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课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课件:第3课第2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课件:第3课第2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材料中分别体现了哪些消费心理? (2)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抵制不良消费心 理,做理智的消费者?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你听说过 “月光族” “卡 奴”吗?这些称号给我们 什么启示?
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也叫过度消费:指超出自己的经济 承受能力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缺乏理智, 具有盲目性,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 于己于国是不利的。
课堂小结
消费心理 面面观 树 立 正 确 的 消 费 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量出为入,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做理智的 消费者
谢谢观看!
作业: 《墨池课堂》P23-24:选择题9-12题; 非选择题14题(1)和(3)。
评价: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启示?
抑制消费 果戈里的小说《死灵魂》中 有个人物叫泼留希金,他积攒了 很多的钱财却不消费,钱锁在箱 子里,以至纸币霉烂变质,用手 一碰就化为灰,地窖的面粉硬的 像石头,要用斧子去劈。
抑制消费也叫滞后消费:指远远低于自 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滞后消费过于 节俭,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不 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
一节小小的5号电池造成的污染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绝收;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废旧电池中的“铅”和“酸”溶液,中
毒而死的有11.8万人。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主旨:
核心: 可持续性消费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绿色消费 (5R)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第三课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导学案

第三课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导学案

2014级政治必修1导学案 编制时间 2014年09月20日 使用班级:2014级全体学生 主备人:冯成喜 复备人: 审核人签字: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页 共4页本案寄语: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②适度消费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要提倡适度消费。

超前消费具有盲目性,也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都是不利的。

滞后消费会过于节俭,既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③注意:第一,适度消费的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

勤俭节约不能简单理解泊煮钱省着花,而是指与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

第二,反对超前消费与适度消费的原则是一致的,但对“超前”的含义要做具体分析。

判断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这个动态因素。

正确理解适度消费,就是既不滞后,叉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①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消费的选择过程中要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反对盲目从众和相互攀比的心理,做到理性消费。

②尽量避免情绪化的消费,情绪化的消费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而购买,是一种不理智的选择。

因此,个人在消费决策时,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激烈的情绪波动对消费选择的影响。

③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倾向。

在安排生活消费时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要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我们要高度重视绿色消费。

①绿色消费的内涵: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②绿色消费的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③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人们为了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而形成了一种共识,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XXXX经济生活第三课

XXXX经济生活第三课

XXXX经济生活第三课概述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讨XXXX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XXXX经济是指XXXX地区的经济形势,包括XXXX的产业结构、就业形势、消费习惯等方面。

了解XXXX经济的发展现状对于我们在XXXX地区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产业结构XXXX地区的产业结构是指该地区各个行业的比重和发展情况。

在XXXX经济中,主要的产业包括XXXX、XXXX和XXXX等。

XXXX行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大部分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XXXX行业的发展对于XXXX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

其次是XXXX行业,这个行业在XXXX地区占据了重要地位。

还有XXXX行业也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体来说,XXXX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着需要调整和改善的问题。

就业形势XXXX地区的就业形势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

在XXXX经济中,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XXXX行业。

由于XXXX行业的发展,该地区的就业形势相对较为乐观。

很多人选择在XXXX行业就业,这也使得该行业的竞争力相对较高。

同时,XXXX行业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就业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但是,在XXXX地区仍然存在着很多人失业和就业困难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的改善,提高人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消费习惯XXXX地区的消费习惯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XXXX 人民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前的节俭和保守过渡到现在的追求质量和个性化。

人们对于购买力的提升使得他们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场在XXXX地区的各个角落可以看到。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推动了线上购物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日常用品。

总的来说,XXXX地区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教育和培训在XXXX地区,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人们就业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经济生活第三课2

经济生活第三课2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28 25【拓展案】1.校园里,一些学生穿着奇装异服,做怪异打扮,以寻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对于这些学生的行为,如果请你前去劝说,你应该表达的观点是①可以通过标新立异展示个性,但要考虑社会和同学的认可 ②过分标新立异,不利于树立正面形象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是不健康的④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品行不端的表现,学生就应该穿校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2.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苹果手机拥有率上升趋势明显,原因之一是一些大学生认为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很有面子”。

为“有面子”而消费A.没有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主要是受攀比心理影响C.反映了从众心理不可取D.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B.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D.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自身健康日益关注。

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成为新时尚。

对绿色消费理解正确的是①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 ②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标准 ③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④是不消耗资源的理性消费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D. ③④5.右图为2003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状况,该图显示恩格尔系数为A .14.0%B .15.4%C .33.4%D .37.2%6.为了提升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

高中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3课

高中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3课

【例1】“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 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 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C 【解析】不顾实际要“面子”体现了一种攀比心理,故选C。 【例2】下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该图显示() ①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 ②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 ③不少中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④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从图中中学生花钱情况看,不少 中学生消费较高,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故选D。
④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 (2)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
人们购买力下降,会减少消费;物价下跌会增加消费。 【思考】怎样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作为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 收入,同时搞好宏观调控,稳定物价。(2)作为企业,要使自己的产 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就必须考虑商品性能、质量、外观、包装, 以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因素。 (3)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能力,增加个人收入。
1.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总水平。其中,居 民收入包括:居民当前收入、预期收入和收入差距。 2.居民消费的心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 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3.消费的类型:按类型分有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 和租赁消费;按消费的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划分有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劳务 消费。 4.做理性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经济生活第三课1

经济生活第三课1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24 21【拓展案】1.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中西部地区高出很多,这主要是因为A.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B.东部地区地处沿海,人们的观念开放C.东部地区人们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D.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2.随着近几年我国家电产品的价格不断走低,市场上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一直保持较旺的势头。

这说明A.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刺激需求B.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C.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引起消费量的剧烈变化D.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3.下列选项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有①居民的收入 ②物价水平 ③商品的性能 ④购买方式A.①B. ①②C. ①②③D.①②③④4.“租客族”信奉“买不如租”的理念,大到住房、奢侈贵重器材,小到家居生活用品,都在需要的时候租来用。

对这一消费行为理解正确的是A.低收入群体大多采用租赁消费方式 B.租赁消费可以使消费者在不变更该商品所有权的情况下获得该商品的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C.租赁消费会在租赁期限内变更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租赁消费由于钱货两清的消费5.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是A.对外开放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财政收入状况D.通货膨胀水平No.6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编写:赵长荣 时间:2012.9.28使用时间: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场景分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明确居民收入及物价这两个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最大。

熟悉消费类型并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消费方式比较好。

明确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

理解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知识自主探究】1.影响消费的因素客观因素:(1)根本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因素:2.消费类型:〖预习要求与提示〗阅读课本18-19页后,完成以下填空。

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3课

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3课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No.4 Array225 222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No.4223 2246. 据统计,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③鼓励居民超前消费 ④促进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7.一名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大学,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4s 、iPad3和macbook “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

下列对材料和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 .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只注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B .是攀比心理引发的不理智消费,超出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C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D .漫画中女孩的要求是正常的需求8. 近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 .社会商品、服务价格水平下降D .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9.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④-③-①B.①-③-④C.①-④-③D.②-④-③10. 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的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身边小事做起。

比如,使用环保纸;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缩短淋浴时间;自制果汁,拒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拒绝皮草和化纤材料等。

低碳社区的建设①会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低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③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④减少消费支出,降低恩格尔系数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1 漫画《推销良机》(见右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12. 绿色消费是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A .可持续性消费B .健康文明消费C .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D .重复使用、减少污染 13. 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

经济生活第三课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三课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本课考点: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2、消费类型3、消费结构4、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5、树立正确的消费考查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结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注热点:(1)分析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的原因和意义。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及意义一、影响消费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居民消费还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还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1)消费心理。

①从众心理。

表现为“人有我有”。

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②求异心理。

表现为“标新立异”。

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否则过犹不及。

③攀比心理。

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

④求实心理。

根据需要,讲究实惠。

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既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又反对过于节俭,抑制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特别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二、消费的类型(删除“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1.按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删除“消费结构”这一小框内容)核心提示(1)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

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b、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c、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2、能力目标:
a、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b、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

教学难点: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及策略:
1.情景引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法 2.学案导学法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多彩的消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准备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目标展示
如东掘港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多媒体视频)导入(包括火爆的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首先提问:
1.消费市场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2.影响消费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3.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着什么变化?
(二)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情景一:
朱先生和王小姐在2006 年结婚。

他们的共同爱好是旅游,当时两人的月收入一共是6000元,每逢假期,两人就结伴出游,游遍国内的山山水水。

2009 年,朱先生接连升职,使得两人的月收入增长到15 000 元。

于是,二人开始计划出国游,从东南亚到澳洲再到欧洲,中东,感受不同的异国风情。

学生活动,讨论:他们二人的旅游计划为什么能够从国内转移至国外?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点评: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

学生活动,思考:收入如何影响消费?
教师点评:
(1)可支配收入。

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则消费增长也快。

(2)预期的收入。

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水平越高。

(3)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情景二:
2010 年,王女士怀了宝宝, 于是二人计划买个大房子,可是CPI 涨幅达到 3.5%,房价也一一路飙升,不得已只贷款买了平层的 3 居室。

学生活动,讨论:为什么朱先生夫妇没能买大房子?
教师点评: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学生活动,思考:物价的变动,对我们的生活消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师点评:一般来说,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消费水平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提高,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消费水平提高)。

其次,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不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人们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导致对基本生活消费品消费的减少,那么,会使消费支出增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严重的会影响社会稳定。

这也就是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蔬菜等价格变化的原因。

学生活动,讨论: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教师点评: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要努力增加居民的收入;还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情景三:
06年,夫妻二人月收入6000元时,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800元,用于购买衣服支出1000元,用于交通、通讯支出500元,生活杂费支出300元,其他存入银行,做旅游基金。

现在,夫妻二人月收入15000元,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1000元,用于购买衣服支出1500元,交通、通讯支出1000元,生活杂费支出500元,娱乐及艺术欣赏支出800元,还房贷4000元,,给孩子报早教中心的亲子课程1000元,其它存入银行,作为旅游基金。

学生活动,讨论:请指出朱家的家庭消费都有哪些类型?
教师点评: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消费对象分: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学生活动,讨论:如何看待贷款消费?
教师点评:贷款消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贷款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起来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通过贷款消费满足来满足当前的需要,通过生活质量。

当然,在贷款消费是也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还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学生活动,讨论:从08年到现在,朱家的消费结构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评: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具体介绍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直接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状况。

如果恩格尔系数过大,表明食品支出比重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从而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如果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板书设计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1)居民收入
(2)物价总体水平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
(2)按照消费对象不同
(3)按照消费目的不同
3.消费结构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过大,生活水平低;反之,则较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课堂总结、点评: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及贷款消费等有关知识。

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