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异常毒性检查法----概述ppt实用资料

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 检验原理: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3 检验操作方法3.1 仪器及用具电子天平架盘天平(最大称量100g、分度值0.1g)电热恒温干燥箱记时器(或秒表)1块灭菌饭盒1个白瓷盆1个试管架1个小鼠固定器毛巾2条棉球贴瓶签2张0.5ml注射器5支4#注射针头5个100ml量筒1个100ml烧杯2个5ml量筒1个具塞广口瓶1个试剂瓶1个玻璃棒2根3.2 化学试剂3.2.1 分析纯:葡萄糖注射液、甲酚皂溶液、乙醇。
3.2.2 75%酒精棉:用量筒量取75ml无水乙醇,倒入100ml烧杯内,加水稀释至刻度,用玻璃棒搅匀倒入装有棉球的广口瓶中浸透,贴上瓶签,备用。
3.2.3 2%来苏儿:取2ml甲酚皂溶液倒入100ml烧杯内,加水稀释至刻度,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倒入试剂瓶中,贴上瓶签,备用。
3.3 操作方法3.3.1 供试用小鼠的要求:供试验用小鼠应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明亮,活泼,体重17-20g,同品种,同性别,雌者无孕,在试验前及试验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试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动物等级为普通级以上(一级以上含一级)。
3.3.2 试验前的准备:将试验用的一切玻璃器皿及一切与供试品溶液接触的器皿统一装入饭盒内,按“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SOP.QC-YQ-15)操作,于250℃干燥30分钟或180℃2小时,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
3.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0.9%氯化钠注射用水按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3.4 检查法:取毛巾浸洗于装有2%来苏儿水溶液的白瓷盆中,拧干后,将检验所需物品及台面擦拭一遍,稍后,再用75%酒精棉擦拭一遍,并擦干双手。
除另有规定外,取上述小鼠5只,按各供试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该法,(二部)
正文品种共有20个品种、(三部)正文品种共
有86个品种规定应进行异常毒性检查(含特异
性常毒检查)。
返回
返回
返回
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影片
② 皮下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腹部皮下,于 腹部左侧皮下刺入,并使针头在 皮下平行通过腹部中线后,立即 注入0.5 ml供试品溶液。
拔出针头时,如发现有供试品 溶液外溢,此小鼠应废弃,另取 一只小白鼠依法注射。
返回
小白鼠皮下注射影片
③ 肌肉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后腿肌偏于股 静(动)脉血管外侧,将针头刺入至 肌肉内缓缓注入0.5 ml供试品溶液。 拔出针头时,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一种新药或新的制剂临床使用前, 以及一些毒性较大或生产、贮存中易引入毒性物质或分解 导致毒性增大的药品制剂要进行毒性试验。随着新科技的 发展,药品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变,特别是改变提炼方 法及精制工艺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追踪检查各工艺段的 半成品及成品是否引入了毒性反应的杂质。如其中可能存 在慢性毒性杂质时,还需要作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观察。 对生产过程中毒性杂质作追踪考察,弄清提炼精制过程中 毒性杂质的踪迹,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去除,不但有利于 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也有利于生产上进一步提高产品 质量。
结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 异常毒性检查方法、检查结
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方法:讲解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一、概述 二、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步骤 三、注意事项
一、概述
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概念: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 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断供 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异常毒性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异常毒性检查的基本操作,为异常毒性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小鼠法进行的异常毒性检查。
4. 职责:QC异常毒性检查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5.1. 实验用具:天平(精度0.5g,小白鼠称重用)、小白鼠固定装置、注射器(精度0.02ml)、针头、刻度吸管、洗耳球、砂轮、试管、试管架、时钟、75%酒精棉球、玻璃铅笔。
稀释剂: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其他规定的溶剂。
5.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5.2.1. 用75%酒精棉球擦手消毒;5.2.2. 取供试品适量,加入试管架上的试管中,并标明批号;5.2.3. 加入规定的稀释剂,制成规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5.3. 实验动物:健康无伤,体重17-20g小白鼠,做过本实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0.5ml,给药途径有以下几种:5.4.1.静脉注射5.4.1.1. 将小鼠放入固定器中,使尾巴暴露在外。
5.4.1.2.用75%酒精棉球擦拭鼠尾注射部位。
5.4.1.3.尾静脉注入供试品溶液,注射速度4~5秒,如注射部位皮下发白且推入药液有阻力时,表示针头未插入静脉内,应重插,如药液有损失,应另取小鼠注射。
5.4.1.4.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在注射部位止血后取出小鼠,放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5.4.1.5.共注射5只小鼠,正常饲养。
5.4.2.腹腔注射:5.4.2.1. 一手握小鼠,用拇、食指捏住小鼠颈背部,用无名指及小指固定其尾及后肢,腹部向上。
5.4.2.2.用75%酒精棉球擦拭小鼠腹部注射部位。
5.4.2.3.腹腔注入供试品溶液。
5.4.2.4.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放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5.4.2.5.共注射5只小鼠,正常饲养。
5.4.3.皮下注射:5.4.3.1. 握小鼠,同腹腔注射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操作规范 异常毒性

异常毒性检查法1 简述1.1 本法适用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
1.2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毒性反应。
1.3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供试品如不合格表明药品中含有超过正常产晶毒性的毒性杂质,临床用药将可能增加急性不良反应2 实验材料和用具2.1 天平精度0.01mg或0.5mg,供试品、试剂称量用,精度0.1g,小鼠称量用。
2.2 实验用具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小鼠固定器、支架)、注射器(Iml以下,精度0.01ml)、高压蒸汽灭菌器、秒表、大称量瓶、吸管、移液管和小烧杯。
2.3 试剂75%乙醇、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其他规定的溶剂。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氯化钠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1 原料药3.1.1 精密称取适量,置适宜容器中。
3.1.2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搅拌使溶解。
3.2 注射液3.2.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3.2.2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置适宜容器中。
3.2.3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混匀。
3.3 粉针剂3.3.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3.3.2 加入一定量规定的溶媒配成所需浓度,混匀。
除另有规定外,如上述供试品不能完全溶解,应在使用时混匀。
4 实验动物实验用动物应从具备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单位购进,供试用的小鼠应同一来源同品系,雌者无孕,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红亮、活泼,体重17~20g,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
做过实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5 用具的灭菌试验用玻璃容器、注射器、针头等与供试品及动物接触的用具,一般情况下应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湿热灭菌30min。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一、概述
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概念: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 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断供 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一种新药或新的制剂临床使用前, 以及一些毒性较大或生产、贮存中易引入毒性物质或分解 导致毒性增大的药品制剂要进行毒性试验。随着新科技的 发展,药品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变,特别是改变提炼方 法及精制工艺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追踪检查各工艺段的 半成品及成品是否引入了毒性反应的杂质。如其中可能存 在慢性毒性杂质时,还需要作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观察。 对生产过程中毒性杂质作追踪考察,弄清提炼精制过程中 毒性杂质的踪迹,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去除,不但有利于 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也有利于生产上进一步提高产品 质量。
混匀。 2. 注射液的稀释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 混匀。
静脉注射前的准备 (给小白鼠光照)
用注射器吸取供试品溶液
取小白鼠
固定小白鼠
尾静脉注射
注射完毕,立即 将小白鼠松开,使 其在铁丝网盖内自 由活动以观察即时 反应,并作记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授课人:汪穗福(高级讲师) 苏惠虹(助理讲师)
广州市医药中专学校
教学目标:学习异常毒性检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异常毒性检查的方法、检查
结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 异常毒性检查方法、检查结
果的判断标准
教学方法:讲解法
第四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
一、概述 二、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步骤 三、注意事项
返回
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影片
② 皮下注射法
可采用由小白鼠腹部皮下,于 腹部左侧皮下刺入,并使针头在 皮下平行通过腹部中线后,立即 注入0.5 ml供试品溶液。
异常毒性试验SOP

异常毒性试验SOP1.目的检测生物制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2.范围本标准规程适用于生物制品异常毒性的通用试验。
3.定义无4.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
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4.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本规程。
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
6.材料6.1.试验用具:一次性无菌无热原注射器(2ml、5ml、10ml),75%酒精棉球,试管架、中试管、吸管(1ml 、2ml、5ml、10ml);解剖用具:手术剪刀、手术小镊子、解剖刀。
6.2.试验设备:电子天平,台式灭菌器,电热鼓风干燥箱,百级超净工作台。
6.3.试剂与配制:乙醇,分析纯,购入;氯化钠,分析纯,购入;2.4.6-三硝基酚(苦味酸)分析纯,购入;75%酒精:量取95%乙醇78.9ml,加水至100ml,摇匀即得;75%酒精棉球:把高压灭菌好的脱脂棉弄成球状至广口瓶中,倒入75%酒精,使棉球湿润,即得;苦味酸染液:量取苦味酸5ml,加95%酒精20ml,摇匀即得;0.9%NaCl溶液:称取氯化钠0.9g,经(180℃ 120min)干烤除热原后,在超净工作台加注射用水100ml,摇匀,再经121℃ 30min高压灭菌,即得。
6.4.试验动物:6.4.1.健康小鼠,雌者无孕,体重18~22g, 级别:SPF级, 品系:KM。
6.4.2.健康豚鼠,雌者无孕,体重250~350g, 级别:SPF级。
7.流程图无8.程序8.1.试验准备8.1.1.试验前1~2天将试验小鼠、豚鼠从繁殖场购买至实验动物饲养室饲养并检查是否健康,一般要求体型正常,运动灵活,皮毛浓密而有光泽,眼睛有神,呼吸正常,无溃烂等现象。
8.1.2.临注射前给每只小鼠、豚鼠称体重,作好色标并记录。
8.1.3.供试品处理除另有规定外,每批供试品用5只小鼠,小鼠体重为18~22g,每只小鼠应注射供试品0.5 ml 。
【2019年整理】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年版98异常毒性检查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1 简述1.1 本法适用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
1.2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毒性反应。
1.3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供试品如不合格表明药品中含有超过正常产品毒性的毒性杂质,临床用药将可能增加急性不良反应。
2 实验材料和用具2.1 天平精度0.01mg或0.5mg,供试品、试剂称量用;精度0.1g,小鼠称量用。
2.2 实验用具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小鼠固定器、支架)、注射器(1ml以下,精度0.01ml)、高压蒸汽灭菌器、秒表、大称量瓶、吸管、移液管和小烧杯。
2.3 试剂75%乙醇、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其它规定的溶剂。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氯化钠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1 原料药3.1.1 精密称取适量,置适宜容器中。
3.1.2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搅拌使溶解。
3.2 注射液3.2.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3.2.2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置适宜容器中。
3.2.3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混匀。
3.3 粉针剂3.3.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小瓶瓶塞。
3.3.2 加入一定量规定的溶媒配成所需浓度,混匀。
除另有规定,如上述供试品不能完全溶解,应在使用时摇匀。
4 实验动物实验用的动物应从具备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单位购进,供试用的小鼠应同一来源同品系,雌者无孕,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红亮、活泼,体重17~20g,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
做过实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5 用具的灭菌试验用玻璃容器、注射器、针头等与供试品及动物接触的用具,一般情况下应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湿热灭菌3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2 检验原理: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3 检验操作方法
3.1 仪器及用具
电子天平
架盘天平(最大称量100g、分度值0.1g)
电热恒温干燥箱
记时器(或秒表)1块
灭菌饭盒1个
白瓷盆1个
试管架1个
小鼠固定器
毛巾2条
棉球
贴瓶签2张
0.5ml注射器5支
4#注射针头5个
100ml量筒1个
100ml烧杯2个
5ml量筒1个
具塞广口瓶1个
试剂瓶1个
玻璃棒2根
3.2 化学试剂
3.2.1 分析纯:葡萄糖注射液、甲酚皂溶液、乙醇。
3.2.2 75%酒精棉:用量筒量取75ml无水乙醇,倒入100ml烧杯内,加水稀释至刻度,用玻璃棒搅匀倒入装有棉球的广口瓶中浸透,贴上瓶签,备用。
3.2.3 2%来苏儿:取2ml甲酚皂溶液倒入100ml烧杯内,加水稀释至刻度,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倒入试剂瓶中,贴上瓶签,备用。
3.3 操作方法
3.3.1 供试用小鼠的要求:供试验用小鼠应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明亮,活泼,体重17-20g,同品种,同性别,雌者无孕,在试验前及试验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试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动物等级为普通级以上(一级以上含一级)。
3.3.2 试验前的准备:将试验用的一切玻璃器皿及一切与供试品溶液接触的器皿统一装入饭盒内,按“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SOP.QC-YQ-15)操作,于250℃干燥30分钟或180℃2小时,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
3.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0.9%氯化钠注射
用水按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3.4 检查法:取毛巾浸洗于装有2%来苏儿水溶液的白瓷盆中,拧干后,将检验所需物品及台面擦拭一遍,稍后,再用75%酒精棉擦拭一遍,并擦干双手。
除另有规定外,取上述小鼠5只,按各供试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
给药途径分为以下几种
静脉注射将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尾静脉,应在4-5秒匀速注射完毕。
腹腔注射将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腹腔。
皮下注射将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腹部或背部两侧皮下。
口服给药将供试品溶液通过适宜的导管,灌入小鼠胃中。
给药完毕,立即将小鼠松开,让其在标明批号、组别的鼠盒内自由活动,观察其反应情况,并作记录。
3.4 结果判断
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按规定剂量,给药后48h无死亡为符合规定。
3.5 注意
3.5.1 实验室温度一般控制在20~28℃。
3.5.2 采用各种给药方法后,在取出针头时,如发现有出血,或供试品外溢时,此小鼠应舍弃,另取小鼠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