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毒性检查法(精)
2020年西南大学《药品生物鉴定技术》作业答案

24、外源性DNA残留量测定参考答案:外源性DNA残留量测定——基因工程药物原液的检定项目。
采用固相斑点或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敏感方法测定。
25、降压物质检查法参考答案:本法原理是利用猫对组胺样物质具有较为敏感的作用,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供试品,观察对麻醉猫血压的影响,以判定供试品中降压物质的限度是否符合要求。
26、最小不干扰稀释倍数参考答案:最小不干扰稀释倍数——即对试验不产生干扰的最小的供试品稀释倍数。
27、异常毒性检查参考答案:异常毒性检查——生物制品的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安全试验,通过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供试品,在规定的期限内观察动物的反应和体重生长情况,检查制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28、沉降菌参考答案:沉降菌——用沉降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29、空态参考答案:空态——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
30、药品无菌检查参考答案:药品无菌检查——用于确定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要求无菌的其他用品是否染有活菌的一种方法。
31、生物检定法参考答案: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整体动物、离体组织、微生物等)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
它以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基础,统计学为工具,选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在一定的条件下比较供试品和相当的标准品所产生的特定反应,通过等反应剂量间比例的计算,从而测得供试品中活性成分的效价。
32、可靠性测验又称差异显著性测验。
其测验方法有三种:(只能分析两个样本之间的差异)、、(用于计数资料的比较,计数资料的相关分析)。
参考答案:t测验;F测验;x2测验<\/p>33、2010版中国药典将空气洁净度分为 A、、、四级。
参考答案:B/C/D34、微生物检定法可分为三类:、、。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1异常毒性检查法

1141 异常毒性检查法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毒性。
本法系给予动物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反应或死亡情况,检查供试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临用前,供试品溶液应平衡至室温。
试验用动物应健康合格,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
做过本实验的动物不得重复使用。
非生物制品试验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体重18~22g,每只小鼠分别静脉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
应在4~5秒内匀速注射完毕。
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秒。
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在给药后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如有死亡时,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在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
生物制品试验除另有规定外,异常毒性试验应包括小鼠试验和豚鼠试验,试验中应设同批动物空白对照,观察期内,动物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动物体重应增加,则判定试验成立。
按照规定的给药途径缓慢注入动物体内。
⑴小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18~22g。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0.5ml,观察7天。
观察期内,小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小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⑵豚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豚鼠2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250~350g。
每只豚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5.0ml,观察7天。
观察期内,豚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豚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4只豚鼠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生物药物分析第三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中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家兔体内的方式是A.静脉注射B.动脉注射C.腹腔注射D.灌胃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家兔体温升高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结果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所以答案为A。
2、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若再想供热原检查用,则至少应休息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48小时方可再供热原检查用。
所以答案为D。
3、细菌霉内素检查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所以答案为B。
4、下列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每批鲎试剂的灵敏度须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复核B.凝胶法的原理是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C.抗生素类药物因具有抗菌活性,不能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D.凝集反应的温度规定为37℃±1℃E.凝集反应的时间规定为60分钟±2分钟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抗生素类药物可以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
所以答案为C。
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A.鲎试验法B.临床检查法C.生物效应法D.家兔热原试验法E.放射性检验法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鲎试验法。
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西南大学网教22秋作业参考答案

1168 20222判断题1、由于使用和要求不同,标准品可分为国际、国家、工作用三级标准。
( ). A.√. B.×2、实验动物的分组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重要的是不要受到主观愿烈的影响。
(). A.√. B.×3、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产品的操作和转运,如产品灌装(或灌封)、分装、压塞、轧盖等应在A级或B级背景下局部A级环境下完成。
(). A.√. B.×4、在破伤风梭菌毒力实验中,小白鼠强直性痉挛,抽搐。
呈现弓背反张,腿部强直,尾巴竖立等症状,最后死亡,即为阳性反应。
(). A.√. B.×5、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 A.√. B.×6、在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若作静置培养,则100 ml培养基/250 ml的三角瓶,最多不能超过150 ml培养基/250 ml的三角瓶,否则灭菌时培养基沸腾容易污染棉塞,造成染菌。
(). A.√. B.×7、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为不低于D级背景下的B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 A.√. B.×8、在控制菌检查中,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均接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中,作适应性检查。
(). A.√. B.×9、药物微生物总数检测时,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在30〜35 ℃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25 ℃培养5〜7天。
(). A.√. B.×10、霉菌、酵母菌计数平板倒置于23-28℃培养箱中培养24 h。
(). A.√. B.×11、单向流系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风速均匀的气流,所以仅有垂直单向流。
(). A.√. B.×12、空态系指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
(). A.√. B.×13、IMVC试验是指靛基质试验(I)、甲基红试验(M)、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枸橼酸盐试验(C),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注射剂安全性指导原则

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2009-02-28 21:23:41| 分类:个人日记|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指导原则为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而定。
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包括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热原检查法、异常毒性检查法、过敏反应物质检查法、降压物质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等。
根据注射剂的处方、原(辅)料来源、工艺、用法及用量等设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并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检查项目的适用性研究。
检查项目的制定一、中药注射剂(一)、静脉用注射剂,应设置所有安全性检查项目。
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和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因素复杂多变,一般首选热原检查法。
如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影响体温或对家兔的急性毒性反应而影响热原检查时,可选择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二)、肌内用注射剂,应设异常毒性、过敏反应物质等检查项。
原料和工艺易污染热原且用量较大者,须考虑设热原检查项。
二、化药(包括抗生素、生化药)注射剂(一)静脉用注射剂1、所有静脉用注射剂,均应设细菌内毒素(或热原)检查项。
2、所用原料系动物来源或微生物发酵提取物时,如组分结构不清晰或有可能污染毒性杂质且又缺乏有效的理化分析方法,应考虑设立异常毒性检查项。
3、所用原料系动物来源或微生物发酵提取物时,如组分结构不清晰且有可能污染异源蛋白或未知过敏反应物质,又缺乏相关的理化分析方法且临床发现过敏反应,应考虑设立过敏反应物质检查项。
4、所用原料系动物来源或微生物发酵提取物时,如组分结构不清晰或有可能污染组胺、类组胺样降血压物质,应考虑设立降压物质检查项。
(二)肌内用注射剂1、所有肌内用注射剂,如临床用药剂量较大,生产工艺易污染细菌内毒素,应考虑设细菌内毒素(或热原)检查项。
2、所用原料系动物来源或微生物发酵提取物时,如组分结构不清晰或有可能污染毒性杂质且又缺乏有效的理化分析方法,应考虑设立异常毒性检查项。
3、所用原料系动物来源或微生物发酵提取物时, 如组分结构不清晰或有可能污染异源蛋白或未知过敏反应物质,又缺乏相关理化分析方法且临床发现过敏反应,应考虑设立过敏反应物质检查项。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一、概述
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概念: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 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断供 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一种新药或新的制剂临床使用前, 以及一些毒性较大或生产、贮存中易引入毒性物质或分解 导致毒性增大的药品制剂要进行毒性试验。随着新科技的 发展,药品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变,特别是改变提炼方 法及精制工艺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追踪检查各工艺段的 半成品及成品是否引入了毒性反应的杂质。如其中可能存 在慢性毒性杂质时,还需要作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观察。 对生产过程中毒性杂质作追踪考察,弄清提炼精制过程中 毒性杂质的踪迹,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去除,不但有利于 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也有利于生产上进一步提高产品 质量。
混匀。 2. 注射液的稀释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 混匀。
静脉注射前的准备 (给小白鼠光照)
用注射器吸取供试品溶液
取小白鼠
固定小白鼠
尾静脉注射
注射完毕,立即 将小白鼠松开,使 其在铁丝网盖内自 由活动以观察即时 反应,并作记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授课人:汪穗福(高级讲师) 苏惠虹(助理讲师)
广州市医药中专学校
教学目标:学习异常毒性检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异常毒性检查的方法、检查
结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 异常毒性检查方法、检查结
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方法:讲解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一、概述 二、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步骤 三、注意事项
返回
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影片
② 皮下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腹部皮下,于 腹部左侧皮下刺入,并使针头在 皮下平行通过腹部中线后,立即 注入0.5 ml供试品溶液。
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发展情况

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发展情况作者:杨静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3期【摘要】本文就安全性评价以及异常毒性检查法的详细分析,得出我国国内相关的制药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并对异常毒性检查法的实际应用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发a挥着特殊的作用,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的发达国家已经取消了应用异常毒性检查法,但是我国目前还无法做到这点,但是相信随着我国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国会更加合理的应用异常毒性检查法。
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异常毒性检查法;药物安全性评价;作用;发展我国在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异常毒性检查法,但是这种检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消应用该方法对药物安全进行检验,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国情的限制,还无法取消这项检查方法,而随着我国药物研究的深入开展,这项检查方法会在我国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得到更为合理的应用,下面就对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发展情况进行具体的探究和分析。
1.异常毒性检查法现阶段,我国在对药品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相关的药物检测操作标准以及中国药典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检验,在对药品进行检查的时候,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药物的无菌性以及微生物的限度等,应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以及检查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其中有一种方法主要是对不正常的毒性反应进行检查的方法,这种检查方法就是异常毒性检查法。
2.安全性评价对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以有效的保障药物服用的安全性,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
在临床中,对药物进行安全性检查主要的目的就是降低药物中所含有的毒性浓度。
利用安全性评价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药物的所具有的毒性作用以及其能够产生的副作用,从而判断出毒性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试验,以降低药物中的毒性成分,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人身的安全。
安全性评价能够对新药做出有效的毒性判断,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提供基础的保障,应用安全性评价可以对药物应用的利弊做出合理的权衡,从而保障新药可以顺利的进行开发。
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发展情况

。
传 统的对化学品和药物等化合物 的安 全性评价 ,的待测化合 物 , 观察其毒 性效 应特征 , 然后将其实 验结 果外 推到接受 小剂量相 同化合
物 的 大量 人 群 。 它 是 一 项 涉 及 多 学 科 的 综 合 性 的 毒 理 学 评
的异常毒性检查 仍然 不能取 消 。特 别是 目前我 国大 多数生 化药 ( 、 白质 、 肽 蛋 酶及辅 酶 、 糖 、 质 ) 多 脂 注射液 因为 生产水 平 的问题 , 标准 中都有 异 常毒性 检查 ; 国还有 中药 这一具 我
有传统特色 的药 品 , 为了 能让 中药走 向世界 , 理控 制 中药 合
危害程度 的科 学依据 , 衡利 弊 , 权 以降 低其 对人 类 的毒 性危 害 。在新药研究 和开发过程 中, 临床前安全 性评价起 着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最终对受试 物用 于人 体的安全性作 出评价 J 。
3 发 达 国 家 异 常 毒 性 检 查 的现 状
药物研发成 功 与否 主 要取 决 于药 物 是否 安 全 和有 效 。 综观整个药物研发流程 , 毒性是终止药 物研 发 的重要原 因之
摘要 : 描述异 常毒性检 查法在 药物安全性评价 中的作 用。考察 国内外制 药企业的 生产现状 , 系《中国药 ̄) O O 联 2 l
年版 的实施 和国际药 学科 学技术的发展状 况 , 讨论异 常毒性在 我 国药品检验工作 中的意 义。
关键词 : 常毒性 ; 异 安全性评价 ; 实验动物 ; 药品检验
中 图分 类 号 : 9 7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7 3 2 1 0 0 3 0 R 2.1 A 17 7 8(0 1)9— 5 4—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异常毒性检查法
本法系生物制品的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安全试验,检查制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检查法
除另有规定外,异常毒性试验应包括小鼠试验和豚鼠试验。
将供试品温度平衡至室温,按照规定的给药途径缓慢注入动物体内。
试验中应设同批动物空白对照,并根据对照组动物情况对供试品结果判定进行综合评估。
(1)小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每批供试品用5只小鼠,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18~22g。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供试品0.5ml,观察7天。
观察期内,小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小鼠体重应增加,供试品判为合格。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10只小鼠复试一次,判定标准同前。
(2)豚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每批供试品用2只豚鼠,注射前每只豚鼠称体重,应为250~350g。
每只豚鼠腹腔注射供试品5.0ml,观察7天。
观察期内,豚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豚鼠体重应增加,供试品判为合格。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4只豚鼠复试一次,判定标准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