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绝对值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绝对值》教案(优秀7篇)

2023最新-《绝对值》教案(优秀7篇)

《绝对值》教案(优秀7篇)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绝对值》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实物图(一棵大树,树上有7只鸟,一只大的、六只小的;两只白色的、五只黄色的;三只停在树上、四只刚起飞);算式题卡、粉笔、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运算符号若干、毛毛虫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小鸟来做客出示图片,今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为它们表演一个节目吧!二、为鸟儿们表演节目1、教师出示算式题卡(如5+2),幼儿快速从1-7的数字卡片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举起。

2、游戏进行若干次。

三、鸟妈妈出难题小朋友真能干,现在鸟妈妈出难题要考考你们。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一样)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⑴、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都看见了树上有1只大鸟、6只小鸟;有2只白色的鸟、5只黄色的鸟;有3只停在树上、4只刚起飞;你能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减法应用题吗?(幼儿讨论)⑴、集中讨论。

①、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树上有7只鸟,有1只是大的,几只是小的呢?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各数表示什么。

②、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减法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式中各数及各符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③、用同样方法根据鸟的动态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只?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绝对值教案(多篇)

绝对值教案(多篇)

绝对值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绝对值的概念与性质1.1 绝对值的定义引入绝对值的概念,解释绝对值表示一个数与零点的距离。

通过数轴展示绝对值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直观意义。

1.2 绝对值的性质介绍绝对值的几个基本性质,如非负性、单调性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绝对值的不等式2.1 绝对值不等式的形式介绍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形式,如|x| > a 或|x| ≤b。

解释绝对值不等式的意义,并展示如何通过数轴来解绝对值不等式。

2.2 解绝对值不等式教授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方法,如分情况讨论、画数轴等。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解绝对值不等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绝对值的应用3.1 绝对值与距离解释绝对值与距离的关系,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应用绝对值来计算两点间的距离。

3.2 绝对值与坐标系的区域介绍绝对值在坐标系中表示区域的概念,如线段、正方形等。

引导学生通过绝对值来分析和解决坐标系中的区域问题。

第四章:绝对值与函数4.1 绝对值函数的图像介绍绝对值函数的图像特征,如V型图像和分段函数的性质。

通过图形和示例,让学生理解绝对值函数的图像特征及其应用。

4.2 绝对值函数的性质探讨绝对值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分析绝对值函数的性质并解决相关问题。

第五章:绝对值的综合应用5.1 绝对值与线性方程介绍绝对值与线性方程的关系,如|ax + b| = 0 的解。

引导学生通过绝对值来解决线性方程中的问题。

5.2 绝对值与不等式组解释绝对值在不等式组中的应用,如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组。

提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第六章:绝对值与三角函数6.1 绝对值与正弦函数探讨绝对值与正弦函数的关系,如正弦函数的绝对值图像。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绝对值在正弦函数中的应用。

6.2 绝对值与余弦函数介绍绝对值与余弦函数的关系,如余弦函数的绝对值图像。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优秀9篇】学习难点: 篇一绝对值的综合运用绝对值教案篇二绝对值教学目标:通过数轴,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及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2、通过绝对值概念、意义的探讨,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3、通过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教学难点:绝对值的概念、意义及应用教学方法:探索自主发现法,启发引导法设计理念:绝对值的意义,在初中阶段是一个难点,要理解绝对值这一抽象概念的途径就是把它具体化,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事物入手,借助数轴,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和体验绝对值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步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重要而很实际的数学概念,提高我们的数学本领,先请大家看屏幕,思考并解答题中的问题。

(用多媒体出示引例)星期天张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千米,到了游乐园,下午她又向西行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游乐园、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张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① 千米,千米;②()×升。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个例子涉及两个问题,第一问中的向东和向西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数表示,第二问是计算汽车的耗油量,因为汽车的耗油量只与行驶的路程有关,而与行驶的方向没有关系,所以没有负数。

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中的量,我们并不关注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只要知道具体数值就行了。

你还能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吗?。

小组讨论,有的同学在思考,有的在交流,有些例子被否定,有的得到同伴的赞许,气氛热烈。

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教案二

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教案二

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教案二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教案篇4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二)新授1.引入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习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①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教案篇5教学目标1.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3.在绝对值概念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重点、难点分析绝对值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关于绝对值的概念,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绝对值的几何定义,还是绝对值的代数定义,都揭示了绝对值的一个重要性质——非负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无论a取任意有理数,都有。

初中数学绝对值教案

初中数学绝对值教案

初中数学绝对值教案初中数学绝对值教案「篇一」学习目的1.使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意义;2.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3.理解绝对值的意义,熟悉绝对值符号;4.给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掌握双重符号的化简法则。

2.能正确理解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交流与发现:1.相反数的概念:首先,咱们来画一条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点:3和-3,1.6和-1.6,请同学们观察:(1)上述这两对数有什么特点?(2)表示这两对数的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点?(3)请你再写出同样的几对点来?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上面的这两对数中,每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

(2)这两对数所对应的点中每一组中的两个点,一个在原点的左边,一个在原点的右边,而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同。

练一练:请同学们举出几个相反数的例子(强调)我们还规定:0的相反数是0说明:(1)注意理解相反数定义中“只有”的含义。

(2)相反数是相对而言的,即如果6是-6的相反数,则-6也是6的相反数,因而相反数全是成对出现的。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除0外),在原点的两旁,并且距离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至于0的相反数是0的几何意义,可理解为这两点距离原点都是零。

二、典型例题例(1)分别指出9和-7的相反数;解:由相反数的定义可知:(1)9的相反数是-9,-7的相反数是7;(2)-2.4是2.4的相反数。

同学们思考交流,老师最后讲解,学生交流得出: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一个负数,而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一个正数。

三、实验与探究同学们观察数轴比思考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有理数5,2,0.5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2)数轴上表示有理数-5,-2,-0.5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3)数轴上表示0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引导总结出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绝对值教案(优秀6篇)

绝对值教案(优秀6篇)

绝对值教案(优秀6篇)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3、在绝对值概念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绝对值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关于绝对值的概念,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绝对值的几何定义,还是绝对值的代数定义,都揭示了绝对值的一个重要性质——非负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无论a取任意有理数,都有。

教材上绝对值的定义是从几何角度给出的。

,也就是从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出发,得到的定义。

这样,数轴的概念、画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相反数,以及绝对值,通过数轴,这些知识都联系在一起了。

此外,0的绝对值是0,从几何定义出发,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二、知识结构绝对值的定义;绝对值的表示方法;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用语言叙述绝对值的定义,用解析式的形式给出绝对值的定义,或利用数轴定义绝对值,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的初学绝对值用语言叙述的定义,好像更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以后逐步改用解析式表示绝对值的定义,即在教学中,只能突出一种定义,否则容易引起混乱。

可以把利用数轴给出的定义作为绝对值的一种直观解释。

此外,要反复提醒学生: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能是负数,但不能说一定是正数。

“非负数”的概念视学生的情况,逐步渗透,逐步提出。

四、有关绝对值的一些内容1.绝对值的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2)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五、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因为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绝对值较大的负数一定在绝对值较小的负数左边,所以,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掌控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进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篇1一、说教材(五)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绝对值》是选自人教版初一数学第一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的内容,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绝对值的内容主要包括含义及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这也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掌控绝对值的含义,并且会比较有理数之间的大小。

(二)进程与方法运用数轴来推理数的绝对值,并在推理的进程中清楚的论述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发展产生的抽象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的探干脆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肯定性。

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下:重点:绝对值的知道以及有理数的比较难点:负数的绝对值的知道及比较二、说学情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由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肯定也是在学生情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下面我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一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持,同时思维比较活跃和积极,所以教学进程中会重视直观材料的运用,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摸索并知道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材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在本课中采取的教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和引导归纳法。

演示法中需要的教具有多媒体和温度计。

四、说教法新课改理念告知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怎样自己学习,为毕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所以本课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换的学法来更好的掌控本节课的内容。

五、说教学程序为了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一)情境导入出示温度计,北方某一城市的温度是零下15摄氏度,南方某一城市的温度是15摄氏度 ,学生在稿纸上画一条数轴,标出这两个温度,并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三篇】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三篇】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三篇】###小编整理了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绝对值教案1●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课本11----12页1.2.4绝对值●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目标:借助于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初步学会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以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两只小狗从同一点O出发,在一条笔直的街上跑,一只向右跑10米到达A点,另一只向左跑10米到达B点。

若规定向右为正,则A处记作­__________,B处记作__________。

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标出A、B的位置。

(用生动有趣的引例吸引学生,即复习了数轴和相反数,又为下文作准备)。

2、这两只小狗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两点又有什么特征?(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去感受绝对值)。

3、在数轴上找到-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和的点呢?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有这样的情况,无需考虑数的正负性质,比如:在计算小狗所跑的路程中,与小狗跑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用正数,这样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

二、建立数学模型1、绝对值的概念(借助于数轴这个工具,师生共同讨论,引出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比如:-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5|=5;5的绝对值是5,记做|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值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11页至第12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正确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

3、掌握绝对值的非负性、双值性。

4、渗透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什么叫互为相反数?
2、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和原点的位置关系怎样?
二、讲授新知
1、 绝对值的概念:
观察课本第11页图1.2-5得出绝对值的概念: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数a 的绝对值,
记作|a|
2、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试一试:(1)|+6|= ,|0.2|= , |+8.2|= ;
(2)|0|= ;
(3)|-3|= ,|-0.2|= , |-8.2|= . 由绝对值的意义,结合上面口答结果,引导学生归纳出:
(1)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零的绝对值是零;
(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上述式子可以表示为:
(1) 当a 是正数时, |a|=____
(2) 当a=0时, |a|=____
(3) 当a 是负数时, |a|=____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5.10,75.4,10
1,217-+-
例2 化简:
();211⎪⎭⎫ ⎝⎛+- ().3
112-- 练习:
1、第12页练习1
2、填空:
(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
数的数是__________
(2) 如果|a|=a,则a 是__________数, 如果|a|=-a,则a
是__________数
3、 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和双值性:
提问: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绝对值吗?一个数的绝对值有几个?
(2)有没有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 怎样的数?
(3)绝对值等于2的数有几个?它们是什么?
归纳:
(1) 非负性:不论有理数a 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 常也称非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 ,总有

a 0≥ (2)双值性: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练习:
教学小结:
和学生一起归纳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从数轴看,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零的绝对值是零.
3. 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和双值性。

课堂练习:
1.填空:
(1) -3的符号是______, 绝对值是____;
(2) 符号是“+”号,绝对值是7的数是_____;
(3) 10.5的符号是_____, 绝对值是______;
(4) 绝对值是5.1,符号是“-”号的数是_____.
(5)________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 ________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
(6)a________时, |a|=a, a________时, |a|=-a
(7) |-35.6|=________, |a|=_____(a<0)
(8) |x|=5,则x=______
(9)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
(10) 绝对值大于2小于5的整数有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1)绝对值是12的数有几个?是什么?
(2)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是什么?
(3)有没有绝对值是-3的数?为什么?
3.下列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1)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2)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
(3) 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4)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正数
(5) 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
(6) 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
(7) 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越靠右
(8) 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
5.化简:
;32)1(-- ;14)2(-+ ;213)3(⎪⎭
⎫ ⎝⎛+- ().5.6)4(-- 6.计算:
;56)1(-++ ;1.23.3)2(--- ;3115.4)3(+⨯- .3
2211)4(-÷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