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

例题一: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
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树苗,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例题二:光华机械厂加工2100个零件,计划平均每天加工75个,6天后改进了技术,平均每天加工150个,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1、一个化肥厂要生产10800吨化肥,原计划25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8吨。
这样可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2、某服装厂要做上衣1500件,计划每天做150件。
3天以后,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天做175件。
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3、小欣读一本书,他每天读12页,8天读了全书的一半。
此后,他每天比原来多读4页。
读完这本书一共用了多少天?例题三:甲、乙二人加工零件。
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
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
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1、甲、乙二人加工一披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二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
途中乙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甲车到达两地中点,而乙车才行了甲车所行路程的一半。
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
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例题四:服装厂要加工一批上衣,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
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通用5篇)

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通用5篇)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篇1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六上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6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及练习三十的第1~4题.教学目的在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及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63,1.08,7,0.044,,,,2.解答下面的应用题,并导入新课.“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订正时教师板书下面的线段图和算式:14÷12=116.7%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要求学生分析出从问题“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可以看出是求实际造林数与计划造林数的比,要以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2公顷)作为单位“1”,求14是12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提问:从题目看,原计划造林多还是实际造林多?如果把这道题的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教师将复习题问题改变后成为例3.二、新课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1)指名学生读题.(2)提问:例3的问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你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句话?(引导学生利用黑板上的线段图说明,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3)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完成下面线段图.(4)启发学生想,“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2.讨论算法并列出算式.提问:根据以上分析,要求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式:(14-12)÷12让学生计算出结果,教师板书并写出答案.3.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引导学生思考,把原计划造林看作百分之百,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116.7%,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学生列式,教师板书:14÷12×100%-100%4.将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1)提问:从问题看,哪两个量在比较?把谁看作单位“1”?解答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和实际造林数比较,要以实际造林作为单位“1”.必须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才能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的百分之几.)(2)学生列式,教师板书:(14-12)÷14如果有学生列出14÷14-12÷14也是允许的.(3)观察比较:将例3的第一种列式及改变问题后的第一种列式进行比较.不同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除数不一样?通过学生的讨论,再次强调两题中和谁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就会发生变化.解答这种题时,仍然要注意找准单位“1”.5.引导学生观察例3的问题及变化后的问题,提问:“谁能概括说明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新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三、巩固练习1.提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什么?(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解答此类应用题必须注意什么?(找准单位“1”.)2.独立解答第30页“做一做”的题目.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先求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的吨数,再求节约的吨数占九月份的百分之几.九月份用水吨数为单位“1”,作除数.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800-700)÷800.教师提出,如果求九月份用水比十月份多百分之几,该怎样列式?学生列式,教师板书:(800-700)÷700.然后教师再次强调问题不同,单位“1”有所变化,必须要仔细审题,弄清数量关系.四、课堂练习1.学生做练习三十的第1题.集体订正时要提问算法.2.学生在书上做练习三十的第3题,要求先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将结果填在表中.教师要注意行间巡视,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今天所学的解题方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作业练习三十的第2、4题.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篇2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六上课件课题一: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一)(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例1、第113页例2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完成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第1题图画在小黑板上,第2题写在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2)图中空白部分占阴影部分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2.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出示上面的复习题后,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同时,请3名学生在黑板上每人做一题.核对第2题时,教师可以说明:这道题是求五年级学生中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占五年级全体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提问:“解答这样的题目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应该以谁作单位‘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百分数的应用题跟分数应用题类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一).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请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和上面复习中的第2题有什么不同?”“解答这道题应该以谁作单位‘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口述,教师板书:120÷160=0.75=75%教师:这道题和上面复习中的第2题相比,题目的条件完全相同,只是问题不同.因为这道题的问题是求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要把结果化成百分数.2.出示练习题:“一班种树40棵,二班种树48棵,二班种树的棵数占一班的百分之几?”先让学生想一想,再提问:“这道题怎样列式?”让学生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教师说明: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看清求的是什么,弄清以谁作单位“1”?把数量关系弄清楚了,才能确定怎样列式.3.教学例2.教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农业生产中,要实行科学种田,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然后根据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决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这样既能确保基本苗的数量,又可以避免浪费种子.通常把“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叫做发芽率”(口述后再板书发芽率的概念).求发芽率是百分数在农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应用.口述并板书发芽率计算公式:发芽率=×100%教师指着公式中的百分号说明:在这个公式中为什么要乘100%呢?因为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如果公式只写成,不加“×100%”,一般来讲,这只是分数形式,除得的商是小数,而不是百分数.如果在的后面加上“×100%”,相当于乘1,这样就可以使除得的结果化成大小不变的百分数了.所以在计算发芽率的公式中必须加上“×100%”.我们在这以后还要学习像出粉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等,这些也要用百分数表示,所以它们的计算公式也必须加上“×100%”.下面我们看教科书第27页例2,齐读题目后,提问:“这道题求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实际就是求什么?”(求发芽的288棵玉米种子占用来进行发芽试验的300棵玉米种子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计算?”“这道题的得数是百分之九十六.有单位名称吗?为什么?”可以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这道题求的是玉米的发芽率,实际求的是两个数的比,也就是求两个数相除的商所化成的百分数,这是没有单位名称的,这一点很重要,大家要特别注意.4.其他百分数的计算.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发芽率的计算,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很多百分数的计算问题.比如,我们吃的面粉是由小麦加工的,那么面粉的重量占小麦重量的百分之几就是小麦的出粉率;工人生产的产品有的是合格品,有的是不合格品,那么合格的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就是产品的合格率;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就是出勤率.让学生看教科书第27页.“你还能说出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求百分数的例子吗?”可以多让一些学生说一说.教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像稻谷的出米率、花生米的出油率、油菜籽的出油率等,都是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三、课堂练习做第113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八的第3题.先让每个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练习八的第3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再问一问有没有其他做法,或者提问:“列式为15÷500,对不对?为什么?”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发芽率的概念.四、作业练习二十九的第1、2、4题.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篇3预设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整数和小数应用题(一)一般应用题1.食堂运来120吨煤,已经烧了40天,每天烧1.2吨,余下的要80天烧完,平均每天要烧多少吨?2.一个作业小组收割1.82公顷小麦,已经工作了3小时,收割了0.78公顷,照这样计算,要全部收割完,还要多少小时?3.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9小时到达。
因天气变化,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少行4千米,实际比计划多行了几小时?4. 王老师有100元,买乒乓球拍用去38元,剩下的买了6个乒乓球和2副羽毛球拍,一副羽毛球拍25元,一个乒乓球多少元?5.今年“3.15”期间因商品质量问题投诉的消费者有408人,比去年同期投诉人数的3倍少6人,去年同期投诉的有多少人?6.一个服装店,一天卖出80件同一种衣服,上午卖出30件,每件110元,照这样计算,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元?7.如果小明在山顶对着对面的大山吼一声,大约4秒后听到了对面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则这两座山的山顶之间大约相距多少米?8.永新毛毯厂计划30天生产12150条毛毯,由于改进工艺,结果提前5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条毛毯?(二)费用问题1.停车场的收费价目如右表。
(1)王叔叔交了13元,他在停车场停车多少小时?(2)爸爸将车于7月1日18时停在停车场,7月2日9时开走。
爸爸应交停车费多少元?(分析:求停车时间,首先应通过估算比较,停车是否超过1小时,因为13>2.5,故停车已超过1小时,13元中的一部分是第一小时停车的费用,另一部分是超出时间段的停车费,但不可能超过12小时,因13元远远低于33元。
7月1日18时至7月2日9时共15小时,按3段收费。
)2.小亮的爸爸从自己家坐出租车去外婆家,出租车收费的标准是:10千米以内租费20元,超过10千米时,超过的部分每千米租费3元。
他们下车时共交费50元。
问:小亮家距外婆家多少千米?3.自来水公司规定:“每人每月用水不超过2吨时,按每吨0.8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按1小时内,收费2.50元超过1小时但未超过1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3元。
一般复合应用题

一般复合应用题
1、化肥厂在一周的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化肥250吨,后4天共生产化肥1126吨,这一周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
2、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50米,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50米,实际提前多少天完成?
3、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800个,25天完成任务。
实际提前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零件?
4、修路队修一条长11.7千米的公路,前3天每天修1.5千米,余下的每天多修0.3千米,还要几天完成?
5、A、B两城相距770千米,甲、乙两车在早上8时同时从A、B两城出发相向而行,在中午12:30两车相遇。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一般应用题

应用题:1. 一只母鸡平均每天要吃0.3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5只母鸡一个星期需吃多少千克饲料?2. 菜站运来1.2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1.5倍,白菜是土豆的2.3倍.菜站运来白菜多少吨?3. 有一小正方形边长1.5分米,如果用这样的4块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4. 新明小学的操场宽45.5米,是长的一半,操场的面积是多少?5筑路队修筑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5千米,剩下的比修了的2.5倍多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6. 粮食仓库运来4.5吨大米,运来的面粉是大米的2倍,仓库共运来大米和面粉多少吨?7. 一个长方形宽1.2米,长比宽的2.4倍少0.7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8. 王师傅每小时生产150个零件,李师傅每小时生产的零件比王师傅的1.5倍少生产35个零件,李师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 如果两人合做4.5小时共生产零件多少个?9 筑路队修筑一条公路,修了12.5千米,比剩下的一半多0.5千米,这条公路共长多少千米?10. 1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如果要磨1020千克面粉,需要小麦多少千克?11. 买0.6千克桔子应付1.92元,如果要买4.5千克桔子需要多少元?12. 一个长方形长3米,是宽的2.5倍,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13. 修筑一条长0.8千米的公路用沙石20吨,照这样计算,修筑一条长125千米的公路需要沙石多少吨?14 水泥厂生产一批水泥,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126.5吨,3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水泥189.75吨,实际用了多少天?15. 妈妈到水果店买了4.5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已知苹果和梨每千克都是2.3元,妈妈共花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16. 化肥厂第一车间8小时可生产化肥34吨,照这样计算,要生产127.5吨化肥,需要多少小时?17. 粮食仓库运来12车大米,每车装大米3.5吨,又运来9车面粉,每车装4.5吨,运来的大米多还是面粉多?多多少?19. 机床厂食堂有4吨面粉,7天用去1.12吨.照这样计算,这些面粉还可以用多少天?21. 有一长方形的周长是32.6分米,长是8.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8. 粮店上午卖出12袋面粉和8袋大米.每袋面粉重50千克,每袋大米重42.5千克.粮店上午共出售粮食多少千克?31 建筑工地共需97.5吨水呢,3小时共运来水泥37.5吨,剩下的要4小时运完.平均每小时运多少吨?剩下的平均每小时比前3小时平均每小时多运多少?34. 每套童装用布2.5米,每套成人服装用布4米,现在要做童装5套,成人服装3套,共有布30米,还可以剩下多少米布?如果每条裤子用布1.1米,剩下的这些布可做裤子多少条?36. 5个工人师傅3小时可加工零件750个, 那么8个工人师傅4小时可多加工零件多少个?40. 甲乙两个筑路队合修一条长142.2千米的公路, 甲每天修5.6千米, 比乙多修0.6千米, 两队合修了12天后, 由乙队独修, 还需几天完成?41挖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挖3.2km,45天可以挖完,实际每天挖3.6km,多少天可以挖完?43一辆汽车0.8h行驶49.6km,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行驶170.5km需要多少时间?44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4.5h相遇,相遇时客车行292.5km,货车行225km,问客车速度是货车速度的多少倍?45两个油桶,甲桶有油9.2kg,乙桶有油是甲桶的1.5倍,两桶油共有油多少千克?46学校买8个篮球和3个足球,每个篮球52.4元,每个足球45.1元,一共要花多少元?47食堂运来18t煤,原来每天烧0.6t,烧15天以后,需求量增加,每天烧0.75t,还要多少天烧完?49发电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1.5t,可烧84天,实际每天比计划少烧0.3t,这批煤实际可以烧多少天?5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运送一批货物,1.5h行驶84km,按此速度,这辆汽车往返两地共用5.4h,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1.某工厂下半年用煤240.5吨,比上半年多用24.36吨,这个工厂全年共用煤多少吨?52.用载重为3.5吨的货车5辆,运122.5吨货物,要几次运完?53.一台碾米机每小时可碾米0.8吨,4台同样的碾米机8.5小时可碾米多少吨?54.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18.5千米,修15天后还剩9.5千米,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55.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15.2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228千米需要多少小时?56.修一段公路,计划每天修50米,3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0米,实际比计划提前了几天?57.人民公园原来有30条船,每天收入54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45条船,每天可多收入多少元?58.甲乙两城相距123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甲城开出的汽车每小时行49.8千米,乙城开出的汽车每小时行52.7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59.一列长120米的火车,以每秒12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山洞,从车头进洞到车尾出洞共用70秒,这座山洞有多长?60小明买8棵树苗付出50元,找回22元,每棵树苗多少元?61两辆卡车共运煤70t,另一辆卡车运的煤是第二辆的1.8倍,两辆卡车各运煤多少吨?63拖拉机厂计划生产7020台拖拉机,先按计划生产6天,以后每天生产480台,又生产了9天,正好完成生产任务,前6天平均每天生产拖拉机多少台?64两港口相距513km,两艘军舰同时从两港相对开出,4.5h后两军舰还相距72km,已知甲军舰每小时行48km,求乙军舰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7.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距40千米.70.修一段公路,计划每天修50米,3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20米,比计划提前几天?(5分)71.某机械厂用4台机床,4.5小时可以生产72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5台机床1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5分)73.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相对而行,客车每分行驶1.4千米,货车每分行驶0.85千米.客车车身长600米,货车车身长1200米.在行进中从两车相遇到两车离开,需要多少分?(6分)74.某工地需要沙50吨.用一辆载重0.5吨的汽车运了5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2.5吨的汽车来运,还要运多少次?75.一艘客轮从甲港开往乙港,计划每小时行25千米,12小时可以到达.由于航行时顺风,实际每小时多行5千米,这样需用几小时到达?76.甲乙两地相距5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开出背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经过2.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7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处5.2千米处相遇.求相遇时甲车行了多少千米?78塑料厂,原计划全年每月生产塑料180t,由于提高工作效率,结果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任务,照这样计算,全年生产塑料多少吨?79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5km,比乙每小时少行5km,经过4.8h 两车相遇。
整数小数典型应用题

整数小数典型应用题一般应应用题1.甲乙两辆卡车运煤,乙车运了8次,甲车运了5次,甲车每次比乙车多运1.6吨。
结算时,甲车比乙车少运10吨,求乙车每次运几吨?2.10000米的越野赛跑,当第一名到达终点时,第二名距离终点还有2000米,第三名距离第二名也是2000米,问当第二名到达终点时,第三名距离终点还有多少米?3.甲乙两位师傅共同做一批机器零件,共用24天完成了任务。
在这24天之内乙请假9天,于是,乙所完成的零件数恰好是甲的一半。
又知甲每天比乙多做6个。
求这批零件的总数是多少个?4.张师傅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工厂上班,如果每小时行8千米,则迟到5分钟,如果每小时行9.6千米,则可早到10分钟,张师傅家离工厂有多少千米?5.小玉从小静那里借来一本故事书,每天看5页,7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以后每天多看2页,正好在借期看完。
这本书的借期是多少天?算数平均数问题1.甲、乙、丙三个学生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规格的练习本。
买来之后,甲和乙比丙多要6本,因此,甲和乙分别给丙人民币0.96元。
求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多少?2.有8个数,最小的是11,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比它的前一个数多5,求这8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3.有三块菜地,第一块4亩,共产菜2440千克,第二块2.5亩,每亩产菜524千克,第三块1.5亩,每亩产菜632千克。
求这三块地的平均产量?4.小明从山脚到山顶,平均分钟走10米,他又原路返回,每分钟走15米。
求他往返的平均速度。
相遇及追及问题1.从甲站向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每小时62千米,经过1小时后,又从甲站向乙站开出一列慢车,速度为每小时55千米,当快车到达乙站时,慢车还离乙站195千米,求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甲乙两港相距440千米,早上6点一只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1点一只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
到下午9点两船相遇,货船每小时行驶16千米,求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邮车与运货卡车同时由甲镇开往乙镇。
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二)
习题: 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时已进水800桶。 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每分钟抽水14桶,50分钟把水抽完。每分钟进 水多少桶?
习题解答 分析 50分钟内,两台抽水机一共能抽水(18+14)×50=1600(桶)。1600桶水中, 有800桶是开始抽之前就漏进的,另800桶是50分钟又漏进的,因此,每分钟漏进水 800÷50=16(桶)。
车来运输时耗油最少?
小卡车
能运2吨
显然,为耗油量最少应该尽可 能用大卡车。
177÷5=35(辆)……2吨,余下的 2吨正好用小卡车运。。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卡车
油耗=5÷2=2.5升 能运5吨
因此,用35辆大汽车和1辆小汽车 运耗油量最少
油耗=10÷2=2升
一般应用题(二)
习题: 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时已进水800桶。 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每分钟抽水14桶,50分钟把水抽完。每分钟进 水多少桶?
一般应用题(三)
例1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 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
一般应用题(三)
例1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 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
两次插入水中竹竿湿的部分为40×2=80(厘 米) 竹竿的长度是(80-13)×2=134(厘米)
一般应用题(一)
例1 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 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 多少个零件?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一、一般应用题1、某电影院楼上有310个座位,楼下的座位是楼上的2倍还多64个,这个影院共有座位多少个?2、小张和小李共同搬运一堆砖,各用了15小时。
小张共搬了4500块砖,已知小李搬运的速度是小张的2倍还多150块,小李每小时搬运多少块砖?3、一个书架共有162本书,从第一层中取出15本后,第一层比第二层少3本,这个书架第一、二层各有多少一书?4、南方水果店运进香蕉和雪梨共450千克,已知运进的香蕉比雪梨多3倍,运进的香蕉和雪梨各多少千克?5、小芳买了一支铅笔和一个文具盒共花了3.5元,已知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3还多0.3元,一支铅笔和一个文具盒各是多少钱?6、甲乙两个粮仓,已知乙粮仓比甲粮仓少存粮37吨,甲粮仓的存粮比乙粮仓的4倍还多5吨,甲乙粮仓各存粮多少吨?7、有两匹布,第一匹布长25米,比第二匹布长8米,如果每米布卖三元五角,两匹布共卖多少钱?8、一个养鸡专业户,去年养鸡收入5660元,比前年收入的3倍还多410元,这个养鸡专业户前的收入多少元?9、有两部科教片,共长1950米,第一部放了24.5分钟,每分钟放30米,哪一部影片放的时间长,长多少?10、有两个仓库,甲仓库存货物180吨,甲仓库货物的2倍比乙仓库货物的3倍还多60吨,乙仓库货物有多少吨?11、水果店运回来6箱桔子和4箱苹果,当卖出桔子98千克、苹果1.5箱时,剩下的桔子和苹果的重量相等。
已知每箱桔子重28千克,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12、甲乙两家商店共有电冰箱728台,甲商店卖出58台,乙商店卖出30台,这时商店所存的电冰箱刚好同样多。
甲乙两家商店原来各有电冰箱多少台?13、一箱苹果连箱共重15.5千克,取出一半苹果后,连箱还有9.5千克,箱里苹果有多少千克?14、商店运来苹果、梨共157千克,共装11箱,苹果每筐15千克,梨每筐13千克,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筐?15、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同学一同去植树,五年级同学共植树750棵,如果五年级同学再植150棵,就是三年级同学植树的3倍,两个年级的同学共植树多少棵?16、商店有红黄绿三种气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应用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内容:课本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用综合算式解答;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习指导:
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步骤,是分析数量关系和线段图比较。
线段图比较直观,可以
把一道应用题的条件、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晰地反映出来。
画线段图既是
一个审题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过程,线段图画正确了,应用题
的数量关系也就清楚了。
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随之而出,问题迎刃而解。
学习重点、难点: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网上连接电子信箱出示画面)服装工厂的工人正忙碌地生产着衣服。
一个工厂的
生产必须制订一定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生产。
在生产过程当中还需要对计划的完成
情况进行计算了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帮这个工厂的计划生产完成情况计算一下:(出
示简单的应用题)
1、根据线段图口头列式。
(1)服装厂计划做一批衣服,平均每天做75套,5天做多少套?
?套
每天做75套
(2)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375套,剩下的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计划做660套
已经做了375套平均每天做?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亮出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第一、二行。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解
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投影)
2、板书课题:(一)
3、教学例1。
出示例题。
(同学们:如果我把练习(2)中“已经做了375套”换成“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
天做75套。
就得到我们今天学习的例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7页,一起阅读例1。
”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3天做完。
平均每天做多套?
(阅读后,请带着“你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去完成例1的解答的呢?”这个问题去自
学课本47页和48页)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理解题意;
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列式计算;
4、检验,写出答案。
⑴审题,弄清题意。
(板书)
想一想(A)
A、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呢?
答: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
一种是摘录条件和问题。
另一种是线段图:
计划做660套衣服
前5天做好的后3天要做的
每天做75套每天?套
想一想(B)
B、问题中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是指哪些天的平均数?
答:问题中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是指剩下3天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不是指全部数
量的平均数。
⑵根据刚才的题意分析,你能说说这道题的分析思路图吗?(板书:分析数量关系)
⑶根据分析思路图中的数量关系你们知道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教师板书:列式计算)(请你们阅读课本47页,并完成第三步的算式,再写成综合算式)㈠已做了多少套?(板书)综合算式:
75×5=375(套)
㈡后3天还要做多少套?
660-375=285(套)
㈢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285÷3=95(套)
(老师:答案已经求出来,但我还不知道解答得对不对呢?有谁能教教我应用题
怎样检验解答得对不对呢?)
⑷怎样检验解答得对不对呢?(板书:检验,写出答案)
(同位讨论,指名回答)
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法来检验:
①按照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依次重新检查列式和计算对不对。
②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根据题里的数量关系一步一步地计算,看得到的得数是不是符合题里的一个已知条件。
(你们会不会用第二种方法来检验一下解答得对不对,请你们做一回老师,判断
一下下面的方法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
检验:(660-95×3)÷5 75×5+95×3 660-95×3 =(660-285)÷5 =375+285 =660-285
=375÷5 =660(套)=375(套)
=75(套)
4、归纳小结:(老师提问:这道应用题我们解答完了,有谁能回顾一下刚才的解题过程是按照怎样的步骤来进行的呢?)
⑴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⑵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⑶确定每一步该怎么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⑷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练习。
1、应用题:
1、食堂买来大米3袋,面粉4袋,共370千克,每袋大米90千克,面粉每袋多少
千克?
2、综合题:课本48页”做一做”
四年级和五年级要给500棵树浇水,四年级每天浇50棵,浇了4天;剩下的由五
年级来浇,浇了5天。
五年级平均每天浇多少棵?(解答并检验)
(解答完后,提问: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解答的?答:我是这样的步骤来解答
的:一、找出题目里的条件和所求问题;二、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
计算顺序;三、进行列式计算;四、检验结果,写出答案。
)
3、小测验:
⑴、根据线段图写出运算顺序:
1、求
2、求
3、求
⑵、列式计算:
印刷厂计划20天装订课本48000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600本。
根据题
意,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⑴计划每天装订多少套
⑵实际每天装订多少本?
⑶实际几天完成任务?
四、归纳总结解答应用题步骤。
解答应用题要分4个步骤,重点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然后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检验这一步,不能忽视,做完题要养成检验题目的好习惯。
分析题意的方法,
可用摘录条件和问题或画线段图等。
五、布置作业。
第49页练习十二第1、2、3题
板书设计:
一般应用题
计划做660套衣服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前5天做好的后3天要做的1、找条件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
每天做75套每天?套3、列式计算;
4、检验写出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