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教学设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模板
新课标高中英语PWP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资料

新课标高中英语PWP阅读教学模式初探一、高中英语PWP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PWP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用在阅读教学中,而且也能用在听力、口语、写作等教学中。
那么什么是PWP教学模式呢? PWP模式就是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时,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为prelearning, whilelearning, postlearning 三个阶段,这就是PWP教学模式。
prelearning (学习前)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学生进行学习准备,教师激活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形成新的语言运用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的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中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呈现、复习、激活等活动。
whilelearning(学习中)阶段当然就是学习新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课堂中进行,但也可以是在课堂之外的自我学习活动。
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
postlearning(学习后)阶段是学习新语言之后的评价、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运用活动阶段,因为课堂内的活动本质上都属于学习阶段的活动,即使是课堂内的运用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运用活动。
教学过程可以用于英语教学的每一项具体语言教学内PWP容,在技能教学中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式,如听力中的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和postlistening,口语中的prespeaking, whilespeaking和postspeaking,阅读中的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写作中的prewriting, whilewriting和postwriting。
总之,学习前的活动通常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学习中的活动一般是让学生先了解大意后掌握细节,而学习后的活动常常是口语或写作,以巩固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外研社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外研社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英语阅读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外研社英语阅读教学进行设计,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水平。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感兴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扫读、细读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阅读材料,内容涵盖不同主题、形式和难度。
2. 通过分级阅读材料,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水平。
3. 引导学生使用各种阅读策略,如预测、猜测词义、上下文理解等。
4. 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讲解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解读。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文章内容、观点和相关问题。
3.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阅读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 基于任务的学习法:设定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相关问题或任务,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熟悉阅读材料:教师提前介绍和讲解阅读材料的主题、背景和难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预测和猜测:学生在阅读前,通过标题、插图或关键词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并猜测可能出现的词义。
3. 快速浏览:学生快速阅读文章,获取整体理解和大意,抓住关键信息。
4. 扫读和细读:学生根据练习要求,在给定时间内进行扫读和细读,抓住关键细节,理解文章细节和主旨。
5. 阅读理解:学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阅读理解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6. 总结归纳: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个人学习笔记。
五、教学评估1. 结合课堂讨论和学生练习,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情况进行评估。
2. 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如口头回答问题、书面答题、小组合作讨论等。
外研高中英语book3 module5 教学设计及反思(经典作品)精心创作

(高中英语必修3 Module 5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Period 2 Reading & vocabulary)教后反思吴延杰2008年5月15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Period 2 Reading & vocabulary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介绍中国古代的三位哲学家,他们是孔子、孟子、和墨子。
这些哲学家们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举足轻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他们的生平和哲学理论。
同时通过阅读活动的设计,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完成语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技能的培养。
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Train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2)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3) Learn some information about great people in Ancient China.2. 过程与方法:1)Mak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some great people in ancient Chinathrough reading.2)Encourage them to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se philosophers.3. 情感与价值: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period students will surely have a betterunderstanding of some great people in ancient China.教学重点1.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2. Learn and master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isPeriod.教学难点How 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教学方法1. Guess reading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2. Fast reading to make students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3 .Careful reading to get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4. Discussion to e how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philosopher that they know.教学过程Step I Greeting and Leading.1.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2.T: What do you think when you see the title of this Module?S: Four inventions in China.T: What are they?S1: Paper-making.S2: Printing.S3: Compass.S4: Gun-powder.T: So, the great inventions in the world are very influential.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s, we think about great people , can you name them ?S: Bi sheng , kong zi…….T: Yes, very good. We all know Confucius, Mencius, Mozi. For what is he famous?Say one or two sentences about them.S: ……………….T: Very good. Thank you very much. This class we will know more about these three philosophers.Step II Guess readingT: Before we read the passage; let us think, if you are the writer, how do you write the article? How will you organized your article to describe a famous people?S: Achievement, ideas, teachings ………….T: Now open your book and check your answer,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dose it mentioned the birth, death, influence........yes. When you describe a famous person, you should refer to the birth, death, influence and achievement and teachings. Before we read a passage, we should guess the passage, it is necessary.Step III Fast readingT: Now to look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to finis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Confuciu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except _______.A.kindnessB. friendshipC. orderD. duty2. “If the government was kind, then people would be good.” is the teaching of_________. A.Mencius B.Confucius C. Mozi D. Xunzi3. Which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time when the three great thinkers livA.Confucius--- Mencius ---MoziB. Mencius----Mozi----ConfuciusConfucius---Mozi---Mencius D. Mozi---Mencius---ConfuciusStep IV Detailed readingT : through the fast reading, you have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e should get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 to help you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 Now let’s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Para1: 1.what was ancient China like?2. What did Confucius stress?3. How great was his idea?Para2: 1.What do you know about Mencius childhood? 2 .Why did he resign? 3. What were his ideas?Para3 1.In what ways was Mozi special? 2. What were his teachings?T: Read the passage again, then fill in the chart with proper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passage.StepVI Discussion (group-work)T: Whose teachings do you like best? Why? (students discuss each other ,and show theirspeech to other students )Step VII Conclusion and homeworkT: Through this class, we have known about three famous philosophers of ancient China.After class, you’d better retell the passage, writing about a famous pers on from ancientChina.(开放性问题) Why were there so many great philosophers existing inAncient China?书设计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Period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 (Philosophers of Ancient China)Confucius, Mencius, Mozi.NamejobBirth date TeachingsConfuciusMenciusMoziPaper-making, printing, Compass, Gun-powder.Birth, death, influence , achievements and teachings. Step I Greeting and Leading.Step II Guess readingStep III Fast readingStep IV Detailed readingStep VI Discussion (group-work)Step VII Conclusion and homework教后反思延安市第一中学吴延杰本节课将采取新课标所提倡“任务型”教学法,通过阅读活动的设计,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完成语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我将联系信息能力及多元智能来谈我Module 5 Reading & vocabulary 的教学设计。
外研社版的优秀高中英语教案5篇

外研社版的优秀高中英语教案5篇外研社版的优秀高中英语教案1教学目标I 重点词汇:manage; wave; nod; realize; agreement, disagreement; while, manners; communicate; make sb….;body language; one another; not all…II.日常交际用语:1).请求May / Could / Can I do thatI wonder if I can do that.Would / Do you mind if I come earlierWill you tell me if can go now2).允许Yes, please. / Of course. / Sure. / Certainly.Go ahead, please.That’s all right. / OK.It’s all right to me.3).拒绝I’m sorry, but it’s not allowed here.You’d better not.I’m afraid not. It’s not right.III.:动词不定式作宾语、定语、表语和状语。
教学建议对话分析This lesson is to use offer help and how to accept and refuse help. While the Ss learn about the way of expression from the dialogue. Give some phrases to practise how to use and grasp better theability.课文分析This two materials about body language and train the Ss abilities of reading and speaking. Though reading the passages, the main idea is to have difference body languages of the countries. For example; welcome,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no, yes, happy, so on. Meanwhile the two passages offer the Ss the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the body language of China , British and other counties.教学建议The teacher give the Ss the questions bout the dialogue firstly. For example: If you need some help , how do you offer them to help So on.The teacher help the Ss to liste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ell,after that the Ss speak and talk each other according the content of the dialogue., So the teacher organize some students to play a role about offers, or divide a few groups to discuss. Finally the teacher summarize the useful expression of the dialogue.外研社版的优秀高中英语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两个阅读技能---scanning, skimming;学习本单元的部分生词。
pwp模式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pwp模式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WP模式(Prediction,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是一种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它通过预测、阅读和后讨论等阶段,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针对PWP模式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进行详细讨论,并提供一份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言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PWP模式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阅读技巧和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二、1. 阶段一:预测(Prediction)预测阶段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背景知识,并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猜测能力。
以下是预测阶段的具体步骤:a.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故事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b. 提问引导: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猜测和推测。
c.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预测文章的主题、内容或结局。
d. 老师引导:老师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预测。
2. 阶段二:阅读(While-reading)阅读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阅读阶段的具体步骤:a. 教授阅读策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和详读等。
b. 分段阅读:将文章分成适当的段落,让学生分段阅读,并使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c. 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共同解读文章,并交流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d. 指导提问:老师给出一些针对文章的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3. 阶段三:后讨论(Post-reading)后讨论阶段的目标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以下是后讨论阶段的具体步骤:a. 小组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鼓励他们与小组成员分享并比较答案。
b. 整体讨论:带领全班进行整体讨论,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老师的指导,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情节、角色等。
简述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

简述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简述随着英语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变革,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简单介绍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并对其应用和效果进行评估。
第一阶段:预测(Pre-reading)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的第一阶段是预测。
在学生阅读一篇未知文章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话题、讲解生词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预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阅读框架。
在预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标题、章节标题、插图以及文章开头和结尾等内容来让学生猜测文章可能包含的信息和主题。
这种预测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并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设定阅读目标。
第二阶段:回顾与理解(While-reading)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的第二阶段是回顾与理解。
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或者进行互动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旨、细节和语言特点。
在回顾与理解阶段,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阅读技巧,例如扫读、略读和细读,来帮助学生获取文章的整体和细节信息。
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
第三阶段:巩固与评估(Post-reading)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的第三阶段是巩固与评估。
在学生完成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后续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巩固与评估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答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写下自己的观点或进行小组讨论。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文章的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他们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总结通过简要介绍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包括预测、回顾与理解以及巩固与评估三个阶段,本文说明了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目标。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模块3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模块3高中英语教学设计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外研版必修三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焦燕,临清市第三高中一、教学设计理念:(一)“二二五”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导学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然后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性的探究,再由学生自行展示学习成果。
课堂前2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自由辩论交流技能的平台;再用20分钟进行巩固性训练,强化学习成果;最后5分钟布置作业和预习任务。
“二二五”课堂教学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个由课下预习、课上展示演练和课下巩固组成的“大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上和课下形成一个有机循环。
其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学生之间既有合作探究又有激烈辩论,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但教师“动”的少,学生“动”的多,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展的平台。
(二)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形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观。
(三)教学中能力的培养(如:阅读能力)与知识的学习(如:词义辨析、句法结构)相互结合。
二、教学设计的背景:(一)学习需要的分析:本课描述了一些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及影响,可以扩充学生的文化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
另外,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些有关四川地震的图片和英文报道,激发学生用英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学习内容的分析:外研版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独立的话题展开,包括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训练。
本单元为高一必修三第三模块,教学内容为描述自然灾害。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本模块的任务,能够对所学语言灵活运用,熟练掌握有关自然灾害这一话题词汇和表达句型。
并通过模块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飓风、龙卷风等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过程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激发他们学好自然科学服务于生活的热情。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wp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wp模式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PWP 模式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PWP 模式(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是一种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本文将在不同阶段详细介绍 PWP 模式的设计及其实施步骤。
一、前序阅读(Pre-reading)前序阅读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前预告文章主题,并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背景知识。
以下是前序阅读的设计和实施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引用名言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兴趣,引出文章主题。
2. 激发预测:鼓励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或关键词,进行猜测并提出预测,让他们与文章建立联系。
3.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短视频、音频或图片,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和理解。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中是重点教学阶段,主要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加深对语言结构的认识。
按照以下步骤设计和实施阅读中环节: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例如阅读理解、词汇扩展或语法应用等。
2. 预览问题:提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搜索信息以回答问题。
3. 分段阅读: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帮助他们实现对细节和整体的理解。
4. 合作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疑惑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5. 语言交流:通过开展口语活动、辩论或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三、阅读后(Post-reading)阅读后是巩固和扩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并提供反思和评估的机会。
以下是阅读后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步骤:1. 提问回答:针对文章中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个人或小组展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创意输出: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创作相关的作文、演讲、绘画或视频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反思评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学习收获,提供评价标准及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WP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教学设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摘要:根据教育部新课标(2003)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倡导高中英语教学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作者以《英语》(外研版)必修3 Module 1为例,运用PWP教学模式进行了阅读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PWP 教学模式;教材;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5-03一、引言根据教育部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高中英语教学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然而,当前国内阅读课的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张琳琳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高中教师仍然没有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缺乏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缺乏有力合理的培养,未能到达课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同时,王淼经调查发现,在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一直很受重视,但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速度却相对缓慢。
许多教师不断反映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判断、推理和总结能力较低,而学生自己也为自己的阅读能力低,不清楚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而倍感困惑。
唐海燕曾分析其原因,认为其中教学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英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
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造句训练上。
语法规范的讲解和操练成了传统的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可见,当今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
很多学者也对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对策,其中王兴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PPP模式是以知识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注重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学生的机械练习,来求得学生对语言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认知;而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即PWP模式。
然而,经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对于PWP阅读模式的文献综述和概念解释数目甚多,许多学者也只是罗列出用该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一些粗略的解决办法,而用PWP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有些学者如张琳琳,列举出了改进后PWP模式的若干导入方法,给出了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等教学途径。
笔者认为,她给出的具体策略很有参考价值,但文章中并没有针对一个具体的文本阅读体裁设计一堂课。
Harmer就此在其著作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六点原则,即阅读不是消极技能;应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注意阅读的内容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预测是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任务要与话题匹配;优秀教师应能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
可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教师按照某种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地讲解词汇和语法,而是要通过先前的深加工和对学习者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建立在教师对材料深入的理解而后设计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笔者想以《英语》(外研版)必修3 Module 1为例,用PWP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二、PWP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根据鲁子问在《英语教学论》中对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叙述,教学活动设计分为三部分,读前、读中和读后阶段。
读前活动是指学生阅读理解开始前的准备活动,主要教学活动包括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组织学生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提供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在话题语境中呈现新词,扫清阅读理解上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
读中活动是理解文本并在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主要包括略读;寻读;质疑、释疑和概括;识别替代词的技能训练。
读后活动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师生就某一或某些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的话语活动,主要包括复述课文;讨论、辩论;缩写;仿写等。
三、实际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分析学生的需求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
的能力。
因此,充分发挥学生掌握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功能,由此形成内化的语言能力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英语》(外研版)必修3 Module 1是高一年级学生在高一下半学期迎来的第一堂英语课中教师所要呈现的内容,这堂课的成败关乎该学期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而且上好这第一堂课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假期状态调整到学习状态。
精彩有趣的“开门红”对于英语教师而言,也是树立威信的最好呈现方式。
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状态和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高一下半学期的学生已经经历了半个学期的高中生活,其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会比刚刚入学的学生好,所以,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型的方式向学生渗透语言点并使其内化,在学生的语言运用方面,教师可设计讨论、回答问题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本模块的中心是“欧洲国家城市”,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很贴近,同时,天津城市建设发展和出境旅游热、各学校开展的冬令营、夏令营及各种合作交流学习也使得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
教材规定学生应学会选择正确的定义,这也给该课时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结构设计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文化氛围中理解重难点。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略读、找读等阅读策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层次、有梯度地完成阅读理解技能训练、词汇练习等教学目标。
(三)教学设计四、结束语通过PWP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丰富了课外知识储备,强化了课堂重点知识的记忆,丰富了可理解语言输入,提高了接收、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英语的思维、联想、想象、判断和推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PWP模式是一个很有趣味性的改革思路,它顺应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全面更新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培养,可以作为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改革的尝试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鲁子问.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5-126.[3][英]Greenall,S,陈琳.英语(供高中一年级下学期使用)学生用书(第三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唐海燕.整体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王淼.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张琳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王兴科.新课标高中英语PWP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生英语,2011,(5):21.
[8]Harmer,C.How to Teach Englis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