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SM模块系统介绍
C&C08交换机SM模块工作原理

2 、S 的控制 结构 M
图 1SM 的 功 能主控框) . 1 位
11 1模块控制单元 .. 模 块 控 制 单 元 主 要 有 MP E U、 MA、 D、 I 单 板 , U板 NO SG等 MP
和SG I
板 采用 主 / 双 配 置 。 块 控 制 单 元 的 功 能 包 括 : 备 模 控制S M的运行 , 包括 呼叫处理 、 电路测试结果 分析 、 告警信 息 的处理 、 通信流量 控制 、 话单 的产 生 、 务统计 和特殊 的呼叫处理 话 ( 如三方 通话 、4 6 方会议 电话 等业务)这部分功能 主要由MP , U板 完
关键 词 : C&C0 交换 模 块 8 中继接 口
中图 分类 号 : N9 T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79 1(0 0 —2 80 l0 .4 62 1)70 3 -3 1
1 SM 的功 能 结 构 、
控 制 单元 的 接 口 , 部 分 功 能 主 要 由AL 这 M板 和 TC 板 完 成 。 I () 3 提供 各种 接 口单元所 需的协 议 支持 , 这部 分功 能主要 由 在 C 0数字程控交换机 中,0 &C 8 9 %的呼叫处理功能和 电路维护 C、 、 AP、 R、 E 等 单 板 完 成 。 DT M M 功能由交换模 块S M完成。 中呼 叫处理功能包 括对 呼叫源 的描述 , MF NO7 L 其 12模 块 内交换 网络 f 于主控 框 ) - 位 号码接收与分析 和电路接续等 ; 电路维护功能包括观察信息 、 电路 模 块 内 交 换 网络 主要 指 B T板 , 用 主 / 双 配 置 , 一 个 NE 采 备 是 的控 制、 系统再起动 、 叫监视 、 呼 信令跟踪 、 电路测试 、 话务统计和话 KX 4 可独立完成本模块 内部的交换功能 , 并能配 单管理 等。 在结 构上S M主要可分为三大功 能块一 模块控制 即通 信 4 K的单T交换网。 合AM/ M的 中心 交换 网完成S C M间的交换功 能 单元 、 模块 内交 换网络 、 口单 元, 图1 接 如 所示。
C&C08交换机SM模块工作原理

1S 模块概述 M
S 的 机 架在 全 局 统 一编 号 。 S 的模 M M 块 号 与 S M 一 起 在 l 1 O里 编 号 。 S 单 P 至 6 M
模 块 局 时 模 块 号 为 1 机 架 号 从 1开 始 编 。 ,
位 ,DTM 为数 字 中继 电路 板 ,完 成局 间数 字 中继 的对 接 。每 板 有 2个 PC 系统 ,提 M 供6 O路 数字 中继 ,一个 数 字 中继 最 多可 接 9 0路 DT。 每 框 插 多 个 块 DTM 板 视 中 继 数 6
他机框根据模块类型和需要来配置。 1 1 机 框 .
1 1 1 主 控 框 ..
信 令 设备 、时 钟 设 备 ,及 测 试 设 备 。 各类 设备包括的单板如下 : 电源 设 备 :PW C、P X W 控 制 设 备 :M PU、 EM A 通 信 设 备 :NOD、TC 、 AL 、 M C2 I M 、
・
学 术论 坛 ・
c c8 & o 交换机 S M模块工作原理
郭 永 彬 ( 国 联 合 网络 通 信 有 限 公 司 德 惠 市 分 公 司 中 吉 林 德 惠 l0 0 ) 3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 摘 要 】 M 模 块 具 有 独 立 交 换 功 能 , 可 以 完 成 模 块 内 的 呼 叫 接 续 , 而 模 块 间 的 呼 叫 则 由 各 S 通 过 AM /CM 来 完 成 。 S 还 提 供 S M M 分 散数 据库 管理 、呼叫 处理 、维护 操作 等各 种 功能 ,用 户可 以 不通 过 AM/CM ,通 过 串 口直接 在 S 侧 进行 近 端维 护 。S 是 C& C 8 M M 0 数 字 程 控 交换 机 的 核 心 ,是 各 种 业 务 接 口 的提 供 者 ,根 据 S 所 提 供 的 接 口可把 它分 为 纯 用 户模 块 ( S 、 纯 中继 模 块 ( S 、 M U M) T M) 用 户中继 混装模 块 ( T )三 种类 型。U M ( s r wi h U M S U e S t Mo u e c d l )只提供 用户 接 口,T M ( r n S th S T u k wi Mo ue c d l )只提供 中继 接 口,UT ( s r r n Mo ue M U e T u k d l)提供 用 户和 中继两 种接 口。C& c g o 系统 还有 多种远 端模 块一一 R M 、R MI、S I S S I MI ,它 们都 可 以 看 作 S 的其 他 形 式 或 者是 附 加 于 S 之上 的功 能 块 。 M M [ 键 词 】 & CO 交 换 模 块 中 继 接 口 关 C 8 [ 中图分类号] TN9 6 1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7 4 6 ( 0 0 5 0l 8 2 1 0 -9 l 2 1 )0 - 5 -0
霍尼韦尔SM系统

霍尼韦尔SM系统的 未来发展与趋势
智能化:霍尼韦尔SM系统将更加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更快速、准确的控制和监测。 集成化:将各种生产和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物流管理。 定制化: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提供更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推动 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可持续性与环保要求的提高 全球与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软件可靠性:具备强大的容错和恢 复功能,有效防止意外宕机或数据 丢失。
可靠性验证:通过各种严格的环境 试验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在不同 工况下的可靠性。
霍尼韦尔SM系统具备高度容错能力,能够自动检测并处理故障 系统采用冗余设计,关键组件均有备份,确保高可用性 霍尼韦尔SM系统具备快速恢复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霍尼韦尔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加密技术:确保 数据传输和存储 的安全性
访问控制:限制对 系统的访问权限, 防止未经授权的访 问
定期更新和补丁: 及时修复系统漏 洞,提高安全性
安全审计:对系统 进行定期安全审计, 确保安全合规性
硬件可靠性:采用高品质的硬件组 件,经过严格测试和筛选,确保系 统稳定可靠。
安全性: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 施,确保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 入侵。
霍尼韦尔SM系统的 用户评价与反馈
用户对霍尼韦 尔SM系统的满 意度较高,认 为其功能强大 且易于使用。
用户普遍认为 霍尼韦尔SM系 统在提高生产 效率和降低成 本方面表现优
秀。
部分用户反馈 系统需要加强 数据安全保护 措施,以防止 信息泄露和被
攻击。
SM系统介绍

• 控制器(QPP)
QPP钥匙开关功能
位置 STOP IDLE
RUN
QPP可能的状态
-QPP is completely stopped -No activity
-Ready to Load -QPP performs tests -CP not running
-CP ready to run -CP running -QPP performs tests
之间最大距离2个机柜。
3
SM系统硬件概述
• 控制器(QPP)
QPP显示屏显示信息
Default status message
Diagnostic message
Power up
Stage1:“Msg”+<Message ID>
Sync
Stage2:“Chs”+<Chassis number>
Loading
9
SM系统硬件概述
• I/O Chassis及I/O卡件
每个机架有21个安装槽位,其中从左到右18个槽位可用于安装I/O卡件, 第19个槽位为空位,最右侧第20和21个槽位用于安装I/O Extender。 冗余和非冗余的I/O要分别置于冗余和非冗余的I/O机架上。 不同类型的I/O可以混合放在同一I/O机架上,但是它们必须具有相同的 外部供电类型。 每一个I/O机架最多放置18块I/O卡件
LED状态指示灯: 绿色:正常 无指示:请检查钥匙开关位置和是否上电 红色:故障
5
SM系统硬件概述
• 通信卡(USI)
通道A&B:以太网连接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最大长度100米 使用RJ45连接
通道C&D:RS-232&RS-485串行通讯接口 RS-232: 最大波特率38K4bps 最大传输距离15米 点对点 RS-485: 最大波特率4Mbps 最大传输距离30米 多通路 可以做RS-422应用(点对点)
SM系统介绍

定义Safety Manager的网络及在网络中的位置 定义Safety Manager机柜、Chassis、卡键类型和位置 设定当前系统中所有点的属性
设计功能逻辑图(FLD) 用来校验组态程序的语法、完整性、一致性 编译组态文件成为可以下装(Load)到控制器的机器文件
SM系统组态
Safety Builder的在线工具及其功能:
Safety Manager系统应用介绍
SM系统硬件概述
• SM系统机柜 • 控制器(QPP) • 通信卡(USI) • 5VDC供电单元(PSU) • BKM(Battery and Key Switch Module) • 漏地检测器(ELD) • I/O Chassis及I/O卡件
SM系统硬件概述
SM系统硬件概述
• I/O Chassis及I/O卡件
每个机架有21个安装槽位,其中从左到右18个槽位可用于安装I/O卡件, 第19个槽位为空位,最右侧第20和21个槽位用于安装I/O Extender。 冗余和非冗余的I/O要分别置于冗余和非冗余的I/O机架上。 不同类型的I/O可以混合放在同一I/O机架上,但是它们必须具有相同的 外部供电类型。 每一个I/O机架最多放置18块I/O卡件
SM系统组态
External Clocksource:
External Clocksource:外部时钟源可以被用 来同步PLANT范围内的所有控制器,即可以 作为PLANT范围内的所有控制器的时钟源。
Device name:外部时钟源设备的名称,且每 一个PLANT内的设备名字位置 Clock source allowed:定义该设备是否可以作 为时钟源 Clock source timeout:定义期望的外部时钟源 脉冲的脉宽。(设置为26h) IP Address:如果外部时钟源使用NTP协议,那 么必须对其设定IP地址
SM模块

NOD(主节点板)
MPU
邮箱 主节点
NOD
串口 从节点
用户 中继
NOD
串口 从节点
用户 中继
SIG信号音板
用户 BNET 中继
HW 信号音 通信总线 控制信号
MPU
SIG
至于语言信号的出入则以 2MHW线的方式与BNET板相 连后提供,一块SIG电路 可接2条PCM的HW线。
Flash Memory DRAM 2 程 数 3 序 据
C P U MPU
1
程序
数据
AM/CM 或 BAM
MPU单板拨码开关
SW-8 SW-7 OFF OFF ON ON ON OFF OFF ON
组合选择模块通信带宽 ○/● 程序不可用/程序可用 ○/● 数据不可用/数据可用 ○/● 数据不可写/数据可写 ○/● 程序不可写/程序可写 ○/● 不选择远程控制/选择远程控制 与SW2-1、SW2-2组合选择加载方式 未用 ○/● 主备用/负荷分担 与SW1-1组合选择加载方式
MFC、NO7、LAP、DTR槽位
0 1 2 3
P W C
4 5
6
N O D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 P U B N T B N T M M M M M E F F F F M C C C C L L A A M M M P P E F F M M M C C C C 2 2 P W C
SW2
○ ○ ○ ○
MPU的加载方式
SW1-1、SW2-1和SW2-2组合使用决定SM的加载方式:
SW1-1 OFF SW2-2 OFF OFF ON ON ON OFF ON OFF ON SW2-1 OFF ON OFF ON OFF OFF ON ON 加载方式 SM模块通过MC2与OPT 联网,经由AM加载 SM单模块局通过串口加载(TCP/IP方式) SM单模块局通过HDLC加载 RSMII加载(通过NO7板/LAPN7板) SMII加载(通过MC2与IDT联网) SM模块通过LAPMC2与OPT 联网,经由AM加 载 保留 SMII加载(通过LAPMC2与IDT联网)
SM系列硬件系统概述

SM 系列硬件系统
系统概述
体系结构与组成说明
SM 系列硬件系统是和利时公司基于现场总线技术而设计、开发的分布、开放式过程控制硬件系 统,具有先进、可靠、高效、节能等特点。
SM370~SM378 模块和 SM341 模块均为 100 型端子模块;
SM360 模块和 SM380~SM382 模块均为 300 型端子模块;
预制电缆
数据电缆 型号 SX001 SX002 SX003 SX004 SX005 SX006
通讯电缆 型号 SX007 SX008
控制机柜
16 通道共负端晶体管型开关量输出模块 SM376
-
SM380
SM381
SM382
端子模块
型号 SM320 SM370 SM321 SM371 SM322 SM372 SM323 SM373 SM324 SM374 SM325 SM375 SM326 SM376 SM327 SM377 SM328 SM378 SM330 SM331 SM340 SM341 SM360 SM380
和 IT 系统。
2
HOLLiAS SM系列硬件系统概述
硬件设备清单
机笼
型号 SM110 SM111
主控模块
名称 主控机笼 I/O 机笼
技术指标 2 电源、2 主控、6 I/O
120W
型号
SM410
SM411 SM430 SM460 SM470
SM471 SM481 SM510 SM520 SM610
名称
8 通道电压型模拟量输入模块
8 通道(通道间隔离)模拟量输入模块 6 通道热电阻型模拟量输入模块 汽轮机 DEH 电液伺服单元
西门子PLCSM信号模块详解

§2.3
信号模块 (SM)
输入/输出模块统称信号模块(SM),包括数字量(或开关量)输入 模块和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位置输入模板;用于连接 爆炸危险场合的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
2.3.1 数字量信号模块 2.3.2 模拟量信号模块
2010-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 20
M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M 24V
图2-5 直流32点数字量输入模块的内部电路及外部端子接线图
2010-10-11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1 N 2 3 4 5 6 7 8 9 10 N
数字量输入模块SM321有14种型号数字量输入模块可供 选择,常用的有四种型号模块可供选择,即直流16点输入、 直流32点输入、交流32(16)点输入、交流8点输入模块。
表2-6 SM321数字量输入模板技术参数
2010-10-11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3
SM321数字量输入模板技术特性
11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1L
~
1N
1 2 3 4 5 6 7 8 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L
~
3N
背板总线接口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1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2
1.数字量输入模块(DI)
数字量输入模块将现场过程送来的数字信号电平转换成S7-300内部信号电平。 数字量输入模块有直流输入方式和交流输入方式。 对现场输入元件,仅要求提供开关触点即可。 输入信号进入模块后,一般都经过光电隔离和滤波,然后才送至输入缓冲器等 待CPU采样。采样时,信号经过背板总线进入到输入映像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SM模块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向老师请教,初步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1、通过现场实物,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
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
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
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图(一)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图
2、掌握CC08交换机的硬件组成中各机框单板的作用。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
●单板
单板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成单元。
●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 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 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 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功能机框功能机框模块
模
块
单
板单
板单板
功框
交统
ASL+D R V+TSS+PW X+母板SLB 户框
用户框+主控框 U SM
U SM /TSM /U TM +AM /C M C &C 08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3、 理解用户框和中继框的不同及内部电缆的区别。
● 数字中继框配置
数字中继框配置如BSM 数字中继框配置图所示:。
P W C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T M
D R V
D R V
D R V
D R V
P W C
i. BSM 数字中继框配置图
说明:
每1块DTM 板占1个主节点,占2条HW 线。
每个中继框最多可配16块DTM 板,即960DT 。
实际需要DT 数多于960时,需另加1个中继框。
每块C805DTM 提供2路E1接口,可以配合不同的单板软件和不同的协议处理板配置成以下几种接口:
1、DT 数字中继接口:在MFC 多频互控板的配合下,实现中国一号信令局间连接,每个BSM 最多配32块板,提供1920条话路。
2、TUP No.7信令中继接口:在NO7板或No.7信令处理板(CB03LAPA0)配合下,实现No.7信令局间连接,每个BSM 最多配24块板,提供1440条话路。
3、V5.2接口:在V5.2协议处理板(CB03LAP1)的配合下,实现接入网标准接口。
每个V5.2接
口可包括1~16条E1,需CB03 LAP1板上配置V5.2协议链路工作。
3.5用户框配置
本程控交换实验平台系统采用32路用户框,配置如下
1框内可插2块PWX,19块ASL32(简称A32)、2块DRV32(简称D32)共608个用户。
整框的板位结构如下图所示: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P W X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D
3
2
D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A
3
2
T
S
S
P
W
X
32路用户框板位结构图
用户中继配置原则说明
1、交换模块(BSM)配置原则是兼顾主节点NOD和HW线资源的限制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两个方
面。
2、交换模块(最多可提供64条HW线、44个主节点(11块NOD板)。
3、一个满配置用户框占2个主节点和2条HW线,那末4个满配置用户框刚好占满2块主节点板。
4、一块DTM板占1个主节点和2条HW线,那末4块DTM板就占满一个主节点板。
5、对于用户/中继混装的模块,每减少4个用户框(1216ASL/608DSL)就可以将闲置出来的8个
主节点用来增加8块中继板DTM(480DT)。
四、实验心得
通过实验,我对cc08交换机的硬件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华为cc&08程控交换机有了实际性的接触,其发展历程:A型机-C型机-B型机(万门机)-128模交换机
目前实验室使用的是B型机的一个独立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