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能带理论概述

合集下载

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能带理论是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规律的一种近似理论。

固体由原子组成,原子又包括原子实和最外层电子,它们均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

为使问题简化,首先假定固体中的原子实固定不动,并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然后进一步认为每个电子都是在固定的原子实周期势场及其他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这就把整个问题简化成单电子问题。

能带理论就属这种单电子近似理论,它首先由F.布洛赫和L.-N.布里渊在解决金属的导电性问题时提出。

具体的计算方法有自由电子近似法、紧束缚近似法、正交化平面波法和原胞法等。

前两种方法以量子力学的微扰理论作为基础,只分别适用于原子实对电子的束缚很弱和很强的两种极端情形;后两种方法则适用于较一般的情形,应用较广。

能级(Enegy Level):在孤立原子中,原子核外的电子按照一定的壳层排列,每一壳层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每个壳层上的电子具有分立的能量值,也就是电子按能级分布。

为简明起见,在表示能量高低的图上,用一条条高低不同的水平线表示电子的能级,此图称为电子能级图。

能带(Enegy Band):晶体中大量的原子集合在一起,而且原子之间距离很近,以硅为例,每立方厘米的体积内有5×1022个原子,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235nm。

致使离原子核较远的壳层发生交叠,壳层交叠使电子不再局限于某个原子上,有可能转移到相邻原子的相似壳层上去,也可能从相邻原子运动到更远的原子壳层上去,这种现象称为电子的共有化。

从而使本来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电子产生微小的能量差异,与此相对应的能级扩展为能带。

禁带(Forbidden Band):允许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为允许带,允许带之间的范围是不允许电子占据的,此范围称为禁带。

原子壳层中的内层允许带总是被电子先占满,然后再占据能量更高的外面一层的允许带。

被电子占满的允许带称为满带,每一个能级上都没有电子的能带称为空带。

价带(Valence Band):原子中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与价电子能级相对应的能带称为价带。

简述固体的能带理论

简述固体的能带理论

简述固体的能带理论晶体中电子所能具有的能量范围,往往形象地用能带理论表示。

各种晶体能带数目及其宽度等都不相同。

相邻两能带间的能量范围称为“带隙”或“禁带”。

完全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满带”。

满带中的电子不会导电;完全末被占据的称“空带”;部分被占据的称“导带”。

导带中的电子能够导电;价电子所占据的能带称“价带”。

能带理论可以解释固体中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区别的由来。

一般常见的金属材料,因为其传导带与价带之间的“带隙”非常小,在室温下电子很容易获得能量而跳跃至传导带而导电。

而绝缘材料则因为能隙很大,电子很难跳跃至传导带,所以无法导电。

一般半导体材料的能隙约为1 至3 电子伏特,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因此只要给予适当条件的能量激发,或是改变其带隙之间距,此材料就能导电。

;晶体中电子所能具有的能量范围,往往形象地用能带理论表示。

各种晶体能带数目及其宽度等都不相同。

相邻两能带间的能量范围称为“带隙”或“禁带”。

完全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满带”。

满带中的电子不会导电;完全末被占据的称“空带”;部分被占据的称“导带”。

导带中的电子能够导电;价电子所占据的能带称“价带”。

能带理论可以解释固体中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区别的由来。

一般常见的金属材料,因为其传导带与价带之间的“带隙”非常小,在室温下电子很容易获得能量而跳跃至传导带而导电。

而绝缘材料则因为能隙很大,电子很难跳跃至传导带,所以无法导电。

一般半导体材料的能隙约为1 至3 电子伏特,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因此只要给予适当条件的能量激发,或是改变其带隙之间距,此材料就能导电。

固体能带理论 车静光

固体能带理论 车静光

固体能带理论车静光
固体能带理论:
1、定义:固体能带理论是一种用来研究固体电子性质的物理理论,通过研究电子在固体中电子能带中的行为,来研究固体的物理性质。

2、结构:能带结构包括传导带、介子带以及禁带,其中传导带中分为最小能量差异有效能带E_c和最小能量差异最大能带E_v,而介子带则为E_g,禁带则会落在E_g和E_c之间。

3、效应:在固体能带理论中,电子受到固体的原子本征能量以及通过晶格中断裂能量的抑制,进而影响介质的成份及电子的能量,从而影响介质的电子性质和物理性质。

4、用途:固体能带理论可以用于计算固体的性质,如电导率、蓄电池的放电特性、磁性、诱导磁性、偏振和发光等,从而研究各种固体材料的性质。

5、车静光:车静光(英文名称:Shirai)是日本物理学家,191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他是原子物理学、固体能带理论发展的先驱者,曾经用能带理论计算了硅晶体的能带结构和禁带宽度,并论证了金属的晶
格电阻特性。

他的学术论文《电性的表征:基于能带理论的诠释》也被普遍认可。

固体物理_第4章_能带理论

固体物理_第4章_能带理论

ik ( r R n ) u ( r Rn ) e u (r )
u ( r ) ,代入上式有:
(2 )
则:u (r Rn ) u (r )
即布洛赫波是振幅受到具有同晶格周期相同的周期性函数调制的平面 波。
ˆ ( R ) H HT ( R ) 0 ˆ ˆˆ T n n
根据量子力学知识可知:哈密顿量和平移算符有共同的本征态,可选 择哈密顿量的本征态 (r ) 为共同本征态。
采用波恩-卡曼周期性边界条件有: N ˆ ˆ ˆ ˆ (r ) (r N1a1 ) T ( N1a1 ) (r ) T (a1 )T (a1 )T (a1 ) (r ) 1 1 (r )
,而内层电子的变化较小,可以把内层电子和原子实近似看成离子实 这样价电子的等效势场包括离子实的势场,其他价电子的平均势场以 及电子波函数反对称性而带来的交换作用。 能带理论是单电子近似理论,即把每个电子的运动看成是独立的 在一个等效势场中的运动。单电子近似理论最早用于研究多电子原子
,又称为哈特里(Hartree)-福克(o )自洽场方法。 把多体问题简化为单电子问题需要进行多次简化。1、绝热近似: 原子核或者离子实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离子的运动速度慢,在讨论 电子问题时可以认为离子是固定在瞬时位置上。这样多种粒子的多体 问题就简化为多电子问题;
能带理论取得相当的成功,但也有他的局限性。如过渡金属化 合物的价电子迁移率较小,相应的自由程和晶格常数相当,这时不 能把价电子看成共有化电子,周期场的描述失去意义,能带理论不 再适用。此外,从电子和晶格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来看,在离子晶 体中的电子的运动会引起周围晶格畸变,电子是带着这种畸变一起 前进的,这些情况都不能简单看成周期场中单电子运动。

固体物理-能带理论

固体物理-能带理论

三维晶体中单个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中的运动问题处理
电子波函数的计算
—— 根据能量本征值确定电子波函数展开式中的系数 得到具体的波函数
—— 在不同的能带计算模型和方法中 采取的理论框架相同,只是选取不同的函数集合
能带理论的局限性
一些过渡金属化合物晶体
—— 价电子的迁移率小 自由程与晶格常数相当__电子不为原子所共有 周期场失去意义__能带理论不适用了
第四章 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 —— 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的主要理论基础 —— 定性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性的特点
—— 说明了导体、非导体的区别 —— 晶体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为什么远大于原子的间距 —— 半导体理论问题的基础,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能带理论 —— 单电子近似的理论
每个电子的运动 —— 看成是独立的 在一个等效势场中的运动
TT T T
平移算符和哈密顿量对易 对于任意函数

微分结果一样
T H HT
T和H存在对易关系 —— 具有共同本征函数
H E T1 1 T2 2 T3 3
—— 平移算符的本征值
—— 周期性边界条件
对于 对于 对于
—— 整数
2 i l1
1 e N1
2 i l2
2 e N2
2 i l3
—— 本征值相同
为了使简约波矢 的取值和平移算符的本征值一一对应
—— 取值限制第一布里渊区
bj 2
kj
bj 2
简约波矢
k
l1 N1
b1
l2 N2
b2
l3 N3
b3
第一布里渊区体积
简约波矢
k
l1 N1
b1
l2 N2
b2

固体物理--能带理论

固体物理--能带理论

固体物理中关于能带理论的认识摘要:本文运用能带理论就晶体中的电子行为作一些讨论,以期对能带理论的概念更细致的把握。

关键词:能带理论电子共有化绝热近似平均场近似周期场假定引言能带理论(Energy band theory)是研究晶体(包括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晶体)中电子的状态及其运动的一种重要的近似理论。

它把晶体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看成是独立的在一个等效势场中的运动,即是单电子近似的理论,对于晶体中的价电子而言,等效势场包括原子核的势场、其他价电子的平均势场和考虑电子波函数反对称而带来的交换作用,是一种晶体周期性的势场。

能带理论认为晶体中的电子是在整个晶体内运动的共有化电子,并且共有化电子是在晶体周期性的势场中运动。

1 能带理论的假定能带理论是目前的固体电子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量子自由电子理论可作为一种零级近似而归入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是一个近似理论,下面对该理论所作的假定作为一探讨。

实际晶体是由大量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多粒子体系。

如果不采用一些简化近似,从理论上研究固体的能级和波函数是极为困难的。

1.1 绝热近似考虑到电子与核的质量相差悬殊。

可以把核与电子的运动分开考虑,相当于忽略了电子——声子相互作用。

电子运动时,可以认为核是不动的。

电子是在固体不动的原子核产生的势场中运动。

1.2 平均场近似因为所有电子的运动是关联的。

可用一种平均场来代替价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假定每个电子所处的势场都相同。

使每个电子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能仅与该电子的位置有关,而与其它电子的位置无关,在上述近似下,每个电子都处在同样的势场中运动,既所有电子都满足同样的薛定谔方程,只要解得方程,就可得晶体电子体系的电子状态和能量。

使多电子问题简化为一个单电子问题,所以上述近似也称单电子近似。

1.3 周期场假定薛定谔方程中势能项是原子实对电子的势能,具有与晶格相同的周期性。

代表一种平均势能,应是恒量。

因此,在单电子近似和晶格周期场假定下,就把多电子体系问题简化为在晶格周期势场的单电子定态问题,上述在单电子近似基础上的固体电子理论称能带论。

固体能带理论简介

固体能带理论简介

k ( x) eikxuk ( x)
uk ( x) 是周期等于晶格常数
a 的周期函数 uk ( x) uk ( x na)
9
这一结果称为布洛赫定理
证明布洛赫定理 势场具有周期结构,则电子概率密度具有相同的周期性,即
| k ( x) |2 | k ( x a) |2
则:
4
•隧道效应:
晶体是由大量原子有规则 地排列形成的,晶体中包含 着大量的离子,如正离子和 电子,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 离子实
u (r )
r0
f (r )
r
r0
单个正离子 的库仑势
r
各离子的库仑势场迭加形 成周期势场,这个势场是 由一系列势垒组成的。
各库仑势叠加
成的周期势
5
离子实
单个正离子 的库仑势
28
六. 固体能带与原子能级
设想组成晶体的N个原子原来都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某一能 级,具有相同的能量,当它们靠拢来形成晶体时,每个原子中 的电子不仅受到本身正离子或原子核的作用,还要受到其它正 离子或原子核的作用,这些相互作用都具有相应的能量,电子 原来(原子孤立时)的能量状态就发生了改变,原来的一个能 级就分裂为非常接近的N个。 原子能级分裂成能带。如图。 能带是从原子能级分裂(或 称展宽)而成的,因此表示能 带时常沿用分裂前原子能级的 名称,如 s, p, d , 带
正是能带论,导致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1
“能带理论”:是一个近似的理论。在固体中存在着 大量的电子,它们的运动是相互关联着的,每个电 子的运动都要受其它电子运动的牵连,这种多电子 系统严格的解显然是不可能的。 “能带理论”:是单电子近似的理论,就是把每个电子 的运动看成是独立的在一个等效势场中的运动。

固体物理学:第四章 能带理论

固体物理学:第四章 能带理论
第三步简化 —— 周期性势场 所有离子势场和其它电子的平均场是周期性势场
能量本征值的计算 选取某个具有布洛赫函数形式的完全集合,晶体中
的电子的波函数按此函数集合展开。
将电子的波函数代入薛定谔方程,确定展开式中的 系数应满足的久期方程,求解久期方程得到能量本征 值。
电子波函数的计算
根据能量本征值确定电子波函数展开式中的系数, 得到具体的波函数。
能带理论是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的主要理论基础。 能带理论对固体中电子的状态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物理 描述,成功地解释了固体的导电性,所以它一直是固 体物理学的核心部分之一。
(#) (#)中
能带理论是用量子力学研究固体中电子的运动规律,把原 本复杂的多体问题经过一定的近似处理后,转化为一个电子在 周期性势场中的运动,晶体中其它所有电荷的影响均可以用此 单电子的周期性势场来概括。有时也称能带理论为固体的单电 子理论。
这一能级分裂成由 N条能级组成的能带后,能 带最多能容纳 2N(2l +1)个电子。
例如,1s、2s能带,最多容纳 2N个电子。
2p、3p能带,最多容纳 6N个电子。
电子排布时,应从最低的能级排起。
能带理论强调了共有化的价电子以及在波矢 空间中的色散关系,在解释实验现象和预测物理 性质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功。说明了导体、非 导体的区别,是研究半导体理论问题的基础,推 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能带理论是一个近似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注意:能带理论的局限性
1. 一些过渡金属化合物晶体 价电子的迁移率小, 自由程与晶格间距相当, 电
子不为原子所共有, 周期场失去意义,能带理论不适 用了。
2.非晶态固体 非晶态固体和液态金属只有短程有序,两种物质的电
子能谱显然不是长程序的周期场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能带理论概述
朱士猛学号220130901421 专业凝聚态物理
摘要
本文综述了固体能带理论中的布洛赫定理、一维周期场中电子运动的近自由电子近似等基本理论。

还介绍了采用了近自由电子近似法来计算其能带结构。

可以看出,外推势能分布近似成为有限深势阱时与用超越方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而采用近自由电子近似方法在外推势能分布为量子阱的势能分布时与直接采用近自由电子近似来处理小带阶的量子阱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能带理论布洛赫定理近自由电子近似
1 引言
能带理论[1]是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期,在量子力学运动规律确定以后,它是在用量子力学研究金属电导理论的过程中开展起来的。

最初的成就在于定性地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性的特点。

例如,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说明了固体为什么会有导体、非导体的区别;晶体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为什么会远大于原子的间距等。

在这个时候半导体开始在技术上应用,能带理论正好提供了分析半导体理论问题的基础,有利地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后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能带论的研究从定性的普遍规律到对具体材料复杂能带的结构计算。

到目前,计算材料能带结构的方法有:近自由电子近似法、包络函数法(平面波展开法)[2,9,10,13]、赝势法[3,6]、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4,5,7,8,11]、K.P方法[12]。

人们用这些方法对量子阱[2,8,9,10]。

量子线[11,12,13]、量子点结构[16,17]的材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并取得了较好计算结果。

使得对这些结构的器件的设计有所依据。

并对一些器件的特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固体能带论指出,由于周期排列的库仑势场的祸合,半导体中的价电子状态分为导带与价带,二者又以中间的禁带(带隙)分隔开。

从半导体的能带理论出发引出了非常重要的空穴的概念,半导体中电子或光电子效应最直接地由导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子、空穴行为所决定,由此提出的P-N结及其理论己成为当今微电子发展的物理依据。

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具体形态与晶格结构的对称性和价键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的材料〔如Si,Ge与GaAs,InP)能带结构各异,除带隙宽度外、导带底价带顶在k空间的位置也不同,GaAs,InP等化合物材料的导带底价带顶同处于k 空间的中心位置,称为直接带隙材料,此结构电子-空穴的带间复合几率很大,并以辐射光子的形态释放能量,由此引导人们研制了高效率的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在光电子及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中,其重要性可与微电子技术中的
晶体管相比拟。

2 布洛赫定理[1]
能带理论的出发点是固体中的电子不再束缚于个别的原子,而是在整个固体内运动,称为共有化电子,在讨论共有化电子的运动状态时假定原子实处在其平衡位置,而把原子实偏离平衡位置的影响看成微扰,对于理想晶体,原子规则排列成晶体,晶格具有周期性,因而等效势场V (r)也应具有周期性。

晶体中的电子就是在一个具有晶格周期性的等效势场中运动,其波动方程为:
(1)
且有(2)
R n为任一晶格矢量。

布洛赫定理指出,当势场具有晶格周期性时,波动方程的解Ψ具有如下性质:
(3)
其中K为波矢量,(3)式表示当平移晶格矢量R n时,波函数只增加位相因子e ik·Rn。

(3)式就是布洛赫定理。

根据定理可以把波函数写成
(4)
其中u(r)具有与晶格同样的周期性,既
(5)
(4)式表达的波函数称为布洛赫函数,它是平面波与周期函数的乘积。

3 一维周期场中电子运动的近自由电子近似[1,19]
这是一个一维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的讨论,可以进一步了解在周期场中运动的电子本征态一些最基本的特点。

图1中画出了一维周期场的示意图。

所谓近自由电子近似是假定周期场的起伏比较小,作为零级近似,可以用势场的平均值代替V(x)。

把周期起伏[V(X)- 〕做为微扰来处理。

图1一维周期场
零级近似的波动方程为
(6)
它的解便是恒定场中自由粒子的解
(7)
上式在归一化因子中引入晶格长度L=Na,为原胞的数目,a是晶格常数(原子间距)。

引入周期性边界条件可以得到k只能取下列值
(8)
很容易验证波函数满足正交归一化条件。

(9)
由于零级近似下的解为自由电子,所以称为近自由电子近似。

按照一般微扰理论的结果,本征值的一级和二级修正为
(10)
(11)
波函数的一级修正为
(12)
其中微扰项
具体写出为
其中前一项,按定义就等于平均势场,因此能量的一级修正为0。

和都需要计算矩阵元,由于k,和k两态之间的正交关系
现在我们证明,由于V(x)的周期性,上述矩阵元服从严格的选择定则。


按原胞划分写成
对不同的原胞n,引入积分变数
并考虑到V(x)的周期性
就可以把前式(12)写成
(13)
现在区分两种情况:
(1),即k,和k相差,在这种情况下,显然,(13)式中的加式内各项均为1,因此
(14)(2),在这种情况下,(13)式中的加式可用几何级数的结果写成
K,和k又可写成{见(8)式}
因此,上式中的分子
同时,分母由于,所以不为零,在这种情况下,矩阵元(13)恒为零。

综合以上,我们得到,如果,则
(15)否则
很容易看到,上式中以V n表示的积分实际上正是周期场V(x)的第n个傅立叶系数。

根据这个结果,波函数考虑了一级修正(12)式后可以写成:
(16)
连加式的指数函数,在x改变a的整数倍时,是不变的,这说明括号内为一周期函数。

这类似于布洛赫函数的形式:可以写成一个自由粒子波函数乘上具有晶格周期性的函数。

根据(15),二级微扰能量可以写成
(17)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当
(18)
也就是
(19)
时,趋于, n表任意一个整数,也就是说,当k为整数倍时,E (2) k 趋向。

很显然,该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它只说明,以上的微扰论方法,对于在(19)式附近的k是发散的,因此不适用。

4 结束语
能带理论是现代固体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对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
[2]: Acta Physics Polonica A , Vol.93(1998), No.4 P567,Semiconductor superlattices with
small band offsets,G. Yang,L.A...
[3]: Phys.Rev.B Vo1.14,No.2,pp.556一582,1976
[4]: J.Phys.Chem.Solida,Vol.44,No.5,pp.365一378,1983
[5]: Phys.Rev.B Vol.16,No.2,pp.790-795,1977
[6]: T.C.McGill,Proc.17 th.Inter.Conf.Phys.Semiconductor,375(19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