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案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2课时服务社会

1.知识目标:

懂得服务社会的意义;掌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了解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及参加公益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

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自觉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重点:

(1)懂得服务社会的意义。

(2)掌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

2.难点:

日常生活中将服务社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社会的温馨和谐,人间的美好,需要每个人服务社会、奉献爱心。那么,服务社会有什么意义?我们应怎样服务社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有明确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奉献助我成长

活动一:观察教材第80页“运用你的经验”中的四幅图片及内容

探究:(1)图片中的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2)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提示:(1)都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2)献血、义务卖报、探访敬老院老人等。

感受:参加这些活动,付出了辛苦和汗水,但也发自内心地高兴,增强了劳动意识与能力,更加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使学生明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你我身边,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能够做到。

活动二: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关爱他人。

材料二:党勇,潍坊市某福利院孤儿。他身患癌症,但他不沉沦,不自弃,顽强与病魔做斗争。为回报社会,他提出捐献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他人,使生命得以延伸。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了“党勇爱心捐助中心”组织的“爱心传递”活动。

探究:(1)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你我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深深的启迪……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被感动的原因。

(2)感动之余,请回答:你曾经做过或打算做一件什么事情给人们带来感动?

提示:(1)①他们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高尚品格让人感动。②他们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现人生价值的做法让人感动。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他们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了自身的价值。③他们传递爱心,感召后人的亲社会示范效应令人感动。爱心群体不断壮大,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使爱的暖流温暖了全社会。

(2)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回答即可。

设计意图:设计此活动的目的在于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美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目标导学二:奉献社会我践行

活动三:阅读图文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最公益,最青春,志愿有你更精彩!”2014年12月25日上午,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一周年之际,近2000名青年志愿者在校园学生宿舍区开展“最公益”志愿嘉年华活动,号召更多青年大学生关注并投身志愿服务。

材料三:杨善洲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不要分文报酬,只肯接受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走了不知多少路,吃了不知多少苦,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超过87%,修建了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探究:(1)你知道材料一是什么标识吗?

(2)看了材料二的报道之后,你校准备围绕公益活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并向同学们宣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1)中国青年志愿者标识。

(2)主题: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我奉献、我快乐等。

意义:①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②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3)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活动四: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要求从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角度策划)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社会责任感,承担社会责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四、板书设计

服务社会?????奉献助我成长?????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奉献社会我践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2课时 服务社会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绚丽人生

(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思考: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银鸽”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灌输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有橘子等食物,真的很开心,特别感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兴致更加高涨,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思考: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

教师讲述:这位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目标导学三: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二)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活动三:参加公益我能行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目标导学四: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活动四:传递正能量

(展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6感动中国人物3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6感动中国人物6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2016感动中国人物7梁益建:推诚结仁爱

【人物事迹】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并建立爱心基金,帮助更多人。

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人物事迹】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思考:这些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