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流程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流程阅读课应该是我们的传统课,是核心课,也是成熟的课型。
阅读课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但对其内涵还需要进一步解读和完善。
一、读前(Pre- reading ):leading-in导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老师们导入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把宝贵的时间留给阅读,留给学生。
利用图片,视频,话题等直接引入。
课例①:视频导入法山东省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王颖老师在执教Book5 Unit5 First aid伊始,采取自己录制视频导入的方式导入新知,尽快尽量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保持了积极的上课情绪,适时激活了学生对本话题的背景知识。
课例②:歌曲导入法在进行课文导入时,教师可以把音乐融入到教学中去。
比如,在讲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 Unit5 Music时,就可以播放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pop music,country music,classic music,rock and roll music,jazz, blues等进行导入,可以模仿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门大吉》,在小组中展开竞赛,最短时间内能辨别出音乐形式的小组获胜。
然后请学生谈一谈他们所喜欢的音乐形式。
这样,既实现了课堂导入,又使学生在欣赏优美乐曲的同时扩大了知识面,还轻松地学到不少音乐的英语词汇。
课例③:游戏导入法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Book7 Unitl Marty's story这篇课文时,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和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
教师可以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带领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只用一只手系鞋带,并比一比看谁系得快。
之后可以随机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做这个游戏之后的感想。
这个游戏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会残疾人的不易,同时也更能理解文章中主人翁Marty的经历。
这个方法能让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并且也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生动。
探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任务型阅读课

、
使学生的学 习活动具有明确的 目标 , 并构成一个有梯度 的连续系列 。 要 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 的各种“ 务” , 任 中 能够 不 断 地 获 得 知 识 或 得 出 结 论 而获 得 语 言 运 用 的 能 力 , 从 而不 仅 是 现 成 的语 言 知 识 点 。这样 , 着 随 “ 任务” 的不断深化 , 整个语 言学 习的过程会越来越 自动化和 自主化 。 现将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明确的原则归纳如下 : 1任务应有明确的 目的语学习或 目的语应用的 目标(is 、 am ) 2 任务应有充分的信息资料输人( p t 、 i u) n . 3任务应有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活动设计和指令( s u- 、 i t c nr
t ng ia c ) i /ud n e o
4 实 施任 务 的过 程 必 须 融 人 目的语 的 活 动 ( agae ti ) 、 Ln g i t u Acvy 5 任 务应 有 明显 的 任 务 完 成 的结 果 标 记 ( ucm ) 、 O t e o
总之 , 在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 , 教师应遵循语 言教学规 律和课堂教学规律 , 全面理解 , 正确把握 , 不断实践 和不断体验。 、 五、 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探 索 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 理论 , 高中英语教学 , 面笔者 以一堂高 结合 下 中英语 阅读课为例来说 明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 教学课题 : 外研版 高中英语必修 3 O U E6 D L 中的 R A I GA D Hale Waihona Puke E D N N 科技信 息
基础 教 育
攘 索 新 课 标下 离 【 英 i i 堂教 学檩 式 l E| 】
一
设 计任务型 阅读课
新高中英语阅读6+1

新高中英语阅读6+1
摘要:
一、背景介绍
1.新高中英语阅读 6+1 的来源
2.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新高中英语阅读6+1 的内容与特点
1.阅读材料的选择
2.阅读任务的设置
3.阅读策略的培养
4.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的结合
三、新高中英语阅读6+1 的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2.合作学习
3.差异化教
新高中英语阅读6+1 具有很多优势,如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然而,它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等。因此,教师在实施新高中英语阅读 6+1 时,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同时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总之,新高中英语阅读6+1 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阅读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
五、结论
1.新高中英语阅读 6+1 的意义
2.对未来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正文:
新高中英语阅读6+1 是一种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模式。它主张学生每周阅读 6 篇课外阅读材料,并完成 1 篇读后感的写作。阅读材料涵盖了各种体裁和题材,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jigsaw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

Jigsaw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一、概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位英语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个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例,采用了Jigsaw合作学习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课例内容1. 课程背景本课例适用于高中英语课程,学生芳龄在16-18岁之间。
课程内容为阅读训练,主要围绕英语阅读理解展开。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阅读材料,确保内容符合学生的芳龄和英语水平。
2.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 教学内容和步骤(1)教师介绍教师首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说明采用Jigsaw合作学习模式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所使用的阅读材料和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2)分组合作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内部成员从不同的角度或者对材料中的不同内容进行阅读或分析,并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和讨论要点。
(3)小组内部合作同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确保每个成员都全面了解和理解了阅读材料。
确定小组内部的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需要在讨论中发挥的作用。
(4)对齐互动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代表们组成新的小组,共同交流和讨论各自小组的理解和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们需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需要倾听其他代表的观点。
(5)小结共享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合作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共享,鼓励学生们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让每个学生都能对本次阅读材料有更深入的理解。
4.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价。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合作态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关键词: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阅读能力;模式一、关注文章标题,以提问引出所学内容教师在进行主题教学时,应重点把握好文章主旨,对文章进行基本脉络的构建,以向学生提问,学生自我寻找答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高中英语中的challenging yourself一课为例,教师可通过文章标题“挑战你自己”对学生进行提问,如:what are your merit?(你的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先对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之后问what are your defect?(你的缺点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懒惰、厌学、不够体谅父母等等,然后根据学生对于自我缺点的回答继续提问:could you find some methods to change your shortcomings?and what is it?(你能找到方法改变自己的缺点吗?具体方法是什么?)学生会回答例如坚持每天收拾房间、端正学习态度、多跟父母沟通等。
教师再继续提问 do you think your change is in the challenging?(你认为自己所做的改变是在挑战自我吗?)以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主题,challenging yourself can be different things and in the different ways,now let’s learn our new lesson “challenging yourself”,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答案自然的被老师一系列的问题带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
二、撷取各段关键词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文章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的顺序提取关键词语,如人物传记类文章,就可在黑板上为同学写出xx年,文章主角born;xx年主角start go to school;xx年,something so bad happend;xx年,主角start work,get merried and so on。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设计导语:本文旨在设计一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案设计将围绕课前导入、阅读活动和课后拓展三部分展开。
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
一、课前导入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旨在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具体步骤如下:1. 通过展示一张有关阅读的图片或者播放与阅读相关的视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2. 呈现一些形象鲜明的标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3. 开展一些小组讨论或者师生互动的活动,让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培养阅读意识。
二、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体阅读和深入理解。
具体步骤如下:1. 教师先让学生浏览整篇文章,帮助学生获取主题和大意。
2. 分配任务,让学生进行细读和标记,寻找关键信息和生词。
3. 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文章。
4.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和精读。
5.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和语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课后拓展在课后拓展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活动,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具体步骤如下:1. 布置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小短文、设计一个续写、形成自己的问题等,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推荐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拓宽阅读视野。
3. 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培养合作学习的氛围。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活动,学生应该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设计,能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参考。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及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及反思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孔福生2003年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八级阅读的要求如下:“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在高考英语中,阅读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除了阅读理解题目外,其它题型,包括完形填空、对话填空、单项填空甚至于听力都或多或少地与阅读有关。
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部分。
英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成功。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分析和掌握,忽视了对篇章结构、信息内容以及阅读技能和策略的学习和培养。
近年来,随着新的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实施和推广,逐渐引入了国际公认的交际教学思想。
这无疑对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强大冲击,从而导致了整个阅读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重大转变与改革。
谈到英语阅读教学思想的转变,我们应当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以前,总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也就是说为学习语言而阅读。
然而,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同时培养发展一定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高效的阅读者(independent and fluent reader)。
一个独立高效的阅读者应具有以下特点:快速(rapid)、有目的性(purposeful)、相互作用(interactive)、理解(comprehensive)、灵活(flexible)和逐渐发展(gradually developing)。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的开展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的开展摘要:高中英语教学要想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重要的位置,而阅读教学又不仅仅包含课内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教学更是其有机组成部分。
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进行有机集合,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让课外阅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文章着重探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开展一体化阅读教学,以及如何构建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外一体化一、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的意义所谓课堂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阅读量,实现对阅读技巧和策略的实践应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主动获取语言信息。
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实施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能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其语言的积累,形成英语思维。
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领域,了解国外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事业,以及跨文化思维的提升。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受学业所累,很难有大量的时间提供给学生阅读,这更加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将教材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方法指导依据,通过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
二、高中英语课堂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一)课外小语篇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外小语篇阅读教学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上课外阅读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如果说课堂阅读是主体,那么课外阅读就是提升,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课外阅读教学,将其与课内阅读教学有机联动。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普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身也要提高阅读量,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课是单元教学的重点。
新教材阅读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信息含量大,知识点多,与旧教材相比,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保证足够的输入,上好新教材的阅读课,十分重要。
尤其对我们学校的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其过程如下:
一、复习旧知识
这是每节课的必要步骤,既可以检查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又可以衔接本节课的内容。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做好这一步,可以让学生有一个主动的时间,并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
二、新课导入
导入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做好阅读准备,引起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动机。
我认为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通常有下列几种方式。
1、背景介绍式。
这种方法最适合于涉及外国文化,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题材的文章。
进行背景介绍可以采用图片展示,播放录像、文字、声音等。
例如,上The British Isles(SEFC 2A Unit 5)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时,可以通过图片或录像,给学生看一些英国的名胜,如泰晤士河、大笨钟、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作为导入,还可以通过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组成。
上Freedom Fighters(SEFC 2B Unit 14)时,可以播放美国南北战争的影片或录像作为导入,使学生对马丁.路德.金生活的年代有初步的了解。
2、谈论式。
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话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地震、火灾、吸烟、飓风等。
上课前组织学生谈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体验,以便在阅读中建构起联系。
例如上disasters(SEFC 2A Unit 10)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唐山地震及四川5.12大地震。
通过谈论,学生对地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接下去的阅读就会更容易些。
3、复习式。
教材中大部分单元对话课内容与阅读课密切相关。
上阅读课前,可以通过复习来引入新课。
复习对话最常见的方法是角色扮演,或用第三人称复述。
4、问题式。
通过问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引入新课的最好办法。
如上disasters一课时在组织学生谈论完他们所知道的地震后,可问学生这样的问题:Do you know how earth quakes happen?Why are there man yearth quakes in Japan?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目的性更强,兴趣更浓。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教参中提供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三、阅读过程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弄清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可以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采用下面三个环节来完成任务:
1.扫读理解
该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大意,找出主题句、关键词,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
教师可用以下方法来检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1)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标题或图片;
2)课文主要信息正误判断;即True or false练习
3)要求学生回答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综合性问题。
比如,在讲高一上册the Olympic Games这单元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我们把这部分练习设计成连线题,既练习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降低了难度,适合二中类的学生。
2.跳读质疑
在该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课文中的特定信息预先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如:When...where...How many times...等,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跳读,找出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3.细读赏析
在该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审美的观点认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细节、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篇章结构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1)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的细节问题;
2)要求学生讨论归纳各段大意;
3)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各类图表。
当然,在各环节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注意阅读速度,并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和任务,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速度。
四、阅读后
任务后活动包括三个方面
1.课文的巩固及深入。
这一步骤容易与我们过去所说的课堂练习相混淆。
不同的是,练习强调的是语言的形式,无现实场景的参与;而任务型课堂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所进行的活动侧重于语言的意义,且伴有现实场景。
这一步骤的活动多以小组活动或班集体活动为主,通过设置现实场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课文学习的延伸。
这一环节多由教师设置一个题目,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让全班学生都获得锻炼的机会。
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大家共同分享成果。
3.课文学习的迁移。
阅读教学常常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这是因为在阅读基础上进行的写作练习,难度将会大大降低。
因此,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命题或自选题作文,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总之,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此,不同年级应有不同阅读能力达标要求,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
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以上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有机的把精读和泛读教学融为一体,既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传授了语言知识,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以巩固和运用,从而使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不再只是以往的掌握一些语言知识和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还把文化知识、阅读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如何设计tasks?”《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9期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