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合集下载

绘画透视填空及简答题

绘画透视填空及简答题

大学课程班透视学测试卷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将透视归纳为大气透视、消失透视、线透视三种透视。

2、透视投影的三要素眼睛、画幅、物体。

3、与画面垂直的平行线消失在主点上。

4、当平视时,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当斜仰视时,地平线在视平线下方,当斜俯视时视平线在地平线下方。

5、在作平行透视图时,用距点(x)测透视深度。

6、当方形物体的高度线,要向上集中消失在天点时,称为仰视图。

7、在圆的透视中,圆柱体的轴心线应与圆面最长直径垂直,与最短半径重合。

8、在反影透视中,反射而成的景物形状称反影,或称倒影、虚影。

9、透视学研究始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10、对透视学有研究和贡献的中外艺术家有达·芬奇、郭熙。

11、画面上基本三线是基线、视平线、视中线。

12、视距是指视点到主点的距离。

13、在作成角透视图时,用m点测透视深度。

14、方形斜面透视有上斜平行透视、下斜平行透视、上斜成角透视、下斜成角透视四种状态。

15、曲线可分为平面曲线和主体曲线二种。

16、在阴影透视中,日光光线是相互平行,灯光光线是以发散为特点。

17、作透视图时,画幅必须定在60度视角的视线范围内。

18、物距是指眼睛到物体之间的垂直距离。

19、与画面成0至45度角之间的平行线,投射成透视图时,要集中消失到外余点消失点。

20、在作上斜平行透视图时,x距点起到测天点和深度的作用。

21、在作透视图时,视距是定在视中线上的主点到画面最远角的2倍。

22、视向总的可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

23、在曲线透视中,平面曲线可分为有规则曲线、无规则曲线两种。

24、影子形成的四点要素是指光点、光足、和阴点、阴足。

25、透视学是属于几何学特质的,它是投射几何学中的中心投影法。

26、与画面成45度至90度角之间的平行线,投射成透视图时要集中消失到内余点消失点。

27、在作上斜成角透视图时,M测点起到作测天点和透视深度的作用。

28、成角透视的立方体有45度、非45度两种放置状态。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判断正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义)1(一点透视乂称为成角透视图。

()2(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3(正常视域是山U点引出的视角约为30度的圆锥形空间。

()4(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5(透视学著作第一本出版物于150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者是牧师让•佩雷林。

而此前的透视论著均为手抄本。

()6(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7(轴测图即透视图。

()8(透视分为三种,其中消逝透视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现手法。

()9(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10(—点透视乂称为平行透视。

()11(采用透视的方法绘图,画面的景物具有近小远大,近实远虚的特点。

()12(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13(传统中国画采用的透视方法按照现在科学的透视方法来衡量是完全准确的。

()14(视点是投影中心,眼晴的位置。

()15(平行透视中,景物空间的方形景物中平行于透视画面的主体原线与面,在透视画面上发生透视方向的改变。

()16(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17(—点透视(平行透视)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活泼和灵活方面是比二点透视(余角透视)更好的表现手法。

()18(沈括提出中国山水画因其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变化构图特点。

()19(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近视距。

()20(透视是在平面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形投影。

()21(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远视距。

透视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I

透视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I
2.画面基线:GL(Ground Line)——指透视画面与放置面的交线。当设取景范围(取景框)时为取景框底边。
3.心点:画者中视线与画面垂直相交点称心点,位于正常视域和视平线的中央;是与画面成直角的变线的灭点。
4.平行透视:平视时景物空间中方形景物的一组面与透视画面(透视平面)构成平行关系时的透视。
2.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以主观的写意为主,强调神似,重意向,透视多为远视距,往往超越正常视域,空间和容量要比西方绘画大。传统的西方绘画,以直观的写实为主。强调绘画的逼真性,透视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以正常的视域范围的一定场景为表现内容。
手机各种部位比例准确、造型美观、设计优美、透视准确。
每题10分
手机设计部分10分
每错1题扣2分。
每错1空扣2分,
每题5分
透视头部分20分
题号
参考答案
评分细则
一、判断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1、√2、×3、×4、×5、√
1、色彩构图平面—空间2、维特鲁威《论建筑》宋炳《画山水序》空间关系透视3、近大远小近实远虚透视变形4、60度视域5、线透视大气透视消逝透视消逝透视
1.透视:为视觉现象,名称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为“透而视之”,即视点(眼睛的位置)透过透明平面视(观察)物体形状,并将物体描绘在平面上的方法。
2006年— 2007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I卷)
教学单位:张家界学院
考核课程
透视学
命题教师
向金定
命题日期
2007年11月10日
题号
参考答案
评分细则
测试对象
2007级艺术设计
专业层次
本科
四、
简答题

透视学 复习资料

透视学 复习资料

1、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继续发扬马萨乔的显示主义传统,他与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一书为系统地研究透视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应用透视理论的一种提法3、透视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察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

4、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个要素。

5、画者眼睛做在的位置叫做视点。

6、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行比备的条件,叫做画面。

7、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叫做测点M 。

8、中心视线与画面垂直的交点,叫做视心。

9、不平行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叫做灭点。

在地平线以上的叫天点,在地平线以下的叫地点。

10、固定视点做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绘画上通常采用60度以内对此作画。

11、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12、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13、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14、物体的透视特征:等高的物体近大远小;等宽的距离近宽远窄。

构成透视图中的物体在一定的视距内,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楚。

15、、同远近的景物,距离视平线远时所见面积宽,反之所见面积窄,等高缩窄为一条直线。

16、、视向总体上可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

17、、凡在空间相互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段,看起来都愈远愈相互靠拢(呈射线状),到无穷远时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

18、从透视原理来讲,一幅画只能有一个视向。

作透视图和作画之前都必须首先固定视点的位置和确定注视的方向,因为这是作画和作透视图的先决条件。

19、成角透视又叫余角透视,是由于物体与画面构成角度,所以形成了一条向左边消失的线,另一条向右边消失的线,还有第三种垂直向下和画面平行,没有形成消失点。

我们习惯把成角透视形成的两个消失点叫VP1和VP2 。

21、景物处在眼睛高度上方或下方表现在画面上就是视平线的上方或下方。

透视学考查大纲

透视学考查大纲

《透视学》课程考查大纲课程名称:透视学课程代码:0042204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4年制)总学时:48学时讲授学时:16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6学时独立实践学时:16学时一、考查目的通过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知识模块与课题模块的学习与实践实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透视原理及其规律,理解接受并能灵活自如的掌握透视作图法,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斜面透视等。

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绘图方法,以便在进行设计和效果图绘制中准确合理的解决好各种透视关系。

检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否理解相关的透视学原理,是否能够熟练掌握透视图的画法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透视课是室内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面透视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严谨的透视感的形成;熟练掌握其画法并能够在室内设计的实践中灵活运用。

二、考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使学生掌握透视原理及其规律,理解、接受并能灵活自如的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斜面透视、曲线透视等透视知识。

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绘图方法,以便在进行设计和效果图绘制中准确合理的解决好各种透视关系。

系统全面的阐释透视规律,使学生能够利用透视规律绘制准确的景观设计效果图,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为主,多辅导多引导。

同时注意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三、考查内容(一)手绘表现技法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重要作用。

(二)绘制手绘效果图的各种主要工具、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三)几种主要的效果图表现形式的工具与方法。

四、考查类型效果图绘制(实际操作)五、考查方法及考试时间(一)考查方法:平时作业为辅、结课作业为主(操作型)(二)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三)考查时间:教学单元结课和课程结课六、成绩评定方式考勤+平时作业+实践过程+结课作业以任课教师安排的实践作业为主要对象随堂进行。

评定成绩以100分制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任课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及考勤状况的评定,其中包括课堂作业(占30%);二是结课作业成绩,由专业教师评分确定(占70%)。

透视学复习资料(精)

透视学复习资料(精)

透视学历史 1. 透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眼睛与生俱来的本领。

人依靠眼睛分清楚物体的远近、大小、厚薄、轻重。

2. 对透视学的研究始于公元 5 世纪。

雅典画家阿嘎塔尔库斯在他为爱米路斯画的歌剧布景中就运用了透视原理,这是最早运用透视原理绘画的一例。

3. 真正将最早将严谨的透视原理运用到绘画上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乔托。

后来佛罗伦萨画派代表马萨乔继承了乔托的传统。

4. 到了十五世纪,透视研究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

《绘画透视学》—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科(意大利),聚像焦点透视法——布鲁耐莱斯基,线性透视法——阿尔伯蒂。

5. 列奥纳多达芬奇对透视学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借助《画论》使之成为了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学问。

同期,阿尔布赖切特丢勒在所著的《圆规直尺测量法》中对线性透视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6. 到了十七世纪,法国里昂建筑师数学家沙葛最先在数学领域研究了透视理论,他的《透视学》制定了几何形体透视投影的正确法则,使透视学从“线性透视”的平行透视扩大到了成角透视。

透视学的定义1. 将三维的客观空间画到二维的平面上,使二维的平面产生深度空间,从而得到三维的绘画效果,这就是透视。

2. 希腊哲学家阿纳萨格罗斯说XXXXXXXXXXXX3. 三维空间即上下左右前后各一维。

把景物的三维空间立体地表现在平面上,即透视学。

基本术语1. 视点——画者眼镜的位置2. 画面——将景物透过透明面形成的物象绘出来的媒介(就是你画板上的纸)3. 基面——景物投到画面的水平面,画面和基面成 90 度(可理解为地面)4. 视心线——视点和心点的连线,与画面垂直。

5. 视距——画面和视点的距离6. 心点——视心线与画面的交点,位于画面上7. 视平线——由心点引出来的位于画面上的水平线,随眼睛(即视点)的高低位置变化而变化8. 基线——画面与基面的相交线9. 视高——视点的高度,即视平线和基线的距离10. 灭点——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在画面上会愈远愈靠拢,最后消失在灭点11. 距点——与画面成 45 度角的水平线的灭点(位于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各有一个距点,距点与心点的距离等于心点与视点的距离,是眼睛的视野范围的界限)12. 余点——余角透视(即成角透视的一种)中在视平线上与画面成任意角度(除 45 度与 90 度)的灭点13. 天点——视平线以上的灭点14. 地点——视平线以下的灭点15. 视圈的画法:由视点引出与视平线成 60°角的线相交视平线于两个点,命名为 E、F 点,再以心点为圆心,以 E 或 F 点与心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即为视圈焦点透视又称定点透视法,是视点相对近距离地观察物体的方式,属于有限视域范畴的中心投影,画面只有一个中心。

透视考试

透视考试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将透视归纳为三种,即大气透视(又称色彩透视)、消逝透视和线透视。

●我们通常所称的“透视”就是线透视。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即“投而视之”。

●透视,其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

●投影有两种:一平行光线(如日光)照射物体形成的投影,称平行投影;以光源点射出的辐射光(如灯光)。

照射物体的投影,称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就是透视图形,透视图是按中心投影原理取得的。

●平行投影中能显露景物三度空间的称轴测图,它是假设观者自无限远处所见的景物图形,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和工业造型效果图常用的表现形式。

●轴测图格式归纳为三类。

1.平面轴测。

2.立面轴测。

3.均角轴测。

●公园5世纪,我国南北朝画家宗炳(公元375~443年)在《画山水序》中写到:“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十五世纪中对透视学最有贡献的当推画家弗朗西斯卡。

●弗朗西斯卡晚年放弃绘画,致力于数学和透视学研究,其著作《绘画透视学》(1482之前)系统阐明了用地面平面图做透视图的方法,是一部完善的文本。

●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我国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刊印的第一本透视书,为年希尧和郎世宁合著的《视学》,就是根据波佐的著作《建筑透视》(1963~1700)所改写的。

●透视图法及其依据的全部原理,是由英国数学家泰勒在1715年出版的《论线透视》一书中所确立的。

●今天所称之为“透视”的术语,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叫做“远近法”。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说,将山水画构图和透视归纳为高远、深远和平远三种。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画的透视处理毕竟有很大差异,表现在中国绘画中常采用“多视点”、“高视高”和“远视距”。

透视复习重点

透视复习重点

透视重点透视学:研究物象投影成型的原理和法则的学科,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

一透视学发展1、线透视在西方研究发端于希腊,在罗马艺术中所预示2、师法自然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行动纲领,透视学与解剖学成为该时代艺术的两大支柱。

初期:(1)建筑家布鲁内来斯基在透视学和数学领域作出了重要建树。

(2)马萨乔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探论人体结构,空间透视等问题,研究透视原理,代表作壁画《圣三位一体》(3)画家、建筑家列昂·巴替斯塔·阿尔贝蒂在1435年写的《绘画论》中专门阐述了透视学。

(4)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在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把透视的技术方法作了数学上的详细阐释,从而为透视学奠定了严格的科学基础掌握了空间表达的规律中后期:(1)列奥纳多、达·芬奇写了《绘画论》,把解剖、透视、明暗、构图等零碎知识整理成系统的理论阐述了绘画中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和隐没透视的规律。

(2)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去,使透视学获得了理论上的发展。

他的透视作图法被称为丢勒法。

(3)沙葛在1636年的《透视学》给出了几何形体透视投影的正确法则以及几何形体各部分尺寸的正确计算(4)法国——盖斯帕尔·蒙若在1795年写了把正投影当作独立的科学学科来阐述的《画法几何学》,由于它的科学原理的完整性,对发展造型艺术的几何原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3、在中国《墨经》记载了中国人对小孔成像现象的观察(1)南北朝,宋·宗炳在著《画山水序》中阐述了近大远小的基本规律,概括论述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透视原理的运用(2)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之川》中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郭氏三远法,山水画于视点位置变化所产生的三种透视变化构图特点,空间观念观察方法,构图方式的不同,形成散点透视构图法二、透视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术语1、基本规律(1)近大远小:景物的深度变化是其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一(
判断正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一点透视又称为成角透视图。

( )
2(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 )
3(正常视域是由目点引出的视角约为30度的圆锥形空间。

( ) 4(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 )
5(透视学著作第一本出版物于150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者是牧师让.佩雷林。

而此前的
透视论著均为手抄本。

( )
6(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
耶稣的头部。

( )
7(轴测图即透视图。

( )
8(透视分为三种,其中消逝透视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现手法。

( )
9(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 10(一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

( )
11(采用透视的方法绘图,画面的景物具有近小远大,近实远虚的特点。

( )
12(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
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 13(传统中国画采用的透视方法按照现在科学的透视方法来衡量是完全准确的。

( ) 14(视点是投影中心,眼睛的位置。

( )
15(平行透视中,景物空间的方形景物中平行于透视画面的主体原线与面,在透视画面上发
生透视方向的改变。

( )
16(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 )
17(一点透视(平行透视)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活泼和灵活方面是比二点透视(余角透视)更
好的表现手法。

( )
18(沈括提出中国山水画因其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
变化构图特点。

( )
19(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近视距。

( )
20(透视是在平面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形投影。

( ) 21(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远视距。

( )
22(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透视书。

( )
五(填空题。

1. 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______________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
及弗郎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和阿尔贝蒂的______________,写了不少关于透视学、
画家守则和人体运动方面的笔记,后人将其整理成______________。

2. 我国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刊印了第一本透视书,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合著的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根据波佐的著作《建筑透视》
所改写的。

3. 投影分为两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 达芬奇将透视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
现手法。

5. 我国北宋著名画家_________________成功运用多视点的透视手法创作了著名的《清明
上河图》。

6. 透视学的发生和发展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联系。

7( 我们今天称之为透视的术语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叫做。

8( 我们今天知晓的透视图法及其依据的全部原理,是由英国数学家
_______________在
1715年出版的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确立的。

9. 画中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距离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几种方法来表现。

10(古罗马建筑师_________________在他的_________________中提到雅典画家作布景画观
者产生前后凹凸的感觉。

同样在中国南北朝画家_____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____ 中也写到用_________________原理论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
11.绘画与现实空间存在一种“ ”的转化关系,它运用了、
、、等艺术段。

12( 透视是透过观察物体形状,并将物体在平
面上的方法。

13( 视心是指与的交点,位于视点。

14. 绘画是在平面上运用线条、、阴影、等艺术手段,构成可视的艺术
形象,与现实的空间存在一种的转化关系。

15( 任何物体在视觉中均会出现、的变化。

我们把这种变化称
之为客观地存在于视觉中的透视变化现象,即。

16( 人的正常视域是视域范围。

17( 透视,为视觉现象。

名称来自拉丁文,意为“ ”。

18( 郭熙提出:中国的山水画由于、的变化而产生的、、
平远的三种透视变化构图特点,即“ ”。

19( 平行透视表现范围广,,。

适合表现、严肃的题材,
并为题材主题配景。

视点位置选择不好,容易使画面呆板。

三( 名词解释
1( 画面
2( 心点
3( 地平线
4( 灭点
5( 目线
6( 视高
7( 视距
8.原线
9. 正常视域
10. 郭熙三远法
11. 距点
12. 取景框
13. 透视
14( 画面基线
15( 平行透视
16. 余角透视
四( 简答题(10分*2题)
1( 试述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透视的处理手法,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在形和神上各有
什么差异,
2( 透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称“透视”, 3( 透视的种类及其定义分别是什么,
4( 投影根据什么分为两种形式,透视图和轴测图的区别在于什么,
5. 试述透视图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专业方面各有哪些作用,
6.什么透视变形,你是如何理解透视变形的意义的, 7(透视作为技法,应用于绘画创作、设计等方面能够实施的主要途径表现在那些方面,
8.( 理论上研究透视采用怎样的方法,
9. 简述平行透视和余角透视在表现空间画面的特点 10. 试述透视学这门课程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五(专业设计绘图。

1(运用你所学的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或二点透视(成角透视)为自己设计并绘制一
张书房的透视图。

(要求:透视及比例基本准确,设计有新意,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可适当陈设若干家
具和绿化。

)
2(运用你所学的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或二点透视(成角透视)为酒店的大堂做一个
室内设计并绘制一张透视图。

(要求:透视及比例基本准确,设计有新意,体现个人色彩。

)
3. 运用平行透视为自己家的客厅设计并绘制一张透视图。

(要求:透视及比例基本准确,设计有新意。

)
4. 运用你所学的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或二点透视(成角透视)为自己家的小院做一个绿化设计并绘制一张透视图。

(要求:透视及比例基本准确,设计有新意,体现个人色彩。

) 5. 运用你所学的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或二点透视(成角透视)设计一幅由河流、草地、树林组成的画面并绘制出效果图。

(要求:透视及比例基本准确,画面优美,有新意) 6. 设计一款手机并运用你所学的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或二点透视(成角透视)绘制一张该手机的透视图。

(要求:透视及比例基本准确,设计有新意,注明你使用的透视方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