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考题(东方14本B)
食品工程原理考题东方本B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考核试卷课程名称(全称):食品工程原理 课程代码:D20332B2 考核时间:2016年 7 月 日 试卷号: B 考核对象: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名词解释(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粘性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 2.粉碎 利用机械方法使固体物料由大块分裂成小块直至细粉的过程 3.超临界流体萃取 使溶剂与物料充分接触,将物料中的组分溶出并与物料分离的过程。
或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对某溶剂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从而使混合物各组分得到分离与提纯的操作过程4.浓差极化 一种边界层现象,它由被膜阻留的溶质积聚在膜表面而引起。
在膜分离过程中,溶剂和溶质都向膜表面转移5.低共熔点在某一温度下两个固体组分可同时熔化,且这个温度通常低于每一纯组分的温度,该温度叫低共熔温度共6页,第1页二、单选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 当温度为0.01℃,压力为( B )Pa时,纯水处于固、液、气三相平衡。
A. 610B. 650C. 700D. 7502. 描述流体流动型态的准数叫( B )。
A. 普兰特数B. 雷诺数 C .毕渥准数 D. 努塞尔特准数3. 物质发生相变时,所需增减热量用来改变分子间势能,这种热量叫( D )。
A. 显热B. 动能C. 位能D. 潜热4. 局部阻力的估算方法常用局部阻力系数法和当量( D )法计算。
A. 体积 B .面积 C. 内径 D. 长度5. 流体的平均流速是( D )和管道面积的比值。
A. 最大流速B. 体积流量C. 质量流量D. 平均流量6. 流体在流动过程的阻力损失有沿程损失和( A )。
A. 直管损失B. 短程损失C. 局部损失D. 长程损失7. 将热溶液的压力降到低于溶液温度下的饱和压力,则部分水将在压力降低的瞬间沸腾汽化,这种技术叫( B )。
大学生食品工程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生食品工程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工程原理中,下列哪个过程属于传质过程?A. 热传导B. 对流传质C. 扩散D. 压缩答案:B2.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属于物理加工方法?A. 真空冷冻干燥B. 超高压处理C. 酶法处理D. 高温杀菌答案:A3. 食品工程中,下列哪个单位表示黏度?A. Pa·sB. N/m²C. J/(kg·K)D. W/(m²·K)答案:A4. 下列哪种食品保藏方法属于化学保藏方法?A. 冷藏B. 真空包装C. 添加防腐剂D. 辐照处理答案:C5.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物料输送?A. 混合机B. 粉碎机C. 输送泵D. 压缩机答案:C6.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过程属于热加工过程?A. 榨汁B. 真空冷冻干燥C. 高温杀菌D. 粉碎答案:C7. 下列哪个单位表示热导率?A. W/(m·K)B. W/(m²·K)C. J/(kg·K)D. N/m²答案:A8.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固液分离?A. 压滤机B. 粉碎机C. 混合机D. 真空泵答案:A9.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属于生物加工方法?A. 酶法处理B. 高温杀菌C. 真空冷冻干燥D. 超高压处理答案:A10. 下列哪种食品保藏方法属于物理保藏方法?A. 添加防腐剂B. 辐照处理C. 冷藏D. 真空包装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工程原理中,传质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分子扩散、对流传质、热传导2. 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热交换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传导、对流、辐射3. 食品保藏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物理保藏、化学保藏、生物保藏、综合保藏4. 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专升本)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专升本)一、填空题1、对于任何一种流体,其密度是______和 ______的函数。
2、泵的稳定工作点应是______特性曲线与 ______ 特性曲线的交点M。
3、制冷剂的放热量包括冷却、_________ 、_________ 三个阶段放热量。
4、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出口温度为50℃,冷水进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53℃,冷热水的流量相同,则热损失占传热量的_________。
5、在干燥操作中,物料中所含小于平衡水分的水分,称为 _______ 。
6、密度、_______ 和 _______是超临界流体的三个基本性质。
7、在静止的同—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______ 与 ______之和为常数。
8、转子流量计读取方便、精确,流体阻力______,不易发生故障;需______安装。
9、总传热系数K值有三个来源:_________、_________ 和计算。
10、冷、热气体在间壁换热器中换热,热气体进口温度200℃,出口温度120℃,冷气体进口温度50℃,两气体物性数据可视为相同,不计热损失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_________ ℃。
11、干燥操作中,不饱和湿空气经预热器后湿度 _______,温度_______ 。
12、常见传质过程是_______引起。
二、选择题1、湍流的特征有( )。
A.流体分子作布朗运动中;B.流体质点运动毫无规则,且不断加速;C.流体质点在向前运动中,同时有随机方向的脉动;D.流体分子作直线运动。
2、微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
A.大B.中等C.小D.越大越好3、水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水的质量流量保持恒定,当水温度升高时,Re值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4、在法定计量单位制种,粘度的单位()。
A. cPB. PC. g/(cm·s)D. Pa·s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食品工程原理考试题

食品工程原理考试题
1. 食品工程的定义是什么?
2. 食品工程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任务?
3. 食品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分别指什么?
4. 食品工程中的原料处理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5. 食品工程中的加工过程中涉及到哪些主要的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
6. 食品工程中的杀菌方法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 食品工程中的包装材料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8.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保鲜技术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原理?
9.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0.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措施和方法?
11.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工艺流程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12.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的保留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13.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贮藏条件有哪些要求?如何进行食品贮藏管理?
14.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工艺设备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5.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工艺参数调控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如何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16.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品质评价有哪些常用的指标和方法?如
何进行品质控制和改善?
17.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工艺改进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进行
工艺改进?
18.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工艺中的储存和运输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和技术?如何保证食品品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19.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工艺实验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进
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0.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工艺规划和生产管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进行工艺规划和生产管理?。
食品工程原理测试题

第一章题库一、填空题1. 温度上升,液体的密度下降。
2. 牛顿流体是牵引流。
(非牛顿重力流)3. 泵的允许安装高度是泵的吸入口轴线至吸液贮槽液面的最大垂直距离。
4. 泵的工作点变化时,流体的输送量变化。
5. 理想流体的黏度为零。
6. 如果某种流体的黏度等于零,则此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7.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有"阻力系数法","当量长度法" 。
二、选择题1. 流体的流动型态有(B)A. 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2. 在常压下,温度升高时,气体的黏度(A)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无法确定3. 柏努利方程的本质是(A)A.总能量守恒B.总动量守恒C.总动能守恒D.总位能守恒4. 如果某流体的黏度等于零,则为(D)A.流体静止B.牛顿流体C.非牛顿流体D.理想流体5. 流体在管内的Re = 1900,则流型为(A)(大于等于4000是湍流小于等于2000是层流)A.层流B. 过渡流C.湍流D.爬流6. 在常压下,温度升高时,液体的黏度(A)A.上升B. 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无法确定7. 连续性方程的本质是(B)A.总能量守恒B.总质量守恒C.总动能守恒D.总位能守恒8. 如果某流体的黏度等于零,则为(D)A.流体静止B.牛顿流体C.非牛顿流体D.理想流体9.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
A. 流速不同B. 流通截面积不同C.雷诺数不同 D. 层流无径向运动,湍流有径向运动10. 有两种关于黏度的说法:无论是静止的流体还是流动的流体都具有黏性;黏性只有在流体流动时才会表现出来。
正确的结论是(A)。
A.这两种说法都对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11.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A)流量计测量。
A .皮托管 B. 孔板流量计 C. 文丘里流量计 D.转子流量计12.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D.无法确定三、多选题1.水在一段光滑水平圆管中做稳定层流流动,若管道内径不变,流量加倍,则压降是原来的(BCD)。
食品工程原理基础题集

食品工程原理题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单元操作主要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A. 干燥B. 蒸馏C. 粉碎D. 混合答案:B。
解析: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将其分离的单元操作。
干燥主要是去除物料中的水分;粉碎是将固体物料破碎成较小颗粒;混合是将不同物料均匀混合在一起。
2. 在食品加工中,超滤主要用于()。
A. 去除大分子杂质B. 浓缩溶液C. 杀菌消毒D. 改变物料的颜色答案:A。
解析: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液体中的大分子杂质,如蛋白质、多糖等。
浓缩溶液可以通过蒸发等操作实现;杀菌消毒通常采用加热、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改变物料颜色一般通过添加色素等方式。
3. 以下哪种单元操作可以增加物料的表面积?A. 结晶B. 萃取C. 粉碎D. 沉降答案:C。
解析:粉碎是将固体物料破碎成较小颗粒,从而增加物料的表面积。
结晶是使溶液中的溶质形成晶体;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沉降是利用重力使固体颗粒在液体中下沉。
4. 食品冷冻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单元操作是()。
A. 传热B. 传质C. 过滤D. 干燥答案:A。
解析:食品冷冻过程中主要是热量从食品传递给冷冻介质,涉及传热单元操作。
传质主要涉及物质在不同相之间的转移;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干燥是去除物料中的水分。
5. 在食品加工中,反渗透主要用于()。
A. 制备纯净水B. 提取有效成分C. 分离固体颗粒D. 增加物料的黏度答案:A。
解析: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有机物等杂质,制备纯净水。
提取有效成分可通过萃取等方法;分离固体颗粒用过滤等操作;增加物料黏度可添加增稠剂等。
6. 以下哪个单元操作主要用于分离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A. 蒸发B. 离心分离C. 吸收D. 结晶答案:B。
解析: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力将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
蒸发是使溶液中的溶剂汽化;吸收是一种物质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过程;结晶是使溶液中的溶质形成晶体。
食品工程原理考卷

食品工程原理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食品加工技术B. 食品机械设备C. 食品原料学D. 食品包装设计2.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属于物理加工?A. 发酵B. 烘干C. 腌制D. 碱水处理3. 食品冷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持食品的新鲜度B.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C. 改善食品的口感D. 美化食品的外观4.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属于营养强化剂?A. 糖精钠B. 山梨酸钾C. 柠檬酸D. 硫酸亚铁5. 食品工程中,下列哪个参数是衡量混合效果的重要指标?A. 混合均匀度B. 混合时间C. 混合温度D. 混合速度6. 下列哪种食品包装材料属于可降解材料?A. 聚乙烯B. 聚丙烯C. 聚苯乙烯D. 聚乳酸7. 食品干燥过程中,下列哪种干燥方式属于内部扩散控制?A. 湿热干燥B. 干热干燥C. 冷冻干燥D. 真空干燥8. 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食品加工机械?A. 切片机B. 灌装机C. 搅拌机D. 蒸汽锅炉9. 食品工程中,下列哪个单元操作属于质量传递过程?A. 混合B. 精炼C. 冷却D. 灭菌10.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可以破坏食品中的酶活性?A. 热处理B. 冷藏C. 加压D. 真空包装1. 食品工程原理主要包括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机械设备和__________。
2.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三大物理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食品冷藏的温度范围一般为__________℃。
4. 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食品混合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 食品包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 食品干燥过程中,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1. 食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目标是什么?食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对食品的原材料、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生产出安全、高质量的食品产品。
其目标是提高食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增加食品的保质期,并保障食品的安全、营养和口感等方面的品质。
2. 请简述食品加工过程中热传导的原理及作用。
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沿着温度梯度逐渐传导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热传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热传导,我们能够实现对食物的加热或冷却,从而达到杀菌、保鲜、烹调等目的。
同时,合理控制热传导过程可以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质地和口感等方面的特性,确保食品品质。
3. 请简要介绍食品质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食品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通过监测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营养、口感和外观等方面的品质。
常用的方法包括:- 原材料检验:对食品原材料进行检测和筛选,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 加工过程监控:通过监测关键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pH 值等,控制食品的加工过程,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 质量检测:对食品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物理指标等方面的检测,确认产品符合标准。
- 标签和包装:食品标签应明确标注产品的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等,包装应安全、卫生,保证产品质量在保质期内不受损。
- 监督和检查: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企业进行抽检和监管,确保食品质量符合规定。
4. 食品工程中常用的加工技术有哪些?请简述其中一种技术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食品加工技术包括传统加工技术和现代加工技术。
其中,超高温灭菌技术(UHT)是一种常见的现代加工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在短时间内将液态食品加热至超高温状态(一般为135-150℃),然后迅速冷却至常温,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和酶,保持食品的品质和营养。
这种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乳制品、果汁、饮料等液态食品的加工,能够大大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降低储存和运输成本,并保持食品自然原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考核试卷 课程名称(全称):食品工程原理 课程代码:D20332B2 考核时间:2016年 7 月 日 试卷号: B 考核对象: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粘性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 2.粉碎 利用机械方法使固体物料由大块分裂成小块直至细粉的过程 3.超临界流体萃取 使溶剂与物料充分接触,将物料中的组分溶出并与物料分离的过程。
或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对某溶剂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从而使混合物各组分得到分离与提纯的操作过程 4.浓差极化 一种边界层现象,它由被膜阻留的溶质积聚在膜表面而引起。
在膜分离过程中,溶剂和溶质都向膜表面转移 5.低共熔点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固体组分可同时熔化,且这个温度通常低于每一纯组分的温度,该温度叫低共熔温度 共6页,第1页 二、单选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 当温度为0.01℃,压力为( B )Pa 时,纯水处于固、液、气三相平衡。
A. 610
B. 650
C. 700
D. 750
2. 描述流体流动型态的准数叫( B )。
A. 普兰特数
B. 雷诺数 C .毕渥准数 D. 努塞尔特准数
3. 物质发生相变时,所需增减热量用来改变分子间势能,这种热量叫( D )。
A. 显热
B. 动能
C. 位能
D. 潜热
4. 局部阻力的估算方法常用局部阻力系数法和当量( D )法计算。
A. 体积 B .面积 C. 内径 D. 长度
5. 流体的平均流速是( D )和管道面积的比值。
A. 最大流速
B. 体积流量
C. 质量流量
D. 平均流量
6. 流体在流动过程的阻力损失有沿程损失和( A )。
A. 直管损失
B. 短程损失
C. 局部损失
D. 长程损失
7. 将热溶液的压力降到低于溶液温度下的饱和压力,则部分水将在压力降低的瞬间沸腾汽化,这种技术叫( B )。
A. 节流
B. 闪蒸
C. 节压 D 闪冷
8. 流体呈层流型态时,其雷诺数( C )2000。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9.快速冻结的时间为( A )。
A. 3-20 min
B. 30-100 min
C. 120-1200 min
D. 200-1000 min
10. 工业生产中,过滤有恒压过滤和( A )过滤两种操作方式。
A. 恒速
B. 非恒速
C. 恒温
D. 非恒温
共6页,第2页
11. 物料干燥时,物料中的水分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能用干燥方法除去而分为自由水分和( B )。
A. 束缚水分
B. 平衡水分
C. 化学结合水分
D. 毛细管水分
12. 同体积的球体表面积与颗粒实际表面积之比称为( D )。
A. 形状因素
B. 名义粒度
C. 平均粒度
D. 球形度
13.传导传热的基本定律是( B )。
A. 牛顿粘性定律
B.傅里叶定律
C. Fick扩散定律
D. Stokes定律
14.管内层流的平均速度是管内轴心最大速度的( C )倍。
A. 1.0
B. 0.82
C. 0.5
D. 1.5
15.下列因素中,与单层平壁传导传热速率成正比的是平壁的( B )。
A. 长度
B. 厚度
C. 热导率
D. 密度
16.通常,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 D )其露点。
A. 等于
B. 小于
C. 不确定
D. 大于
17. 在工业中,速冻是在-30℃或更低温度下将食品快速冻结。
当食品中心温度达到( B )℃,速冻过程结束。
A. -10
B. -18
C. -30
D. –5
18.用来表示不规则颗粒偏离球形和立方形等规则程度的因素为( D )。
A. 粒度
B. 球形度
C. 平均粒度
D. 形状因素
19.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B )的差异实现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叫萃取。
A. 挥发度
B. 溶解度
C. 电离度
D. 温度
20. 牛顿粘性定律只有当流体呈( A )型态时才成立。
A. 层流
B. 湍流
C. 不稳定
D. 涡流
共6页,第3页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按照物系的分散程度,混合物可以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
2.晶体的成核方式可以分为初级成核和二次成核
两种。
3.膜技术可实现组分双组分和多组分两种功能。
4.影响浓差极化的因素有溶液本身的性质和操作情况。
5.按照水分和物料间的结合形式,物料中水分包括化学结合水、物理化学结合水和机械结合水等三种。
6.蒸发可在常压、真空和加压下进行。
7.表示冻结速率的方法有冰峰前进速率
、时间-温度法和国际制冷学会的定义等三种。
8.食品工程原理的单元操作包括三种传递过程,分别是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9.管流的流动型态包括稳态流动和非稳态流动两种。
10.管路系统中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包括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两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稳态(定态)流动;各截面上流体的有关参数(如流速、物性、压强)仅随位置而变化,不随时间而变。
非稳态(非定态)流动;流体流动有关物理量随位置和时间均发生变化。
共6页,第4页
2. 简述离心泵安装高度受到限制的原因。
. 当离心泵叶轮中心的绝对压力为零时,与输送流体液面之间的压力差最大为10.33米水柱高,因此,最大安装高度为10.33米。
为避免气蚀现象的发生,离心泵叶轮中心与输送流体液面之间的压力差必定小于10.33米水柱
3.均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均质机由均质系统、传动系统、润滑冷却系统和机架组成。
工作时,通过柱塞的往复运动,使泵体单向阀芯、阀座开启闭合,并在其内部形成高压液流,高压液流在通过均质阀的微小间隙时,受高速冲击、挤研、剪切、空穴和湍流等复合力作用,达到均质乳化和破碎功效
4. 简述冻结速率对食品冻结品质的影响。
体积膨胀与内压增加
冻结对溶液内溶质重新分布的影响
冰晶体对食品的危害性
浓缩的危害性
5. 真空蒸发时引起温差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溶液的沸点升高2、由液层静压效应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3、由于管路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共6页,第5页
五、问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试用干燥过程中质热传递的基本原理解释固态物料的典型干燥速率曲线特征,并结合干燥速率曲线说明干燥生产实践中控制第二临界点的意义。
利用热能使物料中所含水分由物料向气相转移,除去固体物料中水分或其他溶剂从而改变为固体制品的操作。
第一个阶段为恒速干燥阶段。
在过程开始时,由于整个物料的湿含量较大,其内部的水分能迅速地达到物料表面。
因此,干燥速率为物料表面上水分的气化速率所控制,故此阶段亦称为表面气化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干燥介质传给物料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气化,物料表面的温度维持恒定(等于热空气湿球温
度),物料表面处的水蒸汽分压也维持恒定,故干燥速率恒定不变。
2. 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对食品加工“三传”过程的影响是什么?
在AB两点之间,液体处在加速减压的情况,在点B处速度最大压强最低。
过点B之后,液体又处于升压减速的情况,达到点C时液体的动能消耗殆尽,速度为零而压力最大,形成新的驻点,后继而来的液体在高压作用下被迫离开壁面,点C称为分离点。
这种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
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