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线的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角平分线课件

角平分线课件
DE⊥AB,∠1=∠2,且
AC=6cm,那么线段BE是∠ABC
的 角平分线 ,AE+DE= 6cm 。
3. 如图,OP 平分∠MON,PA⊥ON,
垂足为 A,PA = 2. Q是边 OM 上的
一个动点,则线段 PQ的最小值(B)
A.1 B.2 C.3 D.4
O
M Q
P
A
N
4.如图,∠1=∠2,PD⊥OA,PE⊥OB, E
活动一:探究角的轴对称性
在纸上任意画一个∠BAC,把它沿经过点 A 的某条直 线对折,使角的两边 AB 与 AC 重合,然后把纸展开后铺 平,记折痕为 AD.你发现∠BAC 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 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B
A
D
C
结论: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是它的对称轴.
(二)探究新知
活动二:探索角平分线的第一个性质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1)AD为角的平分线;
M
B
(2)点P在该平分线上;
(3)PM⊥AB PN⊥AC
A
D P
符号语言:
∵AD平分∠BAC PM⊥AB PN⊥AC
∴PM=PN
N C
作用:判断线段相等的依据.
测试一: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OC上的一点,D、E分
别在OA、OB上,则PD=PE
请同学们用尺规做出一个任意角的角平分线,在角
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 P,过点 P 作 PM⊥AB,PN⊥AC,
垂足分别是点 M,N,用圆规比较 PM 与 PN 的大小,
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你的理由.
M
B
D
A
P
N

微专题(六)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四种基本模型 课件(共19张PPT)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突破

微专题(六)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四种基本模型 课件(共19张PPT)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突破
பைடு நூலகம்
5
.所以
6
= 4 =
10
.
3
10
【答案】
3
图34
17
微专题(六)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四种基本模型
模型四 角平分线+轴对称
构造
复习讲义
全等三角形
6.如图6,在 △ 中, ∠ = 108∘ , = ,
图6
平分 ∠ ,交 于点 .求证: = + .
B. 2 + 3
C. 2 + 3
D.3
图2
12
微专题(六)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四种基本模型
模型二 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垂线
复习讲义
构造
等腰三角形
3.如图3,在 △ 中, < , 平分
∠ , ⊥ 于点 ,连接 .若 △ 的
面积为4,求 △ 的面积.
复习讲义
学习至此,请完成微专题练习(六) (第267页)
10
微专题(六)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四种基本模型
复习讲义
微专题练习(六)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四种基本模型
模型一 角平分线+边的垂线
构造
双垂直
1.如图1, 平分 ∠ , ⊥ 于点 ,
△ = 8 , = 2 , = 4 ,则 的长是
= 8 ,所以 = 10 .所以 : : = : : = 3: 4: 5 .设
16
微专题(六)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四种基本模型
复习讲义
= = 3 ,则 = = 4 , = 5 .因为 = 10 ,所以
3 + 5 + 4 = 10 .所以 =

角平分线课件

角平分线课件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第四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全等 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AD = AD$,$DM = DN$,$\angle MAD = \angle NAD$。
第六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我们知 道$AM = AN$。
第五步,根据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定理,我们知道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 角形全等。因此,$\triangle MAD \cong \triangle NAD$。
第七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结论, 我们知道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所以$DM = DN$。
05
角平分线的应用举例
利用角平分线求角度的大小
角平分线定理
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分为两个相等 的角,即$\angle A = \angle B$ 。
实际应用
在几何图形中,可以利用角平分 线求角度的大小,例如在三角形 中,通过作高或利用已知角度求 解未知角度。
第二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我们知道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 $DM = DN$。
第三步,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定理,我们知道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和斜 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因此,我们可以证明$\triangle MAD \cong \triangle NAD$。
角平分线与平行四边形
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 因此可以利用角的平分线将平行四边 形划分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简 化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问题。
角平分线与梯形
在梯形中,可以利用角的平分线将梯 形划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 形,从而利用已知的平行四边形和三 角形性质求解梯形的问题。
03
角平分线的作法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优质课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优质课件

E B
∴∠AOP=∠BOP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探究新知
判定定理: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1)位置关系:点在角的内部;
(2)数量关系: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的作用:判断点是否在角平分线上.
应用格式: ∵ PD⊥OA,PE⊥OB,PD=PE. O ∴点P 在∠AOB的平分线上.
O
这个点应该在角的平分线
S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角平分线的判定
叙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回 几何语言描述:∵ OC平分∠AOB,且PD⊥OA, PE⊥OB.
顾 旧 知
∴ PD= PE. 不必再证全等
A D
P到OA的距离PD
C P
P是角平分线上的点
O
E
B P到OB的距离PE.
证明:∵OD平分∠AOB,∠1=∠2, 又∵OA=OB,OD=OD, ∴△AOD≌△BOD,∴∠3=∠4, 又∵PM⊥DB,PN⊥DA, ∴PM=PN.(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 的距离相等)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度
例2 如图,AM是∠BAC的平分线,点P在AM上,PD⊥AB, PE⊥AC,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4___cm.
探究新知
猜想证明
已知:如图,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
PD=PE. 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证明:作射线OP,∵PD⊥OA,PE⊥OB. ∴∠PDO=∠PEO=90°,
D
A
在Rt△PDO和Rt△PEO 中,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课件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课件
解析
首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ngle OCP = 65^circ$,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angle CPO = 90^circ$,最后利用角的和的性质求出$angle OCD = 155^circ$。
= frac{1}{2} angle AOB = 30^circ$;当点$C$在$angle AOB$外部
时,$angle BOC = angle AOB - angle AOC = 150^circ$。
进阶练习题
01
题目:已知$angle AOB = 70^circ$,点$P$是$angle AOB$的角平分线上一 点,且$PC perp OA$,$PD perp OB$,垂足分别为点$C,D$,则$angle CPD = ($ )
详细描述
首先,以角的顶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将圆规的针脚放在圆周上,取半径长度将圆周分为两 个等分。接着,连接等分点和角的顶点,这条直线即为角的平分线。
利用角的和差作角平分线
总结词
通过角的和差性质,可以将一个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从而作出角的平分线。
详细描述
首先,在角的内部作一条射线,使其与角的两边相交于两点。然后,利用角的和差性质,将这两个交 点与角的顶点连接起来,形成两个相等的角。最后,连接这两个相等角的顶点,这条直线即为角的平 分线。
02
答案:B
03
解析:由于点$P$是$angle 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 我们有$angle OPC = angle OPD = frac{1}{2} angle AOB = 35^circ$。再根 据直角的性质,$angle CPD = 180^circ - angle OPC - angle OPD = 110^circ$。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课件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课件

在三角形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 应用举例: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研究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与中线、高线之间的关系,或者利用逆定理证明三角形中的角 平分线与边的关系。
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应用举例: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解决土地划分、道路规划 等实际问题,或者利用逆定理解决建筑结构、机械设计等实 际问题。
PART 05
习题与解答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习题部分
题目1
已知△ABC中,AD是∠BAC的角 平分线,AD交边BC于D,E、F
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 ∠DEF=∠BAD。求证:DE=DF。
题目2
在△ABC中,AD是∠BAC的角平 分线,且BD=CD。求证: AB=AC。
题目3
在△ABC中,AD是∠BAC的角平 分线,且AB=AC,AD=CD。求
逆定理的证明
证明方法一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相 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例关系证明。
证明方法二
利用余弦定理,通过余弦值之比 等于边长之比的平方证明。
逆定理的应用
01
02
03
应用一
在几何证明中,可以利用 角平分线逆定理来证明一 些与角平分线相关的几何 性质。
应用二
在三角形中,可以利用角 平分线逆定理来找到角的 平分线,进而确定其他边 的长度或角度。
如果一条射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该射线就是 该角的角平分线。
PART 02
角平分线逆定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逆定理的表述
• 角平分线逆定理: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角的平分线与另两边 相交,则与平分线相对的两边之比等于这两边所夹的角平分线 形成的两个小三角形非夹角之比。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

⑶若AB=10,BC=8,AC=6,
求BE,AE的长和△AED的周长。
A E
D
B
-
C 19
再见
-
20
∴PD=PE
A
D
C P·
O
E B
-
17
A E
C
B
D
2.如图,在△ABC中,AC⊥BC,
AD为∠BAC的平分线,
DE⊥AB,AB=7㎝,AC=3
㎝,求BE的长。
-
18
动脑筋
3.在Rt△ABC中,BD平分∠ABC, DE⊥AB于E,则:
⑴图中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呢?
⑵哪条线段与DE相等?为什么?
E
∴∠CAD=∠CAB(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边相等)
∴AC平分∠DAB(角平分线的定义)
-
4
活 动 3 根据角平分仪的制作原理怎样作
一个角的平分线?(不用角平分仪或
量角器)
A N
E
N
C
C E
O
M
O
B
M
-
5
如何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
A
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
交OB于N.


-
7
活 动 5 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1)实验: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 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 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 两边的距离相等.
-
8
活 动 5 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已知:如图,OC平分∠AOB,点P在OC
上,PD⊥OA于点D,PE⊥OB于点E A 求证: PD=PE

《角平分线》PPT教学课件

《角平分线》PPT教学课件
求证:PD=PE.
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你 的结论是正确的?
A
D C
P
O
E
B
知识讲解
方法一:
用刻度尺测量PD,PE,得到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A
方法二:
D C
P
O
E
B
利用角的对称性,当沿OC所在的直线对折时,
PD与PE重合,因此PD=PE.
知识讲解
方法三:
证明: ∵ PD⊥OA,PE⊥OB,
∴ ∠PDO= ∠PEO=90 °.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教案下载: . /jiaoan/
ppt论坛: . .cn
ppt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kejian/meishu/
A
F O
E
B
D
C
随堂训练
4.如图,已知△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
线相交于点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证明:过点F分别作FG⊥AE于点G,
FH⊥AD于点H,FM⊥BC于点M. ∵点F在∠BCE的平分线上,
E G
C
FG⊥AE, FM⊥BC. ∴FG=FM. 又∵点F在∠CBD的平分线上, A
B
A
D
C
理由:无法确定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知识讲解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有逆定理,角的平分 线的性质定理是否也有逆定理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 ∠BAC交BC于点D,DE∥AB,则△CDE的 周长为(14)
8
三、角平分线+垂线,三线合一等腰现 (1)典型例题 1.如图,CE平分∠ACB,且CE⊥DE,∠DAB=∠DBA, AC=18,△CDB的周长为28,则BD的长为___8____
1
关于角平分线的模型构造
2
学习目标:
1.能够灵活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一些综合性题目 2.掌握在角平分线的两旁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重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难点:在角平分线上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的方法
3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判定?
4
◆ 角平分线 ◆ 定义:像OC这样,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
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作 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A
C O
B
5
复习
性质定理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OP 是 ? AOB 的平分线
PD ? OA PE ? OB
\ PD = PE
O
用途:证线段相等
D
A
C P
判定定理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相等的点 在角的平分线上。
E B
12
变式1.如图,△PQR的外角∠PRN的平分 线PM与内角∠PQR的平分线QM交于点 M,∠QMR=40°,则∠RPM的度数为 _5_0_°.
变式2:如图,在△ABC中,D为BC中 点,DE⊥BC交∠BAC的平分线AE于E, EF⊥AB于F,EG⊥AC交AC的延长线于 G, 求证:BF=CG
13
D
∴ ∠BED=∠A=108°
∴ ∠DEC=72°
又∵A=108°, AB=AC
∴ ∠C=∠ABC=36 °
B
∴∠EDC=∠DEC=72°
∴EC= DC
∴ BC= BE+EC=AB+DC
72°
108° 72°
E
36°
C
10
模型总 结
EA
A
EA
EA
E
P
P
P
(1)
(2)
(3)
9
四、截长补短在角边,对称以后关系现
例.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108°,BD平分 ∠ABC. 求证:BC=AB+DC.
证明:在BC上截取点E,使BE=BA ,连接DE
∵ BD是∠ABC 的平分线 ∴ ∠1=∠2, 又∵BD 为公共边 ∴△ABD≌△EBD(SAS)
A
108°
2.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 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 则△BCE的面积等于__5_.
7
二、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必呈现 (1)典型例题 1.如图,OP平分∠AOB,∠AOP=15°, PC∥OA,PD⊥OA于点D,OC=4, 则PD=_2__.
(1)角平分线,作垂线,对称全等要记全
(4)
(2)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必呈现
(3)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等腰现
(4)截长补短在角边,对称以后关系现
11
例1.如图,在△ABC中,∠ABC=60°,AD、CE 分别平分∠BAC、∠ACB,AD、CE交于O. (1)求∠AOC的度数; (2)求证:OD=OE. (3)可证AC=AE+CD
∵ PD ? OA PE ? OB PD = PE
\ OP 是 ? AOB 的平分线
用途:判定一条射线是角平分线或者两个角相等。
6
一、角平分线,作垂线,对称全等要记全 (1)典型例题: 1.如图,OP平分∠AOB,PC⊥OA于C, PD⊥OB于D,M为OP上任一点, 连接CM、DM,则有CM和DM的 大小关系是( B ) A. CM>DM B. CM=DM C. CM<DM D. 不能确定
畅所欲言谈收获……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