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10《木兰诗》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木兰诗》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

1.《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时期北方的一首。

全诗通过叙述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的女英雄形象。

2.用一句话概括《木兰诗》的主要内容:3.用课文原句概括《木兰诗》的具体内容:1-2 3 4 5 67二、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1.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乐府民歌 /长篇叙事诗代父从军勤劳勇敢,爱家爱国,英勇善战,不慕名利,机智谨慎2.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3.见课本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2.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3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4.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木兰还家团聚。

2.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和对故物的亲切。

3.动作描写+上题答案4.顶针真,写出了伙伴得知木兰女扮男装的惊讶情态,还从侧面体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三、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有什么作用?四、理解性默写: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2.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3.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4.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5.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6.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映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7.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9.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10.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11.用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12.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相似的诗句是:13.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四、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7.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0.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语文练习册及答案人教版

木兰诗语文练习册及答案人教版

木兰诗语文练习册及答案人教版# 木兰诗语文练习册及答案(人教版)## 一、课文内容回顾《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叙事长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木兰的勇敢、智慧和孝顺,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 二、字词理解1. 木兰:古代女子的名字,本文主人公。

2. 替父从军:代替父亲去参军。

3. 东市买骏马:指木兰在市集上购买马匹。

4. 西市买鞍鞯:指木兰在市集上购买马鞍。

5. 南市买辔头:指木兰在市集上购买马笼头。

6. 北市买长鞭:指木兰在市集上购买马鞭。

## 三、课文内容填空1. 木兰无长兄,_________,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4.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四、课文内容简答1. 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2. 木兰从军后,她的表现如何?3. 木兰回家后,她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五、课文内容分析《木兰诗》通过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非凡勇气和智慧。

木兰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更在回家后,能够迅速适应女性角色,体现了她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角色的尊重。

## 六、课文内容延伸1. 你认为木兰的故事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2. 如果你是木兰,你会选择替父从军吗?为什么?## 七、课文内容应用1. 请以木兰的视角,写一篇日记,描述她从军的第一天。

2. 设想木兰回家后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她如何平衡家庭与个人成长的文章。

## 八、课文内容思考1. 木兰的故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请你尝试从不同文化视角分析木兰的形象。

2. 木兰的故事是否对现代女性有所启发?请谈谈你的看法。

## 九、课文内容总结《木兰诗》以其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后题答案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为使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中取得进步,同学们要好好做课后题,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后题的答案,希望会给大家提供帮助。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后题答案《木兰诗》第一题答案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全诗。

复述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同时还要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要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要在复述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木兰诗》第二题答案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到东边集市买骏马,到西边集市买马鞍和坐垫,到南边集市买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买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士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将士转战数载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厢房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照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木兰诗》第三题答案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这两句是复沓句。

复沓句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这两句是顶真句。

顶真,又称“联珠”。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时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时练习附答案

第8课《木兰诗》课时练习课时1基础达标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军帖.()鞍鞯.()胡骑.()燕.山()辔.头()戎.机()朔.气( ) 金柝.( ) 云鬓.()2.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愿为市.鞍马()(2)旦.辞爷娘去()(3)万里赴戎机..()(4)朔.气传金柝()(5)策勋..十二转()(6)著.我旧时裳()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差别最小的一项是()A. 卷卷有爷.名B. 旦辞.黄河去C. 著我旧时裳.D. 双兔傍地走.4.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停顿无误的一项是()A.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C.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D.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解释下面的诗句。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6.文学常识填空:《木兰诗》选自_____(朝代)________编的________,它是________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7.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写木兰从军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写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写木兰立功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8.本诗记叙了木兰的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

9.下面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与豪迈。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与无聊。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原文填空新人教版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吃紧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描写宿营地萧然荒废句子)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壮烈.暴虐的气氛,烘托出木兰英勇.坚强的性格。

(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著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动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剧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七年级语文下册10《木兰诗》同步练习(基础能力)(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0《木兰诗》同步练习(基础能力)(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0《木兰诗》同步练习(基础能力)(含解析)新人教版10 木兰诗同步练习(基础+能力)练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机杼(zhù)朔气(shuò)复唧唧(jī)B.可汗(hán)鞍鞯(jiān)鸣溅溅(jiàn)C.燕山(yàn)金柝(tuò)理云鬓(bìn)D.胡骑(qí)戎机(rónɡ)傍地走(bànɡ)【解析】选A。

B项“溅”应读jiān;C项“燕”应读yān;D项“骑”应读jì。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木兰当户织()(2)惟闻女叹息()(3)旦辞爷娘去()(4)关山度若飞()(5)对镜帖花黄()(6)安能辨我是雄雌()答案:(1)对着(2)只(3)早晨(4)过(5)通“贴”(6)怎么3.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1)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卷 木兰诗(1) 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卷  木兰诗(1)  含答案

文言文练习卷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十二转.(),赏..()。

策勋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机杼.()2. 军帖.( ) 3. 可汗..( ) ( )4. 鞍鞯.( )5. 辔.头( )6. 鸣溅.溅( )7. 燕.山( )8. 胡骑.( )9. 鸣啾.啾( )10. 朔.气( )11. 金柝.( )12. 十二转.( )13. 姊.妹( )14. 磨刀霍.霍( )15. 著.( )16. 旧时裳.( )17. 云鬓.( )18. 雄雌.( )19. 红妆.( )二、解释文中括号后的加点字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2021/7/262021/7/262021/7/267/26/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7/262021/7/26July 26, 2021
4、十年征战
(略) 7、比喻赞美
5、辞官还乡 6、合家欢聚
(详)
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使人物形 象更鲜明。
拓展延伸
1、历史上不独有花木兰这一个巾帼英雄,还 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 再举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 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 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62021/7/262021/7/262021/7/26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随堂十分钟课时1基础达标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军帖.()鞍鞯.()胡骑.()燕.山()辔.头(戎.机()朔.气( ) 金柝.( ) 云鬓.(2.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愿为市.鞍马()(2)旦.辞爷娘去()(3)万里赴戎机..()(4)朔.气传金柝()(5)策勋..十二转()(6)著.我旧时裳()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差别最小的一项是()A. 卷卷有爷.名B. 旦辞.黄河去C. 著我旧时裳.D. 双兔傍地走.4.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停顿无误的一项是()A.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C.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解释下面的诗句。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6.文学常识填空:《木兰诗》选自_____(朝代)________编的________,它是________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7.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写木兰从军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兰诗》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写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写木兰立功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8.本诗记叙了木兰的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

9.下面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与豪迈。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与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衬托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10.第3段对木兰征途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11.诗歌对木兰的十年征战经历的描述属于详写还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12.诗歌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运用排比手法?有何表达效果?13.诗歌结尾的一段吟唱,起什么作用?14.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课时2拓展阅读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

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

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一日晌午,谍报敌至①。

……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②?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③。

”众皆感奋④。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⑤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

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未几,敌兵果舁⑥炮至,盖五六百人也。

挟刃奋起,率众袭之。

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⑦。

婉贞挥刀奋斫⑧,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

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⑨之,彼此错杂,纷纭孥斗⑩,敌枪终不能发。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11,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注释】①谍报敌至:侦察敌情的人报告说敌人到了。

②孰若:哪如。

③瞻予马首:看我的马头,意即听我指挥。

④感奋:被激动得振奋起来。

⑤结束:结衣束带,整好装束。

⑥舁:抬。

⑦终弗逮:到底赶不上。

终:终究。

弗逮:不及。

⑧奋斫:用刀斧猛砍。

⑨挠:阻11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被打死的敌人,挡。

⑩纷纭孥斗:杂乱地相互搏斗。

孥斗:搏斗。

○约一百多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精.技击()(2)自幼好.武术()(3)去.村四里有森林()(4)谢庄遂.安()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2)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3.选文是通过描述哪些情节来刻画婉贞的女英雄形象的?4.联系全文来看,婉贞与诸少年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主要原因有哪些?5.本文中的主人公与《木兰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有何相似之处?6.本文与《木兰诗》的写法有何不同之处?请至少写出两点。

趣味语文7.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至少写出两点)首先把木兰故事改编成戏剧在社会上传播的,是明代的著名戏剧家徐渭,此后,随着影响的逐步扩大,木兰成为巾帼英雄的代表人物,成为社会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京剧大师梅兰芳演出的《木兰从军》和豫剧大师常香玉改编演出的《花木兰》,更使木兰的影响名满天下,木兰精神成为社会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木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搬上银屏,征服了世界,木兰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00O年,香港拍摄了44集的电视连续剧《花木兰》,4月,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木兰从军》特种邮票问世。

2004年,河南歌舞剧院创作演岀的大型歌舞剧《木兰诗篇》隆重推出,影响全国,并在澳大利亚和美国演出获得成功,轰动了整个华人世界,木兰精神影响了海内外。

【答案】课时11. tiě/ jiān/ jì/ yān/ pèi/ róng/ shuò/ tuò/ bìn2.(1)买(2)早上、早晨(3)战争(4)北方(5)记功(6)穿3. B4.C5.(1)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3)经历了上百次战斗,许多战士战死沙场,只有部分幸存者胜利归来。

(4)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6. 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7.(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8. 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十年征战、辞官还乡、会见亲人9. C10.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气氛,刻画了木兰奔赴战场途中的思亲情怀,也通过地点的转移,写出了行军的急速与艰辛。

11.属于略写,因为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12.连贯有力,增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团圆、欢乐、喜庆的气氛,突出了木兰的欣喜之情。

13.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14.木兰在国家需要、父亲年老之时,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立下汗马功劳。

得胜归来后,她又谢绝高官厚禄,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朴实的优秀品质。

课时21.(1)精通(2)爱好(3)距离(4)于是2.(1)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2)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3.集众宣传、准备作战、选择埋伏地点、出其不意地进攻、挥刀杀敌、大呼追击等。

4.武艺高强;机智勇敢;攻敌不意;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5. 都是保家卫国、英勇善战、机智果敢的巾帼英雄形象。

6.示例:本文是详写战斗经过,而《木兰诗》是略写战争;本文是小说(文言文),《木兰诗》是诗歌;【参考译文】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中国,京城北京骚乱起来。

在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全村都是猎户。

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山东籍人,精通武术。

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姿态优美容貌漂亮,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

一天中午,侦察消息的人报告说敌人来了。

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

”于是她把谢庄精通武术的少年召集起来,激励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各位如果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顿时,群情振奋。

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黑裤,手持雪亮的钢刀,行动敏捷得象猿猴一样。

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

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

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

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少年。

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

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

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

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

谢庄于是得到了保全。

7.示例:(1)木兰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2)木兰成为巾帼英雄的代表人物,成为社会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3)木兰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日益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