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视角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阅读是现代社会取得相关信息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虽然贯彻了学生对词汇语法的学习目的,但是,作为阅读更应当强调考虑文章的整体性,为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种种弊端。

本文提出如何在教学中利用语篇分析理论进行英语阅读。

关键词语篇分析英语阅读运用一、问题的缘起当今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具有多种渠道和手段,阅读则是现代社会取得相关信息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也只有搞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 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为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成为提高高校学生英语素质的主要路径和方法。

在英语大学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以培养大学生快速、高效的阅读技巧为主要目标。

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一方面要通过训练使大学生掌握一种有效的方式扩充英语词汇量,另一方面还要巩固已有的英语语法知识。

因为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仅是对已有的英语文字符号的表面结构的了解和掌握,更为主要的是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文章中深层的语义关系,以便对文章做出分析和处理。

所以,教师应将教学的中点放在英语阅读技能的介绍上,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能。

而学生学习者自己处于被动的阅读位置,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想象力,阅读速度不增加。

现代阅读理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

在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最终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及对学生能力养成的局限性传统的阅读教学法过分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基本模式通常为:单词解释—课文串讲—课后练习。

教师只从语言形式上进行教学,不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使学习者错误的认为弄懂每个单词就可以理解整篇文章,结果造成学习者虽然已具备相当程度的语言系统知识,却仍然看不明白、听不懂、说不成。

也就是说,学生还不具备整篇阅读的能力。

传统的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教师通过对句子进行朗读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对句子中涵盖的单词进行释义,并分析句子中所涵盖的语法知识点和词汇在句子中的用法的方式进行教学。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础。 什么是语篇 ? 功能语言学家 Ha ia 认为 000—4
作 者 简 介 :叶~ 君 (93 )男 , 西延 安 人 , 安 建 筑科 技 大 学 文 学 院助 教 , 士 。 18 一 , 陕 西 硕

6 ・ 21 年第4 8 00 期
语段落 ,是不完 全受 句子句法 约束而在 一定语 境 下 表示完整语义 的 自然语言 。”1 言之 , [ 3 换 只有两个
或 两 个 以 上 在 语 义 和 语 法 上 相 互 联 系 的句 子 连 在

生英语 阅读 能力 的一 条实用而有效 的途径f 】 J 文 。本 将结合笔 者的教学 实践 .探 讨如何 帮助学 生构建
“ 篇 是 任 何 长 度 的 在 语 义 上 完 整 的 口语 和 书 面 语
能力 , 成为广大英语教 师面临 的一大难题 。影 响学 生 阅读 能力 的因素很多 , 如学习者 的语音识 别 、 词 汇认知 、 背景知识 、 阅读策略 等。近年来 , 随着 阅读
理 论 的 发 展 和 语 篇 分 析 方 法 的 兴 起 .越 来 越 多 的 教 师 发 现 注 重 学 生 语 篇 分 析 能 力 的 培 养 是 提 高 学
义 的 .并 识 别 篇 章 中 的 结 构 模 式 及 规 定 这 些 结 构 模 式 标 记 的 语 言 手 段 。 而 语 篇 分 析 其 目的 就 是 发
现 这 些 规 则 。【 4 】 ( ) 篇 分 析 的 构 成 二 语

理 论 基础
本 部 分 将 讨 论 语 篇 分 析 在 大 学 英 语 阅 读 教 学 中运 用 的理 论 基 础 , 括语 篇 分 析 的 内涵 和 构 成 。 包 ( ) 篇 分 析 的 内涵 一 语

语篇分析视阈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视阈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湖北 函授 大学学报 ( 2 0 1 3 ) 第2 6 卷 第4期
语篇 分析视 阈下 的大学英语 阅读教 学
丁岩 堂 , 李玲玲 , 徐长 美
( 滨 州学 院外语 系 , 山东滨州
[ 摘
2 5 6 6 0 3 )
要] 大学英语 阅读课教 学, 教 师应 着重培 养 学生分析和理 解篇章 的能力。语篇 分析教 学的 目的就 是在 于培
汇、 语法 ) 和宏观 结构 分析 ( 包 括人 物性格 、 故 事情 节 、 中心思
语言教学 的最 终 目的 是培 养学生 实 际 运用 语 言 的能 力。 这种能力 主要 依靠 大学英语 教学 中听、 说、 读、 写 来 系统培 养。 学生 听、 说、 读、 写能力 的高低是评价英语教 学质量 的最 有效尺 度,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的主要 目的是培养学 生提高有 效阅读 的 能力 , 以获取更 多的信 息量 , 增 强语 言的运 用能 力。大学 英语 阅读课教 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的过程 , 更应 是培养学 生有效 阅 读 的能力 。有效阅读 就是把枯 燥的读 书 的过程变 成读者 与作 者积极 交流的有效 解码 的过程 。既 然作者 与读者 是编码 与解
码 的过程 , 那 么有效 的解码手段就是有 效阅读 的关键 所在 。学
生获取这种有效解码 手段 的主要途 径是老 师的 教学方 法和手
想、 写作技 巧) 。它不仅注重 语言形 式 , 而且 注重语 言功能 , 同
时还注重相关 的背景知识。
从功能的角度讲 , 语篇 分析研 究 的是 交际 中的语 言 , 它涉 及 的是语言与它 的使用语 境之 间 的关 系。语 言 的表现形 式既 可 以是 口头的 , 也可 以是 书面的 。具体 地讲 , 交 际中与语 言使 用有关 的问题都是语篇分析的 内容。“ 语篇分析是从 语篇 的整 体 出发 , 对 语篇进行 理解和 分析 , 它包括微 观结 构分 析和宏观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究 人 们 在 交 际 中使 用 的真 实 语 言 的意 义 . 而 意 义 的 实 现 则 是 义 的把 握 : 调 发 挥 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 张 向学 生 提供 尽 可 能 强 主
通过选择和交换 , 生于语篇之中 , 产 这样 就 决 定 了 系 统 功 能 语 多 的直 接 使 用 语 言 的机 会 ;要 求 教 师有 意 识 地 创 造 机 会 让 学 分 从 法研 究 的对 象 主要 是 语 篇 而 不 是 句 子 。 么 什 么是 语 篇 呢 ? 那 语 生 回答 问 题 、 析 问 题 或 就 某 一 问 题 进 行 讨 论 , 而 帮 助 学 生 篇 通 常 是 指 一 系列 连 续 的句 子 或 语 段 用 于 某 种 场 合 达 到 某 种 最 大 限 度 地 获 取 文章 的信 息 ,培养 学 生 正 确 理 解 和使 用 语 言 特 定 目的 的 语 言 。语 篇 是 语 义 单 位 ,通 过 小 句 复 合 体 c ue 的 能 力 。语 篇 分 析 法 克 服 了传 统 的 逐 句 分 析 讲 解 的 阅 读 教 学 l s a
交 际 能 力 的培 养 。 文章 以语 篇 分 析 理 论 为 基 础 , 英语 教 学 实践 出发 , 讨 了语 篇 分 析 理 论 的概 念 , 出 了如 何 用语 篇 分 析 理 从 探 提
论 指 导 大 学英 语 阅读 课 文 Nhomakorabea教 学。
[ 键 词] 篇 分 析 大学 英 语 阅读 课 文教 学 关 语
维普资讯
第 9卷 ・ 5藏 第
2 O 年 1 月 O6 O
宿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0f S zh du t1 I I" t1 ut u 0u E ca " I 01 1 S t e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阅读是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语篇分析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从篇章模式、语境、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对如何利用语篇分析理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必备能力之一,是学生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

教师在以往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过于重视讲解词义、分析短语句子等语法结构,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和深层理解,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难以获得有效信息,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果教师把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不拘泥于以往的微观教学结构,而是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出发,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篇章含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利用价值。

1 语篇与语篇分析理论语篇是具有交际目的的语言结构整体。

就它本身而言,语篇是大于句子的单位,但它不是句子的简单堆砌,是句子按照句法关系组成的,具有语义和语用的整体性。

一些日常交流的对话或者演讲活动,虽然不完整或者有句法错误,但是具有交际目的和语篇含义。

而有些句子单独看具有是完整的语法结构,但是连在一起却不能构成语篇,因为没有连贯性。

语篇分析(DiscourseAnalysis)主要是对语篇结构的分析,一般可分为宏观结构研究和微观结构研究两大类。

宏观结构研究以研究语篇的生成层次及组织结构为主;微观结构研究以研究句子之间的关系、句群的.连贯以及句子间的连接纽带和辨认符号为主。

任何一个语篇分析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为了更好全面理解文章意义,二是对文章细节进行赏析。

这两个目标正好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作评价性或欣赏性的理解,学生对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做出分析和评价。

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论文关键词:阅读教学大学英语语篇视角论文摘要: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当前的阅读教学过多地停留在词、句的层面,忽视了语篇、语境的理解。

语篇分析教学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文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从语篇内在结构入手,注重语篇衔接和连贯、语篇主题以及语篇体裁的角度启发和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长久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过于注重词汇、语言点的讲解,忽略了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学生无法积极有效地提高其阅读能力。

语篇分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词汇教学和语法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弄清文章的篇章结构,识别主题句,分析词与词之间、句子之间、段落篇章之间的衔接,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最终达到阅读的目的。

以语篇分析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和交际能力。

借助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裁分析对语篇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的深层理解;识别主题句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发展脉络;;分析衔接和连贯手段来了解文章的层次。

语篇分析法把语言基础训练,语篇分析研究、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和阅读教学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是由结构主义者哈里斯(Harris)于1952年在美国《语言》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

20世纪60,70年代,语篇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并由此打破了以往语言学研究仅限于句子层面的界限,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深入到语篇。

Harris曾指出:“语言不存在于单词或句子之中,而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之中。

语篇是一个语言单位,强调语言的行为和活动,强调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篇分析强调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评价和赏析。

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论文一、语篇及语篇分析理论Widdowson认为语篇是为了获得语用含义而在口语中或书面上被使用的语言。

黄国文认为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胡壮麟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的行为。

国内外的学者虽然给的定义不同,但他们都认为语篇是一种语言单位,更是一种语义单位,它集形式与意义于一体,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

语篇分析是对表达完整意义的篇章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

宏观结构最早由德国语言学家M.Bierwisch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引入诗学研究领域。

语篇的连贯与衔接视为文章的两种结构,连贯是语篇中语义内容的联结,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而语篇的连贯是通过衔接达到的。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围绕自己的写作意图来组织文章,那么段与段之间就存在一种意念联系,段与段之间的意念联系形成一种网络,而且每一段文字都有一个主题句,而该段的每句文字又是围绕该主题句展开,那么句与句之间也存在意念联接,也形成一种网络,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网络。

衔接是连贯的手段,是一种有形的网络,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段: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

在语篇中段落之间及句子间的意念联结属宏观结构特征,而语法结构及词汇手段属微观结构特征。

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后,还需了解文章的详细内容,对文章的信息进行分析。

信息分为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它们是信息结构的二元分析单位。

为了更好地掌握语篇所传递的信息,必须了解主述位结构,主位就是句子的首要成份,是句子所讨论的主要话题,是信息的出发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对主题的描写说明,是新信息。

除了信息流程外还需要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了解的越多,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信息储存的越多,回忆信息能力就越强。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将传递的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和比较,当新信息与学生储存的已有信息一致时,学生就很快理解该篇文章。

浅议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浅议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浅议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浅议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论文关键词】阅读能力语篇分析背景知识【论文摘要】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

学生阅读速度过慢,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是传统语言教学只注重基础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导致的结果。

借助语篇分析理论,将语言知识教学和语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篇整体的角度入手,掌握了文章的语篇结构,抓住了主题,了解了背景文化知识和语境,才能全面、准确、深入地达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的,普遍的一种行为,是从文字中获得知识、提取信急的最重要的手段。

阅读是比听、说更为有效记忆和记忆长久的方式,即使在知识媒介如此众多的今天,阅读的作用也丝毫没有降低。

而阅读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又能充分理解文章,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的挑战。

引言阅读是一种把语言符号通过心理认知转换成思维符号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化的、有选择性运用多种技巧的过程。

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高度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思维,是读者根据已有的信息、知识、经验等对信息进行体验、预测验证和确认的思维过程,是读者通过语篇这一媒介与作者相互作用的语言交际行为。

”美国著名心理语言学家GOODMAN提出,“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包含思想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

”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有人(Gough,1972;Goodman和Smith,1978;Stanovich,1980)提出心理语言阅读模式:正向模式一反向模式和相互作用模式。

阅读模式理论的确立和发展使人们能深入地认识和研究阅读理解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正向模式又可称为自下而上模式((Bottom- up Models)一史密斯(Frank Smith)将其称为“从外向内”的模式(out - side in)即从文本到人脑的过程(from text to bra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摘要: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当前的阅读教学过多地停留在词、句的层面,忽视了语篇、语境的理解。

语篇分析教学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文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从语篇内在结构入手,注重语篇衔接和连贯、语篇主题以及语篇体裁的角度启发和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大学英语;语篇;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55-02
长久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过于注重词汇、语言点的讲解,忽略了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学生无法积极有效地提高其阅读能力。

语篇分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词汇教学和语法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弄清文章的篇章结构,识别主题句,分析词与词之间、句子之间、段落篇章之间的衔接,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最终达到阅读的目的。

以语篇分析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
传递的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和交际能力。

借助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裁分析对语篇宏观结
构和交际功能的深层理解;识别主题句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发展脉络;;分析衔接和连贯手段来了解文章的层次。

语篇分析法把语言基础训练,语篇分析研究、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符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和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是由结构主义者哈里斯(harris)于1952年在美国《语言》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

20世纪60,70年代,语篇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并由此打破了以往语言学研究仅限于句子层面的界限,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深入到语篇。

harris曾指出:“语言不存在于单词或句子之中,而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之中。

语篇是一个语言单位,强调语言的行为和活动,强调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篇分析强调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评价和赏析。

语篇分析就是使读者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中的相对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并识别篇章中的结构模式及规定这些结构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

语篇分析可分为宏观结构研究和微观结构研究两大类。

前者以研究语篇的生成层次及组织结构为主;后者以研究句子之间的关系、句群的连贯以及句子间的衔接手段为主。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准确引导学生在微观结构分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弄清句内、句际关系,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语篇结构来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只有将宏观结构研究和微观结构相结合才能对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全面领会。

二、语篇分析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分析法在阅读理解中的指导作用在国内外倍受重视。

cooper在他的研究结果中也指出:外语阅读理解力的高低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语篇理解力,而不是单句的理解力。

语篇分析法是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教学方法,它从宏观上将语篇与意义联系起来,是从宏观到微观的综合分析过程。

(一)语篇的主题分析
语篇中往往有一个主题贯穿始终,语篇主题最能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中心思想。

在语篇主题分析中最能反映文章主题的就是段落主题句。

绝大多数语篇都有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首,也会出现在段末或段中,因此对学生来说只要掌握了这一阅读技巧便比较容易找出段落主题句,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针对有的段落主题不明确,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语篇主题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大意,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还原作者的创作思想,从而把握语篇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语篇的体裁分析
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体裁特点。

将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体裁语篇所具有的宏观认知结构和语言使用风格,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中会出现大量体裁不同的语篇,因此其语言风格和组句成篇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运用体裁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篇章模式和
篇章类型;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结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议论文这一体裁的语篇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找出主要论点,从属论点,以及主从论点的主次关系;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文章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语篇的论点、论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脉络,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与议论文有所不同,叙事体裁的语篇结构发展多以时间、地点、事件的发展为转移,线索清晰,情节性较强,句式简单,用词生动。

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此类语篇时,首先要明确故事发生的情境,然后明晰语篇的图式结构,指导学生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的顺序;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为中心,弄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信息,以便理清作者的思想脉络、抓住语篇的中心思想。

语篇体裁分析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加以运用,对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当前轻宏观能力培养的现状是大有裨益。

(三)语篇衔接手段的讲解
衔接是语篇结构中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

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halliday和hasan 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衔接问题。

他们在《英语的衔接》(1976)一书中集中探讨了英语的五种衔接手段:替代,照应,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替代就是指用其他词语来替代篇章中的一些基本结构成分。

通过替代一个词语或句子成为另一个词语或句子理解的依据,从而形成衔接关系。

照应分为外指和内指。

如果照应词的所指存在于语篇外的现实或想象的世界,则为外指。

如果存在于语篇内部,则为内指。

省略是指为了避免重复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

一个句子中的省略成分通常都会在原文中出现,这样就使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了衔接关系。

连接是运用连接词来表现句子之间的语义逻辑联系。

连接词往往是一些用来表示时间、因果、转折、条件等逻辑的关词语,如when,as soon as,because,but, however,though 等。

词汇衔接指用重复、同义词和反义词、词汇同现等词汇手段来体现语篇的语义联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了解并熟悉语篇结构中的各种衔接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衔接手段在上下文中所起的启承转合作用。

(四)语篇连贯分析
在语篇中语段、篇章之间的衔接,有些可以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表现出来,但是有些在语言形式上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必须通过上下文的意义联系,即语境来判断它们的连贯关系。

语篇的连贯是由读者的理解来实现的,语篇连贯的构建对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语篇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语义上的连贯必须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来理解其深层意义。

语篇连贯分析即就是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语篇发生的具体环境,即语境。

结合分析语篇中的句际关系,理解推断各句之间、各段落篇章之间的连贯意义,同时使学生掌握句子、段落篇章在不同
语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意义。

语篇连贯分析是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认识和了解语境对语篇意义的作用,分析语篇中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在结构上和意义上的联系。

这类句际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并列关系,对应关系,顺序关系,分解关系,分指关系,重复关系,转折关系,解释关系和因果关系。

结合分析语篇中的句际关系,理解推断各句之间、各段落篇章之间的连贯意义,同时使学生掌握句子、段落篇章在不同语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意义。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阅读教学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的结构和整体内容分析词句、人物性格和事件缘由,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

语篇分析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以语篇为单位组织教学,既重视语言形式,又重视语言的功能,同时还注重语篇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与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既快又准的弄清语篇的整体结构与主旨大意。

语篇教学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在教学中将其综合应用,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全面分析、理解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李潇颖.大学英语语篇教学当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王枫林.阅读理解和语篇分析[j].外语界,199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