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复习河流袭夺小专题
【202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河流阶地习题含答案

河流阶地(内外作用力)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阶地是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如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局部),其中等高距为1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读图,完成下题。
1.文字材料中的“地壳运动”应是()A. 地壳水平挤压上升B. 地壳水平挤压凹陷C. 地壳水平张裂上升D. 地壳断裂下陷2.若在⑤处钻5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③处钻至该水平面有可能的深度是()A. 40mB. 30mC. 20mD. 10m下图为“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 先地壳抬升,后流水侵蚀B. 先地壳下降,后流水侵蚀C. 先流水沉积,后地壳抬升D. 先流水沉积,后地壳下降4.图中A. 一级阶地比二级阶地形成早B. 河谷不断变窄变深C. 阶地适于建设大型港口D. 河床海拔逐渐升高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
如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这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题。
5.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B. 流C. 该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D. 三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b-c6.图中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 ①B. ②C. ③D. ④7.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最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A. 分布在①,离水源较近B. 分布在阶地②,植被丰富C. 分布在阶地③,土壤肥沃D. 分布在阶地④,地势较高金沙江金江街段位于金沙江中游。
下图为金沙江该河段河流阶地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河段的河流流向最可能为:A. 自东北向西南B. 自北向南C. 自西北向东南D. 自东南向西北9.图示河流阶地形成之前,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内力作用是:A. 地壳运动B. 变质作用C. 地震D. 岩浆活动研究发现:当上游来水含沙量低于水流挟沙能力,河床被冲刷时,床面泥沙中较细颗粒首先被冲走,河床形成粗化层。
高考地理微习题---河流袭夺

微习题—-河流袭夺溯源侵蚀往往导致河流袭夺现象。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切穿分水岭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
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河流袭夺过程及其反映的主要地质作用表达正确的是()A.M河是低位河,袭夺了N河上游向下侵蚀B.N河是低位河,袭夺了M河上游侧向侵蚀C.M河是低位河,袭夺了N河上游溯源侵蚀D.N河是低位河,袭夺了M河上游溯源侵蚀2.发生河流袭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河流量变大B.M河流域范围不变C.N河落差变大D.a处河段河谷宽阔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下图为某地区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河流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A.ab段B.bc段C.cd段D.ef段4.河流袭夺发生后()A.ab河段流速变慢B.cd河段径流量增多C.ef河段水流变细D.cg河段含沙量减少5.有利于该区域河流袭夺发生的自然条件是()A.地壳出现沉降运动B.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C.被袭夺河流速大D.cg河段的岩体较破碎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
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
下列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 分水岭最终被切穿, 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A.a B.b C.c D.d7.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
某科研考察小组经过考察,推断山东地区的东周河(下图)袭夺了沂河上源(下图),导致图中FG河段成为了断头河。
每日一题601鱼泡江的河流袭夺

1.溪沟河能袭夺鱼泡江的主要原因有(单选) ①溪沟河河床高于鱼泡江 ②溪沟河上游侧蚀和 溯源侵蚀作用强 ③分水岭岩石抗侵蚀能力较弱,易侵蚀 ④溪沟 河水量大于鱼泡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发生袭夺后,有关河流发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A.甲河段水量增大 B.乙河段水量减小 C.丙河段可能形成断头河 D.乙河段河流倒淌 3.为满足M盆地的用水需求,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单选) A.从甲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B.从乙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C.在鱼泡江下游修建水库拦水 D.提高M盆地水价
第3题,从甲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切实可行, A正确。乙河段和丙河段间存在分水岭,引水工程 建设难度大,B错误。在鱼泡江下游修建水库拦水 ,无法解决源头区用水问题,C错误。提高M盆地 水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资Βιβλιοθήκη 数量问题,不是 最可行的措施,D错误。
期待 再见
1.C 2.C 3.A 【解析】第1题,若溪沟河河床高于鱼泡江,则河 流袭夺后甲河段无法注入乙河段,①错误。溪沟 河上游侧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 ,切穿分水岭,造 成河流袭夺,②正确。据材料,茨坪村附近古分 水岭以玄武岩为主,岩石风化严重,易被侵蚀, ③正确。与两河水量差异关系不大,④错误, 第2题,河流袭夺前,甲河段流向丙河段;河流袭 夺后甲河段部分河流分流至乙河段。甲河段水量 没有变化,A错误。乙河段水量增加,B错误。丙 河段殷流经盆地,如水量减少,可能不足以冲出 盆地山口,成为断头河,C正确。乙河段没有倒淌 ,D错误。
每日
一题
二中地理 伴你成长
(2021届山西阶段性测试) 在分水岭两侧,侵蚀力强的河流会切穿分水岭,袭 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现象称为河流 袭夺。发生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出现倒淌河、 断头河、袭夺湾等地貌形态。茨坪村以上甲河段曾 经为鱼泡江源头。如下图。茨坪村附近古分水岭以 玄武岩为主,岩石风化严重。溪沟河在茨坪村附近 袭夺鱼泡江后,鱼泡江水量减少,M盆地灌溉用水 不足。
高中地理 二轮复习4.16河流袭夺小专题(共23张PPT)

22
课堂练习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读图, 完成1-3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C )
A.AB段 B.BC段 C.CE段 D.EF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B)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地区其他许多河流,原来
可能大致由北向南流入红
河,后因受长江的袭夺,
如雅砻江、安宁河到此都
突然折向东流,以至近乎
直角的转折,注入长江。
14
经长期风化,抗 侵蚀能力较弱
易被流水侵蚀
溯源侵蚀能
力更强 ?
落差更大 流速更快
溪沟河源头与 鱼泡江相距较 近且鱼泡江河 床(水位)高
于溪沟河
15
16
溪沟河水量小,侵蚀缓慢, 经过长期侵蚀形成宽谷
3.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 (D)
A.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大 B.该区域地壳出现沉降运动 C.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D.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
23
河流打架
2021/4/12
1
01
什么是河流袭夺
2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
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 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 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3
河流袭夺前
4
河流袭夺后
由于“低位河”具 有强烈的溯源侵蚀 能力,经过地质年 代的不断侵蚀,不 断地切割分水岭, 最终将分水岭切穿 (形成峡谷),将 另一侧河流的上游 河段夺了过来,进 而完成河流袭夺过 程。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20 河流袭夺 含详解

2023微专题训练20河流袭夺一、单选题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的河流上游水系的现象,是河系发展的一种现象,如下面两图。
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判断丙河流的支流乙夺取甲河流上游水系的主要原因是()A.溯源侵蚀B.地壳抬升C.侧向侵蚀D.堆积作用2.图中河流袭夺现象主要发生在()A.流量大的河流袭夺流量小的河流的地区B.流程长的河流袭夺流程短的河流的地区C.流速快的河流袭夺流速慢的河流的地区D.低水位的河流袭夺高水位的河流的地区1.A由图可看出,丙河是由北向南流,乙河源于两河间的高地,不断的溯源侵蚀,最终是切断了甲、丙间的分水岭,夺取甲河水系。
选A正确。
2.D图示是支流夺取甲河水系,A.B不对;河流的袭夺过程表明,谁的侵蚀力更强,谁最先切开分水岭,谁就会把分水岭那侧的河流夺过来;乙河的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
现在有个网络流行词语叫“屌丝逆袭”,而在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有叫“河流的逆袭”。
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它流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这种现象叫河流袭夺。
左图到右图为某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关于袭夺河与被夺河关系叙述正确的是()①流量大的河流袭夺流量小的河流;②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③弯曲河道的河流袭夺平直河道的河流;④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高的河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图中最终可能发育成为湖泊或者是沼泽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3.D读图,河流袭夺与流量大小关系不大,主要是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①错,②对。
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高的河流,与河道的弯曲、平直关系不大,③错,④对。
所以D 对。
4.C图中,袭夺后,甲乙丁处河流通畅,不会形成湖泊。
丙处河道不能与大河相通,水不能外流,易形成湖泊或沼泽,C对。
高中地理高考总复习-河流专题 必考

河流专题一、河流的形成和发展在地球的演变历程中,出现过多次陆地板块的分离和碰撞,相应发生过多次的陆海变迁。
在不同地质年代的河流,各有其形成、发育、衰退和消亡的过程。
喜马拉雅山在新生代第三纪中期的崛起,导致我国出现西高东低的地势,从而形成我国大部分河流由西向东的流向。
又经过相当长期的演变,到第四纪在东部形成广大冲积平原,才出现当今主要河流的雏形。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不同特性的河流,同时,河流的活动也不断改变着与河流有关的自然环境。
当外部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例如:剧烈的地质活动、气候上的突变等),河流本身的走向、形态或径流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导致新的河流发育形成,原有的河流衰退甚至消亡。
二、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水能;河流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考查方向有三个:一是建立的水系水文特征基础上的河流与区域的识别;二是不同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与比较;三对具体河流水系水文特征进行成因分析。
(一)河流水文特征1、径流量(1)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五方面:第一,降水量的多少;第二,流域面积的大小;第三,干流的长度;第四,支流的多少;第五,蒸发量的大小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水量主要取决于降水的多少,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主要取决于气温的高低。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或小,若大的话,汛期在什么季节(春汛、夏汛、冬汛)。
2、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形、植被覆盖率、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
3、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气温有关。
最冷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4、流速--------湍急、大、急5、水能--------大小取决于高差的大小和水量的大小。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河流专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5-2 河流的专题知识系统考点精讲1.河流特征2.凌汛防治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读三峡地区河流阶地结构与旧石器时代遗址综合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C.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沉积D.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沉积2.任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A.相对稳定B.持续下降C.持续上升D.反复升降【答案】1.D 2.A【解析】1.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
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这种因构造运动形成的阶地,称为构造阶地。
而图中河流阶地课后巩固为堆积阶地阶段,因此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有地壳抬升和流水沉积,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阶地底部地势平坦,说明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故选A。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 )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4.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的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
下列关于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B.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该地的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D.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答案】3.D 4.D【解析】3.读图,该河上游水量小,各月份水量变化相对平缓,7、8月气温高,径流量较大,随着温度变化,冰雪融水量变化,不是降水影响的结果,所以上游是高山冰川融水。
新高中地理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10 河流地貌的形成 学生版

小题必练10:河流地貌的形成河流地貌的成因、影响、意义。
(2020·全国Ⅱ高考)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在距今80万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
距今约3.7万年,柴汶河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
下图分别是沂河与柴汶河距今80万年前和现今的河流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距今80万年前,柴汶河源头与沂河间的分水岭海拔高度约为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2.距今80万年前,柴汶河图示河段的河流特征有A.水流速度较慢B.河谷为V型谷C.河漫滩面积大D.河流含沙量小3.引起柴汶河袭夺沂河的原因是A.岩石类型单一B.植被覆盖率差异C.地壳水平运动D.侵蚀基准面差异下图为四世纪以来上海海岸线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造成四世纪以来上海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C.地壳抬升D.填海造陆5.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变动的速度减慢,其原因主要是①长江中上游地区滥砍滥伐②三峡等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③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④人类对滩涂大规模开发利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浅沟是黄土高原坡耕地上没有明显沟边的槽型地,由坡耕地细沟(由于坡面径流的冲刷使坡面上形成明显的水路和细小的侵蚀沟即细沟)发育而来,并随着持续的再耕作和再侵蚀发展成为切沟(宽度和深度更大的侵蚀沟)。
当暴雨发生时,浅沟流域的坡面径流迅速汇集产生浅沟侵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C )
A.AB段 B.BC段 C.CE段 D.EF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B )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造成河流袭夺的原因是与分水岭迁移和新构造运动有关。
当分水岭两侧坡度和长度不一致时,两侧河流的溯源侵蚀 的速度也不一样,在溯源侵蚀较快的一侧,河源向分水岭伸 展也快。当切过分水岭时,侵蚀较快的河流将另一侧河流的 上源夺过来,完成了河流袭夺过程。
有时在某一流域范围内发生局部新构造隆起,河流不能保 持原来的流路,迫使河流上游段流入另外河流中去也可造成 袭夺现象。
河流打架
1
01
什么是河流袭夺
2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
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 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 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3
河流袭夺前
4
河流袭夺后
由于“低位河”具 有强烈的溯源侵蚀 能力,经过地质年 代的不断侵蚀,不 断地切割分水岭, 最终将分水岭切穿 (形成峡谷),将 另一侧河流的上游 河段夺了过来,进 而完成河流袭夺过 程。
5
在河流发育的过程中,相邻的兩 條河由于側侵蚀或向源侵蚀的关 系,低位河常常將高位河袭夺, 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当高位河流入低位河时,高位河 的下游便成为断头河,由于流量 的減少,流速也會便慢。而当高 水位的河川注入低水位河川时, 转折处成为不自然直角转弯称为 抢水湾。
6
袭夺条件?
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较近; 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溯源)侵蚀强烈; 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 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袭夺后鱼泡江 上游水流汇入
下切侵蚀加强?
水量增加
地壳上升
距离近且分水 岭窄
其海拔仍高于鱼泡江 在茨坪村以下河段
袭夺河与被袭夺河夹角 较小(流向大体一致)
不经过村庄,来自 较上游,水质较好
有没有关系?
地势较高,便于 全程引水自流
有没有关系?
未形成倒淌河
地势高于溪沟河 修建难度增大且不能自流
课堂练习
3.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 (D)
A.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大 B.该区域地壳出现沉降运动 C.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D.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
23
12
03
河流袭夺的案例
13
在遥远的地质时期,金沙江并不是长江的上游,两条河流为单独的水系。古金沙江独流入南海,古长江发源于
巫山东麓,即巫山为当时长江的源头。
距今十几万,将四
川盆地古湖放空,进而向
西南,在今云南石鼓处,
切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
江成为长江正源。同时该
02
河流袭夺后的地貌
8
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成,袭夺河、被 夺河、断头河以及风口等地貌形态。
9
河流袭夺后,其中发生溯源侵蚀主动“抢夺”其它河流的,即抢夺 他河流域之河流的那条河称之为袭夺河或抢水河,常为低位河抢 水之后,河水激增,可暂时呈过能河状态。 被抢水的河流,最终流入袭夺河的那部分称之为被夺河,被夺河 的上源因被袭夺河夺走,因此被切断的河流下游河段成为断头河 (因为没有水源,久而久之可能会干枯)。
地区其他许多河流,原来
可能大致由北向南流入红
河,后因受长江的袭夺,
如雅砻江、安宁河到此都
突然折向东流,以至近乎
直角的转折,注入长江。
经长期风化,抗 侵蚀能力较弱
易被流水侵蚀
溯源侵蚀能
力更强 ?
落差更大 流速更快
溪沟河源头与 鱼泡江相距较 近且鱼泡江河 床(水位)高
于溪沟河
溪沟河水量小,侵蚀缓慢, 经过长期侵蚀形成宽谷
10
在被袭夺的哑口处,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称为风口。被夺河与袭夺河 相交处,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呈现突然转弯的现象,这种由袭夺所 造成的河湾则称为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跌水(河流袭夺,侵 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所以 落差较大,形成跌水)。
11
河流袭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