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22条法则
品牌活化的22条法则

品牌活化22法则
1、副品牌活化策略 •策略分析:低成本吸引眼球并提升知名度、强化 品牌核心价值、活化主品牌、赋予主品牌年轻感、 成长感,提升主品牌的各项美誉度指标如:亲和 力、技术感、高档感、现代感、时尚感等。 •案例分析:健康快车 •策略点:健康快车所张扬的童趣和对少儿健康的 关注,在为品牌核心价值做加法,健康快车还给 乐百氏品牌注入了技术感;
谢谢!
品牌活化22法则
21、新品类活化策略: •果冻布丁喜之郎,开创了果冻新的 品牌,并逐渐推出了“水晶之恋”、 “CICI”等创新产品;
品牌活化22法则
22、角色行销活化策略: •一只行销全球的小猫咪:HELLO KETTY
•只有当背后有一个很强的创意时, 品牌活化策略才有效。
我们应该向妻子展示的是充满肌肉的身体,而非 健身器材。
15、置入式营销活化策略 •007系列影片中主人公专用的宝马, 为宝马带来了持久的声誉和地位
品牌活化22法则
16、创意活化策略: •绝对伏特加
品牌活化22法则
17、广告轰炸活化策略: •脑白金的广告轰炸,保证了品牌的 持续生命力
品牌活化22法则
18、企业形象活化策略: •企业形象的活化和创新,带来了产品 的活化 •联想“联想走近你,科技走近你”到 “只要你想” •三星“三星数字世界欢迎您” •海信“有爱,科技也动情”
爱多失宠 太阳神陨落 秦池醉倒 健力宝不力 旭日升日境地 的品牌虽然被很多人“知道”,但却 只被很少的人“记得”。要跳出这个 墓地,又会受到高知名度的障碍,因 为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时间进一步了解 一个他们已经听过或较熟悉的品牌。
品牌老化问题往往是致命的。
品牌活化的22条法则
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企业品牌在市 场竞争中的知名度、美誉度下降,以 及销量、市场占有率降低等的品牌失 落的现象,称为品牌老化。
品牌22律

品牌22律一:扩张定律(The Law of Expansion)品牌的力量和它所代表的产品数量成反比。
雪佛兰在美国,雪佛兰曾经是销量最大的汽丰品牌。
在1986 年,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兰部门一共售出了1 718 839 辆汽车。
然而此后,雪佛兰企图为每一个消费者都提供合适的车型,这一做法削弱了品牌的力量。
现在,雪佛兰每年只能售出不到l00万辆汽丰,并且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第二位,落在福特后面。
当你想到雪佛兰(Chevrolet) 的时候,马上映入脑海的会是什么?什么都想不出来?是的,这不难理解。
雪佛兰,它是一个大型的、小巧的、便宜的、昂贵的轿车,还是卡车?当你把品牌名字使用在每一个产品上时,这个品牌就失去了它的力量。
雪佛兰曾经是美国销量最好的汽车品牌。
但如今已不再是了。
现在市场的领先者是福特。
再说福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福特和雪佛兰,都曾经是很强大的品牌,但现在都在走下坡路,慢慢滑向灭亡。
购买福特车的人谈论的是金牛(Taurus)、野马( Broncos)、开拓者(Explorer)或卫护者(Escort)品牌。
购买雪佛兰的人谈论的是……晤,他们谈论的是什么?除了克尔维特(Corvette) 之外,雪佛兰的产品线上再没有什么其他强大的品牌了。
可见,雪佛兰明显存在品牌问题。
雪佛兰拥有10种独立的汽车车型,福特有8 种。
这就是福特比雪佛兰卖得好的原因之一。
一个品牌的力量是与其代表产品的数量成反比的。
为什么雪佛兰要在市场上出售那么多的车型?因为它想出售更多的汽车。
从短期来看,这确实有效。
但从长期来看,产品线的扩张会削弱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力量。
短期与长期是一对矛盾。
你会为了在短期内增加销售而扩张产品线,还是会为了提升未来的销量并在消费者心智中创建品牌而削减产品线?你会为了推动未来的产品销售而在今天创建品牌,还是会为了销售今天的产品而扩张你的品牌,然后看着它的销量在日后下滑?大多数公司都把重点放在短期。
产品线的扩张、品牌的延伸、多样化的定价,以及其他一系列复杂的营销技术都被运用,结果是稀释了品牌,而非建设品牌。
《品牌22律》:什么样的品牌可以永生?

《品牌22律》:什么样的品牌可以永生?文/装装子《品牌22律》的作者之一艾·里斯,也和杰克·特劳h特合著了《定位》一书。
不得不说,还是《定位》更胜一筹。
《品牌22律》读上去显得更浅薄和仓促一些,还有很多模棱两可和重复的地方,是艾·里斯和女儿劳拉合著而成。
这本书好在结构清晰,读一读,也未尝不可。
22个规律1.扩张定律如果你想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品牌,就需要收缩品牌,而不是扩张。
因为扩张产品线,会弱化和稀释品牌的认知度。
2.收缩定律收缩焦点,才会使品牌更强大。
即你最好主导某一类,甚至某一个产品,而不是囊括所有!如此,才会提高消费者对你的品牌认知!3.公关定律品牌诞生依靠的是公关,而不是广告。
大多数人混淆了品牌创建和品牌维护这两个概念,巨额广告主要是维护一个知名品牌,但不能建立新品牌。
一个新品牌的诞生,必须依靠媒体产生的有利报道。
而要让媒体主动报道,需要在新品类中成为第一品牌!譬如:邦迪,第一条胶粘绷带。
品牌要懂得制造新闻。
新闻媒体总会谈论什么是最新,什么是第一,什么是热点,而不是谈及什么是更好的!当你的品牌能产生新闻时,它就有制造新闻宣传的机会!产生新闻的最佳方式。
是通过一个新品类,而不是一个新产品。
其他人谈论你的品牌,比你自吹自擂更有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公关比广告更有说服力!4.广告定律品牌一诞生,就需要广告来维护!品怕领先者不要把广告预算看作坐等红利的投资,相反,应当把广告预算当作一种保险,以防止因为竞争对手的攻击而遭受损失。
另外,当你在广告中说“我们的产品更好”时,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应该侧重“我们的产品是领先者”这样的策略。
5.词汇定律品牌应当力争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个词汇。
譬如奔驰代表了“声望”,沃尔沃代表到了“安全”。
所以,不要试图将产品的所有特性都表现出来,而应该将品牌的要素减少到某个单一的概念或特性,而这个概念或特性正好还没有被其他同品类占据,就是最好的! 6.信任状定律多数人宁愿在一家拥挤的餐馆里等到用餐,也不愿去一家空空的餐馆。
品牌定位法则

品牌定位法则
品牌定位法则是指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确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以实现品牌差异化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品牌定位法则的几个重要方面:
1. 目标市场定位法则:确定目标市场是品牌定位的第一步。
品牌需要根据产品特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目标市场,并在该市场中建立品牌形象。
2. 竞争对手定位法则:品牌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在品牌定位中避免与竞争对手重叠,并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
3. 品牌差异化定位法则:品牌需要通过产品特性、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化,使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建立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4. 品牌形象定位法则:品牌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包装、广告和宣传等方面的形象塑造,建立起与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相适应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和好感度。
5. 品牌诉求定位法则:品牌需要根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确定品牌的核心诉求点,并通过营销手段传递给消费
者,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认同。
综上所述,品牌定位法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在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差异化、形象塑造和诉求传递等方面的策略,实现品牌在目标市场中的定位和发展。
22条商规

《22条商规》1、领先法则: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
2、类别法则:如果你不能第一个进入某个类别,那么就创造一个类别使自己成为第一。
3、观念法则:首先进入消费者心中要胜于首先进入市场。
4、认知法则:市场营销并不是一场产品战,而是一场认知战。
5、聚集法则:市场营销中最强有力的观念就是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一个代表自己特色的词语。
6、专有法则:两个公司不可能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同一个代表词。
7、阶梯法则:采用何种营销战略取决于你站在阶梯的哪一级。
8、二元法则:长远来看,每个市场都会呈现只有两匹马竞赛的格局。
9、对立法则:如果你将目标锁定为市场第二,那么你的战略应由领先者决定。
10、细分法则:一段时间后,一个产品类别将会进一步细分,并形成两个或更多的产品类别。
11、长效法则:市场营销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才能显现其效果。
12、延伸法则:总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迫使公司延伸品牌的产品线。
13、牺牲法则: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14、属性法则:对于每一个属性而言,都会有一个对立的、有效的属性存在。
15、坦诚法则:承认不足,消费者会发现你的长处。
16、独特法则:在每一种情况下,只有一种行动会产生显著的结果。
17、不可测法则:除非你是在为对手制订计划,否则你无法预测未来。
18、成功法则:成功常会导致自大,而自大则会导致失败。
19、失败法则:失败是可以预料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20、炒作法则:实际情况往往与媒体所传的相反。
21、加速法则:成功的营销计划不以时尚为依据,而以趋势为基础。
22、资源法则:没有充足的资金,好想法不会成为现实。
二十二条商规

二十二条商规二十二条商规:1、领先定律:在潜在顾客心智中以先入为主,要比让顾客相信你的产品由于该领域的首创品牌容易得多。
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
2、品类定律:如果不能第一个进入某个品类,那么就创造一个品类使自己成为第一。
3、心智定律:抢先进入顾客心智要胜于抢先进入市场。
市场营销是一场争夺认知而不是产品的战争,在进入市场之前应该率先进入心智。
4、认知定律:市场营销人员热衷于市场研究并“得到事实”。
他们对市场进行分类,以确保自己掌握事实。
然而这只是一种幻觉。
在市场营销领域并不存在客观现实性,也不存在事实,更不存在最好的产品。
存在的知识顾客或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
只有这种认知才是事实,其他的都是幻觉。
5、聚焦定律:如果一个公司能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拥有一个代名词,那么这个公司必定会成功。
这个词不需要很复杂,也无需去生造。
那些简单的、可以直接从字典里查到的最好。
6、专有定律:当你的竞争对手已经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拥有一个代名词或定位时,你若想拥有同一个代名词,将是徒劳无益的。
人们心智中的认知一旦形成,你就不可能去改变它。
事实上,你通常在做的知识通过使这一概念变得更加重要从而加固其在竞争对手心智中的地位。
7、阶梯定律:产品都非生来就是平等的,潜在顾客在作购买时总会对各种品牌进行排序。
对于每一个品类,顾客的心智中都会形成一个有选购顺序的阶梯,每个品牌占有一层阶梯。
8、二元定律: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看,你会发现市场往往演化成两个大品牌竞争的局面——通常一个是值得信赖的老品牌,另一个则是后起之秀。
9、对立定律:若想成为市场第二,那么你的战略应由第一决定。
强势之中隐藏着弱势。
对于任何强大的领先公司,居于第二位的公司也会有机会将其攻破,变其优势为劣势。
10、分化定律:每一个品类总是始于某一个单一的品类,但在一段时间时候,这个品类开始分化成几个小市场。
就像阿米巴变形虫会在培养皿中分裂一样,市场营销领域可以被视为不断奶扩张的产品品类的汪洋大海。
品牌定位的十五种法则

品牌定位的十五种法则摘要: 在产品高同质化和分化的时代,必须为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利的位置,当消费者对该类产品或服务有所需求时,企业的品牌能够在消费者的候选品牌类中跳跃出来。
一、比附定位法比附定位就是攀附名牌,比拟名牌...在产品高同质化和分化的时代,必须为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利的位置,当消费者对该类产品或服务有所需求时,企业的品牌能够在消费者的候选品牌类中跳跃出来。
一、比附定位法比附定位就是攀附名牌,比拟名牌来给自己的产品定位,希望借助知名品牌的光辉来提升本品牌的形象。
比附定位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实施:1、“第二主义”,就是明确承认市场的第一品牌,自己只是第二。
这种策略会使人们对公司产生一种谦虚诚恳的印象,相信公司所说是真实可靠的,这样较容易使消费者记住这个通常难以进入人们心智的序位。
第二主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阿维斯出租汽车公司“我们是第二,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的定位。
2、攀龙附凤:首先是承认市场中已卓有成就的品牌,本品牌虽自愧弗如,但在某地区或在某一方面还可与这些最受消费者欢迎和信赖的品牌并驾齐驱,平分秋色。
这以内蒙古的宁城老窖的“宁城老窑——塞外茅台”定位为代表。
3、俱乐部策略:公司如果不能取得本市场第一地位又无法攀附第二名,便退而采用此策略,希望借助群体的声望和模糊数学的手法,打出会限制严格的俱乐部式的高级团体牌子,强调自己是这一高级群体的一员,从而借助俱乐部其他市场领先品牌的光辉形象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形象。
这以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为代表,他的定位为“美国三大汽车之一”。
这种定位使消费者感到克莱斯勒和第一、第二的GE、福特一样都是最好的汽车生产商。
二、利益定位利益定位就是根据产品或者所能为消费者提供的利益、解决问题的程度来定位。
由于消费者能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往往只对某一利益进行强烈诉求,容易产生较深的印象。
这以宝洁的飘柔定位于“柔顺”;海飞丝定位于“去头屑”;潘婷是定位于“护发”为代表。
打造品牌的二十二条法则

十二、通用法则
• 给一个品牌起一个通用名称是招致失败 的最快途径之一
十三、公司法则
• 品牌就是品牌,公司就是公司,他们是 有区别的。
十四、副品牌法则
• 凡是打造品牌所创建的一切,打造副品 牌都能将它破坏
十五、同胞法则
• 推出第二品牌需要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 点。
十六、外形法则
• 一个品牌的标志图形应该设计的符合眼 睛的视觉感受,符合两只眼睛的视觉感 受
二十一、死亡法则
• 没有一个品牌能够永远存在。安乐死是 最好的解决方法。
二十二、单一法则
• 一个品牌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单一性。
十七、颜色法则
• 一个品牌应该使用一种与它的主要竞争 者品牌相反的颜色
十八、国界法则
• 品牌全球化是没有屏障的。应该清楚一 个品牌是没有国界的。
十九、连贯法则
• 一个品牌绝不是一个晚上能建立的。成 功要以几十年时光来衡量,而非几年。
二十、变化法则
• 品牌可以被改变,但只能是偶然的,而 且只能是极其小心的。
七、质量法则
• 质量是重要的,但是品牌的创建不ຫໍສະໝຸດ 仅 依靠质量。八、类目法则
• 一个领导品牌应该促进该类目的发展, 而不是品牌
九、命名法则
•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对于一个品牌来说, 最重要的是名字
十、延伸法则
• 毁灭一个品牌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把这 个品牌名称用在所有的事物上。
十一、伙伴法则
• 为了建设一个商品类目,一个品牌应该 欢迎其他的品牌。
一、拓展法则
一个品牌的力量和它的规模成反比
二、收缩法则
• 当收缩你的重点时,你的品牌才会强大。
三、公关法则
• 品牌的诞生是由公关达成的,而不是广 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22条法则作者: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美]1:领袖法则(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拥有一件产品,并且占据市场中的领袖位置,要比说服他人“你有一个比目前市场上第一的产品还要好的产品”容易得多。
众所周知,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第二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是谁呢?2:类别法则(如果你不能在行业中成为第一,那就建立一个你能成为第一的行业)未能第一个进入某类市场也不必沮丧,在该市场中创造出一个新类别市场,使得自己成为第一个就行了。
IBM在计算机市场上占据第一的位置后,还有大量的公司进入,但是,他们是在计算机市场中创建了一些新的类别,使得自己在新的市场上成为第一。
比如,戴尔是在计算机市场上第一个使用电话销售方式的公司。
3:感知法则(市场营销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感知的竞争)许多人认为,最优质的产品最终会赢得市场的胜利,但这仅仅是一个幻想。
没有最优的产品,优劣与否是相对的。
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做了一项20万人的调查,对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NewCoke进行品尝。
结果可口可乐排名第三。
但是可口可乐始终在市场上是第一品牌。
因为人们相信他们希望相信的事情,人们喝他们希望喝的饮料。
市场是感知的战争,而不是产品的战争。
4:头脑法则(首先深入观念比首先进入市场更重要)赢得人心比赢得市场更重要。
早期,五大个人电脑品牌依次是:AppleII、CommodorePet、IMSAI8080、MITSAltair8800和RadioShackTRS-80。
显而易见,AppleII 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记忆的。
由此可见,在人们头脑中占据第一,比在市场中成为第一要有效得多。
5:焦点法则(市场营销中最有力的工具是拥有潜在消费者心中的一个代名词)如果能使代表自己公司的一个词汇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那么这个公司就可能非常成功。
比如:宝马——驾驶;沃尔沃——安全。
公司通过将自己的业务或者特点浓缩成一个词汇,这个词汇就成为了焦点。
一旦某个词汇在人们的头脑中扎根,要改变它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6:排他法则(两个公司不能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同一个代名词)当你的竞争对手已经“拥有”某个词汇时,企图再把同一词汇作为自己的“焦点”是徒劳的。
若干年前,市场研究表明:对于快餐业来说,最重要的特性是“快”,所以汉堡王决定以“更快”为“焦点”发展自己的事业。
但是市场研究中没有说明:“快”这个词汇已经属于麦当劳了。
结果,汉堡王的努力几乎成了一场灾难。
7:阶梯法则(采用的营销战略取决于在阶梯上的层次)不能在市场上占据第一,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失败。
因为人们做出购买决定时,头脑中总有一个产品次序。
如果产品X、Y、Z分别对应同一类型市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的话,那么X、Y、Z对应的市场占有率通常在4、2、1左右。
企业在开始一个市场计划之前,应首先问自己:在人们的心目中,我们到底处在哪一个梯级上,抑或根本不在这个市场梯级上。
然后再确认市场计划与企业在该市场上所处的梯级相适应。
8:二元法则(从长期看,任何市场都是两匹马的竞赛)一个新的市场类别出现时,对应的阶梯上可能有很多梯级。
但从长远来看,最终该阶梯上将只有两个梯级。
在胶卷市场是柯达和富士;在汽车租赁市场是Hertz和Avis。
9:对立法则(如果你想成为第二位,你的战略由第一位决定)有太多的NO.2希望能晋身为NO.1,这是不对的,他们应该将自己定位成与NO.1不同的东西,并努力成为NO.1的替代品。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与市场上的领袖品牌抗衡,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领袖的优势和弱势,并将其弱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10:细分法则(经过一定时期,一个行业可以细分为多个行业)正如培养基中的变形虫能够分裂一样,整个市场可以被看作一个不断扩张的不同类型市场的海洋。
很多人认为市场的长远趋势是合并,而不是细分,这是错误的。
11:远景法则(市场营销应在长期发挥作用)短期内,降价销售能够提高销售额,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降价销售从长远看会降低公司的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因为它告诉人们:只有降价销售时达成的交易才是合适的。
当降价停止时,人们就会避而远之。
市场不是业余者的游戏。
当你因为短期效应而兴奋时,长期效应的阴影却正在逐渐扩散。
12:扩张法则(品牌资产的延伸有不可抗拒的压力)就像一个书橱或者衣箱,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它塞满一样,当一个公司试图向所有顾客提供所有可能的商品时,它就会逐渐陷入困境。
多即是少,产品线越长,赚取的钱就越少;少即是多,如果一个公司希望长久地发展,那就应该集中于少数产品之上,以便稳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13:舍弃法则(为了获得,你必须放弃)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必须学会舍弃一些东西,使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能够成为“领袖”的产品上。
对企业来说,有三种东西可以舍弃:第一个可以舍弃的是产品线。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拥有全部的产品线是非常奢侈的想法。
第二个可以舍弃的是目标市场。
由于可口可乐是领袖品牌,所以百事可乐舍弃了除年轻人之外的其他市场,将自己定位为年轻人的可乐。
第三个可以舍弃的是“应激反应”,因为你是不可能回应所有的市场变化而做出变化的。
事实证明,幸运和机会只会落在那些懂得舍弃的人身上。
14:特征法则(每一个特征都有一个对立、有效的特征)对于产品来说,某些特征可能较其他的特征来说更为重要,人们在决定购买时,会更看重这些特征。
因此,企业应该尽可能地去拥有这类最重要的特征。
Gillette几乎主宰了世界的剃刀市场。
当一家小公司生产出“可随意使用”的剃刀时,Gillette没有忽视它,而是生产了自己的可随意使用剃刀,起名叫GoodNews。
通过大规模的市场宣传,Gillette赢得了这场竞争的胜利。
15:坦诚法则(承认不足,消费者将会给予你肯定)这个法则实际只是证明一句古话: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Scope曾经凭一种味道比较好的漱口水进入由Listerine主导的市场。
面对挑战,Listerine不但承认自己的漱口水味道差,还承认人们实际上非常讨厌这个味道。
但这恰恰树立了Listerine漱口水的杀菌概念。
人们相信,像Listerine这样的漱口水必然能杀死更多的细菌,结果Listerine终于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16:一击法则(在每一种情况下,只有一个措施会产生实质性的效果)你的竞争对手往往有一个最薄弱的地方,你的最大任务就是集中优势力量对准这个软肋,发出致命一击。
17:不可预见法则(除非是你为对手制定计划,否则你无法预测未来)没有人能准确地预见未来,市场计划也不能。
从多数情况来看,市场研究只能很好地分析过去,新的思想和概念则几乎是不可能通过分析得到的。
18:成功法则(成功常导致自大,自大导致失败)自负是成功的最大敌人,客观才是市场所需要的东西。
当一个产品成功后,公司往往会认为品牌是该产品成功的关键原因。
而事实上,并不是品牌使产品获得成功,成功源于正确、适当的市场策略。
明智的市场人员会将自己与客户联系在一起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市场环境之上。
一般情况下,公司越大,管理层就越容易远离市场一线,这可能是限制公司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19:失败法则(预料并接受失败)承认错误但不改正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断地重复某些错误。
正像沃尔玛首席执行官在《商业周刊》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处罚的是那些重复犯同样错误的人。
”20:过度宣传法则(事实往往与广告相反)发展顺利时,一个公司是不需要过分的宣传的。
过度的宣传往往不是预示着某一产品将获得成功,而是宣告现存的产品已经过时。
21:跟进法则(成功的计划不是以时尚为依据,而是以趋势为基础)潮流和趋势是不同的概念。
潮流就像大海中的波涛,壮观但来去匆匆,伴有许多的泡沫;而趋势像是潮汐,潜移默化,实实在在,却力量惊人。
企业常常将潮流当成趋势,结果导致严重的失败。
22:资源法则(没有充足的资源,好想法不会破土而出)如果没有资金,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创意也毫无用处。
市场是在人们头脑中进行的竞争游戏。
你需要资金使你的想法进入人们的头脑,你还需要资金使你的想法根植在人们的头脑中。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利用你的想法获得资金,而不是纯粹地凭借市场的帮助。
市场营销的22条法则(作者: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美]):1.领先法则: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
2.行业法则:如果你不能在行业中成为第一,那就建立一个你能成为第一的行业。
3.观念法则:首先深入观念比首先进入市场更重要。
4.感知法则:市场营销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感知的争夺。
5.聚焦法则:市场营销中最有力的工具是拥有潜在消费者心中的一个代名词。
6.排他法则:两个公司不能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同一个代名词。
7.阶梯法则:采用的营销战略取决于在阶梯上的层次。
8.二元法则:从长期看,任何市场都是两匹马的竞赛。
9.对立法则:如果你想成为第二位,你的战略由第一位决定。
10. 细分法则:经过一定时期,一个行业可以细分为多个行业。
11. 长远法则:市场营销应在长期发挥作用。
12. 延伸法则:品牌资产的延伸有不可抗拒的压力。
13. 牺牲法则:为了获得,你必须放弃。
14. 特征法则:每一个特征都有一个对立、有效的特征。
15. 坦诚法则:承认不足,消费者将会给予你肯定。
16. 独特法则:在每一种情况下,只有一个措施会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17. 不可测法则:除非是你为对手制定计划,否则你无法预测未来。
18. 成功法则:成功常导致自大,自大导致失败。
19. 失败法则:预料并接受失败。
20. 宣传法则:事实往往与广告相反。
21. 加速法则:成功的计划不是以时尚为依据,而是以趋势为基础。
22. 资源法则:没有充足的资金,好想法不会破土而出。