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作业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

2、爱德华·琴纳研究出了接种(),预防()。

3、电影是根据()()的解释原理制作的。

4、居里夫人发现了()。

5、有生命的物体主要有()、()。

6、常见的动物有(),常见的植物有()。

7、蜗牛生活在()的土壤里,小鱼生活在()里。

8、注意(),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9、有生命的物体对刺激()反应。

10、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捉蚂蚁,都()伤害它。

二、判断题。

1.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与我无关。

()2、我们有许多经历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3、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做出猜测。

()4、科学探究需要养成勤动手、勤劳动的习惯。

()5、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6、鱼一旦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

()7、动物和植物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8、给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

()9、科学家做出的结论,全都是正确的,不容质疑。

()10、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三、不定项选择题1、让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A、上轻下重B、上重下轻C、左右平衡D、上下平衡2、下面是科学家的是()A、爱德华·琴纳B、居里夫人C、罗杰特D、冰心3、有生命的物体有()A、动物B、植物C、木头D、人4、植物的共同特点,外形有(),生活都需要()A、阳光 B根 C、空气 D、水分 E、叶 F、茎 G、花5、人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任意破坏B、事不关己C、和谐相处D、无所谓6、以下是动物的是()A、白云B、蜗牛C、蚂蚁D、电视7、以下是植物的是()A、蜗牛B、蚂蚁C、桃树D、菊花8、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A、都吃东西B、都呼吸C、都对刺激有反应D、都能长大E、都能繁殖9、在观察大树时,我们可能会在()发现小动物。

A、树干上B、树叶上C、树根下D、树枝上10、给动物分类时,我们要()A、确定一定的标准B、不用确定标准C、要做好记录D、想办法找更多的资料了解它们四、填表题1、你能给下面的动物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吗?八哥、蚂蚁、斑马、乌龟、大象、熊猫、青蛙、鲸、蜻蜓、我发现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五、问答题:1、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哪些步骤?2、谈一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小科学家?3.你觉得科学是什么?4、如果我们要去郊外进行观察,需要注意什么?5、植物、动物、人都是有生命的物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用图表示出他们的关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鳄鱼D. 鸟类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周C. 一月D. 一年5. 下列哪种材料是导电的?A. 木头B. 塑料C. 金属D. 玻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吸收氧气。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指动物。

()5.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3.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和昼夜更替。

4. 生态系统中,______和分解者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5. 水的沸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2.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对生物有什么意义?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现象。

4.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什么?5. 简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一杯水的温度,初始温度为20℃,经过加热后温度上升了15℃。

请问加热后水的温度是多少℃?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3. 小华家的花园里种了5棵苹果树,每棵树结了20个苹果。

请问小华家一共收获了几个苹果?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请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cm,求该三角形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变化。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新)11 把盐放到水里-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新)11 把盐放到水里-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最终会出现()。

【答案】沉淀【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在溶解的过程中已经溶解的物质达到一定的含量,且再次加入的此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此溶液的饱和状态,当食盐水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加入食盐,就会出现沉淀。

2.【答题】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是不同的。

【答案】溶解能力【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答题】比较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所做的实验是()。

(填“模拟实验”或“对比实验”)【答案】对比实验【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实验。

【解答】比较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所做的实验是对比实验。

4.【答题】物质在水中是可以无限溶解下去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不能一直溶解下去,故此题是错误的。

5.【答题】在相同条件下,一杯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的量是一样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杯水溶解食盐的量要多于溶解小苏打的量。

6.【答题】增加食盐的量,可以增加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物质在水中可以溶解多少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溶解能力。

在溶解的过程中已经溶解的物质达到一定的含量,且再次加入的此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此溶液的饱和状态,当食盐水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无论添加多少食盐都不会继续溶解,因此增加食盐的量,不能增加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7.【答题】水的温度可能会影响溶解的食盐质量,我们可以量取常温下的水。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温度越高,食盐的溶解度越大。

所以水的温度可能会影响溶解的食盐质量,我们可以量取常温下的水。

8.【答题】在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向水中加食盐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典型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典型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 )。

A.海滩上B.浅海里C.深海中2.通过实验可知,土豆中含有大量的( )。

A.油脂B.淀粉C.蛋白质3.下面不是固体的是( )。

A.面粉B.牙膏C.纱巾4.海洋里生活着( )种生物。

A.20余万B.无数C.1000多5.下列物品在使用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用扇子扇风B.给轮胎打气C.用吹风机吹头发二.填空题(共5题,共18分)1.土壤中腐烂的动植物遗体称为( ) 。

2.粗粮、蔬菜、豆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 ),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 )和( )。

3.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 )。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 )毫升。

4.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 )。

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 )。

5.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 )的。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0ml的牛奶和50ml的蜂蜜,它们的体积相同,质量也相同。

( )2.我们感觉不到空气压我们,所以说空气没有质量。

( )3.用冰块保鲜食物时,最好将冰块放在食物的下面。

( )4.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5.为了能均衡获取各种营养,我们要不挑食,不偏食。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下列植物的种子分别是怎样旅行的,请你用线连起来。

椰子借助风力传播蒲公英借动物或人传播凤仙花借水力传播苍耳借自身的弹力传播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1.请你简单说说地下水的来源。

2.请作动手做个“热气球”并让它上升,并说“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3.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4.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纸团为什么不会湿?六.综合题(共2题,共14分)1.分类(填序号)1.仙人球 2.水稻 3.花生 4.苹果树 5.荷花 6.芦苇 7.蚕豆 8.芝麻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的有∶(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共3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共3套)

苏教版3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1一、填空题(共21分,每空1分)1.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________所以热空气会向_______升。

2.我们可以到_______、_______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

3.土壤中有大颗粒的_______、中等颗粒的_______和细小颗粒的_______。

4.土壤的形成过程_______,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_______的时间。

5.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_______。

6.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_______的限度。

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_______的。

7.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_______。

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_______和_______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8.新型抽水马桶能产生_______、_______的强劲水流。

9.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_______毫升。

10._______、脂肪、_______、_______、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升空气的质量相当于5枚回形针的质量。

()2.地球表面的土壤是一样的。

()3.土壤中的小动物在形成腐殖质的过程中没发挥什么作用。

()4.两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体积没有任何变化。

()5.牛奶和蜂蜜的体积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相同。

()6.河流大多是由人工建造形成的。

()7.将少量海水滴入金属勺中加热,待水干后,勺中留下了盐。

()8.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9.人离开空气1秒都不行,只要离开马上就会死。

()10.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减少。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关于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将电子天平放在斜面上B.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C.使用前不需要按“归零”按钮2.下面物体不会出现在土壤中的是( )。

A.书本B.落叶C.蜗牛壳3.下面不属于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的是(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与测试》全套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与测试》全套答案

一、骄傲 虚心 弱 强 二、1、妈妈建议我把作业做好了再去看电视。 2、把作业做好后再去看电视,这真是个好建议。 三、三过家门而不入 花木兰 卧薪尝胆 大禹 第12课 卧薪尝胆 练习与测试 替父从军 赵括 纸上谈兵 勾践 发展练习 (一)1、指颜琛没有像老师打招呼, 就离开了。 指颜琛答老师问题时,答得很流利,很正确。 2、明白了老师三年前说的那句话,是一个计策, 是为了激发我刻苦学习。 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一、侵略 抵抗 表示 免除 诊断 形状 二、1、高山 2、失败 三、1、强烈 激烈 热烈 猛烈 单元练习4 2、失望 期望 愿望 希望 练习与测试 四、1、发奋图强的越王勾践 坚持不懈的布鲁斯 求实创新的雷奈克 2、书到用时方恨少 3、三百六十行 4、世上今人胜古人 5、青出于蓝胜于蓝 五、1、专心 秘诀 著名 2、(1)第一个:他走路和休息的时候,老是用手指在 自己的身上一横一竖地写着,日子久了把衣服都划破了。 第二个:他每天练完字都到门前的池塘里去洗笔砚,日子 久了池塘里的水都变黑了。 (2)注意力很集中,笔握得很紧。 3、不分白天黑夜地勤学苦练 4、父子练字
一、能干gàn 干gān净 假jiǎ如 假jià期 转zhuǎn眼间 转zhuàn盘 转zhuàn动 二、1、感谢 2、迫不及待 第9课三袋麦子 三、开心 迫不及待 看了又看 练习与测试 我会选择演小猴,因为小猴聪明能干,做事能作 长远打算。 发展练习 (一)1、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 锄草太辛苦,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满身泥土! 2、小鸭,小猫,小猪,你们要想得到收获,就必 须要付出努力。 (二)那轻巧的身子升上天空,挥动着有力的翅 膀,在天空中飞翔。
第11课 第八次 练习与测试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2023秋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2023秋新课标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谋谋练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一、选择题1在充气城堡上蹦蹦跳跳真好玩,利用了空气的性质是()A.热空气会上升B.空气有质量C.压缩空气有弹性2.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A.空气占据空间B.纸把水往下压C.水有一定体积3.下列物体中,()没有用到压缩空气的性质A.孔明灯B.篮球C.射钉枪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不可以变化的8.空气是无处不在的C.我们的生活可以离开空气5.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的实验时,不需要注意的是()A.将针筒口顶住橡皮B.记下活塞的位置C.天气情况二、判断题6.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不变的。

()7.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能够吹得很大。

()8.如果把一个杯子倒过来,里面就没有空气了。

()9.粉笔和水都占据空间。

()10.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之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小。

()【参考答案】1.C2.A3.A4.B5.C6.×7.X8.×9.√10.√2.空气有质量一、选择题1.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是()A.厘米B.毫升C.摄氏度D.克2.科学家用实验测得: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约为1.29克,相对于三枚回形针质量A.体积B.质量C.颜色D.密度3.17世纪,()通过对比称量玻璃瓶质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阿基米德4.用()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A.水平仪B.电子天平C.量筒D.温度计5.电子秤在使用前需要()A.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B.打开电源C确保刻度是在“0”的位置D.以上都是二、判断题6.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质量。

()7.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一般打开电源就直接测量。

()8.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人是意大利物理学家牛顿。

()9.篮球漏气后质量也会发生改变。

()10.空气是摸不到,看不见,没有重量的。

(【参考答案】1.D2.B3.A4.C5.D6.X7,×8.×9.√10.X3.热空气和冷空气一、选择题1.壁挂制冷空调应该放在房间墙壁()的位置A.靠上B.中间C.靠下D.任意2.暖气片一般都装在房间的(),制冷空调一般都装在房间的()A.下,上B.上,下C.下,下D.上,上3.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A.窗边B.地面上C.天花板上D.房间中间3.1.帆船前进和空气的()性质有关A.会流动B.有质量C.占据空间D.能够压缩5.下列物体中,()利用的性质与其它的都不同A.排球B.充气城堡C.喷水壶D.孔明灯二、判断题6.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空调应装在房间的高处。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1 科学是……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答:看⼩鸡出壳、看⾃⼰的影⼦、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有什么等3、科学家是如何⼯作的?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答:琴纳、爱迪⽣、居⾥夫⼈、李时珍、袁隆平、⽜顿5、通过这⼀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的⾼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动物、拆装⾃⼰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科学研究。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动起。

制作材料:⼀张长30厘⽶、宽10厘⽶的⽩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张长30厘⽶、宽10厘⽶的⽩纸,将⽩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相同、神情不⼀的⼩⼈。

(简单的⼩⼈)3)把上⾯的⼀张纸条紧紧地卷在⼀⽀铅笔上。

4)左⼿按住纸条上部,右⼿拿着铅笔,让上⾯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眼具有暂时记忆2.1 做⼀名⼩科学家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向下。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曲别针、夹⼦、铅笔、⾦属丝等。

制作过程:1)⽤剪⼑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撑点的下⾯第⼆单元我眼⾥的⽣命世界2.1 寻找有⽣命的物体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是有⽣命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作业练习(含答案)
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填空题
1.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是一种发现事物的方法。

2.(琴纳)发现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

3.科学家工作一般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步骤。

2.做一名小科学家
判断题
1.降低重心可以使物体平衡。

(√)
2.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
3.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
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填空题
1.校园里有(大树)、(青苔)、(小虫)等都是有生命的。

2.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3.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

2.校园里的植物
判断题
1.树的皮都是很粗糙的。

(×)
2.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
3.各种植物冬季都会掉光叶子。

(×)
3.校园里的小动物
填空题
1.鱼的身体分成(头部)、(躯干部)、(尾部)。

2.蜗牛对刺激有反应,它用(触角)试探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3.蚂蚁身体的颜色绝大多数是(黑色)、红褐色。

4.动物·植物·人
判断题
1.兔子和萝卜都会生长发育,都要阳光、空气、水和温度,都会繁殖后代。

(√)
2.人和黑猩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会劳动。

(√)
3.兔子和青蛙都属于动物,它们的生活环境是一样的。

(×)
3单元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
填空题
(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我们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称一称重量,就知道它含多少(水)。

2.观察水
判断题
认识物体常用方法:看、闻、尝、摸等,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尝。

(√)
水可以流动,水有固定的形状。

(×)
水是一种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
3.神奇的水
填空题
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得(越高)。

2.水有(压力)。

水(越深)压力(越大)。

3.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4.物体放入水中,如果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会(沉)下去。

5.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切碎)、(加热)。

4.地球上的水
判断题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

(√)
水除了存在浪费现象,还有污染现象,而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填空题
1.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2.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水,(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4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1.常见材料
填空题
1、木质书桌、纤维、金属、扫帚、纸、木质门,其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木质书桌、扫帚、木质门),属于人造材料的是(纤维、金属、纸)。

2、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

3、直接来自大自然的为(天然材料);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性质特点发生了改变的,为(人造材料)。

4、天然材料有:(木材)、(石料)、(棉花)、(蚕丝)、(羊毛)等。

5、人造材料有:(纸)、(铁)、(玻璃)、(塑料)、(尼龙)等。

2.纸
填空题
1、纸的生产过程:剥去树皮——切成小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压成纸张
2、造纸术由(蔡伦)发明,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判断题
1.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也可以造纸。

(√)
2.同一张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一样。

(×)
3.不同用途的纸,其吸水性和透明度不同。

(√)
3.纺织材料
填空题
1、常见的纺织材料有:(棉)、(麻)、(丝)、(毛)和(人造纤维)等。

2、看(纺织品成分标志)可以认识纺织材料的不同种类。

3、(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4、棉布与尼龙的不同:棉布属于(天然纤维);尼龙属于(人工合成纤维)。

4.金属
填空题
1、我们采用(砂纸磨)、(加热)、(敲打)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表面有光泽)、(易传热)、(易变形)等。

2、一般用(铁)做炒锅,因为铁(便宜)、(坚硬)、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3、用(铝)做易拉罐,因为(便宜)、(轻)、(易加工)。

4、首饰用(金银)做,因为(昂贵)、(光泽度好)、(不易氧化)。

5.塑料
简答题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答:(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4)购物尽量用布袋或纸袋。

填空题
1、塑料的优点:(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等。

缺点:不易(分解),对环境有害。

2、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占用土地)、(威胁海洋生物)、(影响市容)。

3、科学家已研制出较容易分解的塑料,如用(木薯)、(玉米)等原料生产出的(可降解饭盒)。

4、(白色污染)是人们大量使用(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

5单元提出问题
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填空题
1、(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2、问题从哪里来?(1)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2)对流行说法提出怀疑(3)科学小制作时提出问题。

3、(亚里士多德)认为:同样材料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的重量决定。

4、(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简答题
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答:(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
(1)多提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自制信息卡是一种记录或呈现信息的好形式。

自制信息卡的标题用问题的形式出现,通常表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正文回答标题所提出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