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共53页
02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35
公交停车场
36
加油站
设施经济分类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按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 ——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率程度分类
A 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B 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按营利与非营利性分类 按营利性非营利性
按使用性质分类
为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 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 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设施。
在居住区配套设施中,按照外部收益大小可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和私人产品。政府应是公共产品类(包括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建 设主体。设立配套设施建设财政专款专用帐户和管理单位。在政府出让 土地时,可按照面积向开发商征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费。如小学、初中、 体育场、街道办和公厕等。开发商是私人物品类的建设主体。由开发商 负责私人产品开发,产权归开发商。如商业设施、银行等。
中小学选址
——为便于就近上学,服务半径小学500米,中学1000米。 ——不宜紧靠住宅,以减少对居住的干扰。 ——良好的日照与通风,并远离铁路、城市交通干道。
中小学布置图式与特点
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幼儿园、托儿所的规模
班级人数 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教育设施设计要点
中小学校设计要求
——教学用房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小于2小时。
——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镇干道。如无法避免,门前应留缓 冲地带。
——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距离不应小于300米。如不能满 足,应采取隔声措施。
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共55页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居住区)公共设施设置标准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类别项目名称一般规模(m2/处)服务规模(万人)设置规定设置级别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区域统筹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教育设施高中24班12000 20000(16000)3~4 每班50生。
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积16~17 m2/生,建筑面积8.5~10 m2/生。
▲△高级中学应在区域统筹安排。
独立高中应为36班以上规模,居住人口不足时允许设30班或24班高中。
初级中学应为24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18班初中作为下限。
完全中学应达36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30班完全中学作为下限。
中学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毗邻。
中学运动场地不宜小于3.3 m2/生,一般设田径运动场(环行跑道250-400米)及100m直跑道二组;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中学绿化用地不应小于1m2/生。
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
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30班14000 25000(20000)4~536班16000 30000(24000)5~6初中18班(9500)(12000) 2.25~3 每班50生。
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积15m2/生,建筑面积8.5~11m2/生。
▲24班11500 18000(14400)3~3.7530班13500 22500(18000) 3.75~4.5完全中学30班(13750)(20000) 1.5~2.25 每班50生。
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积15~16 m2/生,建筑面积8~9 m2/生。
△▲36班15750 28500(22800) 2.25~348班19750 38000(30400)3~3.75九年一贯制学校36班13850 22400(17920) 1.3~1.6小学每班45生,初中每班50生。
第6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II)

6层住宅
底商住宅
托儿所
步行街入口 商店
幼儿园
6层住宅 20层住宅
小区管理处 自行车库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II)
4.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2)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
优点:易于形成独立的步行区,方便使用, 便于管理
缺点:交通流线比步行街复杂
贸易广场 金融商服 锅炉房 菜店
布置方式
优点
缺点
沿街布置
独立地段 成片
沿街和成 片集中相 结合布置 集约化立 体布置
对改变城市面貌易取得显著效果。
但在使用和经营管理方面不 如成片集中的布置方式有利。
由于在独立地段建造,因此有可能充分满足各 类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的功能要求,且居民使用 和经营管理方便,在大城市交通比较繁忙的情 况下,易于组成完整的步行文化商业区。
A.可单独设置或与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布置; B.也可设在住宅底层,同时尽量结合小块公共绿地统一布置。
(4)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停车场的规划布置 以居民就近方便使用为原则,可分散或集中布置,也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布置。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II)
7.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骤
第6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II)
《居住区规划》
第6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II)
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定额指标 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II) 3. 城市商业区与城市中心
第6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II)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骤
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共55页文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要求和方式

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要求和方式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应按照分级(主要根据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频率)、对口(对应人口规模,包括流动人口)、配套(成套配置)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其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各级公共服务设施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800~1000米;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400~500米;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为150~200米。
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2.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并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3.应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将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设在交通较方便、人流较集中的地段。
4.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即按二级或三级布置。
第一级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包括文化活动中心、医院、菜市场、综合百货商店、旅店、银行、邮电局、派出所、街道办事处、房管所、工商及税务管理所等为全居住区居民服务的机构;第二级为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中小学、托幼、文化活动站、粮油店、菜站、小吃部、小百货店、储蓄所、邮政所等设施;第三级为居住组团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卫生站、青少年及老年人活动室、综合基层店、服务点、居委会等设施。
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居民日常必需的,通常称为基层公共建筑,这些公建可分为两级,也可不分。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设置规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众多,性质多异,其设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0-93中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设置及规模做出了规定,见表3-12。
第6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I)

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定额指标
(2)按使用频繁程度分类 ①经常使用的(属于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级) 包括:教育设施,日常性购买的小商店(副食、菜店、早餐铺等) 规划要求:近便,宜分散设置 ②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属居住区级) 包括:百货商店、书店、日杂、理发、照相、修配等 规划要求:宜集中设置,以方便居民选购,并提供综合服务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2.规划特征
系统化
设备完善化
综合化
社会化
步行化
景观化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3.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
(1)布置要求 ①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 800-1000米 居住小区级 400-500米 居住组团级 150-200米 ②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③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 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④公共服务中心宜与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 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街道的公共休闲设施 的设计 休闲椅的设计
凉亭和架棚的设计
廊棚的生态设计
廊棚的绿色设计
廊棚的生态设计
凉亭与围栏的设计
服务性管理设施的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售货亭的造型设计伞亭的造型设计
自动售票机的设计
自动售票机的设计
娱乐活动设施的设计
购物娱乐设施的设计
娱乐设施的设计
游乐设施的设计
游乐设施的设计
室内灯具设计
室外灯具设计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公共服务设施??????61>.0.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设施。
6.0.2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6.0.3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6条规定。
配建指标,应以表6.0.3规定的千人总指标和分类指标控制,并应遵循下列原则:6.0.3.1各地应按表6.0.3中规定所确定的本规范附录A第6.0.6条中有关项目及其具体指标控制;6.0.3.2本规范附录A第A.0.6条和表6.0.3在使用时可根据选用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和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建项目进行合理的归并、调整,但不应少于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应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6.0.3.3当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界于组团和小区之间或小区和居住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配建的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及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条件,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关指标;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平方米/千人)表6.0.3略注:①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②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0.2规定;③总指标未含其它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
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
6.0.3.4地处流动人口较多的居住区,应根据不同性质的流动人口数量,增设有关项目及增加相应面积;6.0.3.5在Ⅰ、Ⅶ建筑气候区和处于山地的居住区,其商业服务设施的配建项目和面积可酌情增加,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6.0.3.6旧区改造和城市边缘的居住区,其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可酌情增减,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6.0.3.7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国家人防部门的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应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