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系统E-Prime介绍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心理实验系统E-Prime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实验系统E-Prime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2

29 第5 总 8 ) 0 年 1 第5 0 期( 期
EP e — r 易学易用 ,实验生成快速 。4 提供了详细的 i m . 时 间信息和事件细节 ( 包括呈现时间、反应时间的细
节) ,可供进一步分析 ,有助于 了解实际实验运行的
时 间 问题 。
中国 观代椭 装 各
EP ie - r m 包括了以下几部分:E S u i 图形化界 —t d o 面 的编程环境、E B s c S c it - a i r p 式语言 、E Rn -u 实时 生成实验程序、E M r e - e g 数据融合、E D t A d — a a i 表格
式数 据 处 理 。

能使学生对 自己的实验细节更 清楚 ,明确各变量 的
操作 化定义 ,在开始 实验数据 收集前就考 虑到各种
EP ie — rm在心理实验教 学中的应用过程 ,结合心理 实验教 学实践 ,介绍 了心理实验 系统EP ie 实验教 学和 实 — rm 在
验设计 中的应用。
关键词 :心理 实验 系统E P ie实验教 学 综合性 实验 - rm
从2 世 纪9 年 代 开始 ,心 理学实 验研究 和教学 0 0 的仪器 出现 了计 算机化 的趋势 ,即编 制实验 教学 软 件并辅 以专用 的接 口和 外设 , 以便在 计算机 上进行 实验研 究和教 学 。计算 机可 以模拟物 理刺激 ,以此 省却 专用的机 电或光 学设备 ;计算机 可用 于控制 实 验过 程 ,大 大提高实 验的精 确度和 可靠性 ;计算机 还可 以 自动 记录 、处 理和分 析实验 数据 ,减 轻无 关
用 ,研 制 开发 了多种心理 实验 软件 ,例 如 北京大学 心理系 的P S r 心理实验教 学系统 ,但 功能主要还 E ()

E-Prime软件介绍

E-Prime软件介绍

E-Prime简介E-Prime是由美国PST公司(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 Inc.)开发的一套用于计算机化行为研究的实验生成系统。

该系统采用图形化的编辑界面,涵盖了从实验生成到毫秒精度的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

1、软件系统包含六个核心功能模块:E-Studio,E-Basic,E-Run,E-Merge,E-DataAid和E-Recovery。

−E-Studio图形化的实验设计环境,通过拖动E-Object和设定其属性的方式编辑实验。

常用的E-Object主要有:Procedure ,TextDisplay,ImageDisplay,Slide,List,SoundOut,FeedbackDisPlay,InLine。

−E-Basic脚本语言编辑环境,采用了Visual Basic的语言规范,同时添加了许多专门用于行为研究的命令。

−E-Run实时实验生成器,编译E-Basic脚本,在实时环境中运行实验。

−E-Merge数据合并工具。

−E-DataAid表格式的数据处理器,用于查看、编辑、筛选、分析和输出数据。

−E-Recovery数据恢复工具,用于将不完整的E-Run文本文件转换成E-Prime的数据文件2、硬件设备−PST串口反应箱(Deluxe Serial Response Box)用于精确记录反应时间特性刷新频率探测系统5个按键和150多个可替换按键标签5个指示灯和5种颜色的灯罩音键(V oice Key)刷新频率探测系统−用户扩展工具包(Custom Expansion Kit)用于创建适合用户自己的反应收集装置。

可扩展到16个按键和10个指示灯−脚踏板(Foot Pedal)用于接收被试脚反应的数据E-Prime 2.0新特性改进了图形化操作界面支持视频文件播放(MPEG,A VI,WMV)支持在不同实验间复制、粘贴E-Objects采用数字式录音记录被试的声音反应提高了对位图(bitmap)的呈现速度支持更多格式的图片材料(JPEG,PNG等)改进了对网络安装和Ghost安装的支持支持在多个视频显示器上呈现刺激改进了声音支持(支持更多的格式,更长的文件) 支持UNICODE和国际字体支持新设备(游戏杆,串口设备,网络设备)支持更长的脚本编辑改进了帮助文档及在线帮助系统专业版将提供更为强大的功能改进了对fMRI和Tobii Eyetracker System的支持E-Prime 2.0 Professional在E-Prime 2.0基础上新增了以下功能简化了外部设备接口提供快速调试工具提供实验和被试管理单元扩展了呈现方式的选项友好的包文件支持扩展了刺激的选项加强了脚本控制,可实现更为灵活的设计来源于:。

01 E-Prime基本介绍 E-Prime实验设计

01 E-Prime基本介绍 E-Prime实验设计

FeedbackDisplay 可以 用来指定被试做出反应 后的反馈,如RT,是否 做出反应、正确率,判 断正误等。
Slide 可以用来联合呈现 文本、图片和声音,或 者呈现多幅图片。
Wait 可以用来延长前一 对象的呈现过程,也可 以用来控制两个事件之 间的时间间隔。
InLine 可以用来写入控 制实验程序的代码。
Email: xlei@ Blog: /eegfmri
课程介绍
中文 名称 适用 专业 总学时 E-Prime实验设计 心理学 18
理论:6 实验实习: 12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
E-prime experimental design 专业选修课
究需要由研究者自己
设定的属性,这些属 性将决定对象的运行。
E-Object(对象、控件)及其功能
显示文本材料
显示单幅图片
播放语音
播放影片、动漫
录音控件
富刺激控件:可实 现文本、图片、声 音、影片等刺激任 意组合
E-Object(对象、控件)及其功能
呈现反馈信息
存放实验过程和实 验材料
写入控制实验程序代码
提供了E-Prime 的扩展空间,如数据分析和导出系
统,可以在系统内完成初步的数据筛选、整理和分
析。
嘿!
下 课 了
使得心理实验编程简单化;
时间精度非常高: E-Prime 系统提供了PreRelease
功能,提高了刺激呈现的计时精度,使其该指标在
ms 量级
E-Prime优点:
面向对象的简易的E-Basic 语言:系统提供了许多
针对行为研究的增强命令,为编程提供了灵活性,可
以帮助实现更加灵活全面的实验范式;

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可以复刻的用到eprime的心理学实验

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可以复刻的用到eprime的心理学实验

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可以复刻的用到eprime的心理学实验如何利用心理学实验软件eprime进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而心理学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软件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实验设计,而eprime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eprime是一款专业的心理学实验软件,可以用于设计和执行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可以借助eprime进行心理学实验,来深入了解和探索不同领域的研究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可以复刻的用到eprime的心理学实验。

一、eprime介绍与基本操作eprime是由美国公司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研发的一款专业的心理学实验软件,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

它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设计工具和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

在使用eprime之前,需要对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二、心理学实验设计在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可以复刻的用到eprime的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eprime,可以进行视觉注意、工作记忆、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实验设计。

可以设计一些注意力转移实验,来研究注意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也可以设计一些记忆力测试实验,来研究人类的工作记忆机制;还可以设计一些情绪调节实验,来探讨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eprime进行实验设计后,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eprime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可以将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下来。

而在数据分析方面,eprime也提供了多种统计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数据的直观呈现和统计分析。

四、个人观点和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可以复刻的用到eprime的心理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可以复刻的用到eprime的心理学实验

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可以复刻的用到eprime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实验: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引言情绪与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体验和表达进行调控的过程,可以对认知功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索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使用ePrime软件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分析。

实验设计参与者本实验招募了50名应用心理学本科生作为参与者,以确保他们具备相关心理学知识和实验经验,并能理解实验任务的要求。

材料本实验使用ePrime软件编写三个实验任务:1.情绪刺激材料:编写情绪刺激材料,包括正面、中性和负面情绪刺激图片。

每个情绪类别包含10张图片,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多样性。

2.认知测量任务:编写一项常用的认知测量任务,例如“数字推理任务”。

该任务要求参与者根据一组数字的规律推断下一个数字。

3.情绪调节任务:编写情绪调节任务,要求参与者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来应对不同类型的情绪刺激。

例如,可以使用“情绪重调”策略,让参与者描述自己最近经历的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过程1.情绪刺激材料呈现:参与者将被随机分配到三个组别(正面情绪、中性情绪和负面情绪),并观看相应类别的情绪刺激图片。

每组图片的呈现时间为20秒。

2.认知测量任务:在观看完情绪刺激图片后,参与者需完成一项认知测量任务,以评估他们的认知功能。

每个任务包含10个试题,参与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完成。

3.情绪调节任务:根据之前所属的情绪组别,参与者将按照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回答相关问题。

他们可以运用自我说服、情绪表达或注意力调节等策略。

该任务持续时间为5分钟。

4.认知测量任务的再次进行:在完成情绪调节任务后,参与者将再次完成一轮认知测量任务以评估他们的认知功能。

5.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ePrime软件自动记录参与者在认知测量任务中的表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比较参与者在不同情绪组别下的认知功能表现。

分析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认知表现的差异性:对比参与者在不同情绪组别下的认知测量任务成绩,以了解情绪调节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心理学实验技术:E-PRIME

心理学实验技术:E-PRIME

心理实验程序的 模式化方法
心理实验程序的模式化方法
• 全过程和核心实验过程
Block
指导语

Stim (DR/KB&SD/RT&CR)
feedb
Trial
结语
心理实验程序的模式化方法
• 全过程和核心实验过程
心理实验程序的模式化方法
• 全过程和核心实验过程
心理实验程序的模式化方法
• 实验设计模式
(48张)


绿

(48张)




(48张)Stroop 来自应Stroop效应• • • • 如果按照原来方法开展试验,那么 1.试验材料多,且不易保存; 2.耗费人力和时间; 3.不利于进一步研究的开展
用E-Prime来做 Stroop效应试验
授课内容
• • • • 一、心理实验程序的模式化方法 二、E-prime简介 三、Stroop效应的E-prime示范和操作 四、试验数据的处理
加入练习
加入练习
通过编程实现调控 试验进展
通过编程实现调控 试验进展
检验代码是否有误
运行调试
数据处理
处理工具
Data-aid
Merge
After Merge
Analysis by Data-aid
谢谢聆听
基础心理学教研室
串联模式 并联模式 相嵌模式 平衡模式 呈现时间 呈现方式 呈现格式 反应方式 数据收集
E-prime 简介
对象窗口
结构窗口 属性窗口
操作窗口
输出窗口
E-prime简介
Procedure
TextDisplay
ImageDisplay MovieDisplay Soundout/In

E-Prime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E-Prime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E-Studio 界面有4个主 要成分(可通过View添 加或删除):
1. 工具箱 2. 结构视图
3. 属性窗口
4. 程序工作台
12 3 4
Toolbox 由多个object 1
构成,这些object是实
验的基本组成部分。研 究者可以将实验所需要
的object 拖放到程序时
间线上。每个object都 有一组特殊的、可以根
E- Prime的应用情况
Macwhinney等2001 年启动了一个项目叫 STEP(System for the Teaching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这个项目提供了 各种学习背景下应用 E- Prime的教学材料。涉及的领域包括感知 觉、记忆、注意、心理生理学、心理语言学、工程心理学、发展心 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 2000 年在国内率先引入 E -Prime, 在全国心理学界与心理所的交 流下,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机构购买了 E- Prime。
在设计阶段,必须出现的中文(如指导语、练习结束提示,实
验结束提示等),都用图片的形式取代。
如遇到Inline中出现的中文,在设计阶段,都用英文代替,编
译好后,在脚本文件中再把英文材料替换成中文即可。
文件名,目录名一律用字母命名,也不要存储到桌面上。
2.3 E-Merge
E-Merge 是E-Prime 系统中一个关于数据处理的扩 展功能。通过使用E-Merge ,研究者可以把多个数据
E-Prime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学习材料下载:/ 参考书目:《E-prime实验设计技术》 曾祥炎、陈军
暨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
E-Prime软件介绍

心理学实验设计技术EPRIME

心理学实验设计技术EPRIME

实验室的参与者可能不同于现实 生活中的目标人群,影响实验结 果的推广。
eprime实验涉及的技术和操作较 为复杂,对实验员的专业技能要 求较高。
eprime实验设计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eprime实验设计将更加注重 技术创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跨学科融合
eprime实验设计将与神经科学、生物学等领域进一 步融合,拓展心理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机制,探究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实验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揭示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特点和规律,为认知心理 学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案例二: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
总结词
利用eprime技术探究社会互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 。
详细描述
设计社会互动实验,如合作与竞争任务、群体决策任务等 ,通过eprime软件模拟真实的社会互动情境,记录和分 析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心 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 究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和机制。
实验结果
揭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 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发展 心理学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
04
eprime实验设计的挑战与
展望
实验设计中的伦理问题
隐私保护
0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避免泄露。
应用领域的拓展
eprime实验设计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为解决现实 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05
结论
对eprime实验设计的总结
灵活性
Eprime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设计模板和功能, 允许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定制实验,满足
各种实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实验系统E-Prime介绍及其应用摘要心理实验正在进一步计算机化,文章介绍了这种发展趋势,概述了心理实验系统的发展,并重点介绍了标准化实验系统E-Prime。

文中概述了E-Prime的功能及其与DMDX的比较,介绍了E-Prime作为实验教学系统和实验生成系统在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的应用,讨论了E-Prime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实验实验生成系统心理实验系统 E-Prime从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开始,实验科学就成为心理学与生俱来的标志,心理学实验也成为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1,2]。

随着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发展,现代的心理学实验,尤其是认知科学的实验,已经差不多全部计算机化。

虽然,计算机化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和实验教学为心理学家提供了相当的方便,但他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计算机化实验的计时精度一直是计算机化心理实验难以忽视的问题,另外不同系统的系统误差也影响了同类实验的数据比较。

标准化心理实验系统E-Prime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前景广泛的思路。

鉴于E-Prime在心理学的应用日益广泛,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国内介绍一下E-Prime。

1 心理实验计算机化的发展趋势和心理实验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心理学实验研究和教学的仪器出现了计算机化的趋势,即编制实验教学软件并辅以专用的接口和外设,以便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研究和教学。

在国外,早在计算机发展早期的1971年,美国心理学界就成立了计算机的心理学应用学会(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Psychology,SCiP)[3],以满足研究和教学中计算机应用的讨论和交换信息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心理学实验移植到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已成为现实。

计算机可以模拟物理刺激,以此省却专用的机电或光学设备;计算机可用于控制实验过程,大大提高实验的精准度和可靠性;计算机还可以自动记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减轻无关任务负担。

时至今日,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实验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并且Psychonomic学会编辑的期刊《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Computers》,专门关注心理学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问题,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进展;自1997年开始,该杂志每年还出版有关计算机在心理学中应用方面的专刊。

目前我国己研制、开发了多种实验软件,并应用于心理学的实验演示教学,例如北大心理系的PES®心理实验演示系统。

但是实验生成系统几乎没有,实验程序大多是专业编程人员用VB、C、Delphi等编程语言编制。

国外的心理实验系统则稍多一些,包括实验生成系统和实验教学系统,如PsyScope、Inquisit、SuperLab、ERTS等等,国内心理学研究者比较熟悉的有E-Prime(MEL,DOS版)、DMDX (D-Master,DOS版)。

张智勇等将用于心理实验的教学软件或硬件统称为心理实验系统(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System,PES)[2]。

但是,计算机程序在心理学应用中更重要的作用是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便利,并且大多实验生成系统都可以作为实验教学的平台,提供比单纯的教学软件更灵活的控制。

因此,本文所称的心理实验系统不仅仅指教学软件,更包括实验生成软件(Experiment generator software for teaching & research)。

从80年代末起,许多实验生成系统开始出现,最广为人接受的是PsyScope、MEL、SuperLab等。

MEL的WINDOWS后续版本E-Prime在国内外正逐渐成为心理实验系统的主流。

下面将介绍E-Prime及其在心理学的应用。

2 标准化心理实验系统E-Prime2.1标准化心理实验系统的意义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多是计算机化的,因此,研究人员经常需要面对实验的计算机化问题。

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法。

一是研究人员请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编制,但常常在如何让编程人员真正贯彻研究人员的意图方面浪费大量的时间;另一种方法是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研究人员自己编制,但常常面临技术上的难题。

纵观国内以往的计算机化实验,以下问题是比较常见的:(1)在WINDOWS下,多数是非系统级编程,时间精度不够,误差较大,也存在较多的由多任务系统引起的随机误差;(2)采用的编程语言各种各样,如C,Delphi,更多是采用Visual Basic,对时间精度和误差的处理存在许多缺陷;(3)非熟练编程者记录的时间结果随机误差大;(4)不同软件编制人员编制的实验之间难以比较,例如同一实验,不同的编程记录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标准化心理实验系统就显得很有必要。

这种系统必须简单易用,不会耗费研究人员的太多时间;解决或优化了计时精度、系统随机误差等重要技术问题;便于在研究中推广,为心理学研究人员所接受。

E-Prime作为标准化心理实验系统,对Experimenter’s Prime(Best)的追求,无疑满足了上述要求。

2.2E-Prime是什么E-Prime是Experimenter’s Prime (best) 的简称,是实现计算机化行为研究的一个跨平台系统,它与所有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系统相似,使用类似于Visual Basic的E-Basic语言,是一个涵盖从实验生成到毫秒精度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的图形界面应用软件套装。

该系统包括如下特征:1)图形化界面编程环境,对实验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所见即所得的选择、拖放和设定产生,使编程简单化;2)面向对象的简单易懂的Script语言,类似于Visual Basic,提供了许多针对行为研究的增强命令,为编程提供了灵活性,可以帮助实现更加灵活全面的实验范式,并提供了E-Prime的扩展空间;3)扩展的数据分析和导出系统;4)数据检验核对功能;5)实验生成向导;6)PsychMate系统提供了实验教学需要的经典实验[4]。

E-Prime和DMDX的比较2.3鉴于E-Prime出现以前,国内比较熟悉的是DMDX,我们将E-Prime的特征与DMDX 做了初步的比较。

(1)在易用性上,DMDX的编程界面不如E-Prime直观友好,刺激控制主要由rtf脚本控制,不如E-Studio的所见即所得好理解和掌握;E-Prime提供了整个程序结构视图,不像DMDX程序结构分割,可以“看到”实验的流程细节,更好把握整个实验的控制和理解。

(2)在灵活性和扩展性上,DMDX没有提供可扩展的模块,实验控制也不如E-Prime灵活方便,例如E-Prime可以实现复杂的分组随机,DMDX在刺激的复杂组合控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3)E-Prime提供了详细的数据细节和数据接口以及数据检验功能,可以很好地进行初始分析和数据整理导出,DMDX只简单提供RT和对错反应,无法对可疑数据进行查验,也没有数据导出的接口。

(4)在时间控制方面,DMDX处理Windows多重任务,刺激显示、计时等问题并未提供多少细节,E-Prime则提供详细的细节以便我们排除误差大(尽管很少)的刺激或数据。

(5)E-Prime由于是商业软件,对软件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同时也有许多研究资源可以利用,比如经典实验的程序文件;DMDX由于是自由软件,在技术支持上就显得不如E-Prime。

3 E-Prime的应用3.1作为实验生成系统的E-Prime简单地说,E-Prime是一个毫秒级精度的心理实验生成系统,针对行为实验做了刺激组织、时间精度等方面的优化,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各种功能。

(1)E-Prime能呈现的刺激可以是文本、图像和声音,可以呈现三者的任意组合;List 控件为实验刺激材料和实验过程的组织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和便利。

(2)反应输入方式多样:E-Prime目前可以实现的反应输入有:键盘、鼠标以及反应盒SRBox;SRBox有个声音反应键,可以检测声音反应。

另外,也可以利用反应盒接口或并口、串口接上其它设备,如ERP设备等。

(3)它专门面向心理实验,并针对心理实验的时间精度作了优化。

刺激呈现与屏幕刷新同步,精度可以达到毫秒。

它也提供了详细的时间信息和事件细节(包括呈现时间、反应时间的细节),可供进一步分析,了解实际实验运行的时间问题、或对记录的时间结果进行检验核对。

(4)对于VB等编制的实验,在Windows下,程序不可避免地受到多重任务的影响,系统调度可能在某一时刻中断实验程序的执行,并且实验程序需要与OS交换信息,从而实验计时会出现随机的延迟。

E-Prime处理了程序运行与OS的交换,提高实验运行的优先级,减少延迟出现的概率;检测其中的延迟,计时准确性平均可以达到99.95%。

因此,ms级时间精度是相对的。

实际上,E-Prime(包括任何其它软件)并没有办法达到百分百的准确,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认为已经达到ms精度[5]:-计时偏差SD<=0.5ms-记录到1ms,如果出现误差,系统能够检测到,并且由此造成的测量变异<=1ms2;任何大于10ms的误差都会报告出来以供研究者取舍数据。

-99.9%的显示器刷新可以被追踪监控,遗漏的刷新能够报告出来-计时准确率达到99.9%,即相同的机器测量同一个时间段,相差不会大于0.1%(5)E-Prime与fMRI的接口:E-Prime提供了与fMRI等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可以进行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实验。

此外,PST公司还提供了fMRI研究的工具套装(BrainLogics fMRI Research Ensemble),将fMRI研究的软件和硬件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让研究人员避免陷入各种细节问题,例如E-Prime和fMRI设备的同步问题。

(6)相对于传统编程语言,E-Prime易学易用,可以快速生成实验,大大节省研究人员在实验编程上耗费的时间。

3.2 E-Prime作为实验教学系统传统的心理实验教学系统主要是用来演示实验的,实验室活动经常只是局限于实验的演示。

但是,演示实验和真实实验不同:(1)研究问题不明确,(2)文献背景少,(3)学生被动参与,(4)数据收集仅限于少数。

与之相对比,在真实实验里:(1)研究者对研究问题很清楚,(2)实验综述了背景文献,(3)学生是主动的实验者,(4)数据收集较多。

科学教育的研究者[6,7]认为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的科学视角存在偏差,如果学生具有真实实验的体验,就会对科学和科学研究过程有更好的理解。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或实验心理学课程里,很少有机会进行真实实验。

学生接触的多是纸笔任务或不可灵活调整的计算机化实验。

由于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多是计算机化的,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实验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