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句

合集下载

复句

复句
现代汉语(二)
第五章 语法
第七节 复句
一、什么是复句?
(1)我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好甜的泉水啊!
(2)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3)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儿了。 (4)只有那张被太阳晒黑了的脸,才说明这是一个长 期搞农村工作的人。 (5)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6)指导员走过去,把伤员抱了起来,放到担架上。
(7)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二、复句的主语
(1)大家一直把她送到楼梯口那儿,望着她的背影消 逝在楼梯下面,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店里来。 (2)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速度。 (3)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 (4)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 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 (5)船里装着新米,把船压得很低。 (6)他是我的一个本家,应该叫他五叔。
六、紧缩复句 (一)什么是紧缩复句?P135.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3)想说又不敢说。 (4)想想也有几分高兴。 (5)眼高手低。 (6)人勤地不懒。 (7)地肥水美五谷香。 (8)你爱信不信。
(二)紧缩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 P135. (三)与一般复句的转换
(1)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即使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2)条件再好也不行。→ 即使条件再好,也不行。 (3)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只要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4)他走我就走。→ 只要他走,我就走。
第八节 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 二、句群的组合方式:关联法、意合法 三、句群的类型 (1)根据用途和作用: 叙述句群、描写句群、抒情句 群、议论句群、说明句群。 (2) 根据层次多少: 简单句群和多重句群两类。 (3)根据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关系: 并列句群、顺承句 群、解说句群、递进句群、选择句群、转折句群、因 果句群、目的句群、假设句群、条件句群、独立句群。 四、句群和复句、段落

教资国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六):复句类型

教资国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六):复句类型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4、选择复句: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
9、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10、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以免”、“省得”。
【练一练】
1、下面对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是递进复句)
B、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这是选择复句)
C、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这是因果复句)
【答案】C。假设。
教资国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六):复句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不是A,而是B”。
2、承接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现代汉语 第八节 复句

现代汉语 第八节   复句

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选择) (3)对比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顺承复句(承接复句/连贯复句) (1)时间承接
A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B 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于是到了秋天;他依然如故。 C 春天,路遥吃过槐花做的菜饭;夏天,路遥在这树下纳凉; 冬天,朔风摇撼树枝发出的声响,会给予这位敏思善感的少年 以无穷的遐想和向往。
(三)看有无语音停顿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 他走到床头把灯打开。 他走到床头,把灯打开。 他有个妹妹在北京工作。 他有个妹妹,在北京工作。 她爱唱歌爱跳舞。 她爱唱歌,爱跳舞。 许多文学大师,同时又是科学巨匠。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 想取得。
二中选一 选择
C 不是我不小心,而是真情难以忘记。(并列) D 不是我不小心,就是你不小心。 E 要么嫁给村东的小伙子,要么嫁给村西 的小伙子。
已定
先取后舍 先舍后取
F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G 与其花钱买醉,不如斗室书香。
4.递进 一般递进 A 北斗七星不仅能帮助人们判断方向, 而且能指示不同的季节。 B 古罗马盛行肖像雕塑,甚至作为重要 礼物馈赠友人。
下面的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今天下雨,他可能不会来。 3.人们在葡萄架下吃饭、乘凉。 4.公差催人上路,像屠夫赶牛羊一样。 5.学习,学习,再学习!
6.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7.夜,漆黑的夜! 8.青年是人类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9.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美不可言。
注意:
1.句中有停顿的兼语句 2.复句形式做成分的单句 3.带有独立成分的单句 4.带“作状语的介宾短语”的单句 1.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

《现代汉语》第五章8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8复句

复句概说
3.关联词语的作用 关联词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连接、标示某种关系:两个分句之间原本存在 某种关系,用X关联词语来连接、标示这种特定的语义 关系。如: 他三下两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星地 走出院子。 他去了,而且去得最早。 (2)显化某种关系:各分句之间本来隐含某种或几 种关系,用特定的关联词语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 的标示。如:
复句类型
下边是上述三种句子关系的比较:
任选句 选择意向 语 气 确定与否 或此或彼 比较和缓 选择未定 限选句 非此即彼 比较坚定 选择未定 决选句 舍此取彼 非常肯定 选择已定
复句类型
4.递进关系 (1)递进关系的含义 递进关系,说的是后一个分句所表述的内容比前一个分句在某 些方面更进一层。 (2)典型格式 递进关系的典型格式是:不但„„而且„„、不但不„„反 而„„、尚且„„何况„„ 预示下文即将发生递进
复句概说
① 隔了几道墙,声音听不清楚。 →因为隔了几道墙,所以声音听不清楚。 (因果) →如果隔了几道墙,声音就听不清楚。 (假设) (3)转化某种关系:各分句之间原本具有A关系,现在 使用另外一套关联词语,使A关系转变为B关系。如: ① 那时,他们很少交谈,即使偶尔交谈,也只 是工作上的联系。(让步) →那时,他们很少交谈,虽然偶尔交谈,但也只是 工作上的联系。(转折)
复句类型
分类的原则 汉语复句分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从关系出发,用 标志控制。 关系:是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标志:是联结、标示各分句之间语义关系的关联词 语。如:因果关系 比如: ① 没有事,很无聊。 (没有特定的关联词语作为标记,语义关系模 糊、不确定) ② 因为没事干,所以很无聊。(因果)
复句概说
(二)关联词语的范围和性质 1.关联词语的范围 汉语复句中的关联词语,指的是能够发挥连接、 表示复句语义关系的词语,只要具有上述作用、性质 的词语,都是关联词语。 (1)连词:连接分句,不充当句子成分。 单用的:所以 因此 或者 甚至 但 是 „„ 两两套用的:因为A,所以B 如果A,那么B 虽然A,但是B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 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 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 常 用关联词语有: 于是, 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 接着,首先(起初) 然后……,从 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 然后 , 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 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 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 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 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 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 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句 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 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 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 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 句则不能用. 句则不能用.如: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 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 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连动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 也……"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假设复句.含有转折意 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假设复句,有的称之为让步假 设复句),它与用"尽管……还是……"这组关联词语 组合成的转折复句最容易混淆,其区别是: 1.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 "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 罢了. 2.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尽 管"所撇开的是既成事实.如: 即使明天刮风下雨,我们也要到达山顶.("刮风下 雨"说不准) 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刮风 下雨"是确定的事实)

现代汉语复句知识点

现代汉语复句知识点

现代汉语复句知识点
复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子结构,它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复句中,主句是整个句子的核心,而从句则提供额外的信息或对主句进行修饰。

复句的从句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三种。

名词性从句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表语,它的引导词包括“是”、“不是”、“确信”、“想要”等动词,以及“那”、“如果”、“为了”等词语。

例如:“他说他会来的”中的从句“他会来”充当了宾语的功能。

定语从句用于对主句中的名词或代词进行修饰,它的引导词包括“的”、“关于”、“先”、“后”等词语。

例如:“我们喜欢的那本书”中的从句“我们喜欢的”修饰了名词“书”。

状语从句则用于对主句的动作、状态、原因、条件等进行补充说明,它的引导
词包括“如果”、“虽然”、“因为”、“当”等词语。

例如:“虽然下雨,但是我还是去了”中的从句“虽然下雨”修饰了主句中的动作。

除了从句类型的分类,复句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句型,如“既...又...”、“不但...而且...”、“除了...以外还...”等。

这些句型可以通过多个从句的组合来形成更复杂的句
子结构。

总的来说,掌握现代汉语复句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和运用中文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熟练运用复句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能力,使句子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现代汉语语法第八节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第八节复句
有些同学经常考试作弊,这是不对的。
2、补词式: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中某个词的 意思予以追补解说。
先总后分:人这一生多短暂呀:眼睛一闭,一天就过去;眼
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先分后总:一个是良苑仙葩,一个美玉无暇,这两两位是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四)选择复句:在几个分句所代表的事 件中选择一项。
2、两个分句的主语不相同,
如:他唱了一支歌,接着我说了个笑话。
关联词:合用:首先…然后,刚…就,一…就
单用:就,才,又,然后,便,终于
(三)解说复句:后一分句追补、解说前一分句, 不用关联词。
1、补句式: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全句的意思 予以追补解说。后一分句的主语常常是代词, 指称前一分句。如:
句子内部的单位之间没有句子成分的关系。 即无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等结 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单句 和复句的根本区别——有无句子成分关系。
5、关联词的标志。 ⑧无论我们怎么挽留,小军还是走了。 ⑨无论谁,都必须继续学习。 ⑩无论在什么特殊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到
底。
A、形合法(关联法): 如果他努力学习,就能学到许多新知识。 B、意合法: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1、重转句:语义明显对立。
如:尽管他说得天花乱坠,但我是不相信。
关联词:合用:虽然(虽说,虽,尽管)…但是
(可是,然而,,却,还)
单用:虽然,虽,但是,然而
2、轻转句:前后意思不一致,但不明显对 立。如:
他文章写得很漂亮,只是字迹太潦草。
关联词:单用:可是,可,却,只是
(七)条件复句:
法栽种的好庄稼。
二、复句的类型
复句关系分类的原则是:从分句之间的关 系出发,用联结分句的形式标志(即关系 词语)来确定复句的具体类别。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   复句
(2)反方向递进 过去我们叫他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
从“不生气”递进到“摸着胡子乐”。“摸着胡子乐”与 “生气”是反 方向的。又如: 李大爷不但没有一丝笑意,脸色反而严肃起来。
“没有一丝笑意”接近“严肃”,但还不等于“严肃”。前 句用“不但” 引出“没有一丝笑意”,似乎这是违背常理的,后句在这个有 违
5.假设关系 偏句提出一个假设的情况,正句为随着这个假设情况而产 生的结果。关联词语一般是:“如果…,则… 。”或“即使…, 也…”。 “即使”所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如果”所表示的 情况 可以是假设的,也可以表示一种事实或作出一种判断。例如: 即使跟我没有关系,我也要管。 “跟我没有关系”是假设的。 如果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则 一部分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就是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前身了。 “如果”后是已经的事实,后面是推断。
的孩子。 她买了一件大衣,( )是羊毛的。
上面这几个句子,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承前一分句的宾语 而省掉了。又如:
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 )丝毫也不能自 满。
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主语的定语而省掉了。
2. 分句主语不相同时: 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
如:优点展现得越充分,缺点也往往暴露得越多。 这个情况很重要,( )得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这个句子后一分句省略的主语得依靠语境来确定。当后一
是说…)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与
其…,不如…)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
都…) 假设关系(如果…,则…/ 即使…,也…)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既然…,就…) 目的关系(…,以便…/ …,为的是…/…,以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27
6
区别单复句练习:
1.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今天下雨,他可能不会来了。 3.人们在葡萄架下吃饭、乘凉。
4.公差催人上路,像屠夫赶牛羊一样。
5.学习,学习,再学习! 6.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7.夜,漆黑的夜! 8.青年是人类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9.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美不可言。
(2)重转
让步然后转正意,前后明显对立,语气较重。 虽然A,但是B;尽管A,而B 。
2020/3/27
16
7.条件复句
一般前分句提出条件,后分句说明结果。
(1)有条件
①充分条件(足够条件):只要A,就B;一 A,就B;一旦A,就B;只需A,就B。
②必要条件(必备条件):只有A,才B; 除非A,才B;惟有A,才B
2020/3/27
22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 主顾也没好声气, 教
人活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 才可以笑几
声, 所以至今还记得。
两种方法:
划线法---句中标明法---线式图解法 图解法---图表标示法---框式图解法
2020/3/27
23
3.分析举例
(1)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 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 间,等于慢性自杀。
(1)顺递式
几个分句语义由浅入深。不但A,而且B
(2)衬托式(反转式)
以事物的否定面衬托其肯定面,即以反托 正。不但不A,反而还B
(3)反逼式
以深证浅,使话语更具有说服力。尚且A,
何况B。
2020/3/27
15
6.转折复句
前后分句语义相反或相对。
1)轻转
前后语义无明显对立,只部分相反或不协调。A, 可是B;(但是、不过、然而)
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不管写多长,
也没有分量,所以,不能只看量,要讲求质。
2020/3/27
26
(8)如果我们身为共产党员,却对中国问 题熟视无睹,天天看,看不见,戴了眼镜, 还是看不见,看见了的只是书架上的马、恩 、列、斯的现成的文献,那么,我们在理论 战线上的成绩就未免太坏了。
2020/3/27
鲁迅有一篇小说,叫《阿Q正传》。
(2)总分式
先总后分---要么A要么B,二者必居其一
先分后总----两个标准:一个A,一个B。
2020/3/27
12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可能供人选择。
(1)任选式
或此或彼,任选其一,语气和缓,商量口味
或者A。或者B;是A,还是B……
(2)限选式
非此即彼,必居其一,语气肯定,无庸置疑
(5)美,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不可
捉摸的,而是存在于五光十色的大自然中,
存在于万紫千红的艺术作品中,存在于生动
活泼的社会生活中。
2020/3/27
25
(6)十四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年,要学习,
要工作,但是青年正是长身体的时期,
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
(7)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
他机智,勇敢.
2020/3/27
2
2.语义上各分句之间依靠一定的语序和 虚词保持一定的意义关系。
即意合法、关联法。
3.结构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装, 这些分句不能互相作句子成分。例如比较:
我这样说,难免有人会发脾气。
斯大林曾经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 空洞的理论。
2020/3/27
3
二、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27
五、紧缩句问题
1.“提要”
紧缩句的谓语是一个用关联词语构成 的固定格式, 所关联的两部分常常隐含着假设、条 件等关系,
是两层意思紧缩在一起的
他越说越快/我非把功课做完了不休息/这道 理不说也懂/你再忙也要去。
2020/3/27
28
说明:
1)结构上是单句,所以不叫“紧缩复句” ; 2)语义上表达复句关系;
16.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极为 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2020/3/27
8
17.老田说完,一扭头便走了。 18.车子出了村,上了大路。
19.这挺立在风雪中的青松,不正是陈毅一生的真 实写照吗?
20.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已经是我 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三、复句的基本类型
2020/3/27
10
2.承接复句
几个分句先后相继。又叫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1)时间承接
各分句按时间说明连续动作或事情。
(2)空间承接
各分句按空间顺序叙述几件事。
(3)逻辑事理上承接
分句首位相接。 例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020/3/27
11
3.解说复句
后分句对前分句解释、说明或总括等。
(1)解证式
词语和语音停顿:你要去你去//谁想去谁去
(主语相同)// 你去难道他能吃了你(主
语不同)
2020/3/27
30
(3)前后重复同样词语,起关联 作用,只用一个主语:
他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不会干你学着干 (主语相同)
谁来晚了罚谁// 你要多少给多少 (主语不同)
2020/3/27
31
3.紧缩句的几种常见格式
2020/3/27
34
1.并列复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几个分句分别叙述几件事,或写几种情 况,或说明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
2020/3/27
9
(1)平列式: 分句意义平等并列。既A,又B;又A,又B; 也A,也B;一边A,一边B
(2)对照式: 肯定否定对立,又叫对立式。是A,不是B;不 是A,而是B……
(3)对比式: 正面反面对比。一般不用关系词语。例如:虚 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看语音停顿
单句少用而复句各分句之间多要连续性 停顿。所以单句中的连谓、联合短语作谓语 时不能有标点停顿,否则可能成为复句。
2.看关系词语
单句一般不用,而复句一般使用来表示 各分句间语义关系。
2020/3/27
4
3.看语义关系
单句一般表达一个独立的意思,而复句往 往不止一个意思,表义容量大,各种语义关系 复杂。
3)形式上由于紧缩使得两个分句在 一起,同时有的词语也紧缩掉了,包 括主语、关联词语和语音顿。
2020/3/27
29
2.紧缩句是一种特殊句式
紧缩句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上面是狭义的,广义的还有:
(1)只用一个关联词语来关联两种动作: 你想管就管(主语相同)//别人问了才回 答(主语不同)
(2)有各自独立的两套主谓结构,无关联
(2)无条件
无论A,都B;不管(不论、任凭)A,
都(也、总是)B
2020/3/27
17
8.假设复句
一般前分句提假设,后分句说明结果。
(1)相承假设
如果A,就B;倘若A,就B;假如AB; 如果说A,那么B;要不是A,就B
(2)相反假设
即使A,也B;
就是A,也B;
哪怕A,也B;
纵然A,也B
2020/3/27
现代汉语语法
第七节 复句
2020/3/27
1
一、复句和复句的特点
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 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构成的句子叫复句。
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分句。
1.语音上有一个统一全句的语调,有一个 隔离性的停顿,一个句末标点。各分句之间可 以有连续性停顿。
例如比较: 他机智勇敢---
他机智、勇敢---
风轻轻的吹着四处飘飞的柳絮。
风,轻轻的吹着;柳絮,四处飘飞着。
2020/3/27
5
4.看结构中心
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一个结构中心;
而复句不止一套句子成分,所以有不止一个结构中心。
多么美妙的夜晚,多么凉爽的天气,多么 迷人的繁星啊!
事实是伙食费降低了,伙食质量反而比 以前提高了。
伙食费降低了,伙食质量反而比以前提 高了,这是事实。
2020/3/27
7
10.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是所谓福橘。 1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12.“苍山雪,洱海月”那奇妙的景色,曾使多少游人迷 醉 13.即使厂长,也没有权利随意开除工人。
14.国际歌,正如伟大导师列宁所说,是全世界无产阶 级的歌。
15.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在心理上引起人的积极感 应,在感情上引起人的共鸣,在理智上给人以启示的 具体的事物,才可能是美的。
18
9.因果复句
一般前分句说明原因,后分句得出结果。
(1)说明因果
①前因后果 因为A,所以B;A所以B;
②前果后因 之所以A,是因为B;所以 A,因为B;A是因为B
(2)推论因果
既然A,就B;A,可见B
2020/3/27
19
10.目的复句
一般前分句是目的,后分句说明采取的行动
(1)积极目的(获取性目的)
不是A,就是B;要不A,要不B……
2020/3/27
13
(3)决选式(取舍式)
两种情况,选择其一,取此舍彼, 或者反之,语气坚决。
①先取后舍: 宁可(宁肯、宁愿)A,也不(不愿)B…
②先舍后取:
与其(如若)A,不如(宁肯、宁可)B
2020/3/27
14
5.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语义更进一步。
(1)成套使用关联词语
不…不… 相当于假设的“如果…就…” 非…不… 相当于假设的“除非…否则…” 不…也… 相当于假设的“即使…也…” 再…也… 相当于假设的“即使…也…”
一…就… 相当于条件的“只要…就…” 或承接的“…接着…”
越…越… 相当于条件的“只要…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