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最新热镀锌层检验方法

2012年最新热镀锌层检验方法(一)热镀锌试件抽样方法GB/T13912-2002中规定:“用于镀锌层厚度试验的样本应从每一检查批中随机抽取,应按要求(见表)从每一检查批中抽取不少于最小数量的钢铁工件组成样本。
”(二)热镀锌层厚度測量方法1、热镀锌各种工件的最小平均镀锌层重量2、镀锌层基本测量面GB/T13912-2002中表明:基本测量面是指“按规定次数进行检测试验的区域”,其数量与样本中各钢铁工件的几何尺寸有关,由钢铁工件上主要表面的面积大小决定,具体规定见表2.1。
该热镀锌表面的镀锌层对钢铁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是极重要的。
3、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重量关系表4、镀锌层厚度测量方法在热镀锌工件尺寸允许的情况下,镀锌层厚度的测量不应在离边缘小于10mm的区域、火焰切割面或边角进行,因为这些部位的镀锌层往往会偏离正常情况。
例如,火焰切割会改变切割表面钢材的组织和成份,使该处难以得到规定的镀锌层厚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磨去火焰切割表面层再热镀锌。
检测镀锌试样上镀锌层的重量和厚度有几种试验方法可供选择,其中有的试验方法是非破坏性的,如磁性测厚法;有的试验方法则需除去锌镀锌层或者切割热镀锌工件,是破坏性的,如称量法、金相法。
GB/T13912—2002中指出,“破坏性试验方法会对热镀锌工件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应采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但是,若产生争议,则应釆用称量法仲裁”。
"除非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或供方许可切割其钢铁工件作称量法试验,否则都应釆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
总之,检测试验方法的选择要视镀锌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数量而定。
5、镀锌层磁性测厚法用镀锌层测厚仪来测量镀锌层厚度,试验方法按GB/T4956《磁性钢铁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要求进行。
这种测厚试验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最适用于热镀锌生产的在线质量控制。
镀锌层测厚仪便于携带,在远离试验室的室外使用也极其方便。
测量时,在每个不小于10cm2的基本测量面内至少取5个测量点测厚,取该基本测量面内全部测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该基本测量面的镀锌层局部厚度。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表面的光亮和耐腐蚀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品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规范化要求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电镀产品的表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电镀产品的表面,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气泡、脱落、划痕、凹凸不平等问题。
2. 触摸检验:用手触摸电镀产品的表面,感受其光滑度和均匀性。
3. 显微镜检验:使用显微镜对电镀产品进行放大观察,以便更清晰地发现细微的缺陷。
4. X射线检验:通过对电镀产品进行X射线照射,观察其表面的边缘和交界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二、厚度检验电镀产品的厚度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薄或过厚的镀层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常用的厚度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金属膜厚度计:使用专门的金属膜厚度计对电镀产品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
2. 电子显微衡器法:通过电镀产品在电子显微衡器中的重量变化来推算镀层的厚度。
3. 色差法:根据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变化来间接判断镀层的厚度。
三、附着力检验电镀产品表面的附着力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镀层与基材附着力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附着力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刮削法:使用特定刮削工具对电镀产品表面进行刮削,观察刮削后的镀层情况,判断附着力情况。
2. 弯曲试验:对电镀产品进行弯曲试验,观察镀层是否有明显的龟裂或脱落现象,以评估附着力。
3. 热剥离法:将电镀产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镀层是否发生剥离,以判断附着力情况。
四、耐腐蚀性检验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品质。
常用的耐腐蚀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盐雾试验:将电镀产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腐蚀环境,观察其表面是否发生腐蚀。
镀锡检验标准

镀锡检验标准摘要:一、镀锡概述二、镀锡检验标准的重要性三、镀锡检验标准的具体内容1.镀层厚度2.镀层均匀性3.镀层结合力4.镀层外观四、检验方法及设备五、检验流程六、注意事项七、总结正文:一、镀锡概述镀锡是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美观性和焊接性能。
在各种工业领域中,镀锡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对镀锡质量的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二、镀锡检验标准的重要性镀锡检验标准是对镀锡产品质量的评判依据,它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了解镀锡产品的优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检验标准还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三、镀锡检验标准的具体内容1.镀层厚度:镀层厚度是衡量镀锡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GB/T 1519化学镀锡薄钢板标准,镀层厚度应不小于0.02mm。
2.镀层均匀性:镀层均匀性是指镀层在金属表面的分布情况。
检验方法通常采用硫酸铜点滴试验,通过观察镀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均匀性。
3.镀层结合力:镀层结合力是指镀层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程度。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划痕试验、振动试验等。
4.镀层外观:镀层外观包括光泽、颜色、均匀性等方面。
外观检验通常采用肉眼观察或光学仪器检测。
四、检验方法及设备镀锡检验方法包括实验室检验和现场检验。
实验室检验主要采用仪器设备进行,如厚度测量仪、光谱分析仪等。
现场检验则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简易设备进行。
五、检验流程1.取样: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镀锡产品作为检验样品。
2.制备试样:将取样的镀锡产品切割成适当尺寸的试样。
3.检验:按照检验标准,对试样进行各项指标的检验。
4.数据处理:记录检验数据,计算各项指标的合格率。
5.判定结果:根据检验数据,判断镀锡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六、注意事项1.检验过程中应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3.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伤害。
4.检验结果应真实、客观、公正,不得篡改或伪造数据。
最新热镀锌层检验方法

2012年最新热镀锌层检验方法(一)热镀锌试件抽样方法GB/T13912-2002中规定:“用于镀锌层厚度试验的样本应从每一检查批中随机抽取,应按要求(见表)从每一检查批中抽取不少于最小数量的钢铁工件组成样本。
”(二)热镀锌层厚度測量方法1、热镀锌各种工件的最小平均镀锌层重量2、镀锌层基本测量面GB/T13912-2002中表明:基本测量面是指“按规定次数进行检测试验的区域”,其数量与样本中各钢铁工件的几何尺寸有关,由钢铁工件上主要表面的面积大小决定,具体规定见表2.1。
该热镀锌表面的镀锌层对钢铁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是极重要的。
3、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重量关系表4、镀锌层厚度测量方法在热镀锌工件尺寸允许的情况下,镀锌层厚度的测量不应在离边缘小于10mm的区域、火焰切割面或边角进行,因为这些部位的镀锌层往往会偏离正常情况。
例如,火焰切割会改变切割表面钢材的组织和成份,使该处难以得到规定的镀锌层厚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磨去火焰切割表面层再热镀锌。
检测镀锌试样上镀锌层的重量和厚度有几种试验方法可供选择,其中有的试验方法是非破坏性的,如磁性测厚法;有的试验方法则需除去锌镀锌层或者切割热镀锌工件,是破坏性的,如称量法、金相法。
GB/T13912—2002中指出,“破坏性试验方法会对热镀锌工件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应采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但是,若产生争议,则应釆用称量法仲裁”。
"除非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或供方许可切割其钢铁工件作称量法试验,否则都应釆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
总之,检测试验方法的选择要视镀锌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数量而定。
5、镀锌层磁性测厚法用镀锌层测厚仪来测量镀锌层厚度,试验方法按GB/T4956《磁性钢铁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要求进行。
这种测厚试验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最适用于热镀锌生产的在线质量控制。
镀锌层测厚仪便于携带,在远离试验室的室外使用也极其方便。
测量时,在每个不小于10cm2的基本测量面内至少取5个测量点测厚,取该基本测量面内全部测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该基本测量面的镀锌层局部厚度。
第十章 化学镀镍层质量检验

X射线荧光法可以测定任何基体材料的化学镀镍 基合金镀层的厚度,但仪器价格昂贵。
4、化学法
化学法即化学溶解法,也称为质量法。
用1:1的硝酸:硫酸液溶解镀层,通过称量溶解前 后试样的质量差来计算镀层厚度。
5、金相法 用金相显微镜检查试样的横断面,从而测得镀层厚度
10.3 结合强度检验
化学镀镍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是指把单位面积的镀 层从基体上剥离开所需要的力。
在氢和应力联合作用下,导致金属材 料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称为氢脆。
由于酸洗和化学镀过程中都有氢析出,故一些 重要零件经化学镀后需要进行氢脆检验。
由于氢脆是延迟断裂,所以不能用普通材料机 械性能实验方法进行检验
10.8.1 缺口常温持久定载静拉伸试验 实验在 RL-W-4 型蠕变试验机上进行。
1、试样尺寸及要求
常用的测量镀层内应力的方法有:螺旋收缩仪、应力 仪、带式收缩仪、电阻应变法、X射线衍射法等。
带式收缩仪是用一薄而窄的金属片,一面绝缘, 另一面上化学镀。化学镀时,上端固定,下端自由, 用有机玻璃槽做化学镀槽,可直接观察金属片在化学 镀过程中的弯曲情况。
用下式计算镀层内应力值: 式中:
10.8 基体氢脆检验
技术要求是90%~95%的镀层不得脱落。
③ 对于机器部件中的轴型零件,化学镀镍后需要进行 机械加工,则以机械加工(如磨削)不起皮为合格 产品。
10.3.2 结合强度的半定量和定量检验
化学镀镍层的结合强度的定量法和半定量法, 主要是力学方法,将镀层从被镀基体上拉下来,故 要求镀层厚度大于1mm,否则难以进行拉力试验。
润湿法是将浸有标准助焊剂的化学镀镍试片浸入到已 加热到250ºC的钎料槽中,经 3s 后取出,观察试片表 面的润湿情况,润湿面积越大,钎焊性越好。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器产品制件镀覆层厚度得检验规则与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锌、热镀锌、镀银、镀锡及其它常规镀覆层厚度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2334-2001 金属与其她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得定义与一般规则3。
镀层厚度检验得基本规定3。
1镀层厚度检验得规定GB/ T12334 明确规定零件镀层厚度为零件“最小厚度”。
即“零件主要表面上任何测量区域”“在一个可测量得小面积上采用可行得实验方法得到得可比较得局部厚度”。
这个小面积称“参比面”,“采用无损检测时,应将在参比面上测量得平均值作为局部厚度”、根据产品零部件特性,规定主要表面指产品装配后容易受到腐蚀、摩擦或工作(导电接触)得零件表面。
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得表面,如深凹处、孔内部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因此测量时,必须选择零件主要表面作为测量区域,在测量参比面所测多点平均值为局部厚度,即最小厚度、3、2镀层厚度分布特性在电镀过程中,受零件几何形状与结构及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零件表面厚度往往就是不均匀得。
由于电镀会产生“边缘效应”特性,即零件中间部位与深凹处、盲孔部位镀层较薄,而零件边角与结构突出部位镀层较厚,有些部位甚至超厚0、5~1倍。
同槽电镀零件镀层分布也就是不均匀得。
这给镀层厚度测量带来一定难度、4、镀层厚度测量仪器4、1 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得因素见表1。
表1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得因素4。
2库仑3000通用测厚仪,在测试过程中会对银(锡)层产生一个约1mm2腐蚀漏铜点。
且要求测量面一般为在4mm2以上、4。
3 1100磁性测厚仪与库仑3000测厚仪使用方法与测量要求,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对于镀银件测量时,表面若涂过防银变色剂,先用百洁布或橡皮轻轻擦除后再测。
5.检验规则5.1 测量点得选定5.1.1 以磁性测厚仪测厚得零件(如镀锌件、热镀锌件)测量点应选在主要表面且远离零件边缘5~10mm任一区域。
电镀类材料镀层的检验方法

钢的热处理应对某些钢基体金属进行电镀的热处理,从而减小电镀中氢脆带来的损坏危险。
热处理时间在所有情况下应从所有零件达到规定的温度时算起。
最大规定拉伸强度大于1050Mpa(相应的硬度值约为34HRC,340HV 或325 HB)钢制零件和表面硬化零件要求热处理。
应避免在碱或酸溶液中进行阴极处理的准备工作。
此外,对于拉伸强度大于1450MPa(相应的硬度值约为45HRC,440HV 或415 HB)的金属部件,建议选择具有高阴极效率的电镀液。
转载请注明出自六西格玛品质论坛/,本贴地址:/viewthread.php?tid=65420钢的分类1.除表面硬化零件之外,热处理条件应选择以规定的最大拉伸强度为基础。
应根据表2 将钢件按照规定的最大拉伸强度进行分类。
如果钢规格仅要求最小拉伸强度,相应的最大拉伸强度应由表1 确定。
2. 如果没有规定钢件的最大、最小强度,应认为维氏硬度340、440 和560HV 分别等同于最大拉伸强度1050、1450 和1800 MPa,应使用这些强度选择热处理条件。
表1相对于规定的最小强度时钢的分类和最大拉伸强度规定的最小拉伸强度,RM MIN (MPa)相应的最大拉伸强度,RM MAX (MPa)RM MIN ≦1000 RM MAX ≦10501000 < RM MIN ≦1400 1050 <RM MAX ≦14501400 < RM MIN ≦1750 1450 <RM MAX ≦18001750 < RM MIN 1800 <RM 转载请注明出自六西格玛品质论坛/,本贴地址:/viewthread.php?tid=65420电镀前应消除应力处理1.如果零部件在电镀前需要消除应力处理,建议使用表2 中给出的条件,尽管条件不同,即适当地组合较短的处理时间和较高的温度,在显示有效时就可以使用这些条件。
2. 表面硬化零件热处理温度为130~150℃,不低于5 h,如果基体在处理后的硬度损失可以接受,则可以使用较短的时间和较高的温度。
镀层厚度测试

涂/镀层厚度测试目的:检查涂覆、电镀、化学镀所形成镀层厚度及其镀层均匀性涂/镀层产品来料厚度检验方法:截面法(仲裁方法)X射线荧光膜厚法依据标准:截面法:GB/T 6462-2005,ASTM B 487-85(2002),ASTM B748-1990(2010)X射线荧光膜厚法:ASTM B 568-98,GB/T 16921-2005,ISO 3497典型图片:金相显微镜测量镀层厚度SEM测量镀层厚度链接:一、截面法之显微镜测试二、截面法之SEM测试三、X射线荧光膜厚测试镀层厚度测量的最高倍数1000X,最低可测试至0.8µmthe Maximum magnific ation of the optic al mic roscope is 1000X, the size measured c an be as low as 0.8μm)铁基体上镀锌层厚度测量Zn layer thickness measurement on iron substrate渗碳层深度测量The depth measurement of carburizing layer第3层第2层第1层基材漆膜层厚度测量多层镀层厚度测量Cr layerSubstrate Cu layerNi layer链接三:X射线荧光膜厚测试X-RAY荧光测厚仪(X-Ray fluorescence thickness tester)具体可针对如Sn/Fe(基材)、Zn/Cu(基材)、Ni/Cu(基材)、Cr/Ni/Fe(基材)、Au/Ni/Cu(基材)等数十种电镀工艺镀层进行厚度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简便快捷、无损的优点,特别是对微薄镀层厚度(一般指小于0.2微米)测量效果较佳。
X-Ray fluorescence thickness tester, being highly accurate, fast and easy-to-operate, non-destructive,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hickness measurements of plating layers, such as Sn/Fe (substrate), Zn/Cu (substrate), Ni/Cu (substrate), Cr/Ni/Fe(substrate) and Au/Ni/Cu (substrate). Especially good for the thickness measurement of extra-thin coatings(generally less than 0.2 um).典型样品:连接器引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臾JHrt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器产品制件镀覆层疗度的检验规则和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锌、热镀锌、镀银、镀锡及其它常规镀覆层疗度检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2SS4-2001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3•镀层厚度检验的基本规定
3.1镀层片度检验的规定
GB/ T12SS4明确规定零件镀层疗度为零件“最小疗度”。
即“零件主要表面上任何测
量区域在一个可测量的小面积上采用可行的实验方法得到的可比较的局部厚度”。
这个小面积称“参比面r “采用无损检测时9应将在参比面上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局部疗度化
根据产品零部件特性,规定主要表面指产品装配后容易受到腐蚀、摩擦或工作(导电接触)的零件表面。
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的表面,如深凹处、孔内部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
因此测量时,必须选择零件主要表面作为测量区域,在测量参比面所测多点平均值为局部片度,即最小厲度。
3.2镀层片度分布特性
在电镀过程中,受零件儿何形状和结构及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零件表面疗度往往是不均匀的。
山于电镀会产生“边缘效应”特性,即零件中间部位和深凹处、盲孔部位镀层较薄,而零件边角和结构突出部位镀层较庁,有些部位其至超疗0・5〜1倍。
同槽电镀零件镀层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这给镀层疗度测量带来一定难度。
4•镀层厚度测量仪器
乂1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的因素见表1。
土2库仑S000通用测片仪,在测试过程中会对银(锡)层产生一个约lmm2腐蚀漏铜点。
且要求测量面一般为在士mm2以上。
±3 1100磁性测厚仪和库仑S000测片仪使用方法和测量要求,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对于镀银件测量时,表面若涂过防银变色剂,先用百洁布或橡皮轻轻擦除后再测。
5•检验规则
5.1测量点的选定
5.1.1以磁性测片仪测片的零件(如镀锌件、热镀锌件)测量点应选在主要表面且远离
零件边缘5〜lOmm任一区域。
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污物。
5.1.2以库仑仪测片的零件(如镀银件、镀锡件)山于釆用库仑电解测量会产生破坏性
镀层腐蚀,测量点应选在图样指定的部位。
若没有指定部位,测量点则选在距镀层工作面最近的非工作面,且该点必须满足电解池封闭环所需面积
5.1.3同一外协镀件,若供需双方因测量点不同,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时,应协商解
决,并对测量部位进行统一规定。
5.2抽样方法及频次
521以磁性测片仪测片的零件,每批随意抽査S件或5件,(100件以下按S件抽査, 100件以上按5件抽査)每件在主要表面局部测量S〜5点(镀层面积在lm2以下按S点测
量、im?以上按5点测量九以S〜5点厚度平均值为准,热镀锌则为散布测量多点平均疗度值为准。
若不合格,加倍抽査,仍若不合格判定本批不合格。
(注:在磁性测量中,若遇个别点测量值超低,并非反映该面真实庁度,应换点重测。
)
522以库仑仪测厚的零件,山于库仑电解测量为破坏性测量,每批抽査1件,若不合
格,可再加倍抽査,仍不合格,判定本批庁度项不合格。
5.2.3对于库仑仪无法测量的大型镀银件,可使用商精度量尺多点测量。
也可用同类型
的样快替代或参比检査,但必须保证样块和零件同槽、同电流、同时间电镀,并山供、需双方确认。
5.3镀覆件质量检测控制原则,一般对镀层外观、疗度同步检测,关键零件如镀银件必
须100%检査结合力。
任何一项不合格,均判定为零件不合格,无需检查后项。
6•常用镀覆层厚度测量偏差的合格判定
6.1山于镀层片度不均匀特性存在,主要表面局部参比面测量差异,同时乂有疗度测量
误差,允许镀件局部片度有一定偏差出现。
合格品判定见表2。
2
外,其它测量偏差一般允许在原最低疗度(局部平均厚度)值下差2〜sum,上差不影响 装配为合格。
特殊悄况例外。
6.3外协件供需双方对测量结果有异议,可协商解决。
7•其他
7.1对于新的图样设讣,设计员应在有镀银要求的图纸中标明镀银测片部位。
7.2应提给供方和检査人员有效图样,便于质量控制。
7.3检査人员应做好检査和测量记录。
二士对于库仑仪测量后漏铜点的镀银件,只要不影响导电接触,山设讣认可,可做回用 品利用。
难以利用的山供方补救后再利用。
7.5为保证测厚质量和减少误差,测疗仪应选定专人保管和测试。
仪器每年送权威讣量
部门讣量校定一次。
面
•2 零件装配的悄况下
15
+ 10
—土
视为合格。
10
+ 10
-3
镀锡
6.2其它非常用镀覆层及疗度测量偏差未作规定,除铝®质阳极氧化按图样规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