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匀变速直线运动高考真题.docx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训练: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现有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当司机发现前方12 m 处的人行横道上有人通行,立即刹车做加速度大小为6.0 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刚好在到达人行横道前停下。
则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A .6 m/sB .12 m/sC .18 m/sD .24 m/s2.普通客机起飞的速度最低约为200km h ,客机在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的15,则客机在跑道上的起飞距离最低约为( ) A .200m B .400m C .600m D .800m3.骑自行车的人以5m/s 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坡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是0.4m/s 2,经过 5s ,他在斜坡上通过的距离是( )A .30mB .25mC .20mD .15m 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 随位移s 的变化规律为()2144s v =-,v 与s 的单位分别为m/s 和m ,据此可知( ) A .初速度v 0=4m/s B .初速度v 0=1m/s C .加速度a =1m/s 2 D .加速度a =2m/s 25.为了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有关部门在某中学校门外设置了减速带。
一辆汽车以54km/h 的速度行驶,在减速带前50米处开始进行匀减速,为使其经过减速带时的速度不超过18km/h ,则减速时的加速度至少为( )A .22m/sB .24m/sC .26m/sD .28m/s6.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秒内通过0.4m 路程,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为0.8m/s 2B .前2s 内通过的路程为1.8mC .第2s 内通过的路程为1.2mD .第1s 末的速度为0.8m/s7.商场自动感应门如图所示,人走进时两扇门从静止开始同时向左右平移,经4s 恰好完全打开,两扇门移动距离均为2m ,若门从静止开始以相同加速度大小先匀加速运动后匀减速运动,完全打开时速度恰好为0,则加速度的大小为( )A .21.25m /sB .21m s /C .20.5m s /D .20.25m /s8.如图所示的小岛是某市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某乘客乘坐快艇登岛游玩。
05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选试题(高考必备)

备考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05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填空题(共4题;共9分)1.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上,选取一段如图所示,实验员告知同学们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图中每两点中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量得A到B、C、D、E各点的距离依次为:1.23cm、3.71cm、7.44cm和12.42cm,则打C点时物体的瞬间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以上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若实际上交流电的频率为51Hz,则上面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偏”)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d3=13.20cm,d4=19.19cm,d5=25.99cm,d6=33.61cm.则计算v F=________ m/s;计算得a=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
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纸带可知(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C点的速度= ________m/s;(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二、实验探究题(共9题;共38分)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________ .(2)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为依次选中的计数点(各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出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计算结果均保留位有效数字)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单选题1.(2022·新疆·皮山县高级中学高三期末)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个小铁球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则()A.甲比乙先落地,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B.甲比乙先落地,落地时甲、乙的速度相同C.甲、乙同时落地,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D.甲、乙同时落地,落地时甲、乙的速度相同2.(2022·辽宁朝阳·高三阶段练习)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30m处有交通事故,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刹车后速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刹车后3s时,该车距离事故点的位移大小是()A.7.5m B.10m C.15m D.20m3.(2021·广西·钟山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是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打出的部分纸带,A、B、C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则运动的加速度为()m/s2A.0.2 B.2.0 C.0.1 D.1.04.(2022·云南·玉溪市民族中学高三期中)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 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4m/s,2m/s2B.4m/s,4m/s2C.4m/s,0 D.0,4m/s25.(2022·广东·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高速公路的ETC通道长度是指从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0.3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
已知该ETC通道的长度为9m,车载电子标签到汽车前车牌的水平距离约为1m,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由此可知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A.0.6s B.0.8s C.1.0s D.1.2s6.(2022·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小明在社会实践时发现一口深井。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十年真题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十年真题一、单选题1.(2023·山东)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441t t t t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12.(2018·海南)一攀岩者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
3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A.10m B.30m C.50m D.70m13.(2017·浙江)4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连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瓢泼大雨,雷电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秒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A.2610m610m⨯⨯D.8⨯C.6⨯B.4610m610m14.(2017·浙江)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15.(2017·浙江)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后听到石头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A.25m B.50m C.110m D.150m二、多选题18.(2020·海南)小朋友玩水枪游戏时,若水从枪口沿水平方向射出的速度大小为10m/s ,水射出后落到水平地面上。
已知枪口离地高度为1.25m ,210m/s g ,忽略空气阻力,则射出的水( )A .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0.25sB .水平射程为5mC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D .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5m/s三、解答题19.(2021·福建)一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之前,需经历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两个阶段。
2018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高考真题

1.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后听到石头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A.25m B.50m C.110m D.150m2.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3.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
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A.13s B.16s C.21s D.26s4.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A.位移一定相同B.时间一定相同C.末速度一定相同D.平均速度一定相同5.杂技运动在训练时的照片如图所示,有一小球自由落下,落到水平桌面后反弹,如此数次落下和反弹。
若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碰撞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v-t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6.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0~1 s内,合外力做正功B.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在1 s~2 s内,合外力不做功D.在0~3 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B.C.D.8.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16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B.C.D.9.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是10.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4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可求得h等于()A.1.25 m B.2.25 m C.3.75 m D.4.75 m11.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12.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2020届高考物理名校试题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

2020年全国大市名校高三期末一模物理试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一期)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20·安徽蚌埠第二次检测)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5m/s 2B. 2-4s 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6mC.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m/sD. 2-4s 内与4-6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A. v -t 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22010=m/s =5m/s 2a --,故A 错误; B. v -t 图面积代表位移,2-4s 内面积为负,所以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26m=6m 2x -⨯⨯-,故B 错误; C.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11022622=m/s=1m/s 4v ⨯⨯-⨯⨯,故C 正确; D. v -t 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2-4s 内的面积比4-6s 内的面积大,则2-4s 内的平均速度比4-6s 内的平均速度大,故D 错误。
故选C 。
2、(2020·天津市六校上学期期末联考)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由t =0时开始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在0~6 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B. 在0~6 s 内,物体在4s 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 在0~4 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 m/sD. 在5~6 s 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C【解析】AB .0~5s ,物体沿正向运动,5~6s 沿负向运动,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故AB 错误; C .在0~4s 内,物体经过的位移为1(102102)m 30m 2x =⨯⨯+⨯=所以平均速度为30m/s 7.5m/s 4x v t === 故C 正确;D .在5~6s 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也为负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3、(2020·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一诊)图甲所示的无人机在飞行的某1min 内,前0.5min 沿正东方向做水平直线运动,后0.5min 沿正北方向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率u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物体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5s末到达斜面底部,物体运动的前2s内的位移与最后2s内的位移之比为()A. B. C. D.2.小明在平直的跑道上练习加速跑,已知小明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小明在第1个2 s、第2个2 s和前6 s内的三段位移大小之比为()A. 1:3:5B. 1:4:9C. 1:3:9D. 1:5:123.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A. 24mB. 25mC. 30mD. 96m4.某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从时刻开始,自行车的(式中为位移)图象,则()A. 自行车做匀速运动B. 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是C. 时自行车的速度大小是D. 第2s内的自行车的位移大小是10m5.如图所示,一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a点向上滑出,到达斜面最高点b时速度恰为零,若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处的c点时,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从c滑到b所用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A. B. C. D.6.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经过t到达最高点,第1个内通过的位移为,第3个内通过的位移为,则为()A. 9B. 6C. 5D. 37.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B. 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 若μ≥tan 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 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A、v B,经过AB中点C的速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微专题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推论公式法练习(含解析)教科版-教科版高三

微专题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推论公式法方法点拨1.凡问题中涉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或一段运动过程的初末速度时,要尝试平均速度公式.2.假设问题中涉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或相等Δv的运动时可尝试运用Δx=aT2. 1.(2020·河北武邑中学月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小3m/s.如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2m/s2C.3m/s2D.4m/s22.(2019·四川成都市高新区模拟)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AB =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如此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2m/s,3m/s,4m/sB.2m/s,4m/s,6m/sC.3m/s,4m/s,5m/sD.3m/s,5m/s,7m/s3.(2019·福建省六校联考)假设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未落地),如此(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6m/s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是20mD.物体在5s内的位移大小是50m4.(2019·安徽蚌埠市第二次质检)图1中ae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假设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如此通过ce段的时间为( )图1A.t B.2t C.(2-2)t D.(2+2)t5.(多项选择)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滑动.假设物体在第1s 内位移为 8.0m ,在第3s 内位移为0.5m .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 2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 2C .物体在第0.5s 末速度一定为8.0m/sD .物体在第2.5s 末速度一定为0.5m/s6.(多项选择)如图2,一长为L 的长方体木块可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L ,木块经过1、2两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图2A .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t 1-t 22+L a ·⎝ ⎛⎭⎪⎫1t 2-1t 1 B .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L a ⎝ ⎛⎭⎪⎫1t 2-1t 1C .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L t 2D .1、2两点间的距离是L 22a ⎝ ⎛⎭⎪⎫1t 22-1t 127.(2020·宁夏银川市检测)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 时发生位移x 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Δv 时发生位移x 2,如此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Δv )2⎝ ⎛⎭⎪⎫1x 1+1x 2B .2Δv 2x 2-x 1C .(Δv )2⎝ ⎛⎭⎪⎫1x 1-1x 2D.Δv 2x 2-x 1答案精析1.C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s 末的速度;第一个5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2.5s 末的速度.如此由a =Δv Δt 可得a =31m/s 2=3m/s 2,应当选C.]2.B [根据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B 点的速度就是AC 段的平均速度,v B =AB +BC2t=4m/s ;又因为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Δx =at 2,如此由Δx =BC -AB =at 2,解得a =1m/s 2;再由速度公式v t =v 0+at ,解得v A =2m/s ,v C =6m/s ,应当选项B 正确.]3.D [设该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自由下落在第5s 内的位移是18m ,可得12g ×(5s)2-12g ×(4s)2=18m ,如此g =4m/s 2.所以物体在2s 末的速度大小为8m/s ,选项A 错误;物体在第5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8m/s ,选项B 错误;物体在前2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g ×(2s)2=8m ,选项C 错误;物体在5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g ×(5s)2=50m ,选项D 正确.]4.C [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 ,经过bc 段、ce 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x ab =12at 2,x ac =12a (t+t 1)2,x ae =12a (t +t 1+t 2)2,解得:t 2=(2-2)t ,应当选C.]5.AC [假设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3s 末未停下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t 1=0.5s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8.0m/s ,t 2=2.5s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2=0.5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加速度大小为a 1=v 1-v 2t 2-t 1=3.75m/s 2,如此物体从0.5s 时刻开始到停下来所用时间为t =v 1a 1=3215s ,即物体整个运动时间为0.5s +3215s <3s ,故假设不成立,v 2并非2.5s 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一定在3s 时刻之前停止运动.设物体在2s 时刻后再运动t 0时间停下,如此v 1=a (1.5s +t 0),2s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 2′=v 1-a ×1.5s,从2s 时刻开始到物体停下来的这段时间内,即t 0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x =v 2′t 0-12at 02=0.5m ,解得t 0=0.5s ,a =4m/s 2,故物体实际上在2.5s 时刻停止运动,此后静止,选项A 、C 正确,B 、D 错误.]6.AC [设木块前端通过点1后t 12时刻的速度为v 1′,通过点2后t 22时刻的速度为v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有v 1′=Lt 1,v 2′=L t 2,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t =v 2′-v 1′a +t 12-t 22=t 1-t 22+L a ⎝ ⎛⎭⎪⎫1t 2-1t 1,故A 正确,B 错误;木块通过点2的时间为t 2,经历的位移为L ,如此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Lt 2,故C 正确;木块前端经过点1的速度v 1=L t 1-a t 12,木块前端经过点2的速度v 2=L t 2-a t 22,如此1、2两点间的距离x =v 22-v 122a ≠L 22a ⎝ ⎛⎭⎪⎫1t 22-1t 12,故D 错误.] 7.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
l. [201b 课标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 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來的相同时间 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 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z 比.
2. [2011 •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弘 紧接着通过下 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仏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 卜 x t\ — ti t\ tz t\ + tz
B“ * c.2△…卄 D ."十 t\ tz t\ 十 tz t\ 方2 t\ — ti t\ ±2 t\ — ti
3. [2011 •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f 的关系为 心5才+产(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 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
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
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4. [2011 •重庆卷]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 听到石 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咅传播吋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10 m
B. 20 m
C. 30 m D ・ 40 m
5. [2011 •潍坊质检]如图XI —1所示,木块力、〃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而上,力的长度是厶〃的长 度是2厶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旳射入力,以速度灼穿出〃,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 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115〃吋的速度为( )
/o 2 I 2 /2 F2 B. 6. [2011・济宁模拟]如图Xl-2所示,水平传送带畀、〃两端点相距x=4 m,以旳=2 m/s 的速度 (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力点处,已知小煤块与 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g 取10 m/f .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 留下划痕.小煤块从力运动到〃的过程中()
A. 所用的吋间是^2 s
B. 所用的时间是2. 25 s
2 vi+v 2 A. C
.
C.划痕长度是4 m
D. 划痕长度是0. 5 m
7. [ 2011 •德州模拟]A.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A. 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4 s 内/h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 4 s 时久〃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力物体的加速度比〃物体的加速度小
9. (2007海南)两辆游戏赛车日、"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广=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 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y —£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屮,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 辆?
10. (2008海南)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
示.忽
略汽
车掉
头所
需时
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11. ( 2009海南)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Kv-t 图像如图所示,图屮、°PQ
和^°Q T 的面积分别为®和内“2 >5i )o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必处。
A. 若必=6+®,两车不会相遇
B.若必<®,两车相遇2次
在第1小时末, 在第2小时末, 在前4小时内, 在第4小时末, 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甲乙两车相距10 km 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甲乙两车相遇 8. [2011 •徳州期中]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吋间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 运动过程屮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 、v. x 和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
八
v/m-s 心 b
6 5 10152025 f/s
B C
B.若必=亠,两车相遇1次 D.若必=6,两车相遇1次
O T
12.(2011海南).一物体自匸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 5m/s
D. 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o/m・J 1
TO ....... 4、
13.(2011全国理综)•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14.(2011北京).“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
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A. g
B. 2g
C. 3g
D. 4g
15.(2010天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l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
方向,则该质点在前%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25m/s 向右
B. 0.25m/s 向左
C. lm/s 向右
D. lm/s 向左
16.(09年江苏)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赞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
而上,所有接触而均光滑。
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屮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在物块A上施
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答案:
15:7
2A
3D
4B
5C
6BD
7CD
8AD
9AC
10BC
11ABC
12BC
13ABD
14B
15B
16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