疗; • 所有患者应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密切监测甲状腺功 能低下的症状和体征。 • 症状:乏力、行动和言语缓慢、寒冷不耐受、便 秘、体重增加、心动过缓、毛发和皮肤粗糙、面 部虚肿、舌增大、声音嘶哑等 • 检查:低钠血症、高脂血症、贫血
CTCAE分级
蛋白尿 CTCAE分级
1 2 3
蛋白尿1+,24小时尿蛋 白小于1.0g 蛋白尿2+,24小时尿蛋 白1.0-3.4g 24小时尿蛋白大于3.5g
继续使用安罗替尼,无需调整剂量 尿蛋白≥2g,暂停安罗替尼,恢复至<2级 后减量使用。第3次出现永久停用 暂停安罗替尼,恢复至<2及后减量;第3 次出现永久停用。
高血压CTCAE分级
1级
高血压前期: 收缩压 120-139mmHg 舒张压 80-89 mmHg 第一阶段高血压 收缩压 140-159mmHg 舒张压 90-99mmHg 有症状的收缩压增加大于 20mmHg 或既往正常范围增加大于 140/90mmHg; 第二阶段高血压 收缩压大于等于 160mmHg 舒张压大于等于 100mmHg 无使用降压药的指征,仅监测血压;
蛋白尿
05
• 可能发生机制
– 影响VEGF对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学保 护作用,从而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 – 扰乱内皮细胞和足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肾小 球滤过屏障的功能; – 肾病蛋白受到抑制,导致肾病综合征和血栓性肾 小球微血管病变。
Izzedine, H., et al. (2010). "VEGF signalling inhibition-induced proteinuria: Mechanisms, significance and management." Eur J Cancer 46(2): 439-448.
– – – – – 肿瘤 药物(安罗替尼、其他药物) 情绪、睡眠紊乱、疼痛 贫血、营养、水电解质紊乱 内分泌(甲状腺功能减低)
腹泻
CTCAE 分级 1 2 3 4 5
08
处理
与基线相比,大便次数增加每天<4次 与基线相比,大便次数增加每天4-6次
补充水、电解质
酌情使用洛哌丁胺、蒙 脱石散 与基线相比,大便次数增加每天≥7次; 暂停安罗替尼,腹泻<2 大便失禁;影响个人日常生活 级或停止后减量使用。 危机生命,需要紧急治疗 死亡
1
2 3 4 5
轻度症状,不需要干预
中度症状,需要干预 输血,内窥镜或手术治疗 危及生命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障碍, 需要插管或紧急治疗 死亡 延迟给药,2周内能恢复至<2 级,减量使用 永久性终止用药
• 安罗替尼组58例(19.7%),≥3级 9例 (3.06%) • 7例患者因咯血终止用药
• 排除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