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第A128讲_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3),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交叉持股的合并处理

第A128讲_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3),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交叉持股的合并处理

第一次交易处置A公司30%股权,仍保留对A公司的控制权;第二次交易处置剩余70%股权,并丧失对A公司的控制权。

首先,需要分析上述两次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甲公司处置A公司股权是出于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业务,剥离辅业的考虑,甲公司的目的是全部处置其持有的A公司股权,两次处置交易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其商业目的;(2)两次交易在同一转让协议中同时约定;(3)在第一次交易中,30%股权的对价为3 000万元,相对于100%股权的对价总额7 000万元而言,第一次交易单独来看对乙公司而言并不经济。

和第二次交易一并考虑才反映真正的经济影响;此外,如果在两次交易期间A公司进行了利润分配,也将据此调整对价,说明两次交易是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综上所述,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两次交易应作为“一揽子交易”,按照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至丧失控制权并构成“一揽子交易”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①2×11年12月31日,甲公司转让A公司30%股权,在A公司中所占股权比例下降至70%,甲公司仍控制A公司。

处置价款3 000万元与处置30%股权对应的A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1 500万元(5 000×30%)之间的差额为1 500万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借:银行存款 3 000贷:少数股东权益 1 500其他综合收益 1 500②2×12年1月1日至2×12年9月30日,A公司作为甲公司持股70%的非全资子公司应纳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A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 000万元中归属于乙公司的份额300万元(1 000×30%),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少数股东损益300万元,并调整少数股东权益。

(出售30%后仍纳入甲公司合并报表范围)③2×12年9月30日,甲公司转让A公司剩余70%股权,丧失对A公司的控制权,不再将A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会计实务: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价差的会计处理

会计实务: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价差的会计处理

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价差的会计处理一家公司为扩大规模或其他目的,可以采用吸收合并、机关报设合并、控股合并和参股投资等形式去兼并、控制其他公司,这些形式都需要进行权益性资本投资,不免要产生价差,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中产生的合并价差。

在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下,购并中支付的价格高于被企业的公允价值部分,会计上确认为商誉,我国规定计入无形资产,在不超过十年的期限内摊销。

控股合并下的合并价差。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指出:“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销时发生的合并价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以‘合并价差’项目在长期投资项目中单独反映。

”显然,这一规定并未揭示价差的来源,也不进行摊销,与国际上通行的处理方法相差很大。

国际会计把这个价差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购买法下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中属于母公司股权份额的部分,在合并时把它确认为具体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增值或减值,并且随着这些资产的被消耗或负债的偿还而逐渐被摊销。

第二层次是购买法下母公司购买成本与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属于母公司股权额部分之间的差额,即合并商誉。

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企业合并》中规定,商誉在5年内按直线法摊销。

我国最近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对长期股权合并价差在规定的期限内加以摊销,若为借方差额,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若为贷方差额,按不低于10年的期限摊销。

这与国际惯例接轨虽迈进了一步,但仍没有确认具体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不能体现会计的明晰性原则和充分揭示原则。

另外,对所有价差内容按同一期限进行摊销,也违背了会计的应计制概念和配比原则,仍应进一步完善。

第二类是参股投资对产生的投资作价差异。

当公司间相互以实物或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时,若投资确认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不一致,就会产生投资作价差异。

对这一部分价差,我国有关的准则和会计制度还未规定统一的处理方法。

母公司出售资产给子公司的账务处理流程

母公司出售资产给子公司的账务处理流程

母公司出售资产给子公司的账务处理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资产交易日益频繁。

第A132讲_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3)

第A132讲_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3)

第十节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二、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第二部分、被动稀释导致的转换(1)个别财务报表投资方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

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好坏相抵)(视为卖股权未收到对价:剩余后的股权×增资扩股的部分-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追溯调整)(2)合并财务报表:原理同“主动处置导致的转换”【补充例题】2×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30 000 000元现金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 000 000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2×12年10月1日,乙公司向非关联方丙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增资27 000 000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甲公司对乙公司持股比例下降为40%,对乙公司丧失控制权但仍具有重大影响。

2×10年1月1日至2×12年10月1日期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5 000 000元;其中,2×10年1月1日至2×11年12月31日期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 000 000元。

(以前年度)假定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也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同时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进行内部交易。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假定剩余40%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9 800 000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答案】1.个别财务报表2×12年10月1日,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按比例结转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确认相关损益=27 000 000×40%-30 000 000×(60%-40%)/60%=800 000(元)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 000贷:投资收益 800 000(2)对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0 000 000贷:盈余公积800 000(20 000 000×40%×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 200 000(20 000 000×40%×90%)投资收益 2 000 000(5 000 000×40%)◆1经上述调整后,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为40 800 000元【30 000 000+800 000+10 000 000】。

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

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

第十节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二、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二)母公司因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而丧失控制权1.一次交易处置子公司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进行如下会计处理:(1)终止确认长期股权资产、商誉等的账面价值,并终止确认少数股东权益(包括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账面价值。

(2)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剩余股权,按剩余股权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将剩余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或金融工具进行核算。

(3)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与商誉之和,形成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4)与原有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2.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首先应判断分步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

如果分步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则在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以前的各项交易,应按照本节中“(一)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分步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则应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原有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其中,对于丧失控制权之前的每一次交易,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之间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教材例18-50】为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业务,甲公司计划剥离辅业,处置全资子公司A 公司。

2×11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转让其持有的A公司100%股权,对价总额为7 000万元。

母公司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

母公司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

母公司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母公司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听起来好像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其实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咱们先想象一下,母公司就像个家长,而子公司就像个调皮的孩子。

偶尔,这个孩子可能不听话,成绩也不理想,家长心里就得琢磨,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不能一直看着他在那儿晃荡。

处置子公司其实就是个“放手”的过程,像是家长决定让孩子出去独立生活。

你想啊,母公司在决定处置子公司的时候,心里肯定五味杂陈,既有期待又有些不舍。

这个孩子曾经带给过父母很多欢笑,想当年可是多么活泼,业绩也不错。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可能是市场变化了,可能是孩子自己不努力了,最终到了不得不割舍的时候。

于是,母公司就得开始盘算:到底是卖掉、合并还是其他什么方式?这时候,账本就派上用场了。

在会计上,处置子公司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先得清清楚楚,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得过一遍,看看值多少钱。

就像卖二手车一样,得看看车况、年限、行驶里程。

是不是有修过的地方,有没有重大事故。

这样,才能给个合适的价格,不然卖了之后,心里总觉得亏。

还得考虑到相关的会计和法规。

哎呀,规矩可不少,弄不好就会出事。

处理完账面上的东西,接下来是实操。

假如母公司决定把子公司卖了,钱款到账那一刻,心里也会轻松不少。

这时候,要记得在会计上做个“记录”,把这笔交易如实反映出来,不能漏了细节。

想想,如果不记账,时间一长,自己都忘了这笔生意咋做的,那可就尴尬了。

相关的税务问题也得考虑周全,别到了最后被追问,才知道自己忽略了哪些。

再说了,处置子公司也不是终点,母公司得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业务结构。

可能有些领域需要加强,有些则该放手一搏。

就像清理家里的杂物,有时候发现有些东西真的用不上了,扔掉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母公司可能会想到再投资,或者开辟新的市场,最终目标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同时,这也为其他子公司敲响了警钟。

看到一个子公司被处置,其他孩子肯定得擦亮眼睛,努力表现,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被“放养”的对象。

第A105讲_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2),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1)

第A105讲_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2),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1)

第五节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一、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三)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手写板】对于分步实现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视同参与合并的各方在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即以目前的状态存在进行调整,在编制比较报表时,以不早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同处于最终控制方的控制之下的时点开始,将被合并方的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报表中,并将合并而增加的净资产在比较报表中调整所有者权益项下的相关项目。

为避免对被合并方净资产的价值进行重复计算,合并方在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在取得原股权之日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同处于同一方最终控制之日孰晚日起至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净资产变动,应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例27-49】甲公司为P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11年1月1日,甲公司与非关联方A公司分别出资600万元及1400万元设立乙公司,并分别持有乙公司30%及70%的股权。

2×12年1月1日,P公司向A公司收购其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乙公司成为P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当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等。

2×13年3月1日,甲公司向P公司购买其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乙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甲公司与A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甲公司购买乙公司70%股权的交易和原取得乙公司30%股权的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甲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打算一直持有乙公司股权。

乙公司自2×11年1月1日至2×12年1月1日实现净利润800万元,自2×12年1月1日至2×13年1月1日实现净利润600万元,自2×13年1月1日至2×13年3月1日实现净利润1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等影响)。

跟我一起记笔记......【答案】2×13年3月1日,甲公司从P公司手中购买乙公司70%股权的交易属于同—控制下企业合并。

2019年会计考试辅导:第A113讲_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2)

2019年会计考试辅导:第A113讲_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2)

第十节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二、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一)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有关处置损益。

即出售股权取得的价款或对价的公允价值与所处置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投资收益或损失计入处置投资当期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部分股权后,母公司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

因此,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提示1】该交易从合并财务报表角度属于权益性交易,合并财务报表中不确认投资收益。

【提示2】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不因持股比例改变而改变。

【提示3】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资本公积的金额=出售净价-出售日应享有子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金额对应处置比例份额。

【例题】甲公司于2×17年2月2日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成本为860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9800万元。

假定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且按照税法规定该项合并为应税合并。

2×19年1月2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其中的25%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600万元。

出售投资当日,乙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80%股权之日持续计算的应当纳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辨认净资产总额为12000万元。

该项交易后,甲公司仍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

购买日商誉=8600-9800×80%=760(万元)。

本例中甲公司出售部分对乙公司股权后,因仍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该交易属于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甲公司应当分别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处理:1.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借:银行存款260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21500000投资收益45000002.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出售股权交易日,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出售乙公司股权取得的价款2600万元与所处置股权相对应乙公司净资产2400万元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增加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公司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根据《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和2011版CPA教材相关内容解析。

一、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例34—8】丙公司2×10 年6 月30 日取得了丁公司60%的股权,支付的现金为9000万元;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5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

2×12年6月30日,公司处置了对丁公司的一部分股权(占丁公司股份的40%),取得处置价款为8000 万元,处置后丁公司的持股比例降为20%(剩余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丧失了对丁公司的控制权;处置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0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700万元。

丁公司在2×10 年7日至2×12年6月30日之间实现的净利润为600 万元,其他综合收益为100 万元。

(一)个别财务报表会计处理:丙公司在丧失对丁公司控制权当期的个别财务报表中,会计处理如下:1.确认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将处置价款(80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9000×40%/60%=6000万元)之间的差额(2000万元)计入期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800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6000万元;投资收益2000万元。

2.对于处置后剩余股权(即持有的丁公司20%股权投资)的处理,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并以成本法核算。

二是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后续计量。

三是能够对丁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属于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共同控制的情形,应当先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再采用权益法核算。

如果属于第一种情形,丙公司应当按照账面价值3000万元(9000-600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属于第二种情形,丙公司应当按照账面价值3000 万元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后续计量。

如果属于第三种情形,丙公司应当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会计处理:第一步,将剩余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00 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3000-10000×20%=1000 万元)作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第二步,按照处置投资后持股比例计算享有丁公司2×10年7 月1 日至2×12 年6 月30日之间实现的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为140 万元[(600+100)×20%],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140万元;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120万元(600*0.2);资本公积20万元(100*0.2)。

第三步,在以后期间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处置日(即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计量。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如果存在相关商誉,还应当扣除商誉(原投资时形成的商誉)。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期投资收益(是全部转出,借: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

母公司应当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上例中丙公司在丧失对丁公司控制权当期的合并财务报表(假定丙公司还存在其他子公司——注:这是前提)中,应当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会计处理:第一步,应当对剩余的对丁公司20%股权投资按照丧失控制权之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4000万元,注:20%股权应含商誉,即:8000/0.4*0.2)。

第二步,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8000万元)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4000万元)之和(12000万元),减去按原持股比例(60%)计算应享有丁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10700 万元×60%=6420万元)之间的差额5580万元(12000-6420),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由于本例中,丙公司在丧失控制权日存在对丁公司的商誉3000万元(9000-10000×60%),在计算处置丁公司的投资收益时,还应扣除3000 万元的商誉,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投资收益的净额为2580 万元(5580-3000)。

注意:2010版讲解比较模糊,所有调整合并报表都涉及投资成本,没交待清楚。

1、个别报表已确认处置收益2000万元,此处合并调整又产生收益2580万元,如果全额计入投资收益,则因处置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4580万元,显然是不对的,应冲回:借:投资收益 2000元;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580万元;贷:投资收益4580万元。

2、60%股权出售日的公允价值8000万元,与原始投资成本6000万元比,产生2000万元的收益,但丙公司持有丁公司期间利润增加而相应增加的收益(权益)份额未考虑,购买日至处置股权日丁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由于在个别报表未体现,合并报表应予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280万元;贷:资本公积40万元;未分配利润240万元。

调整后:个别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值是3140万元(3000原始成本、丁公司产生利润调整140);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值是4000万元(3140+580+280)万元,与公允价值一致。

把1—2合并在一起调整是: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860万元;贷:资本公积40万元;未分配利润820万元。

第三步,丁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中与丙公司持有股权(60%)相关的部分(100万元×60%=60万元),也应当转为当期投资收益,此不投资成本问题。

借:资本公积60万元;贷:投资收益60万元。

第四步,在丧失对丁公司控制权当期的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丙公司还应当披露其处置后剩余的丁公司20%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4000万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金额(4000万元-10700×20%=1860 万元)。

注:上述1860万元的得利,是以出售为前提重新计量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如以后不出售仍需要合并报表,则体现的是商誉。

思考:以后每期编制合并报表是否仍需要重复调整,如何调整?二、不丧失控制权的处置母公司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如果没有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即没有导致处置子公司),也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从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角度,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有关处置损益,计入母公司当期利润表。

计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有关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当冲减留存收益。

例:甲公司于20*7年2月20日取得乙公司80%股权,成本860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9800万元,属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乙公司的股权投资中的25%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600万元,出售日,乙公司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12000万元,交易后,甲公司仍能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1、甲公司出售日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260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150万元(8000*0.25);投资收益450万元。

2、甲公司出售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出售25%长期投资,折合股权是:20%=2150/(8600/0.8),20%的股权净资产份额是:2400=12000*0.2,出售股权所得价款与股权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是200万元(2600-2400)。

2010讲解规定,200万元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在计入资本公积的同时,对应的计入什么科目,讲解未提及,分析如下:出售价款2600——投资成本2150——净资产份额2400三者是何关系?个别报表计算出售收益450万元是与母公司长期投资比较产生的收益。

投资成本2150万元与净资产份额2400万元差额250万元中,含投资权益增值和商誉两部分。

2150万元投资成本对应的商誉是190万元(2150-9800*0.2);20%股权持续计算的持有收益是440万元(12000-9800)*0.2,投资成本扣除商誉后的持有期间有收益是250万元。

个别报表体现的收益450万元,出售少数股权真正的收益只有250万元,因此,出售价款与股权所占净资产份额差额200万元计入权益项目中的资本公积,体现的是与收购少数股权相同的权益性交易的处理方法。

借:投资收益200万元贷:资本公积200万元;此调整后,母公司剩余股份60%,投资成本6450万元,权益调整1320万元(12000-9800)*0.6如编制出售股权后的合并抵消是:借:乙公司权益12000万元;商誉570万元(6450-9800*0.6);贷:长期股权投资777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48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