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基于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等行业。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入手,详细论述基于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一、PID控制器的原理PID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控制器,它采用比例、积分、微分三个控制量的组合,通过对控制量不同比例的组合,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具体来说,PID控制器将被控对象的当前状态与期望的目标状态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值,然后对误差值进行P、I、D三个控制量的加权计算,得到控制输出值,通过执行控制动作,使被控对象达到期望的目标状态。

其中,比例控制P以被控对象的当前状态与期望目标状态之间的误差值为输入,按比例放大输出控制信号,其控制效果主要针对误差量的大小。

积分控制I主要是针对误差值的积累程度,在误差值持续存在的情况下逐渐加大控制输出的幅度,使被控对象逐渐趋近期望的目标状态。

微分控制D主要是针对误差值的变化速度,当偏差值增加或减小的速率较快时,将适当增大或减小控制输出量的幅度,以加快误差的消除速度。

综上所述,PID控制器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消除误差,避免超调和欠调,稳定性强,且对于被控对象的性质要求不高。

因此,PID控制器成为了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控制器之一。

二、温度传感器的选取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温度控制器,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温度传感器。

良好的温度传感器应具有温度响应时间短、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等特点。

其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是热电偶和热电阻。

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测量传感器,它是利用不同材料所产生的热电动势的差别测量温度。

热电偶具有灵敏度高、阻抗小、动态响应快等特点,但受到热电对、交流电干扰等因素影响较大,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漂移现象。

热电阻是一种利用金属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热电阻具有较高的精度、长期稳定性好的特点,但响应迟缓,对于超出其量程的高温不可用。

计算机课程设计--基于某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课程设计--基于某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内容电阻加热炉用于合金钢产品热力特性实验,电加热炉用电炉丝提供功率,使其在预定的时问内将炉内温度稳定到给定的温度值。

在木控制对象电阻加热炉功率为 8Kw ,由 220V 交流电源供电,采用双向可控硅进行控制。

本设计针对一个温区进行温度控制,要求控制温度范困 50-350 ℃ ,保温阶段温度控制精度为土 l ℃ .选择和合适的传感器,计算机输出信号经转换后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器控制加热电阻两端的电压。

其对象温控数学模型为:1)(+=-s T e K s G d sd τ 其中:时间常数T d = 350 秒放大系数 K d = 50滞后时间T d = 10 秒控制算法选用PID 控制。

设计步骤一、总体方案设计二、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数字控制器设计三、硬件的设计和实现1、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51内核的单片机);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 EPROM , RAM 、I/O 端口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等)3、设计输入信号接口电路;4、设计D/A 转换和电流驱动接口电路;5、其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四、软件设计1、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框图;2编写A/D 转换和温度检测子程序枢图;3、编写控制程序和 D/A 转换控制子程序模块粗图;4、其它程序模块(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枢图。

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A3 幅面)。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1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书写认真.字迹工稚,论文格式参考国家正式出版的书籍和论文编排。

2 .论理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顾、层次分明、表达确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目录、摘要、序言、主干内容(按章节编写)、主要结论和参考书,附录应有系统方枢图和电路原理图。

4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按上述设计步骤进行设计的分析和思考内容和引用的相关知识.摘要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基于单片机PID算法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PID算法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 PID算法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电加热炉的温度控制具有升温单向性,大惯性,时变性,纯滞后等特点,其控温过程存在非线性波动等问题。

本文采用AT89C51单片机基于PID算法设计了一种电加热温度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表明,本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的鲁棒性,符合新形势下对炉温调控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电加热炉;温度控制;单片机;PID算法1引言电加热炉在冶金、化工、机械等领域具备广泛的用途,但是它是一个多时变、存在物理耦合、本质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基于滞后反馈的控制律无法平衡炉温检测与炉温调控之间的时间同步关系,容易造成整个加热炉炉温调控系统的温度非线性波动、间歇性振荡,引起炉温调控器的参数变化。

因此提高电加热炉的温度控制水平,是当今工业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常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比之下,经典的增量PID控制算法,无需针对控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便可实现较发复杂系统的精确控制。

本文基于PID算法,提出设计了一套电加炉控制方法,核心控制芯片采用AT89C51系列单片机,具备数据采集、调控、显示、报警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对温控系统的设计和模拟仿真,能有效改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

2总体方案设计本系统采用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PT100采样实时温度,并通过变送器将温度最终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A/D转换器0808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与给定值进行比较,运用PID算法得出控制结果,送显示并进行控制(图1)。

图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图2.1系统硬件选择单片机是指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版上的单片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用来实现对信号的检测、数据的采集以及对应用对象的控制。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可靠性高、耗电少和灵活机动等许多优点。

单片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适合用于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模糊PID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模糊PID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将模糊控制理论和 PID 控制系统结合起来,能够提
高 控 制 系 统 的 性 能 ,来 适 应 各 种 工 业 环 境 。 为 此 ,
设 计 了 一 种 模 糊 PID 控 制 系 统 ,以 炉 温 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 为 例 ,
应 用 模 糊 推 理 的 方 法 实 现 了 PID 参 数 的 自 适 应 调
(1)
Ts + 1
其中,K 为被控对象的静态增益;T 为系统的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7A413009)
作者简介:宋 璐(1984—),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物理和电子教学以及实验。
- 51 -
《电子设计工程》2020 年第 21 期
K p = K p′ +{e,e c}K p = K p′ + ΔK p
systems of traditional PID and fuzzy PID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Simulink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ID, Fuzzy PID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control
以炉温控制为例进行对象模型的建立,为适应不
以 适 应 不 同 的 场 合 [1-5] 。 而 模 糊 控 制 具 有 智 能 化 的
同的工作环境,炉温需要进行动态的调整并进行精确
特 点 ,能 够 根 据 被 控 对 象 特 性 的 变 化 来 调 整 参 数 ,
地控制。根据实验结果或文献可知,由于温度传感
糊 PID 在控制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无静差无超调,抗干扰能力强和鲁棒性好等特点。

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

它通过测量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异,并相应调整加热器或冷却器的输出来控制温度。

在本文中,将介绍PID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和实施细节,以实现一个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

一、基本原理PID控制系统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将实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差异进行调整。

PID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比例控制器(P),积分控制器(I)和微分控制器(D)。

比例控制器(P):根据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异,产生一个与该差异成正比的输出量。

比例控制器的作用是与误差成正比,以减小温度偏差。

积分控制器(I):积分控制器是一个与误差积分成比例的系统。

它通过将误差累加起来来减小持续存在的静态误差。

积分控制器的作用是消除稳态误差,对于不稳定的温度系统非常有效。

微分控制器(D):微分控制器根据温度变化速率对输出进行调整。

它通过计算误差的变化率来预测未来的误差,并相应地调整控制器的输出。

微分控制器的作用是使温度系统更加稳定,减小温度变化速率。

二、设计步骤1.系统建模:根据实际温度控制系统的特点建立数学模型。

这可以通过使用控制理论或系统辨识技术来完成。

将得到的模型表示为一个差分方程,包含输入(控制输入)和输出(测量温度)。

2.参数调整:PID控制器有三个参数:比例增益(Kp)、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

通过试验和调整,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以使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响应温度变化。

3.控制算法:根据系统模型和参数,计算控制器的输出。

控制器的输出应是一个与实际温度偏差有关的控制信号,通过改变加热器或冷却器的输入来调整温度。

4.硬件实施:将控制算法实施到硬件平台上。

这可以通过使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

将传感器(用于测量实际温度)和执行器(用于控制加热器或冷却器)与控制器连接起来。

5.调试和测试: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

基于PID调节的锅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ID调节的锅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c o n t r o l l i n g t h e f l o w o f c o o l i n g wa t e r t o t h e b o i l e r t e m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1 . i t s f u n c t i o n i s o t e l i mi n a t e s y s t e m f o s e c o n d a r y d i s t u r -
K e y wo r d s : b o i l e r t e mp e r a t u r e . P I D a l g o r i t h m. c a s c a d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t h e d e p u y t o b j e c t s
ban c e i n c on t r ol pr o ce s s . t h e s y s t em ca n wor k i n a s t ab l e s t at e. i m pr ov e t he c on t r o l pr ec i s i o n, at t he s a me t i me .
c o o l i n g wa t e r f l o w r a t e a s c o n t r o l o b j e c t d e s i g n i n s i mu l i n k a n d c o r ms p o n d i n g c a s c a d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mo d e l i s s e t u p 。 b y
《 工业控制计算机) 2 0 1 6年第 2 9卷第 1 2期
6 9

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温度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工业制造还是家庭生活,都会用到温度控制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PID算法是最常用的控制算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概述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控制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该系统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执行器和一个热源。

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器用于处理电信号,执行器用于控制热源加热或停止加热。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PID算法是控制器中使用的一种算法。

二、PID算法原理PID控制算法分别根据偏差、积分错误和微分错误来控制系统。

PID算法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时间模块、输出模块、PID模块和作用模块。

该算法可以通过增大或减少控制器的输出来控制系统的状态,以便实现温度控制。

模型中包含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

控制器采用增益因子对其中的每一个部分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控制系统。

三、系统设计在设计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时,需要首先将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

控制器可以收集从温度传感器中收集的温度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然后,该信号将被发送到PID算法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使用PID算法来计算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可以通过执行器来控制加热或停止加热的热源,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四、系统的优点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更准确和更稳定的温度控制。

相对于其他控制算法来说,该算法具有更优秀的响应特性和更敏感的响应速度。

此外,该算法可以进行现场校准,更容易进行二次开发。

五、系统的应用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制造领域,该系统可以用于控制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温度,以保证生产质量。

在医疗领域,该系统可以用于监控体温,并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体温。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室内温度,从而提高生活舒适度。

总之,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基于PID算法的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PID算法的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Special TechnologyI G I T C W 专题74DIGITCW2020.080 引言PID 算法是一种采样控制算法,通过对控制量的计算得出准确可行的计算机控制语言,由于该算法具有计算结果进准度高,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起来简单快捷,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可用于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根据控制算法的设置,为温室制造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温湿度环境。

传统温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由于控制精准度低、控制不稳定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植物养殖的需求[1]。

所以运用PID 算法设计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提高系统对温室温湿度控制的精准度。

1 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1.1 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由微处理器、传感器以及电源电路等设备构成。

微处理器是系统的控制板块,同时也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该设备是负责执行系统的控制指令[2]。

为了保证系统对温室温湿度智能高效控制功能,此次选用14位SLZ 系列单片机SLZ2016-558微处理器,该设备采用先进的PPC 结构,绝大多数系统控制指令可以在15秒钟内完成,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该设备具有内外多种中断工作模式,有利于系统中断程序的设计和低电压检测功能的实现[3]。

由于该微处理器具有低功耗特点,增加了系统的工作时间,在设备安装时,设备工作电压要控制在2.6~4.3V 范围内,保证微处理器平稳顺利运行。

硬件设计上选用了温度和湿度两种传感器。

在温室内外各安装一套温湿度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的传输方式设置为模拟量传输,其具体性能指标设置为:温度传感器型号为TL-W ,测量范围0~60℃,输出为Rs600,误差为0.01;湿度传感器型号为TL-N ,测量范围0~95%RH ,输出为Rs500,误差为0.01。

为了保证电源电压稳定,系统在运行时一般采用4.5V 电压供电,并且分别在系统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安装经线性稳压电源LMIII9GT-3.0V 和LMIII9GT-1.5V ,将系统的供电电压降低到3.0V 和1.5V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毕业设计题 目: 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学 院: ********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电气*** 学 号: ********** 姓 名: 某某某 指导教师: 某某某 教 务 处 制 年 月 日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______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论文交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温度是工业上最基本的参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实时测量温度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离不开温度测量所带来的好处,因此研究控制和测量温度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主控器件,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的基本原理。

由DS18B20收集温度信号,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温度控制的目标。

主要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系统程序的设计。

硬件电路由主控器件、温测电路、温控电路和显示电路等组成。

软件设计部分包括:显示电路、温度信号处理,超温警报、继电器控制、按键处理等程序。

关键词:温度检测,温度控制,PID算法Design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IDAbstractTemperature is the most basic parameters of industrial and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lives,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more attention,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benefits of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measurement study therefore has its significance.This design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to AT89C52 microcontroller-based controller pieces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design. Collected by the DS18B20 temperature signal, and digital signal sent by way of the microcontroller for process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target temperature control.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system programs. Hardware circuit includes a master device, the temperature measuring circuit,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Software design, including: display electrical, temperature, signal processing, over-temperature alarm, relay control, key handling procedures.Keywords: temperature detec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PID algorithm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1绪论 (1)1.1课题的来源 (1)1.2课题的意义 (1)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2硬件设计 (3)2.1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设计 (3)2.1.1 AT89C52单片机简介 (3)2.1.2 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4)2.1.3 单片机控制模块的电路设计 (5)2.1.4 电源设计 (6)2.2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 (7)2.2.1 DS18B20芯片的简介 (7)2.2.2 DS18B20的内部结构 (8)2.2.3 DS18B20的供电方式 (10)2.2.4 DS18B20的引脚功能 (10)2.3温度控制模块的设计 (11)2.4按键及显示模块的设计 (12)2.4.1 LCD1602的参数和引脚功能 (12)2.4.2 LCD1602的特点 (13)2.4.3 按键电路的设计 (13)2.5报警模块的设计 (14)3软件设计 (16)3.1主程序的设计 (16)3.2DS18B20读温度程序的设计 (16)3.3键盘扫描程序的设计 (17)3.4报警处理程序的设计 (18)3.5PID控制算法 (18)4系统仿真 (22)参考文献 (27)致谢 (28)附录 (29)嘉兴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1绪论1.1课题的来源在食品加工、化工、冶炼等工业控制和生产中,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温度检测和控制。

以及各种各样的加热炉、热处理器等,都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热电阻。

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通常是电压,再转换成相应的温度值,在硬件方面是个难点,而且从设计和调试的角度来讲都是很复杂的,以及高昂的制作成本。

但采用DS18B20作为温测元件,然后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可以大幅度提高温度控制的技术指标,而且还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等特点。

单片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领域,仪表仪器、家用电器、航空航天、计算机通讯网络和数据的传输,包括工业自动化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用单片机可构成丰富多样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

像工厂流水线智能化的管理、电梯智能化的控制、多种报警系统,都可以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

1.2课题的意义温度传感器是测量温度的关键,现在温度传感器正由模拟式向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在测量温度的电路中,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先进行A/D转换,然后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再在显示电路上,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因此电路的设计比较复杂。

继而想到可以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来设计数字温度计。

本数字温度计的设计采用美国半导体公司DALLAS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其温度值可以直接被读出来,通过单片机AT89C52的读写和显示,然后用LCD1602来进行显示。

它的测温范围为-55℃~+125℃,最大分辨率可达0.0625℃。

而且采用3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的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总体设计的内容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利用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制器,利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将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经过PID算法后,单片机的输出用来控制加热棒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2、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总体布置的基本要求主要有:(1)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思路;(2)各部分原理说明;(3)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有理论依据,有分析计算过程,主要元件有原理和说明,所有元件必须要有型号和参数;(4)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可以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程。

主要软件必须能在设计好的硬件电路上正确运行。

2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方框图如图2-1所示,它主要由五个模块组成:1 单片机控制模块;2 温度采集模块;3 温度控制模块;4 按键及显示模块;5 报警模块。

2.1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一:采用8031芯片,其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需要进行外部扩展,这给电路增加了复杂度。

方案二:采用2051芯片,其内部有2KB单元的程序存储器,不需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

但由于系统用到较多的I/O口,因此此芯片资源不够用。

方案三:采用AT89C52单片机,其内部有4KB单元的程序存储器,不需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而且它的I/O口也足够本次设计的要求。

方案评价:比较这三种方案,综合考虑单片机的各部分资源,本次设计选用方案三。

2.1.1 AT89C52单片机简介AT89C52是ATMEL公司生产的51系列单片机。

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兼容51指令系统,Flash存储单元和8位中央处理器置于片内,AT89C52单片机功能强大,在许多复杂的应用场合都可以用到。

单片机是微型机的一个分支,单片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了定时器、存储器、CPU、和多种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由于单片机的这种结构,相应的它具有很多的特点。

它的特点包括:(1)可靠性高;(2)抗干扰能力强;(3)控制能力强;(4)性价比高;(5)低电压;(6)能扩展了多种串行口。

2.1.2 单片机的引脚功能AT89C52单片机的引脚图如图2-2所示。

图2-2 AT89C52引脚图1 电源引脚VCC和VSSVCC(40引脚):电源端,+5V。

VSS(20引脚):接地端。

2 外接晶体引脚XTAL 2和XTAL 1XTAL 2(18引脚):接微调电容和外部晶体的端口。

作为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XTAL 1(19引脚):接微调电容和外部晶体的端口。

作为振荡电路的输入端。

3 控制信号引脚RST、ALE、PSEN、EARST(9引脚):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完成复位操作,输入端必须为两机器周期(即为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

ALE/PROG(30引脚):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端。

当单片机上电正常工作后,ALE引脚不断向外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平率的1/6。

输出信号作为锁存低8位地址的控制信号。

如果想确认单片机芯片的好坏,可用示波器查看ALE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

若有脉冲信号输出,则单片机基本上是好的。

PSEN(29引脚):程序存储允许输出信号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