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化学键
第三节 化学键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概念理解】 成键微粒: 原子 成键实质: 共用电子对 成键条件: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
共价键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共价化合物?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主要包括哪些类别的物质?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酸、弱碱、 大多数的有机物。
离子键 思考: 1、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都能形成离子键吗?
2、所有非金属元素之间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吗?举 例说明。
离子键
原子: Na × Cl
S
阳离子: Na+
Mg2+
Al3+
-
阴离子: ×Cl
2-
2-
×S ×
×O ×
化合物:N×Cal+
-
×Cl
-×S
×N2a-+×S××O×OC×l2-22-N--Naa+×+ O××SOC2×-a2-22N+-a+×OO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 【总结归纳】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比较
作用微粒 作用力大小
意义
化学键 原子间
作用力大
影响化学性质 和物理性质
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 作用力小
影响物理性质 (熔、沸点等)
【特别提醒】分子之间无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特别提醒】 1.稀有气体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仅存在分子间作 用力。 2.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 如Na2O2、NaOH、NH4Cl。 3.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只存在共价键。 4.离子化合物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NH4NO3、NH4Cl 等。
第三节_化学键

键角影响分子 构型,不同的 键角会导致不 同的分子构型。
常见的分子构 型有直线型、 平面三角形和 四面体等,这 些构型与键角
密切相关。
例如,在四面 体构型中,键 角为109度28 分,而在平面 三角形中,键 角为120度。
了解键角与分 子构型的关系 对于理解化学 反应和分子性 质非常重要。
05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 成反应
键长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键长与分子稳定性:较短的键长通常意味着较高的分子稳定性。 键长与分子振动频率:键长的变化会影响分子的振动频率,进而影响分子的热力学性质。 键长与分子光谱:特定的键长会产生特定的光谱特征,可用于分析分子的结构。 键长与反应活性:某些化学反应的活性会受到键长的影响。
键角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由美国化学家 鲍林提出,用 于解释化学键
的形成。
分子轨道理论 认为分子中的 电子在原子核 和电子云之间 运动,形成分
子轨道。
分子轨道理论 可以解释不同 化学键的形成 和性质,如共 价键、离子键 和金属键等。
分子轨道理论 在化学领域中 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为化 学反应和分子 设计提供了理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 化学键
离子键: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 化学键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通过电子自由移 动形成的化学键
配位键: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其中 一个原子提供一对孤对电子,另一 个原子提供空轨道来容纳这些电子
电子的共享与转移
电子的共享:形成共价键 电子的转移:形成离子键 电子的偏移:形成极性键 电子的配对:形成配位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形成条件:一个原子有空轨道, 另一个原子有孤对电子
实例:如水分子中的氢氧配位键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离子键:(1)离子键形成的一般条件:,特殊:。
(2)形成离子键的微粒:;相互作用:;2.电子式:(1)原子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标出最外层电子.......1)钠原子2)铝原子3)硫原子4)氙原子5)碘原子二.共价键1.共价键:(1)共价键形成的一般条件:。
(2)形成共价键的微粒:;相互作用:;2.复杂粒子电子式(1)阳离子电子式:单核阳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多原子阳离子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再括上“[ ]”, 且在“[ ]”右上方标上所带的正电荷。
1)钠离子2)铝离子3)钡离子4)钙离子5)铵根离子(2)阴离子电子式: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再括上“[ ]”, 且“[ ]”右上方标上所带的负电荷。
1)氟离子2)溴离子3)碘离子4)氧离子5)硫离子6)氢氧根离子(3)离子化合物:1)溴化钾2)碘化钙3)过氧化钠4)K2S 5)NaHS 6) 氢氧化镁7)氯化铵共价化合物:1)氟化氢2)氨气3)二氧化碳4)水5)甲烷6)次氯酸例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1)液溴2)硫化氢3)氢氧化钾4)氧化钾5)氯化镁例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1)溴化钙2)硫化氢3)氧化钾4)水3.极性键和非极性键(2)极性键形成的一般条件: 。
(3)非极性键形成的一般条件: 。
4.化学键是 。
三.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训练】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 Ba(OH)2B. H 2SO 4C. Na 2O 2D. CaCl 2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 .可溶于水B .有较高的熔点C .水溶液能导电D .熔融状态能导电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B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 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 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分子B 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D 氦分子中含有共价键5.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 60。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三节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一、离子键1.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4)存在:离子化合物。
2.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Na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
即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NaCl。
3.离子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请举例说明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类型: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等);绝大多数盐(如NaCl、K2SO4、CaCO3等);强碱[如NaOH、Ba(OH)2等]。
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1)三个“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1].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叉号)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1)原子的电子式:氢原子、钠原子、氮原子、氯原子。
(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其电子式就是其阳离子符号,例Na+、Mg2+等。
(3)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氯离子、氧离子。
(4)复杂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复杂阴、阳离子要标明电子,用[]括上,并在[]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量,例如:水合氢离子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过氧根离子(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氧化钙、硫化钾。
第三节化学键

一、化学键 1.化学键 (1)化学键的概念: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化学键的分类与形成
共价键: 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3)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相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第三节 化学键
点面导图
• 考向分析 • 本节高考重点考查: • (1)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实质、含义 和形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判断; • (2)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 • 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呈现,难度较 易。预测2018年仍会以典型化合物为载体在化 学键类型、化合物类型、电子式、结构式书写 等角度进行命题。
答案 (5)× (6)× (7)× (8)√
题组二 电子式的书写与判断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改正)。
答案
(2015,江苏高考)
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 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 C.氯分子的电子式: •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2)书写
自我诊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氯分子的电子式: (2)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3)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4)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答案 (1)√ (2)× (3)√ (4)×
(5)NH4Br 的电子式: (6)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7)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 化合物 (8)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
(2)对比
离子键
第三节化学键之离子键

原子的电子式: 直接标最外层电子数;
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Am+ 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标电子]n—
简单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相同的离子要单独写;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 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MgO (2)K2O (3)MgCl2
书写规则
1、原子电子式+原子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2、相同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独写; 3、不能把“→”写成“=” 4、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可不标) ;
4、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元素( IA、IIA )或NH4+与活泼非金 属之间(VIA、VIIA)化合,一般形成离子键。
5、离子化合物:大由属多离氧数子化盐键物、构、强成过碱的氧和化化活合物泼物。金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原子 离子 化合物
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电子式
二、电子式 1、定义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 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探究:氮化镁的电子式Fra bibliotek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含有离子键的物质 强碱、大多数盐、典型金属氧化物等
注意区分: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
氯化钠的形成
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冒白烟 化学方程式: 2Na+Cl2点=燃 == 2NaCl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 +11 2 8 1
e-
Na+ Cl-
Cl +17 2 8 7
一、离子键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3、相互作用: 静电作用
第三节_化学键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 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AB型 A2B型 AB2型
电子式书写注意:
(1)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 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2)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 层电子数,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 “n+”电荷字样。 (3)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 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 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静电作用
静电吸引=静电排斥
离子键
离 子 化 合 物
2
用 电 子 式 表 示
例
Cl
Mg
Cl
Cl Mg
Cl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Huaxuejian
化学键
第二课时 共价键
[思考与交流]
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那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的形成和 NaCl一样吗?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 H2和Cl2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 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
☆★特殊的共价键:----- 配位键 共用电子对由某一原子单方面提供,而为两个 原子所共用所形成的共价键。
如:NH4+的形成:
配位键
H ﹕+ H + H﹕ N H ﹕﹕
或:
[
[
H ﹕ H H﹕ N H
﹕﹕
]
+
配位键,箭头 由提供电子的 一方指向接受 电子的一方。
第三节 化学键

2、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大多数的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 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如:KCl、Na2O 、Na2S、MgCl2、NaOH、KOH、MgO、 Na2O2、 K2SO4、Na2CO3、Mg(NO3)2 是离 子化合物。
二、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 · · Cl · 。例如: · · · Na Mg · · 2、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的电 子式就是它的离子符号,复杂阳离子 (NH4+)例外。如:Na+ Al3+
· · · · · · · : · ]-Ca2+[: :]: : · · + Br · [ Br Br Br + Ca· : → · · · · · · · ·
· · · 2+[:· ]2·Mg · ·O · → Mg + O: · · · · · · · ·S · → K+ [:·:]2- K+ 2K·+ · S · · · 箭头左方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箭头右方 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
3、一般情况下,相同类型的分子,
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 大,熔沸点越高。
物质
F2
Cl2
Br2
160 -7.2 58.78
I2
254 113.5 184.4
38 71 相对分 子量 熔点 -219.6 -101 (℃) 沸点 -188.1 -34.6 (℃)
熔沸点变 化趋势
熔沸点逐渐升高
卤族元素单质物理性质差异
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
键型 成键 方式 成键 粒子 形成 条件 离子键 得失电子 共价键 共用电子
阴、阳离子
原子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原 子间
多数非金属单质、共价 化合物、某些含原子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化学键
(第1课时)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离子键形成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
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设疑、引思、辅导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设问]从元素周期表我们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元素只有一百多种。
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可以形成无数的化合物,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化合物己超过3000万种。
各种原子是以什么力量和什么方式结合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吧!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老师]要知道什么离子键呢?还必须从我们初中学过的离子化合物说起。
什么是离子化合物呢?能不能举例说明。
[学生]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
[老师]不错,下面我们来制备一种离子化合物——氯化钠,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实验。
[实验]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观察现象。
[交流]
[引导]钠与氯气反应,生成了离子化合物氯化钠。
我们知道,钠是由钠原子组成的,氯气分子是由氯原子构成的,那么氯原子和钠原子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呢?
[
[讲述]在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变为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变为氯
离子;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像氯化钠这样,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
[板书]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讲述]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要形成离子键必须有阳离子和阴离子。
所以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阴阳离子。
[板书]形成离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形成离子键的本质-----------静电作用
[讲述]而阳离子和阴离子是由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因此要形成离子键必须要有易失电子的原子和易得电子的原子,易失电子的原子通常是活泼的金属原子,易得电子的原子通常是活泼的非金属原子。
所以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相互反应一般来说能形成离子键。
[板书]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AlCl3、BeCl2除外)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大多数盐、碱和金属氧化物
[提问]离子化合物是离子构成的,因此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如在氯化钠这种离子化合物中并不存在氯化钠分子只存在钠离子和氯离子,我们平时书写的氯化钠的化学式只表示在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并不代表一个氯化钠分子。
[过渡]通过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我们知道,要形成离子键原子先要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这一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式来表示。
[板书]2、离子键形成过程的表示方法
用小黑点来表示原子(广义)最外层电子的式子——电子式
①原子电子式:H Mg Al C Si N S Cl
②阳离子电子式:Na+Mg2+
③阴离子电子式:S2-Cl-
④原子团的电子式:OH-O22-NH4+H3O+
⑤离子化合物电子式:NaCl MgCl2Na2O
⑥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表示方法:NaCl 、MgBr2、Na2O、K2S、CaCl2、Mg3N2、CaO、
注意: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D.在离子化合物CaCl
2
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3.xy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Y所在的族为;xy
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
2
在的族为;Y所在的族为xy
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Y所在的
3
族为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I2NaF MgS K2O
5.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
(第2课时)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
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3、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
法
二、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
三、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提问](1)什么是离子键?形成离子键的条件是什么?
(2)用电子式表示NaCl和MgCl2的形成过程。
[思考]分析H和Cl原子结构,你认为H2、Cl2、HCl的形成与氯化钠一样吗?
[讲述]不可能一样,因为要形成离子键必须要有阴阳离子,而氢原子和氯原子都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都是渴望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而得电子只能形成阴离子,没有阳离子,所以它们的原子之间不会象氯化钠那样形成离子键。
[设问]那么氢原子是如何形成氢气分子的呢?氯原子又是如何形成氯气分子的呢?
[讲述]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得到一个电子时就达到了二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两个氢原子相互结合时,由于它们都渴望得到一个电子,而都不愿意失去一个电子,所以只能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法,也就是两个氢原子各自拿一个电子出来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样这两个电子就不再属于某一个氢原子,而是属于二个氢原子,这样使每个氢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二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设问]氯原子之间如何形成氯气分子的呢?
[学生]两个氯原子合自拿一个电出来共用,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这样使每个氯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设问]那么氯化氢分子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氯原子拿一个电子,氢原子也拿一个电子出来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样氢原子最外层达二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达八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了稳定的氯化氢分子。
[讲述] 像这样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
1、定义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形成共价键的粒子-------原子
形成共价键的本质-------共用电子对与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形成共价键的条件: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
铵盐:NH4NO3、(NH4)2SO4等离子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2、共价键形成过程的表示方法:
分子电子式:HCl、H2、Cl2、H2O、H2S、N2、CO2、NH3、HClO
分子结构式:用一条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
3、共价键类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第3课时)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巩固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概念的理解
2、理解化学键的概念
3、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加深对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概念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化学键能力
二、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化学反应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板书]三、化学键
1、定义、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叫化学键
2、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列表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概念、成键条件、成键粒子、强弱、存在范围、形成过程
3、化学反应本质: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板书]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又称范德华力
2、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作用力越大。
②氢键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比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但比化学键要小得多。
HF、H2O、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