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内涵与其在园林景观中应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1.1 园林景观设计 (4)1.2 中国古典园林 (4)1.3 植物在环境景观中的造景作用 (5)2 植物造景的概况 (5)2.1 植物造景的概念 (5)2.2 植物造景的意义 (6)3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6)3.1 色彩相宜的原则 (6)3.2 季相相宜的原则 (7)3.3 因景制宜的原则 (7)3.4 位置相宜的原则 (7)4 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7)4.1 列植 (8)4.2 群植 (8)5 结语 (8)2浅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0)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要求 (10)1 植物景观与自然景观失调的原因 (10)1.1 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 (11)1.2 缺乏有实力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11)1.3 种植设计模式化,景观缺乏特色 (11)2 做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2.1 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11)2.2 确定景观种植方式的原则 (13)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13)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13)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14)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14)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14)4 结束语 (15)3园林艺术的植物景观设计 (16)1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16)2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6)2.1主体性原则 (16)2.2艺术性原则 (17)2.3生态性原则 (17)2.4文化性原则 (18)3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策略 (18)3.1根据园林分区功能,调整设计思路 (18)3.2根据植物特征,打破园林设计固有问题 (19)3.3引入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思路 (19)4结语 (20)4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所有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也可以帮助园林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寓意象征
寓意象征是指园林植物常常被赋予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其形态、色彩、香气等特征来表达特定 的文化内涵。例如,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梅花象征着傲骨铮铮,竹子象征着高雅清逸。
这些寓意象征在园林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增加了园林的艺术美感,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品质 的追求和向往。
文学艺术表现
园林植物在文学艺术中具有重要的表现价值,许多文学作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来表 达情感和主题。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 用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引言 • 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特性 •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 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 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园林植物
指用于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的 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花 卉、草本植物等。
园林景观
详细描述
国外的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也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和 创意表现。例如,法国的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修剪 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植物造型,展现出一种规整、对称 的美感;而在英国的园林中,植物的配置则注重自然 生长,强调一种自然、野趣的风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指通过植物、地形、建筑、水体 等元素的组合,创造出的具有美 学和生态价值的空间。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包括生态、美学、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
研究意义
为园林设计师和规划师提供理论和实 践依据,促进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 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和生态环境质量。
植物的遮挡和引导作用可以改变人们的视觉感受,营造出 不同的空间氛围和景观效果。
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
上林苑植物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景观构建中的应用

上林苑植物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景观构建中的应用作者:任祺卉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在园林中,植物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要素,既可以对园林起到美化的作用,而且还表达着一定的思想和愿望。
但是,在园林中,植物文化却被忽略,不利于园林的建设。
本文以上林苑植物文化为研究对象,立足汉代上林苑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人文历史现状,科学探寻上林苑植物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其在景观构建中的应用。
关键词:上林苑;植物文化一、上林苑植物文化的研究背景1.上林苑植物文化的历史背景。
上林苑始建于秦代,到了汉武帝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和动植物园。
同时,秦汉时期,版图扩充,民族巩固,商路纵横,非本土植物大量被引入中原腹地,上林苑因此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引种培植园,也是已经具备现代自然保护区意义的宫苑。
植物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我国园林特色的体现。
本文以古籍记录和考古材料涉及的上林苑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近一步探析上林苑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并对上林苑植物的表现形式和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联做简要分析,此外详细阐述上林苑植物文化在景观构建中的应用。
2.上林苑植物文化的相关概念。
植物文化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在长久的植物开发与应用的历史进程中,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伴随着文化的融入与作用,便派生出了很多与植物相关的文化体系也就是植物文化。
冯广平先生将植物文化定义为人类和植物的选择关系和协同演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以植物为载体和诱因的成果类型和行为方式。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植物文化研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汉代上林苑在与植物的选择与被选择中演绎着历史。
因此,上林苑植物文化无疑是上林苑园林发展的重要代表和历史表达。
上林苑植物与上林苑文化不期而遇,相伴而行。
二、上林苑植物文化的内涵1.上林苑植物文化的特征。
上林苑植物文化内涵是古典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内涵特征。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技巧

洲 。
建 筑 科 学
植 物 在 园林 景 观 中 的应 用技 巧
郑 云
( 山县规 划设计 院 浙 江象 山 象 3 7 0 1 0) 5
摘 要: 植物是 B林 景观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I 本文 简要介 绍 了 糟在 J林 景观 中的应 用技巧 。 垃 I 关键 词: 固林 艺术 植物 应用 植物配置 固 景观 林
2 植物在园林景观 中设计 中的应用技巧
2. 利用 植物 的季 节性来 设计 景观 1 植 物 会 随 着 季 节 的 变 化 而 表 现 出不 同 的 季 相 特 征 , 种 千 万 年 来 形 成 的 生 命 规 这 律 为 园林观 提 供 了 有利 条件 。 据 这 种特 征 , 根 园林 设计 者 可 以 在 园林 中搭 配 种 植 不 同 花期 的
图分类号 :6 s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2 39(000( 一 06 0 17— 7121) a 06— 1 9)
自然 是 人 类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前 提 , 类 人 社 会 的 进 步 无 一 不是 建 立 在 对 自然 的 占有 和 索 取 上 的 。 着 生 态 环境 的 日益 恶 化 , 随 环 境 问题 逐 渐 成 为 国 际社 会 关 注 的 焦 点 , 自 然 环 境 的好 坏 也 成 为 衡 量 一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发 展 水 平 和 文 明程 度 的 重 要标 志 。 在 园 林 景 观 中 , 物 景 观 占有 着 相 当 植 大 的 比例 , 论 是在 园林 空 间意 境 的构 成 、 无 还 是 园 林 景 观 的 创造 方 面 , 它都 有 着 无 可 替 代的 作 用 。 因此 , 植 物 的 特性 和 在 园林 对 中 配 置 技 巧 的 研 究 , 论对 于 探 索 人 类 生 无 存 环 境 还 是 在 提 高 园林 景 观 的设 计 水 平 方 面 , 具 有 重 要 的 未 来 导 向和 现 实应 用 意 都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分析了当前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了在具体植物造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植物造景时的对策及注意事项,旨在提高园林景观在城市中的绿化作用。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1 引言植物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这些景色的画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比的乐趣,体现了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造景可以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曲线、色彩、气味等自然美,以构建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美景,因此植物造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备受园林设计者的青睐。
2 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2.1 配置不合理在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中,整体的园林景观观赏性较差,植物种类单一、植物配置不合理、植物之间缺乏协调性。
郭花等[1]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园林景观所展现出来的景观效果层次感不强;马春萍等[2]就园林造景的层次、植物种类,植物生长环境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植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其与周边建筑的协调性结论,强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有自己的特点。
2.2 忽视了生态保护工作在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者很容易忽视园林景观中的设计核心,往往一味地追求异域风情的视觉感受。
朱其文[3]指出盲目地在设计中引入昂贵、稀有的植物作为植物造景设计的方式是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
宋小斌[4]研究表明,降低植物造景的整体功能性不能实现景观设计的真正宗旨。
一些园林设计者认为树木要尽量选择高大的树种,很多地方的景观园林由于没有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出现了树木大量死亡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树种功能性的大打折扣,从而也直接降低了景观园林的观赏性。
2.3 植物种类比较少由于一个地区可以选择的植物种类非常有限,而随着城市占地面积地不断扩大,人类对植物造景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长,奉继富[5]研究表明城市的园林景观需要增加品质更好的造景植物,但是由于地域限制,很多地方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较少,从而影响了园林造景的整体效果,比如北方的园林设计为了展现园林的独特之处而选择南方的高大乔木和灌木,然而在实际的园林造景过程中由于这类植物的产量较少,比较容易出现园林景观设计供不应求的情况。
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作者:黄丽双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发展理念,带领当前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绿化环保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环保落实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成效,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植物文化;园林景观;应用伴随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期许在拥有稳定生活保障同时,可在环境优化建设实践落实过程中,享受自然、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知。
其中,园林景观作为落实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建筑形式,可承载设计人员思想感情,向人们传递园林景观内在情绪,达到妆点人们生活空间,丰富人们视觉感官的目的,为了使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可做到与时俱进,设计人员越发关注其绿化环保属性,期许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向人们传递正确价值观,提升其自身设计价值。
一、植物文化内涵探究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由来已久,承载浓厚的文化底蕴,使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独具中国特色,在园林景观中大量运用绿植,营建诗情画意的景致,使深处园林景观的人,仿若置身于悠悠山林中,凸显我国古人追求恬静、安逸、山水生活的娴静品格。
在园林景观将山石、矮木桩设计成椅子,将其置于林荫挥洒的树木下,供人们歇脚,天气明朗的日子,阳光会透过树枝挥洒在人们脸上,花香萦绕在鼻尖,使人们仿佛置于大自然中,得以放松紧绷的神经,舒缓压抑的心情,带给人们身心健康。
植物除可在人们置身于园林景观中,为人们带来身心健康外,还可在指定园林景观中发挥其文化内涵,显现出园林景观设计价值。
例如,在园林景观中植入梅、兰、竹、菊,被我国文人墨客称之为“四君子”,其中梅花不畏严寒、兰花清新淡雅、竹子有气节宁折不弯、菊花高尚清雅,与园林景观设计的高效融合,可使人们体悟到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引导人们在其中感受园林景观别样的设计魅力,凸显园林景观特定情境设计价值。
植物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植物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植物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美感和精致的设计而闻名世界。
在这些园林中,植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更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崇尚。
植物不仅仅是植被,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文化内涵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植物的选择和布局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以自然造景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植物的选择受到四季变化和地域特点的影响,展示了中国人对季节变迁和环境因素的敏感和理解。
例如,在南方园林中,常见的水池边或庭院中栽植着南方特有的荷花、草莓藤、芦苇等,既为观赏,又能营造出湖光山色的意境;而在北方园林中则更常见松柏、榆树、柳树等,以其坚韧不拔的特性展现了中国人对坚定和永恒的追求。
其次,植物在古典园林中的布局和形态呈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意涵。
中国人崇尚自然、和谐而柔美的审美观,这在园林的植物布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植物的位置、形状和数量都受到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力求在园林中塑造出美丽的景致。
例如,在一些园林中,会栽植多种不同高度的植物,通过层次的变化来制造出错落有致的美感。
同时,对植物的修剪和造型也注重体现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命形态的追求。
修剪后的植物,形如山石或禽鸟,不仅美观,更代表着中国人对自然变化的精细观察和赋予生命以形式的能力。
植物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园艺疗养方面也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自古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描写,表达出中国人喜欢在自然环境中沉淀,寻找希望和宁静的愿望。
植物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人们提供舒缓心灵、减轻压力的作用。
古典园林常常设置小桥流水、蜿蜒曲径和静谧的庭院,配以花草树木,给人们创造出闲适雅致的环境。
园林中的植物也常常被用于医疗、调养身心的目的。
栽种花草树木,人们可以闻其芬芳,观其繁盛,乐其美丽,以此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
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人们总是习惯于透过事物的形态等表征寻求其内部的丰韵,体现在植物方面,植物的不同形态、花色等往往被赋予象征意义,成为古代文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当这种感受由个人向群体推广,获得大家的普遍认同后,植物的文化内涵随之产生。
2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2.1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文化内涵;园林景涵就是植物被赋予的某些象征意义及情感寄托。植物往往因其特殊的季相、形态、色彩、质感、气味等与其他园林要素构成特殊的空间形式和意境,给人以特殊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知。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植物被人们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也是托物言志的常用媒介。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文化内涵,要富有诗情画意。人们把情感寄托在植物上,使植物具有人的情操。古人将植物性格拟人化,将植物的某些特性结合传统诗画艺术进行比德赏颂,吟诵传赞,以借物表情。中国传统的园林文化中,植物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对营造园林意境起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对植物文化的研究也一直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其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园林文化与园林文学,以及不同园林类型中植物文化内涵的探究。笔者主要探讨了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与其他要素的融合,以及在植物配置方面如何充分体现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以为以后的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文化内涵的充分彰显提供理论支持。
2.5植物的文化内涵在水体中的应用
植物与水体搭配造景时,丰富了水体景观,与水体相映成趣,构成美丽的水边风光。常见的水体植物配置形式是岸边种植柳树和水中铺荷,微风拂过柳树,枝条随风而舞,水面波光粼粼,水中倒影与实景交相掩映。春天柔软的垂柳和迎春枝条下垂至水面,覆盖陡峭的石岸线,花灌木与藤本植物相搭配,丰富了滨水景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色的荷花铺满池塘,荷叶碧绿,别有韵味。炎炎夏日能欣赏到此景,沁人心脾,给人凉爽之感。在我国荷文化史上,盆荷出现之初只用于私家庭院观赏。盆栽和池栽相结合的布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水景和园林小品中经常出现。睡莲水石盆景是出现于杭州市的一种新盆景。它是睡莲盆栽与水石盆景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山石的刚毅挺拔,又显示了荷花的娇艳妩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月:
芙蓉(阳月)
十一月:
月芦花(芦月)
十二月:
蜡梅(蜡月)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9.园林花卉具有的等级制度特点
我们前人把中国花卉分为上等品、中等品和下等品三 种。
第一,上等品称为“十二师”有:牡丹、兰花、梅花、 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蜡梅、杜鹃、玉 兰;
第二,中等品被称为“十二友”有:珠兰、茉莉、瑞 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 月季;
迎客松
二将军柏 帝王树
章台古梅
玉峰寺山茶
天马河古榕
圣水寺汉桂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7.花与四季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8.农历月份与花
一月:
迎春花(春月)
七月:
楝 花(楝月)
二月:
杏 花(杏月)
八月:
桂 花(桂月)
三月:
桃 花(桃月)
九月:
菊 花(菊月)
四月:
槐 花(槐月)
五月:
石榴花(榴月)
六月:
荷 花(荷月)
4.植物名称的象征意义
(4)气象与方位
雨久花
雪里蕻
风轮草
霜红藤
东方蓼
西来椑
南天竹
北极花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5.表现形式
(1)植物与文学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5.表现形式
(2)植物与绘画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5.表现形式
(3)植物与雕刻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1.植物的人格化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1.植物的人格化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2.文化的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3.各种花木果品的象征意义
竹子作为“清高、 气节、坚贞”的 象征。
桃花——鲜艳明快, 象征和平、理想、 幸福,并与“李”一 道象征门生,所谓 “桃李满天下”是也。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12.庭院居住区与植物文化
(1)植物本身的实用性即农耕文化的表现。例如:枣、 栗、橘、芒果、琵琶、桃和杨梅等果树的栽植。(2)欣赏植 物本身的文化特性。如典雅尊贵的牡丹,象征荣誉、富贵和 长寿;高雅脱俗的菊花,被称为“隐逸之星” 。(3)托物 言志。借植物来寄托园主的某种愿望或自喻某种品格或委婉 含蓄地表达自己的道德准则、志趣和品味,成为庭院居住区 的一种文化。例如: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表达 自己对坚贞高洁的品格和对纯洁友谊的崇尚(4)祈愿吉祥平 安、福禄寿喜和功名利禄,例如:用竹子象征平安、子孙兴 旺,用柿子与橘子搭配,象征百事大吉。(5) 用其营造诗歌意 境,例如梅花种植于墙角,营造出一种“墙角数枝梅,凌寒 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意境。
4.植物名称的象征意义
(1)颜色
红梅
橙子
黄连
绿豆
青梨
蓝靛
紫罗兰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4.植物名称的象征意义
(2)五行
金针菜
木兰
土庄花
水杨梅 火麻仁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4.植物名称的象征意义
(3)数字
一品红
八仙花
二乔木兰 三春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九重阁 十大功劳花
四季海棠
百里香
五福花
千年健
六道木 七叶树
万寿菊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11.陵寝与植物文化
(1)风水观。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林木茂盛为吉,并通 过在建筑周围环境中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
(2)等级制度。陵寝周边植物的布局、大小和数量是受等级制度约束 的。《礼记》中记载:“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 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3)风俗习惯。自汉代以来,在坟墓周围种植树木已经成为千年不改 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4)神化。在古代封建社会,人们把自己对死亡和灵魂的理解,寄托 在陵寝植物,这样陵寝植物就被人们赋予了传奇的色彩。以植物表达理想 与愿望。
常用的陵寝植物的品种还有:油松、雪松、圆柏、侧柏、青阡、云杉、
冬青、火棘、石榴、柿子、梧桐、黄栌、木槿等,它们寄托了陵寝主人对 后世的祈愿,这些愿望可以概括成为:多寿、多福和多子。 陵墓——柏树、银杏(象征“子子孙孙,绵延不断”的公孙树)、桑树和梓 树(故乡的代名词“桑,梓”)
第三,下品品被称为“十二婢”有:凤仙、蔷薇、梨 花、李花、木香、芙蓉、蓝菊、栀子、绣球、罂粟、秋海 棠、夜来香等。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10.寺庙与植物文化
寺庙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寺庙中,名木古树不 仅高耸巨大,具有震撼的形体美,而且能够给人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 寺庙植物有三类:第一,傲然庄严肃穆。这类植物主要有松柏、香樟、 银杏、柳杉、无患子等。第二,与佛教禅宗文化相联系的,体现宗教内 涵,营造宗教意境。这类植物有荷花、莲花、七叶树和竹等。第三,敬 仰崇拜佛的化身。与佛祖有关的一些植物常被当作佛的化身而成为信徒 崇拜的对象。如佛教的“五树六花”,是指菩提树、高山榕、贝叶棕、 槟榔、糖棕或椰子和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 莲(千瓣莲花)。佛教胜地——悬铃木(净土树)、莲花、菩提树;道教胜 地——青檀(无忧树)取“寡欲无忧无虑”之意。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6.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名树
中国十大传统名花
梅花[迎花傲雪]
杜鹃[ 烂漫山花]
牡丹[国色天香] 菊花[高风亮节]
山茶[恍似红霞] 荷花[高洁无邪]
兰花[正气清雅]
桂花[秋压众芳]
月季[爱情之花]
水仙[凌波仙子]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6.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名树
中国十大名树
轩辕柏
凤凰松 阿里山神木
二〇一五年十月
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园林景观的应用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二、 园林植物文化与传统园林思想 三、园林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思想 四、园林植物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五、植物造景中文化与生理生态的协调 六、问题与展望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
1.植物的人格化 2.文化的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3.各种花木果品的象征意义 4.植物名称的象征意义 5.表现形式 6.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名树 7.花与四季 8.农历月份与花 9.园林花卉具有的等级制度特点 10.寺庙与植物文化 11.陵寝与植物文化 12.庭院居住区与植物文化 13.城市公园与植物文化 14.校园与植物文化 15.先贤名人与植物文化
鹅掌楸 又叫马褂木。 寓意长命百岁
七叶树 又名娑罗树, 寓意生意发达,财源 滚滚。
紫玉兰 又辛夷,寓 意深刻,古人把它作 为珍贵的装饰品和男 女之间的信物。 又 紫玉兰花开紫气东来, 寓意富贵祥和。
柿树 柿树往往被给予 美好寓意,如:红事 (柿)当头、事事(柿柿) 如意、时时(十柿)如 意等。
一、植物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