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护士在母婴同室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护士在母婴同室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护士在母婴同室管理中的作用探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采用母婴同室管理模式,这一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产房、妇产科、儿科等医疗领域。
母婴同室是指母亲和新生儿在同一个房间中接受医护人员的全面护理。
母婴同室管理模式的主要优势包括促进母爱的产生、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因新生儿产生的抑郁症。
而在母婴同室管理中,护士不仅起到了重要的护理作用,也是安全监测和技术操作的专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教育、支持和提供信息的功能。
首先,护士在母婴同室中的首要职责是进行产后的全面监护和护理。
母婴同室模式下,产妇和新生儿共享同一个空间,医护人员也在同一个空间内进行监护和管理,这需要护士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熟悉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生理特点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设备等,能够迅速有效地反应和处理各种状况和特殊情况,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急救和护理服务,确保人身安全。
护士会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对母亲进行分娩及术后创面护理、阴道止血、乳房护理、会阴护理、产后项目安排等操作;对新生儿进行新生儿评估、臍帶护理、黄疸监测等操作,给母亲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关注,提供专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以便于母亲在未来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新生儿。
其次,在母婴同室模式下,护士可以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解读。
作为医护人员中的知识沟通者,护士在母婴同室模式下既承担着中介交流的角色,也承担着直接传递信息的角色。
护士会向母亲分享产前常考虑到的健康问题、分娩信息、母乳喂养问题、生活背景等话题进行沟通;帮助产妇了解有关新生儿体重、喂养次数和便便情况等信息以及讲解医生对于孩子身体各部位的不同检查,以便于母亲了解自己和新生儿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同时,也加强了护士与病人的交流,为建立良好的关系打下基础。
最后,护士还可以为母婴同室中的产妇提供各种各样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8T07:01:32.76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6期作者:兰飞燕刘香[导读] 目的:新生儿身体抵抗力不足,皮肤过于娇嫩,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新生儿护理意义重大,此次就针对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方面进行探究。
方法:本次主要从科室选入部分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共有102例,根据电脑软件随机分组,一部分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兰飞燕刘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摘要:目的:新生儿身体抵抗力不足,皮肤过于娇嫩,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新生儿护理意义重大,此次就针对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方面进行探究。
方法:本次主要从科室选入部分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共有102例,根据电脑软件随机分组,一部分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其他新生儿为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干预,第一类对照组新生儿实行,第二类为观察组新生儿运用,针对新生儿护理后满意程度、护理新生儿能力、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结果:护理行为、新生儿自身等各方面因素都可导致其出现不适症状,此次针对新生儿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居多;良好的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各方面的成长,此次就护理新生儿能力方面调查,观察组各项表现更优;医院科室运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满意程度调查,对照组有部分产妇对此次护理方案表示不满意,有对比性(P<0.05)。
结论:此次研究表现,新生儿护理期间,给予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干预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照护,促进其健康成长,该护理模式得到很多产妇的认可。
关键词: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前言新生儿较为特殊,因为刚从母体中出生,身体机能、器官还尚不成熟,如果不能在该阶段给予细致的护理干预,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死亡。
人们文化水平逐渐提升,对生活质量要求颇高,特别是非常关注医院的医疗服务,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生儿护理显的十分关键,当前临床上新生儿护理中主要运用母婴同室护理,旨在将产妇及新生儿安排在一个病房当中,对母婴进行同步护理干预。
母婴同室集中式护理宣教的探讨

措施。⑥产 后第 3 : 天 给予产后 避孕的相关指导; 告知产妇什么是恶
露、 各种恶露应持续多长 时间, 出院后在 饮食 、 个人卫生 等方面的注
意事 项 。
针对不 同孕产妇 的具体情况 , 婴同室病房的护士每天利用 3 母 O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过程 中, 因服务失误或过失 而使 病人 不 的机体 组织 、 生理功能 、 心理健康 受到损害 , 甚至发生 残疾或死 亡。 护理安全是反 映护理质量 的重要标 志 , 是保证病人得到 良好护理和 优质服务 的基础 。门诊输 液室作为医 院的” 口之 窗 口”患者 流动 窗 ,
医学信息 2 1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M d a l o a 0 . 0. 0 0 V 12 . 0 1 00 1 3 1 e i ln r tn N v 2 1 . 0 3 N . c fm i . 1
母 婴 同室集 中式护 理宣 教 的探 讨
张建梅
( 云港 第二 人 民 医院 , 苏 连 云港 2 2 0 ) 连 江 2 06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是指在住院期间实行 2 小时母婴同室 , 4
编 辑 , 兰 雅
门诊输液室输液存在 的护理安全 问题及对策
朱 小 英
( 文成 县 人 民 医院 , 江 文成 3 5 0 ) 浙 2 3 0
摘 要 : 着 医 疗体 制改 革 的深 入 , 随 门诊 输 液 已成 为 医 师和 患者 选 择 最 为 广 泛 的 治 疗 方 法之 一 。 具 有 简 单 、 济 的特 性 , 其 成 为 临床 疾病 中 最 因 经 使
1 . 2护士业务知识 掌握不够 由于现在药物 品种 繁多 ,新 药频 出, 短
浅谈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体会

浅谈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体会[摘要] 我医院开展母婴同室已来,通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并归纳提炼出共同参入式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与预见性母婴同室产妇护理指导,从而增加了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35-02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24h同室休养。
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的身体健康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
现将我科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探讨如下。
1做法和所取行的成效1.1 护理以宣传为主:母乳喂养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由于现在少数产妇为了自身形体美而放弃哺乳,或受奶粉销售商的影响,整个社会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
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后,取消了婴儿室,禁止使用奶粉、奶瓶、奶头及各种奶的代制品,为了让产妇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我科在产前检查进做好孕妇及家庭的母乳喂养宣教,并对产后的产妇进行指导[1]。
1.1.1建立责任护士,指导母乳喂养;在母婴同室病区建立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姿势,如何增加母乳分泌,使产妇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帮助奶胀的产妇挤奶,回收入奶库,改按时哺乳为按需哺乳,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痛苦。
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巡查病房有无奶粉、奶瓶等,责任护士还定时放母乳喂养录像给家属及孕妇们看,并做好记录。
自从建立责任护士以来,我科实行母婴同室率为100%,按需哺乳率为100%,母乳喂养室为100%,新生儿住院用奶瓶率为0。
1.1.2定期护理查房:护士长及责任护理组长每周进行护理查房,认真分析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护士在执行母乳喂养工作落实的情况,做到奖惩分明。
1.2加强护理1.2.1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及自身素质:为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我科重视知识更新,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是护理工作的新课题,我科对所有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脱产学习母乳喂养知识,进行理论培训,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

6 3 6 4 0 0四 川 平 昌县 妇 幼 保 健 院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O 5. 3 0 o
班护士亲 自护送到新生儿科 , 与儿科 护士
母 婴 同室 是 指 母 亲 和婴 儿 每 天 2 4小
结 果
录, 加 强对细节 的管理 , 确保 护理 工作 全
面到 位。 结果 : 1 1 3 2例 新 生 儿 母 婴 同 室
得 到 了较 好 的 护 理 , 无 医院 感 染及 并发 症
的发生 , 无丢 失新 生儿现 象发 生 , 所有 产
妇 及 家属 无 医疗 纠 纷 发 生 , 均满意 出院。
护 理 论著
c 秘 | 蕺 s 蠢 c 0 M M U N { Y 0 ( ) c T 0 R s
母 婴 同 室新 生 儿 护理 体 会 Fra bibliotek陈 琴
Ke y wo r d s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i n t h e s a me
致地观察与护理新生儿和产妇 , 有 助于及 时发现问题 , 解 决 问题 , 重点 观察 新生 儿 的体温 、 脐带 , 教会产妇如何哺乳 , 通 过监 控教育 , 提高 了产妇对喂养安全知识 的理 解, 增强 了新生儿 护理 知识 。另外 , 通 过 护理 , 也对 护理人 员提 出了更 高要 求 , 要 求护理人员要 全面 的产科 知识 和新 生儿 护理经验 , 要 有较 强 的责任 心和爱 心 , 指 导每一位产妇及新生儿 , 才 能 做 好母 婴 新 生儿 同室的护理 , 提 高护理质量。
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

关 键 词 : 母 婴 同室
护 理
中图分类号:R 7 43
文献标 识码 :B
物。
文章编号:10 - 4 4( 0 0 10 2- 1 0 4 7 8 2 1 )1 —2 9 0
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 2 h同室休养。 4 护理 工作 的
好 坏 直接 关 系 到母 婴 的 身 体 健康 和 母 乳 喂养 的成 功 与 否 。 将 现 我 科 母婴 同室 的护 理 体 会 浅 淡如 下 。 1 母 婴 同室 的好 处 11 提 高 母 乳 喂 养 率 母 婴 同 室 可 以 让 妈 妈 同时 哺 乳 与 .
3 经 常 巡 视 病 房 ,了解 婴 儿 吸 吮能 力 、次 数 、乳 母哺 . 4
休息 ,有利于早吸吮、勤吸吮 ,按需哺乳,还可 以促进乳汁分
泌 ,保 持 足 够 的母 乳 。 1 提高护理质量 . 2 每 天 医务 人 员对 新 生儿 的护 理 、喂
水、换尿布 以及具体育儿常识的宣教 可以共 同进行, 母亲可 以
护理,有助于异常情况的发现。加强对产妇及家属喂养安全、日 常护理等方面的宣教指导, 使其掌握观察、 护理喂养婴儿的要点,
做 到 正确 护理新 生 儿,达 到新 生儿健 康 安全 的效 果 。 母 婴 同 室 的应 用 是 护 士对 病 人 的 心 理 、 理 、 生 文化 水 平 和
24 密切观 察婴儿 一般 状况 .
21 0 0年 l 1月 学术版 下半月 总第 2 1 2期
Cl a a l Hel i n  ̄
・
临床护理 ・
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
林 晓 岚
( 南京军 区福 州总医院第一 附属 医院妇儿科 3 10 ) 5 10 [ 要] 自 19 年 至今 开展母婴 同室已有 1 摘 94 6年时间,通过 不断的摸 索与与研 究,对存在的 问题 进行 了整改和完善 。并归 纳提 炼 出共同参入 式母婴 同室婴 儿护理 与预见性母婴 同室产妇护理指导 ,从 而增加 了产妇的 自我保健 意识和 对医护人员的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观察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观察作者:齐娟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11期摘要: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共同参与式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角色适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对比分析,观察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角色适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是特殊的群体,其生长器官以及免疫系统发展并不完善,可能很微小的护理失误就会对新生儿产生致命的影响[1]。
因此,作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明确儿科护理的内容,还需要探究新的新生儿护理模式。
共同参与式是当前医院发展的新的医患关系模式,患者与医生有几乎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相互配合,有助于医患间的沟通,消除彼此间的矛盾与隔阂,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产妇中,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3.8±1.4)岁,有37例产妇剖宫产,23例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的体质量3.0~4.0 kg,平均(3.5±0.6)kg。
观察组产妇中,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6±1.7)岁,有38例产妇剖宫产,22例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的体质量2.9~4.2 kg,平均(3.4±0.4)kg。
对比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式。
主要是护理人员独立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脐部护理、更换尿布、口腔护理、眼部护理,产妇和家属不参与其中。
新生儿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

新生儿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1、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2、偱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管理的难点及对策4、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分析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改良后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效果观察7、浅议中医对婴儿护理方法的科学性8、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9、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记录的缺陷及防范对策10、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回顾性分析11、孕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加强母婴床旁护理临床效果中的作用12、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3、孕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14、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15、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16、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7、微信公众平台在新生儿护理知识宣传中的作用1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19、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二、新生儿护理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先天性肛门闭锁围术期新生儿护理2、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宣教体会3、自制情景视频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4、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5、新生儿护理综述6、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7、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9、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应用价值10、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探究11、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12、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3、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4、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1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模式分析16、母婴同室病房中新生儿护理体会17、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18、新生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19、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20、新生儿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效果观察三、大学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大全集:1、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与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2、风险管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3、重症新生儿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4、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护理体会5、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应用效果6、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7、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9、围产期窒息新生儿护理体位的初步研究10、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11、浅谈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12、育儿健康教育与新生儿护理13、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的认知干预14、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5、产后访视常见新生儿护理问题及对策16、家庭访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7、游泳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8、"全合一"静脉营养液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9、电话回访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四、最新新生儿护理论文选题参考:1、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2、新生儿护理技术3、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5、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6、产科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7、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8、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9、微量输液泵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10、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1、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2、婴儿护理室医院感染管理13、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14、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15、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16、HIV阳性产妇分娩期及新生儿护理的研究进展17、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专题讲座的效果18、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19、新生儿护理中抚触的应用方法20、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五、大学生优秀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2、实用新生儿护理3、113例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情况调查4、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5、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6、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7、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8、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137例流动人口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10、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1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12、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和应用13、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14、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5、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16、家属参与孕期训练对初产妇分娩、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17、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与对策18、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讨19、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健康教育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以下是新生儿护理方向论文题目,看了后定能知晓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等相关写作技巧.新生儿护理范文1、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参考新生儿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新生儿护理论文摘要怎么写新生儿护理论文摘要范文参考4、新生儿护理论文提纲新生儿护理论文大纲如何写5、新生儿护理类论文参考文献新生儿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模式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
年10月份到2015年10月份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6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分
组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模式。
对比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评估以及产妇护理能力评分。
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88.61%,不适应11.39%;观察组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81.4%,不适应18.6%;观察组产妇
的角色适应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评分为(87.91±5.98)分,对照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评分为(73.17±4.82)分,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评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护理在共同参与的模
式下使患者可以快速适应母亲的角色,也可以更好的照顾好新生儿,利于乳汁的分泌,母婴
情感的交流,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
传统的新生儿护理为母婴分离,采用集中护理的方式。
随着我国护理概念的提升与现在母婴
同室护理理念的推动,新生儿出生后已变成母婴同室的开放性护理。
母婴同室是指新生儿出
生后与母亲同在一室,每天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1]。
产妇分娩经历较大的痛苦,情绪波动大,母婴同室可以增进与新生儿的感情,安抚产妇情绪;母亲在护士的协助、指导下进行共
同参与模式,可以快速的转换角色,适应新角色,可以更好、更快速的照顾好新生儿。
本文
选取2014年10月份到2015年10月份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6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临
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份到2015年10月份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65例为本
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产妇无精神类疾病史,可以有效的交流沟通;产妇无其他伴随性严
重疾病;产妇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产妇分娩后伴有严重疾病;产妇分娩后身
体情况出现严重障碍;产妇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165例产妇按照自愿分组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产妇79例,年龄22岁到41岁,平均年龄(28.91±2.34)岁;孕周38周到42周,平均孕周(40.21±0.76)周;住院天数2天到7天,平均住院(4.19±1.81)d;行剖宫产45例,阴道分娩34例。
对照组产妇86例,年龄22岁到38岁,平均年龄
(27.16±2.34)岁;孕周38周到42周,平均孕周(40.67±0.25)周;住院天数2天到7天,
平均住院(4.35±1.21)d;行剖宫产46例,阴道分娩40例。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住院天
数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母乳喂养的方式,护理的注意事项等;新生儿的主要护理包
括换尿布、沐浴、衣物更换,由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模式,护理人员主
要起到指导、协助作用,帮助母亲完成婴儿的日常护理工作。
(1)母乳喂养:护理人员在
旁边指导母亲正确抱新生儿的方式,喂养的技巧,婴儿出现溢奶等情况的处理。
护理人员轻
语言温柔,同时多鼓励母亲。
(2)婴儿沐浴:婴儿首次沐浴,护理人员可亲自操作,要求
母亲在旁边进行观看学习,边操作边告知母亲应注意的事项。
沐浴结束后,护理人员可以将
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制定成资料,母亲可先进行学习,婴儿再次沐浴时,由母亲亲自操作,护
理人员全程从旁严密观察并协助,沐浴结束后,将不足之处指出。
(3)尿布更换:尿布更
换较为简单,但新生儿关节、骨骼等都较软弱,需要叮嘱母亲换尿布时动作轻柔,并保证婴
儿的干爽。
(4)衣物更换:婴儿衣物应注意随环境、温度进行适量调整,不可以给新生儿
穿置较多衣物。
同时对产妇及家属发放婴儿护理的相关资料,不明的地方帮助耐心解答。
由
于产妇初为人母,心理压力较重,容易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产妇的
恢复,同时对乳汁的分泌,婴儿护理,心理状况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对
产妇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建立正确的角色转换认知,疏导产妇不良的情绪,尽快进入角色[2]。
1.3观察指标
(1)产妇角色适应评估:产妇角色转换无障碍,对母亲角色有正确的认知,护理、哺乳技
巧掌握良好,母乳充足,与婴儿关系融洽,判定为适应;产妇对角色转换有抵触情绪,不能
很好的照顾、护理婴儿,对角色认知存在一定缺陷,判定为不适应。
(2)产妇护理能力评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产妇对新生儿脐带护理、尿布换洗、洗澡、更换衣物等能力
进行评分,评分为0分到100分,分数越高说明产妇的护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评估比较观察组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88.61%,不适应11.39%;观察
组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81.4%,不适应18.6%;观察组产妇的角色适应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两组产妇护理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评分为(87.91±5.98)分,对照组产
妇新生儿护理评分为(73.17±4.82)分,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妇由妊娠到分娩,是一个角色的转换,孕妇经历生产的痛苦后,身心都较疲惫,而母婴同
室可以增进母亲与新生儿的感情交流,使母亲可以更快的适应角色[3]。
共同参与式护理是在
奥格的自理模式上的基础上逐渐转变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不仅包含了奥格自理模式的主要
概念,同时还完善了自理方面的局限性、缺陷问题等,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效果突出[4]。
本
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88.61%,不适应11.39%;观察组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81.4%,不适应18.6%;观察组产妇的角色适应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评分为(87.91±5.98)分,对照组产妇新生儿护理
评分为(73.17±4.82)分,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护理在共同参与的模式下使患者可以快速适应母亲的角色,也可
以更好的照顾好新生儿,利于乳汁的分泌[5],母婴情感的交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东英,雷叶琴.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9(28):795-796.
[2]韩荣欣.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02(15):854-855.
[3]朱雪琴.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对比[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0(1):495.
[4]黄海燕.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难点及护理对策[G].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
会议论文会编,2012.
[5]沈丽明,李凌芸,陈英. 新生儿病房母婴同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4,04(25):6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