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之沥青路面绿色施工新技术管理图表丰富

合集下载

湖北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沥青路面、附示意图).doc

湖北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沥青路面、附示意图).doc

目录一、投标总说明1.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工程位置、范围及现场调查情况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工程设计主要工程量二、施工总部署指导思想工程目标施工准备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工程施工总体安排三、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施工总进度计划工期保障措施四、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排水管道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车行道路面混凝土施工人行道施工沥青混凝土施工站卧石安装围堰、清淤预制块护坡土方施工五、对总承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对总承包管理的认识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六、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总体测量工作程序测量控制点复测控制系统的建立放线控制仪器的检测和控制网的复核保证措施测量仪器配备七、施工安全措施安全生产体系安全管理保证措施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区的一般安全管理措施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现场安全设施安全记录及安全事故处理八、现场文明施工、消防以及环保方案现场文明施工消防措施环保方案九、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冬季施工措施雨季施工措施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临时设施施工便道总平面布置十一、现场组织管理机构11.1 组建项目组织管理机构组织机构运作措施职能部门职责项目经理及总工程师职责十二、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的分包计划十三、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创优计划十四、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成品保护对象14.2 成品保护措施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工程保修承诺十五、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抵抗风险的措施附表、图:(一)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二)劳动力安排计划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四)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五)临时用地表二、拟分包项目情况一览表一、投标总说明1.1 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以及招标答疑文件。

(2)、楚平路(雄楚大街~南湖大道)道排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册。

(3)、我公司踏勘现场、实地调查了解的情况。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理念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理念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分类:1)废混凝土块的再生利用;2)废沥 青混凝土块的再生利用。
PartⅢ 新型污水管材的应用
HDPE塑料管的工艺及优点
工艺:采用电热熔连接,管道施工完后无接 口,可有效防止地下水的渗入
优点:封闭性能好,抗渗透能力和抗不均匀 沉降能力强;过流能力强,节省能耗;耐腐 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施工安装方便、快 捷。
应对全球气温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中国作为负 责人的大国,以向世界作出了庄严地承诺。
深圳市对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工作高度重视,将低碳生态 城市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 要途径。
深圳将建成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列入“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 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发展绿色交通体系是创建国际低碳示范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发展绿色 交通体系
提升土地利用 效能
推进绿色 市政
促进产业 升级
强化生态绿网 系统
推行绿色建筑
• 为减少交通运输所产生 的碳排放,深圳市一直致力 于通过优化交通出行结构, 实施公交主导的发展模式, 完善慢性交通系统,推动低 碳出行。
• 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作 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优化转 型的核心战略,努力把深圳 打造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 际标准的绿色建筑之都。
枝叶:
末端绿色出行系统
借助自行车系统、电动车、 步行道等慢行系统,实现 人群的分散、实现环保出
行 主干:
轨道交通+公交
深圳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三期工程末,轨 道交通通车条数将达到11条,基本实现区域 的网络化覆盖,因此可依靠轨道交通部分公 交打造绿色出行体系的主干。
一级交通体系
建议深圳规划中的线路采用中低速磁悬浮,目前中国 已经自主研发了中低速磁悬浮的核心技术

沥青路面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沥青路面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沥青路面在交通载荷与气候影响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状况和服务能力将逐渐地恶化。

为了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在路面寿命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护维修措施。

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对保持路面的服务能力,延长其寿命周期,以及改善噪音、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初期,路面养护的工作量还不是很大,人们容易产生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但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移,在东南沿海地区将迎来一个路面养护维修的高潮,因而养护维修技术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1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作业的分类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通常根据工程量的规模大小、技术的难易程度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大修、改善(改建)等四类。

这种分类方法的核心是“修理”,它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的规范中引入的,至今已经沿用了数十年。

但是随着路面养护维修技术在材料、工艺、设备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分类方法已经很难反映出现代路面养护维修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因而也愈来愈显示出难以与现代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了。

现行分类方法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分类的方法问题,其实质是反映了一种“重修理,轻预防”的观念。

更为合理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病害的类型、路面损害的程度,以及所需采用养护维修措施的性质和功能来对养护维修作业进行分类。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预防性养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修复性养护(Corrective Maintenance)、路面翻修(Pavement Rehabilitation)、路面重建(Pavement Reconstruction)等四类。

这种分类方法的核心是作业的功能和目的,因而不仅在概念上是十分清晰的,而且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沥青路面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沥青路面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沥青路面在交通载荷与气候影响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状况和服务能力将逐渐地恶化。

为了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在路面寿命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护维修措施。

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对保持路面的服务能力,延长其寿命周期,以及改善噪音、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初期,路面养护的工作量还不是很大,人们容易产生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但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移,在东南沿海地区将迎来一个路面养护维修的高潮,因而养护维修技术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1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作业的分类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通常根据工程量的规模大小、技术的难易程度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大修、改善(改建)等四类。

这种分类方法的核心是“修理”,它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的规范中引入的,至今已经沿用了数十年。

但是随着路面养护维修技术在材料、工艺、设备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分类方法已经很难反映出现代路面养护维修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因而也愈来愈显示出难以与现代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了。

现行分类方法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分类的方法问题,其实质是反映了一种“重修理,轻预防”的观念。

更为合理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病害的类型、路面损害的程度,以及所需采用养护维修措施的性质和功能来对养护维修作业进行分类。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预防性养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修复性养护(Corrective Maintenance)、路面翻修(Pavement Rehabilitation)、路面重建(Pavement Reconstruction)等四类。

这种分类方法的核心是作业的功能和目的,因而不仅在概念上是十分清晰的,而且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解析

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解析

尺, 一些部分若不符合相关要求就需要立 即切除 。上层 与下层 的 接 缝 处 有 必 要 错 开 ,可 是在 错 开 的距 离上 不 能够 比 1 5 c m 小, 横 公路 的基 础 是 路 基 , 需 要 严 格 关注 的 技 术 要 求 , 若 技 术 方 面 缝 的错 开 不 能 够 比 l m 小 。 不恰 当就会对使用寿命有所影响 。路基在 施工的方面具体会包 2 - 2 拌 合技 术 含: 路面排水、 路基压实、 路基筑填、 清理路线、 开工前设计等 。 在 拌 合之 前 的准 备 工 作 中, 拌 合 的计 量 系 统 要 由计 量 单 位 对 1 . 1 路基 路面 的排 水 其标 定, 同时对机械传动 、 输送管道 以及 电气 系统等开展检修和 将路基表面的水排 出,就能够将路基的稳定性得到确保 , 因 检查 。在拌合之前 , 对砂石料进 行检 查, 抽验和 目测工作要做好 , 此, 排 水设施有 必要 设置, 让路面积 水的情 况得到避免 。可 以使 若有问题 存在, 需要及 时停止 其使用 。在拌合 的过程 中, 要对冷 用地下排水 、 路面排 水、 地表排水 。地 下排 水具体是路基 的地 下 对渗 沟 、 暗 沟、 渗井 等进行 设置 ; 地 表排 水具体 是对 急流槽 、 边 热料 仓 的 比例 进行 检 查 是 否 符 合 要 求 , 以及 沥 青 和 矿 料 的加 热 沟、 截水沟进行设置; 路面排水 具体使用的方式为全段 的分 散排 温度 能否 是适 合 的 。 拌合 的取样要在每天进行两次 ,分别在上 午和下午 中开展 , 水、 分段 的集 中排水。 具体是沥青的含量抽提试验 以及 马歇尔的试验 ,产生 的问题若 1 . 2 路 基 的设计 与测量 发现 , 要在第一时间以书面 的形式将休整的方案提 出。在热料仓 测量 定线 的工作一定要在路基施工之前开展, 要系统的测量 的 比例若没有经过主要 的负责人 同意的状态下 ,不 能够对 其擅 路基 的导线 、 水准线 以及 中线 , 让路线施工 的基本准确 性能够得 自的更改。并且 , 拌合沥青混凝土时, 要 以实验室的监督为前提 , 到保 障。同时, 施工的放样工作要实施, 具体放 出路基边缘 、 边沟 将 配 合 比 作 为参 照 系 统 开 展 。对 温 度 的控 制 要 加 强 , 同 时要 将 生 护坡 、 路基坡 口等位置 。然后试验路基 的土 方地质 , 按照指定地 产 记 录 有 所 明确 。 质 的不 同, 选择相应 的施工方案, 让工程的质量可 以得到保证 。

36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新技术(第一章)PPT课件

36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新技术(第一章)PPT课件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新技术
2015年3月
1
第一章 绪论
1.1 沥青路面的出现及其发展 1.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及主要病害 1.3 沥青路面养护重要性及养护内容 1.4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1.5 沥青路面翻修及再生利用
2
1.1 沥青路面的出现及其发展
• 15世纪,印加帝国已采用天然沥修筑沥青碎石路。
17
1.3 沥青路面养护重要性及养护内容
• 在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中,约90%以上为沥青路 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路面会因气候环境的影响和行 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 路面养护就是采取有效技术手段来减缓这种退化,使路面 在设计寿命期内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
• 沥青路面的养护占公路日常养护的比重很大。 • 我国目前呈现出公路建设和养护双高峰重合的特点。公路
材料的疲劳性质; • 研究方法二:力学近似法,即应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疲劳裂痕以及裂缝
和扩展。 • 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的材料疲劳寿命包括裂缝的形成和扩展阶段,研究
裂缝形成的机理以及应力、应变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和各种因素对疲 劳寿命及疲劳强度的影响;后者只考虑裂缝扩展阶段的寿命,认为材料 一开始就有初始裂缝存在,因此不考虑裂缝的形成阶段,它主要是研究 材料的断裂机理及裂缝扩展规律。
主干线。
5
6
7
8
9
10
1.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及主要病害
• 使用性能:抗老化性能、耐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抗滑性能 • 抗老化性能
抵抗沥青路面受气候影响逐渐丧失粘韧性等各种良好性能的能力。
11
12
• 耐疲劳性能
沥青路面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 研究方法一:现象学法,即传统的疲劳理论方法,它采用疲劳曲线表征

沥青路面及绿色施工新技术

沥青路面及绿色施工新技术

>80
6080
4060
3040
T 0604
针 入 度 指 数 PI -1.2 -0.8 -0.4 0 -1.0 -0.8 -0.6 -1.0 -0.8 -0.6 -0.4 T 0604 Min
延度 5℃,5cm/min,cm Min 50 40 30 20 60 50 40

T 0605
软化点 Min
应具有足够的抗滑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 中间层(100~175mm),为高模量青混凝土,起扩散荷载的作用,应具
有高模量(刚度)、抗车辙。
• 基层(75~100mm),为高柔性沥青混凝土,起抵抗疲劳的作用,应具备
高柔性、抗疲劳、密水性能好。
试验路段 长寿命路段(Illinois大
学) 长寿命路段(WisDOT) 长寿命路段(WAPA)
90
70-22
沥青层总厚
230

磨耗层
50
58-28
中间层
90
58-28
HMA基层
90
58-28
沥青层总厚
230

磨耗层
40
58-28
中间层
70
58-28
HMA基层
70
58-28
沥青层总厚
180

磨耗层
50
76-28
中间层
130
70-22
HMA基层
100
58-28
沥青层总厚
230

磨耗层
50
70-28
中间层
130
70-22
HMA基层
100
64-22
沥青层总厚
230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安全、环保二级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安全、环保二级技术交底
5、、拌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中都应特别强调温度控制。做到沥青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沥青拌和料出料温度均控制在设定温度±5℃内。
6、沥青混合料出场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场时间,签发运料单。
7、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尽量缩小混合料的出口与车厢的距离,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面上未清理干净就在基层上洒布透油层的罚款100元。
2、未等乳化沥青破乳水份蒸发就进行上层摊铺施工的罚款100元。
3、直线段 、曲线段中桩的设置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奖励100元。
石建芳
杨晓
王志伟
透层、粘层油洒布施工
1、彻底清除下承层表面杂物,使用空压机、森林灭火机吹净表面尘土,保持工作面整洁,路面有脏物时必须清除干净。经监理检查合格后进行喷洒。
3、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按照粘温曲线和现行规范规定的温度范围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根据实际经验按照现行规范确定,通常应在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基础上提高10-20℃。同时还应根据当时施工现场实测的气温、地温、风速等情况,综合确定改性沥青、集料加热温度及改性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4、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二级)
管理点
管理内容及事项
奖罚措施
责任人
检查人
监督人
施工前准备
1、人员:项目部由宋全军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施工、技术、试验、安全、质量等各方面负责人对现场进行控制。施工队由张江平为领导下属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路面工程师、试验主任、测量主管、机械站长、计划统计负责人、计量主管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
2、洒布设备配备有适用于不同稠度的沥青喷嘴,喷洒前检查洒油车油泵系统、洒油管道、油量表、保温设备等有无故障,并将一定数量沥青装入油罐,在路上先试洒、校核其洒油量,每次喷洒前保持喷油嘴干净,管道畅通,喷油嘴的角度应一致,洒油管与路表面形成30°的夹角,并有适当高度,以使路面上喷洒的粘层油形成重叠。在沥青洒布车洒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洒布,喷洒超量或少洒应及时纠正。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应加以保护,以免受到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和反射开裂
疲劳 滑溜
松散 水损害
二、对沥青路面的使用要求
1、路面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路面结构的抗永久变形能力(抗车辙能力)强。 3、面层表面无明显泛油现象 4、表面平整、密实、微观要粗糙。 5、无明显水损坏现象 6、无明显台背沉陷和路基沉陷 7、基层质量好,路面结构形成完整的整体 8、避免或减少裂缝的出现
胶结料高温性能同面层 低温性能较面层降一级 10~17.5cm高模量抗车辙HMA 胶结料高温性能同面层 低温性能较面层降一级 7.5~10cm柔性,抗疲劳HMA
路基
永久式路面
• 轮载下100~150mm区域为高受力区域,也是各种损坏(主要是轮辙)
的发生区域。
• 表面层(40~75mm),为高性能沥青混凝土,为车辆提供良好的行驶界面,
1、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针入度 (25℃ ,5s,100g) 适用的气候分区[6] 针入度指数 PI
单位 等级 160 号[4] 130 号[4]
3、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
面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中面层
柔性基层
沥青底面层 上基层
垫层
底基层 垫层
柔性基层材料:大碎石沥青混合料(LSM、ATB 、ATPB等)沥青贯入碎石、级配碎(砾)石等粒 料材料。
4、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面层 柔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
垫层
15cmLSPM
5、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PERPETUAL PAVEMENT)
传统路段 传统路段
1 2
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长寿命试验路段的结构组合
结构层
厚度(mm)
沥青PG分级
磨耗层
50
58-28
中间层
90
64-22
HMA基层
90
64-22
沥青层总厚
230

磨耗层
50
64-28
中间层
90
58-28
HMA基层
90
58-28
沥青层总厚
230

磨耗层
50
58-28
中间层
90
70-22
HMA基层
中间层
130
70-22
HMA基层
100
64-22
沥青层总厚
230

孔隙率(%) 6 6 4 - 6 6 4 - 6 6 4 -


研究决定
应变lgε
高沥青含 量混合料
低沥青含 量混合料
永久疲劳寿 命
疲劳寿命 lgN
用油量与抗疲劳性能的 关系
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一般不考虑交通量,设计标准为控制沥青层层底弯拉 应变小于极限应变值,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为在道路上行驶所能预测的最大荷载的 实际车辆荷载,并考虑一定量的超载下的荷载;极限应变值现在还没统一,一般非改性 沥青为60-70uε,改性沥青可提高到100uε。路基土垂直压应变小于200uε。
三、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 构及材料
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上的沥青路面结构具有以
下几类:
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
青路面结构,大部分公路采用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1、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面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中面层
半刚性基层
沥青底面层 上基层
垫层
底基层 垫层
合成级配2
合成级配3
20
中值线
10
0
0
0.5
1
1.5
2
2.5
3
• 2、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面层 刚性基层
垫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中面层 沥青底面层
上基层 底基层
垫层
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
交通部2005年文件《关于防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指导意见》 中明确指出“要树立全寿命成本理念,降低沥青路面产生早期损坏的返修成 本”,结合国外沥青路面的发展动态,针对半刚性沥青路面的种种弊端,我 国未来沥青路面结构可能朝着以下主流发展:
一、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 主要存在的问题
1、高温性能不足(悬浮密实结构)
骨架-密实型 SMA
悬浮-密实型 AC
骨架-空隙型 PFC(OGFC)
、 2、沥青路面裂缝(路基不均匀沉降、疲劳裂缝 低
温裂缝、反射裂缝等)
3、水稳定性差
4、沥青抗老化性能差
5、表面特性差(抗滑性能差)
车辙
对目前沥青路面结构容易出现早期损坏的思考
• 高度重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层间处理问题 • 关注重载条件下的反射裂缝问题 • 高度重视沥青路面内部的排水问题 • 重载交通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多样化
四、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
(一)、沥青混合料对原材料具 体要求
面层材料: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沥青 碎石、OGFC、沥青贯入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等 。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二 灰稳定材料、综合稳定材料等。
垫层材料:粒料材料、半刚性材料等。
100
90
80
70
60 级配上限
50
级配下限
级配中值 40
合成级配1
30
90
70-22
沥青层总厚
230

磨耗层
50
5பைடு நூலகம்-28
中间层
90
58-28
HMA基层
90
58-28
沥青层总厚
230

磨耗层
40
58-28
中间层
70
58-28
HMA基层
70
58-28
沥青层总厚
180

磨耗层
50
76-28
中间层
130
70-22
HMA基层
100
58-28
沥青层总厚
230

磨耗层
50
70-28
沥青路面新技术及绿色施工技术
山东建筑大学 任瑞波 教授
●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对沥青路面的使用要求 ●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和施
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新的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技术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 ●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
永久性沥青路面的理念:设计的沥青路面能够使用 50年以上、采用较厚的沥青层柔性路面,降低了传统的 沥青层底疲劳开裂和避免结构性车辙,由于此路面的损 坏仅限于路面顶部(2.5—10cm),因此只需要定期的表 面洗刨、罩面修复,使得沥青路面在使用年限内不需要 大的结构性重建。
高性能PG胶结料 3.75~7.5cm高质量HMA或OGFC
应具有足够的抗滑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 中间层(100~175mm),为高模量青混凝土,起扩散荷载的作用,应具
有高模量(刚度)、抗车辙。
• 基层(75~100mm),为高柔性沥青混凝土,起抵抗疲劳的作用,应具备
高柔性、抗疲劳、密水性能好。
试验路段 长寿命路段(Illinois大
学) 长寿命路段(WisDOT) 长寿命路段(WA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