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学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摄影基础是艺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对影像要素的基本判断;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3.通过本课程学习,引导导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所需要的各种摄影器材,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创作拍摄全过程和后期数码暗房操作技能;
4.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灵活掌握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方法、技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和拍摄的工作作风;
5.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摄影器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1彭国平、张宗寿.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
2.宋伟、宋挥.实用摄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年。
3.主要参考书
1.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2010。
2.顾铮.西方摄影文论选.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o
3.顾铮.世界摄影史.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o
4.曾璜•报道摄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o。
摄影摄像_教案_摄影摄像理论基础

摄影摄像理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3. 理解摄影摄像在视觉艺术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摄影摄像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摄影摄像的定义,区分摄影和摄像的区别,介绍不同类型的摄影摄像设备。
2. 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讲解光学原理,包括焦距、光圈、快门速度等基本概念,介绍曝光和焦距的控制方法。
3. 摄影摄像的构图技巧讲解构图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画面的比例、对称、对比、平衡等,介绍如何运用构图技巧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4. 摄影摄像的拍摄技巧讲解拍摄的角度和视角,包括平视、俯视、仰视等,介绍如何运用不同的拍摄角度来表现主题。
5. 摄影摄像的后期处理讲解后期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剪辑、调色、特效等,介绍如何通过后期处理来提升作品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2. 演示法:展示优秀的摄影摄像作品,分析其构图和拍摄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拍摄和后期处理,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摄像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拍摄的摄影摄像作品,检查其构图和拍摄技巧的应用。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拍摄和后期处理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摄影摄像设备:相机、摄像机、三脚架等。
2. 教学软件:图片和视频编辑软件。
3. 参考资料:摄影摄像相关的书籍、杂志、网站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优秀的摄影摄像作品,引发学生对摄影摄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3. 演示:展示优秀的摄影摄像作品,分析其构图和拍摄技巧。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拍摄和后期处理,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摄影摄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构图技巧的运用和拍摄角度的选择。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手机摄影教程(微课版)教学教案

手机摄影教程(微课版)-教学教案第一章:手机摄影基础知识1.1 手机摄影简介了解手机摄影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手机摄影的优势和局限性1.2 手机摄影设备选择了解不同品牌、型号手机的摄影功能掌握手机摄影配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1.3 手机摄影基本操作熟悉手机摄影界面和操作逻辑掌握拍照、录像等功能的使用方法第二章:摄影构图与审美2.1 摄影构图原则学习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技巧了解对称、对比等构图形式2.2 摄影审美观念学习摄影审美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如何捕捉美好瞬间和表达情感第三章:光线与曝光3.1 光线基础知识了解光线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光线的运用技巧3.2 曝光与对焦学习曝光的概念和调整方法掌握对焦的技巧和应用第四章:色彩管理与后期处理4.1 色彩基础知识了解色彩的类型和搭配原则掌握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技巧4.2 手机后期处理软件介绍学习使用手机后期处理软件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照片裁剪、调色、滤镜等后期处理技巧第五章:摄影题材与实践5.1 人像摄影学习人像摄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如何拍摄出自然、生动的人像照片5.2 风景摄影学习风景摄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如何拍摄出壮观、美丽的风景照片5.3 纪实摄影学习纪实摄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如何拍摄出真实、有故事的照片5.4 创意摄影学习创意摄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如何拍摄出具有创意和独特风格的照片第六章:夜景与低光摄影6.1 夜景摄影技巧学习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拍摄照片的技巧掌握使用长时间曝光、高ISO等方法6.2 低光摄影实战了解如何在餐厅、酒吧等低光环境中拍摄掌握使用手机闪光灯、补光灯等设备第七章:微距与宏观摄影7.1 微距摄影技巧学习微距摄影的器材选择与设置掌握微距拍摄时的对焦、曝光等技巧7.2 宏观摄影技巧学习如何拍摄广阔场景的宏观照片掌握使用手机全景模式、稳定器等工具第八章:动态摄影与视频拍摄8.1 动态摄影技巧学习抓拍动态物体的技巧掌握快速对焦、连拍等功能的使用8.2 视频拍摄技巧了解视频拍摄的基本参数设置掌握视频拍摄时的稳定性、音效等注意事项第九章:摄影后期处理进阶9.1 高级调色技巧学习如何调整色彩平衡、饱和度等参数掌握高级调色技巧,让照片更具视觉冲击力9.2 照片合成与创意效果学习使用后期处理软件进行照片合成掌握创意效果的实现方法,如双重曝光、滤镜叠加等第十章:摄影作品欣赏与分析10.1 作品欣赏欣赏国内外知名摄影师的手机摄影作品学习优秀作品的构图、光线、色彩等优点10.2 作品分析与critique分析自己的摄影作品,找出不足与改进方向学习他人的拍摄技巧,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第十一章:摄影专题实战11.1 旅行摄影学习旅行摄影的准备工作与拍摄技巧掌握如何记录旅行中的美好瞬间和风情11.2 美食摄影学习美食摄影的摆拍技巧与构图方法掌握如何展现美食的色香味和氛围第十二章:人像摄影实战12.1 人物肖像拍摄学习室内与室外人像拍摄的技巧掌握如何捕捉人物的神态与情感12.2 情侣摄影学习情侣摄影的互动与构图技巧掌握如何拍摄出浪漫、温馨的情侣照片第十三章:风景摄影实战13.1 自然风光拍摄学习拍摄山川、湖泊、草原等自然景观的技巧掌握如何运用光线、构图展现自然之美13.2 城市风光拍摄学习拍摄城市建筑、夜景等景观的技巧掌握如何运用角度、光线展现城市之美第十四章:纪实摄影实战14.1 街头摄影学习街头摄影的观察与捕捉技巧掌握如何记录生活中的真实瞬间14.2 活动摄影学习活动摄影的拍摄技巧与注意事项掌握如何拍摄会议、庆典等活动的照片第十五章:摄影作品输出与分享15.1 作品输出学习选择合适的打印纸张、尺寸与分辨率掌握使用手机或电脑输出作品的方法15.2 作品分享与交流学习如何将作品分享至社交媒体、摄影平台等掌握参与摄影比赛、交流摄影心得的技巧与礼仪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实践,涵盖了摄影构图、光线与曝光、色彩管理、后期处理、摄影题材等多个方面。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photography课程编号:69200221学时数:48其中实践学时数:20学分数:3适用于专业:广告学广告设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广告学、广告设计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就是一门综合技能训练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摄制与应用领域设计,并使学生认知和掌控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掌控广告设计所需的摄影技法与图片处置技巧。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掌控摄影基础知识,认知摄影基本原理。
通过摄影实践熟练操作摄影器材,各种专题摄影的拍摄。
(详见《摄影实践教学大纲》)第1章摄影详述了解摄影的概念,认识到摄影与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1.2摄影的概念、发展及现状1.2摄影与设计的关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第2章摄影技法本讲为重点、难点,学生必须掌握摄影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要求的作业。
教学需理论传授结合实践辅导展开,精讲多练,注重实践与辅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讲授完毕后安排实践训练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实践作业。
2.1照相机及附件2.2胶卷2.3曝光与测光2.4景深、焦距2.5光线2.6构图2.7色彩2.8数码摄影2.9专题摄影第3章摄影作品的输出及处置掌握图片的输入及简单处理,了解相关软件及应用。
3.1图片输入3.2图片处理3.3几种常用的设计软件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序号123主要教学方式第1章摄影详述讲授第2章摄影技法讲授第3章摄影作品的输出及处置讲授主要内容学时分配2224辅导解惑比例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建议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准备实践、完成实践内容、书写实践报告;独立完成作业。
(详见《摄影实践教学大纲》)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无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广告摄影》、《平面广告设计》等。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
详见《摄影实践教学大纲》七、教学参考书目1、《摄影技艺教程》颜志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数码摄影教程》颜志刚着复旦大学出版社3、《影室摄影技巧》约翰密尔德著吴越民译浙江摄影出版社4、《摄影技艺手册》李世雄黄橙编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5、《摄影大师的用光》林路编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6、《张益福摄影教程》张益福着清华大学出版社7、《现代摄影教程》张淑艳曹欣文低占到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课程负责人:袁川峰执笔:潘文龙审核:袁川峰《摄影基础》课堂教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photography课程编号:69200221学时数:48其中课堂教学学时数:20学分数:3适用专业:广告学广告设计一、课堂教学性质、促进作用和目的《摄影基础》是广告学、广告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摄影摄像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摄影摄像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摄影摄像技术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的广泛内容。
本教学课件旨在为学习者提供系统、全面且易于理解的摄影摄像知识体系,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技能。
一、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一)摄影摄像的定义与区别摄影是通过相机捕捉瞬间的静态画面,强调构图、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定格;而摄像则是连续记录动态影像,注重画面的连贯性和叙事性。
(二)相机与摄像机的基本构造1、镜头:介绍不同类型的镜头,如广角、标准、长焦等,以及它们对画面的影响。
2、感光元件:解释感光元件的作用和常见类型,如 CCD 和CMOS。
3、快门:阐述快门速度对曝光和动态效果的控制。
(三)拍摄模式与参数设置1、自动模式与手动模式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2、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ISO)的相互关系及调整方法。
二、构图与取景(一)常见的构图法则1、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或线上。
2、对称构图:使画面具有平衡和稳定感。
3、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
(二)取景的技巧1、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包括俯拍、仰拍和平拍。
2、考虑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搭配,营造层次感。
三、光线与色彩(一)光线的类型1、自然光:如阳光、月光,了解不同时间段光线的特点。
2、人工光:如闪光灯、灯光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光线的方向1、顺光:使主体清晰明亮,但可能缺乏立体感。
2、逆光:营造出轮廓光和神秘氛围。
3、侧光: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三)色彩的原理与运用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饱和度、明度。
2、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互补色的运用。
四、拍摄技巧与实践(一)静态摄影技巧1、风景摄影:如何拍摄壮丽的自然风光。
2、人像摄影:捕捉人物的表情和情感。
3、微距摄影:展现微小物体的细节之美。
(二)动态摄像技巧1、稳定器的使用:保持画面平稳。
2、镜头运动:推、拉、摇、移、跟等的运用。
3、拍摄脚本的撰写:为有计划的拍摄提供指导。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创作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掌握摄影基础知识和技巧是每个想要成为摄影师或对摄影感兴趣的人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摄影基础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第一部分:摄影基础知识1.1 摄影的起源和演变- 了解摄影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理解不同时期的摄影技术和工具的演变1.2 摄影的构成要素- 学习摄影中的构图原则和规则- 掌握如何使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来营造画面效果1.3 摄影的光线和色彩- 理解光线对摄影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利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 探索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和表达方式1.4 摄影的视角和镜头选择- 认识不同视角对画面构图的影响- 掌握常用镜头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学习如何通过镜头选择来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第二部分:摄影技术与实践2.1 相机操作基础- 了解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如何调整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等参数来控制曝光- 掌握焦距和对焦技巧2.2 基础摄影技巧- 学习如何拍摄静物、风景、人物和动态场景- 掌握运用不同曝光模式和白平衡设置来优化照片效果- 理解深度和动态范围的概念,学习如何调整景深和利用动态范围的差异来增强照片效果2.3 后期制作与编辑- 学习基本的后期制作工具和技巧- 掌握如何对照片进行裁剪、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调等操作 - 理解常见的摄影后期效果和滤镜的使用方法第三部分:摄影创作与实践3.1 摄影题材与风格- 了解不同的摄影题材和风格,如人文摄影、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 学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创作风格的题材和主题3.2 拍摄项目和构思- 学习如何策划和进行摄影项目- 掌握构思和创意的方法,提高拍摄质量和创作独特性3.3 摄影作品展示与分享- 学习如何选取和编辑摄影作品,以及展示和分享的方法- 掌握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来宣传和推广作品结语:通过本文所提供的摄影基础教学大纲,学习者将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摄影基础》教案

《摄影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
2. 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曝光、对焦等。
3.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的定义和历史2. 摄影器材的基本知识3. 摄影基本技巧:构图、曝光、对焦4. 摄影艺术欣赏5. 摄影创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艺术欣赏。
2. 演示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曝光、对焦等方面的特点。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拍摄,教师现场指导。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拍摄心得,分享摄影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投影仪、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2. 摄影器材(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3. 摄影作品集。
4. 摄影场地和实践机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摄影的定义和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摄影器材的基本知识,包括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3. 演示: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曝光、对焦等方面的特点。
4. 实践:学生动手拍摄,教师现场指导。
5. 交流:学生之间交流拍摄心得,分享摄影作品。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摄影基本技巧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摄影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实践并提交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摄影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提交的摄影作品,包括构图、曝光、对焦等方面的运用。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摄影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摄影展览:让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 邀请专业摄影师讲座:邀请专业摄影师分享摄影经验和技巧,拓宽学生视野。
3. 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摄影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反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摄影基础》教案

《摄影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
2. 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光圈、快门、感光度等。
3.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的定义与分类2. 摄影的历史与发展3. 摄影器材与技术4. 摄影基本技巧(光圈、快门、感光度)5. 摄影构图与审美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演示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摄影技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摄影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投影仪、音响设备:用于展示摄影作品和教学课件。
2. 摄影器材: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3. 摄影教材或课件:包含摄影基本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摄影的定义和历史,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摄影的基本技巧(光圈、快门、感光度)和构图原则。
3. 演示: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摄影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摄影技巧和审美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拍摄一组照片,体现所学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摄影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构图、曝光、焦距等方面。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摄影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摄影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提高自信心和审美水平。
2. 参观摄影展览:组织学生参观摄影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3. 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摄影比赛,锻炼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构图的概念
❖摄影构图就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在 取景框这个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合理地安 排所看到的画面上各个元素的位置,从而 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表现出摄影者的 创作意图的过程。
摄影构图的目的
❖突出主题是摄影构图的主要目的。 ❖传达摄影者的思想感情。
► 像素不等于像质(图像质量)。像素不是越高越好 。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部分是由像素决定的,大过一 定尺寸再单纯拿像素来比较就没有意义了。
数码摄影的几个基本要素:格式
►格式:数码设备记录图像数据的编码方式。
►JPG:最常用的图像格式,能被所有数码设备 读取。有损压缩格式,压缩比(1-12),文 件体积相对较小。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
数码相机的分类与选择
►数码相机:体积小、重量轻,成像质量一般 ,反应速度慢。
►数码单反相机:体积大、重量大,成像质量 好,反应速度快,可更换镜头适应不同场景 需求。
►主要品牌:尼康Nikon 佳能Canon 索尼Sony
镜头组成
遮光罩
镜头
机身
数码摄影的几个基本要素:像素
► 像素:像素是衡量数码相机的重要指标。像素指的 是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它是由相机里的光电传感器 上的光敏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个光敏元件就对应 一个像素。因此像素越大,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 相应的成本就越大。像素越大可供后期输出的尺寸 越大。
成功构图对于一张照片来说,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图是摄影中最重要, 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摄影无固定构图方式 ,不同角度,不同的理解就能拍出不同的 片子,对我们来说,并不要拘泥于一种构 图,多练习,多尝试不同的角度,就能拍 出好的照片。
何谓构图?
▪ 构图一词来自拉丁语,意为有组织、结构、联 结。
▪ 《辞海》:艺术家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 感效果,在一定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关系和 位置,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郭建平---秋韵(组照4幅)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郭建平---秋韵(组照4幅)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陆士德---清晨,那一抹阳光·松赞林寺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任 世 琛 边 关 牧 歌
---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李琳琳---影子传说
►RAW:原始无损压缩格式,最大程度保留图 像信息,后期调整空间大,文件体积大,只 能用专用软件解压读取。
►TIFF:无损非压缩格式,文件体积最大。
数码摄影的几个基本要素:白平衡
► 白平衡WB(White Balance):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 色物体还原为白色 。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 ,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杜瓦诺《锁不住的爱情》1943年
作品分析
阿威顿《窗口》
背景的巧妙选择: 1、窗口虽大,但单一洁 白色,人物与其形成强烈 对比,从背景中突出 2、在窗口、人物面部、 人物衣着三者间影调有层 次过渡,而人物面部曝光 最准确,使其清晰而突出 3、人物瞪大的眼睛与窗 口形成呼应,既点了题, 更突出了主题
拍摄中的创意与表现-构图
一、构图法则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 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 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 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 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 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 起来。
构图的原则
有主题
一个能吸引注意力 的主体
好作品
画面简洁
构图的原则
优秀的照片具有深刻的内容并与表现形式相统一 构图的原则:
► 设置白平衡:自动白平衡(AWB),手动白平衡
教你拿相机
错
对
左手像这样放在镜头上,只会造成 镜头更加下压,右手需要更大的力 气来握持相机。
左手托住相机,同时抵在胸口,可 以最大程度的增加手持的稳定性。
摄影画面有哪些构成要素
《父亲》
背景 主体
陪体
游船在画面左三分之一位置处 比较协调
游船在画面中间显得比较呆板
❖合理地运用前景可以增加画面层次,表现 空间深度,强调现场气氛,增加构图变化。
❖背景可以点明主体所处的时代特征、地理 位置、环境气氛,可帮助观众理解主题思 想、情节内容和帮助刻画人物性格。
作品分析
深化作品主题的前景:
1、点明了时代背景和 特定环境
2、突出主体人物,深 化作品主题
3、动乱和宁静强烈对 比,作品有极大冲击力
2 :3
《搏斗》陈复礼
21
:
突出主体的方法 2、利用方向性的线条引向主体
突出主体的方法
3、利用对比手法。 大小对比 明暗对比 色彩对比 动静对比 动为主体 虚实对比 实为主体
摄影画面景象要素
❖陪体:在画面上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 定情节的对象。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主体 揭示主题,同时也起到均衡画面作用。
❖陪体的安排和处理要使画面富有生气并与 主体形成对比,起到对主体陪衬、烘托的 效果,而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主体的表现。
作品分析
齐观山《斗地主》
主体和陪体的匠心安排: 一、主体置于视觉中心 二、主体完整,陪体部分 三、主体正面,陪体侧面 四、主体动,陪体静 五、主体实,陪体虚
摄影画面景象要素
❖环境:主体周围的人或景物。主体前面的 景物为前景,主体后面的景物为背景。
二、初学者容易犯的典型构图错误
画面分割
角度不当
头顶房屋
画面堵塞
场外干扰
头顶长角
场外干扰
头顶长树
顶天立地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吴爱兰---古宅里的春天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杨勇---岁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郭建平---秋韵(组照4幅)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获奖作品 郭建平---秋韵(组照4幅)
摄影画面景象要素
❖主体:主题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是构成 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主体不但是画面内 容的中心,也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它景 物都要围绕它配置且与它关联呼应,形成 一个统一的整体。
❖主体在画面的安排上要明确、突出、被强 化并引人注意。
突出主体的方法
❖1、把主体置于视觉中心。(黄金分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