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群落经典案例分析
园林植物群落调查评价和配置设计(解放公园

园林植物群落调查评价和配置设计一.园林植物群落调查评价-------解放公园群落群落一:悬铃木+日本晚樱+桂树——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位于较平坦的地势上,远处有建筑物,光照充足。
分析与评价:樱花作为主景树,成行状种植于群落中,从而与周围的桂树相互映衬,因此群落的季相丰富,但远处的高大建筑却给整个群落带来不和谐感,所以最好种植高大乔木将外围的建筑与群落隔绝开来,而且也可作为晚樱的背景树,丰富空间层次感。
底层的狗牙根与上层搭配协调,整个群落景观效果较好。
群落二:池杉+水杉+乌桕+樟树+柳树——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沿岸线种植于河边,种植面积很大,阳光充足,水分充足。
评价与分析:池杉和水杉作为主景树,相互间植于河边,颜色既有变化又很协调,蓝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面加强了这种视觉冲击,下层点缀少许的乌桕、樟树和柳树,丰富了群落的季相和层次感,底层的狗牙根更加烘托出了上层景色,整个群落搭配合理,景观效果强烈。
群落三:悬铃木+棕榈——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种植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光照充足。
分析与评价:悬铃木在较温暖地点叶子在秋冬季也不会凋落,而且叶子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此群落将悬铃木片植,不仅将群落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而且其自身也形成了一种壮观景象,令人叹服。
下层的棕榈种植密度恰当,与悬铃木既形成了对比要和谐的统一起来了,使得整个群落层次清楚,变化丰富。
底层的狗牙根选用较合适,也丰富了群落的变化感。
整个群落景观效果很好。
群落四:雪松+银杏+桂树+侧柏+水杉——狗牙根环境特征:此群落位于公园边缘,地势平坦,种植面积较大,光照充裕。
分析与评价:桂树、侧柏和雪松等常绿树种不仅作为背景树,更将周边环境与群落隔绝开来,最外围的银杏和水杉进一步隔绝了外面高大的建筑也增加了群落的季相变化,丰富了群落的层次感,但由于外围环境过大,因此公园外的建筑还是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群落的整体的景观效果。
底层的狗牙根选用较为合理,与上层搭配协调,但缺乏人工管理,有部分积水,中间草坪空旷,很适合游人休憩。
石家庄长安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大叶黄杨 + 紫叶小檗 + 连翘 + 榆叶梅 + 月季 + 锦带花
3
毛白杨 + 银杏 + 大叶女贞 + 构树 + 日本晚樱 + 杏树 +
垂丝海棠 + 合欢 + 紫丁香 + 月季 + 珍珠梅 + 木槿 + 锦带花
+ 迎春 + 萱草 + 鸢尾 + 麦冬
4
国槐 + 银杏 + 栾树 + 大叶女贞 + 蜡 + 三角枫 + 白玉
相对显著度
29.76 22.21 13.17
9.06 11.29
8.01 9.20 7.70 8.77 2.67
重要值
15.54 9.35 7.75 6.69 4.85 4.27 4.25 4.10 3.98 2.01
植物名称
大叶黄杨 紫叶小檗 卫矛 迎春 铺地柏 连翘 锦带花 木槿 榆叶梅 金银木
表 2 不同样地乔木胸径分级情况 样地名称 乔木总数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单位院 株) 五级 六级
1
30
4
8
12
4
2
0
2
18
1
5
8
3
0
1
3
32
6
6
16
3
1
0
4
24
3
7
9
2
3
0
5
20
3
9
4
2
2
0
3.4 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分析。如表 3 所示,乔木层 中国槐的重要值最高,为 15.54,远远高于其他树种, 表明该植物群落中国槐为主要树种,其次为毛白杨和 三角枫,因均为大乔木,可知夏季遮荫效果较好。灌 木层中大叶黄杨、紫叶小檗、卫矛相对密度和相对盖 度较高,多为人工成片、成列栽植,对保护环境、美
惠州西湖风景区园林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3 .惠州 市第四 中 学, 广东 惠州 5 1 6 0 0 1 )
摘要 : 为 了弄清惠州市西湖风景 区园林植物群落生长状况 , 加强西湖风景 区的绿地景观建设 , 采用样 方法对景区的 3 3 处 绿
地和 1 2条景区道路的园林 植物群落特征进行 调查 。结果表 明 : ①惠州市西湖风景区园林 植物共有 1 3 9种 , 其 中蕨类植 物 1 科1 属1 种, 裸子植物 6科 7属 9种 , 被子植物 5 8科 1 0 8属 1 2 9种。②应用频率和重要值较 高的植 物有红花羊蹄 甲、 细 叶 榕树 、 木棉 、 樟树 、 桂花 、 棕竹 、 红背桂 、 大叶油草 、 沿 阶草 、 蜘蛛兰 、 白蝴蝶等 。③经植物群 落物种多样性分 析表 明, 平湖景 区
的植物群落具有较高 的物种 丰富度和多样性 , 菱湖景区的物种 丰富度和 多样性则 较低 。因此 , 应加 大对菱湖 景区 的改造 , 营造具有 复合结构 、 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
关键 词 : 园林植物 ; 植物群落 ; 生 物 多样 性 ; 惠 州 西 湖 风 景 区 中 图分 类 号 : ¥ 7 1 8 . 5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7 3 5 1 ( 2 0 1 6 ) o 3 —0 0 4 6— 0 6
G u a n g d o n g, C h i n a; 3 . Hu i z h o u N o . 4 Miபைடு நூலகம்d d l e S c h o o l , Hu i z h o u 5 1 6 0 0 1 , G u a n g d o n g,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c l a r i f y t h e g r o w t h s t a t u s o f g a r d e n p l a n t c o mmu n i t y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g r e e n l a n d i n Hu i z h o u We s t L a k e S c e n i c Ar e a , 3 3 re g e n s p a c e s a n d 1 2 s c e n i c a r e a p a t h s i n r e s e a r c h a r e a h a v e b e e n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b y q u a d r a t me t h o d . T h e r e —
公园植物群落配置分析——以嘉兴市植物园为例

应该出现其他景观植物的。合理孤植能够最大化植物个体 美,此外这种模式也是生态园林最直接的景观。(2)丛植为 4~6 株同类植物以及 8~9 株种类不同的植物混合种植,能 够成为独立植物群。这种配置方式能够让群体美与个体美充 分结合到一起,实现园林植物结构自然过渡。丛植是目前生 态园林中使用最广泛的配置方式。(3)群植主体一般为 1~2 种乔木,此外还会配合大量灌木、乔木混搭,打造大面积植物 群体,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植物配置模式。群植一般需要大量 植物、大面积土地搭配。群植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这是因 为植物大量的聚集就会对植物位置、矿物质、土壤、水分、阳 光等因素予以更多考虑。单独的植物群如果出现了 2 种植物 群同时占据单独生态位,那么这个单独生态位最后通常会退 出植物群。所以,植物群植时需要充分考虑群落主体植物与 伴生植物之间的关系。群植需要考虑生态为原则,以此为依 据确定植物种类,实现不同种类植物的相互补充,构成一个 稳定生长、结构合理的植物群落。用合理的群植打造整体美、 效果突出的生态园林系统,其对提高整体美感和生态效益来 说有很突出的现实性意义。 3.2 规则配置
现代城市公园是向所有城市居民开放的公共场所,也是 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景观,在公园里根据植物的品种、类型、 颜色、季节等特征对其加以优化配置构成独特的风景,在此 观赏、休息、散步以及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广大 市民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具备深远的人文社会意义。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 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市境介于北纬 30°21′~ 31°2′,东经 120°18′~121°16′,东临大海,南倚钱塘 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四季分明,日
这类配置方式大多应用于广场、道路等区域。这种配置 方式可以被分为环植、长方形种植、三角形种植、正方形种 植、行植等类型。植物配置一般以固定形状配置,这种方式的 配置能够让人们对植物景观产生整齐、规范的感受。此外规
济南泉城公园植物群落分析

济南泉城公园植物群落分析作者:司弈含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1期摘要:济南泉城公园是一座风景植物园,本文通过对其内种植的植物群落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能够对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调查与景观优化探究。
关键词:济南泉城公园植物群落分析泉城公园位于济南市区中部,千佛山西侧,经十路以南,是一座风景植物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泉城公园是按照科研、科普内容与园林外貌相结合的规划进行布局,实行植物科研、科普教育与游览参观三统一。
依照这一原则,公园分为植物游览、娱乐等区域。
1.济南泉城公园地理位置与环境建设分析泉城公园,位于济南市区中部,在千佛山西北隅,北临经十路,南傍南郊宾馆。
始建于1986年,1989年9月建成开放,园区占地面积46.7公顷,栽培植物935种,植物分类采用克朗奎斯特系统进行植物配置,共有植物89科450种近20万株。
其中近20种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辟有玉兰园、樱花碧桃园、牡丹园、丁香园、松柏园、月季园等13个专类园及日本园、音乐广场、水上世界、小乐园等景区点。
整个展区山峦起伏,水波荡漾,景色宜人,更有佛山倒影、竹径通幽、繁花似锦、浓荫蔽日、踏雪访梅等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温室植物展区占地48.5亩,分观赏温室区和盆景园展区。
观赏温室由三座三角状框架玻璃建筑构成,面积26000平方米,最高点为27.6米,为目前亚洲之最。
室内采取自然式布局,溪流潺潺,小径蜿蜒,各类稀有植物错落布置,形成逼真的热带、亚热带景观。
盆景园展区占地1240平方米,布有近千盆珍贵的山石和树桩盆景,漫步其中,移步换景,于咫尺之间得天涯之意,使人心旷神怡。
引种驯化区占地40余亩,其中包括三座总面积为1300平方米的生产温室,一座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冷室及800平方米的荫棚。
露地植物在园东部,占地31公顷,划分为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金缕梅、五桠果、蔷薇、木兰、菊七个展区及松柏园、竹园、牡丹园、月季园等14个专类园;温室植物在园西部,占地33公顷,设有观赏温室和盆景园,栽各种花卉453种。
《2024年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范文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独特的园林植物配置为国内外游客所称道。
本文旨在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其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植物群落功能1. 生态功能: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配置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了丰富的群落结构,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植物群落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为游客提供一个宜人的游览环境。
2. 景观功能:园林植物配置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
杭州西湖的植物群落通过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元素,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3. 文化功能: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配置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植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等,它们在园林中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文化特色。
三、种类组成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
其中,乔木如香樟、朴树、广玉兰等,为园林提供了层次感和空间感;灌木如红枫、紫薇等,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形态;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的配置则使园林更加生动和自然。
此外,杭州西湖还引种了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如造型独特的盆景、珍稀的花卉等。
四、案例分析1. 断桥残雪:断桥作为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其植物配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在桥的两边,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柳树、桃树等。
春天时,桃花盛开,与残雪相映成趣;夏天时,柳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凉的环境。
这种植物配置不仅美化了景观,还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2. 曲院风荷:曲院风荷是杭州西湖著名的赏荷景点。
这里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荷花及搭配其他水生植物和岸边植物,形成了优美的水景景观。
每当夏秋时节,荷花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这种植物配置也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和诗情画意。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其园林植物配置不仅是美学和文化的展现,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植物群落的功能、种类组成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内在规律,为未来的园林设计和生态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整体情况,包括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植物群落的功能,包括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
我们还将详细分析西湖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组成,包括各类植物的分布、数量以及它们对园林景观的贡献。
案例分析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将选择西湖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配置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精髓和特色。
我们将总结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杭州西湖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研究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不仅丰富了景区的视觉效果,更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植物群落作为西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改善和调节功能显著。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助于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植物群落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
植物群落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包括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与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校园绿地规划与特色植物群落设计探析——以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为例

天津农$科学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27(3):86-90•园林绿化校园绿地规划与特色植物群落设计探析----以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为例邵海燕$$马锦义$,2,张清海$,2,王欣歆$$郜晴$$管彦环1(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农业农村部景观农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摘要:校园绿地景观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群落,规划设计独特的植物群落已经成为一些高校打造校园特色景观的重要途径和手 段。
南京农业大学作为绿位江苏省园林式位,在既有较好绿础,在景观特况下,园”的校园绿地景观,校园区重点规划特色的海棠植物群落,设计有南农园艺园林学业特的类植物群落园,点校园绿地景观。
关键词:校园绿地;景观特植物;群落;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l006 — 6500.2021.03.017Research on Campus Green Space and Distinctive Plant Community Desig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iga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SHAO Haiyan1,MA Jinyi1,2,ZHANG Qinghai1,2,WANG Xinxin1,GAO Qing1,GUAN Yanhuan1(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iangsu+Nanjing 210095,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Landscape Agriculture,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Jiangsu+Nanjing 210095,China)Abstract: Plant community is the key point of campus green space. The design of unique plant commun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some universities to create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of the campu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ood greening foundation but insufficient overal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and as a national green model unit and a garden unit in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ampus green space system of "one piece,five belts and twelve gardens”. By planting the community of rhododendrons and Chinese flowering crabapple,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 was show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campus. At the same time,the plant community garden with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rticultural garden discipline was designed to decorate the whole campus green space.Key words:campus green space; landscape space; distinctive plant; plant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校校园 大生,是学生的,在 面有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曲院风荷友谊园旁滨水植物景观(R10)
R10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及特征
R10群落植物配置特点分析
该群落面积约336m2,位于小路与水系夹峙的狭长地带, 平均宽度约6m,是以水平与垂直线条的对比来达到良好 组景效果的例子。水杉圆锥形的树冠垂直向上,水面的倒 影更加强了垂直效果。垂柳、合欢、山茶、火棘等树种丰 富了中层景观,使空间时断时续。而红枫的春色恰到好处, 少量集中对比色的运用为景观增添了活力。水杉作为最高 层植物,为次高层高度的2倍以上,较大的落差使层次结 构清晰。中部四株连续种植的水杉前未配置其他乔木,故 其枝干结构简洁,自然透景,又与两端较为密集的结构形 成虚实的对比。由于群落高层缺乏常绿成分,为了冬季不 至于萧条,该组植物景观借路另一侧的香樟林作为背景, 故在水杉枝叶未发前仍能保持高度、体量、色彩的稳定, 这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R6种内组成和特征
R6群落植物配置特点分析
该群落面积约为160m2,位于花港观鱼公园的花港水 滨,以垂柳、河柳为骨干,体现了《园冶》中提倡的 “堤弯宜柳”的设计理念。植物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两株柳树好似画框,界定了景观的范围,临水中部的 透景线处理使其在隔水相望时具有良好的景深。季相 方面,在春季,次第开放的红叶李、云南黄馨、紫藤 顺次更替着观赏的焦点,垂柳、紫藤下垂的枝叶形成 的竖向线条与树冠较开展的鸡爪械、红叶李及水面等 的横向线条形成对比,在量上取得均衡之感。随着季 节的更替,河柳和鸡爪械的秋色叶都具有很好的观赏 效果,即使在枝叶落尽后的冬季依然如简笔画般表现 出植物的线条之美。但此群落中如增加一些中层常绿 成分,可使其冬季景观不至于太过单调。
1花港观鱼红鱼池景区滨水植物景观 (R1)
群 落 平 面 示 意 图
R1群落的种内组成和特征
R1群落配置特点分析
该群落面积约170m2,三面临水,为人造土石 小岛上的滨水植物景观。为了突出景观的古朴、 优雅,主要材料的选择重姿态,重风骨,模拟 自然,或倾斜或堰伏水面,颇为入画,而丰富 的藤蔓类植物与假山相配,则使该组植物更具 自然韵味。季相搭配上恰到好处,富于变化。 春有红枫、紫藤,夏有黄葛蒲、石蒜,秋有鸡 爪械,冬有梅花、构骨;加上一年四季都可观 赏的青松,使得整个景观既富于变化,又不乏 统一。
另外,在该组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较好地应用了微差 的艺术原理,使景观在局部的统一中又体现了变化, 如树型、花色相似的木绣球与琼花的混栽,鸡爪械秋 色上的差异,胸径相差约2倍左右的两株香樟的应用 等,使景观整体上体现了多样与统一的风格。
3.花港观鱼花港景区滨水植物景观(R6)
R6 平 面 示 意 图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群落经典案例分析
1.花港观鱼红鱼池景区滨水植物景观(R1) 2.花港观鱼湖滨长廊滨水植物景观(R5) 3.花港观鱼花港景区滨水植物景观(R6) 4.曲院风荷友谊园旁滨水植物景观(R10) 5.植物园裸子植物区滨水杉林景观(R13) 6.植物园山水园滨水植物景观(R14) 7.曲院风荷水衫密林景观(D3) 8.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景观(O1) 9.花港观鱼琳丹园景区东入口复层树群景观(M4) 10.花港观鱼南门草坪复层树群景观(M6)
2.花港观鱼湖滨长廊滨水植物景观R5
平 面 示 意 图
R5群落种内组成和特征
R5群落植物配置特点分析
该群落面积约276m2,紧邻花港观鱼长廊,在平均约 6m宽的狭长地带迎合曲折的岸线构成疏密有致,变 化丰富的植物景观。近距离隔水相望,视线几乎垂直 于驳岸,各种植物的树冠形成此起彼伏的天际线,植 物色彩和质感间的协调差异尤为明显。行至附近的小 桥,从侧面观赏,则可发现植物种植位置与岸线相得 益彰,使得景观错落有致。
5.植物园裸子植物区滨水杉林景观 (R13)
R13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R13植物群路配置特点分析
该群落面积约336m2,在视觉上形成令人愉悦的景观 效果,是一组配置成功的优秀植物景观。
首先,在种类选择与种植上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杉 林在配置上将最耐水湿的水松植于浅水中,原产北美 沼泽湿地耐水湿的落羽杉及池杉植于水边,将较不太 耐湿、又需要一定水分的水杉植于离水边稍远处,最 后又在离水面较远处补植两株常绿的柳杉。这些树种 及其栽植地点的选择是符合它们生态习性要求的,故 植株生长健康、景观相对稳定。
R13植物群路配置特点分析
再次,通过控制间距,模拟杉林在自然环境中 的生长状况。杉林在配置时,植株间的距离大 小不一,最窄约1.4m,最宽处约n.7m。东边 有意识地加大密度,利用植物间的竞争,自然 成林;靠近西边相对较稀,边缘的两棵水杉株 距虽不是最大,约3.6m,但由于具有充分的 生长空间,树体高大、树冠丰满,模拟自然群 落林缘占据生长空间优势的植株,疏密相间, 显得十分自然。
R1群落配置特点分析
景随时异的同时,步移景异的动观路线也处理得很好。 在不同的观赏视距和观赏角度,其主体景观略有差异。 于正南方隔水眺望,水面宽度约16m,为黑松高度的 2倍左右,正面临水的鸡爪械、紫藤和最高的黑松可 清晰识别,枝叶、色彩、形态等历历在目,黑松与鸡 爪械等4m多的高差与数量上的对比,使层次亦清晰 可辨。在对岸循岸线而行,至红鱼池曲桥上,自东向 西望去,36m以上的间距使得细部的枝叶已无法准确 辨别,但色彩和形态、轮廓等仍有很好的可见性,东 面临水的鸡爪械、红枫、梅花等在观赏期内对视线具 有强烈的聚焦作用。
R13植物群路配置特点分析
其次,在艺术效果上既有统一,又富于变化。水杉、 池杉、水松、落羽杉的树形一致,均为高耸的圆锥形, 外轮廓线非常协调统一,但在色彩上却有对比,夏季 其绿色度各异,而秋色更为迥异。水松为棕褐色,落 羽松为棕红色,水杉常为黄褐色,而柳杉一年四季常 绿,使得秋色分外迷人。由于落羽松植于水边潮湿处, 在地面上长出很多膝根,状似小石林,大树根际还出 现板根现象,增添了景色。池中开金黄色花的萍蓬栽 植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水中可以看到这组植物清晰 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