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糖化白蛋白

合集下载

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

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

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职业规划、职场语录、规章制度、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career plans, workplace quo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 introduc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

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进展性疾病。

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糖化白蛋白监测作为新的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可靠地评估短期血糖控制状况,已成为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的补充指标。

了解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价值有助于指导其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 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监测;糖尿病The application for glycated albumin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BAO Yu-qia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Clinical Center for Diabetes, Shanghai 200233,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BAO Yu-qian, E-mail: byq522@ 【Abstract 】 Diabetes mellitus is a progressiv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high blood glucose levels.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Recently, glycated albumin, as a novel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nd reliably evaluate short-term glycemic control and is becoming a supplementary monitoring indicator of glycated hemoglobin.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glycated albumin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would contribute to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 Glycated albumin; Glycated hemoglobin;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Diabetes mellitus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包玉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 200233)基金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16108)通讯作者:包玉倩 E-mail :byq522@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 )是血糖监测的重要内容,代表患者采血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被《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1]列为监测血糖控制状况的有效方法。

糖化白蛋白GA介绍

糖化白蛋白GA介绍

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人体中的葡萄糖与血清蛋白的N-末端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反应, 其中90%与血清蛋白链内第189 位赖氨酸结合, 形成高分子的酮胺结构, 总称为糖化血清蛋白,其中90%以上为糖化血清白蛋白。

因此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可以反映糖化血清蛋白的总体水平。

临床意义1、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则反映了自采血日期起过去 2 周~1 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GA适合于观察血糖短期、中期变化情况。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透析性的贫血、急性全身性疾病期、肝病、糖尿病合并妊娠、降糖药物调整期等,糖化白蛋白更准确反映短期内的平均血糖变化。

2、糖尿病患者长期不良的血糖控制表现为血糖水平过高或血糖水平波动过大是导致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炎、肾病变、神经病等、晚期导致失明及需要透析治疗)的主要原因。

GA 是一个可反映血糖近期变化的优良且检测方便的指标,采用酶法测定的GA 与各项血糖指标及HbA1 c 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更为显著。

3、GA 测定在体检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可反映血糖 2 周~1 个月的控制情况,对血糖异常的通过测定GA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为糖尿病以及是否就医提供参考。

测定原理第一步:糖化氨基酸消除反应酮胺氧化酶糖化氨基酸葡萄糖酮醛+ 氨基酸第二步:糖化白蛋白的糖化氨基酸分析蛋白水解酶糖化白蛋白糖化氨基酸酮胺氧化酶糖化氨基酸+ 水葡萄糖酮醛+ 氨基酸过氧化物酶+ 色源颜色+ 水第三步:白蛋白分析白蛋白+ 溴甲酚紫颜色第 4 步:计算糖化白蛋白占总蛋白的比率GA 浓度糖化白蛋白(GA)=(╳100%)/1.14 + 2.9白蛋白浓度参考范围11%-16%。

血糖控制的评估目标以上产品信息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测定试剂盒由日本旭化成制药株式会社制造注册产品号:SFDA(I)20053401686注册标准号:YZB/JAP0494-2005产品销售商:上海闽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组成液体双试剂配套校准品质控品适用仪器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临床应用情况由日本旭化成制药株式会社制造的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测定试剂盒为目前国内唯一的测定人血清糖化白蛋白的试剂,是监测糖尿病短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意义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意义

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意义掌握血糖控制状态在糖尿病的治疗、控制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近年来,有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的需求,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1,5-脱水葡萄醇(1,5-anhydroglucitol,1,5-AG)等血糖控制指标的检查被广泛使用。

其中,HbA1c作为并发症预防中重要环节显示出了很多的依据,被临床认定为金指标。

由于红血球的寿命大概是120天,所以,HbA1c是一种显示过去1~2个月的血糖控制状态的指标。

另一方面,GA反应的是过去四周,特别是过去两周的血糖控制状态,在需要确认过去几周内的血糖控制状态,例如在确认糖尿病治疗开始时的治疗效果时,该指标是适用指标。

治疗开始时的血糖值多会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而HbA1c不能立即捕捉到这一变化。

而GA可以迅速地捕捉到血糖控制状态的变化,通过检查结果对药剂投放量进行调整等。

另外,在血糖值波动剧烈时,对需要实施严格地血糖控制的糖尿病孕妇以及HbA1c不能正确反映血糖值的病例(血液透析、肝功能障碍、贫血、异常血红蛋白血症等)来说也是一个适用指标。

1 GA的发展过程过去,G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speed liquid chromat ography,HPLC法)和免疫法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没有专用设备,而且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所以在临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另外,该指标是一个中短期血糖控制指标,在诊断方面,获得当天的测定值是非常重要的。

2001年,开发出了可以简便、迅速测量GA的固体酶法,可以简单地实施诊断前检查,从而使GA的检测得以普及。

而固体酶法存在低白蛋白血症、抗坏血酸及氨基酸输液影响等,在2004年由旭化成株式会社的高妻博士进行了改良,研发了现今液体酶法GA-L用于检测糖化白蛋白GA。

2 GA检查的意义GA的测定是为了掌握过去一个月、特别是最近两周内的血糖控制状态。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糖化白蛋白有什么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糖化白蛋白有什么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糖化白蛋白有什么区别?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可以对糖尿病进行长期监测的指标,因为它能反映 8 ~ 12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时血糖波动影响等,成为现阶段对于糖尿病血糖水平监测、糖尿病治疗监测的主流方法。

但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几个概念放到一起,很容易混淆,今天就来具体盘点一下。

01概念1.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GHb)是血红蛋白与血糖进行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其生成是一个缓慢的、相对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其生成的量与血糖的浓度和高血糖存在的时间有关。

不受每天葡萄糖的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和食物的影响。

简单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由过去一个时间段的血糖浓度决定,而非此刻的血糖浓度。

至于检测时是否空腹、是否注射胰岛素、是否服用降糖药物等干扰因素,均对其不存在影响。

成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主要成为是血红蛋白a(HbA),约占97%,因为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为HbA1,包括HbA1a、HbA1b、HbA1c,其中HbA1c 占约70%,且结构较为稳定,临床上检测HbA1c,以此作为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其含量用占成人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表示。

因为红细胞半衰期较长(红细胞寿命平均为120 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有效地反应过去 2 ~ 3 个月的血糖水平。

2.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白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清蛋白的N 末端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化合物,其结果类似果糖胺。

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清白蛋白结合,进行糖基化反应。

糖化血清蛋白主要成分为糖化白蛋白,含量超过 90% 以上,因此糖化白蛋白可以反映糖化血清蛋白的总体水平。

临床上多测定糖化白蛋白,结合血清白蛋白含量,计算出糖化白蛋白占血清白蛋白的比例。

由于白蛋白的半衰期比血红蛋白短,转化率快,为 17 ~ 19 天,故检测糖化白蛋白的浓度水平只能反映 2 ~ 3 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化血清白蛋白(GA)
参考值11~16%
血清蛋白与糖形成的酮胺化合物称为糖化血清蛋白。

由于白蛋白是血中含量最多的蛋白,因此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GA)更令人关注。

白蛋白血清半衰期约20天,因而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检测前约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GA不仅是监测血糖变化的指标,也是临床鉴别应激性高血糖的重要参数。

影响因素:
GA也会受到白蛋白代谢的影响。

白蛋白代谢增加的疾病,如肾病综合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GA检测值会偏低;白蛋白代谢降低的疾病,如肝硬化和甲状腺功能降低,GA检测值会偏高。

检验科
2014-1-12。

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的初步评价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研究

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的初步评价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研究

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的初步评价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的初步评价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的研究,探讨了糖化白蛋白酶法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研究结果显示,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本研究也发现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指标。

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酶法、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评价、相关性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前景、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化白蛋白酶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白蛋白水平的新方法。

糖化白蛋白是一种与血糖浓度相关的血液蛋白,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白蛋白酶法通过测定糖化白蛋白在酶的作用下的新产物来间接反映血液中糖化白蛋白的含量。

研究表明,糖化白蛋白酶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白蛋白的含量,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糖化白蛋白酶法还可以帮助监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及病情的控制。

目前关于糖化白蛋白酶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旨在对糖化白蛋白酶法进行初步评价,并分析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评价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其作为糖化血红蛋白的替代方法的可行性。

2. 比较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与传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优劣。

糖化白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糖化白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第52卷分析化学(FENXI HUAXUE)评述与进展第3期2024年3月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306~312DOI:10.19756/j.issn.0253-3820.221408糖化白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胡琼*李诗琪骆怡琳曹晓静梁伊依冯文星牛利*(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传感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摘要糖尿病是一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血糖水平监测是糖尿病病情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人血清白蛋白(HSA)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经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的产物为糖化白蛋白(GA),因GA可反映过去2~3周内的总体血糖水平,可作为血清标志物,在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控制评估、疗效观察以及治疗方案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GA的简便、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病情监测意义重大。

本文系统归纳总结了GA的检测方法,重点阐述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对GA检测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血糖监测;非酶促糖基化;评述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肾衰竭、糖尿病足、白内障、失明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影响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报告显示[1],2019年,我国20~79岁成年人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16亿(患病率高达10.9%),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同时,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仍在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该年龄段糖尿病患病人数将高达1.41亿。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一经确诊,需终身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葡萄糖代谢
Hong TAN,Ling XUE,Ying-ling ZHOU‘,Juan W ANG,Hao-jian DUNG,Ning TAN 心内科,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广州510080
目的:检测是否持久化或瞬态葡萄糖代谢紊乱导致入院高血糖患者急性心肌梗塞(AMI)。

方法:两组患者登记:AMI组和对照组。

在AMI组AMI发病后的30天里测定在基线水平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 c)。

结果:在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没有显著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在基线组,AMI组的GA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3)在30天的随访AMI组,FBG和2hPG下降到正常值,hbai C没有变化,但只有GA不断增加。

结论高血糖对AMI患者入院导致已经存在的代谢紊乱以及应激反应。

遗传算法(GA)是唯一的指标,能记录在30天的随访中糖代谢的异常紊乱对AMI的影响。

(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10(4):186一189)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高血糖。

引言
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入院患者是常见的,它对生存在有和无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风险增加(DM)是一个强大的预测,它已被暗示成是高血糖患者无糖尿病史是应激性高血糖或预先存在的糖代谢紊乱的原因。

我们评估在这种情况下血糖水平的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 C)检测是否坚持或短暂的葡萄糖代谢紊乱导致了高血糖
1 方法
1.1 受研究人群
两组患者
1、AMI组:从六月的2006升至六月的2007,患者被我们的中心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后24小时,30岁到70岁之间。

根据症状诊断,心电图,积极的TnT或升高的肌酸激酶。

随访30天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平均发病。

2、对照组:经历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抱怨胸痛的患者。

包括那些检查后有冠状动
脉心脏病症状的自由患者。

排除标准:(1)有糖尿病病史;(2)妊娠;(3)混合重度肾功能不全或严重肝病;(4)肿瘤;(5)慢性感染性疾病;(6)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血液系统疾病。

1.2 测量指标
空腹血糖(FPG),2小时血糖(2hPG),AMI组AMI发病后30天两组在基线水平GA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GA水平使用生物酶的总代理的遗传检测试剂盒检测(旧金山,CA)。

1.3 统计分析
分类变量被表示为%的频率和连续变量的平均值士SD。

X 2测试被用来比较分类变量;对于连续变量进行非配对t检验比较。

AP值<0.05操作系统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有没有显着差异,平均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吸烟,血脂水平(TC,TG,HDL-C,
LDL-C),两组间基线糖尿病家族史(表1)。

表1 AMI组和对照组的基线特征
2、与对照组相比,AMI组GA和hbai C水平明显更高(表2)。

表2 AMI组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
3、在第三十天的随访,FBG和2hPG下降到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不大,只有GA不
断增加。

(表3)。

表3 经过30天的AMI组生化指标变化
3 讨论
GA与糖化血红蛋白是两种重要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酶蛋白糖基化造成的。

羰基基团的糖结合蛋白的氨基形成可逆的希夫碱,稳定的酮胺的进步;进一步反应导致难溶性褐色的产物。

不稳定的醛亚胺希夫碱中间体进行阿马多里重排(一种醛糖胺一种1 - 氨基-1-脱氧基-2 - 酮糖异构化)产生稳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整个过程被称为糖化,一个慢性生
理过程,但持续高血糖会显著加速老化。

不可逆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外,不能被校正高血糖降低。

根据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Ti/2,GA与糖化血红蛋白可回顾性检测血糖浓度波动分别在过去两到三周和四到八周。

通过测量的GA与糖化血红蛋白在入院时及AMI发生后30天。

我们发现:
1、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高血糖导致已经存在的代谢紊乱和应激反应等。

AMI组患者入院时有较高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

30天之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都下降到正常值。

血糖下降的变化提示AMI发作急性期血糖控制或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

然而,较高的GA与糖化血红蛋白对AMI组入院前高血糖值显示为两至八个星期。

这进一步导致两种可能性:(1)患者血糖代谢紊乱可能早在AMI但不能确诊;(2)可能会有一些伤害,引起的糖代谢和其他可能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的急性血栓事件两到八次的情况下的紊乱,高血糖会在数周后发作。

在一项指标对AMI的条件和前期的预测价值。

2、GA是记录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过分的糖代谢紊乱的唯一指标。

在第三十天的随访,FBG和2hPG下降到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没有改变,但只有GA不断增加。

GA是唯一的指标,在一个月之前发现有夸张的糖代谢紊乱。

这种“记忆效应”的GA的最近的血糖波动的回顾性调查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由于应力诱导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GA比血中葡萄糖浓度的波动更敏感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hbai C相比,GA不受在血红蛋白病或透析情况下的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变化的影响。

它不受内源性糖基化氨基酸的干扰和白蛋白浓度变化的影响。

GA是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更好的标记。

此外,GA临床实验室测量是快速,经济,准确的。

GA未来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优点。

总之,高血糖导致的AMI患者入院时,先前存在的代谢紊乱和应激反应。

GA是唯一的指标,可以很清楚地记录在AMI夸张的葡萄糖代谢紊乱。

未来的研究应该在调查GA升高是否与葡萄糖代谢紊乱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ewdarsen M, J ialal I, V ythilingum S,et al. Stress hyperglycemia is A predictor of ab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in Indian pab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abetes Res 1987; 6: 47一49.
2. Capes SE, Hunt D, Malmberg K, et al. Stress hyperglycaemia and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a systematic overview. Lancet 2000;355:773一778.
3. Millonig G, Malcom GT, Wick G. Early inflammatoryimmunological lesions in juvenile atherosclerosis from the Pathob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Atherosclerosis in Y outh(PDAY) -study. Atherosclerosis 2002;160; 441一448.
4. Lim SC, Tai ES, Tan BY, 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in individuals with borderline glycemia. Diabetes Care 2000; 23:278一282
5. Wautier JL, Schmidt AM. Protein glycation; a firm link to 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 Circ Res 2004; 95:233一238.
6. Y oshiuchi, K;Matsuhisa, M;Katakami, N, et al. Glycated albumin is a better indicator for glucose excursion than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ype l and type 2 diabetes. Endocrine Journal 2008;55:503一50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