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脑电图的特点
癫痫发作期脑电图对癫痫发作的分类具重要价值

癫痫病人脑电图的波形表现1.棘波。
棘波为突发性的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明显突出于背景,乃痫样波形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
多为负相,亦可为正相或双相、三相。
其波幅大小各不相同,多在100微伏以上。
50微伏以下者称为短棘波或小棘波。
周期在80毫秒以内。
棘波的出现提示脑部有刺激性病灶。
若在慢波背景上出现的棘波,常揭示来自原发癫痫灶或其附近区域,而在正常背景上出现棘波,波幅常较低,周期长,多由远处病灶传播而来。
若在脑电图描记中出现棘波逐渐增多现象或形成棘节律,常预示即将出现临床发作。
棘波可见于各型癫痫。
2.尖波。
尖波为突发性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意义与棘波相同,乃神经元同步放电的结果,为常见的痫样波的特征波形之一。
其上升支与棘波相似,较陡直,而下降支较缓,其周期在80~200毫秒之间,波幅100~200微伏,常为负相。
它由较大的癫痫灶中多数神经元棘波放电的不完全同步,或为较大的病灶中大量神经元同步性放电恢复的延迟,也可以是病灶在皮质深部或皮质下棘波灶远距离传播,为棘波时间上的延长。
可见于各型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中。
3.棘-慢复合波。
棘-慢复合波是由棘波和周期为200~500毫秒慢波所组成的,均为负相波,正相波出现者极为少见。
波幅一般较高,达105~300微伏,甚者达500微伏以上。
通常两侧同步性阵发出现,额区最明显,亦可散发或局限性出现。
这种异常放电可能起源于皮质深部的中线结构,或始于视丘,而影响的皮质只限于背内侧核的投射部分。
复合波中慢波是主要成分,比较规则而有节律,棘波出现其间,若在慢波的上升支或下降支上,波幅高低不一,一般不超过慢波波幅。
临床中,我们发现除先有棘波后有慢波的典型棘-慢复合波形式外,尚有慢-棘波形式出现,即慢波在前,随后出现一个棘波,或棘波附着于慢波下降支上,其意义与棘-慢复合波相同。
可能系棘-慢复合波的一种变异形式。
棘-慢复合波频率不同其临床意义亦不相同,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节律,多见于失神小发作,而1、2.5赫兹棘-慢复合波最多见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
癫痫脑电图

•
国外有三个样本各为 500 - 1000 人的 飞行员体检中,有痫样放电者为 0.3 - 6.4%,其中10例追踪20年,均未见癫痫 发作。 • 因此没有癫痫临床表现而脑电图有痫 样放电者,不能诊断为癫痫,也不能称 为亚临床发作。 • 亚临床发作只用于已确诊为癫痫的患 者,在发作间期出现痫样放电时使用。 • 拟诊癫痫患者,如反复脑电图检查未 见痫样放电者,原则上不能确诊为癫痫。
•
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多显示重度节律 异常即有持续性或阵发性、广泛性不规 则的节律异常,特别是有高幅慢波、棘 波、尖波、尖慢波、非节律性棘慢波等 异常波不规则的交叉混合。
3、失张力发作
• 失张力发作:是由于维持身体姿势的肌 张力突然消失而摔倒的发作。 发作时和间歇期的脑电图多显示 2Hz 尖慢波综合,有时出现高度节律异常或 不规则棘慢波。
•
任何突然高于背景的发作性电活动, 均应视之为痫样放电,它包括棘波、尖 波、多棘波、尖慢或棘慢综合波、多棘 慢综合波、高幅失律、阵发性高幅慢波 以及其它节律性电活动。 • 在发作期,局部背景活动之减弱或消 失,亦是有意义的癫痫脑电图。
•
不同类型的痫样放电,确诊癫痫的可 靠性是不同的。高幅失律、 3Hz 棘 - 慢综 合波及2-2.5Hz棘-慢综合波诊断癫痫的 可靠性为98%-99%。 • 前颞棘波灶、半球棘波灶及多棘波灶 之可靠性为 87 %- 91 %,额棘波灶及中 颞棘波灶为79%-80%。 • 6或14Hz 正棘波只有32%为癫痫,成 串慢波为 39 %,而弥漫性阵发慢波只有 22%为癫痫。
(B)发作间歇期间的脑电图:失神发 作患者的60%在发作间歇期显示正常脑 电图,其余患者的脑电图多为轻度异常。 在失神发作小儿常见的脑电图是枕、顶 部有优势的6-8Hz波幅较高的基本节律, 比正常小儿 α 波,其频率较慢,波幅较 高为特点。 有时在顶、额区出现单发性或爆发 性 3Hz 慢波。此波一般是两侧同步,有 时左右交替性或一侧性。
颞叶癫痫脑电图特点ppt课件

发作期头皮脑电图表现形式
1、α、θ、δ节律范畴的放电活动;
2、突发性快活动:放电频率≥13Hz; 3、抑制现象:放电活动的波幅≤10μv; 4、可重复性癫痫式样放电: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 放电; 5、不规则放电:波形不规则、复合频率的放电; 6、伪迹干扰:癫痫式样的放电被伪迹干扰,难于判断 起始时间、形态和分布。
6.Burst suppression, brief bursts of medium- to high- voltage repetitive spikes alternating with brief periods of voltage
attenuation
7. Delta brush, rhythmic delta waves at 1-2Hz, with superimposed brief bursts of 20-30Hz ta wave.(premature infants-Clancy et al., 2003; 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Schmitt et al., 2012)
N. Foldvary; G. Klem, REEGT; J. Hammel; W. Bingaman; I. Najm; and H. Lüders. The localizing value of ictal EEG in focal epilepsy NEUROLOGY 2001;57:2022–2028
activity (Wennberg et al., 2002), most commonly in the alpha-theta range (Spanedda
et al.,1997; Schiler et al., 1998) 4.Spike-and-wave activity, medium- to high- voltage spike-and-wave complexes
癫痫的脑电图

•。
a
18
• 小棘波也可出现在脑血管疾病、晕厥 和精神障碍的病人中,40-49岁的人群 中有7.9%的正常人也有这种小棘波, 因而这种类型的脑电图并非癫痫所特 有
a
19
易误诊为痫性放电的生理波
• 1 睡眠中的顶尖波(Vertex transients of light sleep):少儿,尤其是大于5岁的儿童睡眠 中易出现这种顶尖波,部分为尖波,有时有 阵发性出现的倾势,中线棘波可能骑跨到 这种顶尖波中。在青年人中这种顶尖波可 能不对称。
a
20
临床意义不明的良性癫痫波
• 1 6和14HZ正相爆发性棘波:国际脑电图 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认为 6和14HZ正相 爆发性棘波是“5-7HZ和13-17HZ,主要 是4和16HZ的弓型尖波,在睡眠期,一侧 或双侧枕区及颞叶后部易见,代表着来 自其它部位的波峰,呈正相”,同时指 出波幅小于75μν,用对侧耳或其它远隔 的参考电极最易记录到。
a
13
快棘波
• 这种波形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大发作放 电(Grand mal discharge)、快阵发性节律 (fast paroxysmal rhythms)、节律性棘波 (rhythmic spikes)、弥漫性阵发性快波活动 (generalized paroxysmal fast activity)等。主 要见于年长儿、少年、青少年和睡眠中
立即出现短暂爆发的、广泛性、与
刺激频率无关的、10-20HZ的多棘 或棘-慢活动,常反复出现。
a
5
三 痫样放电的类型
• 任何频率的脑电波突然高幅放电而易于 与背景活动区别时均可能为癫痫样放电, 有时,突然的脑电波幅变低亦可能具有癫 痫活动性质。
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特点评价

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特点评价【摘要】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视频脑电图技术的应用为研究该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对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特点的评价,探讨其脑电图特点、癫痫发作类型和发作时脑电图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特点对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发现视频脑电图可以有效评价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有望成为临床工作中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视频脑电图在评价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对未来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方向提出了新的展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视频脑电图、脑电图特点、癫痫发作类型、脑电图变化、临床意义、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在脑梗死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癫痫的症状。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对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特点进行评价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一患者群体的病情特点,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的特点,探讨与正常人群脑电图的差异。
2. 分析癫痫发作的类型及频率分布,探讨其可能与脑梗死病灶位置、大小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3. 研究癫痫发作时脑电图的变化规律,探讨可能的脑电图特征与癫痫发作类型之间的关联。
4. 探讨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对应的视频脑电图特点,分析其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5.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视频脑电图特点,进一步探讨癫痫发作的电生理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基础。
癫痫病人的脑电图特征分析

癫痫病人的脑电图特征分析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和评估癫痫发作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癫痫的机制,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一、波形特征分析1.1 尖锐慢波(Sharpe wave)尖锐慢波是一种常见的异常脑电图波形,通常表现为低频率、高振幅的慢波与尖峰结合。
在癫痫患者中,尖锐慢波通常与局部或全面性发作相关。
1.2 间歇性高频活动间歇性高频活动在某些类型的部分性癫痫发作中较常见。
这种高频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以规则的方式出现,并伴随着其他形式的异常脑电图波形。
1.3 多棘波(Spikes)多棘波是指连续出现多个尖锐尖波,通常在癫痫患者中观察到。
多棘波的出现可能提示存在局限性脑损伤或其他异常。
1.4 锥体波(Spike-and-slow wave)锥体波是一种典型的一般化癫痫发作特征,通常由快速尖锐波与缓慢大振幅波形组合而成。
二、频谱特征分析2.1 ᾳ频段增益许多研究表明,癫痫患者在α频段(8-12Hz)存在相对增益,这可能反映了神经元网络异常放电所产生的脑电活动。
2.2 β频段增益β频段(13-30Hz)的增强常见于部分性癫痫和某些类型的全面性发作。
β频段的增强可能反映了神经元超同步放电导致的脑电异常。
2.3 心理活跃度差异通过比较静息状态和认知任务状态下的EEG数据,可以观察到癫痫患者在不同心理活跃度下的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了大脑功能连接模式在癫痫中的改变。
三、时域特征分析3.1 平均幅度脑电图的平均幅度是一种常用的时域特征,在癫痫患者中可能存在异常。
前额区和颞区是癫痫发作和功率增加最显著的部位。
3.2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是指癫痫活动在脑电图上连续存在的时间段。
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提示癫痫发作风险较高。
四、空间特征分析4.1 不对称性左右半球之间的脑电图不对称性常常出现在癫痫患者中,这表明了神经元放电活动在大脑两侧存在差异。
癫痫的神经电生理机制和癫痫脑电图

剂 可 阻 止 海 马 CA3区激 发 癫 痫 。
非 突 触 机 制 首 先 是 细 胞 外 空 间 结 构 的
的 极 化 状 态 , 静 息 电位 , 经 元 兴 奋 时 发 称 神
生 胞 内 为 + 2 ~ + 4 mv的 去 极 化 状 态 ,形 0 0
成 短 暂 可 传 布 的动 作 电 位 , 着 恢 复 到 原 来 接
神 经 元 去 极 化 而 引起 癫 痫 发 放 。
环 状 或 连 锁 状 连 系 , 过 正 负 反 馈 保 证 了神 通
经 元各项活动协 调进行 。 癫痫是 由于某种功能或器质性 原因 , 在 脑 部 出 现 一 个 离 子 通 道 异 常 的起 步 神 经 元
或 神 经 元 群 的 阵 发 性 去 极 化 飘 移 ( 续 去 极 持
维普资讯
现 代 电生理 学 杂志 20 0 2年 第 9卷 第 2期
・
综
述 ・
癫 痫 的 神 经 电 生 理 机 制 和 癫 痫 脑 电 图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南 京 脑 科 医 院 。 陈 芷 若
奋 性 氨基 酸 的 谷 氨酸 类 物 质 作 用 增 强 , 受 与
基于EEG信号分析的癫痫诊断研究与发展

基于EEG信号分析的癫痫诊断研究与发展摘要:癫痫是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据统计,患病率超过4‰。
其中1/3以上癫痫患者还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脑电图检查对癫痫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对癫痫的鉴别具有决定性作用。
最初的脑电图检查主要依靠医师的肉眼观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脑电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经典的或现代的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已开始应用于脑电信号中,为癫痫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和客观地方法。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信号处理1、癫痫的特点及诊断方法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异常放电所致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精神科常见病之一。
欧美国家的患病率一般为4‰ [1] 。
我国流行病调查中患病率为4.6‰,年发病率约为0.3‰[2],癫痫患者之中约1/3以上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
原发性和症状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
癫痫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均为精神疾病,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一般都包括感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精神障碍等症状[3],临床经常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因此,对其进行正确鉴别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癫痫的早期诊断主要运用影像学检查,虽操作简单、无创伤,但是阳性率较低,且存在较多的伪差,所以在后来的诊断中,脑电图检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够给癫痫的诊断、分类、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弥补影像学检查的多种不足[4]。
癫痫样放电在脑电图中主要表现为:出现高幅失律、尖慢波、棘慢波、尖波、多棘慢波、棘波或突出背景的节律性放电[5],用于癫痫患者中,能够通过分析患者脑电特征,确定病种类型,实施相应的诊治方案,利于患者病的情恢复,且能够对病情起到监测、判断作用。
同时,脑电图检查具有无创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2.脑电信号处理的发展脑电信号(EEG)是通过电极记录的脑电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的电活动,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对其作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大脑神经系统损伤病变检测和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故脑电图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发作时脑电图:
• 痉挛发作开始前数秒钟,基本节律的波幅 将下降,成为低幅快波图型(激化图型)。
• 然后在全部导联出现6-10Hz有规则的节律 波(或节律性棘波),这在额、中央区最明 显。 此时可见患者在瞪眼、强直性痉挛在进 行。
• 在阵挛期,节律性棘波的连续性逐渐瓦解, 在节律性棘波之间混进节律性慢波,成为不 规则的多棘慢波,此时棘波出现于阵挛时, 慢波在于肌驰缓时。
• 前颞棘波灶、半球棘波灶及多棘波灶 之可靠性为87%-91%,额棘波灶及中 颞棘波灶为79%-80%。
• 6或14Hz正棘波只有32%为癫痫,成 串慢波为39%,而弥漫性阵发慢波只有 22%为癫痫。
(二)脑电图在癫痫诊治中的作用
• 1、帮助鉴别癫痫和非痫性发作性疾 病,如心因性发作、心源性发作、代谢 障碍引起的发作性症状以及发作时间短 暂的偏头痛或其等位征等。
二、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脑电图
• 癫痫发作类型,虽然有各种分类方式,但 主要根据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分为: 1、全面性发作:发作最初的临床症状表 明在发作开始时即有双侧大脑半球受累,往往 伴有意识障碍.运动症状是双侧性的。发作期 EEG最初为双侧大脑半球广泛性放电。
2 、 部 分 性 发 作 : 发 作 的 临 床 和 EEG 改变提示异常电活动起源于一侧大脑半 球的局部区域。根据发作时有无意识改 变而分为简单部分性发作(无意识障碍) 和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意识障碍),二 者都可以继发全面性发作。
• 痫样放电是电生理概念,而癫痫 是临床诊断,两者不能等同,因为 痫样放电不仅可见于其它疾病,亦 可在0.9%正常人群中见到,特别是 新生儿或早产儿。
• 国外有三个样本各为500-1000人的飞 行员体检中,有痫样放电者为0.3-6.4%, 其中10例追踪20年,均未见癫痫发作。
• 因此没有癫痫临床表现而脑电图有痫 样放电者,不能诊断为癫痫,也不能称 为亚临床发作。
• 发作期:限局性相应区发放,范围大 于发作间,持续时间长,波形可能与 发作间不同
复杂部分性发作
• 从单纯部分性发作开始继之以意识 障碍
• 开始即有意识障碍
• 自动症
脑电图
• 发作间:一侧性或双侧性不同步发放, 常位于额颞叶
• 发作期:一侧性或双侧性同步发放,常 位于额颞区,也可扩散至两侧半球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
限局性运动发作:面肌、手、语言不能。 入睡中为全脑电图,背景正常,一侧中央、 颞区棘波。入睡中增多
智力不受影响
12-15岁95%发作终止
早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Panayiotopoulos型)
发病年龄1-13岁,平均5岁
自主神经症状:呕吐、胃部不适、头痛、晕厥1/5、 唾液分泌、苍白
• 发作将完毕,此时的脑电图是平坦波,后逐 渐恢复到作前的脑电图。
• 发作完毕后脑电图显示平坦波, 但将逐渐出现振幅较高的δ波,然后 混进θ波和α波,最后恢复到发作前 的图型。
(二)部分性发作
• 部分性发作(partial seizure)指第一个 临床症状和脑电图变化表明起始于一侧 大脑半球局部神经元
• 动态脑电图描记由于长时期的描记使癫痫诊 断率大为提高,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亦得到保 证,使部分性发作检出数增加了。
• 录相-脑电图同步监测(V-EEG)应用20 年来,发现难治性癫痫中,30%为心因性发作, 确定为心因性发作患者中,12%倒是真正的癫 痫。
• 在癫痫住院患者中,10%-30%合伴心因性 发作,V-EEG是诊断心因性发作的重要方法。
• 分为典型失神和不典型失神。
• (1)典型失神:临床表现为:无先兆、突 然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通常持续5-20 秒钟(多为10秒钟左右)之后恢复。一般患 者突然终止谈话或动作,瞪眼,保持当时的 姿态。
几乎不出现痉挛现象,有时只有轻度眨 眼或者口轮匝肌或四肢的轻度搐搦。
(A)发作时的脑电图:发作时显示 3Hz棘慢波综合,这在发作开始时出 现,发作完了时消失。3Hz棘慢波综 合在两侧大脑半球所有区域对称性同
• 2、癫痫发作类型与癫痫分型诊断的 确立,必须依赖脑电图。
• 3、作为抗痫治疗的客观判断手段, 对治疗有效患者作减停抗痫药物之参考。
• 4、脑电图是指导癫痫外科治疗的重 要 手 段 , 在 手 术 前 , 患 者 必 须 作 足 够 时
www.g zxiejia120. co m
头眼向一侧偏斜
脑电图背景正常,枕部高波幅双侧棘波,棘慢复 合波,亦可见于其他脑区
1-8年后发作终止,1/4转变为其他类型发作
晚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Gastaut型)
发病年龄:3-16岁,平均8岁
视觉症状:幻视,黑朦
眼球偏斜
运动症状:一侧阵挛,全身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 语言障碍
脑电图:背景正常,枕部高波幅棘波
间的脑电图监护,总的描记可长达1-2 周,以收集到足够数量的痫样发作脑电 图以定位并判断其传播规律,从而确定 手术部位与手术方法。
Moriis在颞叶或颞叶外肿瘤切除患者 中,发现2/38例痫样放电在病灶对侧, 即只记录到镜面灶之发放。因此只做有 限次数的脑电图决定手术方案是不妥的。
(三)脑电图技术发展与癫痫
• 心因性发作在V-EEG上的表现为:
1.录相记录到的发作与平时相同;
2.有发作表现,但不见同时出现之痫样 放电;
3.发作时“意识丧失”但脑电图仍为正 常的α节律;
4.发作非阵发性,非刻板性及抽搐缺乏 痫样特征。
• 立体定向作深部电极脑电图可精 确地作痫灶定位,特别是检出在头 皮脑电图和皮层脑图上难于检出的 脑沟小癫痫灶尤为有用。
• 单纯部分性发作
• 复杂部分性发作
• 单纯
复杂
全面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
2001年分类无继发全面性发作
脑电图
• 发作间:限局性发放 • 发作期:限局性发放迅速扩散至两侧半
球发放
限局部位的癫痫综合征
• 特发性(原发性)
• 症状性或隐源性
限局部位的癫痫综合征
• 特发性(原发性)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 早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晚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
• (2)大肌阵挛性发作:这属于肌阵性发作的一 种,见于幼儿,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儿。临床表 现类似于肌阵挛性发作,但发作时有一过性全 身性搐搦,因此产生一种短暂的强直状态,此 时身体向前弯曲,肘关节屈曲腋关节向外伸展。 亦有额手礼痉挛、点头痉挛、前倒小发作、婴 儿痉挛等名称。
与肌阵挛性发作不同的是大肌阵挛性发作一
有时在顶、额区出现单发性或爆发 性3Hz慢波。此波一般是两侧同步,有 时左右交替性或一侧性。
• (2)不典型失神;意识障碍的发生与结 束较缓慢,可伴有轻度运动症状。发作 时EEG可表现为慢的棘慢波综合节律。
2、肌阵挛性发作
• (1)肌阵挛性发作:发作时突然出现肢 体或躯干的同步、短暂的肌痉挛。
• 阵挛性发作的脑电图:发作波为典型 的3Hz棘慢波者少见,多数是短暂、爆 发性多棘慢波或不规则棘慢波。
癫痫的脑电图
http://www.junhais.co
一、癫痫脑电图概述
• 癫痫是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 电而表现为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失常的疾病和综合征,因此当病人 有二次以上的痫样发作而拟诊为癫 痫时,就必须寻求脑电图之支持。
• 脑电图的异常有背景波异常和痫 样放电,但只有痫样放电,才能确 诊为癫痫。
4、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整个发作过程不超过5分钟。临床表现分为 三期:
强直期(20秒:完全强直5秒,不完全强直 15秒);
阵挛期(40秒) 发作后期(4分钟)
• 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据统计病例中 显示正常脑电图约占20%-30%,但经
过各种诱发方法,异常波出现率可达 90%。
发作间歇期的异常波有:
(1)非阵发性异常波:主要是基本节律 的慢波化和不规则化。慢波化有
• ①很轻度的慢波化:波幅不高的4-7Hzθ波的散在 性出现;
• ②轻度慢波化:有θ波联串的出现,主要见于额、 顶部;
• ③中度慢波化:θ波的持续性、广泛性出现、同时 也有δ波增多;
• ④高度慢波化:α波消失,基本节律成为θ波和δ波。
(2001)
自主神经症状
•胃 • 苍白 • 出汗 • 面红 • 立毛 • 瞳孔散大 (1981)
2001年分类无自主神经症状
精神症状
• 语言障碍 • 记忆障碍 • 认知 • 情感 • 错觉 • 结构性幻觉 (1981)
2001年发作的分类无精神症状, 在综合征的分类中有边缘叶癫痫
脑电图
• 发作间:限局性相应区发放
边缘叶癫痫(2001)
3、继发全面性发作:简单或复杂部 分性发作均可继发全面性发作,最常见 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的 EEG可见局灶性异常放电迅速泛化为两 侧半球全面性放电。发作间期EEG为局 灶性异常。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仍属于部分性发作的范畴。
(一)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 1、失神发作
步地出现,其波幅通常在额、中央区
显示最大,颞为其次,枕最小。眼睑、
口轮匝肌,肢体等的节律性痉挛一般 出现于棘慢波综合的棘波相。
(B)发作间歇期间的脑电图:失神发 作患者的60%在发作间歇期显示正常脑 电图,其余患者的脑电图多为轻度异常。 在失神发作小儿常见的脑电图是枕、顶 部有优势的6-8Hz波幅较高的基本节律, 比正常小儿α波,其频率较慢,波幅较高 为特点。
• 任何突然高于背景的发作性电活动, 均应视之为痫样放电,它包括棘波、尖 波、多棘波、尖慢或棘慢综合波、多棘 慢综合波、高幅失律、阵发性高幅慢波 以及其它节律性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