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技术与指示菌类

合集下载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可以评估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腐败菌和发酵菌等微生物的检测。

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腐败菌有霉菌、酵母菌等。

还有对食品中酸奶中的发酵菌等的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目的是评估食品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或超标情况,从而判断食品是否适宜食用。

通过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是否合格,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技术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基法:将食品样品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利用不同菌种的特异性生长要求,进行菌落计数和菌株鉴定。

这种方法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不同微生物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

2. 生物传感技术:利用微生物所特有的代谢过程和生理现象,通过对微生物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来判断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常用的生物传感技术有基于生物传感器、蛋白质酶或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3. PCR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可以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和检测,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定。

PCR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速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中。

4. 免疫学方法: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反应来检测和鉴定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

常见的免疫学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中。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涉及对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测,目的是评估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检验技术包括培养基法、生物传感技术、PCR法和免疫学方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和检测,以评估食品安全和质量。

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微生物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微小生物,它们包括细菌、真菌、酵母菌、病毒等。

在食品中,微生物可以引起食品腐败,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和检测,有助于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首先是微生物总数和菌落总数的检验和检测技术。

微生物总数和菌落总数是评价食品卫生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

常用的方法有平皿计数法、MPN法、电子计数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然后利用某种可见的特性,比如形成菌落,来定量估计菌落的数量,从而获得微生物总数和菌落总数。

这些方法可用于检验和检测不同类型的食品,如肉类、水果、蔬菜、乳制品等。

其次是致病菌的检验和检测技术。

致病菌是一类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能够引起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检验和检测致病菌的方法主要包括PCR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定量PCR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的存在和数量,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再次是食品中其他有益微生物的检验和检测技术。

食品中除了致病菌外,还存在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发酵食品,产生有益的物质,具有保健和营养功能。

检验和检测这些有益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荧光染色法、硅胶薄层扩散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测定食品中有益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是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现代的检验和检测方法借助于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基因测序、光谱技术等,大大提高了检验和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快速性。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也将逐渐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领域,提高检验和检测的自动化水平。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食品微生物检测是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以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真菌(如曲霉菌、酵母菌等)和寄生虫(如蛔虫、包虫等),它们会引起食品腐败、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等问题。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

1. 传统培养法:传统培养法是最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接种于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通过观察和计数可见的微生物感知,根据特定的菌落形态、颜色等特性判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传统培养法对于微生物的识别和计数较为准确,但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24-48小时),并且需要一定的培养技术和设备。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PCR、核酸杂交等。

这些技术通过检测微生物的DNA或RNA分子来快速准确地鉴别和定量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速度的优点,可以在几小时内完成检测,无需培养过程,适用于食品快速检测、追踪病原菌来源等。

3. 快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方法和生物传感器技术。

免疫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试验(ICT)等,通过检测微生物的特定抗原或抗体来判断其存在与否。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将生物识别元件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通过微生物识别元件与物理、化学或电学传感器相互作用,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如对不同微生物的采样方法、样品处理方法、检测指标的设定等进行优化和标准化,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来保护食品卫生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实验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

实验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

实验 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

2、掌握样品稀释处理的方法和菌落总数计数的方法3、掌握国际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4、掌握测定霉菌和酵母菌的方法和技能5、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二、原理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

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

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 。

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

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 。

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

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三、试剂和仪器细菌总数的检验部分:(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规格名称 数量 用途1、500ml广口瓶 1个 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 1个 配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 2个 配制营养琼脂4、18×180mm试管 3支 稀释样品5、1ml移液管 5 支6、直径为90mm平皿 10套 倒营养平板7、250ml量筒 1支8、玻璃珠:直径约5mm(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 不锈钢药匙1把 称量纸:适量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 开瓶器(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 所用容器1、0.85%NaCl生理盐水 1瓶 300ml/瓶 500ml三角瓶2、营养琼脂: 2瓶 100ml/瓶 250ml三角瓶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部分:(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规格名称 数量 用途1、500ml广口瓶 1个 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 1个 配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 2个 配制营养琼脂4、18×180mm试管 3支 稀释样品5、1ml移液管 5 支6、10ml移液管 1支6、直径为90mm平皿 10套 倒平板7、250ml量筒 1支8、玻璃珠:直径约5mm 适量(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 不锈钢药匙1把 称量纸:适量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 所用容器1.灭菌蒸馏水: 1瓶 300ml/瓶 500ml三角瓶2.高盐察氏培养基: 1瓶 120ml/瓶 250ml三角瓶3.孟加拉红培养基: 1瓶 120ml/瓶 250ml三角瓶四、实验内容细菌总数的检验部分:(一)、基本操作过程:样品称量→→样品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以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为准则,通过分析检测方法来确定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度的方法。

微生物检测可以有效帮助食品行业识别、定性及定量分析食品微生物污染,以防止食品危害人体健康。

一、常用微生物检测技术(1)常用分析技术1、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由生物分子反应到入射激光辐射,从而发出带有转动和振动电磁场激发性的拉曼散射光谱。

拉曼光谱可以分析生物分子结构及活性,从而鉴定特定的微生物。

2、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分析就地微生物结构的技术,能够检测出大粒子、细菌等微生物的结构特征。

3、拷贝数学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一种分子扩增技术,用于鉴定、定量和分离不同物种的微生物。

(2)常见检测方法1、细菌活性(bacteria activity):通过分析数量的变化来检查细菌是否具有生长能力,采用一般形态学分析和分集方法及细菌接种法。

2、细菌快速检测(bacterial rapid detection):使用DNA的检测,通过捕获多个单元的表达方式,检测细菌的数量和种类,迅速识别出有害细菌。

3、免疫检测(immunoassay):应用免疫学指标识别、检测、定量和定性细菌及传染病毒,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

二、微生物检测的优势(1)准确度高微生物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例如更小的可以通过光学镜检测,而更大的则可以通过免疫技术来检测,对病原体类型和浓度也能精确地辩识。

(2)灵敏度高细菌检测灵敏度高,可以识别只属于几个细胞形态,病原体的数量也很少。

(3)快速准确通过一系列技术,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的结果。

(4)能够诊断各种病原体细菌检测能够识别出病原体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加精准的进行病原体的诊断,辅助诊断疾病。

(5)性价比高通过这种技术,不仅节省时间,还降低费用,可以更安全有效地检测出有害的病原体,降低食品污染的危险。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方法近年来,世界各地消失了诸多严峻的食品平安事故,由于食品微生物污染而造成的质量事故严峻威逼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确保食品质量平安,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依据国际和国内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全部的食品生产厂商都要对食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于生产出来食品的菌落种类、细菌数量、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检测,必需达到要求的合格标准才能进入市场进行出售。

需要留意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及活动规定。

必需保证参与检测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并通过相关的考试后,持证上岗才能开展相关活动。

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超群的专业技术,还应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尽可能降低人为问题的制约。

检测过程需要根据相关的活动规范和流程进行,使用无菌设备仔细地进行抽样活动,采纳先进技术猎取相关信息。

二是存放装置。

若想检测过程顺当进行,除了确保试验室有必要的设施外,还应当重点考虑装置存放的条件和要求。

三是装置和药品的配置。

在各项装置进行安装时应当对气温进行调整,确保其平稳,对装置气温稳定性合乎规定要用的详细时间具体记录。

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种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并通过感应设备对其运作状态进行监测。

对于药品的配置,培育基往往在121℃下采纳高压湿热灭菌法灭菌15分钟;较为敏感的培育基一般采纳膜过滤法。

四是样本的处理。

在样本收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抽样活动是在无菌环境下绽开的,有效避开了样本被污染。

在样本输送时,应当防止样本受到光线的影响而消失污染现象,抽样之后就应当准时将其送至测试场地。

一般样本输送时间要掌握在3h内,假如无法准时送到,要确保在近乎之前的气温时将其完整的存放。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一是检验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

细菌总数即菌落总数,是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检样处理后,在特定培育条件下,所得1g或者1mc检样中所含有的细菌菌落个数,这就是推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许多种类,如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食品中的微生物可以引起食物变质、腐败,还可以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主要包括总微生物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指标的检测。

总微生物数是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大肠菌群是粪便中的一类细菌,其存在说明食品可能受到粪便污染,有可能含有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产生热稳定的毒素的细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会引起食物中毒和肠炎等疾病。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点是寻找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

常见的检验方法有传统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培养法是指将食品样品接种到含有特定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和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来鉴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传统培养法可以检测多种微生物,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可能会漏检该死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指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通过扩增微生物特定基因片段或特异序列的方法来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的特点,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食品微生物检验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如酶活性测定、生物传感器等。

酶活性测定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微生物产生的特定酶的活性来判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检测微生物的生物元件,通过感知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来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总微生物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指标的检测。

传统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常用的检验技术。

酶活性测定和生物传感器等也可以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

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是指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物,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卫生。

本文主要探讨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

1、培养法培养法是目前最为普及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它是利用特定营养基,对微生物进行液体或固体的培养,以形成可见的菌落。

常见的菌落计数法即属于该类技术。

特点是简便易行、可靠性高,但需要较长的时间。

此外,由于不同微生物需要不同的营养基,导致该方法只能检测某些特定菌种,因此不能全面反映食品安全状况。

2、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新型、快速检测技术。

它基于微生物产生的荧光物质,通过特定荧光染料显色、照明和成像,以便进行微生物快速检测。

该技术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快速性,但适用于少数微生物。

3、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扩增,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

食品中常见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以通过PCR技术进行检测。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指定性高、灵敏度高,但也需要特定的PCR仪器和试剂,而且复杂度较高,适用性有限。

1、抽样很多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结果并不准确,主要是由于抽样、样品处理、分析方法的误差。

因此,抽样是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关键,必须严格控制。

抽样时,应随机选取,避免人为操作干扰。

同时,也要注意样本数量的多少,不能忽略小批量样品。

2、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检测成败的关键。

样品处理应该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样品处理应以保持样品完整度和减少微生物的繁殖为前提。

如果样品偏大,可以进行细碎,但不能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如较高的温度等操作会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因此要注意操作的程序和强度。

3、检测方法的优化检测方法的优化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保证。

除了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外,还应根据检测的微生物类型和样品性质,确定最佳的催化剂种类和配比,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度。

此外,还应注意相应的温度、时间和其他检测参数的选择,以保证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
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这一条就明确地规定了食品的卫生要求。
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卫生学意义:
可作为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标志(或食品清洁
状态的标志)。
预测食品贮存期限(保质期)。 食品中细菌总数还能反映食品的新鲜程度、是否发
生变质。
细菌:
PCA 36±1℃
霉菌、酵母:
48h
PDA或孟加拉红培养基 28±1℃ 5d
菌落总数的测定
--平板菌落计数法程序
被检样品
用生理盐水进行无菌稀释,做成几 个适当稀释倍数的悬液 选择2~3个适当稀释度悬液各1ml,加入无菌空培养皿 内,每个稀释度做2~3个培养皿 每个培养皿中倾注约15ml熔化并冷却到46℃ 左右的平板 计数琼脂培养基,冷却后,于37℃培养48h
菌体细胞数(cfu/ml)=小格内平均菌体细胞数×400×104×稀释倍数
特点
操作简便、快速,可在十分钟内得到结果。
待测标本未经火焰固定杀死细胞,故所测 结果为活菌数。
此法适用于计数单细胞的酵母菌。
二、平皿菌落总数测定法(SPC)
平皿菌落总数测定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活菌计数法,
也是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的公认可行的方法,因此又 称标准平皿活菌计数法。
三种染料:
美蓝:
美蓝(蓝色)
无色
粉红色或无色
刃天青:刃天青(蓝色)
红四氮唑(TTC): 红四氮唑(无色)

粉色或红色
美蓝:美蓝(蓝色)
无色
美蓝还原试验表
美蓝褪色时间 估计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鲜乳的质量
20min内
20min至2h 2h至5.5h 5.5h以上
20 000 000以上
特别适用于检测食品内含菌量较少的样品
MPN的缺点:
需要大量的玻璃器皿
不能观察微生物菌落形态
要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
所得结果不如SPC方法准确
四、还原试验法
一种估计活性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原理:
微生物细胞在进行生物代谢的氧化还原过程中, 有的被氧化,有的被还原,测定还原能力即可推 测样品内的菌数。 某些指示剂和色素可反映这个变化,这些成分的 还原时间同细菌数量成反比。
菌落总数: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基基、
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克(毫
升)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只包括一群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不等于
细菌总数。(只等于活菌总数)
CFU:菌落形成单位
国标(GB)规定:
在需氧条件下:
菌落计数 报告结果
涂布平板法
先倒平板,待其凝固后,吸取0.1ml稀
释液于平板表面上,用无菌玻璃刮铲 在整个平板上均匀涂布,培养观察。
涂布法的优缺点
可检测到热敏性菌株
菌落形态比较明显
更适合于严格的好氧菌 没有倾注法简便,易造成机械损伤
三、最近似数测定法 (most probable number
五、浊度测量法
原理
利用浊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液中微
生物的生长量。当某一波长的光线通过混 浊的液体后,光的强度被减弱。因为菌体 不透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菌悬液中单 细胞的数量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
当细菌浓度达到107个/ml时,培养基会浑浊
阳性管数 0.10 0 0 0.01 0 0 0.001 0 1 MPN <3.0 3.0
95%可信限 下限 0.15 上限 9.5 9.6
1 3
0 3
0 3
3.6 >1100
0.17 420
18 -
MPN的优点:
操作简便 与SPC相比,相似率较高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可检测特殊微生物菌群
MPN)
对未知样品做连续的10倍稀释,选择3个连
续的10倍稀释液,每种稀释液接种3管(5管)
装有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根据实验结果查 MPN检索表,得到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月 桂 基 硫 酸 盐 胰 蛋 白 培 养 基
根据经确证后的对应浓度阳性管数查MPN表
MPN:最可能数,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
一、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MC)
1、直接涂片计数法
(1)操作方法
将0.01mL经适当稀释的样品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的1cm2面积的方格 内,经干燥、固定、革兰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在计数前先用物镜测微尺测出油镜视野的直径,再观察计算10~15 个视野的细菌总数,求出平均数。
X 104 B个/g(mL) 菌数 2 3.14 r
第十三章 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 检测技术与指示菌类
一、食品中的菌数检测技术及其新进展
二、指示菌类
三、其他菌类数量的检测方法
第一节 食品中的菌数检测方法及其新进展
一、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二、平皿菌落总数测定法 三、最近似数测定法 四、还原试验法
五、其它方法
食品的卫生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条指出:“食
r——显微镜油镜视野的半径(mm) B——稀释倍数
(2)特点
操作简便、快捷 不能区分活菌与死菌,计数结果偏高,
只适用于菌数较高的样品
只适用于计数单细胞的细菌
2、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将适当稀释的样品注入血球板的计数室中。由于 计数室的容积是已知的( 0.1mm 3 ),计算一定微 小体积内的菌数,即可计算出每克或每毫升样品 中的菌数。
~ 400万 ~ 2 000万
大于2 000万
红四氮唑(TTC):红四氮唑(无色)

粉色或红色
显色状态判断标准
显色状态 判 断
未显色者 桃红色-红色 微红色者
阳 阴
性 性
可疑
应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优、缺点:
应用:
乳品工业上原料乳中的微生物检测
优点:
简便、快捷、经济
缺点:
所得结果不够准确
不适用于含有还原性酶的食品
4 000 000~20 000 000 500 000 ~ 4 000 000 500 000以下
很差
差~较差
一般~较好 ~好
很好
刃天青:刃天青(蓝色)

粉红色或 无色
韧天青还原试验表
乳的颜色 级别 1 2 3 4 鲜乳的质量 经20min 良好 合格 不好 很坏 青蓝色 青蓝色 青蓝色或粉蓝色 白色 经60min 青蓝色 蓝紫色 粉红色 白色 50 400 相当于每毫升牛乳 中的细菌总数 小于50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