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复配技术
农药复配

1、阿维+丁醚脲,防治小菜娥2、阿维+毒死蜱,可用于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果树卷叶蛾、地下害虫3、防治世代重叠的稻纵卷叶螟建议使用配方:30-40ml毫升阿维+60-80ml毫升毒死蜱,20-30ml甲维盐+60-80ml 毒死蜱兑水45公斤使用,还可以用氟+毒配方的产品80-100毫升4、丁硫+吡虫林,抗性蚜虫、蓟马5、乐果+吡虫啉防治蚜虫成本低,效果好6、阿维+丙溴磷、阿维+毒死蜱、阿维+氟铃脲(稻纵严重发生),防治稻纵效果都不错,如果钻心虫一起治加点三唑磷应该不错7、甲维盐+三唑磷,防治螟虫8、丙溴磷+甲维盐,阿维+毒死蜱,防治水稻钻心虫,稻纵一起打,速效+持效9、阿维+三唑磷,广普杀虫10、2%含量阿维+40%毒死蜱按1:1的比例混用,防治线虫一亩地1公斤,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持效期比使用单剂要长很多能达到90多天11、毒死蜱+功夫,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好12、吗啉胍乙酸铜+复效酚钠复配(4天内喷施两次),防治蔬菜病毒病效果显著!13、多菌灵+密霉安+有机硅复配,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14、安打+阿维+灭多威,防治蔬菜小菜蛾,水稻稻纵15、90%杀虫单100g+80%氟虫腈2g,稻虫基本能通杀。
成本低,持效期20天以上16、啶虫脒+氟虫腈防治跳甲17、阿维+吡虫啉,防治蓟马阿维含量可适当提高,建议做成悬浮剂18、阿维+丁醚脲,防治小菜蛾,建议做成悬浮剂,可有效规避丁醚脲的药害19、立安+百草枯,防除各种杂草,加速除草剂的分解和药效,并且对土壤不残留任何药害20、啶虫咪+达螨灵,防治白粉虱,时间可以延长到10天左右21、凯润+苯醚甲环唑防治草莓苗期炭疽病效果达到80%22、丁醚脲+阿维+高氯,防治小菜蛾红蜘蛛23、腚虫咪+有机硅,防治蚜虫,不分天气时间,不分农作物,成本不高效果很好24、三氯异氰尿酸+复效粉纳,不分农作物,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效果都很好25、甲维盐+氟铃脲,防治稻纵26、啶虫咪+烯啶虫胺,防治烟粉虱效果不错27、井冈霉素+丙环唑,防治水稻纹枯病,价格便宜效果挺好28、丁硫克百威+仲丁威,防治稻飞虱29、多菌灵+丙环唑3:1配比,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颍枯病等30、阿维+灭多威,防治稻纵,速效效果也好.31、烯啶虫胺+毒死蜱,防治稻纵、飞虱32、烯酰吗啉锰锌+乙瞵铝,防治霜霉病特效33、啶虫脒+哒螨灵,防治跳甲不错34、啶虫咪+联苯菊酯,防治白粉虱、蚜虫、蓟马、叶蝉速效性高持效期长35、功夫+吡虫啉,防治小麦蚜虫36、咪酰胺+异菌脲,防治炭疽病,花腐病,叶斑病类,在果树上使用还可防治果实储藏期病害37、阿维+哒螨灵,防治蜘蛛的虫和卵38、甲维盐+杀虫单防治钻心虫、甜菜夜蛾39、毒死蜱+高氯,防治绵蚜和桃小食心虫40、毒死蜱+高氯,防治地下害虫《只是不要用在瓜苗和莴笋苗上》41、48%毒死蜱500ml+4.5%高氯500ml,防治韭蛆42、多菌灵+氢氧化铜,防治西瓜枯萎、棉花枯萎立枯43、硫丹+乙虫晴,防治褐飞虱44、氧化乐果+啶虫咪,防治蚜虫45、阿维菌素+辛硫磷,防治根线虫46、阿维+吡虫啉、阿维+三唑磷,防治水稻卷叶螟47、代森锰锌+多菌灵2:1配比,防治叶枯病、菌核病,增效显著48、乙蒜素+恶霉灵,防治棉花枯黄萎病49、阿维+氯氰菊酯(高氯),防治棉铃虫、蓟马50、百草枯+精喹禾灵,防除单叶杂草51、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螟虫52、阿维+丁醚脲,防治稻纵卷叶螟53、百菌清+多菌灵5:1配比,二者混配具有增效,广谱,兼有保护治疗作用,防治花生褐斑病等多种病害54、代森锰锌+喹啉铜2:1配比,防治多种作物霜霉病,疫病55、吡虫啉+丁硫克百威,防治稻飞虱56、甲维盐+毒死蜱、水胺硫磷+毒死蜱、阿维+毒死蜱、丙溴磷+毒死蜱、毒死蜱+三唑磷、三氟氯氰菊酯+毒死蜱,防治果树卷叶蛾57、毒死蜱加辛硫磷,防治棉铃虫和地下害虫58、吡虫啉+三氟氯氰菊酯,防治小麦蚜虫、粘虫麦叶峰59、阿维+甲维盐,防治长江以南稻纵卷叶螟60、速效类:61、毒死蜱异丙威速灭威仲丁威混灭威噻异乳油敌敌畏烯啶虫胺等持效类:氯噻啉噻虫啉噻虫嗪吡蚜酮噻嗪酮等。
养殖技术-农药复配知识

一、农药混用次序:
1、农药混配顺序要准确,叶面肥与农药等混配的顺序通常为:微肥、水溶肥、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乳油依次加入(原则上农药混配不要超过三种),每加入一种即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再加入下一种。
2、先加水后加药,进行二次稀释混配时,建议先在喷雾器中加入大半桶水,加入第一种农药后混匀。然后,将剩下的农药用一个塑料瓶先进行稀释,稀释好后倒入喷雾器中,混匀,以此类推(想药效好,就千万别偷懒)。
不同剂型之间,如可湿性粉剂、乳油、浓乳剂、胶悬剂、水溶剂等以水为介质的液剂则不宜任意混用。
2、不引起化学变化
①包括许多药剂不能与碱性或酸性农药混用,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碱性条件下,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福美双、代森环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杀菌剂易发生水解或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原有结构。
②在酸性条件下,24-D钠盐、2甲4氯钠盐、双甲脒等也会分解,因而降低药效。
3、无论混配什么药剂都应该注意“现配现用、不宜久放”。药液虽然在刚配时没有反应,但不代表可以随意久置,否则容易产生缓慢反应,使药效逐步降低。
二、农药混用原则
1、不同毒杀机制的农药混用
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混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2、不同毒杀作用的农药混用
杀虫剂有触杀、胃毒、熏蒸、内吸等作用方式,杀菌剂有保护、治疗、内吸等作用方式,如果将这些具有不同防治作用的药剂混用,可以互相补充,会产生很好的防治效果。
3、作用于不同虫态的杀虫剂混用
作用于不同虫态的杀虫剂混用可以杀灭田间的各种虫态的害虫,杀虫彻底,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4、具有不同时效的农药混用
农药有的种类速效性防治效果好,但持效期短;有的速效性防效虽差,但作用时间长。这样的农药混用,不但施药后防效好,而且还可起到长期防治的作用。
农药复配秘方大集锦

吡虫啉+噻嗪酮2:21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2:7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1:9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1:4稻飞虱、粉虱;吡虫啉+毒死蜱1:11菜青虫、蚜虫、稻纵卷叶螟、飞虱;吡虫啉+三唑磷3:37飞虱、二化螟、三化螟;吡虫啉+三唑磷3:47三化螟、飞虱;吡虫啉+杀虫单1:29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二化螟;吡虫啉+仲丁威1:19稻飞虱、蚜虫;吡虫啉+异丙威1:4飞虱;吡虫啉+敌敌畏1:20飞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39:1茶小绿叶蝉、蚜虫、蓟马、白粉虱、梨木虱、稻飞虱、白蚁、黄条跳甲;敌敌畏+毒死蜱6:1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敌百虫+毒死蜱1:1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敌百虫+三唑磷5:1三化螟;敌百虫+乙酰甲胺磷2:3稻纵卷叶螟;毒死蜱+噻嗪酮3:2飞虱;毒死蜱+三唑磷1:4二化螟、三化螟;毒死蜱+辛硫磷1:4韭蛆、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毒死蜱+异丙威3:10稻飞虱、二化螟;阿维菌素+毒死蜱1:169二化螟、斑潜蝇、小菜蛾;阿维菌素+杀虫单1:50稻纵卷叶螟;阿维菌素+三唑磷1:84三化螟、二化螟;阿维菌素+三唑磷1:84二化螟;丙溴磷+辛硫磷6:19稻纵卷叶螟、小菜蛾;三唑磷+辛硫磷1:1二化螟;噻嗪酮+杀虫单1:4稻纵卷叶螟、飞虱、二化螟;噻嗪酮+杀虫单2:3飞虱。
一、常用蔬菜杀虫剂混用配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1:4小菜蛾、菜青虫;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1:14美洲斑潜蝇、梨木虱、小菜蛾;阿维菌素+吡虫啉9:20蚜虫、小菜蛾;阿维菌素+毒死蜱1:99小菜蛾;阿维菌素+辛硫磷1:49小菜蛾;阿维菌素+氟铃脲2:23小菜蛾、菜青虫;阿维菌素+灭幼脲1:99甜菜夜蛾;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0.2:100亿活芽孢/克小菜蛾;高效氯氰菊脂+辛硫磷1:9棉铃虫、菜青虫;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2:123棉铃虫、菜青虫;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3:22菜青虫、蚜虫;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15:1甜菜夜蛾;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13:2蚜虫;氟铃脲+高效氟氰菊酯2:3甜菜夜蛾;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3:2介壳虫、蚜虫、橄榄星室木虱;吡虫啉+辛硫磷1:24蚜虫、飞虱;毒死蜱+辛硫磷2:3黄条跳甲;毒死蜱+氟铃脲17:3小菜蛾;毒死蜱+甲维盐60:1小菜蛾、甜菜夜蛾;毒死蜱+溴氰菊酯19:1菜青虫、蚜虫;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9:1菜青虫;虫酰肼+毒死蜱1:4斜纹夜蛾;虫酰肼+甲维盐50:1甜菜夜蛾、小菜蛾;氟铃脲+甲维盐10:1甜菜夜蛾;敌敌畏+毒死蜱3:1斑潜蝇、菜青虫;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39:1茶小绿叶蝉、白粉虱、蚜虫、蓟马;甲维盐+辛硫磷1:100小菜蛾;除虫脲+辛硫磷1:19菜青虫;氰戊菊酯+辛硫磷9:91菜青虫;甲氰菊酯+辛硫磷1:9菜青虫;丙溴磷+辛硫磷1:4棉铃虫、小菜蛾;氯氰菊酯+马拉硫磷1:9菜青虫。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复配农药是指将两种或更多种农药混合使用,以达到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效果。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优选组分选择、剂型设计、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估等多个方面。
首先,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需要进行优选组分选择。
选择合适的农药组分是复配农药研究的核心。
通常需要考虑农药的类别、用途、作用机制、能力和相互作用等因素。
可以通过文献调研、实验筛选和采用模型进行预测等方式,筛选出适合复配的农药组分。
其次,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需要进行剂型设计。
剂型设计包括农药组分的配比、配伍稳定性的研究以及剂型的选择等。
需要考虑到不同农药组分之间的相溶性、稳定性以及配伍后的生物活性等因素。
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热力学模拟、机理研究和配伍筛选等方法,进行合适的剂型设计。
第三,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需要进行药效评价。
药效评价是衡量复配农药石灰效果的重要依据。
可以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等手段,对复配农药在不同病虫害种类和程度下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控制其他不确定因素,如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
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
最后,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
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对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评估。
需要通过无机溶剂残留检测、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生态毒性试验、残留分析等方法,评估复配农药的潜在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通过食品安全评估,检测农产品中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总的来说,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需要进行优选组分选择、剂型设计、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估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提高复配农药的综合效果,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复配农药的安全性评估,确保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农药复配(网上的)

最近在网上看到的,觉得不错就整理下来了!1功夫+吡虫啉或啶虫脒,速效控制绿盲蝽2阿维+44%丙氯,在水稻上使用效果非常好3乙羧氟草眯加百草枯定向喷雾夏玉米各种杂草特棒4甲维虫+酰肼在水稻上用5吡虫啉和灭多威的复配剂逐渐代替的单剂吡虫啉6吡虫啉+白糖。
治黄瓜白粉虱效果很好,成本低。
,7功夫+丙溴磷的配方好针对稻纵、吊丝虫、黑头虫等特效8甲维盐加辛硫磷防治稻纵卷叶螟9甲维杀虫单+水胺硫磷对水稻的各种病虫害10毒死蜱+三唑磷防治卷叶螟效果好11功夫+三唑磷。
稻纵,钻心虫全铲!12灭多威+吡虫啉杀蚜虫效果很好13马拉硫磷+吡虫啉打硬壳虫效果不错14氧化乐果+氰戊菊脂杀蚜虫效果不错价格也不高15施保功+朴海恩,防治菜心叶斑效果非常好1618g百菌清+10g甲托(15kg 水)防治黄瓜白粉病17丙嗅磷+氟铃尿打稻种卷叶螟绝对没问题!18甲维盐+丙溴磷,虫螨双杀19打病的!一,20%噻菌酮配海藻碘(经验证枯萎高特效)二,88%水合霉素配98%恶霉灵(高含量)再加海藻碘(个别淋根,经验证药效显著)三,3%中生菌素30克配海藻碘(经证明用各类作物青枯病特效)四,阿维+哒螨灵+苯丁烯,治红白蜘蛛五,菌核净+烯酰玛琳+嘧霉氨,对灰霉病、霜霉病、早晚疫病有疗效2090%杀虫单100克+80%氟虫腈2克稻虫基本能通杀。
成本低,持效期20天以上21甲维盐0.6%加氟铃脲3.4%加氯氰4.5%2000倍打果树食心虫,效果不错22高含量阿维+高含量吡虫啉打梨木虱特效23功夫加吡虫啉防治蚜虫效果不错,速效24丙溴磷+毒死蜱+甲维盐飞虱,稻纵一起25杀虫单+毒死蜱杀生姜钻心虫效果刚刚的!26三唑磷+氟虫腈打二化螟、三化螟27异丙威+噻嗪酮打稻飞虱28哒螨灵+氧乐果打跳甲29阿维+灭蝇胺打潜叶蛾30啶虫眯+敌敌畏,防止黄粉虫效果好31灭多威加马拉硫磷各20毫升一桶水防治棉花盲椿象与棉象甲效果很理想32天王星+吡虫啉茶树和蔬菜害虫33阿维菌素+氟虫双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很好34甲维盐+虫酰馑打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效果不错35阿维水胺搭配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效果很好!1)在有机磷类中,热点品种有毒死蜱、丙溴磷、乐果、马拉硫磷,增长较快的品种有噻唑硫磷、三唑磷、吡唑硫磷、甲基嘧啶磷、丙线磷、丁嘧硫磷。
复配农药的研究方法

• 3从降低使用成本上考虑,应选用价格较低廉 且对有害生物有一定防效的单剂与成本较高的 单剂组对。
• 4 复配农药的单剂的残效期差异要小
• 5不能选择单剂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和存在慢 性毒性等问题的单剂。
1.30
4.64
菊马混剂
LD50(μ /头) 1.1388×10-2
抗性倍数
1
1.2727×10-2 1.3279×10-2
1.12
1.2
13 144.9978
163.2 2.3631×10-1
15.50 4.7024×10-2
4.10
3、克服再猖獗
• 使用复配农药对农田生态中的害虫有较 均衡的药效,虽也杀伤天敌,但只要对 天敌的毒力不大于害虫,就不会导致害 虫和天敌之间的比例失调,另外复配农 药还可抑制某些药剂对繁殖的促进作用, 其机理还有待研究。
18
7
25
杀虫除草混剂
3
3
共计
176
28
5
209
在1992-1996年间,我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注 册登记的农药品种为7711种,其中混剂为 2778种,占总数的36.03%。其中杀虫剂1380 个,除草剂275个,卫生用药319个。
第二节 复配农药研究的方法
• 1、农药复配要有明确合理的目的 • 延缓抗药性,增效、扩大使用范围、降低成本、
• 农药混剂不包括在工艺上难以分离的同系物、 类似物、异构体之间的混合。
30种复配农药方法介绍

30种复配农药方法介绍农友们经常会为田间的害虫绞尽脑汁,不同的药用上去,虫害依然泛滥,或者一段时间又爆发,那是因为针对不同的虫害用药错误了,下面介绍22种复配方法,针对不同虫害而用,效果显著!30种用药复配方案1、丙溴磷和灭多威复配可以防治钻心虫、食心虫等害虫,而且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2、阿维菌素+丁醚脲,防治小菜娥效果不错,还能降低丁醚脲的使用浓度,防止烧菜。
3、阿维加毒死蜱。
可用于南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果树卷叶蛾;地下害虫。
4、防治世代重叠的稻纵卷叶螟建议使用配方:30-40毫升阿维或20-30毫升甲维盐配合60-80毫升毒死蜱兑水45公斤使用。
5、丁硫+吡虫林。
抗性蚜虫、蓟马。
6、三氟氯氰菊酯加吡虫啉防治蚜虫成本低,效果好7、阿维+丙溴磷;阿维+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如果防治钻心虫共同防治,可以再复配三唑磷。
用阿维+氟铃脲,效果也特别好。
8、甲微盐加三唑磷打螟虫。
9、丙溴磷/毒死蜱+甲维盐/阿维,水稻钻心虫,稻纵一起打,速效+持效,效果就是好,阿维三唑磷这个效果也不错,防治对象也很广。
10、2.0含量阿维菌素+40%毒死蜱按1:1的比例混用,防治线虫一亩地1公斤,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持效期比使用单剂要长很多能达到90多天。
11、阿维、甲维之类与有机磷复配,增效明显;与菊酯类增效不明显,有时还会减效。
12、毒死蜱+功夫,对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很好,13、吗啉胍乙酸铜+复效酚钠复配(4天内喷施两次)防治蔬菜病毒病效果显著!14、多菌灵加嘧霉胺加有机硅复配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可以一试15、啶虫脒+氟虫腈跳甲和蓟马效果好。
16、阿维+吡虫啉,防治蓟马,阿维含量可适当提高,建议做成悬浮剂。
17、阿维+丁醚脲防治小菜蛾,建议做成悬浮剂,可有效规避丁醚脲的药害。
18、啶虫咪+达螨灵防治白粉虱防治效果不错时间可以延长到10天左右。
19、草莓苗期炭疽病目前基本上市面上任何好药效果都不大理想!建议配方: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效果达到80%。
150个农药复配秘方

150个农药复配秘方吡虫啉+噻嗪酮2:21 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2:7 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1:9 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1:4 稻飞虱、粉虱吡虫啉+毒死蜱1:11 菜青虫、蚜虫、稻纵卷叶螟、飞虱吡虫啉+三唑磷3:37 飞虱、二化螟、三化螟吡虫啉+三唑磷3:47 三化螟、飞虱吡虫啉+杀虫单1:29 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二化螟吡虫啉+仲丁威1:19 稻飞虱、蚜虫吡虫啉+异丙威1:4 飞虱吡虫啉+敌敌畏1:20 飞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39:1 茶小绿叶蝉、蚜虫、蓟马、白粉虱、梨木虱、稻飞虱、白蚁、黄条跳甲敌敌畏+毒死蜱6:1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敌百虫+毒死蜱1:1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敌百虫+三唑磷5:1 三化螟敌百虫+乙酰甲胺磷2:3 稻纵卷叶螟毒死蜱+噻嗪酮3:2 飞虱毒死蜱+三唑磷1:4 二化螟、三化螟毒死蜱+辛硫磷1:4 韭蛆、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毒死蜱+异丙威3:10 稻飞虱、二化螟阿维菌素+毒死蜱1:169 二化螟、斑潜蝇、小菜蛾阿维菌素+杀虫单1:50 稻纵卷叶螟阿维菌素+三唑磷1:84 三化螟、二化螟阿维菌素+三唑磷1:84 二化螟丙溴磷+辛硫磷6:19 稻纵卷叶螟、小菜蛾三唑磷+辛硫磷1:1 二化螟噻嗪酮+杀虫单1:4 稻纵卷叶螟、飞虱、二化螟噻嗪酮+杀虫单2:3 飞虱常用蔬菜杀虫剂混用配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1:4 小菜蛾、菜青虫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1:14 美洲斑潜蝇、梨木虱、小菜蛾阿维菌素+吡虫啉9:20 蚜虫、小菜蛾阿维菌素+毒死蜱1:99 小菜蛾阿维菌素+辛硫磷1:49 小菜蛾阿维菌素+氟铃脲2:23 小菜蛾、菜青虫阿维菌素+灭幼脲1:99 甜菜夜蛾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0.2:100亿活芽孢/克小菜蛾高效氯氰菊脂+辛硫磷1:9 棉铃虫、菜青虫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2:123 棉铃虫、菜青虫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3:22 菜青虫、蚜虫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15:1 甜菜夜蛾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13:2 蚜虫氟铃脲+高效氟氰菊酯2:3 甜菜夜蛾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3:2 介壳虫、蚜虫、橄榄星室木虱吡虫啉+辛硫磷1:24 蚜虫、飞虱毒死蜱+辛硫磷2:3 黄条跳甲毒死蜱+氟铃脲17:3 小菜蛾毒死蜱+甲维盐60:1 小菜蛾、甜菜夜蛾毒死蜱+溴氰菊酯19:1 菜青虫、蚜虫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9:1 菜青虫虫酰肼+毒死蜱1:4 斜纹夜蛾虫酰肼+甲维盐50:1 甜菜夜蛾、小菜蛾氟铃脲+甲维盐10:1 甜菜夜蛾敌敌畏+毒死蜱3:1 斑潜蝇、菜青虫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39:1茶小绿叶蝉、白粉虱、蚜虫、蓟马甲维盐+辛硫磷1:100 小菜蛾除虫脲+辛硫磷1:19 菜青虫氰戊菊酯+辛硫磷9:91 菜青虫甲氰菊酯+辛硫磷1:9 菜青虫丙溴磷+辛硫磷1:4 棉铃虫、小菜蛾氯氰菊酯+马拉硫磷1:9 菜青虫常用果树杀虫剂混用配方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1:25 桃小食心虫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3:17 桃小食心虫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1:9 桃小食心虫、蚜虫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1:39 蚜虫、桃小食心虫马拉硫磷+氰戊菊酯3:1 桃小食心虫、黄蚜、蚜虫、红蜘蛛马拉硫磷+氰戊菊酯3:1 桃小食心虫、蚜虫马拉硫磷+氰戊菊酯3:1 桃小食心虫、黄蚜啶虫脒+氯氰菊酯1:9棉蚜甲氰菊酯+辛硫磷5:1桃小食心虫、红蜘蛛甲氰菊酯+辛硫磷1:4红蜘蛛毒死蜱+氯氰菊酯10:1桃小食心虫、黄蚜毒死蜱+氯氰菊酯9:1桃小食心虫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19:5桃小食心虫阿维菌素+三唑锡1:5二斑叶螨阿维菌素+甲氰菊酯1:17红蜘蛛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1:9二斑叶螨、红蜘蛛阿维菌素+啶虫脒1:3蚜虫阿维菌素+哒螨灵1:24红蜘蛛、二斑叶螨哒螨灵+水胺硫磷3:20山楂红蜘蛛哒螨灵+水胺硫磷1:3红蜘蛛柴油+哒螨灵15:2红蜘蛛吡虫啉+柴油1:24黄蚜吡虫啉+毒死蜱1:8棉蚜氰戊菊酯+杀螟硫磷3:7桃小食心虫杀螨剂的混用配方甲氰菊酯+噻螨酮(尼索朗)2:1对成、幼螨和卵均有效兼有杀虫作用甲氰菊酯+水胺硫磷3:7增效显著,可以防治螨的多种虫态,兼有很好的杀虫作用噻螨酮+三氯杀螨醇1:4对成、幼螨和卵均有效,具增效作用噻螨酮+决螨特(克螨特)3:25对成、幼螨和卵均有效克螨特+联苯菊酯4:1对成、幼螨和卵均有效兼有杀虫作用克螨特+氯氰菊酯1:2对成、幼螨和卵均有效,并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克螨特+氰戊菊酯1:1增效显著,可以防治螨的多种虫态,兼有很好的杀虫作用杀螨脂+杀满醇1:1具一定增效作用,可以防治螨的多种虫态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1:1增效作用显著,对螨的各种形态有效氟胺氰菊酯+四螨嗪1:1.5对成、幼螨和卵均有效,并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决螨特+甲氰菊酯2:1对成、幼螨和卵均有效,具有增效作用,兼有杀虫作用有机硫杀菌剂与其他杀菌剂混用配方代森锰锌+多菌灵2:1叶枯病、菌核病、等多种病害代森锰锌+代森锌+代森锰+矿物油1:1:7:5香蕉叶斑病代森锰锌+福美双1:2种植腐烂病代森锰锌+甲霜灵4.8:1多种作物霜霉、疫霉病代森锰锌+莠锈灵1:1麦类黑穗病代森锰锌+扑海因5:2灰霉病、苹果早期落叶病等代森锰锌+速克灵4:1灰霉病,白粉病代森锌+代森锰9:1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番茄疫病等福美双+福美锌3:5苹果黑点病、轮斑病等福美双+福美甲胂+福美锌2:1:1水稻纹枯病、苹果黑点病、犁黑星病等福美双+恶霉灵+苯菌灵50:20:3多种病害福美双+五氯硝基苯3:2多种土传、种传病害福美双+克菌丹+五氯硝甲苯3:3:2土壤消毒福美双+拌种灵1:1禾谷类黑穗病、棉麻立枯和炭疽病福美双+甲基托布津3:5水稻恶苗病、稻瘟病、麦类叶斑病、黑穗病福美双+克菌丹3:5多种病害福美双+百菌清3:5土壤消毒福美锌+甲霜灵3:1霜霉病等克菌丹+苯菌灵6:1除藻状菌外的多种病害克菌丹+莠锈灵1:1立枯丝核菌、黑霉病、番茄早疫、叶斑病等克菌丹+甲基托布津3:1苹果黑星病等病害克菌丹+扑海因3:1苹果早期落叶病等多种病害芳烃类杀菌剂的混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5:2可以防治多种病害百菌清+苯菌灵6:1土壤消毒百菌清+多菌灵5:1花生褐斑病等多种病害五氯硝基苯+西力生2:1棉苗立枯、炭疽病五氯硝基苯+福美双3:2多种种传、土传病害五氯硝基苯+立枯灵3:1多种土传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与其他品种混用苯菌灵+春雷霉素9:1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甲基托布津+乙烯菌核剂4:3灰霉病、菌核病、水稻纹枯病多菌灵+丙环唑3:1多种锈病、白粉病、小麦颖枯病多菌灵+乙磷铝1:1多种病害多菌灵+溴菌清+福美双2:1:1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多菌灵+井冈霉素10:1纹枯病等一线基本按酸类杀菌剂的混用配方甲霜灵+灭菌单1:2葡萄霜霉病等病害甲霜灵+土菌清1:8多种土传病害甲霜灵+代森锰锌1:5.5霜霉病、疫病等病害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混用配方三唑酮+咪唑胺1:1灰霉病等三唑酮+甲霜灵2:1黄瓜等白粉病、霜霉病粉锈宁+多菌灵1:7多种作物白粉病丙环唑+丁苯吗啉1:2多种作物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十三吗啉+多菌灵3:1多种病害抗生素类杀菌剂的混用农用链霉素+土霉素10:1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水稻白叶枯病春雷霉素+克菌丹1:10水稻稻瘟病等病害春雷霉素+稻瘟散1:2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异菌脲+克瘟散3:4稻瘟病和纹枯病多氧霉素+福美双1:30水稻纹枯病、苹果褐斑病、梨黑斑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单剂在使用时往往受防治效果、使用范围和药害等因素制约,而且随着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强,防治效果降低。
目前,农药科研人员在研发新药的同时,主要通过复配来克服原有农药单剂的使用缺陷。
然而,复配农药出现时间不长,尚没有统一的复配原则和标准,不利于复配农药的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近几年国内农药专家的研发经验总结整理而成。
1农药复配剂的类型农药混合剂按其作用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1杀虫剂混合剂为了克服单一杀虫剂存在的不足,将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复配。
目前主要有有机磷类与有机磷类、有机磷与拟菊酯类、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与氨基甲酸酯类以及有机氮与拟菊酯类等复配方式。
这是混剂中品种最多的一类,截止到1998年底,在农业药检所注册登记的杀虫剂为4230个,其中杀虫混剂为1684个,占39.8%[1]。
1.2杀虫杀菌剂混合剂此类型主要用于拌种或土壤处理,发挥杀虫、杀菌兼治作用。
如10%甲柳·酮乳油、35%马·酮乳油和40%氧乐·酮乳油等杀虫杀菌混剂等[2]。
1.3杀菌剂混合剂为延缓植物病原菌对内吸杀菌剂的抗性,常将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复配使用。
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吸收,起到杀菌效果;保护性杀菌剂残留在植物体表,防止病菌入侵感染。
如15%双·多悬浮剂[3]和40%三唑酮·多可湿性粉剂[4]等。
1.4除草剂混合剂将持效期长、短不同的除草剂搭配;将内吸传导性除草剂与触杀性除草剂搭配;根据杀草谱互补原理,杀单子叶杂草的除草剂与杀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
如5.3%丁·西颗粒剂[5]和48%乙·莠可湿性粉剂[6]等。
1.5杀螨剂混合剂由于单一杀螨剂往往对螨的发育状况具有较大选择性,有效控制期差异较大,为了达到对各个发育阶段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控制期适当,常常将两种杀螨特点不同的药剂加工成杀螨剂混合剂。
如5%阿维·达乳油和22%炔螨·噻螨乳油等。
1.6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剂通过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起到调节植物的局部或全株生长,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
如2%复硝酚钾水剂和1.85%硝·萘酸水剂等。
1.7多功能混合剂由杀虫剂、杀菌剂、肥料和微量元素等加工成的混合制剂,达到病虫兼治、促进幼苗生长的目的。
2农药复配基本原则2.1混合剂的化学稳定性好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酸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碱性介质和水中易降解,这些农药不能和碱性农药配合,也不适合用强极性有机溶剂溶解的农药混合,一些通过转位的拟除虫菊酯高效体极易转回原来的结构状态,同时分解速度加快。
[7]2.2混合剂中两种单剂的防治对象应基本相同混合剂中只有两种单剂的防治对象基本相同,才能体现混用的的优点,不然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两者混用后最好能取长补短,如提高药剂的速效性、降低毒性、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等。
25%高氯·辛乳油[8]和44%氯氰·丙溴磷乳油[9]防治棉铃虫,混合剂都比单剂突出。
2.3混合剂的两种单剂之间对病虫草的毒力应有增效或相加作用,但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应高于单剂农药混用后对靶标生物的毒力可能产生增效、相加、拮抗作用[10],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也可能产生以上三种表现。
因此对农药混合剂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能高于混合剂中毒性较高的单剂。
如5%阿维·达乳油,毒性为低毒,制剂中阿维菌素为高毒,混剂的毒性降低主要是因为阿维菌素含量降低所致,但有的混合剂可增毒,如马拉硫磷和敌敌畏等。
2.4混合剂对作物的xx不应小于单剂有些农药单独使用对作物安全,混合使用却容易产生药害。
在配制时.必须考虑对作物的安全性。
如氟铃脲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因该药剂不仅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致毒作用较为缓慢,还会对十字花科蔬菜幼苗产生药害,开发成5.7%氟铃·高氯乳油和2.2%氟铃·甲维盐乳油,其新制剂的杀虫速效性大大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2.5混合剂在农产品中残留不应大于单剂残留时间较长和较短的的药剂复配,因减少了其用量,混合剂的残留量大大低于残留时间较长的单剂。
如10%甲拌·辛粉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和3%敌·丁硫颗粒剂防治甘蔗蔗螟,混合剂的残留量较单用甲拌磷、丁硫克百威大大降低。
2.6抗性原则选择利用负交互抗性(即害虫对一种农药产生了抗性.而另一种农药对害虫的药效反而好)的农药品种,起码选择没有交互抗性(即害虫对一种农药产生了抗性,对另一种农药也产生了抗性)的农药。
[11]菊酯类与有机磷、有机氮类农药没有交互抗性,可以混用。
2.7混合剂中各单剂的含量必须都达到有效剂量在室内条件下针对棉铃虫幼虫进行混合剂的配方筛选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较低的含量下对有机磷杀虫剂都有增效作用,但加工成混合剂用于田间药效试验时,菊酯类药剂含量较低的配方药效都较低,其原因是田间药剂量易受到挥发和光解等环境因素影响,发挥致毒作用的药量比室内试验所用剂量大得多。
只有两者都是有效剂量,在应用中才能发挥两者的联合作用。
2.8混合剂中各单剂的持效期应尽可能相近药剂的持效期长短是由其半衰期决定,在选择混合剂的单剂应充分考虑两者的半衰期应尽量一致,如果两者长短差异较大,就会导致一个单剂控制害虫的的作用提前丧失,另一个单剂因剂量过低也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
2.9混合剂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要达到相关剂型的标准由于两种单剂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在溶剂和其他加工助剂中的稳定性不同,而且原药纯度、杂质、溶剂性质、PH、水分以及助剂等都会对复配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12],所以在农药复配要严格按照其加工剂型的标准要求进行加工工艺和储存稳定性试验,使其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合格。
3一般研究方法3.1优选配方与配比研究农药复配,配方和配比优选是基础,针对防治对象首先在室内条件下测定目标农药品种的毒力,从农药毒力较高、作用机制不同、作用特点互补的药剂中选择两种单剂,然后进行联合毒力测定,筛选最佳配比。
3.1.1单剂的选择农药混合剂的开发应在农业有害生物对药剂尚未产生抗药性阶段进行,两种有效的药剂复配后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混合剂。
否则,用两种抗性较严重的药剂复配,即使增效倍数再大也不会得到田间防治效果理想的混合剂。
例如,当害虫已对某种或某些杀虫剂产生严重抗性后,用这些药剂复配,有的虽可产生增效作用,但其增效幅度往往远抵消不了已产生的抗性增长幅度。
如马拉硫磷+敌百虫对敌百虫产生抗性的泰安菜青虫仅增效32.9%,而该地经九年(1971-1980)对敌百虫抗性却增长了2772倍[13]。
我国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室内毒力测定也证明氯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与辛硫磷复配有增效作用,但开发出的20%高氯•辛乳油或25%高氯·辛乳油在小菜蛾防治中难以控制危害,无推广价值[14]。
3.1.2配比选择两种农药进行复配,要根据两种单剂的独立和成本设计配比,一般按照等比关系设计5个比例。
如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毒力相当时,其配比可按1:1、1:2、1:4、2:1和4:1设计;甲维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差异较大时,其配比可按1;40、1:20、1:10、1:5和1:2.5设计。
两种药剂复配是否增效或增效程度如何,还预测定材料的来源、用药背景、发育状态、测定方法和环境条件有关。
[15]3.2抗性风险评价复配剂的使用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防治对象对混合机抗性风险和使用频率。
例如,小菜蛾在我国南方年发生世代多,开发用于小菜蛾的复配剂应进行抗性风险评估,对已经开发的抗性风险较高的复配剂,在使用中应有延缓抗药性的合理使用措施,否则其混合剂的使用寿命是很短暂的。
3.3分析方法农药混合剂的分析方法较单剂复杂,因为多种成分混合后有效成分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很难直接采用单剂的分析方法。
可采用前处理将有效成分分离,再进行单一成分分析。
分离混合剂中有效成分最常用的是薄层层析法。
通过薄层层析将单剂的有效成分分离,然后选择检测单一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检测。
有时不需分离也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几种有效成分。
3.4急性毒性试验应委托农业部定点的农药毒性试验单位进行。
农药混合剂的急性毒性最好不增毒,至少混合剂的毒性不能高于其中毒性较高的单剂。
根据农药登记规定,农药混剂要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包括急性经口(大鼠和小鼠)LD50、急性经皮(大鼠)LD50、急性吸入(大鼠)LD50、对眼睛和皮肤刺激性(兔)测定[16]3.5加工工艺试验由于混合剂中含有多个有效成分,因各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不同,应根据其理化性质、使用方法和毒性大小等来确定加工剂型和加工方法。
3.6制剂的稳定性试验混合剂中大部分农药成分的稳定性不如单剂,例如,高效氯氟氰菊酯单剂热贮是稳定的,但是在与吡虫啉混配时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分解率达到了61.07%[17]。
3.7田间药效试验及示范田间药效试验应委托农业部定点的药效试验单位进行,按照农药混合剂登记的资料要求提供试验报告。
进行正式登记时,还应提供有省级植保部门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的2个以上不同自然条件地区的示范试验报告。
如在“菊杀乳油”和“菊马乳油”的研制中,在1987-1990年间,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粮、棉、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67种农业害虫和3种卫生害虫进行了广泛的田间试验,在10个省市进行了对21种害虫的大面积防范实验。
[18]3.8残留试验残留试验应委托农业部定点的残留试验单位进行,提供在我国进行的2年以上的残留试验报告。
3.9环境生态试验环境生态试验应委托农业部定点的环境生态试验单位进行,提供混合剂对鱼、鸟、蜜蜂、家蚕的毒性报告。
4农药复配剂的发展策略4.1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农药复配剂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等,不可盲目混用。
国内外开发杀虫剂混合剂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延缓害虫抗性或提高杀虫效果,开发杀菌剂混合剂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植物病原菌对内吸杀菌剂的抗性发生,开发除草剂混合剂的目的,是增加药剂间在防止杂草类型上的互补性。
4.2要有充分理论依据混合剂防治的对象必须明确,通过对目标生物进行复配药剂的选择和最佳配比筛选,其混合剂投放市场后才能达到计划目标。
4.3有助于改进单剂的缺陷或延长使用寿命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我国大量使用后,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大多数害虫对该类药剂的抗性问题,通过与有机磷杀虫剂复配,使该类药剂在害虫防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4.4降低对农产品的残留和对生态环境的风险残效期长的药剂通过混用减少其用量可降低对农产品的残留,如甲拌磷和辛硫磷加工成5%辛•拌磷粉粒剂[19],用于防治花生蛴螬等。
同时,生态环境风险高的药剂和低的药剂加工成混合剂,也可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