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

合集下载

大蒜根尖细胞多倍体观察与制片

大蒜根尖细胞多倍体观察与制片

大蒜根尖细胞多倍体观察与制片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方法和技术,观察多倍体的特点2.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些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

三.实验步骤1.取材:取大蒜(洋葱,蚕豆,小麦等)发根至0.5-1cm然后转入盛有0.15%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24小时,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定,与在水中培养的材料做对照2.固定:在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移至70%乙醇中保存或备用3.解离: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等需要经过处理以便除去细胞之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经解离的组织才能使压片步骤顺利进行。

解离常用酸解法和酶解法。

①酸解法:固定后的材料用清水洗漆后用1MHCl在60°C水浴中恒温处理5-10min.在酸解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若解离不够,则压片不是分散。

若解离太过,在下一步处理材料的由于材料过软而易丢失。

然后水洗3次。

②酶解法:用10-20g/L的果胶酶,或与10-50g/L的纤维素酶混合使用4.染色:切取根尖分生组织区,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5min5.压片:将染色后的材料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盖上两层吸水纸,用一个双面刀片,插到盖片与载片之间的一角,用左手食指压紧盖片,防止滑动,用右手持解剖针,用针柄轻敲盖片,使材料均匀分散开。

然后将刀片轻轻撤出,再用针柄重敲盖片,使细胞分散压平。

一张制片好的细胞染色体制片至少符合如下条件:①在一张制片中应有较多的中期分裂相。

②染色体分散而不重叠。

③染色体不断裂、扭曲、有溢痕,随体清晰④染色体着色较深而细胞质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背景清晰无过多杂质。

选择中期分裂相好的细胞观察,通过观察和计数中期染色体数目,确定细胞类型。

五.实验结果六.结果分析所制的片子好多细胞未破裂,有的染色体溢出,应该是压片不好所致,这样就导致所观察的染色体条数不对。

大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周期观察

大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周期观察

大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周期观察一、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问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二、目的要求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大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大蒜(可以用蒜、葱代替)。

三、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药品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或0.02 g /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四、方法步骤(一)大蒜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d~4d,取大蒜一个,放在广口瓶上。

瓶内装满清水,让大蒜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大蒜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

待根长5 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以上操作已由实验老师提前完成。

(二)装片的制作1.解离下午2时是大蒜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可在此时剪取大蒜的根尖2 mm~3 mm,立即放入盛有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 min~5 min后取出根尖。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3.染色把大蒜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大蒜根采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大蒜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盖玻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

大蒜核型分析

大蒜核型分析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根尖处理、染色、压片及制片观察的方法。

2.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了解有丝分裂全过程。

3.观察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比和随体等形态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

每一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研究一个物种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及各种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如对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观测,从而描述和阐明该生物的染色体组成,为细胞遗传学、分类学和进化遗传学等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染色体组型分析大都采用植物根尖等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制片要求分裂相为染色体分散,互不重叠,能清楚显示着丝点位置。

然后通过显微摄影,测量放大照片上的每个染色体的长度和其它形态特征,依次配对排列,编号,并对各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作出描述。

三、实验材料1.材料:大蒜2.用具:载玻片,盖玻片,50ml烧杯,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试剂瓶,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剪刀,绘图,纸胶水等。

3.药品:Carnoy固定液,无水酒精,70%酒精,1mol/L HCL解离液,苯酚品红染液四、方法与步骤(一)植物有丝分裂1、材料处理1)、大蒜发根将大蒜鳞茎置于盛有清水的小烧杯口上发根,待根长到1.5-2.0 cm左右时备用(在此过程注意换水)。

2)、根尖预处理在分裂高峰期前(大蒜根尖分裂高峰期为早上八点以及下午两点左右),剪下根尖,置于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并放入冰箱(0—4 ℃)中预处理24h。

预处理的作用,主要是阻碍纺锤丝的形成,使染色体缩短,改变细胞质的粘度,在压片时,有利于染色体的分散。

2、材料固定经过预处理的根尖,再放到Carnoy液中固定24h以内。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再用高倍镜观察
依次观察分裂中期、前期、 后期、末期、的细胞间期、
思考: ⑴为何只截取根尖2—3mm? 原本细胞都是叠加在一起 有利于找到分生区细胞 ⑵解离的目的: 细胞小,排列密而整齐,细 的,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清楚,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⑶漂洗的目的: 酒精和盐酸就是使细胞分散分 无液泡。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离并杀死细胞,显微镜观察的 ⑷用碱性染料染色目的: 能够不断的分裂产生新细胞, 是死亡的细胞那时处于的状态, 使染色质和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 ⑸制片的目的: 所以,有的细胞正处于中期, 使细胞分散开(成一层细胞),利于观察。 织。 有的处于间期。 (6 )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 (7)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还能继续分裂吗?
二、材料用具:
1、洋葱(或大蒜)根尖,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 3、解离固定液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 4、染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三、实验步骤
1.生根培养:将切除老根的洋葱或 大蒜的磷基置于盛水
的小烧杯上, 于22-25℃下进行生根培养。
磷 基
培养根尖:应每天换水 (防止水中缺氧烂根)
2.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 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C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A.②③
C.①②⑤
B.②⑤
D.①③④
⑤染色:染液(0.01g/mL的龙胆紫或0.02g/mL的醋酸洋 红);时间为3-5分钟;目的是使染色体或染色质被碱性 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多倍体鉴定实验报告

多倍体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及多倍体诱导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3. 学习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及诱导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

4. 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

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在植物育种上,利用多倍体可以改良作物的经济性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秋水仙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导剂,可以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

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下,细胞经一定时期后仍可恢复正常,继续分裂,只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多倍性细胞。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2. 试剂:0.2%秋水仙素溶液、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盐酸酒精溶液3.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滴管、酒精灯、烧杯、剪刀、镊子、培养皿四、实验步骤1. 将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剪取约0.5cm,放入装有0.2%秋水仙素溶液的培养皿中,处理48小时。

2. 将处理后的根尖用蒸馏水清洗3次,放入装有卡诺氏液的培养皿中固定30分钟。

3. 将固定后的根尖用蒸馏水清洗3次,放入装有盐酸酒精溶液的培养皿中解离10分钟。

4.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蒸馏水清洗3次,放入装有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培养皿中染色10分钟。

5. 将染色后的根尖用蒸馏水清洗3次,制成临时装片。

6.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记录观察结果。

7. 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多倍体诱导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部分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染色体数目加倍现象主要出现在有丝分裂中期。

2. 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了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的多倍体。

大蒜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

大蒜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

大蒜根尖染色体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认识微核和植物细胞分裂期的各形态特征。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实验方案1、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烧杯、小塑料管、滤纸、刀片、解剖针、滤纸等2、实验药品新鲜、健康的洋葱鳞茎一个;0.02%秋水仙素、1mol/L HCl、醋酸洋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碱性品红、乙酸,乙醇等。

3、实验原理(1)洋葱的根尖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2)多倍体的诱导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各步骤的作用: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

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漂洗可以洗去过量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染色效果(盐酸是酸性,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

(3)有丝分裂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如表一。

表一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4、实验步骤(1)将大蒜剥皮后放进垫了滤纸的培养基中,加入清水,放进25℃恒温培养箱中2~3天,催化大蒜生根。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好材料—大蒜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好材料—大蒜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好材料—大蒜肖桂芝(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生物学通报,2001年第36卷第3期大蒜(A llium sa tivum L.),又名胡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呈扁球或短圆锥形,具一至十几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干膜质鳞被。

大蒜不但具有抗菌、消炎、除脂、抗肿瘤、杀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还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好材料,经6年多的教学应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培根与固定选择无冻、无腐烂的新鲜大蒜,去皮,将蒜瓣串起放在装满自来水的小烧杯上,室温(19~21℃)培养48h,移入冰箱(4~8℃)培养24h,再入室温继续培养24h(注:每24h换自来水一次)。

在该温度下培养96h 左右,根长1.5~2cm,于上午8~9时将根尖剪入固定液(甲醇3份,冰醋酸1份)中固定2~24h,更换新鲜固定液,放入4℃冰箱中可保存1年之久。

1.2制片1.2.1解离将固定好的根尖放入解离液(95%乙醇∶浓盐酸=1∶1)中解离10~15min,取出,用自来水漂洗2~3次,移入自来水中。

经多次实验证明,解离后的根尖在短时间内(0~1h)压片细胞易分散,且细胞的分散程度随解离后时间的延长而变差。

1.2.2染色取1条根尖置载玻片上,用刀片或镊子截去伸长区部分,只留2~3mm长的分生区(根尖乳白色部分),用镊子将其压扁,加0.2%龙胆紫1滴和20%醋酸1滴,染色8~10min,加盖玻片,覆盖吸水纸,常规压片。

2结果与讨论显微镜下可见细胞铺展呈单层(如果细胞有重叠或太密集,可重新用带橡皮的铅笔敲打,直至呈单层为止),胞内的染色体基本处于1个清晰可见的平面上,胞核及染色体呈紫红色,胞质淡蓝色或无色。

在分生区内,平均每个视野(10×40)中少则能见到3~4个分裂相,多则可见10几个分裂相;在较好的标本上,1个视野中就能找全4个期的典型分裂相。

实践证明,用大蒜做实验材料,材料易得(市场上一年四季有售)且经济,因1个蒜瓣的生根量相当于一个洋葱头的生根量,特别是根尖经低温处理后,增加了前、中、后、末期的典型分裂相,学生在实验时只用很少的时间寻找分裂相,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观察、分析和绘图,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生物大蒜根尖实验报告(3篇)

生物大蒜根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理解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的特点。

3. 掌握制作临时装片和显微镜观察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细胞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增殖的重要方式,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本实验通过观察大蒜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了解细胞周期的变化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大蒜头、盐酸、酒精、碘液、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显微镜、酒精灯、滴管等。

2. 仪器:光学显微镜、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镜筒、显微镜目镜、显微镜物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根尖:取新鲜大蒜头,用解剖针切下根尖约2-3毫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在室温下浸泡10-15分钟。

2. 漂洗:将浸泡后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去除盐酸。

3. 解离:将冲洗干净的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试管中,在室温下解离10-15分钟。

4. 漂洗:将解离后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5. 压片:将冲洗干净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轻轻压扁,盖上盖玻片。

6. 染色:在盖玻片边缘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碘液。

7. 观察: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细长,呈丝状,细胞质均匀,无明显变化。

2. 前期:细胞核内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染色体呈细长条状,细胞质无明显变化。

3.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呈放射状,细胞质无明显变化。

4. 后期: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开始分裂。

5. 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端,细胞质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六、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的特点。

本实验成功观察到了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为后续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根尖浸泡在盐酸中,有助于软化细胞壁,便于观察。

2. 解离过程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细胞分离,便于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根尖染色体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
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认识微核和植物细胞分裂期的各形态特征。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
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烧杯、小塑料管、滤纸、刀片、解剖针、滤纸等 2、实验药品
新鲜、健康的洋葱鳞茎一个;0.02%秋水仙素、1mol/L HCl、醋酸洋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碱性品红、乙酸,乙醇等。

3、实验原理 (1 洋葱的根尖
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2 多倍体的诱导
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各步骤的作用: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

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漂洗可以洗去过量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
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染色效果(盐酸是酸性,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

(3 有丝分裂
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 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 期(分裂期),其中G1期、S 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 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 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如表一。

表一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4、实验步骤
(1 将大蒜剥皮后放进垫了滤纸的培养基中,加入清水,放进25℃恒温
培养箱中2~3天,催化大蒜生根。

(2 选择根长0.5~1cm且不定根生长情况差不多的大蒜分为10组。

(3 在大蒜生根之后,先选取一些根尖放进卡诺式固定液中固定3个小时,
用Schiff 氏试剂染色,镜检,观察染色体是否能染上色以及染色效果。

若染色效果不行,则重新配制Schiff 氏试剂,直至染色效果良好,然后将其贮存于4℃冰箱中准备使用。

(4 将分好组的大蒜分别用清水、50mg/L Gr6+、100mg/L Gr6+、150mg/L
Gr 6+、30 mg/L 1,2,4-三氯苯、40 mg/L 1,2,4-三氯苯、50 mg/L 1,2,4-三氯苯、浓度分别为50mg/L Gr6+和30 mg/L 1,2,4-三氯苯的混合液、100mg/L Gr6+和40 mg/L 1,2,4-三氯苯的混合液、150mg/L Gr6+和50 mg/L 1,2,4-三氯苯的混合液培养24小时。

清水组为对照组。

(5 在早上有丝分裂旺盛的时候,将处理过的大蒜根尖剪下,分别放入青
霉素小瓶中,加入卡诺氏固定液固定3个小时,然后放入4℃冰箱内保存,以备使用。

(6 取出部分经过固定的根尖先用酒精和清水洗涤,加入1mol/L HCL覆
盖根尖,放入60摄氏度水浴锅内水浴加热7~10分钟,取出用清水洗涤3次,每次5分钟。

(7 取出解离后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刀片切下根尖乳白色的分生区
部分,滴加1滴Schiff 氏试剂染色10分钟,然后盖上盖玻片,吸干染液,并用镊子钝的一端在盖玻片上轻轻敲击,将细胞打散。

(8 将制备好的根尖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微核数目、以及有丝分裂间
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细胞数目并计算有丝分裂指数以及微核率。

每组浓度细胞计数400个。

三、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制片观察情况
图1 前期
图2 后期
图3 末期
图4 核崩解
图5 微核
图6 双核
2、数据记录情况
表2 试验结果统计
分组
组别
细胞总数
50mg/L Cr6+
50mg/L Cr6++秋水仙素
100mg/L Cr6+
100mg/L Cr6++秋水仙素清水2 1 2
389 421 402
0 3 2
0 0 0
0 1 0
0 2 0
0 0 0
8 0 0
0 6 2
2 1 2 1
395 401 396 390
5 0 0 0
0 0 0 0
4 0 0 0
4 0 0 1
2 0 0 3
2 5 2 11
13 5 2 15
1 2 1
384 398 379
2 3 8
0 0 0
1 2 6
2 1 6
6 4 0
9 12 1
5 6 20
前期数目
中期数目
后期数目
末期数目
微核数
多核
分裂数
3、数据处理结果表3 实验计算结果
分组30号% 50mg/L Cr6+ 50mg/L Cr6++秋水仙素 100mg/L Cr6+ 100mg/L Cr6++秋水仙素清水
0.71±0.03
0±0
0.24±0.18
0.47±0.16
0±0.08
0±0
1.43±0.53
0±0 0±0
0±0 0±0
0±0 0±0
0±0
0.25±0.43
0±0
0.77±0.10
1.25±0.05
2.82±0.09
1.24±0.38 3.85±0.07
前期
0.52±0.28 2.11±0.33中期
0±0 0±0
后期
0.26±0.12 1.58±0.22末期
0.52±0.23 1.58±0.49微核
1.56±0.15 0±0
多核
2.34±0.53 0.26±0.12分裂数
1.30±0.57 5.28±0.01图1 分裂期及比例图
四、实验结论
1、数据评价
a. 由上面图表可以看出50mg/L C r 6+与50mg/L C r 6++秋水仙素相比,后者
分裂期的数目增多,微核数和多核数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100mg/L的相比之下有所增加。

b. 同是没有加秋水仙素的50与100mg 的相比较,浓度增大微核和多核
数有增加。

2、原因分析
a. 只有两个浓度,实验数据可比性不高。

b. 压片不够熟练,导致计数不全面。

c. 观察计数时存在计数误差。

五、
实验心得体会
1.培养洋葱根尖时,水不可放多,待根尖长出后,使根尖分生区接触到水面即可;水至少一天一换,若有浑浊,立即更换。

2.剪下洋葱根尖时注意时间,正午时分最合适,因为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最为活跃,此时固定,可以观察到最多的分裂相。

解离时间要控制好,时间太短,效果不够;时间太长,解离过度破坏细胞。

3.漂洗不能少,染色时间要足够,否则染色不够深影响观察,但染色时间过长则细胞质也会部分被染色,影响观察效果
4.压片对于最终效果来说十分关键,需要尽力并用上多种手段,但是切记只可纵向压,不可横向搓。

5.这个实验关键在于压片,我们第一次压片不太好,力度没有足够会把细胞重叠在一起,不能计数,如果力度过大,细胞就会给压碎,细胞核会被压出胞外,计数不准确,所以要多加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