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140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C6140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数控车床液压卡盘的双压控制

数控车床液压卡盘的双压控制 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孙晓艳 左 毅 关键词 液压卡盘 双压控制 目前生产的数控车床,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作为夹持工件的液压卡盘几乎都用单级压力控制(用一个减压阀对卡盘夹持力的调节)。用户在使用这类数控车床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在一个工序内完成全部粗、精车加工,这在加工易于变形的薄壁套类等工件时就产生了矛盾,粗车时调整的卡盘夹持力肯定不适宜于精车,否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工件的夹紧变形。如果将粗、精车分成二道工序或分在二台机床上完成,则会影响加工效率或需要增加机床数量,而且有许多工件在工艺上也难以允许将粗、精加工分开。 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在我厂生产的MJ系列数控车床上,设计了一种液压卡盘的双级压力控制装置,应用到我厂出口美国的350余台数控机床上,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附图是双压控制装置的回路图。单向阀6用于保证减压阀调定压力的稳定(共二件)。减压阀5用于低压、高压二种卡盘夹持力的调整(共二件)。二位四通换向阀3通过M代码或手动开关控制,实现高低压的自动切换。二位四通带机械定位的换向阀2通过手动开关控制可实现卡盘正卡、反卡动作的转换,通道块4用于固定液压元件。压力表1用于监测二减压阀的压力。 由于叠加阀为四通道阀(我厂采用 6mm 通径规 卡盘双压液压回路图 1.压力表 2.带机械定位换向阀 3.换向阀 4.通道块 5.减压阀 6.单向阀 7.顶盖 格),而从液压回路图上可看出减压阀5上的回油通道 仅做泄油用,不需与通道块4上的主T通道相贯通, 故应在通道块上将该口封死。 第一作者:孙晓艳,济南市建设路15号,济南一机 床集团有限公司,邮编:250021 (编辑 刘茹贵) (收修改稿日期:1998-02-13) ?书讯? 《数控系统维修技术与实例》征订启事 书中除了介绍各种系统的实际维修方法和技术外,主要着重介绍了各种维修实例500多个。其主要内容有:数控系统的维修方法和要领;典型数控系统的维修技术;机床数控系统维修实例。本书约80万字,每本定价300元,邮费30元,共计每册330元。欲订购者请通过邮局将款汇至北京市东城区安内国子监街丁28号,机床杂志社卢铜收,邮编:100007。 ? 11 ? 1998年第10期

X62W万能铣床电气原理图

X62W万能铣床的实训说明 一、X62W万能铣床实训的基本组成 1、面板1 面板上安装有机床的所有主令电器及动作指示灯、机床的所有操作都在这块面板上进行,指示灯可以指示机床的相应动作。 2、面板2 面板上装有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变压器等元器件,这些元器件直接安装在面板表面,可以很直观的看它们的动作情况。 3、电动机 三个380V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分别用作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 4、故障开关箱 设有32个开关,其中K1到K29用于故障设置;K30到K31四个开关保留;K32用作指示灯开关,可以用来设置机床动作指示与不指示。 二、原理图

三、机床分析 1、机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1)主要结构由床身、主轴、刀杆、 横梁、工作台、回转盘、横溜板和升降台等 几部分组成,如右图所示。 (2)运动形式 1)主轴转动是由主轴电动机通过弹性 联轴器来驱动传动机构,当机构中的一个双 联滑动齿轮块啮合时,主轴即可旋转。 1)工作台面的移动是由进给电动机驱动,它通过机械机构使工作台能进行三种形式六个方向的移动,即:工作台面能直接在溜板上部可转动部分的导轨上作纵向(左、右)移动;工作台面借助横溜板作横向(前、后)移动;工作台面还能借助升降台作垂直(上、下)移动。 2、机床对电气线路的主要要求 (1)机床要求有三台电动机,分别称为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 (2)由于加工时有顺铣和逆铣两种,所以要求主轴电动机能正反转及在变速时能瞬时冲动一下,以利于齿轮的啮合,并要求还能制动停车和实现两地控制。 (3)工作台的三种运动形式、六个方向的移动是依靠机械的方法来达到的,对进给电动机要求能正反转,且要求纵向、横向、垂直三种运动形式相互间应有联锁,以确保操作安全。同时要求工作台进给变速时,电动机也能瞬间冲动、快速进给及两地控制等要求。 (4)冷却泵电动机只要求正转。 (5)进给电动机与主轴电动机需实现两台电动的联锁控制,即主轴工作后才能进行进给。 3.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1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湖南工业大学 2011年6月11日

目录 1绪论 (3) 2设计方案 (4) 2.1 左、右两动力头进给电机 (4) 2.2电动机控制电路 (5) 2.3液压泵电动机 (5) 2.4液压动力滑台控制 (6) 2.5主电路及照明电路 (7) 2.6保护与调整环节 (8) 2.7继电器电气原理简图 (10) 4 I/O分配表 (12) 5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图 (14) 6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15) 6.1单循环自动工作 (15) 6.1.1单循环自动工作循环图 (15) 6.1.3单循环自动工作梯形图 (16) 6.2左铣单循环工作 (18) 6.2.1左铣单循环功能表 (18) 6.2.2左铣单循环梯形图 (19) 6.3右铣单循环工作 (21) 6.3.1右铣单循环梯形图 (21) 6.4公用程序 (23) 6.5回原位程序 (23) 6.6手动程序 (24) 6.7 PLC梯形图总体结构图 (24) 6.8面板设计 (25) 7系统调试 (26) 8设计心得 (27) 9参考文献 (28)

1绪论 对于机械—电气结合控制的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神经中枢作用。传统的组合机床采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接线复杂、故障率高、调试和维护困难。 随着PLC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PLC控制系统,或直接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组合机床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如下: 组合机床结构示意图 组合机床工作循环图 组合机床采用两个动力头从两个侧面分别加工,左、右动力头的电动机均为2.2kw,

2-1 数控车床的液压传动解读

情境二复杂机械的液压传动 任务1 数控车床的液压传动 一、结构与工作情况 1、结构 数控车床是一台现代机械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回转型零件的加工。外形图: 图4-1 数控车床外形图 结构图: 图4-2 数控车床结构 1-床体2-光电阅读机3-机床操作台4-数控系统 操作面板5-倾斜导轨6-刀盘7-防护门8-尾架 9-排屑装置 二、液压传动系统 1、传动系统图:

图4-3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 1-液压泵2-溢流阀3、8-二位 二通换向阀4-三位五通换向阀5 -液压缸6、7-调速阀 该系统的需完成的工作循环为:快速空程运动→慢速工作进给→更慢速工作进给→快退→停止。 3、系统中的基本回路 (1)换向回路由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4等组成的换向回路,使液压缸5能够前进、后退和停止运动。 (2)差动联接回路由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3和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4等组成的差动联接快速回路,阀3通电使液压缸5形成差动联接,以实现刀具的快速运动。 (3)出口节流调速回路由调速阀6和7等元件组成出口节流调速回路,用于调节液压缸的工作进给速度。 (4)串联调速二次调速进给回路由调速阀6实现液压缸5的慢速进给,由调速阀7实现液压缸5的更慢速进给。必须指出,调速阀7的流量应小于调速阀6的的调节流量,否则得不到更慢速进给速度。 (5)速度换接回路由二位二通阀8等元件组成速度换接回路。当二位二

通阀8通电时,由调速阀6实现慢速进给,当二位二通阀8断电时,由调速阀7实现更慢速进给。 (6)卸荷回路由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4的M型中位机能卸荷。 4、实现:“快进→慢进→更慢进→快退→原位停止”工作循环的油路情况 (1)快进1YA和3YA通电,液压缸5实现差动联接,因活塞杆固定,液压缸5快速向左运动。 进油路:泵1→阀4左位→液压缸5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5右腔→阀4左位→阀3下位→液压缸5左腔。 (2)慢速进给1YA和4YA通电,因调速阀6在回油路上,所以称为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进油路:泵1→阀4左位→液压缸5左腔(液压缸5慢速向左运动)。 回油路:液压缸5右腔→阀4左位→精过滤器→调速阀6→阀8右位→油箱。 (3)更慢速进给:1YA通电,回油经过调速阀6、7,因而液压缸5获得更慢速进给。 进油路:泵1→阀4左位→液压缸5左腔(液压缸5更慢速向左运动)。 回油路:液压缸5右腔→阀4左位→精过滤器→调速阀6→调速阀7→油箱。 (4)快退2YA通电,阀4换向,液压缸5快速向右退回。 进油路:泵1→阀4右位→液压缸5右腔(液压缸5快速向右运动)。 回油路:液压缸5左腔→阀4右位→油箱。 (5)停止电磁铁均断电,液压缸5停止运动。其油路情况是:泵1→阀4中位(M型机能)→油箱。 5、回路特点 (1)液压缸快带前进,采用差动联接回路来实现,可以选用小流量泵,使能量利用更为经济合理。 (2)采用出口节流调速形式,在回路上能够背压,不仅可以提高运动的平稳性,防止负载突然消失,引起民液压缸突进,而且具有承受反向负载的能力。 (3)采用“定量泵-调速阀”式调速回路,速度刚性较好,调速范围也大;但存在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功率损耗大等缺点。 (4)采用调速阀串联实现更慢速进给。由于两阀均处于工作状态,速度换接时液压缸不前冲现象,换接平稳性好。 (5)采用电磁换向阀实现两种工作进给速度的换接,工作可靠,便于实现远程控制,但换接平稳性差。 三、换向阀 (一)换向阀的分类及图形符号 换向阀又叫方向阀,其功用是根据控制要求改变换向阀口的通断来达到改变液压油流动的方向。 按阀的操纵方式不同,换向阀可分为手动、机动、电磁动、液动、电液动换向阀,其操纵符号如图4-4所示。 按阀芯位置数不同,换向阀可分为二位、三位、四位和多位换向阀;按阀体上主油路进、出油口数目不同,又可分为二通、三通、四通、五通等。换向阀位各通的符号、相应的结构原理见表4-1。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目录 一、绪论 (1) 二、组合机床简介 (1) 三、组合机床结构与工作循环 (2) 四、液压动力滑台系统 (4) 五、设计要求 (5) 六、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设计 (6) (一)选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 (6) (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 (7) (三)一些低压电器的选择 (9) 七、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11) 八、设计总结 (13) 九、参考文献 (13)

一、绪论 本次设计是对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设计,根据设计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及连接,使其能实现自动完成各个工作要求。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继电器电气原理图的设计及绘制,对PLC电器原理图的设计与绘制,制成控制板并进行连接。 这次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完成设计,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用途,掌握对继电器的选型和各型号继电器的用途和作用,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和指令系统。 二、组合机床简介 组合机床通常是采用多刀、多面、多工序、多工位同时加工,由通用部件和专用部件组成的工序集中的高效率专用机床。它的电气控制电路时将各个部件的工作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循环系统。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铰孔、镗孔、攻螺孔、车削、铣削及磨削等工序。组合机床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有:动力部件,如动力头和动力滑台;支承部件,如滑座、床身、支柱和中间底座;输送部件,如回转分度工作台、回转鼓轮、自动线回转工作台及零件输送装置;控制部件,如液压元件、控制板、按钮台及电气挡铁;其他部件,如机械手;排屑装置和润滑装置等。通用部件已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组合车床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机械、液压或气动、电气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其中,电气控制又起着中枢连接作用。因此,应注意分析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与机械、液压或气动部分的相互关系。 组合机床组成部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与其相适应的电器控制线路也是更新换代,目前主要有两种:机械动力滑动控制路线和液压动力滑动控制路线。我们选择的液压动力滑动控制路线。 液压动力滑动与机械动力滑台在结构上的区别在于:液压动力滑台的进给运动是借助压力油道通入液压缸的前腔和后腔来实现的。液压动力滑台由滑台、滑座及液压缸三部分组成,液压缸驱动滑台在滑座上移动。液压动力滑台也具有前面机械动力滑台的典型自动工作循环过程,它是通过电气控制线路控制液压系统来实现的。滑台的工作速度是通过调整节流阀进行无极调速的。电气控制一般采用行程原则、时间原则控制及压力控制方式。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评阅教师签字: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摘要 液压传动在发展现代工程机械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控车床中很多地方也用到液压传动系统,例如装卡装置和尾座顶紧装置等。 数控车床液压尾座在液压系统执行机构的驱动下进行工作,其工作时主要实现尾座的顶紧和加紧过程。设计尾座的液压回路主要有液压缸、调速阀、电磁阀、单向阀、溢流阀等组成,并充分考虑液压系统的优缺点,设计绘制出液压系统原理图,选择合适的液压缸,计算出液压泵的参数,然后根据这些选择合适的油箱、阀、油管和过滤器,最后再经过精确验算来完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 关键词:数控车床;尾座;液压系统;液压缸

Abstract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gineering machiner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many places are also used in CNC la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such as card device with and tailstock device, etc. Hydraulic tailstock of nc machine tool hydraulic system work under the actuator drive, to achieve the top of the tailstock and tightening process, design of hydraulic tailstock main hydraulic cylinder, speed regulating valve, solenoid valve, check valve, relief valve of hydraulic circuits, fully consid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to map the schematic diagram, select the appropriate hydraulic cylinder, and calcul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hydraulic pump,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se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fuel tanks, valves, tubing and filter, and then through the design of precise calculation to complete a hydraulic tailstock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Key words:numerically-controlled machine;tailstock;hydraulic system;hydraulic cylinder inside diameter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设计方案 (3) 2.1 左、右两动力头进给电机 (3) 2.2电动机控制电路 (3) 2.3液压泵电动机 (4) 2.4液压动力滑台控制 (4) 2.5主电路及照明电路 (6) 2.6保护与调整环节 (6) 2.7继电器电气原理简图 (8) 第三章I/O分配表 (10) 第四章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图 (11) 第五章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12) 5.1单循环自动工作 (12) 5.1.1单循环自动工作循环图 (12) 5.1.2单循环自动工作功能表 (12) 5.1.3单循环自动工作梯形图 (12) 5.2左铣单循环工作 (13) 5.2.1左铣单循环功能表 (13) 5.2.2左铣单循环梯形图 (13) 5.3右铣单循环工作梯形图 (13) 5.4公用程序 (13) 5.5回原位程序 (14) 5.6手动程序 (15) 5.7 PLC梯形图总体结构图 (15) 5.8面板设计 (16) 第六章系统调试 (17) 第七章设计心得 (18) 第八章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绪论 对于机械—电气结合控制的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神经中枢作用。传统的组合机床采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接线复杂、故障率高、调试和维护困难。 随着PLC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PLC控制系统,或直接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组合机床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如下: 组合机床结构示意图 组合机床工作循环图 组合机床采用两个动力头从两个侧面分别加工,左、右动力头的电动机均为2.2kw,进给系统和工件夹紧都用液压系统驱动,液压泵电动机的功率为3kw,动力头和夹紧装置的动作由电磁阀控制。设计要求如下: (1)两台铣削动力头分别由两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单向旋转,无须电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设计(终稿)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本科<<液压气动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学校滨海学院 学号 1412001255399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日期 2016 年 10 月 13 日

摘要 液压传动在发展现代工程机械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控车床中很多地方也用到液压传动系统,例如装卡装置和尾座顶紧装置等。 数控车床液压尾座在液压系统执行机构的驱动下进行工作,其工作时主要实现尾座的顶紧和加紧过程。设计尾座的液压回路主要有液压缸、调速阀、电磁阀、单向阀、溢流阀等组成,并充分考虑液压系统的优缺点,设计绘制出液压系统原理图,选择合适的液压缸,计算出液压泵的参数,然后根据这些选择合适的油箱、阀、油管和过滤器,最后再经过精确验算来完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 关键词:数控车床尾座液压系统液压缸

前言 (3) 一、国内外数控机床和液压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 (4) (一)数控车床现状与发展趋势 (4)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4) 二、液压系统的简介 (5) (一)液压系统的组成 (5) (二)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5) 三、液压尾座液压传动总体设计 (5) (一)尾座简介 (5) (二)回路设计 (6) 四、尾座液压系统设计 (7) (一)液压系统的压力 (7) (二)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8) (三)顶针油缸的相关计算 (8) (四)液压泵的设计 (9) (五)阀类元件的选择 (10) (六)油管类型的选择 (10) (七)油箱的选择 (10) (八)过滤器的选择 (11) 五、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11) (一)管路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 (11) (二)系统发热温升的验算 (12) (三)系统效率验算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C型双柱式车床电气原理图

3.3 C5225型立式车床电气控制电路概述 C5225立式车床电器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从图1(a)可知,C5225型立式车床由7台电动机拖动;主轴电动机M1、油泵电动机M2、横梁升降电动机M3、右立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M4、右立刀架进给电动机M5、左立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M6、左立刀架进给电动机M7。 从图1(b)、(c)可知,只有在油泵电动机M2启动运行、机场润滑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其它的电动机才能启动。 (1)油泵电动机M2控制 按下按钮SB2,接触器KM4通电闭合,油泵电动机M2启动运转,同时14区接触器KM4的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其它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电源,为其他电动机的启动运行作好了准备。 (2)主拖动电动机M1控制 主拖动电动机M1可采用降压启动控制,也可采用正、反转电动控制,还可采用停车制动控制,由主动拖动电动机M1拖动的工作台还可以通过电磁阀的控制来达到变速的目的。 ①主拖动电动机M1的Y-△降压启动控制。按下按钮SB4(15区),中间继电器K1闭合并自锁,接触器KM1线圈(17区)通电闭合,继而接触器KMY线圈(24区)通电闭合,同时时间继电器KT1线圈(21区)通电闭合,主拖动电动机M1开始Y-△降压启动。经过一定的时间,时间继电器KT1动作,接触器KT1线圈断电释放,接触器KMY线圈断电,接触器KM△线圈(26区)通电闭合,主拖动电动机M1△接法全压运行。 ②主拖动电动机 M1正、反转点动控制。按下正转电动按钮SB5(17区),接触器KM1线圈通电闭合,继而接触器KMY通电闭合,主拖动电动机M1正向Y 接法电动启动转动。按下反转电动按钮SB6(20区),接触器KM2线圈(20区)通电闭合。继而接触器KMY通电闭合,主拖动电动机M1反向Y接法点动启动转动。 ③主拖动点动机M1停车制动控制。当主拖动电动机M1启动运转时,速度继电器电器KS的常开触点(22区)闭合。按下停止按钮SB3(15区)。中间继电器K1、接触器KM1、接触器KM△线圈失电释放,速度继电器的常开触点(22区)

组合式机床电气控制设计

组合式机床电气控制设计 组合式机床电气控制设计,是为大家精心的关机床电气控制设 计的论文,欢迎各位机电一体化的同学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组合式机床相关知识和PLC的相关概念,论证了组合式机床电气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过程,并结合PLC编程程序来进行设计。 【关键字】组合式机床;电气设计;PLC编程 1、组合式机床的相关知识 1.1组合式机床的概念 组合式机床是集机电于一体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成套技术装备,它是由一些通用部件及少量的专用部件组成的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专用机床。它的特征是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轻工业等行业。 1.2组合式机床的加工方式 组合式机床加工方式一般为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 位同时加工,它的生产效率是通用机床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组合式机床一般用来加工箱体类或形状特殊的零件,基本上加工物固定不动,由刀具的各方位的旋转以及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铰孔、铣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等工序。 随着技术日臻成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式机床,它利用原 有的继电接触式控制电路加上PLC控制系统,来完成多位主轴箱、可

换主轴箱等的自动更换,达到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的目的。 2、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 2.1可编程控制器(PLC)概述 PLC是一种专门在工业环境下产生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在其内部进行存储和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来进行输入和输出,从而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还有一些相关的外围设备与其配合,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易于功能性的扩展。 2.2有关组合式机床的电气控制设计的实现方式 组合式机床的电气控制,理论上讲,可以采用继电接触式电气 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来实现。但PLC控制系统是实际工程中比较经济、有效、性能优越的控制方案。下面做以简单的比较: (1) 控制逻辑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采用线路的串联、并联以及串并联的硬接线逻辑,它的连线复杂、体积大、功耗大,不易改革,所以在灵活性和扩展性存在缺陷;而PLC采用逻辑存储,它只有输入 端和输出端的外围设备需要线路连线,逻辑控制是由程序来完成并存储在PLC的内存当中,改变程序就可以改变逻辑控制,所以PLC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强。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1

<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 湖南工业大学 2011年6月11日

| 目录 1绪论 (3) 2设计方案 (4) 左、右两动力头进给电机 (4) 电动机控制电路 (5) 液压泵电动机 (5) 液压动力滑台控制 (6) 主电路及照明电路 (7) , 保护与调整环节 (8) 继电器电气原理简图 (10) 4 I/O分配表 (12) 5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图 (14) 6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15) 单循环自动工作 (15) 单循环自动工作循环图 (15) 单循环自动工作梯形图 (16) { 左铣单循环工作 (18) 左铣单循环功能表 (18) 左铣单循环梯形图 (19) 右铣单循环工作 (21) 右铣单循环梯形图 (21) 公用程序 (23) 回原位程序 (23) 手动程序 (24) . PLC梯形图总体结构图 (24) 面板设计 (25) 7系统调试 (26) 8设计心得 (27) 9参考文献 (28) ,

- 1绪论 对于机械—电气结合控制的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神经中枢作用。传统的组合机床采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接线复杂、故障率高、调试和维护困难。 随着PLC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PLC控制系统,或直接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组合机床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如下: 组合机床结构示意图 、

组合机床工作循环图 组合机床采用两个动力头从两个侧面分别加工,左、右动力头的电动机均为,进给系统和工件夹紧都用液压系统驱动,液压泵电动机的功率为3kw ,动力头和夹紧装置的动作由电磁阀控制。设计要求如下: (1)两台铣削动力头分别由两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单向旋转,无须电气变速和停机制动控制,但要求铣刀能进行点动对刀。 (2)液压泵电动机单向旋转,机床完成一次半自动工作循环后按下总停机按钮时才停机。 (3)加工到终点,动力头完全停止后,滑台才能快速退回。 (4)液压动力滑台前进、后退能点动调整。 ~ (5)电磁铁1YV 、2YV 采用直流供电。 (6)机床具有照明、保护和调整环节。 2设计方案 左、右两动力头进给电机 根据设计要求知左、右两动力头要求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循环,并且左、右两动力头可以同时工作,也可进行单独调整。液压泵电动机M1正转,工作进

机床液压原理图

技师PLC 如图为机床液压原理图,纵向油缸和横向油缸的进给和退回受电磁阀YV1-YV6 控制。 动作过程如下:按下SB1 启动按钮,YV1 得电,纵向油缸纵向快进,到达SQ2 的位置,撞下SQ2 , YV3 得电,油缸切换为工进。工进到限位开关SQ3 位置,撞块压下SQ3 ,纵向油缸停止不动。经过2S 延时,YV4 得电,横向油缸开始快速进给,到达SQ5 时,压下SQ5,YV6 得电,切换为工进。最后到达SQ6 位置时,又经过3S 延时,YV4 、YV5 得电,横向油缸立即快速退回。退回到原位压合原位行程开关SQ4 , YV5 失电,立即在原位停止。同时,YV1 与YV3 失电,YV2 得电,纵向油缸开始快退,退回到原位,压合SQ1 , YV2 失电,在原位停止,完成一个循环。请设计PLC 控制程序及外部接线图并上机调试。

一、X62W万能铣床的主要结构 X62W万能铣床主要由底座、床身、悬梁、主轴、刀杆支架、工作台、回转盘、横溜板和升降台等部分组成。右图所示是其外形及结构。 1—床身;2—主轴;3—刀杆支架;4—悬梁;5—工作台; 6—回转盘;7—横溜板;8—升降台; 二、X62W万能铣床主要运动形式及控制要求 1.主运动 X62W万能铣床的主运动是主轴带动铣刀的旋转运 动。 铣削加工有顺铣和逆铣两种加工方式,所以要求主轴 电动机能正转和反转,但考虑到大多数情况下一批或多批 工件只用一个方向铣削,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变换主轴旋 转的方向,因此用组合开关来控制主轴电动机的正转和反 转。 铣削加工是一种不连续的切削加工方式,为减小振动, 主轴上装有惯性轮,但这样会造成主轴停车困难,为此 主轴电动机采用电磁离合器制动以实现准确停车。 铣削加工过程中需要主轴调速,采用改变变速箱的齿轮传动比来实现,主轴电动机不需要调速。 2.进给运动 进给运动是指工件随工作台在前后、左右和上下六个方向上的运动以及随圆形工作台的旋转运动。 铣床的工作台要求有前后、左右和上下六个方向上的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所以要求进给电动机能正反转。为扩大加工能力,在工作台上可加装圆形工作台,圆形工作台的回转运动由进给电动机经传动机构驱动。 为保证机床和刀具的安全,在铣削加工时,任何时刻工件都只能有一个方向的进给运动,因此采用机械操作手柄和行程开关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六个运动方向的联锁。 为防止刀具和机床的损坏,要求只有主轴旋转后,才允许有进给运动;同时为了减小加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进给停止后,主轴才能停止或同时停止。 进给变速采用机械方式实现,进给电动机不需要调速。 3.辅助运动 辅助运动包括工作台的快速运动及主轴和进给的变速冲动。 工作台的快速运动是指工作台在前后、左右和上下六个方向之一上的快速移动。它是通过快速移动电磁离合器的吸合,改变机械传动链的传动比实现的。 为保证变速后齿轮能良好啮合,主轴和进给变速后,都要求电动机做瞬时点动,即变速冲动。 三、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X62W万能铣床的电路图分为主电路、控制电路和照明电路三部分。 1.主电路分析 主电路共有3台电动机,其控制和保护见表3—24。 表3—24 主电路的控制与保护电器 2.控制电路分析 控制电路的电源由控制变压器TC输出110 V电压供电。 (1)主轴电动机M1的控制启动按钮SBl和停止按钮SB5安装在工作台上,主轴电动机M1的控制包括启动控制、制动控制、换刀控制和变速冲动控制,具体见表3—25。

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最新资料推荐------------------------------------------------------ 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机床电气第3章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本章主要内容:机床电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的启动、运行(调速)、制动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基本线路识图、绘图、设计等;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1/ 92

2.2.1 电气原理图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机床电气 1、文字符号用来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元器件的名称、功能、状态和特征的字符代码。 例如, FR表示热继电器。 2、图形符号用来表示一台设备或概念的图形、标记或字符。 例如,“~”表示交流,R表示电阻等。 国家电气图用符号标准GB/T4728-1985规定了电气简图中图形符号的画法,该标准及国家电气制图标准GB/T6988-1986于1990年1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最新资料推荐------------------------------------------------------ 机床电气电气控制系统图:指根据国家电气制图标准,用规定的电气符号、图线来表示系统中各电气设备、装置、元器件的连接关系的电气工程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 1、电气原理图 2、电器元件布置图 3、电气安装接线图电气原理图:用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等表示电路的各个电气元器件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图。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3/ 92

-某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目录 1 系统概述 (2) 2 方案论证 (3) 3 硬件设计 (6) 3.1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6) 3.2 主电路 (6) 3.3 I/O分配 (9) 3.3 I/O接线图 (11) 3.4 元器件选型 (11) 4 软件设计 (13) 4.1主流程 (13) 4.2梯形图 (15) 5 系统调试 (16) 设计心得 (18) 参考文献 (19) 附电气控制原理图 (20) 1 系统概述 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

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 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的零件。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铣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以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有的组合机床采用车削头夹持工件使之旋转,由刀具作进给运动,也可实现某些回转体类零件(如飞轮、汽车后桥半轴等)的外圆和端面加工。 随着PLC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PLC控制系统,或直接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组合机床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如下: 1#2# SQ1SQ2 SQ3SQ4 SQ6 SQ5M4 M3 M2 M1 如图所示为某一组合机床的示意图,左面为1#箱体移动式动力头。主轴电 机M1为5.5KW、1440转/分钟,1#箱体的进给电机为M3为1.5KW、1450转/分钟,工进与快进采用电磁铁YV1(DC24V,10W)进行切换;右面为2#箱体移动式动力头。主轴电机M2为5.5KW、1440转/分钟,2#箱体的工作进给电机为M4,为1.5KW、1450转/分钟,工进与快进采用电磁铁YV2(DC24V,10W)进行切换。SQ1为左动力头的原位限位,SQ3为左动力头的快进限位,SQ5为左动力头的工进限位,SQ2为右动力头的原位限位,SQ4为右动力头的快进限位,SQ6为右动力头的工进限位,具体要求如下: 1.左、右两动力头均要求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循环。 2.可使左、右两动力头同时工作,也可进行单独调整。 3.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 4.应有电源有信号指示,动力头正在工作信号指示。 5.应有局部照明必要的保护环节。 2 方案论证 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理论上讲,可以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来实现。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选择一种经济、有效、性能优越的控制方案,考虑到上述几点,PLC较适合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PLC与单片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PLC与继电器-接触器相比较:

2-1-数控车床的液压传动解读

情境二 复杂机械的液压传动 任务1 数控车床的液压传动 一、结构与工作情况 1、结构 数控车床是一台现代机械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回转型零件的加工。 外形图: 结构图: 二、液压传动系统 1、传动系统图: 该系统的需完成的工作循环为:快速空程运动→慢速工作进给→更慢速工作进给→快退 →停止。 2、电磁 铁动作表 (1)换向回路 由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4等组成的换向回路,使液压缸5能够前进、后退和停止运动。 (2)差动联接回路 由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3和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4等组成的差动联接快速回路,阀3通电使液压缸5形成差动联接,以实现刀具的快速运动。 (3)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由调速阀6和7等元件组成出口节流调速回路,用于调节液压缸的工作进给速度。 (4)串联调速二次调速进给回路 由调速阀6实现液压缸5的慢速进给,由调速阀7实现液压缸5的更慢速进给。必须指出,调速阀7的流量应小于调速阀6的的调节流量,否则得不到更慢速进给速度。 图4-1 数控车床外形图 图4-2 数控车床结构 1-床体 2-光电阅读机 3-机床操作台 4-数控系统操作面板 5-倾斜导轨 6-刀盘 7-防护门 8-尾架 9-排屑装置

(5)速度换接回路由二位二通阀8等元件组成速度换接回路。当二位二通阀8通电时,由调速阀6实现慢速进给,当二位二通阀8断电时,由调速阀7实现更慢速进给。 (6)卸荷回路由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4的M型中位机能卸荷。 4、实现:“快进→慢进→更慢进→快退→原位停止”工作循环的油路情况 (1)快进1YA和3YA通电,液压缸5实现差动联接,因活塞杆固定,液压缸5快速向左运动。 进油路:泵1→阀4左位→液压缸5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5右腔→阀4左位→阀3下位→液压缸5左腔。 (2)慢速进给1YA和4YA通电,因调速阀6在回油路上,所以称为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进油路:泵1→阀4左位→液压缸5左腔(液压缸5慢速向左运动)。 回油路:液压缸5右腔→阀4左位→精过滤器→调速阀6→阀8右位→油箱。 (3)更慢速进给:1YA通电,回油经过调速阀6、7,因而液压缸5获得更慢速进给。 进油路:泵1→阀4左位→液压缸5左腔(液压缸5更慢速向左运动)。 回油路:液压缸5右腔→阀4左位→精过滤器→调速阀6→调速阀7→油箱。 (4)快退2YA通电,阀4换向,液压缸5快速向右退回。 进油路:泵1→阀4右位→液压缸5右腔(液压缸5快速向右运动)。 回油路:液压缸5左腔→阀4右位→油箱。 (5)停止电磁铁均断电,液压缸5停止运动。其油路情况是:泵1→阀4中位(M型机能)→油箱。 5、回路特点 (1)液压缸快带前进,采用差动联接回路来实现,可以选用小流量泵,使能量利用更为经济合理。 (2)采用出口节流调速形式,在回路上能够背压,不仅可以提高运动的平稳性,防止负载突然消失,引起民液压缸突进,而且具有承受反向负载的能力。 (3)采用“定量泵-调速阀”式调速回路,速度刚性较好,调速范围也大;但存在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功率损耗大等缺点。 (4)采用调速阀串联实现更慢速进给。由于两阀均处于工作状态,速度换接时液压缸不前冲现象,换接平稳性好。 (5)采用电磁换向阀实现两种工作进给速度的换接,工作可靠,便于实现远程控制,但换接平稳性差。 三、换向阀 (一)换向阀的分类及图形符号 换向阀又叫方向阀,其功用是根据控制要求改变换向阀口的通断来达到改变液压油流动的方向。 按阀的操纵方式不同,换向阀可分为手动、机动、电磁动、液动、电液动换向阀,其操纵符号如图4-4所示。 按阀芯位置数不同,换向阀可分为二位、三位、四位和多位换向阀;按阀体上主油路进、出油口数目不同,又可分为二通、 三通、四通、五通等。换向阀位各通的符号、相应的结构原理见表4-1。 图4-4 换向阀操纵方式符号 a)电磁动b)机动c)手动d)弹簧复位e)液动f)液动外控g)电液动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概述 1.1组合机床的发展史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可转位刀具、密齿铳刀、镇孔尺寸自动检测和刀具自动补偿技术的发展,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也有所提高。铳削平面的平面度可达0.05毫米/1000毫米,表面粗糙度可低达2.5-0.63微米;镇孔精度可达IT7?6级,孔距精度可达0.03-0.02微米。专用机床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在专用机床中某些部件因重复使用,逐步发展成为通用部件,因而产生了组合机床。 最早的组合机床是1911年在美国制成的,用于加工汽车零件。初期,各机床制造厂都有各自的通用部件标准。为了提高不同制造厂的通用部件的互换性,便于用户使用和维修,195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与美国机床制造厂协商,确定了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化的原则,即严格规定各部件间的联系尺寸,但对部件结构未作规定。 1.2组合机床方式加工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 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的零件。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较孔、镇孔、铳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以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有的组合机床采用车削头夹持工件使之旋转,由刀具作进给运动,也可实现某些回转类零件的外圆和端面的加工。 1.3设计要求 设计两面加工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要求如下: 1)能按照本组最终要求合理设计继电器电气原理图,PLC电气原理图,再做成控制板,最后连线试验。 2)要求上交1份设计说明书,2张图纸,测试结果。

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1206 姓名:陈文浩 学号: 指导教师:任胜杰 1 2 2 3 3 5 3.1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5) 3.2 主电路 (5) 3.3 I/O分配 (7) 3.3 I/O接线图 (8) 3.4 元器件选型 (8) 4 软件设计 (10) 4.1主流程 (10) 4.2梯形图 (11) 5 系统调试 (11) 设计心得 (12) 参考文献 (12)

附电气控制原理图 (13) 1 系统概述 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 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的零件。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铣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以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有的组合机床采用车削头夹持工件使之旋转,由刀具作进给运动,也可实现某些回转体类零件(如飞轮、汽车后桥半轴等)的外圆和端面加工。 随着PLC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PLC控制系统,或直接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组合机床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如下: ## 图1.1 如图所示为某一组合机床的示意图,左面为1#箱体移动式动力头。主轴电机M1为5.5KW、1440转/分钟,1#箱体的进给电机为M3为1.5KW、1450转/分钟,工进与快进采用电磁铁YV1(DC24V,10W)进行切换;右面为2#箱体移动式动力头。主轴电机M2为5.5KW、1440转/分钟,2#箱体的工作进给电机为M4,为1.5KW、1450转/分钟,工进与快进采用电磁铁YV2(DC24V,10W)进行切换。SQ1为左动力头的原位限位,SQ3为左动力头的快进限位,SQ5为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