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城蔬菜水果批发市场项目设计方案说明
综合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综合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贸市场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空间不足、设施老旧、管理不善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个综合农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市场不仅要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还要促进农业生产、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综合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
方案目标和范围目标是建设一个集农产品销售、物流运输、信息交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
市场的面积预计在5000平方米左右,分为多个区域,包括生鲜区、干货区、休闲区和停车场。
市场将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现状分析现有市场大多分散,缺乏专业化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服务质量低下。
通过调研发现,周边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对新鲜、绿色、安全食品的需求尤为迫切。
因此,建立一个集中的市场将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
需求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周边居民人口达到10万人,日均消费农产品约50吨。
市场的建立将直接服务于周边居民,同时吸引更多的农产品生产者进入市场,形成良好的供需互动机制。
此外,市场也将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他们的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实施步骤市场建设项目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将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市场的整体规划,包括建筑设计、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等。
设计方案需符合环保标准,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
施工阶段选定可靠的施工单位,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将设立监督小组,定期检查进度和质量。
预计施工周期为6个月。
运营准备阶段市场建成后,将进行试运营,测试各项设施的功能和服务。
根据反馈调整运营模式,确保市场在正式运营时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正式运营市场正式运营后,将邀请周边居民和农民参与市场的推广活动,提升市场的知名度。
同时,建立会员制度,给予常客折扣和优惠,增加客户粘性。
运营管理市场的运营管理将由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
蔬菜市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蔬菜市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一、设计背景蔬菜市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商业空间,其建筑设计方案应满足市场运营的需求,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和便利的交易场所。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蔬菜市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以供参考。
二、方案概述该蔬菜市场建筑设计方案以功能性为主要考虑因素,兼顾美观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包括市场布局、空间划分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
三、市场布局1. 节能设计:对市场内外的能源消耗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采用高效节能系统和设备。
2. 空气流通:合理设置进出通道和通风口,以确保空气流通,保持蔬菜的新鲜度。
3. 市场分区:根据蔬菜种类和市场需求,将市场分为不同的区域,方便消费者购物和供应商交易。
4. 室内照明:采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以提供舒适明亮的环境。
四、空间划分1. 货物存储区:设计合理的货物存放区域,包括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其他相关农产品的存放。
同时,应考虑货物堆放的便捷性和整体美观性。
2. 交易区:划分适宜的交易区域,为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交易环境。
3. 办公区:设置管理人员的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和会议室等,以提供高效的市场管理和运营。
4. 公共区域:设计合理的公共区域,包括休息区、餐饮区等,以营造舒适的购物氛围。
五、建筑风格1. 环保材料:选择环保材料作为建筑主要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自然元素:融入自然元素,例如绿化和景观设计,以提升整体环境质量。
3. 开放式设计:采用开放式设计,使市场更加通透和宽敞,同时增强交流和互动性。
六、安全与便利1. 消防安全:设计合理的消防设施和防火措施,以确保市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便利设施:设计合理的洗手间、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以提供便利的服务。
七、总结该蔬菜市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旨在提供一个设计思路和框架,以满足蔬菜市场的功能需求和美观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市场规模和环境特点进行细化和调整,以确保最终的建筑设计能够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和运营模式。
农贸市场建设项目设计说明

农贸市场建设项目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农贸市场是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是农民走向城市的桥梁,也是城市居民获取新鲜农产品的重要场所。
然而,当前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脏乱差、设施陈旧、交通拥堵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为了改善农贸市场的情况,提高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和质量,设计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贸市场势在必行。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建造一个现代化的农贸市场,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心地带。
市场占地面积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包括市场摊位、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海鲜等经营区域,以及商务办公、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设施。
三、建设目标1.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和服务,满足市民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2.注重环保和卫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无污染、无异味的市场。
3.引进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市场的管理水平和交易效率。
4.吸引更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就业增长。
四、建设内容1.市场摊位区:设置X个摊位,规划合理的布局和分区,注重摊位的空间利用率和通风透光的效果,保证摊位间有足够的距离,避免拥堵现象。
2.生鲜区:提供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海鲜等多个区域,设置冷藏设备,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3.商务办公区:设置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公共服务中心等,方便管理者和经营者进行交流和协商。
4.休闲娱乐区:设置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提供一个舒适的氛围,方便市民休闲娱乐。
5.餐饮区:设置小吃摊位和餐厅,满足市民就餐需求。
五、设计原则1.优化空间规划,合理安排各功能区域,使市场布局紧凑有序,方便市民购物和交易。
2.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美观舒适的环境,营造宜人的氛围。
3.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和交易效率。
4.注重安全和卫生,制定相应规范和措施,确保市场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六、项目效益1.市民购物环境得到改善,提供更多高品质农产品,满足消费需求。
2.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和就业增长。
农贸市场策划方案

农贸市场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和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农产品市场成为了人们购买生鲜食材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农贸市场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产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亟待改进和提升。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策划和实施一系列改进措施,打造一家规范、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农贸市场,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同时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销售和展示平台。
三、策划内容3.1 市场规划•选址:选择地理位置便利、交通便捷的区域作为农贸市场的选址,同时确保场地面积足够,能容纳较多的商户和消费者。
•布局设计:根据市场规模和人流量,设计合理的布局,包括摊位划分、通道设置、设施设备规划等,以提高市场的运营效率和消费舒适度。
3.2 管理体制•设立市场管理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农民代表、市场商户等组成,负责市场的管理和规范运营。
•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明确市场经营规范,对商户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3.3 商户培训和管理•培训计划:针对商户,开展农产品认知、卫生安全、销售技巧等培训,提高商户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认识。
•商户管理:建立商户考核机制,定期对商户进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商户提供整改建议,确保市场内商户能够遵守规范经营。
3.4 品牌推广•建立市场品牌:制作市场宣传标识、海报、折页等,突出市场特色和品牌形象。
•进行线下活动:定期举办农产品展销、农业科普讲座、烹饪大赛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和购买。
•利用社交媒体: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市场特色和活动,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3.5 环境改善•场地卫生:定期清洁消毒市场场地和设施设备,确保卫生条件符合相关标准。
•垃圾分类:引入垃圾分类制度,设置相应垃圾桶,引导商户和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绿化美化:增加绿化物种,布置花卉植物,改善市场的空气质量和环境氛围。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农贸市场策划方案的实施,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 1. 提供优质农产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给消费者安心健康的食材。
农贸市场方案设计

农贸市场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贸市场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购物需求,而是更加注重购物环境的舒适性、商品的品质和多样性,以及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因此,为了打造一个现代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农贸市场,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方案设计。
二、市场定位本农贸市场将定位为服务周边居民,提供新鲜、安全、丰富的农产品和日用品的综合性市场。
市场将以整洁的环境、合理的布局、优质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吸引顾客,成为周边居民购物的首选之地。
三、场地规划(一)市场布局1、蔬菜区:位于市场入口附近,方便顾客购买。
摊位设置为开放式,展示新鲜的蔬菜。
2、水果区:紧邻蔬菜区,提供各类时令水果。
3、肉类区:相对独立,设置冷藏设备,保证肉类的新鲜度。
4、水产区:设置独立的水槽和排水系统,保持区域的清洁和卫生。
5、粮油副食区:集中销售粮油、调味品等副食品。
6、熟食区:采用封闭的摊位,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7、日用品区:位于市场的后方,提供各类生活用品。
(二)通道设计1、主通道宽度不小于 3 米,次通道宽度不小于 2 米,确保人流畅通。
2、通道地面采用防滑地砖,保持干燥清洁。
(三)停车场在市场周边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方便顾客停车购物。
四、摊位设计(一)摊位尺寸根据不同的商品种类,设计不同尺寸的摊位。
例如,蔬菜摊位宽度为 15 米,长度为 2 米;肉类摊位宽度为 18 米,长度为 25 米。
(二)摊位设施1、每个摊位配备照明设备、水龙头和排水设施。
2、摊位台面采用不锈钢材质,易于清洁和消毒。
五、设施设备(一)通风系统安装良好的通风设备,保持市场内空气流通,减少异味。
(二)消防设施配备齐全的消防器材,设置疏散通道和指示标志,确保市场的消防安全。
(三)冷藏设备在肉类区和水产区配备冷藏展示柜,保证商品的新鲜度。
(四)电子秤统一配备经过校准的电子秤,杜绝短斤少两的现象。
(五)监控系统在市场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实现全方位监控,保障顾客和商户的安全。
农贸市场策划方案参考

农贸市场策划方案参考一、项目背景农贸市场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重要场所,发挥着农产品交易、市民购物、社交互动等多重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传统的农贸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环境卫生、商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为了提升农贸市场的形象和竞争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策划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目的1.目标:通过策划方案的实施,提升农贸市场的形象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物,增加市场的交易量和商户的收入。
2.目的:改善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商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增加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策划方案1.改善环境卫生:a)增加垃圾分类设施,提供垃圾分类指导,促进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b)加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市场清洁和消毒,确保市场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c)设置公共厕所,并加强管理,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
2.提高商品质量:a)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b)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和抽检,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的流入市场。
c)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提高市场上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3.提升服务水平:a)培训商户的销售技巧和服务意识,提高商户的服务水平。
b)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和意见。
c)增加市场的便民设施,如提供停车位、购物车等,方便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4.市场推广:a)制定市场宣传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市场的改善和优势。
b)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买。
c)与周边社区合作,举办农产品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活动,提高市场的社会影响力。
四、实施计划1.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成立专门的策划团队,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监督。
3.与市场商户和消费者进行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逐步推进各项改进措施,确保策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五、预期效果1.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市场整洁、无异味,消费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农贸市场设计方案(一)2024

农贸市场设计方案(一)引言概述:农贸市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农产品交易场所,为了提升农产品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设计一个合理的农贸市场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场地规划、硬件设施、环境布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运营五个方面,深入探讨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正文内容:一、场地规划1. 农贸市场设计理念:以功能区划分为基础,合理规划交易区、休闲区和服务区。
2. 场地规模和布局:考虑到交易量和人流量,确定场地面积,并合理规划交通连接和路径分配。
3. 物流与仓储设施:设计合理的物流路线和仓储设施,确保农产品供应链畅通。
二、硬件设施1. 市场建筑设计:采用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注重通风、采光和环保特性。
2. 农产品展示和储存设施:配置展示台、冷库和保鲜设备,以确保农产品的品质。
3. 餐饮和厕所设施:合理安排餐饮区和厕所位置,提供方便快捷的用餐和卫生设施。
三、环境布置1. 绿化和景观设计:增加植被覆盖和景观元素,创造宜人的交易环境。
2. 噪音和污染控制:采取隔音和净化设施,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对市场的影响。
3. 安全与便利设施:设置灭火设备、监控系统和紧急出口,保障市场的安全和便利。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 传统农产品展示:设置专门区域,展示传统农产品,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
2. 农民工艺品展销:提供展销场地,让农民工艺品得以展示和销售,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3. 农业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农业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消费者和游客参与。
五、管理运营1. 市场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经营行为。
2. 市场监督与服务:建立监督机构,加强市场的监督和服务,保障市场秩序和交易权益。
3. 市场宣传和推广: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市场宣传,增加市场知名度和吸引力。
总结:本文利用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格式,从场地规划、硬件设施、环境布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运营五个方面阐述了农贸市场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农贸市场能为农产品交易提供良好环境,同时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提升市场的管理运营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农产品购销体验。
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农贸市场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贸市场的环境、设施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农贸市场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因此,需要对农贸市场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以提升其整体水平。
二、设计目标1、打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愿意前来购物。
2、合理规划摊位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方便商户经营。
3、完善市场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垃圾处理设施等,提升市场的服务水平。
4、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市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市场布局1、摊位分区蔬菜区:将蔬菜摊位集中设置,按照不同的品种进行分类,如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等。
水果区:设置在市场的显眼位置,展示各种新鲜水果,方便消费者挑选。
肉类区:分为猪肉区、牛羊肉区和禽类区,配备冷藏设备,保证肉类的新鲜度。
水产区:设置独立的水产摊位,配备水槽和排水设施,保持地面干燥。
干货区:售卖各种干调、粮油、副食等商品,摊位相对独立,避免受到潮湿的影响。
熟食区:设置在相对封闭的区域,配备防蝇、防尘设施,保证食品卫生。
2、通道设计主通道宽度不小于 3 米,次通道宽度不小于 2 米,确保人流和物流的畅通。
通道地面采用防滑地砖,避免消费者滑倒。
3、公共区域在市场入口处设置休息区,配备座椅和饮水机,方便消费者休息。
设立服务台,提供咨询、投诉、公平秤等服务。
四、摊位设计1、摊位尺寸蔬菜摊位:长 2 米,宽 15 米。
水果摊位:长 25 米,宽 18 米。
肉类摊位:长 2 米,宽 12 米。
水产摊位:长 25 米,宽 15 米。
干货摊位:长 2 米,宽 12 米。
熟食摊位:长 2 米,宽 15 米。
2、摊位设施每个摊位配备照明灯具、插座和水龙头。
蔬菜和水果摊位设置货架,方便展示商品。
肉类摊位配备冷藏柜和案板。
水产摊位配备水槽和供氧设备。
熟食摊位配备玻璃罩和加热设备。
五、建筑设计1、外观设计农贸市场的外观设计应简洁大方,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毅德商贸城蔬菜水果批发市场项目设计方案说明第一章区位现状条件分析一、工程概况1.1 >本工程为毅德商贸城蔬菜水果批发市场项目,位于省市榆中县和平镇,312国道以南,毅德大桥(二路桥)以北,柳沟河西侧。
基地呈不规则长方形,基地东西长约166m,南北长约2270m总建设用地面积约257364.97平方米。
本项目规划新建1〜34圳娄、1〜10校易通道,拟建一栋办公楼,一栋宾馆,一栋仓库,总建筑面积149066.1平方米。
二、区域环境概况1. 地理环境本项目位于市榆中县和平镇。
榆中县位于省中部,地处东经103 49’ 15" -104 34’ 40〃,北纬35 34’ 20〃-36 26’ 30〃之间。
位于市东郊,西靠市城关区、七里河区,东邻市安定区,西南与临洸县交界,北隔黄河与市相望,东北与会宁县、靖远县接壤,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地形地貌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总的地势特点为东、南、北高,中部低。
南部兴隆山、马衔山海拔1400-2400^南、北山之间为榆中盆地,包括榆中一一三角城平原、连搭一一定远平原、和平平原及宛川河河谷平原。
本工程位于榆中一—三角城平原、宛川河河谷平原及其之间的黄土丘陵。
榆中县位于秦岭褶皱系的东延部分、祁吕贺兰山构造前弧两翼。
榆中县地层出露较完整,南、北两山主要分布着前第四纪地层,山露地层以前震旦系、前寒武系区域变质岩及加晨东期花岗岩,榆中盆地则广泛分布着第四系地层,从下更新统到全新统均有出露,成因类型复杂,主要以风积、冲积、冲-洪积三种为主,地层岩性主要为砂砾卵石及黄土。
榆中-三角城平原第四系厚度较厚,一般为50-150m而宛川河河谷平原第四系较薄,一般为30~50na3.地质特征(1)场地地层的构成与特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3.9.10 )可知,本项目所在地地层的构成与特征。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①耕土层:厚度0.20 ~ 1.000m。
褐黄色,以粉土为主,土质不均匀,含大量植物根系,稍湿,稍密。
②黄土状粉土层:埋深0.20〜1.00m,厚度0.70〜38.90,层面高程1713.14-1780.58m。
西侧山顶区域厚,东侧冲沟区域薄。
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孔隙、虫孔较发育,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稍湿,稍密。
③碎石层:埋深0.00〜39.80,勘察厚度0.50〜5.50m,层面高程1698.04〜1748.00层面分布整体呈南高北底,西高东低。
埋深分布总体呈西深东浅。
杂色,磨圆度较差,呈棱角形。
成份以石英岩、花岗岩、变质砂岩等为主。
粒径以2-8厘米为主,最大15厘米,骨架颗粒含量约占全重的55~65%级配一般,交错排列。
碎石颗粒呈中风化,粒径随深度增大,充填物以角砾及砾砂为主,含土量随深度减小,中密。
4.气候气象榆中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
榆中县冬季主导风向,西风和西南风。
气象统计资料如下:大气压力:冬季610mbar, 夏季606mbar;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3 C计算采暖天数155天年平均气温6.7 C极端最高气温34.5 C极端最低气温—25.7 C年平均降水量394.51mm年平均蒸发量1370.8mm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3 C年平均风速:冬季1.1 m/s 夏季1.7m/s最大冻土深度106cm5.水文水系榆中县主要地表水为黄河,黄河在此处流经盆地进桑园峡入榆中县境东流,桑园峡全长21.8km,其中有12km在县境。
从虎头崖北到乌金峡峡门止,长39kg是榆中县、皋兰县、市间的界河,沿途有柳沟河、苑川河、桑园峡、烧炭沟、麋鹿沟、红沟、大浪沟、苦水沟等水流注入。
全县水能资源充足,全县地表水大多发源于马啣山,年总径流量5349万nB ;地下水总储量约为9.39亿nB ,灌水主要来自黄河水。
榆中县北部山区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无良好的储水构造。
潜水储量少,水质差。
基岩裂隙水,一般都小于0.1 L/s。
只有在大的断层破碎带上才有较大的泉水出露。
北山河沟之中,虽有厚度10~40m宽度几米至数十米的砾石层分布,因分选性差,储水量少,水质差。
北部山区地下水径流模数,枯水期为0.0004〜0.33L/S • km2,大部分小于.001 L/s • km2北部山区的基岩裂隙水、黄土下的潜水及沟谷潜水,与地面水的流向一致,通过各河沟注入黄河或苑川河。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及含水层性质,榆中县区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基岩裂隙水、中新生界孔隙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在勘察区主要以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为主,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区地下水位多年持续下降,累计降幅为5~10m6.土壤榆中县总面积3301.64k nf,合495.24615万亩。
其中,可耕地188.62476 万亩,占总面积的38.1%;林地5.18384万亩,占总面积的1.05%;牧草地213.90346 万亩,占总面积的13.19%;园地1.13955万亩,占总面积的0.23%;建设用地19.80013万亩,占总面积的3.99%;水域4.72269万亩,占总面积的0.95%;未利用的土地61.43505万亩,占总面积的12.4%。
县土壤分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堺土、灰钙土、灌淤土、黄绵土、红土8类,13个亚类,14个土属,21个土种。
其中主要以灰钙土、黑堺土、灰褐土为主,灰钙土面积283.73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57.41%,黑堺土面积113.42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2.95%,灰褐土面积66.57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13.47%,此三种类型土壤共占全县总面积的93.83%。
7.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D及《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2010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8度。
三、主要规划依据1>《市城市总体规划》2、《市城市技术管理规定》3、《毅德国际商贸城修建性详细规划》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35、《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6、《商店建筑设计规》(JG J48-2014)7、《民用建筑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规》(GB 50325-2010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9、《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12 )10、《无障碍设计规》(GB50763-2012 )1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颁布2008年版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13、《民用和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关于规我省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通知”甘建设【2013] 454号;15、其现行相关规、规程。
第二章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一、规划原则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仓U造宜人的生产、生活环境。
2、从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考虑,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市场总体规划。
3、合理划分各功能分区,满足市场、办公及宾馆的要求,做到布局紧凑合理、物流顺畅、节约用地。
4、在规划中力求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结构,强调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证运作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5、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增大土地使用强度。
二、总体构思据现代设计风格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完善与强化城市用地的功能与布局,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埋位置和环境条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进行构思设计。
项目作为毅德国际商贸城的商业市场引擎,为商贸城注入强劲有力的商业人气,进一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打造国家商贸示平台。
第三章总平面规划一、总平面布局原则1、满足工艺流程需要,力求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合理、管线短捷、物流顺畅;2、合理安排市场、商铺、办公及宾馆各项用地,保护环境;3、规划以人流、物流通畅、便捷、互不干扰为原则,合理组织物流、人流;4、满足设计规要求,做到消防、建筑间距合理,运输方便。
5、建筑布置充分考虑当地地域特征与自然景观,与周边环境协调。
二、总平面布置1、总体规划运用现代化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商铺、办公设计理念,有机组织现状用地条件,以市场、商铺需要为核心,构建市场、商铺、办公及宾馆结构空间。
以实现市场商铺、办公空间上分离,功能上联系的目标。
本规划方案结合建设用地情况与市场功能,布置整个区域的环形道路。
场区出入口、办公楼及六层宾馆位于基地北面,便于市场出入口的管理;市场、商铺及仓库等功能主要布置于办公楼及六层宾馆的南侧,主要为1〜34圳娄及1〜10#交易通道;总平面设计运用主、次道路与绿地将各区域清晰划分,使各区域既联系紧密又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2、公共设施规划根据场区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商铺、办公、宾馆等的功能需要,规划有配电室、电信间,消防控制室、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
三、设计围及标准1、设计围包括与本工程相关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等专业设计。
2、设计标准设计使用年限:50 年;抗震设防:8 度;建筑类别:公共建筑建筑防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结构形式:钢框架结构、倒三角钢管拱形桁架结构;第四章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1、规划原则(1)>场区道路系统应满足人流、物流安全畅通的需要;(2)、为工程管线等设施提供空间;(3)、场地救灾、日照、通风和绿化要求;(4)、与布局结构相适应。
2、规划方案(1)、交通系统建设基地分为北侧与南侧,北侧有办公、宾馆,1〜X#楼及1〜3#交易通道,南侧主要为12〜34圳娄、4〜10校易通道及拟建仓库。
场地北侧及南侧通过一条20米宽的东西向道路连接,场地东侧设有一条18米宽道路,西侧设有一条10米宽的道路,均与场地北侧的312国道连接。
建筑物之间设有10米宽道路连接,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为9米。
场区道路系统通畅性强,保证货车、消防等车辆的畅通。
(2)、停车系统本工程在场地北侧及南侧设有215辆货车停车位,办公楼及六层宾馆处设有51辆小车停车位,以满足场区机动车停车的需要。
二、环境景观与绿地布置绿化景观系统由场区北侧办公楼附近集中绿地、场地南侧集中绿地,场区道路绿地等共同构成。
场区集中绿地与道路绿地紧密结合,向场区部延伸;通过场区集中绿地、道路两侧及场区零星空地上种植适宜的花草、树木,在各功能分区之间设置绿化带,既起到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的作用,又创造了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
植物选择遵循“适宜当地生产生存能力较强、维护成本低、具有相当的景观效果”的原则;有遮阳、抗污、减噪、防尘、美化等效果;易栽植、耐修剪、易萌生;抗逆性强,特别是要求抗NQ、SCb、粉尘等能力强,耐风、耐寒、耐旱、耐涝、病虫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