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作管理》3

合集下载

运输和物流业物流运营管理办法

运输和物流业物流运营管理办法

运输和物流业物流运营管理办法物流是指在生产与消费之间,通过合理规划、组织、运作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物资流通和服务水平的管理活动。

在运输和物流业中,物流运营管理办法是确保物流运作顺利运行、高效运转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就运输和物流业物流运营管理办法进行探讨。

一、物流运营管理的重要性物流运营管理是物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物流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方面。

合理的物流运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物流运营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货物流转速度,缩短供应链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加强物流运营管理是运输和物流业的重要任务。

二、物流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1.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物流运营管理的首要任务。

它包括确定供应链网络、配送中心位置、运输路线选择等。

物流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布局、市场需求、配送效率等多个因素,以达到最佳物流方案。

2. 物流组织物流组织是指对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统一协调和控制。

物流组织需要从供应商到生产商再到分销商的整个供应链来进行协调管理,确保物流系统稳定运行。

同时,还需要合理调配物流资源,提高运输效率。

3. 物流实施物流实施是指对物流流程进行具体实施和操作。

它包括货物的装卸、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等。

物流实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物流过程的顺利进行。

4. 物流控制物流控制是指通过信息系统对运输和物流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

它可以实时了解货物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质量。

三、物流运营管理的关键技术1. 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

它可以实现货物跟踪追溯、库存管理、运输调度等功能,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2. 仓储技术仓储技术是指对仓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和优化布局的技术手段。

它包括货物分类、货架设计、仓库设备选型等。

合理使用仓储技术可以提高仓库容量利用率,减少货物损耗,提高货物入库和出库的效率。

物流运作管理物流决策PPT课件

物流运作管理物流决策PPT课件

8
物流服务特点:汽车的生产与销售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供应链物 流一体化过程。物流服务要求高。 供应物流、生产配送物流、产成品销售物流的差异性明显。在 原材料供应和生产配送方面与电子行业相似,要求零配件的 JIT配送。 在销售物流方面,由于汽车体积、重量大、价值高,要求有专 业的运输设备配套,对运输过程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赢利性 发展性
2020/4/18
2
主要因素
(1)行业的附加值(利润空间) (2)行业的发展前景(增长性) (3)行业的物流规模(物流量) (4)行业的成熟程度(充分竞争)
2020/4/18
3
(2)不同行业、产品特点及物流需 求的差异
1)电子、IT产品业
电子、IT产品及市场的特点:产品生命周 期较短,更新换代快,时效性强,产品附加 值高,对市场很敏感,因此其供应和销售物 流都侧重于快速响应和效率。
第二讲 物流决策
2.1 物流决策的分类
物流决策分为战略、战术、运作决策三 个层次的决策。
物流战略决策是指物流服务企业(或者 企业物流服务)决定物流服务的行业、 范围及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的决策。
物流战术决策是指物流服务企业(或者 企业物流服务)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 行的物流网络、服务功能、物流模式等 物流服务系统设计的决策。
2020/4/18
12
7)零售企业 产品与市场特点:品种成千上万、体积大小不一,价 值量中等,城市范围,竞争异常激烈。而配送的频率 增加的趋势,商品配送的效率对其经营效益有较大影 响。 销售特点:品种全、价格低是零售企业竞争的主要方 面,物流成本占销售价格中相当的比重,配送费用在 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因此对配送服务的需求较 强烈。 物流服务的特点: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的各连锁 网点进行统一配送、及时补货。高效率的分拣设备。 采取分散化的库存策略有助于适应消费需求多样化的 市场环境。库存情况分析等增值服务及相应的条码标 签的贴附等流通加工等辅助服务是物流的增值服务需 求。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有效地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物流活动,以实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客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物流的定义和范围物流,简单来说,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如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还包括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如供应商物流、客户物流等。

此外,物流还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物流、零售业物流、医药物流等。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服务水平: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地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和运输方式等,降低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物流环节的成本。

3、物流效率: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物流环节的延误和错误,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4、物流效益:通过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三、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1、运输管理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它负责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

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速度、运输安全性、运输能力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2、仓储管理仓储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负责对物品进行储存、保管和管理。

仓储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布局、库存控制、货物出入库管理等。

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保证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3、装卸搬运管理装卸搬运是物流活动中的衔接环节,它负责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之间对物品进行装卸、搬运和堆码等操作。

《物流管理》教案

《物流管理》教案

《物流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流程。

3、使学生熟悉物流管理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2)运输方式的选择与优化。

(3)仓储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难点(1)物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2)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20 分钟)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物流现象,如快递的收发、超市的货物配送等,引发学生对物流管理的兴趣,从而引出物流管理的概念。

2、物流管理概述(约 40 分钟)(1)讲解物流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介绍物流管理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3、物流系统(约 60 分钟)(1)详细讲解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

(2)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3)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

4、物流关键环节管理(约 100 分钟)(1)运输管理介绍不同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讲解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探讨运输线路的优化和运输成本的控制。

(2)仓储管理讲解仓储的功能和类型。

介绍仓储管理的策略,如 ABC 分类管理法。

探讨仓储布局和库存控制的方法。

(3)配送管理介绍配送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和管理要点。

探讨配送路线的规划和优化。

5、物流成本管理(约 60 分钟)(1)讲解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类。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
第13章物联 第1节物联的概念和特点 第2节物流管理中物联技术的组成部件 第3节物联与智能物流 第4节物联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未来趋势 第14章物流金融 第1节物流金融的概述 第2节资本融通模式 第3节资产融通模式 第15章电子商务中的物流 第1节电宋华,男,1969年1月生于武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商务部市 场调控专家库专家,南开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现代管理研究会会 长。199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997—1999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经济 学部作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 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供 应链金融》《中国供应链》《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 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图书目录
目录
02 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是2017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华。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经济全球化致使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书第3版从以下几方面补充和完善了原 有的理论体系,也可以看做上一版的发展。,调整了全书结构,将15个章节分为4个篇章,分别是理念篇(第1章 至第3章)、运营篇(第4章至第8章)、系统篇(第9章至第12章)、物流新要素篇(第13章至第15章);第二, 对每个章节的结构也进行了调整,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突出教学互动,例如在章节开始 前提出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给出引导案例并提出讨论问题,在每章节正文结束后附有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模 块,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在运营篇介绍了预测与需求管理、采购管 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这些物流与供应链核心流程,相比前一版更加简明扼要;第四,系统 篇统筹了整合运营与计划、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成本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绩效的核心内容,突出理论上的基础 性和全面性;第五,在第2版中“供应链物流战略变革与新实践”的基础上,新版物流新要素篇扩展了相应内容, 对物联、物流金融以及电子商务中的物流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尽可能吸收本学科领域内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及时 反映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物流师考试教材

物流师考试教材

物流师考试教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物流师考试的教材:
1. 《物流管理》- 马占山,熊青松,赵玉玺
该教材介绍了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操作技术,涵盖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内容。

2. 《高级物流管理》- 陈良恩
该教材深入探讨了物流管理的各个领域,包括物流系统设计与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与协调、物流技术与信息管理等内容。

3. 《物流学》- 李德毅,卞正富
该教材介绍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涵盖了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物流组织与运作、物流成本与效益等内容。

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罗宇明
该教材详细介绍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供应链战略与规划、供应链运作与协调、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内容。

5. 《现代物流管理》- 周志强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包括物流战略与规划、物流运作与流程管理、物流信息与技术应用等内容。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物流师考试教材,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
合的教材进行学习和备考。

另外,还可以参考物流师考试指南、真题集等相关资料进行复习。

《物流企业管理》(第三版)习题答案

《物流企业管理》(第三版)习题答案

单元一物流企业管理认知案例导入分析要点:从管理职能看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从工作职能来看包括运营、采购、运输、订单处理、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

要做好管理工作,思路:从大到小、由粗到细、由战略到战术。

做好战略定位,设计科学的运营流程,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培养具有良好执行力的员工队伍等等。

课题一:了解物流与物流企业基本概念知识检验一、填空题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Logistics Terms GB / T 18354—2006)。

2.输送体系中运输主要指长距离两地点间的商品和服务移动,而短距离少量的输送常常称为配送。

3.切割、细分化、钻孔、弯曲、组装等轻微的生产活动和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备货、商品检验等为使流通顺利进行而从事的辅助作业称为流通加工。

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可以将物流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二、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物流活动的中心要素包括( AB )。

A.输送B.保管C.流通加工D.包装2.以下( A )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

A.企业生产物流B.企业采购物流C.企业销售物流D.企业退货物流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因此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是一种辅助及补充。

若进行复杂加工,那么流通加工可取消或代替生产加工。

(×)2.流通加工主要为货主商品进行改包装、贴标签、组装处理等,为第三方物流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3.配送与送货内容相容,都是用户需要什么送什么。

(×)课题二:认知现代企业制度与物流企业知识检验一、填空题1.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2.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四大部分。

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

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

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现代企业已经呈现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客户、中间商等进行沟通、协调和合作,而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不仅对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和运作至关重要,更是连接企业与全球市场之间的桥梁。

本文将探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物流运作的重要性物流运作可以被定义为管理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分拣、配送、物流信息等方面的活动,以满足客户或企业的要求。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物流运作是连接生产地、分销地、仓库和客户的中心环节。

物流运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供应链效率和效益。

1. 物流运作促进全球供应链的高效协调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产品制造点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物流运作可以促进全球供应链的快速协调。

通过物流运作,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全球化市场的多变需求,合理地分配产品和资金,将产品和服务送到世界各地的客户手中。

物流运作还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节约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物流运作增加企业的客户和财务价值物流运作不仅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客户和财务价值。

通过物流运作,企业可以提供更快、更好、更便宜的物流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同时,通过物流运作,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存货成本,增加财务收益。

二、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管理是指企业对物流运作的规划、实施和控制。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管理是一种战略性的、跨功能的、全面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掌握物流运作的核心环节,为企业的全球化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1. 物流管理建立全球供应链的有效控制体系通过物流管理,企业能够建立全球供应链的有效控制体系,掌握物流运作的进程,保障物流服务质量。

通过物流管理,企业可以实现物流运作的实时追踪、管理和控制,减少物流风险、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可以掌握全球供应链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地开展跨国贸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1/19
允许偶尔缺货
允许合理范围内 缺货 允许缺货
15
第三节 固定订货数量系统
2014/11/19
16
一、基本原理
固定订货数量系统是指以固定的订货量 和再订货点为基础的库存管理系统。 工作原理见下面框图:

2014/11/19
17
可用库存量
需求发生使库存消耗
订 货 到 达
确定库存额(现存量+已订未到量- 欠付量)
在订货周期到 来时检查库存
较低 多品种统一进行订货 B类及C类货物 在整个订货间隔内以及提 前订货期间内均可能发生 缺货
随时进行货物库存 状况检查和记录
较高 每个货物品种单 独进行订货作业 A类货物,有时B类货物亦可采用 缺货情况只是发生在已经订货但货 物还未收到的提前订货期间内
44
2014/11/19
2014/11/19
33
4.经济生产量(EPQ)
数Q 量
p
p-r
r
0
tp
t
2014/11/19
时间
34
年总成本=生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储存成本
RC Q( p r ) H TC RP Q 2p
EPQ
2 RCp H p r
2014/11/19
35
作业

某项物品的需求量为每年20000件, 一年有250个工作日。生产率为每日 100件,前置时间为4天。单位生产 成本为50元,每单位每年的储存成本 为10元,每一产程的生产准备成本为 20元。问:经济生产量、年产程次数、 订货点和最低年总成本各为多少?
T0
2C nc F
Ri Pi
i 1
2014/11/19 42
n
例:某企业从同一供货来源订购7种商品。订购成本为每份 订单1.50元,对于每一品种0.50元。仓储费用率为20%,若 L=1个月,求T0=?E=? 品种 A B C D E F G
合计
年需求量 150 400 125 100 800 70 175 1820
第三章
库存管理
第一节 库存概述
2014/11/19
1
一、库存的概念和分类

库存是指将来按预定目的使用而暂时处 于闲置状态的物品或商品。
2014/11/19
2
分类
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库存 可划分为: 消耗品的库存 原材料的库存 在制品的库存 成品的库存 从用途的角度,库存可划 分为: 经常库存(cycle stock)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 在途库存(in-process or in-transit stock) 季节库存(seasonal stock)
2014/11/19
36
第四节 固定订货间隔系统
2014/11/19
37
一、基本原理

固定订货间隔制是指以固定的订货间隔 时间和最高库存量为基础的库存管理系 统。
2014/11/19
38
现有库存量
需求发生,库存减少
现有库存量 >需求量 否 否 是否到达检 查周期? 是 确定剩余库存量(现存量 +已订未到量-欠付量) 确定订货量(最高库存 量-剩余库存量) 发出订货 缺货
2014/11/19 13
n
四、ABC库存管理

A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75~80%, 其品种数却占总库存品种数的15~20%; B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10~15%, 其 品种数占总库存品种数的20~25%; C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5~10%, 其品种数却占总库存品种数的60~65%

到货
2014/11/19
39
二、确定型模型

经济订货间隔时间是指使年库存总费用 最低的订货间隔时间。
2014/11/19
40
1.单项物品
年库存总成本=购进成本+订购成本+储存成本
C R T P F TC R P T 2
T0
1 m0 T
0
2C RPF
RPF 2C
H K K K H K
2014/11/19 30
3.价格折扣
总 成 本
TC1
TC2
TC3 TC4
0
Qd1
Qd2
Qd3
2014/11/19
订货批量
31
不同价格基础上的有效总成本曲线
开始 找出最低(第二低…. )单位成本的总成本曲线 计算不同EOQ
计算位于有 效范围左侧 一端分界点 的成本
无意 义

订购成本 (Procurement Costs) 库存持有成本 (Carrying costs) 缺货成本(Out-of-stock costs)
2014/11/19
5
库存
现有 资产
财产、 厂房、 设备等
固定 资产
资产
客户满 意度
资产回 报率 销售量 利润
运营 成本
产品的 特征
利润率
价格
库存对于资产回报率的影响
2014/11/19
11
二、库存水平与存储点数量的关 系
IT Ii n 式中: I T 若合并到一处仓库,库存货物的最佳数量; I i - n处存储点中每一处仓库的库存量; n 合并前存储点的数量
2014/11/19
12
三、总投资额(Total Investment Limit)
Qi Pi L 2 i 式中: L - 库存产品的投资限额 Pi - 库存产品i的价值 Qi 库存产品
成总 本可 变
1.2VC0 1.1VC0 1.05VC0 VC0
0
0.54 0.64 Q0 Q0
0.73 Q0
Q0
1.37 Q0
1.56 Q0
1.85 Q0
订单 批量
总可变成本在EOQ周边的轻微波动示意图
2014/11/19 23
练习

某家公司所采购的产品的单价为40元,每年的储存成本中,利 息为单位成本的18%,保险为单位成本的1%,房屋管理费用占 2%,此外,平均每个产品单位中,还有3.5元作为货损货失所 产生的费用和4元的杂费。如果针对这种产品的需求是每年 1000个产品单位,并且订货成本为100元,请计算经济批量和 总成本。如果供应商只能满足在批量250个产品单位的基础上 进行送货的话,会对成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14/11/19
7
五、库存系统的构成
需求 补充 约束 成本

2014/11/19
8
六、库存问题的类型

重复性


供应来源
对未来需求量、前置时间的知晓度

库存系统
2014/11/19
9
第二节 库存的总量控制方法
2014/11/19
10
一、周转率(Tunover Ratio)
某库存成本下的年销售额 周转率 平均库存投资

库存量≤B?

发出订单
固定订货数量制的工作原理
2014/11/19 18
库存量


0
时间 确定型库存模型(不允许缺货)
2014/11/19
19
二、确定性库存模型
1.不允许缺货 经济批量是指使年库存总成本最低的订货量。 年总成本=购入成本+订购成本+储存成本
RC QH TC RP Q 2
Q0 R n Q 2 RC H
B RL
2014/11/19 20
图解法
成本
库存总成本=TC
储存成本=Q×H/2
订购成本=R×C/Q
商品购进成本=R×P

Q0=EOQ
订货量
EOQ与库存总成本、购进成本和订购成本的关系
2014/11/19 21
经济批量的调整
偏离经济性订单批量 非整数订单批量
2014/11/19
14
五、CVA库存分类法(Critical Value Analysis)
库存类型
最高优先级
特点
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物品,或A类 重点客户的存货
管理措施
不允许缺货
较高优先级
中等优先级 较低优先级
生产经营中的基础性物品,或B 类客户的存货
生产经营中比较重要的物品,或 C类客户的存货 生产经营中需要,但可替代的物 品
2014/11/19
24
非整数订单批量
假设计算得出的经济批量为Q 0,Q 0的值在整数值Q - 1与Q之间。 比较二者的总可变成本,即 如果: RC QH RC (Q 1 )H Q 2 Q 1 2
2 化简为:Q Q 1 Q 0
则,订货批量为Q 否则,订货批量为Q 1
2014/11/19
25
再订货点的确定
Q0
库 存 水 平
B
发布 订单 L 订单 抵达
发布 订单 L 订单 抵达
2014/11/19
发布 订单 订单 L 抵达
时间
26
再订货点的确定

前置时间小于订货周期: 再订货水平=前置时间 ×单位时间的需求 前置时间大于订货周期: 再订货水平=前置时间 需求-未交付的订货量

i 1 n
n
Pi Ri C 2 F1 Pi Ri C 2 F2

i 1

F2 F1
2014/11/19
47
二、仓容的约束
新的库存持有成本所对应的经济批量和储存空间分别为:
第五节 库存系统的限制
2014/11/19
45
一、流动资金的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