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安规测试项目

医疗器械安规测试项目

医疗器械安规测试项目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规测试项目。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安规测试项目的一般流程和常见内容。

医疗器械安规测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电气安全测试、机械安全测试、生物兼容性测试、辐射安全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项目旨在评估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以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在电气安全测试中,通常包括绝缘电阻测试、接地连接测试、漏电电流测试等内容。

这些测试项目旨在验证医疗器械的电气系统是否符合相关标准,避免电击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机械安全测试主要针对医疗器械的结构和材料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出现破损或失效的情况。

常见的机械安全测试项目包括拉伸测试、弯曲测试、冲击测试等。

生物兼容性测试是评估医疗器械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的能力,以确保其对人体没有毒性、刺激性或过敏原性。

常见的生物兼容性测试项目包括细胞毒性测试、皮肤刺激性测试、过敏原性测试等。

辐射安全测试主要针对医疗器械产生的辐射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以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常见的辐射安全测试项目包括电磁兼容性测试、X射线辐射测试等。

环境适应性测试是评估医疗器械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常见的环境适应性测试项目包括温度循环测试、湿热循环测试、振动测试等。

总的来说,医疗器械安规测试项目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测试项目,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对医疗器械安规测试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试验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试验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试验
1.绝缘电阻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设备的绝缘性能,包括设备外壳和内部电路之间的绝缘性能。

通过对设备进行电气绝缘测试,以保障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2.导线电阻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医用电气设备的导线电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设备通电时不会因导线电阻过大而导致危险。

3.电气强度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医用电气设备在较大电压下的绝缘性能。

通过对设备进行高压电测试,以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出现漏电等安全隐患。

4.电焊弧焊缺陷检测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设备的电焊弧焊缺陷,以防止因焊接不牢固导致的设备安全问题。

5.抗震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设备在地震或其他振动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模拟地震情况,以确保设备在地震情况下不会因受力过大而产生破坏或危险。

6.防火性能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医用电气设备的防火性能,以确保设备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防止发生火灾造成更大危害。

7.泄漏电流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医用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防止因泄漏电流过大而导致触电风险。

8.耐静电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医用电气设备的静电保护性能,以确保设备防止静电释放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或对患者产生影响。

9.温度上升试验:该试验是为了检测医用电气设备正常使用时的温度变化情况,以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

以上是医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试验的一些常见内容,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保证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对患者和操作人员的潜在风险,提高医疗环境的安全水平。

医疗设施设备安全定期检查制度

医疗设施设备安全定期检查制度

医疗设施设备安全定期检查制度1. 目的为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设备故障和意外事件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类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检查、维护和保养。

3. 责任部门设备科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检查、日常维护和发现问题上报。

4. 检查内容及要求4.1 检查内容(1)设备性能检查:包括设备的工作状态、功能参数、设备显示和报警系统等。

(2)设备安全性检查:包括设备的防护装置、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方面。

(3)设备环境检查:包括设备的工作环境、设备间的间距、设备固定和接地等方面。

(4)操作人员培训情况检查:包括操作人员的资质、培训记录等方面。

4.2 检查要求(1)设备性能要求:设备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功能参数应在正常范围内,设备显示和报警系统应正常工作。

(2)设备安全性要求:设备应具备完善的防护装置,电气安全和机械安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设备环境要求:设备工作环境应清洁、整齐,设备间的间距应符合规定,设备固定和接地应可靠。

(4)操作人员培训要求: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定期参加培训,培训记录应齐全。

5. 检查流程(1)设备科制定医疗设备安全性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和检查人员等。

(2)临床科室按照设备科制定的检查计划,对本科室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

(3)设备科对临床科室提交的医疗设备安全性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4)设备科定期对医疗设备安全性检查情况进行上报,并向全院通报。

6. 设备维护与保养(1)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临床科室应做好本科室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设备科。

(3)设备科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对易损件进行更换。

(4)设备科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疗电气设备的检测标准和检测项目

医疗电气设备的检测标准和检测项目

医疗电气设备的检测标准和检测项目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部分医院设备的更新换代,我国医疗器械设备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设备行业的发展。

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

对于部分企业其产品的研究设计初没有多大的考虑到其电磁兼容方面等信息,在医疗设备做备案或者申请医疗注册证时导致不能一次性顺利通过。

一、医疗器械设备产品分为三大类
1.诊断设备类
2.治疗设备类
3.辅助设备类
二、医疗器械测试常用标准
医疗器械EMCYY0505GB/T18268.26IEC/EN60601-1-2
医疗器械安规GB9706.1IEC/EN60601-1
三、相关标准
四、医疗器械设备EMC测试项目
(1)空间辐射Radiated
(2)传导骚扰CondUCtiOn
(3)谐波电流HarmoniC
(4)电压闪烁Fi1Cker
(5)静电ESD
(6)电源快速脉冲群EFT
(7)电源浪涌SUrge
(8)工频磁场/磁场抗扰M/S
(9)交流电压跌落VOItageDIPS
(10)辐射抗干扰RS
(I1)电源传导抗扰度CS
五、医疗器械设备安规测试项目
(1)危险电压测试
(2)防触电测试
(3)标签耐久性测试
(4)插头放电测试
(5)保护接地测试
(6)抗电强度测试
(7)球压测试
(8)工作电压测试
(9)电源线拉力测试
(10)稳定性测试
(11)温升测试
(12)异常工作测试
(13)扭力测试
(14)冲击测试
(15)跌落测试
(16)震动测试。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标准及注意事项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标准及注意事项
.
.
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第一条电气安全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涉及医疗器械的重要领域烧伤肌肉收缩窒息摆脱电流敏感度极限心脏纤颤100ma10ma100ma强电击是描述电流在体表的作用人体组织对5060赫兹频率范围内的电流非常敏感生理效应的范围从刺痛的感觉到严重烧伤和触电电击可造成医疗过程的失败伤害乃至死亡当导体与心脏直接接触时低至20微安的电流都可以引起心室颤动在心脏治疗中导管可能被放置到与医疗设备相连接的患者的心脏内
Or internally powered 内部供电电源
.
IEC60601 classification IEC60601 的安全等级分类(标记)
分类Each patient applied part has a type 每一病人应用部位具有等级标准
Type B
Type BF
Type CF
.
IEC60601 classification IEC60601 的安全等级分类
检查保险丝有适当的额定值
.
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查
电气安全性检查 检查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对于防止患者遭受
电击非常重要,按照 “电气安全测试”中提供的 步骤进行,测量接地阻抗、机壳漏电流,如果必 要,也要测量患者导联的漏电流,所有的医疗设 备都应该检查电气安全性。 结论性评估,评估人签名和评估时间签署 数字化记录保存系统对数据存储、搜索、回顾和 分析非常有利,注意:记录的字段必须实现标准 化 。
.
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查
外观状况: 电源线、电缆配件、充电器:检查电源线的外观 状态,查看是否存在电线折断、老化、绝缘失效 等情况。检查插头的外观状态,查看是否存在插 头弯曲或松动的情况;检查电缆的外观状态,查 看是否存在电线磨损,接头松动或弯曲的情况。 确保连接处干净,并无腐蚀或阻塞物如胶或头 发。 。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检测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检测

(5)如果设备具有从Ⅰ类防护转为Ⅱ类防护的装置,必需满足以下全部要求:
①转换装置必需明确指出所选类别; ②必需使用工具方能转换; ③设备在任何时候必须符合选用防护类别的全部要求; ④在Ⅱ类设备工作位置上,转换装置必须切断保护接地线与设备的连接,或将其转换成符合要求的功能接地线。 设备除基本绝缘外,必须按Ⅰ类或Ⅱ类设备要求配备附加保护;由外接直流电源供电的设备(如在救护车上使用),当极性接错时必须不会发生安全方面的危险。
对电击有特定防护程度的设备。
01
一般没有应用部分的设备,或虽有应用部分,但应用部分与患者无电气连接(如:超声诊断设备、血压监护设备等)的设备,或虽有电气连接,但不直接应用于心脏的设备均可设计为B型医用部分。(对地漏电流正常状态 0.5mA,单一故障1mA.)
02
1.B型应用部分:
2.BF型应用部分:
4.对保护接地阻抗的要求:
使用50-60Hz,空载电压不超过6V的正弦波交流电源,产生10-25A的电流,时间至少为5s,测量上述部件之间保护接地连接的电压降,计算其保护接地阻抗。
使用大电流测量的原因,是需要有足够的幅值引起电气设备中的保护装置(熔断器、断路器、对地漏电流断路器等)在短时间内动作,并且考核保护接地线不会被熔断。试验时间至少为5s ,是为了显示出保护接地连接太细或接触不良而产生的过热。这样的“薄弱点”只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是不能发现的。
一般还应指出进液防护类型:普通;防滴;防溅;防浸设备。
如:心电监护设备可设计为:Ⅰ类CF型应用部分普通设备;某种超声治疗设备可设计为:Ⅱ类B型应用部分防溅设备;带有心电同步显示的超声诊断设备可设计为:Ⅰ类、带CF型应用部分的设备等。
三、产品类、型:
四、电压和(或)能量的限制:

医用设备电气安全检测与注意事项

医用设备电气安全检测与注意事项
J o u r n a l , 2 0 1 3 , 3 4 ( 2 ) : 1 1 6 - 1 1 7 ]
Ke y wo r d s me d i c a l e q u i p me n t ; e l e c t r i c a l s fe a t y ; me t h o d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r e d u c e t h e i r s k o f e l e c t r i c s h o c k o f t h e m e d i c a l e q u i p me n t ,a n d t o i mp r o v e e l e c t i r c a l s a f e t y
e x c e s s i v e g r o u n d i mp e d a n c e r e s u l t e d i n s o me u n q u li a f i e d i n d e x e s . C鲫I d | i ∞ T h e s fe a t y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me d i c a l e q u i p me n t
p e f r o r ma n c e a n d t h e s a f e t y o f me d i c a l s t a f f s a n d p a t i e n t s .Me l h 0 d s r h e p a r a me t e r s o f t h e e l e c t i r c a l s a f e t y w e r e t e s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wi t h ES 6 01 T e s t e r .R嘲l I l T h e q u a l i t a t i v e c h e c k p r o v e d t h e s a f e t y o f t h e e q u i p me n t 。a n d

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

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

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首先,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需要保证设备的电气部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这包括对设备的接地情况、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绝缘电阻的测试等检测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电气故障导致对患者造成电击伤害。

其次,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需要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是否完好无损。

包括检查设备的外壳是否有裂纹或磨损、设备的操作按钮是否灵活可靠、设备的移动部件是否稳固等。

这些检测项目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机械故障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最后,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还需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

例如,对X射线机的辐射剂量进行测试、超声诊断设备的声强进行测试、心电图机的波形质量进行测试等。

这些检测项目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总的来说,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测,医用电气设备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用电气设备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医用电气设备的复杂性和特殊使用环境,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医用电气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和定期的维护至关重要。

首先,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需要通过合格的专业机构进行。

这些机构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能够进行全面、系统地安全检测。

他们会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对医用电气设备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辐射安全等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合格的机构进行检测,才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需要定期进行。

一般来说,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定期的年检、半年检或季度检,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高风险设备,如手术机器人、超声刀、CT机等,其安全检测的频率更应当加强。

在进行安全检测时,需要对医用电气设备的不同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产品类、型:
在产品标准的“安全要求”中,应明确指 出产品对电击的防护类型,一般有五种类的 组合:Ⅰ类;Ⅱ类;内部电源; Ⅰ类、内部 电源;Ⅱ类、内部电源。 一般还应指出进液防护类型:普通;防滴; 防溅;防浸设备。 如:心电监护设备可设计为:Ⅰ类CF型应 用部分普通设备;某种超声治疗设备可设计 为:Ⅱ类B型应用部分防溅设备;带有心电 同步显示的超声诊断设备可设计为:Ⅰ类、 带CF型应用部分的设备等。
性说明。
标准还对防止与带电部件接触的外 壳提出要求:
(l)必须使用工具才能打开;否则必须设计自动装 置,在打开外壳时切断电源。 (2)不用工具便可开启的外壳或设备部件,以及 允许操作者在正常使用时触及的一些带电部件, 这些带电部件的电压不应超过交流25V,直流60V, 并且其供电电源必须与网电源隔离,隔离方法采 用标准17g)l)中的一种。例如,指示灯罩,电 池箱盖等。 (3)对取下灯泡后允许触及的灯座带电部件,使 用说明书必须提示操作者不要同时接触该类部件 和患者。
隔离、保护接地、功能接地及试验方法
一.在正常状态和单一故障状态下,应用部分必须与 设备的带电部分隔离到允许漏电流值不被超过的 程度。 1、标准提出了为满足该项要求可以采取的措施: (l)应用部分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但要 保护接地(例如牵引床、治牙机等设备,其应用 部分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离,但已保护接 地)。 (2)应用部分用一个保护接地的金属部分与带电 部件隔离(例如:某些热疗设备,其应用部分一 远红外辐射器与加热体之间使用保护接地的金属 导热板隔离)。
(l)自然状态下伸直或弯曲的手指 (2)拿在手里的笔。 (3)项链或类似的悬挂物。 (4)操作者调节控制装置时,使用的螺丝刀。 (5)一个能往外拉出的小片,或小片拉出后 手指便可进入的孔。 是否能对这些状态进行有效的防护,该 标准规定了模拟试验方法,分别用10cm x20cm的金属箔、有挡板的测试指、标准 测试针、悬挂在盖孔上的金属测试捧、试 验钩和试验指的组合来模拟。
2.标准对保护接地端子提出了要求, 它必须适合于经电源线的保护接地
导线和电源插头与供电系统的保护 接地线连接,或者通过固定的永久
安装的保护接地导线与网电源的保 护接地线连接。
3.标准规定了设备如果有电位均衡导 线连接装置,必须符合的要求:
(1)容易接触到。 (2)正常使用中能防止意外断开。 (3)不用工具即可拆下导线。 (4)电位均衡导线不能包含在电源线中。 (5)联接装置必须有标志。
2.设备电源切断后
立即打开正常使用时用的调节孔盖,可触及的 带电部件剩余电压不应超过60V。如果电压超过 60V,应测量其剩余能量,不应超过2mV。 只能用工具才能打开测试孔盖,并装有手工放 电装置,而且必须加以标记。在这种情况下要通 过检查其内部结构和标记来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1s是立刻进行测量的含义。测量时要注意安全, 特别是对高压和接有大容量电容器的带电部件。
五、外壳和防护罩:
外壳和防护罩是用于防止人与带 电部位接触,或防止与保护绝缘发 生故障后可能带电的部位接触,同 时也用于防止加机械的、热的、化 学的等其它方面的危险。
1.外壳和保护罩必须设计成能防止 “意外接触”。 “意外接触”的部件是指在正常 使用时,人不用工具,也不用太大 的力便可触及到的部件。人可能通 过以下途径与设备带电部件接触:
2.BF型应用部分:
具有F型隔离(浮动)应用部分的B型设 备。该类设备要求在应用部分和地之间加 1.1倍的网电源电压时,患者漏电流不超 过 19.3中标准表4的规定。它对漏电流容 许值的要求并不高于B型应用部分。低频电 子脉冲治疗设备,其行业标准规定必须为 BF型应用部分设备。
3.CF型应用部分:
试验针
尺寸单位为毫米
试验钩:尺寸单位:mm 材料:钢
供电网的一端近似地电位时的测量供电电路(19.4b))
供电网对地电位近似对称时的测量 供电电路
规定接至多相供电网的多相设备的测 量供电电路(19.4b))
规定接至多相供电网的单相设备的 测量供电电路(19.4b))
由规定按Ⅰ类或Ⅱ类单相电源供电的设备的测量 供电电路 在Ⅱ类时,不使用保护接地连接和S8(19.4b))
直接应用于心脏的设备或设备部件 必须设计为CF型应用部分。该类设备 对电击危险的防护程度,特别是漏电 流容许值要求高于BF型应用部分设备。 目前,大部分心电图机,心电监护设 备均设计为CF型应用部分。
直接用于心脏的具有一个或几个CF 型应用部分的设备,可以另有一个或 几个能同时应用的附加的B型或BF型 应用部分(如,手术中应用的多参数 病人监护设备,其心电部分设计为CF 型应用部分,血压、呼吸监护部分设 计为B型应用部分,肌肉松驰程度的监 护部分设计为BF型应用部分)。
测量装置的图例 及其频率特性
1)无感元件。 2)仪表阻抗>>测量阻抗Z。
测量装置的图例标记
1.Ⅰ类设备:标准中规定了Ⅰ类设备除基 本绝缘外,可采取的附加保护措施:
(1)对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Ⅰ类设备附加的保护措施。要求设备的 金属外壳,其他可触及的导电部件均与保护接地可靠连 接,设备的网电源输人插头应有保护接地端子,使用直 流电源的Ⅰ类设备也必须有独立的保护接地导线。 (2)l类设备的某些部件可以采取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例如超声诊断设备的探头采用塑料外壳构成双重绝缘,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设备的应用部分(电极)通过输出变 压器构成双重绝缘]。 (3)I类设备的某些部件可采用安全特低电压,或者用 保护阻抗防护(如某些Ⅰ类设备的手控盒)。
(5)如果设备具有从Ⅰ类防护转为Ⅱ类防
护的装置,必需满足以下全部要求:
①转换装置必需明确指出所选类别; ②必需使用工具方能转换; ③设备在任何时候必须符合选用防护类别的全部要 求; ④在Ⅱ类设备工作位置上,转换装置必须切断保护 接地线与设备的连接,或将其转换成符合要求的 功能接地线。 设备除基本绝缘外,必须按Ⅰ类或Ⅱ类设备要 求配备附加保护;由外接直流电源供电的设备 (如在救护车上使用),当极性接错时必须不会 发生安全方面的危险。
标准对不能由总开关切断电源的带 电部件提出防护要求:
设备机壳内带有交流25V或直流60V以上线路 电压的各部件,如果不能由一个外部总开关或一 个可随时拔出的插头装置与电源断开,则必须用 附加盖罩防护,以防止在机壳打开之后而意外触
及。或者可以在空间上互相隔开排列,但必须清 晰地作出“带电”标记。 这时仅使用标准附录D中符号“注意!查阅随 机文件”标记是不够的,应在设备外表上有警告
(3)应用部分未保护接地,但用一个中 间保护接地电路与带电部分隔离(例如,低 频电子脉冲治疗设备,其应用部分浮地,但
用一个原、副边分别绕制在铁芯两侧,并且 铁芯保护接地的脉冲变压器与带电部件隔离。
这样,即使原边与铁芯间的绝缘被破坏,由 于铁芯保护接地,因此也不会造成流向应用 部分的漏电流超过容许值)。 (4)应用部分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带 电部件隔离(例如,脑电图机等设备的导联 插头座)。
4.对保护接地阻抗的要求:
(1)不用电源软电线的设备,其保护接地端子至保 护接地的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间的保护接地阻抗 不大于0.1Ω。 (2)带有电源输入插口的设备,插口的保护接地端 与保护接地的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间见的保护接 地阻抗不大于0.1Ω。 (3)带有不可拆卸电源软电线的设备,网电源插头 的保护接地插脚至已保护接地的可触及金属部件 间的保护接地阻抗不大于0.2Ω。
2.Ⅱ类设备: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还应采用辅助 绝缘构成双重绝缘或采用加强绝缘等防护措施。Ⅱ 类设备必须是下列类型之一。 (1)带绝缘外壳的Ⅱ类设备:该类设备采用一个耐用、 实际上无孔隙、把所有带电部件包围起来的绝缘外 壳,这种绝缘封闭的外壳构成辅助绝缘。 (2)金属外壳的Ⅱ类设备:网电源部分采用双重绝缘, (当结构中无法采用双重绝缘时,可采用加强绝 缘)。如电源变压器通过绝缘材料与金属结构隔离, 如果在结构设计中难以实现的话,可以按加强绝缘 的要求设计变压器。 (3)也可以是绝缘外壳和金属外壳两类型综合的设备。 (4)Ⅱ类设备可备有功能接地端子或功能接地导线。
3.内部电源设备:
(1)具有和网电源相连装置的内部电源设备 (如交、直流两用的心电图机),必须为 双重分类。 (2)内部电源设备打算与电网相连时,必须 符合Ⅰ类设备或类设备的要求。 例如,具有外接直流电源插口,可通过交 流-直流变换器与网电源相连接的设备, 必须符合Ⅰ类或Ⅱ类设备的要求。
二、“型”的划分
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
• 基本掌握:有源医疗器械主要安 全参数的检测方法 • 重点:介绍各类医用电气安全检 测仪器 • 难点:医用电气安全检测仪器正 确操作
标 准 试 验 指
直线尺寸单位为毫米未注公差要求的尺寸公差:角度:+0 o-10o;不大于25mm 的 直线尺寸:0o-0.05o;大于25mm 的直线尺寸:±0.2。零件1、2 和3 的材料为金 属(例如热处理钢) 。试验指的两个铰点可弯至90°+10°0 °,但只能往同一个方 向弯。为限制弯曲的角度为90°,用销钉和槽来解决。为此,这些零件图中未给出 有关销钉和槽的尺寸及公差。实际设计必须保证弯曲角度的公差为0°~10°。
四、电压和(或)能量的限制:
电压和(或)能量的限制是防止患者、 操作者或其他人在断电瞬间触及带电部件 而发生危险。
1.用插头与电源连接的设备,必须设计成在 拔断插头后1秒时,各电源插脚间电压或插脚 与设备机身之间电压不超过 60V。
测试要求: (1)使用内阻不影响测量值的仪表测量,一般应使用在线 测量装置; (2)测试应在电源开关“通”/“断”的最不利位置进行; (3)测量10次,取最大值。 注意:通过检查设计文件或内部结构,当满足以下要求时: 采用了干扰抑制电容器,且每一线对地的电容量在额 定电压小于25OV时,小于3000pF的设备;或额定电压 不大于 125V时,小于 5000pF的设备,可不进行插脚与 设备机身之间的试验;线间接有不大于0.1uF的电容时, 不必进行线间(插脚)的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