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群落知识

合集下载

植物群落知识

植物群落知识
第四章 植物群落知识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 1.植物群落:在一定地区内,由一定的植物种类,按 一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
❖ 2.自然群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 气候条件下及生境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群落,不受人的 影响。
3.栽培群落: 按人们的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植物栽 在一起,服从人们防护、美化、生产所 需,它的形成,发展过程受人的栽培管 理所支配。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命名
一、群落的组成 优势种:数量最多,占据群落面积最大的植物种。
二、特征
❖ 1.群落的பைடு நூலகம்貌
①生活型: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内 部结构和生态习性,也可认为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型
②群落的高度:组成群落主要种的高度,即为群落的高度。 ③群落的季相:指群落中主要层植物的季节性变化,而使植 物群落出现不同的外貌特征。
五、栽培群落景观的营造 1.原则: ①景观性原则:
❖ ②生态性原则:
❖ ③生物多样性原则:
❖ 1.发育的初期: ❖ 2.发育的盛期: ❖ 3.发育末期:
三、群落的演替 植物群落的演替: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
取代的过程。
第四节 运用群落的知识完善植物的栽培群落
一、剖析植物的自然群落
自然群落的特点: ❖ 1.种类丰富,尤其是林下二层、三层的耐荫灌木和地被, ❖ 季相多变。 ❖ 2.优势种明显,外貌各异,富有特色。 ❖ 3.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复层混交,绿量大。
二、剖析栽培群落 目前栽培群落存在的问题 ❖ 1.树种较为单调,尤其是二层、三层的耐
荫灌木和地被更是缺乏 ❖ 2.结构较为松散,层次不明显,缺少复层
混交结构,因此绿量小。
三、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本地和外来的植物资源,丰富园林中的植物种类。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森林植物群落概念(一)群落概念群落的概念很模糊,没有一个概念能让所有生态家都满意的定义。

群落或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是指特定空间或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生活在同一生境而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植物有规律的组合。

森林群落(forest community)指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植被(vegetation):某一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全部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等3具有一定的外貌: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并具有不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外部形态。

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等。

4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包括光照、温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生物群落并非种群的简单集合。

种群组合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运动形式为季节、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

(三)群落的性质机体论(离散论):以美国的Clements(1916,1928)为代表。

群落是高度有组织的物种组合,边界清楚,可象物种那样进行自然分类;高度强调种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演替被类比为个体发育。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一、树木群落的构成1. 树木种类树木群落具有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条件下,树木群落的构成会有所不同。

树木种类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其中乔木是树木群落的主要构成部分,常见的包括桦木、松树、柏树、柳树等。

2. 群落结构树木群落的结构包括植被层次和物种组成等方面。

植被层次可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不同层次的植被对光照和水分的利用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空间结构。

不同树木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树木群落的结构。

3. 功能组成树木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角色,包括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

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生态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树木群落的功能组成。

二、树木群落的生态功能1. 气候调节树木群落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了气候调节的作用。

树木的树冠和树干能够对阳光进行反射和吸收,降低了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形成了微气候,有利于保持地区气候的稳定性。

2. 水土保持树木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并且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生态景观树木群落对于地形地貌的塑造和自然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树木在不同季节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姿态,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树木群落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动植物物种。

通过维持树木群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维护和保护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树木群落的动态过程树木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的树木种类和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开始时,树种的数量较少,树木群落的生态结构相对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群落的植被结构逐渐变得复杂,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2. 竞争与协同树木群落中的不同树木种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协同的关系,它们通过对光照、水分、营养物质等方面的竞争与协同,共同构成了树木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过程。

第四章植物群落的基本知识及栽培群落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四章植物群落的基本知识及栽培群落在园林中的应用(

A 优势种的生活型:所谓生活型,是植物在生活环 境的综合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适应而显示的外部形 状。植物的生活型简单的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 三类。群落的外貌主要决定于优势种的生活型。 B 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得体数量。群落中植物个 体的疏密程度与群落的外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稀 疏的松林与浓郁的松林有着不同的形貌。 C 种类的多寡:群落中种类的多寡对其外貌有很 大的影响。例如单纯一种树木的林丛常形成高度一 致的线条,而若多种树木生长在一起,则无论在群 落立面上或平面上的轮廓、线条都可有不同的变化 。
二、树种规划原则
1. 根据城市的性质最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绿化的综 合功能 83年公布245个城市,82年历史文名城有24个北京 、杭州、南京、西安等。杭州 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 市,美化,防护,尽可能结合生产。兰州、鞍山等 工业城市,污染严重,防护,美化、结合生产。 不同绿地,树种绿化功能不同: ①公园 美化,防护,生产; ②厂矿企业有污染 防护,美化,生产; ③行道树 防护。
雪松原产阿富汗、印度。
悬铃木属很适合我国种植。
③ 野生种
可以把附近山区野生种往下引种
1. 注意特色的表现 郑州、南京、无锡、上海、杭州、武汉、成都、重庆、广 州、昆明等城市都是悬铃木作行道树。这样使人产生单调感 。从园林建设的整体来说,应该提倡每个城市有自己的特色 才好。即使处于相同的自然地域内的一些城市,虽然其乡土 树种相同,引入种相似,但在园林绿化面貌上也以各有自己 的地方特色为好。地方特色的表现,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以当地著名、为人们所喜爱的数种树种来表 示,另一种是以某些树种的运用手法和方式来表示。 在树种规划中,应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几种在当地生长良好而 又为广大市民所喜爱的树种作为表达当地特色树种。如有刺 槐半岛之称的青岛,可将刺槐作为特色树种之一。在北京, 可将白皮松作为特色树种之一。特色树种可从当地的古树、 乡土树种和引入树种中,在园林绿地里确实起着良好作用的 树种中加以选择。

园林植物群落特征

园林植物群落特征

园林植物群落特征《园林植物群落特征》引言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古老的园林游玩,那里面的植物布局就像一个神秘的小世界。

有些地方的植物层层叠叠,高大的树木下有低矮的灌木,再下面还有各种小草和花卉,看起来特别和谐。

当时我就在想,这园林植物群落可真是个有趣的存在,它们的特征组合在一起就像一首无声的交响曲。

分析园林植物群落的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园林之美,还能为我们自己打造小花园或者城市绿化提供很棒的参考呢。

特征分析一、多样性- 特征的名称和来源:多样性就是园林植物群落里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植物种类。

这可能是因为大自然本身就很丰富多样,而园林的设计者们也希望营造出不同的景致,所以会选择多种植物搭配在一起。

比如说,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有花开,有绿树,这样园林就不会显得单调。

- 特征的作用和表现:就像我家附近的小公园,春天有樱花、桃花盛开,夏天有紫薇花、荷花,秋天有菊花,冬天还有腊梅。

每次去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感受到不同的氛围。

从视觉上看,多种植物的颜色、形状相互搭配,特别好看。

- 特征的优缺点:优点是能让园林充满生机和变化,吸引更多的人。

而且不同植物对环境的作用也不同,比如有的能净化空气,有的能吸引昆虫传粉,多种植物在一起就可以互相补充。

缺点呢,就是如果管理不好,一些植物可能会竞争养分、水分,导致生长不良。

- 特征对事物性质或使用体验的影响:在这样的园林里,你可以在不同的角落发现惊喜。

每次游览都像是一次探索之旅。

而且因为植物多样性,也能吸引更多的小动物,像鸟儿、蝴蝶等,让整个园林更有活力。

- 安全性和潜在问题:有些植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比如一些人对花粉过敏。

而且如果有外来植物入侵的情况,可能会破坏原有的植物群落平衡。

二、层次性- 特征的名称和来源:层次性就是植物在群落里有高有低的分布,就像楼层一样。

这是植物自然生长的规律,高的树木需要更多的阳光,就会长得高,而低矮的植物则适应在下面生长。

园林设计师也会根据这个规律来布局。

第四章+植物的群落知识

第四章+植物的群落知识

二、根据植物种类组成划分
(一)单纯植物群落
完全由一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
单 纯 植 物 群 落
(二)混交植物群落
由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 优势种---在群落中,数量最多,占地面积 广,体量巨大,对整个群落影响最显著的种 类。
混 交 植 物 群 落
单纯植物群落与混交植物群落的区别 单纯植物群落 景观 简洁、单纯 稳定性 差,脆弱 营建技术 简单 资源利用 彻底 混交植物群落 变化、多样 好,抗性强 复杂
一、根据群落形成原因划分
(一)自然植物群落
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生态条 件下,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如原始森林。
自然植物群落为自然自然重要组成部分,受 人为因素干扰少,是当地自然条件作用的产 物,其形成与发展方向主要主要取决于当地 自然条件。
植物群落与环境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与结合。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 群落类型。如沙漠----旱生植物群落, 湿地----沼泽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是环境的 真实反映。
5.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6.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8.具有一定的边界特征
二、植物种群
(一)概念 植物种群(Plant Population)
-----一定条件下,环境或群落中某
个种的全部个体群的总和(总称)。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物 群 落
(二)人工植物群落
按人为意愿,将同种或不同种植物组合在一 起形成的植物群落。如城市园林中的树丛、 绿篱、花坛等。
人 工 植 物 群 落
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发展方向与最终 结果均受人为因素所控制。
要建好人工植物群落就必须向自然植物群落 学习,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可以模拟再现自 然植物群落,如在温室内模拟形成热带雨林、 沙子、莎生植物群落景观等。

群落的主要类型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知识点“群落”一词最早由德国植物学家以本纳定义,指在一定区域内,由多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

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最基本单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根据群落内植物的特点、物种组成和生态环境的不同,群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森林群落森林群落是生物繁衍和生态系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群落通常以植物覆盖和土壤为基础,以动植物相互作用和共生关系为特征。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森林群落的特征不同。

例如,温带针叶林群落主要生长于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中,树木高大、分布范围广,植被覆盖度高;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则主要分布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植物种类繁多,生长周期较短。

2. 草原群落草原群落是在干旱、半干旱和季风气候区域的生态系统中,以草本植物和少量灌木为主要植物群落,覆盖大面积的地表。

草原群落是以草为主要植物,覆盖率约占土地面积的40%以上。

草原群落的特征在于群落结构简单,群落的物种与数量都比较单一,草原入侵种的次数很少,因此草原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

3. 水生群落水生群落是指生长在水中或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植物群落,如浮萍群落、水蕹群落、芦苇群落等。

水生植物在水中生长,具有特殊的适应能力,如具有较浅的根系和充气的茎,可以保证其充分的光能和养分供应。

4. 湿地群落湿地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海湾等。

湿地群落是以湿地为生境的动、植物群落。

湿地环境酸碱度比较高,土壤过程复杂,条件苛刻,物种多样性较高。

据统计,野生动植物中有60%以上的物种需要依赖湿地生态系统生存。

5. 沙漠群落沙漠群落是指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植物群落。

沙漠环境通常是干燥、缺水、光线强烈和土壤贫瘠,生物物种较少,植被矮小、分散。

沙漠群落中的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干旱的环境下存活和繁殖。

例如,仙人掌和龙舌兰可以储存大量水分,在植物干季时用于生命活动。

6. 城市群落城市群落是由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的生态系统。

城市群落通常由建筑、道路、商业区、人口集中的居住区等构成,内部的自然环境受到人为的破坏或改造。

园林树木学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专题PPT课件

园林树木学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专题PPT课件
生态型造景其类型有:
1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2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3 耐污性人工植物群落 4 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5 文化性人工植物群落 6 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精品课件
1
生态型造景概念
生态型造景是按照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运用生态工程创造各种类型和结构的,能够长 期稳定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恢复人 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精品课件
22
精品课件
17
5 文化性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 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 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 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 识,的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气氛,
精品课件
20
6 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建设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发 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 基地,并与环境协调,既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增加社会 效益。
如在绿地中选用干果或高干性果树板栗、核桃、银 杏等;在居民区种植桃、杏、海棠等较低矮的果树, 结果后在管理人员的指引下,参与采果等富有人性 化的活动。
群落中如火如荼的秋叶更增添了秋色的魅力,有红色或紫 红色的漆树、黄连木、盐肤木、火炬树、花楸、乌桕、元宝 枫、枫香、黄栌、柿、鸡爪槭、山楂、石楠、地锦、五叶地 锦、三角枫等;黄色或黄褐色的银杏、洋白蜡、无患子、鹅掌 秋、栾树、麻栎、栓皮栎、乌桕、五角枫、水杉、金钱松、 白桦等。
精品课件
7
冬干
如干皮为红色或红褐色的红瑞木、血枝梾木、杉木、马尾松、 山桃、青刺藤;干皮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白桦、垂枝桦、白皮松、 二色莓、银白杨、毛白杨、新疆扬等;干皮为绿色的竹、梧桐; 干皮为斑驳色的黄金嵌碧玉竹、碧玉嵌黄金竹、斑竹、木瓜等, 而且北方冬天的树挂也是极精彩的一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层:六道木、小花溲疏、东陵八仙花、
太平花、柔毛锈线菊、卫矛蓝荆子、
三层:铃兰、耧斗菜、舞鹤草、乌头、
草芍药 层间:北五味子(红果)
自然群落的特点:

1) 种类丰富。尤其是林下二层、三层,
耐荫灌木和地被种类多,季相变化明显
丰富。

2)优势种明显,外貌各异,富有特色。

3)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复层混交,
绿量大,生态效益好。
(二)剖析栽培群落 实例1、(北植碧桃园) 一层:油松、元宝枫
二层:各种碧桃品种,榆叶梅、连翘、
紫薇
三层:野牛草
实例2、(紫竹院公园东门内) 一层:栾树、洋白蜡、梧桐、蒙椴
二层:菱叶锈线菊、连翘、珍珠梅、
黄刺玫
三层:野牛草、箬竹
栽培群落存在的问题:

(1) 种类单调。尤其是中、下层耐荫
4、群落的命名
以每层中主要的植物进行命名。
百花山的自然群落: 元宝枫——东陵八仙花+小花溲疏—— ——落新妇+崂峪苔草。 北植的碧桃园栽培群落: 元宝枫+油松——桃的品种——野牛草
三、植物群落的形成、发育和演替
1、群落的形成
可以从裸露的地面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 另一个群落中开始(演替)。 1)裸地的成因 2)植物繁殖体的传播 (1)可动性 (2) 传播因子 (3)地形条件 (4)传播距离 3)植物的定居 (发芽、生长和繁殖 ) 4)植物之间的“竞争”
3、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多度与密度

多度:是指每个种在群落中出现的个体 数目。多度最大的植物种就是群落的优 势种。 密度:是指群落内植物个体的疏密度。

密度直接影响群落内的光照强度,这对 该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及相对稳定有极 大的关系。
(2)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地被层。
壁上成片鲜红的独蒜兰,以及万绿丛中一片片白色的四照 花。
夏季:群落一片绿色,由于树种不同,叶片的绿色度是不同
的,有嫩绿、浅绿、深绿、墨绿等。
秋季:红叶如火如茶。枫香、垂丝卫矛、爬山虎、樱、野漆、 野葡萄、青柞槭、荚迷等;黄色叶有棣棠、蜡瓣花等红果,
如尾尖冬青、黄山花揪、中华石桶、野鸦椿、垂丝卫矛、 四照花、红豆杉、黄山蔷薇、天南星等;各种开花地被。
荒漠地区的植物常只有一层;热带雨林的层 次可达6-7层以上。除了地上部的分层现象 外,在地下部各种植物的根系分布深度也是 有着分层现象的。
水平结构: 一个群落的某些地点,植物种类的分
布是不均匀的。例如,森林中,林下阴暗的 地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的组合,而在 林下较明亮的地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的组 合。 “镶嵌性” 。
第5章 园林植物群落知识
主讲教师:赵九洲
一、概念
1、植物群落
在一定地区内有一定的植物种类,按一 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 按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分为: 植物自然群落 人工栽培群落
2、植物自然群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Nhomakorabea群落,东北红松林群落。
3、人工栽培群落:如果园、苗圃、行
道树、林荫道、林带、树丛、树群等。
百草园人工群落
百 草 园 人 工 群 落
例子 1、 自然群落: (1)百花山(门头沟)海拔1200米处 第一层(乔木)元宝枫、少量的黄花柳 第二层(灌木层)东陵八仙花、柔毛绣线菊、六道 木、小花溲疏、太平花、接骨木、复盆子 第三层(草本地被)乌头、独活、落新妇、崂峪 苔草、节节草 (2)百花山(门头沟)海拔1620米处 第一层(乔木)白桦、少量黑桦 第二层(灌木层)毛榛、六道木、柔毛绣线菊、腺果、 蔷薇 第三层(草本地被)沙参、千里光(菊科)、牛迭肚、 午鹤草、类叶升麻
灌木和 地被缺乏。

(2) 结构松散,层次不明显,缺少复
层混交,绿量小,生态效益低。
(三)几点建议 1 )充分利用本地和外来的植物资源,丰富 植物种类。


乔木树种:流苏、山桐子(红果累累)、千头椿、绒毛 白蜡、金枝垂柳 灌木树种:欧洲琼花、猬实、糯米条、‘红王子’锦带 花、花叶锦带花、四照花、矮紫杉、粗榧. 常绿树:木冬树、、蚊母、胶东卫矛、月桂、石楠、构 骨、火棘、中华常春藤、络实 彩叶树: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金山锈线菊、紫叶黄栌、 紫叶矮樱 地被:崂叶苔草(耐荫,绿色期长)、麦冬、洋常春藤、 扶芳藤、苦荬菜、白三叶、二月兰、紫花地丁、蒲公英.
2、 栽培群落
北京植物园的碧桃园(展示碧桃品种为主的专类园)
第一层(乔木)油松、白皮松、元宝枫、 旱柳、 椴树 第二层(花灌木)早春:碧桃、菊花桃、 垂枝桃、重瓣碧桃、连翘、榆叶梅; 初夏:太平花;夏秋:蔷薇类、紫薇。 第三层(地被)野牛草
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群落的组成
在植物群落中,各个植物种在数量上是 不相同的,通常有一个数量最多、所占 面积最大的种,称为优势种或建群种。 群落的发育和形貌特征主要取决于优势 种。
2、群落的发育 1)群落发育初期 种类成分不稳定,群落的结构尚未定型, 层次分化不明显,每一层中植物种类也不稳 定。 2)群落发育盛期 优势种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 群落盛期维持的长短,取决于优势种的耐荫性。 3)群落发育末期 一个群落发育末期,孕育着下一个群落发 育初期。
3、群落的演替 植物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就 称为群落的演替 。 桦树——云杉和冷杉幼苗——地被 云杉和冷杉——桦树幼苗——地被 云杉和冷杉——云杉和冷杉幼苗——地被
2、群落的外貌特征 (1)生活型 (life form)植物长期适 应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固有外部形状, 如大小、形状、分枝和植物生命期长短等。 植物群落的外貌是由构成群落植物种的生 活型决定的。 (2)群落的高度 群落中最高一群植物的高度,也就是群落的 高度。
(3)群落的季相 同一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形相,称为季相。 黄山—— 春季:鲜花盛开,粉红色黄山杜鹃、黄山蔷薇,吊钟花;岩
四、运用群落知识完善栽培群落
(一) 剖析植物的自然群落 实例1、(上房山,海拔300米处的南北向山沟)
一层:青檀、拐枣、核桃楸
二层:省沽油、小花溲疏、大花溲疏、
君迁子、青檀和拐枣小苗。
三层:大叶铁线莲、马兜铃、歪头菜、 唐松草、青檀和拐枣的幼苗。
实例 2 、百花山海拔 1600 米处,北坡(土壤 肥沃,pH=6.8) 一层:白桦(少量黑桦和银桦)、山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