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掌握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2. 理解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分析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主要战役和战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形势图,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

2. 讲解新课(1)敌后战场的形成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

(2)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详细讲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和战斗。

(3)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分析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如游击战、地道战等。

(4)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假设你是敌后战场的一名战士,请描述你参加的一次战斗。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本,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敌后战场的形成2.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3. 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4. 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敌后战场的认识。

2. 课后阅读: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深入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事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敌后战场的形成和主要战役战斗掌握较好,但对于战略战术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案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目标】1.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

2.识读《平型关大捷示意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示意图》等地图,提高通过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论结合法【教学过程】情景引入齐唱歌曲《保卫黄河》。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祖国山川为之变色,回头遥望这场血与火交融的战争,依然会被抗日英烈深深感动。

今天让我们走进敌后战场,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的中国军民,是如何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

自主学习1.平型关大捷的时间、作战部队、指挥者、影响分别是什么?2.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是什么?3.敌后战场人民游击战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4.为巩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哪些措施?5.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作战区域、主要目标、意义分别是什么?探究新知一、平型关大捷1. 出示《平型关大捷示意图》请学生回答平型关大捷的时间、作战部队、指挥者、战绩、影响。

2.观看视频,请学生思考回答平型关大捷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在整个过程中展现了八路军战士怎样的精神?教师引言:当国共两党正为抗击日军浴血奋战时,在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出示两则材料,一是:卢沟桥事变后,汪精卫在他的各种演说中大肆宣称“战必大败”。

二是:“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

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龚德柏在国民党中宣部机关刊物《中央周刊》创刊号上撰文这两则材料说明了当时国民党内部存在着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观点,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持久战》的演讲,驳斥了两个错误观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PPT课件

夜袭 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发展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
遗 址
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
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单一的躲藏成
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
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
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
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第六单 元
第六单


建立 陕甘宁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
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


发展 ①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
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
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
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 战
地雷 战
麻雀 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发展
第六单 元
1937年八路军阳明堡机场夜袭战,歼灭日军100余人, 毁伤飞机24架
夜袭战术夜间进行的战斗。利于秘密接近,近战 歼敌,出奇制胜。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发展
第六单 元
麻雀战是抗日游 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 麻雀在觅食飞翔时, 从来不成群结队,多 半是一二只,三五只, 十几只,忽东忽西, 忽聚忽散,目标小, 飞速快,行动灵活。 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 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 作“麻雀战”。
第二阶段,继续攻击日 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 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部的日 军据点。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八年级历史上册5-8单元-部编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八年级历史上册5-8单元-部编版
1、时间:1937年9月
2、部队:林彪 115师
4、结果及影响:
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是长城的一 个关口,位于山西东北 部,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 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 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 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 重地。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振奋士气。
3.概况(1)时间:1940年下半年(2)地点:华北 (3)指挥:彭德怀 (4)主要目标:破两袭侧日及军抗日交根通据线地,内摧的毁日敌伪人据交点通线
4.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 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 的信心。
认为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存在失败的危险。其关键是将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发展到 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对此,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 战争;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战法)
地道战 地雷战 破袭战 麻雀战
3.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实行 减租减息 的土地政策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抗日根据地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 后,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 南等抗日根据地。
(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 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 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囚笼”政策
日军在进攻敌 后抗日根据地时, 他们修筑了无数的 碉堡、封锁墙和封 锁沟,还利用铁路 和公路,对抗日根 据地进行封锁和蚕 食。这就叫“囚笼” 政策。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案_13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案_13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程标准】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考查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访问亲历抗战的老人,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

2.举办故事会,讲述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抗战的故事,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举办抗战歌曲演唱会。

【重点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百团大战。

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配乐:感动中国】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八路军中有这样一位人物。

朱德总司令曾为他写下悼念诗词。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他就是以身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回头遥望这场血与火交融的战争,我们依然会被抗日英烈所感动。

今天让我们走进敌后战场的抗战,了解中国军民,是如何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封1937年,左权写给母亲的家书。

信中提到,日人大肆屠杀。

/这是一封熏染着战火硝烟的家书,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军的残忍,以及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们来看1931年——1937年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一直处于失败状态。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奋起反抗的同时。

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一、忆首战告捷——平型关大捷1.背景:山西是我国的一个能源大省,它盛产什么呢?煤炭,很重要的矿产资源。

当时,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平型关,与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太原会战,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也开赴了前线。

那么,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呢?它位于山西东北部,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平型关是两山夹一谷,有制高点,正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2.我们再来看交战双方:此战我军面对的是,日本有钢军之称的第五师团坂垣师团,它也是二战爆发前,日本的常备师团之一,属于甲种师团,战斗力很强,更是日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表格式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表格式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表格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的主题。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敌后战场上的抗战情况和英勇事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敌后战场抗战的具体情况、战役和英雄人物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敌后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2.难点:敌后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等,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历史思维;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战役和英雄人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情况。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3.图片资料;4.历史地图;5.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2.学生分享课前预习的成果,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敌后战场抗战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抗战情况;2.学生认真观察,记录重要信息。

操练(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八年级历史第21课

八年级历史第21课

八年级历史第21课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的知识点梳理:1.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胜利。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

* 从根本上说,抗日战争的胜利,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形势:* 日本投降后,在南方和北方建立了一批日军侵华罪行专题法庭,审判了日本战犯。

* 在中国的国民党代表和共产党代表进行重庆谈判,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4. 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25日。

* 目的:为了争取和平,揭破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 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5. 解放区军民的英勇斗争:* 1945年8月下旬起,华北各解放区先后进行了太原战役、邯郸战役等军事进攻;* 从1946年5月下旬开始,各解放区军民先后进行了三次作战,共歼灭和收编国民党军队30多万人;* 在解放区军民的英勇斗争下,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遭到可耻的失败。

6.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进一步动员农民群众,准备迎接全国解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 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废除封建性剥削的土地政策,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 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敌后战场抗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时空观念:能够将敌后战场的抗战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了解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图片、影像等史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4. 历史解释:能够对敌后战场的抗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理解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5.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敌后战场抗战中中国军民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2.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战略意义。

2. 分析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教参。

2. 相关历史图片、影像资料。

3. 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敌后战场抗战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敌后战场抗战的原因、影响等问题。

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敌后战场抗战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平型关大捷介绍平型关大捷的背景,包括日军的进攻态势、中国军队的战略部署等。

详细讲述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如双方的兵力部署、战斗的激烈程度等。

分析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如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等。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讲述抗日根据地建立的背景和过程。

介绍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如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文化教育等。

分析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如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学案新人教版
姓名班级初二历史备课组
【学习目标】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学习过程】带着问题读课文
目标导学一:平型关大捷
1、平型关大捷的时间、领导人、结果怎样?
2、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根据《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4、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5、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目标导学三:百团大战
6、百团大战的时间、目的、目标、结果、影响?
【巩固训练】
1、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捷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2、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组织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两千多千米战线上对日军主动出击的八路军高级将领是()
A. 彭德怀
B. 左权
C. 朱德
D. 贺龙
3、为了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方面实行的措施是()
A. 开展人民游击战
B.建立抗日政权
C. 减租减息
D. 地雷战
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 瑞金
B. 太原
C. 延安
D. 西柏坡
5、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

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
①《地道战》②《血战台儿庄》③《铁道游击队》④《小兵张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

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7、“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会联想到的是()
A.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B.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
C.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了主力决战 D.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8、材料一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破坏交通线
2
(1)台儿庄战役战果如何?结合材料一说出这一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3)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