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成语“守株待兔”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成语“守株待兔”》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成语“守株待兔”》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成语“守株待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成语乐园》中的“守株待兔”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学会运用该成语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从故事中体会到努力与收获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2. 能力目标:通过故事情境,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从故事中认识到努力与收获的关系,培养其勤奋好学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深层含义,并能运用该成语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课件、成语卡片、小兔子玩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小兔子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小兔子的特点。

(2)邀请幼儿扮演小兔子,进行简单的表演,活跃课堂气氛。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成语含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成语卡片,引导幼儿正确读、写成语。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

4. 互动环节(5分钟)(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类似于“守株待兔”的事情。

(2)幼儿互相交流,讨论如何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

(2)教师强调努力与收获的关系,培养幼儿勤奋好学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成语“守株待兔”四个大字居中。

2. 旁边附上小兔子插图,增加趣味性。

3. 下面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成语“守株待兔”编一个故事,并与家长分享。

答案示例:在一个农场里,有一只小兔子,它每天都在田地里辛勤地劳动。

《守株待兔》教案9篇

《守株待兔》教案9篇

《守株待兔》教案9篇《守株待兔》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延伸活动: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守株待兔》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趣味语文》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守株待兔》的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后,便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兔子自投罗网,结果一事无成。

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不能贪图安逸,要勤奋劳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成语“守株待兔”;2.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能复述故事大意;3.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勤奋劳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孩子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并能用在实际生活中;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卡片、PPT课件、兔子玩偶;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兔子玩偶,引发孩子兴趣,询问孩子对兔子的认识,引导孩子进入故事情境。

2. 讲解故事:教师边展示PPT课件,边讲述故事,讲解生词和成语“守株待兔”。

3. 故事复述:邀请孩子复述故事大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情节为例,引导孩子思考农夫为什么会失败。

5. 随堂练习:让孩子用画笔和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故事中的场景,锻炼动手能力。

7. 互动环节:组织孩子进行“我是小农夫”的角色扮演,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守株待兔》2. 重点词汇:守株待兔、农夫、兔子、劳动、勤奋3. 故事简笔画:兔子、农夫、树、田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复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并谈谈对故事的理解。

示例答案:故事《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兔子后,便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兔子自投罗网。

结果,兔子没有等到,田地也荒芜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贪图安逸,要勤奋劳动。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表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孩子进行“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让孩子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成语“守株待兔”》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成语“守株待兔”》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成语“守株待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成语》,详细内容为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解析和相关延伸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能够复述故事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2. 培养幼儿对成语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理解和运用;教学重点:成语故事的讲解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成语卡片:“守株待兔”及相关图片;2. 故事挂图:《守株待兔》;3. 画笔、画纸、彩泥等创作材料;4. 录音机、音箱等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成语卡片和故事挂图,详细讲解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成语的含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成语“守株待兔”回答,巩固对成语的理解。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培养幼儿主动思考的习惯。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分发画笔、画纸、彩泥等创作材料,让幼儿以小组形式创作成语故事插画,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6. 成果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语故事插画,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成语“守株待兔”》2. 故事梗概: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从此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结果饿肚子。

3. 成语含义:比喻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成语“守株待兔”编写一个小故事,并画出故事插画。

2. 答案示例:小松鼠捡到了一颗美味的松果,他很高兴,于是决定守在树下等待更多的松果。

可是,他等了很久,再也没有捡到松果。

小松鼠明白了“守株待兔”的道理,决定勤劳地寻找食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篇1活动名称:守株待兔活动目标:1、理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2、初步尝试根据画面线索提问,并用语言清楚表述。

活动准备:图片。

关键点: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活动过程:1、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故事只有图片,所以小朋友要认真、仔细的看,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2、幼儿观察图片(从开始到农夫天天站在树下)。

3、观察解惑,初步感知。

(1)看了故事前面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师: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碰巧的、难得的事。

(3)还有谁想问问题的?(4)我也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田里的庄稼会怎样?(5)幼儿观察故事后半部分图片。

(6)故事看完了,你现在有什么话要说?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4、完整欣赏,加深理解。

(1)下面,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一遍。

一会请你来说说:你觉得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5、了解名字,延伸活动。

师:刚才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守株待兔。

6、延伸:“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许多成语像“守株待兔”一样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小朋友回家可以向爸爸妈妈学一些成语故事,以后我们来讲给大家听。

愉快结束。

附:《守株待兔》古时候,一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一只野兔从草丛里窜出来。

它见有人,非常害怕,于是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树干上,死了。

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农夫回到家,吃着香喷喷的野兔肉,非常高兴。

大班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精选13篇)

大班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精选13篇)

大班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精选13篇)大班故事《守株待兔》篇1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守株待兔”的由来。

2、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体验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准备:1、《守株待兔》动画视频、农夫、兔子的手偶。

2、“守株待兔”寓意的相关图片若干幅。

过程:一、通过猜测,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农人”:“这是谁啊?”(这是一个宋国时期的农人)2、教师出示“兔子”:“这是谁啊?”(兔子)3、“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么一起来听听看。

”二、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成语“守株待兔”的由来。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至“等着兔子跑过来撞死”。

提问:(1)“他是在什么地方捡到兔子的?”(树桩旁)(2)“兔子是怎么死的?”(自己不小心撞死的,是碰巧,是偶然遇上的)(3)“农人捡到兔子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5)“你觉得兔子还会再来吗?为什么?可是那个农人一直相信它会再来。

”(幼儿猜测)2、“他到底有没有等到兔子呢?我们继续往下听这个故事。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最后。

提问:(1)“他等到了吗?有没有再捡着兔子?为什么没有等到兔子?”(2)“他没有等到兔子,反而怎么样了啊?”教师小结: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兔子也没有等到。

3、“那现在我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这个故事,等下请小朋友来告诉我如果你是这位农人,你会怎么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播放“守株待兔”动画视频,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

1、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1)“原来他的庄稼长得怎么样?后来又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2)“可是为什么等了却得不到兔子呢?他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很多的兔子呢?”(3)“如果你是这个人,你轻松的得到了一只兔子,你会像他这样天天等兔子吗?为什么?那你会怎么做呢?”2、引出成语“守株待兔”的字面意思,及寓意。

(1)“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做什么?”(守株待兔)(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那你现在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谁来说说看”(3)“守”“株”“待”“兔”分别是什么意思?(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教师小结:字面意思:守在树桩旁边等待着兔子。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8篇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8篇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8篇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坐享其成是不会胜利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4、能宁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索,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援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约的事情。

【活动预备】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老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想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二、通过动画片结合详细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依据幼儿涌现的状况分组争论:(A、能等到B、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老师实时总结,突出重点: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究竟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末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究竟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老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末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知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胜利的。

6、你认为他应当怎么做呢?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延伸活动】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活动反思】以看图猜成语故事导入,让同学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课题。

猜谜语导入寓言故事,向同学介绍《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同学跟写,同时老师一边写课题一边说说每个字的大略意思,那么在入题时,同学跟写可以更好的集中留意里,老师边写边说,是让同学理解题目大略的意思。

让同学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说明题目的句子,让同学有更好的概括技能。

同时随文识字,找出句子中的生字,对个别字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中,我在两个地方进行了说话练习,一个是小组争论课文每句话的意思;一个是同学上台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成语“守株待兔”》

幼儿园大班教案《成语“守株待兔”》

幼儿园大班教案《成语“守株待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成语故事》,具体内容为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及其含义。

教材章节为第八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运用该成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来源,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珍惜劳动成果,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学会运用。

难点:让幼儿明白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依赖偶然的好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成语卡片、故事挂图、兔子玩偶、农夫玩偶。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农夫,在课堂上模仿“守株待兔”的场景,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 讲述成语故事(1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及道理。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成语卡片,讲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并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守株待兔”相关的情境,让幼儿判断是否属于“守株待兔”行为,并说明原因。

5. 小组讨论(5分钟)6. 成语运用(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情境,让幼儿用成语“守株待兔”来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成语“守株待兔”四个大字。

2. 旁边配以故事挂图,展示农夫、树、兔子等元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成语“守株待兔”造句。

示例:小猫每天守在鱼缸旁边,希望能捡到鱼,但它忘了自己去捉鱼。

我们不能像小猫一样守株待兔,要主动去努力。

答案:略2. 画一幅与成语“守株待兔”相关的画,展现故事情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学会运用。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成语“守株待兔”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
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1、能等到2、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