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调度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配送路线安排与车辆调度ppt课件

配送路线安排与车辆调度ppt课件
B0
表 6-2 节约量表 (单位:公里)
B1
5
B2
2
7
B3
3
8
18
B4
14 8
5
7
B5
9
10
10
13
17
B6
11 10 10 14 22 24
B7
17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4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二、VRP问题精确求解方法的局限性
1. VRP问题求解思路 VRP问题的求解方法一般相当复杂,通常 的做法是应用相关技术将问题分解或者转化 为一个或多个已经研究过的基本问题(如旅 行商问题、指派问题、运输问题、最短路问 题、最小费用流问题、中国邮递员问题等), 再使用相对比较成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 求解。
1
第一节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介绍责任那些事浅谈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法律责任和案例分析现代农业示范工程设施红地球葡萄栽培培训材料
配送路线安排与车辆调度问题
及节约法原理
一、配送路线安排与车辆调度问题
配送路线安排与车辆优化调度问题常被分为车
辆路线安排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
7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调车作业计划》PPT课件

《调车作业计划》PPT课件
23
24
第三节 调车作业 计 划
(二)编组调车作业计划
由于解体广泛采用了解体照顾编组,按调车场 固定线路分解车辆的作业方法,所以除编组摘挂列 车外,其他列车的编组作业,一般只在一条线上或 几条线上连挂车辆和车列转线两项作业。例如,表 3-4解体30138次“坐编”30052次的调车作业计划 中,属于编组作业的只有最后两钩。
第三章 车站作业计划与指挥 第三节 调车作业计划
1
第三节 调车作业 计 划
班计划规定了一个班的总任务,阶段 计划规定了每台调车机车解编、取送等 各项作业顺序和起止时间;调车作业计 划规则是每台调车机的具体行动计划。
调车作业计划由调车领导人(车站调 度员、调车区长或车站值班员)负责编 制,并以调车作业通知单的形式下达给 调车指挥人及有关人员执行。
22
第三节 调车作业 计 划
要求分部解体30053次后,将30051次和30053次 到达乙站的20车送货217车、送货33车,并将货场往 丙站的10车取回10道。为此,应从乙2(货2)后开 口,以便利用机前集结,实现对口连挂,减少钩数 。同时,在解体第二批车列时,为了减少重复作业 ,照顾送车,应将乙3(货3)活用线路,分解到9道 ,调车作业计划如表3-5所示。
在毛玻璃板上画成与车场股道相同的格数,根据担当解 体任务的机车所在方向,统一规定上下端代表的方向。例 如,调车场两端为南北方向,担当解体任务的机车在南端 ,可规定上端为北,下端为南。此时,毛玻璃板上现车自 上而下的顺序,就是调车场现车从北到南的顺序。
8
什么是毛玻璃?
用金刚砂等磨过或以化学方法处理过﹐表面粗 糙的半透明玻璃。也就是磨砂玻璃的俗称。
10
第三节 调车作业 计 划
三、调车区现车的掌握 编组列车或送车时,根据调车作业通知

《车辆调度方法》PPT课件

《车辆调度方法》PPT课件
最优化原理的应用:从最短路上的每一点到终点的部分道路,也一定是从该点到终点的最短路 。
18
第四阶段:两个始点D1和D2,终点只有一个;
表1
本阶段始点 (状态)
D1 D2
阶段4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E 10 6
到E的最短距离
10 6
本阶段最优终点 (最优决策)
E E
分析得知:从D1和D2到E的最短路径唯一。
表3 阶段2
本阶段始点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状态)
C1
C2
B1
2+12=14
1+11=12
B2
4+12=16
7+11=18
B3
4+12=16
8+11=19
B4
7+12=19
5+11=16
分析得知:如果经过B1,则走B1-C2-D2-E;
如果经过B2,则走B2-C3-D1-E;
如果经过B3,则走B3-C3-D1-E;
乙圈: 半圈长=4+4+5+8/2=10.5公里 外圈长=8公里 里圈长=4+5=9公里
练习
最短路径问题
例1 多阶段决策法 下图表示从起点A到终点E之间各点的距离。求A到E的最短路径。
4
A
3
3 2
B1
2
1 6
4
B2
7
2
4
8
B3 3
75 1
4
C1
8 6
7
C2
5
1 6
C3
D1
10
E
D2
6
讨论:
1、以上求从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转化为四个性质完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子问题,即分 别从Di 、Ci、Bi、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

车辆调度作用及特点介绍.ppt

车辆调度作用及特点介绍.ppt

任务布置
门店 A B
品名 龙井茶叶 光明牛奶 可口可乐
雪碧 喜多毛巾 可口可乐 光明牛奶
雪碧
需求商品情况
规格
数量
毛重
总重
500克/袋
5箱 11千克/箱 55千克
250克/袋
10箱 8.5千克/箱 85千克
1.25千克/瓶 50箱 8.5千克/箱 425千克
1.25千克/瓶 50箱 8.5千克/箱 425千克
各种问题,准确及时地发
布调度命令,保证运输计
划的完成。
及时性
4
调度工作的时间尤其重要,无论是
工时的利用、配送环节的衔接,还
是装卸效率的提高、运输时间的缩
短,无不体现了时间的观念。
4
辆、货物、驾驶员等资源,实现最
小的运力投入。
车辆调度特点
计划性
事先划分好配送区域,配送车
辆按照已经划分好的区域线路
1
执行每日的配送工作。
预防性。
2
运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多,情况变
化快,因此,调度人员应对生产中
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预见。
车辆调度特点
机动性
机动性就是必须加强运输
信息的反馈,及时了解运
3
输状况,机动灵活地处理
统筹全局考虑接到的订单情况,
提前做好订单实施的准备
1
及时了解配送任务的执行情况
调度工作覆盖了接收订单、订单实
2
施等部分,覆盖了配送任务的整个
过程。
车辆调度作用
促进配送及相关作业的有序进行
做好工作计划,并不断监
督,这种情况下,配送等
3
有关作业可以按照调度的
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下去。

车辆调度方法

车辆调度方法
)确定目标
(1)以效益最高为目标。 (2)以成本最低为目标。 (3)以路程最短为目标。 (4)以吨千米数最小为目标。 (5)以准确性最高为目标。 (二)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
(1)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 (2)满足收货人对货物送达时间范围的要求; (3)任允许通行的时间段内进行配送; (4)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得超过率辆容积和载员量的
• 三、集装箱尺寸和重量
(一)集装箱尺寸
1、外部尺寸
2、内部尺寸
集装箱内部高度尺寸分为公称高度尺寸和净空高 度尺寸
公称尺寸是指不计公差,用近似整数表示的集装 箱的尺寸;
净空尺寸是指集装箱内部不考虑角件凸出部分的 尺寸。
3、集装箱箱门尺寸:箱门开口部分的宽度和高度的 尺寸
集装箱箱门最小开口尺寸
箱型
高度(mm) 宽度(mm)
1AA
2282以上
2290以上
1A、1B、1C、 1D
2130以上
2290以上
• (二)集装箱重量 自重(T),又称空箱重量 载重(P),又称载货重量 额定重量(R),最大工作总重量
P=R-T
• 四、集装箱的结构
(一)常用的干货集装箱的基本结构和构件 主要有:
框架、两个侧壁、两个端壁、箱顶、箱底、 箱门和角件
1.3
1.6
运输定额比派车
车辆种类 运水泥车 运盘条车 运玻璃车 车辆总数
辆数
辆数
辆数
大型车辆 5
6
9
20
中型车辆
20
20
小型车辆 30
30
货运量 580
402
126
(吨)
集装箱
一、集装箱的定义 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国际标准集装箱作如下定义: 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 (1)具有耐久性,其坚固程度足以反复使用 (2)便于为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 种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 (3)装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从一种运输方式转 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时 (4)设计时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 (5)内容积1立方米或1立方米以上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七篇铁路运输调度工作PPT课件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七篇铁路运输调度工作PPT课件
根据列车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列车作业计划,确保列车安全、准时、高效地完成运 输任务。
列车运行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建立完善的列车运行信息管理 系统,实时收集列车运行数据, 如车次、时间、位置、速度等。
通过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等方 式,及时将列车运行信息传递 给相关人员,以便于调度指挥 和运输组织。
对列车运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为优化列车调度和运输组织提 供数据支持。
旅客列车调度指挥工
04

旅客列车运行计划的编制与调整
根据客流情况,合理安排旅客列 车车次、始发终到时间、经由路 线和停站时分,满足旅客出行需
求。
及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应对突 发客流、天气等变化,确保列车
运行安全、正点。
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提高旅客出 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旅客列车调度的基本方法
采用先进的调度指挥系统,实时监控旅客列车运行状态,实现科学调度。
调度指挥原则
02
预防为主,及时应对,确保安全。
调度指挥措施
03
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前预警,及时采取应
对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THANKS.
调度工作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第一
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是调度工作 的首要任务。
集中领导
调度工作实行集中领导,统一 指挥。
按图行车
列车应按照列车运行图规定的 时刻和线路运行。
保障重点
优先保障重点列车和重要物资 的运输。
列车调度指挥工作
02
列车运行计划的编制与调整
根据客货流调查和预测,结合列 车编组计划、运输方案及运输能 力等因素,编制列车运行计划。
注意事项

装车配载与车辆调度作业ppt课件

装车配载与车辆调度作业ppt课件
触,承运人不得任意开封。 • 4.同一地点货物尽可能一次积载,根据车厢确定方法。 • 5.确定合理的堆码层次及方法,恰当积载方法使车厢
高度、长度、宽度充分利用 • 6.积载时不允许超过车辆所允许的最大载重量。 • 7.积载时车厢内货物重要应分布均匀 • 8.车厢内应分布均,防止碰撞、沾污。
5
6
二、车辆调度
15
2.车辆调度工作的特点 ⑴计划性 ⑵预防性 ⑶机动性
16
容量配装法
• 车厢容积V,车辆载重量W,现要装载质量 体积为R1、R2的两种货物,使得车辆的载 重量和车厢容积均被充分利用。
• 设两种货物的配装量为W1和W2
W1+W2=W
W1=V-WR2/R1-R2
• W1R1+W2R2=V
W2=V-WR1/R1-R2
50 80
120
100
B1 (140) B3 (60) A4(140) B4(100)
80
A3 (60)
20 B2 (20)
20
• 步骤: • 1.破圈:从距离最大的地方破。 • 2.配送:就近原则实施配送的初始方案 • 3.验证:无对流;内圈长与长均与外圈长均
小于相应总圈长的一半,即为合理方案 • 4.调整:若不合理,例如内圈长大于总圈长
装满载。
4
• 车辆积载的原则
• 安排好顺序,如:后送先装,还要考虑(怕震、怕压、 怕撞)、形状、体积、质量,选择恰当的装卸方式。
• 1.轻重搭配的原则,重货置底部,避免重货压轻货。 • 2.大小搭配,采取不同尺寸大小货物,在同一层或上
下层合理搭配,减少厢内的空间。 • 3.货物性质搭配,注意化学属性、物理属性,相互抵
(一)车辆调度工作的原则及程序 (二)车辆调度的要求 (三)车辆调度的技术设备 (四)车辆调度的工作特点 (五)车辆调度的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行车调度 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行车调度  ppt课件
1)横坐标。 2)纵坐标。 3)垂直线。 4)水平线。 ① 按区间实际里程比率确定:即按照整个区段各个车站实际里程的 比例来确定站名线的位置。采用这种方法,列车运行图上的站间距 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能明显表示出站间距的大小。但是由于各区 间线路和横纵断面的不同,列车运行的速度也不相同,列车在整个 区段的运行线是一条折线。这样画出来的列车运行图非常不美观, 并且不利于发现区间运行时分上的差错,所以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
PPT课件
20
【理论知识】 10.2 列车运行图
图10-8 单双线运行图
PPT课件
21
【理论知识】 10.2 列车运行图
图10-9 平行运行图
PPT课件
22
【理论知识】 10.2 列车运行图
② 非平行运行图(见图10-10):列车运行图中铺画有不同速度和不同类 型的列车,因此运行图中的运行线相互不平行。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中,市郊铁路会采用此种类型的运。
下行的列车数量以及列车运行方式的不同,列车运行图可以分为不同
的类型。
1)按区间正线数目不同分类。
① 单线运行图(见图10-6):在单线区段上,上下行方向的列车都在同
一正线上运行,两个方向的列车必须在车站进行交会。单线运行图多
数在运量不大的市郊铁路运用。
② 双线运行图(见图10-4):在双线区段上,上下行方向的列车分别在
PPT课件
4
【理论知识】 10.1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的工作内容
1.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工作的作用与任务
图10-1 控制中心调度机构PPT Nhomakorabea件5
【理论知识】 10.1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的工作内容
2.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机构: 具体分工包括:运营控制中心(OCC)。 车辆段控制中心(DCC)。 车辆段信号控制室。 车站综控室。 行车调度员。 列车驾驶员 。 车站行车值班员 车辆段运转值班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A
3
3 2
2 B1
1 6
4 B2 7
2
48 B3 3
75 1
4
C1
8
6
7 C2 5
1 6
C3
D1
10
E
D2
6
讨论:
1、以上求从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转化为四个性质完全相同,但 规模较小的子问题,即分别从Di 、Ci、Bi、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
最优化原理的应用:从最短路上的每一点到终点的部分道路,也一定 是从该点到终点的最短路。
B3
4+12=16 8+11=19 3+11=14
B4
7+12=19 5+11=16 1+11=12
分析得知:如果经过B1,则走B1-C2-D2-E;
如果经过B2,则走B2-C3-D1-E;
如果经过B3,则走B3-C3-D1-E;
如果经过B4,则走B4-C3-D1-E。
到E的最 本阶段最优终 短距离 点(最优决策)
.
第四阶段:两个始点D1和D2,终点只有一个;
表1
本阶段始点 (状态)
D1 D2
阶段4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到E的最短距离
E
10
10
6
6
本阶段最优终点 (最优决策)
E E
分析得知:从D1和D2到E的最短路径唯一。
18
.
第三阶段:有三个始点C1,C2,C3,终点有D1,D2,对始点和终点进行分析和 讨论分别求C1,C2,C3到D1,D2 的最短路径问题: 表2
2.运输线路成圈的图上作业法
第一步 作出初始方案
A (36) B (23)
C (13)
D
.
+20 -30
-50
+20
(18)
E
(45)
F
-20
G (29)
I (23) H
(25)
+100
-70
-30
+60
A
B 30
C 20
D
+20 -30
-50
+20
60
E
.
20
80 F
-20
I 10 -30
H
G
按“各站供需就近调拨”的原则进行调配。
.
1.运输线路不成圈的图上作业法
.
A
+10 B
-2
C
-5
D
+3
G
-4
F
E
+9
-11
1.运输线路不成圈的图上作业法
.
A
D
+10 B 10
3
+3
-2
C
8
-5
6
5 E
-11
G
-4
F
4
+9
2.运输线路成圈的图上作业法
运输线路成圈,就是形成闭合回路的“环”形路线,包括
+60 50
-70
+100
外圈长=45+25+18+23=111公里
里圈长=23公里
全圈长=45+23+25+18+23+36=170公里
半圈长=170/2=85公里
调整流向
A
B 10
C 20
D
+0 20 -30
-50
+20
40
E
.
80 F
-20
I 30 -30
H
G
+60 30
-70
+100
外圈长=25+18+23=66公里
12
C2
13
C3
14
C3
12
C3
20
.
第一阶段:只有1个始点A,终点有B1,B2,B3,B4 。对始点和终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分别求A到B1,B2,B3,B4的最短路径问题:
本阶段始 点(状态)
一个圈(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和多个圈。成圈的线路
流向图要同时达到既无对流现象、又无迂回现象的要求才是最
优流向图。
对于成圈运输线路的图上作业法,可按下述三个步骤寻求
最优方案,如表所示。
.
表 成圈运输线路的图上作业法的步骤
步骤


.
去段破圈 确定初始 运输方案
检查有无 迂回现象
重新去段 破圈,调 整流向
.
车辆调度方法
.
图上作业法
——物资调拨
图上作业法
.
图上作业法的原则可以归纳为:
流向划右方,对流不应当;
里圈、外圈分别算,要求不能过半圈长;
如若超过半圈长,应去运量最小段;
反复运算可得最优方案。
1.运输线路不成圈的图上作业法
对于运输线路不成圈的流向图,只要不出现对流现象,就
是最优调运方案。
运输线路不成圈的图上作业法较简单。就是从各端点开始,
在超过全圈总长1/2 的里(外)圈各段流向线上减去最小运 量,然后在相反方向的外(里)圈流向线上和原来没有流向线 的各段上,加上减去的最小运量,这样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线路 流向图,然后转到第二步检查有无迂回现象。如此反复,直到 得到最优线路流向图为止。
如果全圈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圈,则需分别对各圈进行是 否存在迂回线路的检查,如果各圈的里、外圈都不超过全圈总 线长的1/2 ,则不存在迂回现象,此方案为最优运输方案。
就是在成圈的线路中,先假设某两点间的线路“不通”, 去掉这段线路,把成圈线路转化为不成圈的线路,即破圈;按 照运输线路不成圈的图上作业法,即可得到初始运输方案。
因为流向箭头都统一画在线路右边,所以圈内圈外都画有 一些流向。分别检查每个小圈,如果圈内和圈外流向的总长度 都不超过全圈总长度的1/2 ,那么,全圈就没有迂回现象了,这 个线路流向图就是最优的,对应的就是最优运输方案。否则转 向第三步。
19
第二阶段:有4个始点B1,B2,B3,B4,终点有C1,C2,C3。对始点和终点进行 分析和讨论分别求B1,B2,B3,B4到C1,C2,C3 的最短路径问题:
.
表3 阶段2
本阶段始点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状态)
C1
C2
C3
B1
2+12=14 1+11=12 6+11=17
B2
4+12=16 7+11=18 2+11=13
调整方案 1 4
甲圈 3
2
乙圈
2
6 7
.
甲圈: 半圈长=7+2+3+6+4+3/2=12.5公里 外圈长=4+7=11公里 里圈长=2+3+3=8公里
乙圈: 半圈长=4+4+5+8/2=10.5公里 外圈长=8公里 里圈长=4+5=9公里
练习
.
.
最短路径问题
例1 多阶段决策法
下图表示从起点A到终点E之间各点的距离。求A 到E的最短路径。
里圈长=23+36=59公里
全圈长=45+23+25+18+23+36=170公里
半圈长=170/2=85公里
3.运输线路成两圈的图上作业法
.
初始方案 5
甲圈 4
8
1
2
3
乙圈
8
.
甲圈: 半圈长=7+2+3+6+4+3/2=12.5公里 外圈长=4公里 里圈长=2+3+6+3=14公里
乙圈: 半圈长=4+4+5+8/2=10.5公里 外圈长=0公里 里圈长=4+4+5=13公里
本阶段始点 (状态)
C1 C2 C3
阶段3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D1
D2
本阶段最优终点 到E的最短距离 (最优决策)
8+10=18
6+6=12
12
D2
7+10=17
5+6=11
11
D2
1+10=11
6+6=12
11
D1
分析得知:如果经过C1,则最短路为C1-D2-E; 如果经过C2,则最短路为C2-D2-E; 如果经过C3,则最短路为C3-D1-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