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

个 月 阳 光 下 的 享 乐 ,这
就是蝉的生活。 ”蝉 的 一
生 是 艰 难 的 历 程 , 它 的
间 , 知 是 谁 的 一 声 清 脆 的 悠 长低 鸣 , 拉 开 了一 不 就
天 的 演 唱 帷 幕 。 一 蝉 唱 , 百 蝉 和 , 大 家呼 朋 引 伴 ,
似 潺 潺 溪 水 缓 流 ,让 人 感 到 清 澈 明 净 。 到 了午 后 , 日影 移 动 ,蝉 朝 着 最 亮 最 热 的 方 向 唱 得 更 欢 了 , 妙 动 听 的 蝉 音 不 断 地 在 人 们 的 美
让彩 云 之 南更秘
千 百 年 来 ,蝉 就 一 直 这 样 在 人 们 耳 边 鸣 叫 ,
“ 了” “ 了 ” … … ,仿 佛 在 诉 说 它 们 早 已知 道 知 、 知
了 生 命 的 来 之 不 易 。 因 此 ,要 在 时 日不 多 的 光 阴
里 ,它 们 要 尽 力 、尽 心 、 尽 情 地 演 唱 , 酣 畅 淋 漓 地
起 彼 伏 绵 绵 不 绝 的 蝉 声 中 ,蔬 菜 开 花 、瓜 果 飘 香 ,
西 部 高 原 是 鲜 活 的
滇 耋丝 猴
口湖 冰
西 部 高 原 的 生 命 是 坚 韧 的
以 孤 独 的 方 式 传 递 着 团 队 的 精 神
相 互 爱 抚 互 递 松 罗 互 梳 毛 发
渲 染着 关于 生命 的 本征
风 听 暮 蝉 。 黄 昏 时 ,暮 ”
影 , 可 随 时 听 到 它 们 炽 烈 的 呜 叫 声 ,正 如 作 家郁 并
达 夫在 《 都 的秋 》 中所 描 写的 那样 :“ 故 简直 像 是
家 家 户 户 都 养 在 家 里 的 家 虫 。 ” 乡村 的 多 半 时 间 是 沉 浸 在 静 谧 之 中 , 没 有
保护滇金丝猴的有效措施

保护滇金丝猴的有效措施保护滇金丝猴的有效措施引言: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一种生活在中国云南的特殊猴种。
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猎捕和森林逐渐退化等因素,滇金丝猴的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采取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保护滇金丝猴的措施,并对其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行评估。
一、保护滇金丝猴的栖息地1. 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划定保护区域并限制人类活动,可以减少对滇金丝猴栖息地的破坏,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
2. 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由于滇金丝猴依赖森林的食物和栖息地,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于保护滇金丝猴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森林恢复计划,包括植树造林、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等措施,可以为滇金丝猴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安全的栖息地。
二、加强保护工作1.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打击非法猎捕和走私滇金丝猴的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制止滇金丝猴非法交易行为。
2.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滇金丝猴数量和分布的监测体系,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掌握滇金丝猴的种群状况和栖息地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加强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1. 科学研究加强对滇金丝猴的科学研究,包括行为习性、繁殖生态和种群遗传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滇金丝猴的生态需求和生活习性,为其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公众教育通过开展滇金丝猴保护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滇金丝猴保护的认知和关注度。
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教育,倡导保护滇金丝猴的意识和行动,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
四、加强国际合作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物种,但其保护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与国际保护组织的合作,分享保护经验和技术,获取国际资源和支持,推动滇金丝猴保护工作的开展。
结论:保护滇金丝猴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加强栖息地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地保护滇金丝猴这一珍稀物种。
对滇金丝猴的保护措施

对滇金丝猴的保护措施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
由于生境破坏、非法狩猎等原因,滇金丝猴的数量逐渐减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了保护滇金丝猴,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滇金丝猴的生境,国家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禁止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破坏生境的行为。
同时,加强巡逻和监测,防止非法狩猎和捕捉滇金丝猴。
二、加强科学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滇金丝猴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加强对滇金丝猴的科学研究,掌握其数量、分布、繁殖等情况,为制定更好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滇金丝猴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滇金丝猴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减少非法狩猎和捕捉滇金丝猴的行为。
同时,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提高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但其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滇金丝猴及其生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保护滇金丝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加强保护措施,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才能让滇金丝猴在未来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守望秦岭金丝猴观后感

守望秦岭金丝猴观后感秦岭,素有“天然动物园”之美誉。
这片神秘的山脉,是中国西部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之一。
在秦岭,有许多珍稀动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金丝猴了。
金丝猴是中国著名的特有物种之一,它们生活在秦岭的高山森林中,是秦岭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
它们的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群体结构、食性、栖息地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研究这一特有物种和野生动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的经典样例。
在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我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些可爱的金丝猴们,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当我踏上秦岭的土地,我就被它的气息所吸引。
这里的空气清新,山峦叠嶂,树木葱茏,鲜花盛开,处处洋溢着一种自然的生机。
在通往金丝猴的栖息地的路上,我穿越了青葱的山林,跋涉了陡峭的山路。
最终,我来到了一个林间小空地,隐约能够听到一些猴子的叫声。
我紧张地屏住呼吸,用独特的方法来呼唤这些金丝猴。
慢慢地,远处传来了金丝猴们的吃吃的声音,我随着声音朝山上靠拢,终于看到了它们。
金丝猴们在树间跳跃、吃食,它们活泼可爱,非常有趣。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打扰了这些可爱的生灵们。
这一刻,我深深地被这片阳光普照、绿树环抱的天然保护区所感染,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自然界的伟大与尊严。
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非常有限。
在秦岭,他们的生活环境也面临许多危机。
除了受到野生动物非法猎捕的威胁外,其栖息地的破坏、人为干扰等也成为了他们的威胁。
一位当地的导游告诉我,目前在秦岭地区,当地政府、保护机构和NGO正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希望能够加强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保护好这片自然环境,让金丝猴们安居乐业,也让更多人关注和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物。
在守望金丝猴的过程中,我不禁深深地反思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占有、利用与保护的问题。
过去的几十年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滥伐滥砍、过度放牧等行为已经导致许多生物灭绝或濒临灭绝,自然环境也遭受了无法估量的伤害。
人与猴的旷世传奇——记滇金丝猴守护者、云南僳僳族农民张志明

人与猴的旷世传奇——记滇金丝猴守护者、云南僳僳族农民张志明作者:暂无来源:《绿色中国(B版)》 2014年第9期文/王琳琳摄/龙勇诚清晨,美丽的老君山还在沉睡。
白色的阳光照耀起伏的群山,清新的空气穿透浓密的原始森林。
在郁郁葱葱的森林深处,有一个人早早地起床了。
这个木板拼接的简陋小木屋是他每天休息的住处,他简单地洗了把脸,吃了早饭,拿起那把常用的砍柴刀别在腰间,走入了渐渐苏醒的大山。
矮小的他灵活地在大山中爬上爬下,碰到杂乱生长的挡住去路的枝杈,就拿起那把手柄被摸得光滑的砍柴刀,轻轻砍去。
他每天奔走守护的对象在大山的更深处,它们在哪里,他就奔向哪里,已经走了整整20 多年。
从它们的习性到它们的种群,他熟悉它们就像熟悉每一座山峰。
在信息闭塞的大山深处,他的名字,伴着他的工作,漫过了每一道沟梁,被人亲切地称为“滇金丝猴的守护神”。
他就是云南省丽江市老君山地区玉龙县石头乡利苴村的傈僳族农民张志明。
今年已经62岁,从曾经的猎人到如今的保护者,他与滇金丝猴之间演绎了一场人与猴的旷世传奇。
救赎与神圣云南丽江的老君山,风光旖旎,恬淡静谧,是片上天护佑的福地。
雪山高插云霄,淡妆素裹,晶莹剔透。
森林原始古朴,树冠高大挺拔,林木浓密。
时有雄鹰划过天际,鸟儿幽鸣深谷。
在这片浓密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猴子,又名黑白仰鼻猴、黑金丝猴、云南仰鼻猴、黑仰鼻猴,多分布在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分水岭——白马雪山与老君山一带,体重可达40 多公斤,对了解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目前全国范围内,滇金丝猴共有15 群约3000 只。
而在老君山方圆百余里的土地上,就生活着占现有数量1/10 的滇金丝猴。
在过去的20 多年间,这里的滇金丝猴从初期的100 多只增长到目前的约340 只,每年种群增长量稳定在5% ~ 10% 之间。
这一切,都离不开张志明的付出和努力。
金丝猴的保护

⾦丝猴的保护保护滇⾦丝猴的对策滇⾦丝猴虽名为"⾦丝猴",实际并⽆⾦黄⾊的⽑。
⾝体较川⾦丝猴稍⼤,体长740-830mm,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mm,但⽐较粗⼤。
⾝体背⾯、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灰⿊⾊。
在背⾯并具有灰⽩⾊的稀疏长⽑。
颈侧、腹⾯、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虽名为“⾦丝猴”,实际并⽆⾦黄⾊的⽑。
⾝体较川⾦丝猴稍⼤,体长740-830mm,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mm,但⽐较粗⼤。
⾝体背⾯、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灰⿊⾊。
在背⾯并具有灰⽩⾊的稀疏长⽑。
颈侧、腹⾯、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滇⾦丝猴头顶有尖形⿊⾊冠⽑,雌性个体较雄性⼩。
眼周和吻⿐部青灰⾊或⾁粉⾊,⿐端深蓝⾊。
⽑⾊⽐较单调,背、体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棕灰、灰⿊⾊,⽑长达23厘⽶;喉、颈、上肢内侧、臀部为⽩⾊,胸部乳⽩,腹部橘黄⾊。
滇⾦丝猴绝⼤多数现⽣灵长类都⽣活在被⼈们称为动植物王国的热带⾬林之中。
那⾥⽓候温暖、⾷物丰富,⼤⾃然为它们的⽣存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
因此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提到灵长类,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四季常绿的热带⾬林上。
可是,在我国滇藏交界处的雪⼭峻岭之颠的⾼寒森林中,却⽣活着⼀种罕为⼈知的珍稀灵长类。
这就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奇—滇⾦丝猴。
它们具有⼀张最像⼈的脸,⾯宠⽩⾥透红,再配上它那令当代妇⼥追求的美丽红唇,堪称世间最美的动物之⼀。
此外,它是地球上最⼤的猴⼦,体重可达三⼗来公⽄,且⽣态⾏为极为特殊,终年⽣活在冰川雪线附近的⾼⼭针叶林带之中,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不下到较低海拔地带以逃避极度寒冷和⾷物短缺等恶劣⾃然环境因素,对农作物也总是“秋毫⽆犯”,因⽽是灵长类中最有趣的物种之⼀。
在动物系统分类上,它⾪属于灵长⽬、猴科、⾦丝猴属。
该属是现⽣灵长类中极为引⼈注⽬的⼀个类群。
它在系统发育上处于旧⼤陆猴与猿之间的特殊分类地位。
故⾦丝猴研究对于⼈们认识和了解⼈类⾃⾝的进化历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具有极⾼的学术研究价值。
【精品】滇金丝猴资料

滇金丝猴属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不向水平方向迁移,只在栖息的环境中作垂直移动。
群栖生活,每个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为活动单位。
最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在灵长类中,如此庞大的群体亦属罕见。
历史演化仰鼻猴属发生在距今100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的中国秦岭地区,一般认为金丝猴的起源与欧亚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时期的中猴(一种古老的疣猴)和来自子欧洲的Doliehcpithecus有关。
历史演化仰鼻猴属发生在距今100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的中国秦岭地区,一般认为金丝猴的起源与欧亚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时期的中猴(一种古老的疣猴)和来自子欧洲的Doliehcpithecus有关。
历史演化仰鼻猴属发生在距今100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的中国秦岭地区,一般认为金丝猴的起源与欧亚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时期的中猴(一种古老的疣猴)和来自子欧洲的Doliehcpithecus有关。
历史演化仰鼻猴属发生在距今100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的中国秦岭地区,一般认为金丝猴的起源与欧亚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时期的中猴(一种古老的疣猴)和来自子欧洲的Doliehcpithecus有关。
历史演化仰鼻猴属发生在距今100紧,黔金丝猴相对较原始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的中国秦岭地区,一般认为金丝猴的起源与欧亚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时期的中猴(一种古老的疣猴)和来自子欧洲的Doliehcpithecus有关。
金丝猴的进化树关于仰鼻猴属内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观察到人工饲养下互配可育,认为应该是一个种的四个亚种。
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时,仰鼻猴最早是分布在横断山脉的一个种,后来由于地质变化发生生殖隔离而演化出4个种,这种隔离发生于2.5万年前,由于隔离的时间较短,这些中并不是完全种。
依照不同的生态特点,进入高海拔生存的滇金丝猴称为进化上先进种,而越南金丝猴相对最原始,川金丝猴与黔金丝猴亲缘较。
金丝猴的保护

保护滇金丝猴的对策滇金丝猴虽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
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740-830mm,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mm,但比较粗大。
身体背面、侧面、四肢外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
在背面并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
颈侧、腹面、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虽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
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740-830mm,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mm,但比较粗大。
身体背面、侧面、四肢外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
在背面并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
颈侧、腹面、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滇金丝猴头顶有尖形黑色冠毛,雌性个体较雄性小。
眼周和吻鼻部青灰色或肉粉色,鼻端深蓝色。
毛色比较单调,背、体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棕灰、灰黑色,毛长达23厘米;喉、颈、上肢内侧、臀部为白色,胸部乳白,腹部橘黄色。
滇金丝猴绝大多数现生灵长类都生活在被人们称为动植物王国的热带雨林之中。
那里气候温暖、食物丰富,大自然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
因此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一提到灵长类,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四季常绿的热带雨林上。
可是,在我国滇藏交界处的雪山峻岭之颠的高寒森林中,却生活着一种罕为人知的珍稀灵长类。
这就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奇—滇金丝猴。
它们具有一张最像人的脸,面宠白里透红,再配上它那令当代妇女追求的美丽红唇,堪称世间最美的动物之一。
此外,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猴子,体重可达三十来公斤,且生态行为极为特殊,终年生活在冰川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带之中,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不下到较低海拔地带以逃避极度寒冷和食物短缺等恶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作物也总是“秋毫无犯”,因而是灵长类中最有趣的物种之一。
在动物系统分类上,它隶属于灵长目、猴科、金丝猴属。
该属是现生灵长类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类群。
它在系统发育上处于旧大陆猴与猿之间的特殊分类地位。
故金丝猴研究对于人们认识和了解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的滇金丝猴 自然保护区
一个滇金丝猴的 家庭故事
最大的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白马雪山
断手 大个子
肉瘤
丹巴
红脸பைடு நூலகம்
丹巴
白脸
家庭故事
红点
联合国
30年“猴爸”专注护猴
老君山滇金丝猴的贴心保镖
白马雪山猴年“猴”丁兴旺
滇金丝猴有了“家庭档案”
30年“猴爸”专注护猴 老君山滇金丝猴的贴心保镖 白马雪山猴年“猴”丁兴旺 滇金丝猴有了“家庭档案”
封面
目录 可爱的精
灵 生存现状 保护计划 护猴小故
事
主编:玲梅 文字编辑:玲梅 美术编辑:玲梅 主办:动物保护编辑部 出版:动物保护出版社 邮编:650000 邮发代号:11-111 刊号:ISBN 9-99999 邮箱:112233099@ 网址: /u/3893384821 微信公众号:dian-jin-si-hou
每天清晨,中国 TNC(大自然保护 协会)的项目人员
和老君山滇金丝 猴巡护队员们都
会身背睡袋、干 粮和水壶,开始深 山巡护。
片尾
如果 7我90 现在 保护据野悉生这,动世全物界球,上有从只剩下做多人起种类,野,从人生类动还物能濒支临做撑灭起多绝!久。?
封底
主办:动物保护小组 主编:玲梅 封面封底设计:玲梅 责任编辑:玲梅
滇金丝猴在中国仅 分布在喜马拉雅山 南缘横断山系的云 岭山脉当中,澜沧 江和金沙江之间一 个狭小地域 。地带 狭窄,仅在中国的 云南西北、西藏东 南的高山林地有分 布。
你知道我国有哪几种金丝猴?
滇
金
川
丝
金
黔
猴
丝
金
猴
丝
猴
滇 猜一猜下列三只金丝猴,哪只是 金丝猴?
(单击图片确认)
猜一猜哪只是滇金丝 猴?
可爱的精灵 生存现状 保护计划
护猴小故事
雪山上可爱的精灵
外形特征 生活习惯 分布范围 品种分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惯 分布范围
品种分类
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我国所特有,也 是世界25种顶级濒危的灵长类之一。它们具有一张最像人的 脸,面宠白里透红,再配上它那令当代妇女追求的美丽红唇, 堪称世间最美的动物之一。
生效年代 1997 1996 1989 1996
最大的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一个滇金丝猴的家庭故事
1983年建立了第一个滇 金丝猴保护区:云南白马雪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而 拉开了对这一珍稀濒危动物 的保护行动序幕。在各种保 护措施中,利用影像宣教国 家法规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 义成为重点。据近些年的统 计,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有 所上升。
目前,滇金丝猴全球总数不到3500只。 尚未制定出具有总体指导意义的保护行动计划。 有些猴群“溢出”保护区的现象严重。 对猴群的管护还十分粗放。 栖息地破碎化严重。 科研投入太少。
濒危告急
濒危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