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运输石门2
矿井巷道布置-2

3) 煤、岩巷垂直布置的优越性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改革后的采区巷道布置形式, 除克服了传统的采区巷道布置形式的种种弊端外,还显 现出以下优越性: (1) 煤岩垂直布置比煤岩平行布置,采区掘进率降低 15~2Om/万t,其中岩巷掘进率降低11~14m/万t。 (2) 由于在采区内回采顺序由跳采改为阶梯式接替,接 替综采工作面铺设胶带输送机的运输顺槽在实体煤一侧 掘进,便于大断面煤顺槽的维护。
③ 采区生产能力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基本上是采区内回 采工作面生产能力的总和。采区内同时生产的回采工作 面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采区巷道布置方式。
(3) 巷道布置系统存在的问题
通过扩大采区尺寸,工作面等长切割和改用无煤柱开 采等手段,对采区巷道系统进行合理化、规范化改革后, 采区岩石集中巷布置方式的主要缺陷是: ① 岩巷掘进率太高,采准巷道的岩巷掘进率一般在25m/ 万t左右。 ② 采区上山至工作面平巷需经过两个坡度270的联络巷, 系统复杂、占用设备多,效率低。 ③ 下部的岩石集中巷要受上部3个分层上下相邻采煤工 作面的6次采动影响,岩石集中巷维护条件差。
② 取消与煤层平巷平行重叠布置的采区轨道岩石集中巷 和胶带输送机岩石集中巷。
③ 在采区的上部布置采区的岩石轨道运输巷,与各组中 间上下山相联通;在采区下部边界布置岩石疏水巷;距 切眼60~80m内侧布置边界疏水岩石巷道并联通采区上 部的岩石轨道运输巷和采区下部的岩石疏水巷,构成一 个大回路和几个分组小回路,以使煤流、通风和疏水等 形成系统。解决采区内各岩石巷道的独头通风问题。
山和岩石集中巷布置模式为原型,通过扩大采区尺寸, 工作面等长切割和改用无煤柱开采等手段,对采区进行 合理化、规范化改革。改革后的巷道系统适应初期综采 开采的需要,回采巷道维护良好,安全生产设备完备、 可靠,很快移植到新建井的设计。
煤矿开采课程总复习

煤矿开采课程总复习第⼀章井⽥开拓基本知识1、井⽥:划规⼀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
2、⽯门:⽆直接地⾯出⼝,于煤层⾛向垂直或斜交,⽔平岩⽯巷道。
3、简述矿井巷道按其作⽤和服务范围分为哪⼏类?说明各类巷道的含义并各举例说明。
答:①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个⽔平或若⼲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底车场、阶段运输⽯门、运输⼤巷。
②准备巷道:为⼀个采区或多个区段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采区车场、采区硐室。
③回采巷道:仅为⼀个采煤⼯作⾯服务的巷道,如开切眼、区段运输(回风)巷等。
4、阶段:在井⽥范围内,沿煤层倾斜⽅向,按⼀定标⾼将煤层划分为若⼲平⾏于⾛向的长条形,每⼀个长条形叫⼀个阶段。
5、开采⽔平(简称⽔平):布置有井底车场、主要阶段运输⼤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平。
6、采区:阶段内沿⾛向⽅向划分的具有独⽴⽣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7、区段:采区内沿倾斜⽅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8、带区:在阶段内沿煤层⾛向划分为若⼲个具有独⽴⽣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9、简述煤层按倾⾓如何分类?答:近⽔平煤层:<8度;缓倾斜煤层:8~25度;倾斜煤层:25~45度;急倾斜煤层:>45度。
11、简述煤层按厚度如何分类?答:薄煤层:<1.3m;中厚煤层:1.3~3.5m;厚煤层:3.5~8.0m;特厚煤层:>8.0m。
12、采区采出率:采区⼯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部分储量占采区⼯业储量的百分数。
13、我国对不同厚度的煤层的采出率有何要求?答:煤层厚不⼩于75% ,中厚煤层不⼩于80% ,薄煤层不⼩于85%。
第⼆章井⽥开拓⽅式1、何谓井⽥开拓?井⽥开拓⽅式按井硐形式不同分为哪⼏⼤类?答;井⽥开拓:由地表进⼊煤层为开采⽔平服务所进⾏的井巷布置和开掘⼯程。
按井硐形式不同分为:1)⽴井开拓;2)斜井开拓;3)平硐开拓;4)综合开拓。
2、井⽥开拓⽅式:开拓巷道在井⽥内的总体布置⽅式。
3、矿井开拓主要研究和解决哪些基本问题?答:(1)确定井筒形式、数⽬、位置及配置;(2)确定阶段数⽬、开采⽔平数⽬、位置;(3)确定⼤巷数⽬、位置及井底车场形式;(4)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平的接替;(5)开拓延深、技术改造;(6)确定通风、运输和供电。
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这种采煤方法是用柔性掩护支架八采空区与回采空间隔开,随着工作面推进,掩护支架靠自重和上部冒落矸石的压力推动而下移。
工作面为直线形,与煤层走向成25~30°的伪倾斜布置并沿走向推进。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采区巷道布置一、采区巷道布置1、一般采用双翼采区布置,上图表示采区一翼的布置情况,采区一翼的走向长度为200m~300m,划分为2个区段,一区段在回采,二区段在准备,区段高为30~40m。
2、从采区运输石门上方沿煤层顶板倾斜掘进一组上山眼,至少有三条眼(溜煤眼、运料眼、行人眼),需要时还应掘进出矸眼,各眼的间距为10m。
为了安全起见,行人眼应错开布置,各眼之间用联络巷贯通。
当上山眼与回风石门贯通后,就可以从上山眼开始掘进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
每隔5m左右沿区段运输平巷向上掘进溜煤小眼,当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掘完后,距采区边界5m处,在煤层中间偏底板位置掘进间距5~8m的两条切割眼,每隔10~15m 用联络巷贯通。
两条切割眼的作用是为了支架逐步下放使工作面成伪倾斜,以便出煤、通风和行人需要而布置的。
3、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为了存放和行人方便在工作面下端,区段运输平巷上部3~5m处,掘进超前区段平巷。
二、运输系统1、采下的煤沿工作面的搪瓷溜槽溜下,经溜煤小眼、区段运输平巷、采区溜煤眼,下放到采区运输石门装车外运。
2、材料由采区运输石门,经运料眼向上运到区段回风平巷,送到工作面或由采区回风石门、经区段回风平巷送到工作面。
第一运料方式:此方式材料从运料眼往上运输较困难。
如果区段运输系统采用刮板机或皮带输送机运输,那么材料运输更困难,就必须考虑机轨合一,因此,在掘区段运输平巷时,必须考虑到材料运输方式。
第二运料方式:在区段回风系统中,采区措施后,可优先采用该运输方式。
但该运料方式要在回风石门和区段回风平巷设置轨道运输。
三、通风系统四、回采工艺这种采煤方法的回采工艺可分为准备回采(初次放架)、正常回采(正常放架)收尾或收作(结束下放)3个阶段。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

2 4 1 2'
(b)
中切眼的布置
(1)中切眼 — 在采面推进方向走向中部开掘的、连通机 巷、风巷且与开切眼长度相近的联络巷。 (2)中切眼位置 —— 根据采面连续推进长度及设备性能, 避开应力集中区,选择围岩稳定、无淋水的地段。 与区段平巷交角为85O为宜。
85°
(3)中切眼断面及支护
断面 — 10m2;支护 — 锚网支护 平六矿:煤巷锚杆间距0.7m, 锚杆长1.8m,冷拔钢丝网, 14#钢丝,网孔40*40mm (4)中切眼作用: 解决掘进期间局部通风问题 如:JBT局扇或 JBD622局扇 ,有效供风长度700m 利用中切眼,缩短了供风距离,减少了风筒占用量,降低 了风阻,提高通风效率。
H E
方案一:A — B — C — D — E直线,挂中线掘进。 (i)、上下起伏变化大,C、E点最低,达 1.0m; (ii)、低点积水;泵排水; 方案二:A —F— G — H,分段挂中线取直。 (i)、坡度缓和,相差 ( 0.5m); (ii)、低点积水,—— 泵排出; (iii)、折点少,占用设备少,每段宜用一台输送机。
风窗
风桥
风墙 风门
3
第二节 采煤系统分析
一、 区段参数: 区段斜长:L区 = L采+ 2L巷+ L柱 区段走向长:
区段斜长:
我国 兖州 美国(综采) 246 m(335 m)
L采 120 200m 300 m 综采 > 150 m
L柱
L巷
0~15 m;
普采 2.5 3.0m 综采 4 4.5 m
2、通风方式
U型通风 通风系统简单,漏风少,风流 线路长,变化大。 适用:瓦斯不太大,我国常用; 瓦斯大,设瓦斯尾巷,U + L通风
采煤概论第十三章 急倾斜煤层采煤法

2020/4/29
25
第二节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
特点:分段高度大。10 m的分段高度相当于四个水平分层的高度。由此, 巷道掘进工程量小,费用低;减少铺网工作量及其费用。
2020/4/29
24
第二节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
(二)综采放项煤采煤工艺特点
急斜煤层综采放顶煤的采煤工艺过程及其参数选择的 原则与缓斜煤层放顶煤采煤法基本相同。由于在急斜煤 层中水平分段放顶煤工作面的长度受煤层厚度限制,根 据我国的煤层条件,一般在60m以下。由此,对采煤 设备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是要求适用于短工作面的短 机身采煤机及其与之相配套使用的输送机。液压支架的 型式并无差异,只是根据采场压力显现特征,可适当减 小工作阻力及其重量。我国生产有MGD150-NW型采煤 机,为无链牵引采煤机,包括滚筒在内,全长只有3 m。 它的摇臂出轴位于机身中部,能自由回转270º。
靠工作面一侧掘进两条
收尾上山眼,然后加大
工作面上部的下放步距,
缩小工作面下部的进尺,
同时逐渐缩小工作面长
度和伪倾斜角度,直至
变成水平状态(见图
7—10)。最后将支架 全部拆除。
图7—10 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收尾
2020/4/29
21
第二节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与水平分层,倒台阶采煤 法比较,具有产量高,效率高,工序简单,操作方 便,生产安全,掘进率底等优点 。
短壁工作面用风镐落煤,采落的煤先堆积与其下部伪斜小巷的溜煤槽内。各小巷 内设挡煤板,当煤堆积到一定高度时,停止采煤,开始从下向上去掉挡煤板放煤。 为防止煤炭窜到人工顶板上造成损失,可挂一胶皮挡煤板,使煤流落到伪斜小巷 内。
采用木支柱支护,木支柱支在沿顶底板的护板上,排距和柱距约为0.8m~1.0m。 人工顶板支柱支在柱窝内,上有短梁,支柱上仰5°。
《开拓开采(煤矿开采学)》期末考试巷道布置图-【缩印8版】

单一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1、采区运输石门;
2、采区回风石门;
3、采区下部车场;
4、轨道上山;
5、运输上山;
6、上部车场;7,7’、中部车场;8,8’,10、区段回风巷;9,9’、区段运输巷;11、联络巷;12、采区煤仓;13、采区变电所;14、绞车房;15、局部通风机
1.岩石运输大巷;
2.岩石回风大巷;
3.采区下部车场;
4.运输上山;
5.轨道上山;
6.采上车;
7.甩车场;
8.区段回风石门;
9.区段轨道集中平巷;10.区段运输集中平巷;11.联络斜巷;12.溜煤眼;13.回风小石门;14.上分层运输平巷;15.上分层回风平巷;16.采区变电所;17.绞车房;18.区段溜煤眼;19.采区煤仓;20.中分层运输平巷;21.中分层回风平巷;22.行人联络巷
运煤系统工作面---上分层运输平巷14(中分层运输平巷20)-----溜煤眼12----区段运输集中平巷10------区段溜煤眼18----运输上山4------采区煤仓19-----岩石运输大巷1。
煤矿开采学1第四章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方法-1

I
9
8
13
7
15
11 14
12
A 10
11' 14'
12'
5
64
பைடு நூலகம்
10'
17
A
18
3
21
18 3
1,2
I
I
I
11 10
11'
12
10'
4,5,6
12'
16
9 7
13 8
(2)巷道布置特点 上山、区段平巷、联络巷布置在煤层中; 车场及硐室布置在岩层中。
18 3
1,2
11 10
10' 11'
12
4,5,6
1、工作面通风的要求
符合安全规程,防止上隅角瓦斯聚积;
防漏风; 通风系统简单;
上隅角
风巷断面足够。
2、通风方式 1)U型通风 通风系统简单,漏风少, 风流线路长,变化大。
适用: 瓦斯不太大,我国常
用; 瓦斯大,设瓦斯尾巷
通风、排放上隅角瓦斯。
2)Z型通风 顺流通风方式,风路短, 通风效果比U型好。 需沿空留巷。
5
64
10' 17
2、区段倾斜长度
巷
柱
面
巷
区段
区段斜长:L区 = L面+ 2L巷+ L柱 区 段 煤 柱 宽 度 : 双 巷 布 置 与 掘 进 一 般 8-20m , 无
(小)煤柱护巷0-5m。
区段巷道宽度:一般2.5-5.0m,炮采、普采面一般 2.5-3.5m,综采面一般3.5-5.0m。
我国煤矿长壁工作面长度一般120-400m。炮采 面长度一般小于普采和综采面长度,综采面长度不 宜小于150m。
倾斜长壁采煤法和急倾斜采煤法

多台小绞车;
无极绳运输; 单轨吊;
I 3 5
卡轨车、齿轨车
5
4
2
1
6
I
7
三、采煤工艺特点
1、仰采
1)水自流入采空区;
2)煤壁稳定性差;
α
2)顶板稳定性差,临界角8 ;
(a)
3)当 时,采煤机偏离煤壁,减少截深
输送机,煤滚入下侧,易断链。
4)当 时,采煤机不稳定,易翻倒。
措施:输送机设下部三角架,调平。
β
sinβ=
l 1 ×sin α l
2
cosφ= l 1 l
2
sinβ= cosφ ×sin α cosφ =sinβ/sinα
俯伪斜走向长壁分段水平密集采煤法
2、采煤系统
3、采煤工艺
正常支护 — 金属支柱加 铰接顶梁,35排
密集支柱 —密集支柱 (点柱)沿倾斜45m,支 柱间距0.20.3m,每排密 集支柱沿走向长约46m, 随面前移前添后回
•采面上下或左右出口必须各与一条回巷道相 连,用于运输及通风等; •采出的煤平行于煤壁运出采场; •随采煤推进,必须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
作业题:
• 1、试述倾斜长壁工作面采煤工艺特点? • 2、仰斜、俯斜开采的适用范围条件是什么? • 3、绘图说明单一薄及中厚煤层倾斜长壁采
煤法的巷道布置图,说明掘进顺序、运输和 通风系统?
第三200m节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9 9一、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8
8
采面呈直线伪斜布置,沿走向推进,并用柔10 性
掩护支架隔采离空采区 空区,工人在掩护支架下采煤
6
10 12 采空区
1、采区巷道7布置 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采区运输石门
2.采区回风石门
3.采区下部车场
4.轨道上山
5.运输
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7.采区中部车场8.区段回风平巷9.区段运输平巷10.区段联络巷11.区段回风平巷12.开切眼13.采区煤仓14.
采区变电所15.采区绞车房16.立井17.副井18.井底车场19.水平运输大巷20.采区工作面
2.运煤:20.9.5.1
3.1.19.18.10 通风16/18.18.19.1.3.
4.7.8.10.9.20.11.2
3.运料;17.18.19.1.3.
4.6.11.20.12
4.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确分析煤炭供需现状及发展形势,是做好煤炭工业“十三五”规划的前提。
当前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除自身结构性问题外,还面临市场需求放缓、新能源加快发展、环境制约加剧、进口煤炭冲击等问题。
“十三五”应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动煤炭能源革命,走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5.一)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能源需求强度和增速下降,煤炭需求增
速随之放缓。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期。
6.二)高效、清洁、低碳成为世界能源发展方向,天然气和非化石能
源加快发展,对煤炭挤压效应逐步显现。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
7.三)环境成为制约煤炭发展的主要因素,清洁利用是势在必行。
气
候变化已成为涉及各国利益的全球性问题,围绕排放权和发展权的博弈日趋激烈,低碳、无碳化发展逐步成为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流。
8.四)电力等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煤炭需求总量将在
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
发电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最高效、最环保的煤炭利用方式。
9.五)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疲软,我国煤炭进口量持续高位,对国内煤
炭市场影响不容小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疲软,而我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短期内促进了煤炭需求,2009年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10.六)煤炭生产能力过剩局面已经形成,短期难以改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